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

搜索文档
国光连锁营收增11%,董事长胡金根年过六旬、妻子儿子和妹妹均任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7-11 09:42
| 主要会计数据 | 2024年 | 2023年 | 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 2022年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2, 687, 732, 970, 50 | 2, 411, 943, 335, 67 | | 11. 43 2, 249, 947, 030, 06 |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 | | | | | | 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 | 2, 682, 421, 848, 88 | 2, 407, 093, 316. 90 | 11.44 | 2, 244, 813, 776. 62 | | 的营业收入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 670, 183, 78 | 14, 523, 895, 23 | -81. 62 | 18, 809, 520. 30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 -10, 530, 643. 22 | 631, 279. 76 | -1,768.14 | 7,043, 435. 73 | | --- | --- | --- | --- | --- | | 经常性 ...
第四届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7-08 11:23
自2015年创立以来,"南京体育嘉年华"始终以创新姿态推动全民健身,为城市体育发展赋能。 2025年,市体育总会与万象商业南京片区深度合作,推出"城市联赛"品牌,12站赛事贯穿全年,正一 步步构建起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年贯通的运动新生态。 这场城市联赛不仅为南京青少年冰球运动写下精彩篇章,更勾勒出"以体促商 以商养体"的良性生 态。当体育成为生活方式,商业空间变身运动乐园,南京正以蓬勃活力,为更多"体育+"融合创新,提 供着可复制的"南京实践"。 赛场上,小学组、中学组的小将们分别通过计时赛的激烈对抗、射门决胜的紧张时刻,尽情展现冰 球运动的速度与激情。最终,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代表队斩获小学组一等奖,南京鲲鹏冰球队摘得中学 组桂冠。 赛事期间,观赛家长在等待时逛商场,赛后家庭参与商场暑期活动,形成"观赛+消费+体验"的闭 环。"孩子在场上比赛,我们在场下既能看直播,又能顺便买些东西,这种'一站式'体验特别方便。"一 名参赛选手家长的感叹,道出了体商融合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便利。赛场外,冰纷万象滑冰场也推出暑期 优惠活动。 近日,2025南京体育嘉年华·城市联赛第5站——第四届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在南京城北万象 ...
建发股份: 建发股份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34
其他应收款 - 2021年至2024年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逐年增长,其中往来款占比从84.41%增至84.71%,期末余额达693.04亿元 [1][3] - 3年以上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83.26亿元,占比23.00%,主要因房地产开发项目周期长导致账龄较长 [1][3] - 往来款增长主因房地产开发业务合作方经营往来款增加,包括联营企业项目前期投入款和合作项目预分配款,符合行业惯例 [3][4] - 对10家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存在其他应收款,但公司表示不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1][6] 货币资金与负债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958.67亿元(占总资产12.48%),有息负债1438.43亿元(占18.73%),利息费用同比增长58.59%至62.53亿元 [8] - 货币资金受限主因银行保证金(46.30%)和工程监管户资金(35.80%),后者需按项目进度解出 [9] - 持有高额货币资金仍借入有息负债的合理性:房地产项目资金不能集团统筹使用,且行业需持续资金投入 [9][10] - 短期借款中贸易借款45.30亿元,利率2%-5.5%,用于供应链业务采购款支付 [11] 预付账款 - 预付款项从2020年268.51亿元增至2023年372.83亿元后,2024年降至237.97亿元(降幅36.17%) [13][15] - 前期增长主因供应链业务预付货款随收入规模扩大而增加(2021年收入同比增74.46%) [16] - 前五名预付对象为土地出让单位和大宗商品供应商,无关联关系,账龄集中在1年以内 [15] 委托贷款及资金拆借 - 2024年末委托贷款及资金拆借余额28.84亿元,计提减值准备2.00亿元 [16][17] - 主要用途为支持自营项目建设(59,308.44万元)和委管商场项目合作方资金周转(58,653.11万元) [17][18] - 逾期借款已采取土地抵押(26,440.51万元减值)、股权质押等增信措施,公司认为坏账计提充分 [21][22] 管理费用 - 管理费用从2022年10.39亿元增至2024年27.50亿元,职工薪酬同比增长45.53%至12.37亿元 [23][25] - 增长主因:2023年合并美凯龙增加管理费用4.25亿元,股份支付费用增加4.13亿元;2024年合并美凯龙全年报表导致费用增加6.17亿元 [24][25] - 剔除合并因素后,2024年职工薪酬实际同比增长1.66%,与员工人数增长1.64%基本匹配 [25]
花样新“夜”态活跃“夏日经济” 特色文旅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30 15:29
上海夜生活节与文化场馆夜间开放 - 2025上海夜生活节于6月至9月举办,推出特色夏夜消费场景,部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通过加开夜场或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1]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自7月起每日加开夜场至21时,展期最后一周将实行"7×24小时不闭馆"模式[4] - 徐家汇书院、和平书院等公共文化空间延长开放至深夜,其中和平书院为上海首个24小时开放图书馆[6] - 上海正试点博物馆、图书馆夜间开放,开发博物馆夜游项目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8] 洛阳古墓博物馆夜游活动 - 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夜游活动,精选25座不同时代古墓整体搬迁复原,游客可手持"探墓牒"穿梭于西汉至宋金的墓葬中体验探秘[8][10] - 夜游活动演绎十座古墓背景故事,融入任务卡挑战、解密等互动环节,挑战成功可兑换文创伴手礼[12] - 北宋壁画墓展示"妇人启门图"等宋代流行题材,砖雕墓以16朵斗拱设计展现古代工艺精妙[10][12] - 2024年洛阳古墓博物馆参观游客突破205万人次,被纳入河南15大主题精品旅游路线[12]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杭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戏剧舞台融入文博空间,每周轮演越剧、昆曲等传统戏曲选段,打造沉浸式演艺空间[17] - 广东惠州"蝶树溪谷"商场以"森林仙境"为主题,开创集自然景观、商业设施与文化空间于一体的"公园式"商场新模式[19][21] - 河北沧州大运河畔举办"音乐+非遗"音乐会,融合武术、杂技、西河大鼓等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展现运河文化魅力[22] - 各地通过"博物馆+戏剧""公园+商场""音乐+非遗"等融合创新模式激发夏日文旅消费活力[14][15]
百姓可观、可感、可亲近绿色空间不断拓展 “公园+”创新实践涌动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29 16:49
口袋公园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超4.8万个[1][3] - 绿道总长度超过12.8万公里[3] - 3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轮换开放草坪1.8万余公顷[3] 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规划 - 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进一步拓展开放共享空间 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活动场地[5] - 将在草坪、林下空间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5] - 已增加健身设施18万多件[3] "公园+体育"模式发展 - 各地推进"公园+体育"建设 满足居民健身需求[8] - 浙江衢州十里运动休闲长廊利用桥下空间建设11个专业运动场地[10] - 义乌廿三里街道桥下空间改造为6000平方米设施齐备的体育公园[13] 儿童友好型公园建设 - 鄂尔多斯东胜区打造21个"小而精"口袋公园 设置沙滩、滑梯等儿童设施[15] - "公园+体育"模式形成示范效应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5] "公园式"商场兴起 - 广东惠州"蝶树溪谷"商场融合自然景观与商业设施 打造"森林仙境"体验[19][21] - 深圳"公园式"商场从生态系统角度构建自然循环空间[23] - 深圳出台政策支持公园生态价值转化 全市公园总数达1320个[25] "公园+文创"创新实践 - 北京天坛公园推出文创AI自助拍照机 融合古建场景体验[26] - 天坛公园开发多款文化元素文创产品[28] - 北海公园推出标志性建筑冰箱贴等文创产品[30] - 北京市属公园已开发5000多种文创产品 覆盖10多个品类[32] 公园经济发展意义 - "文创+"形式通过沉浸式消费实现文化传播与创收[34] - 为公园提供新经济增长点 提升居民体验[34]
哈尔滨商场温度争流量,25℃最吸金?
新浪财经· 2025-06-27 10:33
天气情况 - 哈尔滨近日持续高温达34-35℃ [1] - 百度天气显示25日11-15时气温为34-35℃ [1] - 当日18时气温升至38℃ [2] 商场营销策略 - 凯旋新生活购物广场通过风扇与空调动画创意营销吸引关注 [3] - 商场在小红书发布幽默贴文引发网友调侃 [3] - 商业空间成为城市避暑刚需 室内舒适度影响客流与消费决策 [3] 商场温度实测对比 - 松雷和远大商场维持25℃与50%湿度 体感舒适 [4][8] - 松雷地下一层温度适宜 消费者停留时间长 [8] - 远大商场无明显风感但不闷热 午间客流穿梭自如 [8] - 西城红场一楼体感优于二楼 部分门店有凉风传出 [14] - 哈西万达二层空调开启但体感不均衡 [14] - 凯德广场学府店有明显凉风 地下一层因餐饮店铺温度较高 [14] 能耗管理 - 商场夏季空调设定标准为24-28℃ 存在操作空间 [16] - 温度每下调1度电耗增加8-10% 更低温度时电耗增加12% [16] 温度对商业的影响 - 空调效能成为夏日获客核心竞争力 [16] - 适宜温度提升轻餐饮与休闲业态转化率 [16] - 喜茶 星巴克等连锁品牌维持低温形成凉爽微环境 [16] - 消费者在低温环境停留时间增加关联消费概率上升37% [17] - 温度适宜的商场复合避暑和社交属性 [16]
信和置业盘中最高价触及8.5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6-26 16:45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26日收盘,信和置业(00083 HK)报8 49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0 24%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8 5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流入2,597 818万港元,流出2,687 644万港元,净流出89 83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信和置业为香港主要地产发展商之一,创立於1970年代 [1] - 公司投资及发展的项目超过250个,占地逾1 3亿平方尺 [1] - 核心业务为发展物业作销售及投资,物业种类包括住宅、写字楼、工贸大厦及商场 [1] - 业务遍及中国(香港及内地)、新加坡及澳洲 [1] 业务范围 - 从事物业相关业务,包括物业管理、保安服务、环卫清洁服务、酒店与会所管理及停车场业务 [1] - 公司和旗下超过11,000名员工提供全面流畅的服务 [1] 关联公司 - 远东机构为信和集团在新加坡的姊妹公司,是当地最具规模的私人发展商 [1] - 远东机构已在新加坡发展超过780个物业,包括58,000个私人住宅,占当地私人住宅供应的六分之一 [1] - 杨协成为集团另一联营公司,主力发展亚太区内的饮食业务,拥有逾200个品牌 [2] - 杨协成亦於新加坡及其他地区参与地产发展业务 [2]
中金:上调恒隆地产目标价至8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6-25 14:56
目标价与评级 - 上调恒隆地产目标价8%至8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反映盈利预测保持不变 [1]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年底净负债率较2024年底的33 4%有所上行 但维持40%以下水平 [1] - 资本开支或于2025年达峰 2026年起逐步下降 [2] - 2025年可能延续以股代息计划 2026年起重新评估该计划必要性 [2] 内地商场经营 - 内地商场2023年零售额同比减14% 2024年第四季单季跌11% [1] - 预期2024年初以来零售额跌幅较去年四季收窄 次高端商场表现优于上海高端项目 [1] - 武汉和沈阳高端项目持续调改以适应环境 维持客流 [1] - 固定租金占比接近八成 预计大陆商场租金收入全年微跌 [1] 香港本地物业 - 香港租赁收入2024年下降9% 剔除个别租约续约整影响后微跌1-2% [2] - 预期2025年香港物业组合延续去年趋势 全年租金收入微跌 [2]
如何在工作日调研商场? | 猫猫看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6-21 14:01
商场调研技巧 核心观点 - 通过观察商场工作日非高峰时段的细节(如开店率、餐厅人员配置、超市生鲜区状态),可间接判断其整体景气度 [1][2][3][4][5][6][7][8][9] 开店率分析 - 商场空置店铺比例超过10%表明经营状况不佳,需注意未出租店铺是否被"即将入驻"海报掩盖 [4] - 正在装修的店铺应有明显施工痕迹,若无则可能为虚假招租 [4] 餐厅人员配置观察 - 餐厅服务员数量反映客流预期:工作日傍晚服务员密集预示高景气度,反之则经营疲软 [5][6] - 人员编制是餐厅成本核心,客流不足时会压缩人力以节省开支 [5] 超市生鲜区评估 - 生鲜区品类丰富且新鲜度高说明超市及商场客流量充足 [7][8] - 生鲜区缺失或仅陈列少量常见商品,反映客流不足导致运营成本难以覆盖 [7][8] 方法论延伸 - 类似"见微知著"的观察逻辑可复制到其他行业调研中 [9]
茂业商业将持续加码购物中心转型战略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证券日报· 2025-06-19 21:39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 16亿元 归母净利润3715万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 41亿元 归母净利润1434万元 同比均下滑 [2] - 公司持续推进全国门店业态转型迭代 深化百货购物中心化及联营转租赁战略 [2] - 2025年将加码购物中心转型战略 丰富经营业态及品类 依托宏观促消费政策提升业绩 [3] 业态调整与创新 - 持续增加体验业态布局 如餐饮 休闲 娱乐 文化 夜经济等社交属性配套业态 [3] - 部分重点门店引入潮流时尚元素 如"谷子"经济相关场景及产品 增强引流效果 [3] - 联营转租赁运营模式深化 推动传统百货模式健康迭代 [3] 政策与市场机遇 - 2025年政府新增4 5万亿元专项债支持消费场景创新 1 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扩大内需 [3] - 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汽车 家电更新 覆盖下沉市场与绿色智能产品 [3] - 世运会和"川超"将带来消费新动能和增量市场 公司提供"离境退税"等优质购物场景 [2] 门店布局与品牌 - 旗下拥有"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人民商场""仁和春天""维多利"等多品牌矩阵 [4] - 23家实体零售门店位于成都 深圳 呼和浩特等核心商圈 60%以上为自有物业 [4] - 2024年线上百货零售额占比10 06% 会员数量达456 73万人 [4] 数字化与重点项目 - 优化线上线下多平台全渠道会员服务体系 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4] - 拟投资修建茂业天地(北区)和天府壹号项目 位于成都盐市口核心商圈 [5] - 项目建成后将巩固公司在盐市口商圈的市场地位 提升区域商业形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