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工股份(920068)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最便宜”新股,上市首日收涨441%!
第一财经· 2025-05-14 12:50
新股市场表现 - 天工股份(920068 BJ)上市首日涨幅达411 93%,成为年内涨幅第二的新股,仅次于江南新材(606 83%)[1][3][4] - 年内38只新股中,23只首日涨幅超200%,11只超300%,低价股(发行价<10元)普遍表现强劲,如天工股份(3 94元)、赛分科技(4 32元)、浙江华远(4 92元)首日涨幅均超300%[1][7] - 北交所4只新股表现抢眼,星图测控(920116 BJ)累计涨幅达1463 66%,宏海科技(920108 BJ)累计涨幅352 6%[4][8] 行业分布特征 - 首日涨幅超200%的23只新股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4家),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各3家,包括天和磁材(603072 SH)、泰禾股份(301665 SZ)等[8] - 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区间涨幅居前,算术平均涨幅分别为15 63%和12 2%[8] - 双创板块(创业板+科创板)新股占比超五成,创业板16只,科创板5只[7] 公司基本面 - 天工股份2021-2022年营收增速分别为55 23%和35 65%,净利润增速67 87%和244%,但2023年营收下滑22 59%,净利润微增1 57%至1 72亿元[4] - 部分新股业绩下滑,如宏工科技2023年营收降34 64%、净利润降34 03%,首航新能营收降27 58%、净利润降24 09%[12] - 高价新股表现疲软,天有为(93 5元发行价)首日仅涨24 06%,累计涨幅3 94%垫底[11] 发行机制与资金动向 - 天工股份是北交所放宽战投家数限制后首只新股,引入12家战投(含中信证券等3家券商),战投份额占发行规模30%[4][5] - 北交所新规允许发行量≥5000万股时战投数量增至35名,配售比例上限提至50%[5] - 弘景光电(301479 SZ)单签打新收益最高达5 9万元,矽电股份等单签盈利超3万元[9]
天工股份上市募2.4亿首日涨412% 去年营收下降2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13 15:16
上市表现 - 天工股份在北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价22.01元,收盘价20.17元,涨幅411.93%,成交额10.76亿元,振幅92.89%,换手率80.44%,总市值130.42亿元 [1] - 公司发行价格为3.94元/股,发行6000万股(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6900万股(全额行使后) [5] - 募集资金净额20,631.66万元,比原计划少15,368.34万元,原计划募集36,000万元用于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建设项目 [6]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天工投资持有公司75.58%股份,发行后持股比例降至68.57%(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67.63%(全额行使后) [1] - 朱小坤、于玉梅及朱泽峰通过天工投资持有公司75.58%股份,朱小坤直接持有2.47%股份,发行后降至2.24%(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2.21%(全额行使后) [2] - 朱泽峰任董事长,朱小坤任董事,三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3亿元、10.35亿元、8.0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30.69万元、1.75亿元、1.74亿元 [8] - 2024年毛利率30.40%,高于2023年的25.52%和2022年的25.69% [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2亿元,显著高于2023年的384.76万元 [8]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29%,2023年为3.68%,2022年为4.49% [9]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以板材、管材、线材等形式应用于化工、消费电子等领域 [1] - 2024年上半年线材收入下滑,被要求说明具体原因及是否与客户对消费电子用线材ESG要求提高有关 [3][4] - 被要求说明纯净化熔炼技术、短流程加工工艺的技术壁垒和可替代性,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竞争对手 [5] 募投项目 - 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4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6亿元,已完成备案和环评手续 [7] - 项目由天工股份实施,备案号蜀行审备(2023)7号,环评手续号镇句环审(2023)22号 [7] 发行相关 - 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签字保荐代表人为朱凤军、施山旭 [5] - 发行费用合计3008.34万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其中保荐费用231.13万元,承销费用1412.79万元 [7]
开盘上涨458.63% 消费电子领域钛合金“小巨人”天工股份成功登陆北交所
全景网· 2025-05-13 12:53
公司上市表现 - 天工股份于5月13日成功登陆北交所,证券代码920068 [1] - 上市首日开盘即上涨458.63%,股价报22.01元/股,展现强劲市场活力 [3] 公司行业地位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耕钛合金制造领域 [4] - 行业领军企业,拥有规格品种最全、系统化集成方案最优的竞争优势 [4] - 主要产品涵盖钛及钛合金线材、板材、管材等,应用于消费电子、化工能源、体育休闲、增材制造等领域 [9] 公司发展战略 - 聚焦技术创新,推进产品高端化、应用多元化、产业国际化 [6] - 持续加大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 [6] - 推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构建核心竞争新优势 [6] - 目标从"行业一流"迈向"全球知名" [6] 合作伙伴支持 - 南钢集团将以资本赋能、产业协同、资源支持助力天工股份做强主业 [9] - 申万宏源证券认可公司在行业中的快速发展和突破,相信其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势 [8] 公司技术实力 - 成立于2010年,专注钛及钛合金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9] - 通过熔炼、锻造及精加工工序,实现原材料海绵钛与其他金属元素的精准配比 [9] - 产品以卓越质量与性能赢得市场口碑 [9]
今年发行价最低新股天工股份登陆北交所,首日高开逾4.5倍
新京报· 2025-05-13 11:27
上市表现 - 天工股份成为北交所首只"H拆A"上市公司 发行价3.94元/股为年内最低 首日开盘价22.01元较发行价上涨458.63% [1][2] - 网上打新获配比例仅0.04% 42.54万户参与申购 11.75万户获配 获配股数5100万股 金额2.01亿元 [2] - 2024年北交所新股申购累计收益率3.99% 2025年1-4月降至0.32% [2] 战略配售 - 引入12家战略投资者 配售股数1800万股占发行规模30% 其中4家锁定12个月 8家锁定18个月 远超规定最低6个月 [2] - 此为北交所战略配售新规首单 投资者数量突破10名上限 [2] - 北交所新规将≥5000万股发行的战略投资者上限从10名提至35名 配售比例上限从30%提至50% [3] 行业数据 - 2024年北交所新股上市6个月平均涨幅151.51% 2025年达611.62% 显著高于2023年的35.21% [4] - 战略配售新规为大体量优质企业提供机会 2025年被视为战配大年 [4] 公司基本面 - 主营钛及钛合金材料研发生产 募资用于建设年产3000吨高端钛材生产线 [5] - 业绩波动显著 2023年营收10.35亿元同比增170.05% 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142.57% 但2024年营收降至8.01亿元同比降22.59%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92亿元同比微增4.35% 2024年毛利率30.40% 净利率21.78% [5] 母公司情况 - 母公司天工国际为港股上市公司 主营高速钢等新材料 2024年营收48.3亿元同比降6.4% [6] - 2024年毛利率20.4%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净利润3.6亿元同比降3.1% 净利率7.4%同比升0.2个百分点 [6][7]
天工股份朱泽峰:以科技创新“锻造”高品质钛材料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02:51
公司上市与业务定位 - 天工股份于5月13日登陆北交所,成为2025年江苏首家新增北交所上市公司,同时也是港股公司"H拆A"登陆北交所第一股 [1] - 公司从天工国际母公司拆分上市,重点围绕钛及钛合金材料进行研发、生产、销售,与母公司钢球、钢粉等业务形成差异化 [1] - 钛及钛合金材料行业被定义为战略性产业,对国防和民用科技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投建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项目,提升产能 [1][4] 钛材行业现状与前景 - 钛金属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良特性,但现代化智能制造应用历程仅十多年 [2] - 2023年我国钛加工材消费量达14.84万吨,其中化工及制盐与航天航空领域占比超70% [3] - 消费电子领域钛材消费量增速最快,2023年同比增长43.76%,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63.08% [3] - 全球智能手机领域钛材市场规模预计2024-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29.05% [2] - 行业正从粗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型升级,消费电子、3D打印等新兴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2][3] 公司技术与研发实力 - 公司自主研发并掌握10多种钛材牌号,产品涵盖板、管、线等类别,获消费电子领域全球知名厂商认可 [3] - 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3441.03万元,占总营收的4.29%,员工405人中研发人员占比未披露但投入强度显著 [5] - 公司通过"专精特新"路径强化核心竞争力,募投项目建成后钛及钛合金材料产能将从7000吨提升至10000吨 [4][5] 战略规划与市场布局 - 公司业务收入占天工国际总体约15%,生产、销售、采购等与其他业务板块无交叉 [4] - 计划攻克"卡脖子"技术,加速钛金属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 [5] - 钛材产品多元化布局贴近消费市场前沿,已与消费电子行业客户达成深度合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