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银能链
搜索文档
厚普固态储氢产品首次进入南美市场
势银能链· 2025-09-15 12:24
核心观点 - 厚普股份子公司成功向巴西出口移动式金属氢化物储氢瓶及配套设备 标志着公司固态储氢产品首次进入南美市场 彰显技术实力和国际化布局 [2][16] 产品技术特点 - 储氢瓶采用AB2型储氢合金材料 可在常温低压条件下高效吸附和释放氢气 [7] - 产品具备储氢密度大 放氢纯度高 无泄漏 安全性好等优势 [7] - 配套简易充氢设备操作灵活 即插即用 极大降低氢能使用门槛 [7] - 产品涵盖0.39L至1.55L多种型号规格 性能卓越且稳定可靠 [11] 应用场景 - 适用于以小功率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多种设备 包括电动车 助力车 三轮车 叉车及小型户外移动电源 [9] - 轻型交通领域:氢动力两轮车 园区观光车等 实现零排放长续航绿色出行 [9] - 物流搬运领域:为电动叉车提供持续稳定动力 替代传统电池 大幅缩短充电时间 [9] - 小型户外移动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电力 适用于户外活动 旅行 应急备用等场景 [9] 市场验证与项目经验 - 产品已在山西孝义 成都新都区等地成功运用于上千辆氢能共享两轮车 经受长时间多环境市场验证 [11][13] - 公司参与我国首个固态氢能发电并网项目 其中光伏直连制氢和安全储氢关键技术获得"国际领先"科技成果评定 [12][15] - 参与成都市科技局220kW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项目 为西南最大功率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应用示范 [12] 国际化与产业协同 - 依托厚普国际全球市场渠道和成都集氢产品研发配套实力 实现固态储氢产品成功出海 [16] - 为巴西提供多场景氢能低碳转型解决方案 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 [16]
【报名进行中】 2025势银氢燃年会(1月6-8日,宁波)
势银能链· 2025-09-12 11:06
会议基本信息 - 2025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定于2026年1月6-8日在宁波举办 主题为"洞察政策新机 破局产业寒冬——共筑氢能产业新未来" [2] - 会议设置多个热门专场与特色环节 包括势银未来奖颁奖典礼和首届氢能圈掼蛋友谊赛 [2] - 会议为收费会议 由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势银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1] 会议议程与参与方式 - 会议采用一人一号一码报名制度 必须使用本人手机号码报名才能完成现场签到 签到成功可查看议程/公开版ppt/会后报告等内容 [5] - 会议设置冠名和赞助单位 包括联合冠名天荣科技 专场冠名中集氢能 支持赞助骥翀氢能 鲲华科技 中材科技(苏州) 擎动科技 华工激光 通微新能源 山海氢 智优普 云韬氢能 拜特测控 魔方氢能源 必维 华熔科技等企业 [5] 行业评选与榜单 - 年会将发布氢能城市竞争力20强榜单和氢能金融机构10强榜单 [8] - 设立势银未来奖(氢能产业铁人三项) 包括单项奖(年度市场力奖 年度产品力奖 年度技术力奖)和行业成就奖 [8] 产业研究服务 - 提供《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月报订阅服务 [13] - 提供势银产业研究服务 势银数据产品服务和势银咨询顾问服务 [13]
稳石氢能:已签订单21MW,携发电企业挖掘氢能应用新机 | 势银访谈
势银能链· 2025-09-12 11:06
文章核心观点 - AEM制氢技术处于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应用的初期阶段 面临材料性能、成本及产业链成熟度等多重挑战 但未来在绿电消纳和特定应用场景中具备发展潜力 [2][3][19] - 稳石氢能作为AEM制氢技术领先企业 已实现从核心材料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布局 并率先开展商业化项目交付 [5][10][18] AEM制氢技术现状 - 技术处于产业化初期 示范项目逐步增多但距离大规模部署仍有差距 [2] - 面临核心材料性能瓶颈:AEM膜离子电导率不足(常温80mS/cm)、化学稳定性与机械强度(≥60MPa)待提升 非贵金属催化剂活性和耐久性不足 [2][11][14] - 外部制约因素包括高昂用电成本(绿电成本高导致能耗占比显著)及产业链不成熟(材料供应链未成熟、标准缺失) [3] 稳石氢能产品与技术实力 - 拥有AEM膜、催化剂、膜电极、设备控制系统100%自主知识产权 获30多项国家专利 [5] - AEM膜已实现商用验证超5000小时 关键性能指标突出:离子电导率80℃达164mS/cm以上 溶胀率<10% 机械强度≥60MPa 耐碱稳定性(8000小时降解率≤2%) [11] - 产能布局:膜产能≥10万平米/年 催化剂涂布能力10000m²/年 膜电极年产能≥100MW 电解槽覆盖2.5kW至兆瓦级(250kW进入批量准备阶段) [10] 成本与产业化突破路径 - 当前AEM膜成本约1500元/平方米 未来规模化后有望降至600-900元/平方米 [13] - 产业化需优先提升材料性能 通过材料工业化生产(替代特殊试剂)和自主提纯加工实现降本 [13][14] - 电极制备工艺国内已成熟 需依托设备保障产品均匀性和一致性 [14] 市场应用与订单情况 - 产品覆盖制加氢一体站、化工合成、绿氢冶金、电力储能等场景 预计制加氢一体站将率先规模化(安全性优于ALK 成本优势优于PEM) [19] - 2023年截至8月底签约订单21MW 已完成智利、中化学、清华等多个项目交付 [18] - 与五大央企合作规划百万吨级"可再生能源-制氢-甲醇"项目 为远洋货轮提供清洁燃料 [18] 战略布局与行业展望 - 合肥生产基地选址基于产业政策支持、科研人才优势及长三角区位市场辐射能力 [15] - 未来研发重点转向产品化与应用集成 侧重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匹配 [23] - 行业技术路线格局:ALK与AEM趋同适合波动性可再生能源 PEM保留部分市场 SOEC适合稳定电力及余热利用场景 [20]
一图了解固态储氢合金材料企业
势银能链· 2025-09-12 11:06
固态储氢技术分类与材料 - 固态储氢技术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实现储氢 物理吸附材料包括碳纳米管、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等 化学储氢材料分为金属氢化物和非金属氢化物[2] - 金属氢化物是目前最具商业化前景的固态储氢路线 包括镁系、稀土系、钛系、锆系等 其中钛系应用最广泛 镁系合金(MgH₂)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2] 固态储氢合金材料企业布局 - 行业主要企业包括有研工研院、科力远、濮耐股份、横店东磁、圣元环保、佳邑永氢、浩运金能、安泰创明、颐能科技、氢宇新能、厦钨新能等 覆盖镁系、钛系等多种材料类型[4] - 洛达氢能、睿分科技等企业也有布局固态储氢材料 但未公开具体材料类型[4] 固态储氢应用场景与优势 - 固态储氢在常温常压下安全运行 避免高压容器爆破风险 省去极低温储运的复杂设备和能耗问题 适用于氢能两轮车、观光巴士、叉车等中小型动力场景 部分领域已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4] 氢能两轮车市场现状与前景 - 全国累计投放氢能两轮车约17,000辆 2025年1-9月投放7,000余辆 预计2025年全年投放量将超过15,000辆 主要分布在北京、四川、广东、江苏等地区[5] - 固态储氢两轮车市场前景可期 预计2030年规模将超过30亿元[5]
拟投189.2亿,金风科技在蒙建设第五个氢氨醇项目
势银能链· 2025-09-11 11:33
金风科技绿氢项目投资布局 - 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签署乌拉特中旗3GW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协议 总投资额189.2亿元 计划建设3GW风电 80%以上电力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 绿氨40万吨[2] -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 目前需政府审批或备案[2] 内蒙古其他绿氢项目详情 - 兴安盟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分两期建设 总投资30亿元 一期25万吨/年配套风电制氢及储能设施 2025年7月产能提升至85万吨/年(一期25万吨 二期60万吨)[3][4] - 兴安盟二氧化碳加绿氢制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2024年9月备案 总投资5.5亿元 采用二氧化碳加绿氢工艺[5] - 巴彦淖尔市20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50万吨甲醇项目 2023年5月签约 总投资140亿元[6] - 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风电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2024年11月备案 总投资1.67亿元 计划2025年建成 包括10000Nm³/h制氢设备及100MW新能源配套[7] 行业动态与技术支持 - 兴安盟项目采用生物质气化技术 2025年4月安装专用"复朋炉" 5月完成2台生物质固定床熔渣气化炉安装[3][4] - 绿色甲醇产品主要作为海运零碳燃料使用[3]
全球超1700个氢能项目进入淘汰期,超500个趋于成熟
势银能链· 2025-09-11 11:33
全球氢能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清洁氢能项目超过500个趋于成熟 总投资额达1100亿美元 过去一年增加350亿美元 [3] - 过去五年投资年增长率超过50% 当前承诺总产能超600万吨/年 其中100万吨/年已投入运营 [3] - 2020年以来全球宣布氢能项目超1700个(增长7.5倍) 但过去18个月公开取消项目超50个 [5] 项目发展挑战与淘汰机制 - 38%取消项目因政策与市场不确定性(如美国可再生氢能项目) 27%因资金挑战 [5] - 参考太阳能风能行业落地率 最终仅约1/10宣布项目能投入运营 [5] - 高风险项目包括美国可再生氢能项目(受监管变化影响) 欧洲部分项目(电力成本高) 超大型可再生项目(>500兆瓦) [6] 区域发展格局对比 - 欧洲项目数量最多 但可再生氢能项目平均规模仅为中国的1/10 [7][8] - 中国电解槽运营产能自2022年增长6倍 当前运营产能占全球56%(18万吨/年) [10] - 中国项目储备中及以上阶段项目占比50% 高于欧洲(30%)和北美(35%) [10] 中国氢能发展领先优势 - 2024-2025年中国新增产能6万吨/年 相当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新增总和 [10] - 全球80%碱性电解槽位于中国 去年新增产能几乎全部采用碱性技术 [10] - 新疆库车绿氢项目配套300兆瓦光伏电站 年产2万吨绿氢 为全球最大光伏供电可再生氢能项目 [11][12] 产能与需求匹配挑战 - 2030年供应端项目储备可支撑900-1400万吨/年产能 但实际落地取决于需求端 [6] - 全球已锁定约束性需求量约360万吨/年 若政策有效实施关键市场2030年需求达800万吨/年 [6] - 中国印度加拿大等地区若政策有效实施 预期新增需求200万吨/年 [6]
势银走访 | 星氢源:FCVA技术可有效解决金属板碳基复合涂层性能、耐久瓶颈
势银能链· 2025-09-11 11:33
公司概况 - 星氢源成立于2021年 位于上海青浦区 是新加坡纳峰科技旗下氢能商业化公司 [2] - 公司运用真空镀膜技术和设备制造技术 开发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及电解槽极板解决方案 [2] - 核心技术为导电性钻石薄膜应用 业务覆盖燃料电池和电解槽两大领域 [2] 技术优势 - 采用碳基复合涂层技术替代传统镀金技术 显著提升金属双极板耐腐蚀性、电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2] - FCVA技术突破碳基涂层耐久性瓶颈 性能超越贵金属且成本更低 [3] - 拥有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提供镀膜代工、极板交付、量产设备供应等多元化服务模式 [3] 燃料电池业务 - 专注空冷燃料电池系统 与全球头部企业合作 应用场景包括离网供电、备用电源、农业机械增程发动机等 [4] - SydroDIAMOND®涂层经德国ZBT测试验证 在加速应力测试中降解程度低于金材料 保持高电流密度性能 [8] 电解槽业务 - SydroPEARL®镀膜技术针对PEM电解槽电极/钛毡 采用非贵金属材料解决耐腐蚀挑战 [6] - 技术参数:导电性<2 mΩ·cm²@1.4MPa 电压衰减速率<10μV/h@2A/cm² 单体电池电压<1.8V [7] 设备与产能 - 自主研发FCVA-500RS连续多腔体镀膜系统 结合FCVA镀膜与磁控溅射工艺 [11] - 采用模块化设计 年产能达50-100万件 支持复合多膜层结构自动化生产 [11] - 设备可降低电解槽部件30-50%成本 摆脱贵金属依赖并解决供应链瓶颈 [9]
庆铃汽车×云韬氢能签署300台氢能冷藏车战略合作
势银能链· 2025-09-10 11:33
合作概况 - 庆铃汽车与广东云韬氢能科技签署300台4.5吨庆铃M600氢燃料电池冷藏车销售合同 [2] - 合作标志着国内氢能冷链物流商业化运营迈出坚实一步 [2] 合作模式与分工 - 采用“整车厂 - 系统厂 - 经销商”多维合作模式,整合全产业链核心优势 [4] - 庆铃汽车负责车辆生产制造、整车公告拓展及全生命周期品质保障 [4] - 云韬氢能负责80kW燃料电池系统的强检认证与全流程技术支持 [4] 产品核心优势 - 车辆搭载80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具备零排放特性,契合双碳战略 [4] - 综合续航里程达551公里,满足城市间中长途冷链运输需求 [4] - 强动力输出确保复杂路况下稳定高效运行,低氢耗设计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4] 未来展望 - 云韬氢能将发挥技术积累,为庆铃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解决方案 [5] - 双方将携手拓展氢能在冷链物流等细分市场应用,加速氢能从示范走向商用 [5]
云帆氢能重型飞行器用燃料电池双极板面世
势银能链· 2025-09-10 11:33
产品技术突破 - 联合开发出国内首款单堆功率达到30kW级的闭式风冷金属双极板BP202,通过多堆并联最高可实现120kW功率输出 [3] - 产品采用0.1mm厚度规格低成本高延展率超薄钛材冲压而成,有效反应面积达到200cm²,适用于10~30kW燃料电池功率范围 [3] - 采用轻量化高耐蚀钛金属基材和低成本PVD纳米碳涂层技术,相比石墨及不锈钢双极板大幅降低电堆重量和体积并控制成本 [5] - 结构设计采用折形流场,优化风冷工况板型,支持阴极无增湿技术,实现高功率空冷电堆在大冷却温差下可靠运行并降低系统复杂度 [5] 性能提升与应用拓展 - 该产品可将大型飞行器续航时间从传统锂电池的30分钟提升至2-3小时,续航里程从几十公里扩展至数百公里 [5] - 产品特别适用于百公斤级至吨级的大载重载货和载人飞行器,极大拓展飞行器应用场景并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3][5] 合作方背景 - 苏州云帆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PEM与AEM电解水及燃料电池双极板研发制造,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双极板供应商 [7] -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为中国船舶第七二五所全资子公司,拥有近60年钛合金材料研发制造经验,提供氢能领域专用高品质钛材 [8] - 武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研院公司由政府部门与研究所共建,聚焦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组件等六大市场,构建氢能产业集群 [8]
2025势银绿氢大会上的技术路线研判与成本真相
势银能链· 2025-09-10 11:33
核心观点 -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 不同技术路线在成本 效率和应用场景上各有优劣 行业正处于从传统碱性电解槽向方形槽 PEM AEM和SOEC等新技术转型的关键阶段 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是推动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4][5][6] 技术路线发展 - 方形电解槽加速商用化 较传统圆形槽年维护成本降低50%以上 1000标方电解槽年维护成本控制在15万元以内 具有占地面积小 负荷响应快和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优势[3] - ALK与PEM技术中短期适配联网/弱联网制氢 长期PEM降本后适配弱联网/离网制氢 不同供电模式决定技术路线发展潜力[4] - PEM制氢LCOH成本最高 电费和燃动是最大成本因素 资本支出次之 AEMWE成本较低但电效率低且寿命短 LCOH仍高于PEM[4][5] - SOEC电解效率超90% 同等电力输入可多产30%以上氢气 节约电费超30% 降低LCOH成本24% 系统成本已降至5000元/kW[5][6] 成本结构分析 - 膜材料成本已控制在900元/平米以内 性能与寿命是AEM技术发展关键瓶颈而非价格因素[5] - 可再生能源电价降至0.2元/kWh时 电解水制氢成本接近化石原料制氢成本 规模化发展 国产化突破和设备降本推动PEM技术成本下降[5] - SOEC在同等产氢量下功率低于碱槽或PEM 风电光伏投资下降30% 整体初始投资成本未增加[6] 产业化进程 - 方形电解槽有望在未来3-5年提升市场份额 绿氢产业规模将迎来百倍级别扩大[3][4] - SOEC尚未完全商业化 高系统成本限制应用 未来产业链完善将推动成本大幅下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