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酒店(00045)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酒店(00201)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1519.8万港元 同比收窄53.0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7:05
财务业绩 - 总收入2.57亿港元,同比增加5.19% [1] - 股东应占亏损1519.8万港元,同比收窄53.03% [1] - 每股基本亏损0.17港仙 [1] 酒店运营 - 集团拥有八间酒店,经营七间酒店并出租一间位于伦敦的酒店 [1] - 经营酒店收入增加3%至2.31亿港元 [1]
华大酒店(00201)、顺豪物业(00219)及顺豪控股(00253)预计中期股东应占除税后而未计及重估及非现金折旧的净溢利同比增加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7:13
核心观点 - 华大酒店、顺豪物业及顺豪控股均预期2025年中期除税后净溢利(不计重估及折旧)同比显著增长,增幅均超过27% [1] - 净溢利增长主要归因于酒店收入增加、酒店营运成本减少及财务成本减少 [2] - 尽管核心业务盈利改善,但顺豪物业及顺豪控股计入重估及折旧后的净溢利预计因物业估值下跌而同比减少 [2] 华大酒店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后净溢利(不计重估及折旧)预计不少于59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4200万港元增长超过40% [1] 顺豪物业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后净溢利(不计重估及折旧)预计不少于78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6100万港元增长超过28% [1] - 计入重估及折旧后净溢利预计同比减少,主要受非现金物业估值下跌影响 [2] 顺豪控股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后净溢利(不计重估及折旧)预计不少于38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3000万港元增长超过27% [1] - 计入重估及折旧后净溢利预计同比减少,主要受非现金物业估值下跌影响 [2] 业绩变动驱动因素 - 酒店收入增加推动净溢利增长 [2] - 酒店营运成本减少贡献盈利改善 [2] - 财务成本减少进一步提振业绩 [2] - 物业市场疲弱导致非现金物业估值下跌,对计入重估后的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2]
大酒店(00045) - 致非登记股东之函件(2025中期报告的发布通知)及回条
2025-08-19 16:44
各位非登記股東 1 :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HOTELS, LIMITED (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 45) 2025 中期報告的發布通知 2025 中期報告的中英文版本已上載於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本公司」)網站 www.hshgroup.com(「本公司網 站」)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網站 www.hkexnews.hk(「香港交易所網站」)。閣下可於本公司網站「投資者」一 項閲覽 2025 中期報告。 如閣下已選取收取本公司公司通訊 2 的印刷本,2025 中期報告的中英文版本已隨本函附上。 閣下若因任何理由以致在收取或閱覽本公司網站上的 2025 中期報告出現困難,閣下可將要求(註明閣下的姓名、地 址及要求)以電郵方式發送至 hsh.ecom@computershare.com.hk 或以書面方式郵寄至本公司的股份登記處 — 香港中央證 券登記有限公司(「股份登記處」),地址為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183 號合和中心 17M 樓。股份登記處將於閣下提出要 求後立即免費寄上 2025 中期報告的印刷本。 以電子方式發布公司通訊之安排 根據香港聯 ...
大酒店(00045) - 致登记股东之函件(2025中期报告的发布通知)及回条
2025-08-19 16:38
(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 45)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HOTELS, LIMITED 各位登記股東: 2025 中期報告的發布通知 2025 中期報告的中英文版本已上載於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本公司」)網站 www.hshgroup.com(「本公司網 站」)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網站 www.hkexnews.hk(「香港交易所網站」)。閣下可於本公司網站「投資者」一 項閲覽 2025 中期報告。 如閣下為新登記股東(即閣下之前尚未收到本公司有關選擇公司通訊 1 方式的信函)及已選取收取本公司公司通訊 印刷本的股東,2025 中期報告的中英文版本已隨本函附上。 代表董事局 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 公司秘書 藍天 謹啟 2025 年 8 月 20 日 閣下若因任何理由以致在收取或閱覽本公司網站上的 2025 中期報告出現困難,閣下可將要求(註明閣下的姓名、地 址及要求)以電郵方式發送至 hsh.ecom@computershare.com.hk 或以書面方式郵寄至本公司的股份登記處 — 香港中央證 券登記有限公司(「股份登記處」),地址為香港灣仔皇 ...
大酒店(0004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19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營運收入為32.81億港元,同比增長13%[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為32.81億港元,同比下降29%[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營業盈利(EBITDA)為6.43億港元,同比增長19%[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東應佔虧損為2.89億港元,同比收窄35%[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虧損為0.17港元,同比收窄37%[46] - 公司综合营运收入增长13%至3281百万港元(撇除出售伦敦住宅公寓的非经常性收入1707百万港元)[49][50] - 综合EBITDA上升63%至643百万港元(撇除伦敦住宅公寓销售收益)[50] - 股东应占亏损收窄至289百万港元(含物业重估亏损6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448百万港元[50] - 公司综合营运收入3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29亿港元增长13%[104] - 综合营运EBITDA为643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395百万港元大幅增长63%[104] - 股东应占亏损为289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448百万港元亏损收窄[105] - 公司股东应占基本亏损为21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57百万港元亏损收窄16%[108][109] - 公司综合营运收入增长13%至3,281百万港元[111][112] - 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营业盈利(EBITDA)大幅增长63%至643百万港元[111][112]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26%至36.43亿港元(2024年:49.31亿港元)[121][124] - 公司总EBITDA同比增长12%至6.97亿港元(2024年:6.20亿港元)[126][127] - 经营性EBITDA(除住宅销售及非经常性费用)从3.72亿港元增至6.43亿港元,增长73%[146] - 收入同比下降28.9%至32.81亿港元(2024年同期:46.15亿港元)[177] - 净亏损同比收窄35.5%至2.89亿港元(2024年同期:4.48亿港元)[177]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7港元(2024年同期:0.27港元)[177] - 公司总收入从46.15亿港元下降至32.81亿港元,同比减少28.9%[187][188] - 公司整体EBITDA从5.80亿港元增至6.43亿港元,增长10.9%[187]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从4.48亿港元收窄至2.89亿港元[195] - 基本每股亏损从0.27港元改善至0.17港元[19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加權平均利率為4.3%,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46] - 税项支出增加28%至87百万港元,主因东京酒店及浅水湾项目盈利改善[113] - 折旧及摊销费用从3.33亿港元增至3.58亿港元[187] - 融资费用从3.84亿港元降至3.69亿港元[192] 各条业务线表现:酒店业务 - 东京半岛酒店收入增长24%达499百万港元,创历史最高房租价格[49][54] - 纽约半岛酒店收入大幅增长54%至348百万港元[54] - 伦敦半岛酒店收入增长12%至373百万港元[49][54] - 伊斯坦堡半岛酒店收入增长36%至206百万港元[49][54] - 香港半岛酒店出租率提升15个百分点,但平均房租下降27%[55] - 王府半岛酒店2025年上半年收入138百万人民币,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下降9%,出租率下降2个百分点,平均房租下降7%[60] - 伦敦半岛酒店收入36百万英镑,同比增长8%,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长4%,出租率上升7个百分点[62] - 巴黎半岛酒店收入49百万欧元,同比增长20%,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长25%,出租率上升12个百分点[64] - 伊斯坦堡半岛酒店收入23百万欧元,同比增长31%,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长25%,平均房租增长13%[68] - 纽约半岛酒店收入4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4%,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长9%,出租率上升3个百分点[70] - 芝加哥半岛酒店收入3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6%,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长5%,平均房租增长4%[74] - 王府半岛酒店餐饮收入保持稳定,顶层酒吧表现强劲但中餐厅需求转弱[60] - 伊斯坦堡半岛酒店餐饮业务表现突出,婚礼业务录得持续增长[68] - 纽约半岛酒店因大规模翻新后表现强劲,但国际宾客数量减少[71][72] - 比华利山半岛酒店收入为44百万美元,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增长14%[76][77] - 东京半岛酒店收入为93.9亿日元,同比增长19%,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长28%[78] - 曼谷半岛酒店收入为520百万泰铢,同比增长10%,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长11%[81] - 马尼拉半岛酒店收入为863百万披索,同比增长5%,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长9%[84] - 纽约半岛酒店翻新后业绩强劲,伦敦及东京半岛酒店收入显著增长[104] - 酒店分部总收入增长14%至2,845百万港元,受纽约(收入+54%)、东京(当地货币收入+19%)及伦敦酒店带动[118] - 酒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至28.45亿港元(2024年:24.90亿港元)[121] - 酒店业务EBITDA同比大幅增长81%至4.66亿港元(2024年:2.58亿港元)[127] - 酒店分部收入增长14.2%,从21.74亿港元增至24.83亿港元[187][188] 各条业务线表现:商用物业 - 商用物業分部收入下降79%至455百万港元,主因本期无住宅销售(去年同期售出4套伦敦公寓获1,707百万港元)[117][118] - 商用物业收入同比暴跌79%至4.55亿港元(2024年:21.42亿港元)[121] - 商用物业EBITDA同比下降37%至2.32亿港元(2024年:3.68亿港元)[127] - 商用物业收入大幅下降78.7%,从21.42亿港元降至4.55亿港元[187][188] 各条业务线表现:山顶缆车、零售及其他业务 - 浅水湾综合项目收入3.03亿港元,同比增长6%[86] - 山顶凌霄阁收入8800万港元,同比增长11%[86] - 圣约翰大厦收入1900万港元,同比下降16%[86] - The Landmark收入1500万港元,同比下降20%[86] - 21 avenue Kléber收入1700万港元,同比增长6%[86] - 上海半岛住宅公寓收入300万港元,同比下降35%[86] - 凌霄阁摩天台428访客数量相比去年持续显著增长[88] - 圣约翰大厦出租率跌至78%[88] - 山顶缆车收入1.71亿港元,按年增长17%[90] - 鹑园高尔夫球会收入7400万港元,按年增长27%[90] - 半岛商品收入6400万港元,按年增长7%[90] - 大班洗衣收入3000万港元,按年下降7%[90] - 山顶缆车五月黄金周期间创下载客量历史新高[90] - 21 avenue Kléber办公室及零售商舖全部租出,租金收入略优于去年[89] - 山顶缆车及零售服务分部收入增长15%至343百万港元[119] - 山顶缆车、零售及其他业务收入增长14.7%,从2.99亿港元增至3.43亿港元[187][188] 各地区表现 - 大中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至14.56亿港元(2024年:14.20亿港元)[124] - 欧洲地区收入同比骤降72%至6.25亿港元(2024年:22.35亿港元)[124] - 大中华地区EBITDA同比增长21%至4.28亿港元(2024年:3.54亿港元)[1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成功发行160亿日元(869百万港元)私募武士债券[51] - 净对外借贷137亿港元,净债务与总资产比率为25%[51] - 净对外债务与资产总值比率为25%,处于可接受水平[105] - 可用资金为35亿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结余832百万港元和未提取信贷额27亿港元[105] - 股东应占净资产达355亿港元,若按公允价值列账酒店及高尔夫球场将增至404亿港元[105][106][107] - 2024年同期出售4套伦敦住宅公寓获收入1707百万港元及EBITDA185百万港元[104] - 投资物业未变现重估亏损61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39百万港元减少[105] - 每股净资产21.30港元,经调整后每股净资产24.24港元[107] - 投资物业估值净亏损7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53百万港元改善52%[109][111] - 汇兑差额收益45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4百万港元激增444%[115][116] - 现金流量对冲净额变动损失6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百万港元扩大3000%[115] - 投资物业产生未变现重估净亏损6100万港元[132] - 伦敦半岛住宅公寓待售数量为7套,最后6套正推出发售[142] - 发行私募武士债券金额为160亿日圆(869百万港元)[147][148] - 截至2025年6月底未动用承诺信贷为27亿港元[148][150] - 净借贷(不包括租赁负债)增加12亿港元至137亿港元[148] - 净对外债务与资产总值比率为25%[148] - 绿色银团贷款再融资金额为4.25亿英镑[148] - 承诺信贷总额的62%被分类为绿色贷款或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149] - 计入对冲活动后加权平均总利率下降至4.27%(2024年12月31日:4.69%)[149] - 银行存款及现金为832百万港元[150] - 预计资本承担为480百万港元[150] - 固定利率贷款与浮动利率贷款的比重为56%(2024年12月31日:47%)[149] - 因录得基本亏损决定不派发中期股息(2024年:零)[174] - 汇兑差额产生正收益4.57亿港元(2024年同期:8400万港元)[178] - 伦敦半岛酒店发展项目产生成本2.02亿港元[197] - 香港半岛酒店购入固定资产1.02亿港元[197] - 投资物业重估净亏损6100万港元(对比2024年同期1.39亿港元)[197] - 伦敦半岛住宅公寓期内零售出(对比2024年同期售出4套)[198] - 伦敦项目累计售出17套住宅公寓[198] - 伦敦项目剩余7套未售公寓列为持有待售物业[198]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於2025年6月30日的淨對外借貸為137.34億港元,較2024年底增加10%[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營業項目的淨現金流入為6.1億港元,同比下降67%[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營業資產的正常資本開支為2.44億港元,同比增加72%[46] - 公司於2025年6月30日的資產總值為559.46億港元,較2024年底增長3%[4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资产总值为559.46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3%[46] - 带利息贷款从133.89亿港元增至145.66亿港元,增长9%[138] - 租赁负债从26.12亿港元增至30.05亿港元,增长15%[138] - 酒店物业公允价值从302.35亿港元增至313.70亿港元,增长4%[140] - 伦敦半岛酒店公允价值从79.67亿港元增至90.00亿港元,增长13%[140] - 伊斯坦堡半岛酒店公允价值从18.90亿港元增至21.53亿港元,增长14%[140] - 经常性营业项目净现金流入从0.38亿港元增至3.66亿港元,增长863%[146]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从1.66亿港元降至0.97亿港元,下降42%[138] - 带息贷款总额上升至145.66亿港元(2024年末:133.89亿港元)[179] - 净流动负债扩大至77.76亿港元(2024年末:61.22亿港元)[179] - 现金及银行存款减少7.0%至8.32亿港元(2024年末:8.95亿港元)[179] - 净资产微增0.3%至355.56亿港元(2024年末:354.46亿港元)[179]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从2024年初的36,379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5,556百万港元,减少823百万港元[18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289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48百万港元亏损收窄159百万港元[180] - 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实现395百万港元,主要由其他储备增加457百万港元驱动[180] - 营业现金流净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853百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610百万港元[181]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71百万港元,主要用于伦敦半岛酒店项目发展成本225百万港元和伊斯坦堡半岛酒店注资79百万港元[18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20百万港元,包括发行债券所得869百万港元和银行借贷净减少623百万港元[1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81百万港元,期末余额维持在560百万港元[181] - 带利息银行存款从2024年的408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441百万港元,增加33百万港元[182] - 中国大陆境内银行现金及存款为350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28百万港元增加22百万港元[182] - 总资产从541.76亿港元增至559.46亿港元[191] - 合资公司应占净资产增至14.65亿港元(2024年末14.04亿港元)[199] - 合资公司贷款总额维持4.58亿港元[199] - 上海外滩半岛酒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75亿美元且持股50%[200] - 土耳其合资公司PIT注册资本增至68.14亿土耳其里拉(2024年末61.10亿)[2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集团职位申请数量增加25%[94] - 集团全职员工总数7698名[95] - 三名执行董事基本薪酬自2025年1月1日起上调3%[158] - 米高嘉道理爵士持有公司股份859,625,063股,占比51.569%[162] - 斐历嘉道理先生持有公司股份859,625,063股,占比51.569%[162][163] - 包华先生实益持有公司股份378,936股,占比0.023%[162] - 李国宝爵士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137,146股,占比0.068%[162] - Acorn Group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66,194,977股,占比15.97%[166] - Bermuda Trust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350,261,699股,占比21.01%[166] - Harneys Trustee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943,691,785股,占比56.61%[166] - The Mikado Private Trust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859,625,063股,占比51.57%[166] - 黄志祥先生及黄志达先生通过信和酒店持有公司股份85,909,519股,各占比5.15%[169] - 公司于2025年8月6日授权刊发此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告,符合香港会计准则第34条规定[183]
广东汕头宜华国际大酒店将拍卖 起拍价约为2.25亿
新京报· 2025-08-07 20:45
拍卖标的物信息 - 广东省汕头市金砂路52号全幢房地产将于8月30日10时在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进行拍卖 [1] - 起拍价约为2.25亿元 评估价约为3.21亿元 [1] - 标的物目前由汕头宜华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用作酒店经营场所 [1] 土地及建筑详情 - 土地面积6050.74平方米 建筑面积31316.14平方米 [1] - 评估单价为10242元/平方米 [1] - 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为出让 使用年限40年 [1] 产权年限情况 - 土地使用权于1992年1月11日取得 [1] - 剩余使用年限约6年5个月 [1]
大酒店(00045.HK):2025年第二季度半岛酒店大中华地区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448港元
金融界· 2025-08-06 12:45
半岛酒店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 大中华地区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448港元 [1] - 其他亚洲地区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821港元 [1] - 美国地区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5415港元 [1] - 欧洲地区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7838港元 [1]
大酒店:2025年第二季度半岛酒店大中华地区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44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6 12:33
2025年第二季度半岛酒店经营数据 - 大中华地区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448港元 其他亚洲地区为2821港元 美国为5415港元 欧洲为7838港元 [1] - 大中华地区平均房租为3883港元 其他亚洲地区为4608港元 美国为7534港元 欧洲为12549港元 [1] - 大中华地区客房出租率为63% 其他亚洲地区为61% 美国为72% 欧洲为62% [1] 区域业绩表现 - 欧洲地区在平均房租(12549港元)和可出租客房收入(7838港元)方面表现最佳 [1] - 美国地区在客房出租率(72%)方面领先其他区域 [1] - 大中华地区在平均房租(3883港元)和可出租客房收入(2448港元)方面低于其他区域 [1]
大酒店(00045)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89亿港元 同比收窄35% 净对外债务与资产总值比率为25%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2:27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中期营业收入32.81亿港元,同比增长13% [1] - 股东应占亏损2.89亿港元,同比收窄35% [1] - 每股亏损0.17港元 [1] - 股东应占净资产达355亿港元 [1] - 净对外债务与资产总值比率为25% [1] 伦敦半岛住宅项目 - 伦敦半岛住宅公寓共24套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完成销售17套 [1] - 2025年7月完成销售1套 [1] - 最后6套住宅公寓已正式推出发售 [1]
大酒店(00045) - 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
2025-08-06 12:07
酒店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大中华地区半岛酒店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2448港元,2024年同期2447港元[3] - 2025年第二季欧洲半岛酒店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7838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2.16%[3] - 2025年第二季美国半岛酒店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5415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12.79%[3] - 2025年第二季其他亚洲地区半岛酒店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2821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7.28%[3] - 2025年第二季大中华地区半岛酒店平均房租3883港元,2024年同期4366港元[3] - 2025年第二季欧洲半岛酒店平均房租12549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3.82%[3] - 2025年第二季美国半岛酒店平均房租7534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8.01%[3] - 2025年第二季其他亚洲地区半岛酒店平均房租4608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11.09%[3] 住宅出租业绩 - 2025年第二季住宅出租物业每平方呎每月平均租金47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4.44%[4] - 2025年第二季住宅出租物业出租率97%,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