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势银能链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液体燃料首批试点项目:绿醇&绿氨占8席
势银能链· 2025-08-08 11:02
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项目 - 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共9个 其中绿色甲醇和绿氨项目占8个 [3][4] - 重点绿色甲醇项目包括金风科技一期25万吨/年项目 辽宁华电45万千瓦风电制氢耦合项目 岚泽能源30万吨/年项目等 [3][4] - 重点绿氨项目包括远景零碳技术P1期30万吨/年合成氨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等 [3][4] 项目技术路线与产业意义 - 项目通过捆绑风光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生物质利用 构建"绿电-绿氢-绿色燃料"完整闭环 [4] - 项目旨在验证技术路线可行性与经济性 破解绿氢成本高和应用场景有限的瓶颈 [4] - 项目覆盖交通燃料(船舶 汽车)和工业原料(化肥 发电 储运)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4] 产业发展前景 - 项目勾勒出绿色甲醇与绿氨作为未来液体燃料"双支柱"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4] - 项目为中国抢占全球万亿级绿色航运燃料及工业脱碳市场提供实践基础 [4] - 项目推动绿色液体燃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落地 [4] 行业活动与资源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 [2] - 势银提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 产业研究 数据产品和咨询服务 [3]
国内14家碱性制氢电极代表企业及进展
势银能链· 2025-08-08 11:02
行业技术现状 - 碱性电解水制氢凭借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的优势成为绿氢规模化生产的主流路线[3] - 碱性制氢电极按材料分为贵金属电极、非贵金属电极、碳基电极 按制备工艺分为热喷涂电极、电镀电极、原位生长及其他工艺电极[5] - 行业面临材料层面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难以兼顾、工艺层面传统喷涂工艺存在涂层不均等缺陷、性能设计层面存在宽幅波动工况响应不足等系统性挑战[5] 代表企业技术进展 保时来 - 首创一体电极技术使能耗降低30% 装配时间减半 拥有8条自动生产线[6] - BSL-W系列电极适应风光波动性电源 累计申请专利40余项 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制氢电极团体标准[6][7] - 2025年与上海氢器时代、三一氢能、中车株洲所达成战略合作 合同额超1亿元[7] 莒纳科技 - JA10000电极在3100-10000A/m²电流密度下通过1100+次启停测试 3000+小时@6000A/m²稳定性验证[8] - 深度参与《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性能测试与评价》国家标准制定[7] 盈锐高科 - 累计供货镍铝合金电极3万片 陶瓷电极1000片 获中车株洲所"新锐突破奖"[8][9] - 2025年计划与中车株洲所深化氢能领域合作[9] 力炻电极 - 采用热分解工艺制备MMO催化涂层电极 2025年获河北沿海产业基金亿元级投资[10] - 计划在曹妃甸建设研发生产基地 加快碱性电解水制氢电极材料研发[10] 碳能科技 - Hilkysis®系列电极采用化学热解形成多元金属催化涂层 2024年签约20万平米电极材料项目[11] - 2025年完成数千万元A3轮融资 用于浦江电极产线和西安隔膜二期建设[11] 奥德源 - 2023年成立新材料公司聚焦制氢电解槽技术 2025年牵头起草弹性支撑体团体标准[12] - 中标中石油项目 电解槽效率提升15% 单位制氢能耗达8000A/m²-4.3kWh[12] 恒川科技 - 电极制造成本降至800元/片 2025年计划建成年产20万片数字化车间[13] - 子公司德氢新能源专注碱性电解槽制氢电极制造及催化剂制备[13] 徕阳氢能 - 掌握等离子喷涂粉末设计制备全流程技术 一期建成3条全自动镍网电极产线[14] - 二期将提供制粉到表面结构改性的全流程技术服务[14] 科领新材料 - 掌握多种表面涂层技术 电极产品析氢过电位<0.1V@0.5A/cm²[15] - 支撑网产品可降低HER和OER过电势 镍丝产品具有高导电、耐腐蚀特性[15] 科隆股份 - 碱性制氢电极产品厚度精确控制10-60微米 尺寸达1.9米x1.9米[16] - 在3000A/m²电流密度下能耗不超过4.0kWh/m³ 可承受10000A/m²高电流密度[16][17] 华商厦庚氢能 - 自主研发电解水制氢高效电极和隔膜 建成12MW电解水制氢测试基地[18] - 电极产品直径可达2150mm 采用创新结构设计拓展大比表面积[19] 北矿新材 - 国内最早从事热喷涂技术研究 可实现大尺寸镍网电极连续化无人化生产[20] - 催化剂粉末沉积效率高 电化学性能优异[20] 三和新材 - 三维高效催化制氢电极产氢效率达传统电解槽3倍 能耗降低30%[22] - 微孔催化电极具有更大比表面积 防止催化剂脱落与团聚[22] 奇纳氢能 - BilCat™双层催化剂涂层电极实现6000A/m²@1.8V 衰减率≤2.5mV/Kh[24] - 阳极镍网可降低小室电解电压约3% 阴极电极单室电流密度提升至6000A/m²[24]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碱性制氢电极技术从"跟跑"迈入"并跑"阶段 未来需在可靠性验证和国际化布局上发力[26] - 具备高电密适应性、长寿命稳定性和成本竞争力的企业将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26]
丰田助力福佑卡车首条氢动力干线投运
势银能链· 2025-08-08 11:02
氢能重卡运输专线 - 福佑卡车首条氢动力零碳新干线正式投入运营 首批18台氢能重卡完成300余吨货物运输任务 标志着全氢能运力货运专线启动[3][6] - 该专线全程450公里 连接德州现代物流园至青岛前湾国际物流园等大型货运集散地 采用中国重汽和丰田联合打造的300KW级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6] - 专线运力全部采用氢燃料车辆 实现零碳排放 具有长续航等技术特点 驾驶员需经过专业培训[6][8] 企业战略与合作 - 零碳专线是福佑卡车"智慧+绿色物流战略"组成部分 未来将随政策支持及补氢设施完善开通更多线路[8] - 公司将与新能源主机厂、加氢站运营方合作 聚焦氢能重卡研发创新和数字生态平台建设 促进氢能产业与货运物流深度融合[8][9] 行业活动与资源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提供产业交流平台[4] - 势银(TrendBank)作为产业研究机构 提供数据、咨询及会议服务 涵盖氢能及燃料电池等领域[15]
势银研究 | 电价占LCOH 70%,“ALK+PEM“组合制氢成本有望逼近灰氢
势银能链· 2025-08-08 11:02
氢能产业政策与定位 - 氢能被列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3] - 氢气平准化成本(LCOH)是国际通用的绿氢经济性评价指标 LCOH数值越低代表竞争力越强 [3]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径 - ALK制氢与PEM制氢是当前两大主流技术 部分项目采用ALK+PEM联合制氢方式应对风光波动性 [3] - 50MW绿氢项目模型配置20%PEM电解槽(10MW)时LCOH为28元/kg 纯ALK系统LCOH可降至26.57元/kg [3][5] - PEM系统成本高的主因:设备价格高且寿命仅10年(需全系统更换) 增加投资和维护成本 [5] 制氢成本结构分析 - 制氢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中运行成本占比79% 其中电费占运行成本的70% [7] - 电价对LCOH影响最大 当风光电价降至0.1元/kWh时 绿氢成本可接近灰氢15元/kg水平 [7] - 设备电耗是第二关键因素 当前ALK/PEM电耗分别为5.0-5.5kWh/Nm³和4.8-5.3kWh/Nm³ [9] 技术发展趋势 - 国际能源署目标:电解水制氢电耗降至4kWh/Nm³以下时 LCOH有望降至25元/kg [9] - ALK与PEM制氢系统总电耗已显著下降 技术迭代持续推动成本优化 [9] 企业动态 - 涉及氢能领域的企业包括枡水科技、中汽创智、亿纬氢能、新氢动力等 [12]
26辆氢车获国补1100万,亿华通配套近70%
势银能链· 2025-08-07 11:05
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情况 - 2016-2020年期间申报推广燃料电池车121辆,通过清算审核终审仅26辆,补助金额1110万 [6] - 未通过审核的95辆燃料电池车主要因现场核查不通过、车辆注册信息有误、电池单体型号不符、注册日期超出补贴有效期等原因 [8] - 通过审核的4款车分别由申龙客车、中植汽车(淳安)、中通客车、江铃重汽生产,配套企业包括亿华通、潍柴动力、上海杰宁新能源等 [7] 燃料电池车补贴明细 - 2019年申龙客车SLK5090XBWEFCEVH核定推广1辆,补助40万 [7] - 2019年中植汽车(淳安)SPK6101FCEVG补助680万 [7] - 2019年中通客车LCK6900FCEVG5核定推广7辆,补助350万 [7] - 2020年江铃重汽SXQ4180J1A2FCEV补助40万 [7] 行业活动与服务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 [4] - 势银提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咨询顾问等服务 [4][12] - 公司联系方式:电话0574-87818480 邮箱service@trendbank.com [14]
擎动科技发布新一代高性能风冷膜电极,四重突破引领价值跃升
势银能链· 2025-08-07 11:05
核心观点 - 擎动科技发布新一代风冷膜电极H300 在性能 环境适应性 成本和寿命四大维度实现关键突破 重新定义行业价值标准 [3] - 产品功率密度突破至0 7W cm² 环境适应性显著改善 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 使用寿命可达3000h以上 [3] - 通过国产材料替代和自研催化剂实现降本增效 每kW材料成本降低一半 [18][21] - 自主研发高耐久性催化剂 理论寿命超10000小时 风冷环境下保守评估寿命达3000小时 [22] - 产品技术突破将加速氢能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 推动氢能在更多场景商业化应用 [23][24] 性能提升 - 采用"介孔催化剂+自增湿催化层"设计 解决传统膜电极在风冷场景下性能衰减问题 [5] - 在1 0A cm²下性能达0 683V 较竞品高29mV [7] - 阴极闭式电堆测试中 1 0A cm²下保持0 695V高性能 [9] - 功率密度突破至0 7W cm² 行业天花板 [3] 环境适应性 - 优化催化层保水结构 打破传统产品因温度波动导致的性能不稳定 [10] - 在65℃高温下性能达0 622V 始终高于竞品13~23mV [13] - 闭式电堆测试中功率输出波动幅度小于5% 宽温度范围内保持超0 685W cm²高功率输出 [16] 成本控制 - 国产质子膜和碳纸替代进口材料 每kW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 [18] - 自研高性能合金催化剂实现低Pt载量 每kW材料成本可降低一半 [21] - 全国产材料体系性能与全进口一致 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21] 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高耐久性催化剂 载体高石墨化处理 粒径均一 耐久性大幅提升 [22] - 累计申请专利142项 其中109项已授权 含1项PCT发明专利 [22] - 精准把握风冷场景在两轮车 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22] 行业影响 - 加速氢能关键部件自主可控进程 减少对进口材料依赖 [23] - 推动氢能从示范应用向全域渗透 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 [24] - 实现从通用型向场景定制型的技术跨越 [22]
2025 H1燃电装机TOP5是谁?
势银能链· 2025-08-06 12:04
燃料电池行业2025年H1市场表现 - 2025年H1燃料电池装机量为253.69MW 同比减少5.6% 环比减少53.8% [2] - 2025年H1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为1967辆 同比减少22.0% 环比减少57.3% [2] - TOP5企业市场集中度达61.1% 东方氢能以19.7%份额居首 现代和云韬氢能分列二三位 [2] 头部企业装机特点 - 东方氢能产品覆盖112-200kW功率段 应用场景包括牵引车/专用车/自卸车/物流车 并在成都完成多品类车型示范 [2][5] - 现代氢能主推90kW冷链物流车 上半年落地340辆 广州地区占比超99% [2][8] - 云韬氢能聚焦110-130kW功率段 重点布局自卸车和专用车领域 [2][9] 东方氢能最新动态 - 2025年1月获数千万元融资 5月西藏首台200kW氢能重卡完成高海拔测试 [6] - 自主开发的200kW系统具备零碳排放/高寒适应/700公里续航等优势 [6][16] - 2024年入选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领军企业" 创造1个月完成多车型交付的"东方速度" [5][6] 现代氢能战略布局 - HTWO广州基地年产能6500套系统 累计投放500台物流车 单台最高里程6万公里 [8] - 2025年7月与广东原尚物流签约 计划中期推广1000台氢燃料车辆 [11] - 中国研发中心聚焦本地化技术开发 形成研发-生产-应用闭环 [11] 云韬氢能产业链突破 - 华南首座单日4000公斤加氢站投运 承诺2025-2028年逐年降价至22元/公斤 [12] - 氢能自卸车国产化率超85% 与中国船舶合作开发2000吨氢能散货船 [12] - 构建"车-站-景"联动模式 实现制储运加用全链条覆盖 [12] 其他企业重要进展 - 华丰燃料电池采用丰田技术 北京基地2024年8月投产 适配多类商用车 [10][13] - 荣程氢扬动力200kW系统批量应用 天津基地年产能2000台套 累计投运800辆氢能车 [13][16] - 荣程联合吉利开发600辆200kW重卡 搭载IV型瓶实现760公里长途运输 [16]
内蒙古3个绿氢项目获进展,投资超32亿
势银能链· 2025-08-06 12:04
内蒙古绿氢项目进展 - 内蒙古8月初有3个绿氢项目取得新进展 巩固其全国绿氢示范高地地位 [3] - 察右前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一期启动制氢端成套设备采购 采用50MW风电离网制氢 额定产氢量9000Nm³/h 最大10800Nm³/h [4] - 包头氢羿京电绿能绿电制氢项目获批 总投资30亿元 建设内容包括电解水制氢装置及配套厂房设施 [5] - 包头达茂蒙发国富绿电制氢项目完成备案 总投资2亿元 规划建设12万Nm³/h电解水制氢生产线 预计2026年7月开工 [6] 行业活动与服务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 [2] - 势银提供产业研究服务 包括月度分析报告订阅 数据产品服务和咨询顾问服务 [3] - 势银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 提供数据 研究 咨询 会议等服务 [11]
幅宽2.2米,华厦氢能首条复合隔膜智能化产线建成
势银能链· 2025-08-05 11:33
公司技术突破 - 华厦氢能建成首条幅宽2.2米的碱性电解槽专用复合隔膜智能化产线 专注于1000标方及以上大型碱性电解槽高性能复合隔膜的规模化、智能化生产[3] - 复合隔膜采用新型聚合物基材与纳米涂层工艺 气体阻隔性能较传统PPS隔膜提升50倍 氢氧交叉渗透率≤0.7%[6] - 离子迁移效率提升40% 电解槽直流电耗降至每标方氢气4.0 kWh/Nm³以下 高温强碱环境下使用寿命延长30%以上[6] 公司产业布局 - 公司由招商局工业集团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华商能源与嘉庚创新实验室于2021年合资成立 已建成1个研发中心、4个生产车间、1个测试基地[6] - 推出1000标方和1500标方碱性电解水制氢电解槽 包括适合稳定供电的HX-E系列和适合离网制氢的HX-C系列产品[6] - 形成以碱性制氢设备为主体、以隔膜和电极技术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 具备制氢装备批量化生产交付能力[6][7] 行业地位 - 建成东南沿海首个12MW电解水制氢测试基地 是业内少有的集研发-设计-生产-测试于一体的氢能装备企业[6] - 复合隔膜作为碱性电解槽"材料革命"的关键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电解槽运行效能[7]
2025液氢储运有哪些突破与看点?
势银能链· 2025-08-05 11:33
液氢储运技术优势 - 液氢储运具备三大优势:运输效率高且成本对距离敏感度低、应用场景广泛(覆盖半导体、航天、重卡、船舶等)、规模化应用潜力大(储运输量大、充装速度快、占地面积小)[3] - 液氢运输成本结构显示电力成本占液化总成本的70%左右[3] - 液氢储运需应对-253℃低温环境下的材料氢脆和泄漏扩散风险[4] 液氢储运产业化挑战 - 技术层面:核心装备国产化率不足(如透平膨胀机绝热效率待提升)、车载液氢气瓶处于工程样机阶段、缺乏安全验证平台[3] - 标准体系:车载液氢气瓶和海洋运输等领域标准待完善,测试基地和认证体系不健全[3][4] - 国内尚未建立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测预警系统[4] 2025年液氢领域重大进展 项目突破 - 攀枝花液氢示范项目实现国产氢液化装置首次入川,将首次完成液氢"制储运加用"商业示范[4] - 国内首条民用液氢全产业链示范工程成功,包含5.27吨/天液化能力装备、400m³液氢球罐、40m³运输汽车罐车等[11][12] - 南充启动国内首个液氢制储加用示范工程,构建自主知识产权液氢全链条解决方案[9] 技术突破 - 酒钢研发的S31603奥氏体不锈钢钢板通过-269℃极低温认证,适用于液氢/液氦储存设备制造[5] - 海油工程"低温液氢储罐"实现日蒸发率≤0.5%的行业领先指标[6] - 航天六院西发华威公司20m³液氢储罐通过真空绝热技术降低蒸发率[7] 产能建设 - 江苏恒氢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100套民用大型液氢储运装备的智能化基地[8] - 嘉兴国富氢能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15000套车载液氢供氢系统和200套液氢船用罐的基地[10] - 中科富海牵头项目实现透平膨胀机最高绝热效率83.52%,氢气液化能耗11.8kW·h/kg-LH2[12] 行业协作与创新 - 液氢技术联盟成立,联合20余家单位攻关液氢全产业链技术瓶颈[13][14] - 国内首架吨级液氢无人机试飞成功,验证30L液氢储供系统可行性[15] - 中科富海项目实现液氢仲氢含量>96%,纯度99.99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