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

搜索文档
定调积极超预期,短期反弹延续
华金证券· 2024-09-26 21:00
会议定调积极,政策加大发力 - 会议整体定调积极,大幅超出市场预期[1] - 会议提出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后续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持续发力[1] - 会议对当下社会最关切问题如民营企业困境和就业压力做出回应[1] 重点政策领域 - 会议重点强调地产政策放松,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 - 会议强调要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2] - 会议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点,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2] 对A股影响及受益行业 - 会议对市场影响正面积极,反弹可能延续[3][4] - 地产链、大金融、民营及并购重组企业、核心资产有望受益[3][4] 风险提示 - 历史经验未必适用于未来[16] - 政策变化可能超预期[16] - 经济修复进度可能不及预期[16]
9.26政治局会议解读:货币“大礼包”之后,财政地产资本市场政策如何发力?
华金证券· 2024-09-26 19:31
经济运行分析 - 关注到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求"全面客观冷静看待"[2][3] - 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周期加速下行、居民消费相对低迷、基建投资增长低于预期、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3] - 但强调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市场广阔、韧性强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3] 货币政策 - 会议要求"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与日前公布的货币政策"大礼包"相呼应[4] - 货币政策主要意在防范房地产风险与金融系统性风险相互交叉传染,而非重回加杠杆稳增长[4] 财政政策 - 会议要求"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6] - 预计四季度增发10000亿普通国债,上修今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至3.8%[6] - 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进度相对缓慢主要源于项目质量要求提升[6] 房地产政策 - 会议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新增政策主要集中于供给侧[7][8] - 需求侧延续了"调整住房限购政策"但避免短期直接刺激[8] 资本市场 - 会议罕见明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的要求[9][10] - 主要关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并购重组、促进公募基金行业改革[10]
东鹏饮料:东鹏展翅,征程未有穷期
华金证券· 2024-09-26 15:30
投资评级 - 东鹏饮料的投资评级为"买入-B"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鹏饮料作为能量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高质价比和差异化包装迅速打开市场,全国化进程加速,未来有望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型饮料集团 [1][2][7] 公司概况 - 东鹏饮料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深圳东方公司东鹏饮料厂,2009年推出防尘盖瓶装东鹏特饮,2013年开启全国化征程,2021年成功上市,2023年销售体量突破百亿 [1][7] - 公司积极构建多品类发展战略,推出东鹏补水啦、鹏友上茶、东鹏大咖、VIVI鸡尾酒、海岛椰、多喝多润等多元化子品牌,有望复用渠道、品牌势能,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饮料集团 [1][7] 行业分析 - 能量饮料行业规模近600亿,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576亿元,同比增长8.1%,未来有望随人群拓展、场景延伸、口味扩充等实现持续增长 [1][21] - 行业发展缘起红牛,1995年红牛进入中国,率先培育能量饮料市场,随后行业受益于工业化高速发展迎来快速成长期,红牛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但自2016年起陷入商标权纷争,份额有所松动,东鹏、乐虎等国产品牌趁势崛起,行业格局由一家独大转变为一超多强 [1][21][26] - 品牌竞争中,东鹏更胜一筹,主要源于更为聚焦,即二十多年来的深耕一隅,带来产品、渠道和品牌的累积优势 [1][21][32] 能量饮料 - 东鹏特饮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品价比高、渠道势能强、品牌心智强,通过高质价比和特色专利包装迅速打开市场,逐步占领价格敏感型人群的消费心智形成需求粘性 [1][36][38] - 未来空间:全国化征途未满,海外市场初步发力,销售体量尚未封顶,中期维度下东鹏能量饮料国内收入将突破200亿元,较2023年至少一倍增长空间 [1][36] 第二曲线 - 公司开启多品类发展战略,补水啦率先脱颖而出,呈现强劲的增长动能,其他新品也表现出良好增势,初步验证新品逻辑 [1][2][7] - 公司在第二曲线打造中拥有一套高胜率、高赔率打法,具体表现为选择优质潜力赛道,以跟随者入局,延续高质价比战略,复用渠道、品牌优势 [2][7] 投资建设 - 公司能量饮料基本盘稳固,新品补水啦势头迅猛,第二曲线持续发力,叠加品牌、渠道、规模等优势,有望顺利实现单一品类向多品类切换,逐步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型饮料企业 [2][7]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2.55亿元、196.66亿元、247.64亿元,同比增长35.4%、28.9%、2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13亿元、38.24亿元、48.27亿元,同比增长42.8%、31.3%、26.2% [2][3]
XR系列报告之眼镜终端:先AI后AR,眼镜终端打响电子化、智能化攻坚战
华金证券· 2024-09-25 18:08
简介:四类眼镜终端各有千秋,功能融合为最终发展目标 - 趋势:无限接近普通眼镜形态且融合空间计算/AI功能 [1][13] - 投屏眼镜=眼镜+耳机+屏幕 [1] - 智能音频眼镜=眼镜+耳机+AI [1][2] - 信息提示&真·AR眼镜=眼镜+耳机+屏幕+AI [1][2][19] - 空间计算眼镜=屏幕眼镜+计算终端+AI [1][23] 技术:大模型/SoC/显示/光学为眼镜智能化/电子化四大发展领域 - 大模型: - 通用能力:国内外大模型差距进一步缩小 [27][30] - 多模态能力:在应用能力方面,国内大模型表现较优 [29] - 多模态能力:基础能力中细粒度视觉认知,国内外差距较大 [31] - 价格:大模型价格跌至免费,加快应用落地 [32] - SoC: - MCU级SoC方案、系统级SoC方案、SoC+MCU方案各有优劣,依据眼镜功能进行匹配 [34][35][36] - 显示方案: - 屏幕方案=LCoS/Micro OLED/Micro LED [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 - 光学方案=Birdbath/光波导/表面浮雕光栅/体全息光栅 [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 - 光学: - 尚未有统一确定技术路线可满足全天候消费级AR眼镜全部需求 [68] Meta为什么成功?——出于眼镜,而胜于眼镜 - 先为眼镜(时尚),后为可穿戴设备(科技) [94][95] - 与Ray-Ban合作,获得品牌赋能及销量托底 [96][97][98] - Meta社交赋能——第一视角直播 [99] - 核心功能及体验全面升级 [100] - 结合眼镜本身的摄像头,基于眼前的事物来询问AI [101] 供应链:Ray-Ban Meta高价值量品类仍以海外为主,华为Vision Glass国产化率超9成 - Ray-Ban Meta综合成本:国产供应商价值量接近40%,高价值量品类仍以海外为主 [103][104] - Ray-Ban Meta BOM:主板+非主板+充电盒三大件 [105][106][107][108][109] - 华为Vision Glass拆解:国产化率超9成 [110][111][112] 空间:短期内AI眼镜定位决定空间,长期看眼镜市场渗透 - AI音频/信息提示眼镜:具备手机伴侣属性,打造个人助理 [115][116] - 投屏眼镜:"口袋巨幕",需求与掌机/手机强相关 [117][118] - 空间计算终端:作业环境从平面到立体,空间可借鉴PC [119][120] - 随着眼镜电子化/智能化完成,长期有望逐步渗透眼镜市场 [121][122] 相关标的 - 水晶光电(光学):具备材料/光波导/光机一站式解决能力 [126][127] - 华灿光电(屏幕):具备Micro LED像素器件批量交付能力,开发0.12 英寸Micro LED微显示屏样品 [128] - 歌尔股份(ODM/显示模组):布局显示/光学,为多家XR终端客户提供代工 [129][130] - 欧菲光(光学):光学镜头/影像模组/光机/组装多领域布局 [131] - JBD(屏幕):自主研发及制造世界上超微型显示面板 [132][133] - 恒玄科技(SoC):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 [134][135] - 天键股份(ODM):已满足相关AR眼镜产线量产条件,为莫界ODM合作商 [136][137] - 亿道信息(ODM):AI智能眼镜方案亮相AWE Asia2024 [138][139][140] - 雷鸟创新(终端厂):全球首款消费级真AR眼镜塑造者 [141] - Xreal(终端厂):探索无限场景应用的全功能AR眼镜 [142] - Rokid(终端厂):Rokid AR Station切入空间计算 [143][144][145] 风险提示 - 技术演进轨道与产业生态尚未定型风险 [147] - 对前瞻重点技术产业化进程敏感性不强风险 [147] - 内容生态建设不及预期风险 [147]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147]
MLF缩量降息操作点评(2024.9):MLF为何降价缩量?
华金证券· 2024-09-25 18:00
MLF 缩量降息分析 - MLF利率较短期政策利率降幅较大,一方面抓住美联储降息的外部时间窗口,另一方面实现平滑利率曲线、减弱一年期利率凸点导致的利率传导效率损失[1] - 本次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00%,较8月下行0.3个百分点,符合央行行长预期的0.3个百分点降幅[1] - 预计后续LPR及存款利率也将迎来20-25个基点的下行幅度[1] - 本次MLF缩量操作体现了央行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货币投放制度和市场化利率传导机制的意图[1] - 未来两年内央行将通过买入国债的方式持续置换MLF,但在MLF余额被完全置换之前,降准仍是央行主要的流动性投放工具[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 - 央行近期一系列操作如非对称降息、买入国债置换MLF、创设临时正逆回购工具等旨在理顺货币市场传导关系、建立现代化中央银行制度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4] - 对房地产市场的货币层面支持体现在拉平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下限以及大幅降低存量房贷利率[1] - 企业中长贷的降温主要源于基建项目因地方债务风险加速化解阶段对项目盈利能力的高要求,长端利率的进一步放松效果有限[1] - 预计本次1Y和5Y LPR也将采取短端降幅更大的非对称降息方式,以进一步修复更为陡峭化的市场化利率曲线形态[1] 人民币汇率及经济展望 - 人民币近期大幅升值主要来自美联储大幅降息的时间窗口[1] - 人民币趋势性改善有待货币政策落地见效配合财政对内需起到的显著提振[1] 风险提示 - 货币政策转向中性速度快于预期的风险[1]
走进“芯”时代系列深度之八十九“眼镜终端”:先AI后AR,眼镜终端打响电子化/智能化攻坚战——XR系列报告之眼镜终端
华金证券· 2024-09-25 16:36
彩 发 集 团 旗 下 企 业 证券研究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深度报告 同步大市-A(维持) 华金证券电子团队——走进"芯"时代系列深度之八十九"眼镜终端" 先AI后AR,眼镜终端打响电子化/智能化攻坚战 ——XR系列报告之眼镜终端 分析师: 孙远峰 S0910522120001 分析师: 王海维 S0910523020005 联系人: 宋 鹏 S0910123030030 2024年09月25日 本报告仅供华金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核心观点 u 四类眼镜终端各有千秋,功能融合为最终发展目标。目前,眼镜形态终端主要分为智能音频眼镜、信息提示/真·AR眼镜、 投屏眼镜及空间计算。其中,智能音频眼镜与TWS耳机为竞品,附加AI及轻社交属性;信息提示/真·AR眼镜可看作是在智 能音频眼镜基础上增加屏幕显示功能,且我们认为随着技术发展,全彩树脂衍射光波导/Micro LED价格下降,信息提示类 眼镜会向全彩双目真·AR眼镜转化。投屏眼镜满足用户在居家、办公、地铁、飞机、露营等多种场景下的使用需求,随时 随地感受空中巨幕带来的畅爽体验。空间计算终端为投屏眼镜+Station组合 ...
9.24金融政策点评
华金证券· 2024-09-25 11: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次降准50bp、降息20bp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场预期,同时央行负责人表示根据情况年内可能进一步再下调准备金0.25-0.5个百分点。[1] - 降准是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理顺长短端利率关系应有之义,加以近期大行大量买入短期国债以及地方政府债发行提速,银行负债端面临的成本高企和缺口可以通过降准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得到有效缓解。[1] - 降息力度超市场普遍预期,同时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落地,监管通过多渠道维护银行经营稳定性。[1] - 对长债的监管调控再次被重点提及,2.10%可能接近当前监管认为的长债合意中枢,市场不宜低估监管持续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和能力。[1] - 债市短期面临回调,但幅度料应有限,形成负反馈的概率较小。[2] - 信用债有望在本轮走势分化之后迎来一定程度的补涨,推动信用利差再次收窄,降低信用融资成本,对于当前市场主要的信用主体无论是城投、央国企还是优质民企,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均有积极意义。[2] 报告分组总结 货币政策调整 - 本次降准和降息超出市场预期,体现了央行维护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决心。[1] - 降准有利于缓解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压力,为银行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1] - 降息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落地,有助于维护银行净息差的稳定。[1] 债券市场监管 - 央行重申对长债收益率的监管调控,2.10%附近可能是监管认为的合意中枢。[1] - 央行有持续维护债券市场稳定的决心和能力,未来债市可能在2.00%-2.20%区间内波动。[1] 信用债市场展望 - 信用债有望在本轮走势分化后迎来补涨,有利于降低信用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 - 短久期信用债利差保护相对充分,可作为重点配置方向。[2]
事件点评:政策催化反弹来临,科技、金融是主线
华金证券· 2024-09-24 21:03
多重超预期政策落地,反弹来临 政策有望提振资本市场和经济基本面 - 央行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对基本面及流动性形成多重利好[4][4] - 积极加码地产宽松政策,推动后续基本面回暖[4] - 利率调降释放流动性,呵护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4] - 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4] - 证监会制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推进高质量发展[4][4] - 政策有望刺激微观流动性改善,拓宽资金来源及入市途径[4] - 通过并购重组、强化监管等方式提振投资者信心[4] A股短中期反弹可能来临,关注科技、金融等行业 对市场走势的影响:A股中短期反弹可能来临 - 重大积极政策落地推动短期反弹来临[14][14] - 历次大底前后都有重大政策或外部事件催化,对后续基本面有改善[14] - 本轮央行和证监会政策组合拳对后续经济修复、流动性宽松、市场情绪改善有积极影响[14] - 临近十一假期,风险有限下反弹可能持续[14] 对行业方向的影响:关注金融地产、科技及核心资产 - 金融地产板块有望受益[19][19] - 央行政策提升金融行业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19] - 地产政策大幅放松有望推动地产行业加速去库和销售企稳[19] - 科技板块有望受益[21][21] - 海内外货币宽松为科技成长提供流动性[21] - 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新兴产业进行并购重组[21] - 底部企稳后反弹期间,高景气的科技成长为占优[21] - 核心资产板块有望受益[22][22] - 地产政策发力及美联储降息下外资可能回流[22] - 电新、医药、食品饮料等景气上行的核心资产值得关注[22][23]
9.24货币政策“大礼包”点评:宏观类●所有选项都已摆上桌面
华金证券· 2024-09-24 14:03
货币政策调整 - 降准是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结构优化、成本压降过程中必然倚重的长期流动性投放最优选择[1] - 未来两年降准将持续发挥重要的流动性投放作用[1] - 降存量房贷利率0.5个百分点左右至新增房贷利率附近,意在避免房贷不良率明显提升,从而避免导致更大程度的次生性内需收缩和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系统性风险传导[2][3][4] 利率调整 - 纠结中降息20BP,一方面呼应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双重去杠杆深水区货币政策应有的被动小幅宽松,另一方面也已经接近净息差之极限[5][6] - 短端降息引导贷款利率有所下行之后,央行可能对冲性地引导长期国债利率趋稳,并仍需密切关注美债长期利率和美元指数的上行风险[5][6] 资本市场支持 - 创设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专项再贷款,有助于增加股市增量资金,稳定和改善市场信心[7] - 操作层面预计将稳慎设计,避免基础货币超发并有效隔离央行资产和股市波动风险[7]
货币政策“大礼包”点评:所有选项都已摆上桌面
华金证券· 2024-09-24 14: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降准是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结构优化、成本压降过程中必然倚重的长期流动性投放最优选择,本次降准幅度和时点符合预期,可保障年底前合理力度的信用投放需求,未来两年降准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1][3] 2. 降存量房贷利率0.5个百分点左右至新增房贷利率附近,意在避免房贷不良率明显提升,从而避免导致更大程度的次生性内需收缩和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系统性风险传导。[4][5] 3. 纠结中降息20BP,一方面呼应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双重去杠杆深水区货币政策应有的被动小幅宽松,另一方面也已经接近净息差之极限,短端降息引导贷款利率有所下行之后,央行可能对冲性地引导长期国债利率趋稳,并仍需密切关注美债长期利率和美元指数的上行风险。[6][7] 4. 创设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专项再贷款,有助于增加股市增量资金,稳定和改善市场信心。操作层面预计将稳慎设计,避免基础货币超发并有效隔离央行资产和股市波动风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