Workflow
势银能链
icon
搜索文档
【开启报名】洞察政策新机,破局产业寒冬 | 2025势银氢燃年会(1月6-8日,宁波)
势银能链· 2025-09-09 11:08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年会: 2025势银氢燃年会(1月6-8日,宁波) 点此报名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此次会议为收费会议 洞察政策新机,破局产业寒冬 —— 共筑氢能产业新未来 当前氢能产业正处于 "政策破冰" 与 "市场遇冷" 的深度交织期: 产业已迈过技术验证阶段,站在规模化应用的前夜,但要真正实现规模化发展, 仍需经历漫长的市场淬炼,矛盾性特征尤为凸显。 一方面,市场层面正面临多重压力:多地为强化项目落地效率,逐步收紧氢能项目审批;全球范围内,绿氢项目不乏叫停案例,审批门槛持续提 高,投资端遇冷态势较为明显,下游市场需求也尚未有效打开, 产业规模化推进的 "阻力点" 集中显现 (详情点击: 势银研究 | 中国绿氢市场总结 与展望(2025H1) )。 另一方面,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持续释放:国家能源局推出的氢能试点政策,采用 "项目 + 区域" 双轨并行的试点模式,精准覆盖 "制储输用" 全 产业链, 目前首批试点已经启动 (详情点击: 9大绿色液体燃料试点启动,东北为核心区域 ) ;同时通过电价机制改革、金融支持等一系列配套举 措 ...
9大绿色液体燃料试点启动,东北为核心区域
势银能链· 2025-09-08 11:52
国家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总体情况 - 国家能源局于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2027年6月底前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的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第一批共9个项目 包括5个绿色甲醇项目、3个绿氨项目和1个燃料乙醇项目 [3] 试点项目区域分布特点 - 项目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 共8个 其中吉林3个、黑龙江2个、内蒙古2个、辽宁1个 仅1个位于南方江苏省 [7] - 东北地区因生物质资源丰富适合生物质气化制甲醇/乙醇 风光资源充足适合绿电制氢供甲醇/氨合成 产业基础如传统化工和农业利于承接绿色液体燃料项目 [7] - 江苏省岚泽大丰港绿色甲醇项目可能依托沿海港口物流和市场优势或利用长三角技术创新资源 [7] 项目建设规模分析 - 绿色甲醇项目规模跨度较大 从5万吨/年到30万吨/年不等 较小规模项目侧重区域资源就地转化 大规模项目着眼更广泛市场供应或产业集群发展 [7] - 绿氨项目规模相对集中 在18万吨/年至30万吨/年之间 因下游应用如化肥和工业原料需求稳定 规模集中有利于配套产业链建设和成本控制 [7] 技术路线特点 - 绿色甲醇技术路径多样 包括生物质气化如纯氧加压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干粉气流床气化等直接将生物质转化为合成气后再制备甲醇 以及尾气加氢合成如生物质锅炉尾气、燃料乙醇工厂尾气加氢实现工业尾气资源化并构建循环产业链 [8] - 绿氨技术聚焦柔性合成工艺 可在30%-110%负荷下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和合成塔内件实现超低负荷、超宽负荷范围运行 [6][8] 项目实施主体构成 - 实施单位包括央企如国投、中能建、国家电投 地方国企如上海电气绿源科技 以及新能源企业如金风科技、远景零碳 形成政企协同、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格局 [8] - 传统能源央企依托产业基础优势 新能源企业凭借技术创新能力 共同推动绿色燃料产业化进程 [8] 试点项目具体明细 - 燃料乙醇项目:国投生物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采用粉碎+汽爆+酶解发酵+多级差压精馏+分离蒸发技术 构建醇-电-汽联产绿色可再生循环经济模式 [5] - 绿色甲醇项目:洮南市5万吨/年项目采用纯氧加压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 金风科技25万吨/年项目采用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实现合成气-蒸汽联产气化工艺在干粉气化领域首次应用 安达市10万吨/年项目对生物质锅炉尾气加氢合成甲醇 辽宁华电10万吨/年项目对燃料乙醇工厂尾气加氢合成甲醇 岚泽大丰港30万吨/年项目采用干粉气流床气化工艺和新型甲醇合成催化剂 [5][6] - 绿氨项目:远景零碳30万吨/年项目采用大型低压氨合成工艺和智能系统全域控制 中能建20万吨/年项目采用柔性合成氨工艺和源网荷储实时平衡技术 国家电投18万吨/年项目采用柔性合成氨工艺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和合成塔内件实现宽负荷运行 [6] 政策与产业意义 - 试点项目标志着中国在推进能源革命和实现双碳目标道路上迈出实质性一步 国家正全力将绿色液体燃料技术路线从实验室研发推向规模化产业应用 [8] - 政策向市场释放信号引导资本与技术向绿色液体燃料领域汇聚 通过应用示范项目验证技术经济性、加速成本下降和产业链成熟 [8]
固态储氢两轮车市场可期,2030年规模将超30亿元
势银能链· 2025-09-08 11:52
政策支持与市场目标 - 国家工信部将两轮车用固态储氢材料储氢瓶纳入2025年揭榜挂帅任务 明确2026年实现十万辆级应用规模 [3] - 北京 佛山 东莞 成都等地陆续投运示范车辆 推动共享出行和即时配送等场景商业化落地 [3] 氢能两轮车性能优势 - 配备400W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加100g固态储氢供氢系统 理论续航达100km 冬季续航不受影响 [3] - 采用钛系固态储氢材料 质量储氢密度达1.8wt% 支持室温充放电和低压力工作 [3] - 整车重量低于55kg 较锂电两轮车新国标≤63kg更轻 且实现零排放 [3][4] - 燃料电池寿命2000小时 固态储氢系统3000次循环 优于锂电池1000次循环寿命 [4] 成本结构与降本路径 - 当前整车采购成本7000-8000元 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集成占比超50% 车架成本占比约30% [6] - 预计2030年购置成本降至5000-5500元 主要依靠燃电系统批量生产和零部件降本 [6] - 百公里耗氢量将从当前100g降至2030年70g 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6] - 2030年氢能两轮车与锂电两轮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将趋于持平 [6] 市场推广与规模预测 - 全国累计投放氢能两轮车约17000辆 2025年1-9月投放7000余辆 全年预计超15000辆 [8] - 主要投放区域包括北京 四川 广东 江苏等地 [8] - 2030年共享电动两轮车中氢能车渗透率达10% 市场保有量预计50万-70万辆 [8] - 结合5500元单价测算 2030年总市场规模达30-40亿元 [8]
并离网场景中,哪类制氢电源产品能够完美适用?
势银能链· 2025-09-05 11:53
文章核心观点 - 福瑞电气在电解水制氢电源及燃料电池发电PCS领域通过碳化硅技术实现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显著降低绿氢制备成本并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4][5][10] 电解水制氢电源技术优势 - 制氢电源成本占比约为制氢系统的三分之一 主要分为可控硅、IGBT和碳化硅三类技术路线 [4] - 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使转换效率高达99% 较传统IGBT电源效率提升1~2个百分点 [4][5] - 高效率带来直接经济收益:以1000标方/小时电解槽为例 效率每提升1%可年省5~8万元电费(光伏电价0.2元/度) [6] - 模块化设计支持N+X冗余配置 故障模块可快速更换 提升系统可用性与维护便捷性 [7] 系统架构与应用场景 - 提出风光储互补并网/弱并网制氢、风光储互补离网制氢及本地离网光伏制氢等多种电气架构 [4] - 电源产品含交流输入和直流输入两个系列 适配交流母线系统及光伏直柔制氢系统 [7] - 产品具备低谐波、高功率因数和高绝缘性能 满足严苛电网要求 [5] 燃料电池发电PCS解决方案 - 行业存在绝缘阻抗低、效率不高、电流纹波大及可靠性差等痛点 [9] - 采用模块化隔离DC-DC与PCS结合方案 支持160kW电堆 无需DCF且可直供BOP设备 [9] - 全碳化硅器件使系统效率超98% 单柜功率覆盖80kW至1.6MW 支持液冷/风冷设计 [9] 公司技术与行业地位 - 福瑞电气为专业新能源电力电子系统供应商 覆盖制氢电源、燃料电池DC-DC、储能PCS等领域 [4][9] - 承担2018年国家新能源汽车专项课题 通过IATF16949、ISO26262等质量体系认证 [9] - 凭借碳化硅技术及模块化设计获"2025绿氢技术突破奖" [10]
【会后报告】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
势银能链· 2025-09-05 11:53
大会概况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于8月27-28日在无锡新湖铂尔曼大酒店召开,主题为"以高可靠、高效制氢产品,破局绿氢发展卡点" [3][10] - 大会共举办29场主题演讲、1场全体大会、2场圆桌论坛,吸引250家机构/企业、150位参会嘉宾 [11] - 主办单位为势银(TrendBank),总冠名单位为无锡天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为势银能链 [6] 绿氢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1-7月中国新增绿氢产能达7.58万吨/年,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预计2025年底国内绿氢产能将超23万吨/年 [15] - 国内制氢设备市场处于"洗牌期",2025年上半年打破过去两年市场集中度下降趋势,氢能投融资热度有所回落 [15] - 全球公布的绿氢项目中仅6%确定了承购方,其中67%仍无具有约束力的采购买家 [15] 技术突破与创新 - SOEC电解技术效率达90%以上,同样电力输入可多生产30%以上清洁氢气,节约电费超30%,降低LCOH成本24% [15] - 力源科技复合隔膜一期产线占地超1200平方米,投入超400万元,具备2.2米幅宽复合隔膜量产能力,6000A/m²小室电压达1.77V [15] - 稳石氢能在AEM膜、催化剂、膜电极及控制系统实现100%自主知识产权,已小批量应用于10kW和250kW电解器 [15] - 蓝昆氢能实现零储能离网制氢,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为全国首创 [18] 成本与商业化挑战 - BNEF预测到2025年全球电解槽厂商产能将达105GW,超过绿氢项目需求量,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15] - PEM制氢的LCOH成本最高,影响其成本的最大因素是电费和燃动,其次是资本支出 [21] - 电解水制氢电源成本占系统三分之一,效率每提升1%(按0.2元/度光伏电价),每年可节约5-8万元 [21] - 当可再生能源电价降至0.2元/kWh时,电解水制氢成本将接近于化石原料制氢成本 [21] 储运与应用场景 - 氢气储存向大型化发展,新版规范取消单罐总容积限制,明确总库容≤50万标方 [18] - 氢气运输中短途依赖高压长管拖车(50MPa、Ⅳ型技术成趋势),中长距液氢槽车灵活适配,大规模长距离以纯氢长输管道为主 [18] - 中国已落地绿氢项目消纳路径中90%集中在化工领域,主要用于生产低碳甲醇、绿氨等氢基燃料 [18] - 氢内燃机发电机组可应用于电力调峰调频、副产气企业自用发电、矿卡及内河船舶等场景 [18] 材料与设备进展 - 高比表面积雷尼镍电极已解决运行电密适配、元素溶出影响、物理扰动、杂质吸附、量产工艺等问题,仅涂层抗逆向电流能力差仍待突破 [22] - 聚苯硫醚制氢隔膜发展围绕机械强度、气密、电阻三个维度推进,借化学方法解决氢气渗透 [23] - 氢导智能膜电极涂布技术通过外流场分析探究高速涂布工艺窗口,控制高速涂布均匀性3%内 [18] 政策与战略方向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明确为重点任务 [13] - "反内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行动,对氢能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 - 政府政策需从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助力企业,推动绿氢产业真正落地快速发展 [13]
氢安全痛点有哪些?如何避免?
势银能链· 2025-09-05 11:53
行业安全现状 - 氢能全产业链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风险 制氢 储氢 运氢 加氢 用氢环节均存在安全隐患 [4] - 2019至2021年韩国 美国 挪威等地发生多起氢气泄漏和爆炸事件 暴露泄漏控制 材料兼容性和操作规范薄弱环节 [4] - 行业普遍缺乏成熟项目经验 专业施工团队 系统安全培训和有效应急管理体系 导致监测覆盖不足 施工质量差和操作失误频发 [4] 安全解决方案框架 - 提出基础科学 安全管理改善和安全技术提升三个层面系统解决方案 [5] - 基础科学层面需加强氢安全知识普及 装备功能安全研究 法规标准建设和事故案例分析 [5] - 管理层面需从设计图纸审查 施工现场监督到运营管理全面嵌入安全管理要素 [5] - 技术层面通过泄漏仿真模拟 安全失效评估和涉氢工艺安全优化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5] 公司服务与能力 - 氢安全解决方案覆盖培训 检查 风险分析 管理体系建设和装备失效分析五大服务板块 [5] - 培训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库 涵盖氢安全基础 制加氢管理和实验室与车队安全方向 [5] - 安全检查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 包括设计合理性评估 施工质量提升和运营体系优化 [5] - 测试资源规模领先 包括燃料电池测试 超高压氢气循环测试和固态储氢系统测试 液氢测试预计2025年底建成 [6] 技术研发与行业贡献 - 深度参与氢能课题研究 与高校及研究院所合作推动膜电极技术 车载氢系统安全和储氢瓶材料相容性技术进步 [6] - 开发多款智能测试设备 涵盖电解槽测试 固态储氢测试 管道阀门测试和氢气品质检测 [6] - 打造氢能实践型人才培养中心 通过公益课程 研习班和定制培训培养专业人才 公益直播累计播放1.6万次 研习学员超800人 合作企业超300家 [6] - 荣获2025绿氢技术突破奖 在绿氢全链安全监测方面具有突出贡献 [8]
内蒙古首例制储用氢能共享交通示范项目落地
势银能链· 2025-09-04 11:49
项目概况 - 内蒙古自治区首例贯穿氢气制储用全产业环节的示范项目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正式落地[4] - 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分两期推进一期投资800万元二期投资2000万元[4] - 项目采用电解制氢固态储氢低压加注和固态用氢系统实现全流程低压用氢技术[6] 技术特点 - 项目以低压固态储氢产品贯穿始终使整体系统运行能源效率提升35%[6] - 技术大幅提升运行安全性降低用氢成本有效提高氢能综合利用能效[6] - 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全产业链本地化运营[4] 应用场景 - 一期应用端开发包括氢能两轮车亲子车观光车其中氢能共享单车投放100辆[2][4] - 二期将氢能应用拓展到市政车辆公交车及场内特种用车进一步完善氢能交通网络[4] - 项目紧密结合旅游城市特色通过氢能共享出行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出行理念融入城市发展[6] 资源基础 - 项目立足康巴什区丰富的光资源优势及现有城市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富裕电力[4] - 搭建电解制氢固态储氢便携加注氢共享车一体化体系[4]
高电密、宽负荷、高稳定性电解槽该如何得到保障?
势银能链· 2025-09-04 11:49
行业背景与隔膜技术发展 - 电解水制氢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绿氢供给的关键技术 [4] - 隔膜作为碱性电解水装置核心组件 直接决定电解槽效率 氢气纯度及系统稳定性 [4] - 隔膜技术发展分为三代:第一代石棉隔膜因毒性被淘汰 第二代PPS隔膜面临隔气性大 亲水性差挑战 第三代复合隔膜具有高隔气性 低面电阻优势但国内价格较高且缺乏长期实证数据 [4] 公司产品技术突破 - 通微新能源研发Spongi系列复合隔膜 通过减小孔径增强亲水性 解决进口隔膜易掉粉问题 泡点压力提升至2 bar以上(200um型号)和3.5 bar以上(500um型号) [5] - 产品关键参数:厚度200±20µm/470±30µm 孔隙率60%±5% 面电阻0.061Ω cm²/0.322Ω cm² 拉伸强度35±3 mPa/40±3 mPa [5] - 完成2000Nm³/h方形碱槽短堆测试 已在主要碱槽企业开展试用/测试验证/批量使用 [6] - 实现2米宽幅量产并稳定交付 核心专利"带通道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在美英法德中澳6国完成PCT注册 [6]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专注氢能膜材料 覆盖碱性电解槽复合隔膜 液流电池隔膜 AEM膜 SOFC-SOEC等技术领域 [6] - 凭借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生态构建能力 荣获"2025绿氢潜力新星奖" [7] - 建立多渠道售后服务体系:官方网站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产品维护信息 [6]
丰电金凯威90MPa高压压缩机通过项目结题验收
势银能链· 2025-09-04 11:49
技术突破 - 丰电金凯威成功研制国内首台90MPa隔膜压缩机 实现国产高压力氢用压缩机的技术跨越 填补国内该类型装备空白 [4] - 压缩机在进气压力12.5MPa工况下 排气压力不低于87.5MPa 排气流量不低于200 Nm³/h 轴功率不高于42kW [4] - 完成累计无故障运行500小时(含50次启停)严格测试 核心组件无故障运行时间突破1000小时 [4] 核心部件研发 - 技术团队研发90MPa专用高压组合式膜头、高压氢气气阀、抗冲击防卡滞高压溢油阀及高压异形闭环金属密封圈等核心零部件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5] - 开发国内首套加氢站用压缩机健康管理系统 实现隔膜压缩机全生命周期实时状态监测、智能故障诊断与失效预警 [5] 应用成果与认证 - 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70MPa集装箱式高压智能加氢成套装置"被列入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5] - 90MPa隔膜氢气压缩机经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专家鉴定 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 项目执行期间累计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牵头起草多项国家及团体标准 [5] 行业影响 - 项目成果为我国氢能基础设施领域关键装备自主研发的重大进展 将为70MPa及以上高压力加氢站的规模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5] - 推动我国氢能产业走向自主化、高性能化和商业化应用的新阶段 [5]
AEM膜价格非阻碍,性能与寿命才是破局紧要
势银能链· 2025-09-03 11:04
公司概况与业务进展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领域核心材料阴离子交换膜(AEM)的研发与产业化 拥有多项核心专利 树脂单釜生产规模达10kg [4] - 2025年3月迁址苏州并完成千万级天使轮战略融资 自2025年4月开展销售业务以来已与十余家国内客户合作 累计完成近二十笔订单交付 [4] - 产品已通过国内电解槽厂商测试认证 在液流电池领域与苏州科润合作导入国内战略客户 并与欧洲、韩国企业展开测试对接 [4] 产品性能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涵盖20-100cm宽幅的均质膜、增强膜、消氢膜 关键性能包括离子电导率、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表现优异 [4] - 80μm均质膜(HePM-80)在1A/cm²电流密度下连续电解水测试超过4000小时 电压保持稳定 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且优于国内产品 [4] - 60μm均质膜单价为3980元/平米 显著低于国内外友商 材料成本已控制在900元/平米以内且具备持续降本空间 [6][8] 研发创新与未来布局 - 实验室实现2D/3D支化结构AEM制备 电导率提升约30% 综合性能显著优于第一代产品 [8] - 开发生物基材料路线 以壳聚糖为核心开发功能性阴离子传导膜 源于可再生资源兼具环保与成本优势 [8] - 构建AI研发平台和AEMWE测试AI云平台 覆盖材料设计、工艺开发与应用测试全链条 云平台预计12月正式上线 [9] 市场定位与战略目标 - 公司荣获2025绿氢潜力新星奖 目标2026年内实现树脂与膜产品中国市占率第一 2027年内冲击全球第一 [11] - 积极拓展AEM在二氧化碳电还原、海水淡化、电渗析等新领域的应用合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