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惠电子(833509)
icon
搜索文档
同惠电子:关于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2023-08-25 15:58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 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同惠电子")于2023年 8月23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了《关于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鉴于公司 2020年度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已全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同意公司2020年度 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全部结项,并将结项后的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 资金。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募集资金资本情况 证券代码:833509 证券简称:同惠电子 公告编号:2023-041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9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下发的《关于核准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 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3341号),核准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 不超过2,500万股新股(含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所发新股)。公司本次 ...
同惠电子:关于调整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之限制性股票价格和数量的公告
2023-08-25 15:58
证券代码:833509 证券简称:同惠电子 公告编号:2023-040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调整 2022 年股权激励计划之 限制性股票价格和数量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 带法律责任。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8月23日召开第四 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 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之限制性股票价格和数量的议案》,对公司《2022年股权激 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以下简称"股票") 行权价格及授予数量进行调整,现将相关内容公告如下: 一、《激励计划》已履行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情况 公司于2022年9月22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 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 (草案)>的议案》、《关于提名公司核心员工的议案》、《关于<常州同惠电 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名单>的议案》等议案,本 次激 ...
同惠电子: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3-08-25 15:58
证券代码:833509 证券简称:同惠电子 公告编号:2023-039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 带法律责任。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位情况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惠电子"或"公司")于 2020 年 12 月 9 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核准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3341 号),核 准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 2,500 万股新股(含行使超额配售选 择权所发新股)。公司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为 6.31 元/股,发行股数为 2,174 万股,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 137,179,400.00 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扣除发行费 用人民币 15,589,150.94 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121,590,249.06 元。上述 募集资金已分别存入公司在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行营业部账户 ...
同惠电子(83350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5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于1999年12月17日在北交所上市[18] - 公司属于电子测量仪器制造行业,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2015 - 2021年由171.5亿元增至328.8亿元,2022年增至346.7亿元,2025年预计达422.9亿元[37] - 公司采用经销商、直销、ODM、B2C四种销售模式[32][33] - 公司每年通过光伏发电装置发电约60多万度,节约能源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 - 公司自产品上市销售以来,年均停产两到三种旧型号产品[67] - 公司将4家子公司纳入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142]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不存在对报告期末起12个月内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143] -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44] - 公司经营业务营业周期较短,以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45]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45] - 董事会人数为9人,监事会人数为3人,高级管理人员人数为3人[88] 公司股本与注册资本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163,122,171股,注册资本为163,122,171元[18][20] - 无限售股份期初数量为53,793,585股,占比49.47%,期末数量为80,690,378股,占比49.47%[78] - 有限售股份期初数量为54,954,529股,占比50.53%,期末数量为82,431,793股,占比50.53%[78]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限售股份期初16,594,350股,占比15.26%,期末24,891,525股,占比15.26%[78]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限售股份期初49,783,050股,占比45.78%,期末74,674,575股,占比45.78%[78] - 董事、监事、高管无限售股份期初200,493股,占比0.18%,期末300,740股,占比0.18%[78] - 董事、监事、高管有限售股份期初601,479股,占比0.55%,期末902,218股,占比0.55%[78] - 核心员工无限售股份期初1,173,886股,占比1.08%,期末1,744,256股,占比1.07%[78] - 核心员工有限售股份期初2,545,000股,占比2.34%,期末3,622,500股,占比2.22%[78] - 总股本期初108,748,114股,本期变动54,374,057股,期末163,122,171股[78] - 前十大股东期初持股数74,292,856股,持股变动37,348,432股,期末持股数111,641,288股,占比68.43%[80] - 赵浩华期末持股20,186,100股,占比12.37%;王志平期末持股15,025,500股,占比9.21%;高志齐等5人期末均持股13,702,500股,各占比8.40%[80] - 赵浩华期末持有普通股20186100股,持股比例12.37%[91] - 王志平期末持有普通股15025500股,持股比例9.21%[91] - 孙伯乐、王恒斌、高志齐、任老二期末均持有普通股13702500股,持股比例均为8.40%[91][92] - 唐玥期末持有普通股9544500股,持股比例5.85%[92] - 王祖明期末持有普通股945000股,持股比例0.58%[92] - 钱燕萍期末持有普通股257958股,持股比例0.16%[92] - 2023年上半年股本从108,748,114.00元增加至163,122,171.00元,增加54,374,057.00元[126][128]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股本本期增加54,374,057.00元,从108,748,114.00元增至163,122,171.00元[133][135] - 公司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108,748,114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5股,共计转增54,374,057股,每10股派3元现金,派发现金红利32,624,434.20元,分红后总股本增至163,122,171股[139] - 公司注册资本163,122,171元,股份总数163,122,171股,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A股80,690,378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A股82,431,793股[141] 公司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发行24,003,114股新股,发行价6.3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51,459,649.34元,净额135,870,498.40元[81] - 2023年上半年使用募集资金10,447,502.96元,截至6月30日累计使用130,511,831.85元[81]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占比0%[84] - 智能化电子测量仪器生产制造项目调整后投资83,870,498.40元,本报告期投入2,450,347.59元,累计投入78,133,148.08元,进度93.16%[84] - 2023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27,000,000.00元,本报告期投入7,996,740.97元,累计投入27,548,754.94元,进度102.03%[8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调整后投资25,000,000.00元,本报告期投入414.40元,累计投入24,829,928.83元,进度99.32%[85] - 2021年1月20日,公司同意用14,673,197.13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85] - 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1800万元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500万元,购买银行固定收益开放类理财产品200万元[86] 公司员工情况 - 公司在职员工期初299人,期末289人,其中生产人员期初138人,期末129人;销售人员期初56人,期末53人;技术人员期初72人,期末75人等[101] - 公司核心员工期初80人,本期减少3人,期末77人,减少原因系个人主动离职[102] - 臧建伟、冯益华、陆群等多人薪资为60,000,占比10.01%[96] - 刘亚国薪资为105,000,占比10.01%[96] - 宋苏洋、何其齐、ZHAO XIN ZHE薪资为75,000,占比10.01%[96] - 陈绪聪薪资为90,000,占比10.01%[96] - 陈茜薪资为30,000,占比10.01%[96] - 陶丁愉、曹晨、曹俊贤、吴晨辉薪资为52,500,占比10.01%[96][97] - 黄维、王强、陈生海等多人薪资为45,000,占比10.01%[96][97][98] - 申宁夏薪资为37,500,占比10.01%[98] - 房春华、商洪福、黄锦栋等多人薪资为30,000,占比10.01%[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部分员工薪酬合计362.25万元,部分员工薪酬为3万元或2.25万元,占比均为10.01%[99]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关键核心器件依赖进口、境外业务、业绩下滑等十大风险[66][67] - 公司应对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加大研发投入[66] - 公司应对关键核心器件依赖进口风险,将加快芯片替代进度,优先采用国产芯片[66] - 公司应对境外业务风险,将关注国外法规政策,调查客户信誉财务状况,保持沟通[66] - 公司应对业绩下滑风险,将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降低成本[66] - 公司应对技术研发风险,将坚持研发与市场双轮驱动战略[66] - 公司应对技术泄密与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员工教育及权限管理[66] - 公司应对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将优化研发流程,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6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营业收入为76,356,934.30元,较上年同期82,597,702.57元减少7.56%[25] - 本期毛利率为58.87%,上年同期为53.4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期为16,467,649.71元,较上年同期23,278,326.03元减少29.2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本期为15,880,936.96元,较上年同期19,476,038.67元减少18.46%[25] - 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本期为4.96%,上年同期为7.63%[25] - 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本期为4.78%,上年同期为6.38%[25]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10,较上年同期0.14减少28.57%[25] - 本期期末资产总计372,908,104.47元,较上年期末减少7.04%;负债总计56,638,092.12元,较上年期末减少22.87%[26] - 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15,661,211.21元,较上年期末减少3.50%;每股净资产为1.94元,较上年减少35.55%[26]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70,869.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5.06%[27] - 本期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13,上年同期为9.29;存货周转率为0.43,上年同期为0.61[27] - 本期总资产增长率为-7.04%,营业收入增长率为-7.56%,净利润增长率为-29.01%[2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92,706.20元,净额为586,712.75元[3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6,356,934.30元,同比减少7.56%[36]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67,649.71元,同比减少29.26%;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同比减少28.57%[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35.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56%[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3140.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27%,毛利率为58.87%,较上年同期提升[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金及附加128.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75%[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654.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04%[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130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70%[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86.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54%[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1839.4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05%[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645.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01%[46] - 公司实收资本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5437.41万元,同比上升50%,系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所致[41][43] - 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4966.73万元,同比下降37.33%,原因同实收资本增减变动原因[41][43] - 主营业务收入本期为7556.09万元,上期为8257.74万元,同比下降8.50%;其他业务收入本期为79.60万元,上期为2.03万元,同比上升3815.59%[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197.09万元,上期为 - 162.85万元,同比上升835.06%[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64.68万元,上期为4318.91万元,同比下降101.50%[57] - 税金及附加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47.04万元,同比上升57.75%[47] - 销售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69.74万元,同比上升35.04%[47] - 管理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434.23万元,同比上升49.7%[47] - 研发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296.62万元,同比上升37.54%[47] - 投资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119.10万元,同比下降82.9%[47]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6137.518076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68.460212万元[107] - 2023年6月30日交易性
同惠电子(83350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00: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85,578,345.16元,较上年期末减少3.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2,945,647.78元,较上年期末增加1.78%[12]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28,553,021.2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7,730.1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2.44%[12]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14.78%,较上年期末的19.22%下降;资产负债率(合并)为13.51%,较上年期末的18.30%下降[1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385,578,345.16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1,166,219.87元下降3.89%[33][34][35]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242,882,736.82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7,663,873.02元下降9.25%[33]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42,695,608.3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3,502,346.85元增长6.88%[34] - 2023年3月31日负债合计52,089,815.2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3,430,322.38元下降29.06%[34][35] - 2023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33,488,529.9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7,735,897.49元增长1.75%[35]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74,066,857.07元,较2022年末的82,684,602.12元下降10.42%[3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存货为74,512,823.01元,较2022年末的67,872,155.56元增长9.78%[33] - 2023年1-3月营业总收入28,553,021.21元,较2022年1-3月的31,111,912.21元下降约8.22%[41] - 2023年1-3月营业总成本27,694,163.04元,较2022年1-3月的24,811,793.13元增长约11.62%[42] - 2023年1-3月净利润3,556,002.13元,较2022年1-3月的7,643,083.69元下降约53.47%[42] - 2023年一季度末流动负债合计54,446,808.97元,较上期末的74,227,688.30元下降约26.65%[39] - 2023年一季度末非流动负债合计2,488,341.43元,较上期末的2,447,935.96元增长约1.65%[39] - 2023年一季度末负债合计56,935,150.40元,较上期末的76,675,624.26元下降约25.74%[39] - 2023年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328,276,455.95元,较上期末的322,282,687.98元增长约1.86%[3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较2022年的0.07元/股下降约57.14%[43] - 2023年Q1营业利润4339604.89元,2022年Q1为12310785.70元[46] - 2023年Q1净利润3797137.64元,2022年Q1为11586683.24元[46] 母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母公司资产总计385,211,606.3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8,958,312.24元下降3.44%[37][38] - 2023年3月31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36,341,710.36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8,934,288.67元下降8.72%[37][38] - 2023年3月31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148,869,895.9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0,024,023.57元增长6.31%[38] 应收账款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644.86万元,同比下降30.47%,因信用期内客户回款[13] 费用类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管理费用本期发生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11.15万元,同比上升50.78%,因限制性股票本期分摊金额增加[14] - 研发费用本期发生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91.52万元,同比上升51.11%,因新增江苏理工学院委托研发费用99.42万元[14] - 2023年1-3月研发费用5,662,272.09元,较2022年1-3月的3,747,077.66元增长约51.11%[42] - 2023年1-3月税金及附加520,956.04元,较2022年1-3月的388,265.02元增长约34.17%[42] 收益类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益本期发生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57.78万元,同比上升198.17%,因本期收到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增加[1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66,575.17元,净额为1,832,731.87元[18] 现金流量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发生额较上年同期增加466.92万元,同比上升31.67%,因收到税费返还增加等多因素[1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发生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661.41万元,同比下降91.62%,因购买理财产品现金净流入减少等[16] - 2023年Q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3408833.60元,2022年Q1为26500448.27元[48] - 2023年Q1收到的税费返还2953378.50元,2022年Q1为528769.91元[48] - 2023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7036560.31元,2022年Q1为27840578.03元[48] - 2023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7110176.31元,2022年Q1为42583401.10元[48] - 2023年Q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73616.00元,2022年Q1为-14742823.07元[50] - 2023年Q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19831.19元,2022年Q1为18133917.28元[50] - 2023年Q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000.00元,2022年Q1无相关数据[50] - 2023年Q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8617745.05元,2022年Q1为3399283.35元[50]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2,216,001.35元,上年同期为21,949,764.05元[53]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812,534.05元,上年同期为435,567.18元[53]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5,691,321.28元,上年同期为23,173,996.06元[53]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3,969,994.79元,上年同期为36,416,291.19元[53]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278,673.51元,上年同期为 - 13,242,295.13元[53]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6,440,599.21元,上年同期为225,882,881.46元[53]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4,324,518.65元,上年同期为202,733,989.84元[53]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6,080.56元,上年同期为23,148,891.62元[53]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6,000.00元,上年同期无数据[53]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6,226,553.19元,上年同期为9,914,785.63元[53] 股权结构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股本为108,748,114股,无限售股份总数为53,793,585股,占比49.47%,有限售股份总数为54,954,529股,占比50.53%[20] - 持股5%以上的股东或前十名股东期末持股总数为74,419,556股,占总股本比例68.42%[21] - 无限售股份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16,594,350股,占比15.26%[20] - 有限售股份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49,783,050股,占比45.78%[20] - 核心员工无限售股份期初为1,173,886股,占比1.08%,期末为1,144,196股,占比1.05%[20] - 股东夏军兰持股变动为 -100,000股,期末持股2,153,076股,占比1.98%[21] - 普通股股东人数为3,946人[20] 股权激励相关数据 - 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300.50万股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次授予254.5万份,预留46万股[26] - 公司于2022年11月11日完成本次股权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授予登记相关事宜[28] 承诺事项相关数据 - 截至报告披露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于股份流通限制及自愿锁定的承诺已履行完毕,其他承诺事项都在履行中[29]
同惠电子(83350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18 00:00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 - 公司被评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 - “10Hz - 130MH宽范围精密阻抗测试技术及仪器的研发”项目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9] - “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测试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2022年度江苏省工信厅产业转型专项资金项目支持[10]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认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6] 审计相关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保证报告资料无虚假记载等,负责人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13] - 公司决定继续聘任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担任2023年度审计工作[121]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关键核心器件依赖进口、境外业务等九种重大风险[16][17] - 公司不再将“新冠肺炎疫情不确定风险”列为重大风险[17] - 公司不存在退市风险[18] - 公司年均停产两到三种旧型号产品,存在停产、换代产品滞销风险[17] - 公司所处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周期相关性强,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影响下游客户需求和公司主营业务[135] - 电子测量仪器高端产品市场被美、德、日等国企业占据,国内产业崛起和市场需求增长使竞争加剧,公司需创新应对[136] - 公司电子测量仪器核心零部件半导体芯片主要依赖进口,贸易禁运等因素或影响生产经营,公司采用替代方案和增加库存应对[138] - 贸易摩擦、汇率变动和国外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影响公司境外业务,公司通过创新业务、开拓市场和跟踪客户降低风险[139] - 下游市场需求萎缩等不利因素或使公司业绩下滑,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加强营销保证业绩稳定[140] - 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技术迭代快、应用场景增加、设备复杂化,对测试能力要求提升,若研发前瞻性不足会影响公司[141] - 公司面临技术人员流失和技术泄密风险,会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降低风险[142][143] - 公司在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上与国外优势企业有差距,需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国产替代[144] - 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后新增折旧增加,新增产能未充分利用会影响业绩[146] 股本结构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108,748,114股,优先股总股本为0股[25][26] - 2022年11月9日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发行254.5万股,总股本从1.06203114亿股变为1.08748114亿股[188] - 无限售股份期初3523.2714万股,占比33.17%,期末5379.3585万股,占比49.47%[187] - 有限售股份期初7097.04万股,占比66.83%,期末5495.4529万股,占比50.53%[187] - 前十大股东期末合计持股7451.9556万股,占比68.51%[191] - 赵浩华等七人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6637.74万股,占比61.04%[19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90,469,146元,较2021年增长28.77%[32] - 2022年毛利率为55.98%,2021年为54.62%[3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145,538.08元,较2021年增长33.62%[32] - 2022年末资产总计为401,166,219.87元,较2021年末增长7.42%[34] - 2022年末负债总计为73,430,322.38元,较2021年末减少1.13%[3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7,111,287.30元,较2021年末增长9.59%[3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05,023.99元,较2021年减少17.87%[37] - 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2.49,2021年为19.99[37] - 2022年存货周转率为1.35,2021年为1.64[37] - 2022年总资产增长率为7.42%,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8.77%,净利润增长率为33.96%[38] - 2022年审定后营业总收入为190,469,146.00元,与业绩快报数差异幅度为-0.22%[39] - 2022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145,538.08元,与业绩快报数差异幅度为-1.78%[39]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1,111,912.2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48,618.66元[41] - 2022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51,485,790.3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29,707.37元[41] - 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9,086,861.6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35,708.31元[41]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68,784,581.83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31,503.74元[41]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385,023.56元,净额为9,614,510.47元[4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9,046.91万元,同比增长28.77%;归母净利润5,614.55万元,同比增长33.62%[58]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40,116.62万元,同比增长7.42%;净资产32,773.59万元,同比增长9.54%[58]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80.50万元,同比下降17.87%[59]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2,338.38万元,同比增长35.28%[60] - 2022年末货币资金82,684,602.12元,占总资产20.61%,较2021年末增长62.42%[66] - 2022年末应收账款21,165,803.56元,占总资产5.28%,较2021年末增长163.68%[66] - 2022年末应付账款15,752,303.04元,占总资产3.93%,较2021年末下降39.60%[66] - 2022年末应交税费7,898,114.51元,占总资产1.97%,较2021年末增长283.78%[66] - 2022年末其他应付款18,638,977.61元,占总资产4.65%,较2021年末增长11,745.00%[66] - 2022年营业收入19046.91万元,较2021年的14791.71万元增长28.77%[70] - 2022年营业成本8385.16万元,较2021年的6712.56万元增长24.92%[70] - 2022年销售费用1268.16万元,较2021年的895.37万元增加372.79万元,同比上升41.64%[70][72] - 2022年管理费用2093.28万元,较2021年的1491.85万元增加601.44万元,同比上升40.31%[70][72] - 2022年研发费用2338.38万元,较2021年的1728.52万元增加609.86万元,同比上升35.28%[70][72] - 2022年财务费用 -129.51万元,较2021年的 -43.03万元减少86.48万元,同比下降200.96%[70][72] - 2022年其他收益1156.32万元,较2021年的499.23万元增加657.09万元,同比上升131.62%[70][72] - 2022年营业利润6122.06万元,较2021年的4646.11万元增长31.77%[70] - 2022年净利润5607.03万元,较2021年的4185.68万元增长33.96%[70]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18861.20万元,较2021年的14779.73万元增长27.62%[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为3380.50万元,较2021年减少17.87%[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为956.32万元,较2021年增加108.40%[8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为 - 1171.04万元,较2021年减少84.11%[86] - 2022年研发支出金额为23383758.20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28%;上期研发支出金额为17285163.16元,占比11.69%[10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力电子测试仪器本期收入同比增长50.87%,毛利率增加6.93%[81] - 西南片本期收入同比增长51.70%,毛利率增加10.09%[81] 销售与采购情况 - 公司采用经销商、直销、ODM、B2C四位一体的销售模式[48]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4332.9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2.76%[83] -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2833.3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6.41%[88] 子公司情况 - 公司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和1家控股公司[93] - 常州市泰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180万元,股东出资比例100%[94] - 东莞市同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100万元,股东出资比例100%[95][96] - 苏州精善科学器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50万元,股东出资比例100%[97] - 同创立(常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收资本570万元,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出资750万元,占比75%[98] - 常州市泰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97.831854万元,主营业务利润680.440025万元,净利润353.183981万元[101] - 苏州精善科学器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84.153769万元,主营业务利润75.310049万元,净利润32.239584万元[101] - 东莞市同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457.342999万元,主营业务利润188.075564万元,净利润52.46791万元[101] 税收政策 - 公司2022年度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102] - 公司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102] -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02] - 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02] -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107] - 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107] - 苏州精善科学器材有限公司、东莞市同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创立(常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103] 产品技术参数 - 模块化线束线缆综合测试系统支持5120个(二线)/2560个(四线)测试点[110] - TH9130S系列多通道高功率耐压接地测试仪最高功率500VA、AC电流100mA,测试通道数包括4通道、8通道型[110] - TH513高压型半导体器件CV特性分析仪具备±3000V漏源偏置电压、±40栅源偏置电压,测量频率为1k - 10MHz、电平为5mV - 1Vrms[110] - TH52X系列功率器件分析仪研发目标为评测从pA到3kV/1500A功率器件参数,研发1500A超高电流扩展器、3000V大电流1500A快速切换开关[110] - TH501系列第三代功率器件高压PIV特性测试系统提供1500V/30A/200ns窄脉冲动态IV测量条件[110] - TH73000系列大功率可编程交直流电源单台3U体积15kW功率密度,最多64台并机960kW功率,AC输出频率最高达2.4kHz[111] - TH66000系列高压大功率可回馈双向直流电源单台3U体积15kW功率密度,有6个电压等级,最多32台并机达480kW功率[111] - TH85000系列高性能大功率直流电子负载电压覆盖3个等级,动态50kHz,最多10台并机至最大240kW,最大单机24kW 13U机箱[111] 研发合作 - 公司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展先进功率芯片测试技术联合研发项目[112] - 公司与江苏理工学院合作研制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大电流和高电压测量模块[113]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同惠电子(833509) - 关于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情况的公告
2023-03-02 16:18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2023年3月1日,形式为电话和网络调研,49家机构参与,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浩华、董事会秘书王恒斌、证券事务代表刘敏捷 [1][2] 2022年四季度收入情况 - 2022年四季度完成营业收入约6920万元,环比增长77%,原因包括四季度是传统销售旺季、股权激励、新产品投放、加强市场拓展 [3] - 贴息贷款政策对公司销售有正向作用但占比不大,不存在透支2023年需求问题,部分项目会在2023年落地利好销售 [3] 2022年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产品情况 - 公司将研发和销售集中在功率半导体测试和新能源领域,开展产学研活动,为国产替代和技术突破奠定基础 [4] - 推出TH510系列半导体C - V特性分析仪、TH1991精密源/测量单元SMU、TH2690系列高阻计/飞安计/静电计、TH6680系列回馈式源载系统等产品 [4][5] - 阻抗类分析仪器、电缆线速测量仪器在相关领域有广泛应用场景 [5] TH2851产品情况 - TH2851系列精密阻抗分析仪频率高达130MHz,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部分指标国际领先,应用场景广泛 [6] - 2022年销售数量稳步增长,为公司全年目标达成做贡献 [6] 2022年市场情况及2023年预测 - 2022年消费电子、家用电器行业需求下滑,公司仪器在相关行业增长有限;半导体、新能源领域景气度高,测试需求增幅大,预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9.05%和36.04% [7] - 2023年随着经济政策落地,电子行业下游市场大概率回升,公司对发展持乐观态度,做了充分准备和规划,期望提升市场占有率保持增长 [7][8]
同惠电子(833509) - 2022 Q4 - 年度业绩
2023-02-21 00:00
营业收入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90,882,420.34元,同比增长29.05%[3][4][5] 净利润变化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0,913.00元,同比增长36.04%[3][4][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971,620.81元,同比增长27.54%[3][4][5] 每股收益变化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54元,同比增长35.00%[3][4][5] 总资产变化 - 2022年末总资产400,750,047.87元,同比增长7.31%[3][4] 所有者权益变化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33,134,292.22元,同比增长11.61%[3][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前)为18.11%,上年同期为14.80%[3]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后)为14.88%,上年同期为12.97%[3] 股本变化 - 2022年末股本108,748,114.00元,较期初增长2.40%[3] 每股净资产变化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3.06元,较期初增长9.00%[3]
同惠电子(833509) - 关于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情况的公告
2022-11-19 11:30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2 年 5 月 6 日 [2] - 调研形式为电话及网络调研 [2] - 调研机构有申万宏源证券等 6 家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浩华和董事会秘书王恒斌 [2] 经营情况 - 2022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3111 万元,同比增长 24%,净利润 765 万元,同比增长 25%,生产和经营活动基本正常 [3] - 2022 年 Q1 合同负债 2272 万元,因市场地位高、产品有竞争力、与经销商合作好、先款后货政策受认可,带来良好现金流并使产能充分利用 [3][4] 疫情影响与应对 - 物流方面,原材料运输和产品发货受影响,对策是让供应商避开疫区发货、与客户协商增加运费 [4] - 人流方面,营销人员出差受限,采用网络等形式拓展市场,防控允许时开展线下活动,为跨市员工准备物资安排驻厂工作 [4] - 下游客户方面,疫情严重地区企业减产停产减少仪器需求,公司加强研发、储备新品、保证库存 [4] 标杆客户突破 - 把满足战略客户需求作为研发第一关注点,成立项目组对重点产品在标杆客户的推广使用专项管理,以点带面实现突破,如 TH2851 中标某大学招标后经推荐在多所高校使用 [5] 存货情况 - 一季度末存货 6000 千多万,存货增加是原材料和产品同时增加所致,原因包括增加安全库存、在手订单充裕、疫情影响产品发货 [5][6]
同惠电子(833509) - 关于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情况的公告
2022-11-18 12:50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2 年 6 月 9 日,形式为网络调研,接待 25 家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王恒斌先生 [2] 电子测量仪器市场格局与公司地位 - 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美、德、日企业占据,国外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占据行业主要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在多方面与国外存在差距 [3] -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已形成产业体系,向“从有到强”迈进,长期以来国际知名公司占据我国大部分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多生产中低档产品,随着国家支持,国内企业将增加高端研发投入 [3]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专注电子测量仪器研发,在精密阻抗测量领域有多年积累,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电子测量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积累多项核心技术成果,研制多款核心产品 [3] 智能化电子测量仪器生产制造项目 - 项目位于常州国家高新区龙虎塘街道,总建筑面积约 30,000m² [5] - 完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元件参数测试仪器 18,550 台、绕线元件测试仪器 20,420 台、电气安规测试仪器 8,290 台、电阻类测试仪器 6,890 台、电力电子测试仪器系统 600 台、电力电子测试仪器单机 8,000 台、台式数字多用表 2,250 台的生产能力 [5] - 2021 年秋公司搬迁至新基地,试运行后产能受限问题得到缓解 [5] 成立同创立控股子公司目的 - 公司产品面向智能制造智能测试部分,成立同创立可解决单项测试参数和测试对象要求,具备组建综合测试系统的能力 [6] - 公司产品研发构想为同惠解决高端台式测量仪器研发,同创立注重综合测试解决方案研发,未来重点发展高端半导体器件测试和新能源及电池行业综合测试 [6] 疫情对公司影响及应对 - 2022 年上半年常州疫情不严重,上海、苏州疫情严重,对公司物流、人流和部分下游客户订单有影响,但总体可控 [7] - 公司采取对策,包括让供应商重新生产发货、重新选择供应商、增加运费解决运输难题;采用新媒体拓展市场,在防控允许下开展线下销售,安排跨市员工驻厂工作;保持正常生产节奏、储备库存应对市场报复性增长 [7][8] - 疫情严重时公司保持 90%以上出勤率,6 月初上海全面复工后公司生产经营恢复正常 [8] 变压器综合测试系统 - 广泛应用于开关变压器等扫描测试,是针对测试参数多、测量环节繁杂被测件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减少人员和设备使用、节约成本、提高工效 [9] - 已发展到第三代,2021 年推出的 TH2840X 系列产品在测试频率、速度、扫描通道数上有提升,为智能、高效测试提供广阔前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