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00386)

搜索文档
中石化申请样品颗粒分散系统专利,降低分散剂消耗和废液处理成本
搜狐财经· 2025-05-03 14:50
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样品颗粒分散系统、方法及激光粒度仪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119901561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专利技术属于样品颗粒分散领域,包括分散单元、回收单元和输送单元,可实现分散剂的回收利用 [1] - 该技术降低了分散剂的消耗和废液处理成本,同时保证了激光粒度仪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25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4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39个 [2] -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注册资本150000万人民币 [2] - 催化剂公司对外投资了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112次,拥有专利信息818条,行政许可11个 [2]
投资收益亏损38亿?中石化最新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4-29 10:51
中国石化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要点 - 公司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69.9%至16.47亿元 [1] - 公司一季度亏损38.25亿元 [1] - 商品类金融衍生品业务符合监管要求并配合实货经营需求 [1] - 衍生品业务运行规范且实现平抑价格波动、防范市场风险的目标 [1] - 一季度衍生品业务经营健康稳健 [1] - 投资收益中的套期保值业务盈亏变动是衍生品业务结算的会计体现 [1] - 联合营公司主要以下游业务为主且一季度业绩同比有所下降 [1]
中国石化回应投资收益亏损38亿元:系衍生品结算会计表现及下游联合营公司业绩影响
快讯· 2025-04-29 10:43
中国石化一季度投资收益分析 - 公司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69 9%至16 47亿元 亏损38 25亿元 [1] - 衍生品业务结算会计表现导致投资收益盈亏变动 公司强调业务运行规范且符合监管要求 [1] - 商品类金融衍生品业务主要用于平抑价格波动和防范市场风险 一季度经营健康稳健 [1] 联合营公司业绩影响 - 联合营公司主要集中在下游业务 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 [1] - 下游业务表现不佳是投资收益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1] 财务总监回应要点 - 财务总监寿东华在业绩说明会上明确投资收益下降的两大原因:衍生品会计结算和联合营公司业绩 [1] - 公司重申衍生品业务与实货经营需求配合 未脱离风险管理目标 [1]
李云鹏:聚焦“四个服务” 践行自律自强 在石化强国建设中塑造中国石化联新形象
中国化工报· 2025-04-29 10:35
行业定位与使命 -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对国家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国防安全起关键保障作用 [5] - 行业承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 需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5] - 中国石化联以"四个服务"(服务国家 服务社会 服务群众 服务行业)为核心价值追求 是立会之本和履职之基 [6][7][8] 战略发展方向 - 构建现代化石化产业体系 聚焦传统产业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 [11][12] -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推动产学研用协同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培育新质生产力 [13] -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 探索"人工智能+化工"应用场景 [14] - 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 [15] 重点服务平台建设 - 打造产业预警平台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 整治"内卷式"竞争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11] - 构建标准化质量平台 完善国际/国家标准体系 突破关键共性质量技术 [16] -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应对外贸壁垒 参与全球行业治理 维护中国产业利益 [17] 组织能力提升措施 -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提升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19][20] - 锻造"四支尖兵"团队(政策研究 技术服务 国际合作 综合保障) 解决行业四大痛点 [21] - 实施人才接替行动 健全培养激励机制 重点培养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人才 [22] - 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 塑造"创新 尊重 信任 关怀"的组织文化 [23]
财报解读|中国石化一季度净利润同比跌近三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4-28 21:45
中国石化一季度业绩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 9%至7353 5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7 6%至132 64亿元 [1] - 国际油价下跌导致资产减值损失2 1亿元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69 9%至16 47亿元 套期保值业务亏损38 25亿元 [1] - 原油采购至销售存在2-3个月时差 布伦特油价从83美元/桶跌至72美元/桶造成存货贬值 [1] 业务板块表现 - 勘探及开发 炼油 营销及分销三大板块息税前利润分别同比下滑8% 65% 44% 至136 31亿元 23 93亿元 48 67亿元 [2] - 化工板块亏损缩窄2 88亿元至-16 09亿元 乙烯产量同比增长17 7%至386 1万吨 合纤单体及聚合物产量增长27%至259 6万吨 [2] - 车用LNG零售量同比增长116%达20 5亿方 [2] 市场需求变化 - 一季度国内成品油需求同比下降4% 原油销售价格同比下滑5 2%至71 5美元/桶 天然气销售价格下滑3 5%至1 91元/立方米 [2] - 原油加工量同比下滑1 8%至6213万吨 柴油产量大降13 9%至1270万吨 [2] 天然气重卡行业趋势 - 老旧营运货车报废补贴范围扩大至天然气车辆 行业预计燃气重卡将加速替代 [1][3] - 一季度国内燃气重卡销量同比增长4%达4 7万辆 [3] - 天然气重卡销量占比从2022年8%升至2024年28% 预计保持快速增长 [4]
中国石化一季度营业收入超7353亿元;中国核电拟以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 | 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21:07
并购重组 - 抚顺特钢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欣兴板材,合并完成后欣兴板材法人资格将被注销,其全部资产、债权、债务、人员、业务及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由公司承继,旨在优化管理架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1] - 盛航股份收购盛航浩源25.2762%股权(2906.76万股)已完成过户登记,合计持有盛航浩源78.3316%股权 [2] - 原尚股份收购武汉和川友60%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3] 业绩披露 - 中国石化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353.56亿元(同比下降6.9%),归母净利润132.64亿元(同比下降27.6%) [4] - 云南白药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8.41亿元(同比增长0.62%),归母净利润19.35亿元(同比增长13.67%),工业收入44.70亿元(同比增长7.63%),工业毛利率68.34%(同比增长1.76个百分点) [5] - 海天味业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3.15亿元(同比增长8.08%),归母净利润22.02亿元(同比增长14.77%) [6] - 中金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7.21亿元(同比增长47.69%),归母净利润20.42亿元(同比增长64.85%),主要因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净额及手续费佣金净收入增加 [7] 回购增持 - 中国核电拟以3亿元~5亿元回购A股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3.98元/股,用于股权激励 [8] - 一拖股份拟回购不超过已发行H股总股本10%的H股股份,回购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 [9] - 星光股份实控人控制企业计划以1000万元~2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期限为未来3个月内 [10] - 海鸥股份拟以6000万元~1.2亿元回购A股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7元/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1] 风险事项 - 立方数科因定期报告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12] - 波导股份因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为负且扣除无关收入后营收低于3亿元,股票4月30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3] - 四通股份因2024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为负且扣除无关收入后营收低于3亿元,股票4月30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4] - 原尚股份因2024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为负且扣除无关收入后营收低于3亿元,股票4月30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8 19: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与利润 - 2025年第一季度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营业收入7353.56亿元,同比减少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2.64亿元,同比减少27.6%[10] - 2025年第一季度按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营业收入7353.56亿元,同比减少6.9%,经营收益208.95亿元,同比减少23.5%[13] - 2025年第一季度按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39.75亿元,同比减少25.4%[1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2.64亿元,按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39.75亿元[21] - 2025年1 - 3月合并营业总收入73535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89967百万元下降6.91%[45] - 2025年1 - 3月合并净利润1450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1360百万元下降32.09%[45] - 2025年1 - 3月母公司营业收入2431.29亿元,2024年同期为2759.24亿元,同比下降11.88%[48] - 2025年1 - 3月母公司净利润224.4亿元,2024年同期为458.7亿元,同比下降51.08%[48] - 2025年1 - 3月合并主营业务收入7198.32亿元,2024年同期为7736.56亿元,同比下降6.96%[55][58] - 2025年1 - 3月合并其他经营收入155.24亿元,2024年同期为163.11亿元,同比下降4.83%[55][58] - 2025年1 - 3月合并营业收入7353.56亿元,2024年同期为7899.67亿元,同比下降6.91%[55][58] - 2025年1 - 3月营业利润185.43亿元,2024年同期为273.25亿元,同比下降32.14%[56] - 2025年1 - 3月利润总额182.52亿元,2024年同期为270.81亿元,同比下降32.60%[56] - 2025年1 - 3月本期间利润152.95亿元,2024年同期为218.36亿元,同比下降30.87%[58] - 2025年1 - 3月主营业务收入7198.32亿元,2024年同期为7736.56亿元,同比下降6.96%[65]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7353.56亿元,2024年同期为7899.67亿元,同比下降7.17%[65] - 2025年1 - 3月经营收益总额208.95亿元,2024年同期为273.20亿元,同比下降23.49%[66] - 2025年1 - 3月除税前利润为190.4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75.57亿元下降30.9%[64] - 2025年1 - 3月除税前利润190.41亿元,2024年同期为275.57亿元,同比下降30.90%[66] - 2025年1 - 3月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之净利润145.06亿元,2024年同期为213.60亿元,同比下降32.09%[71] - 2025年1 - 3月按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本期间利润152.95亿元,2024年同期为218.36亿元,同比下降30.87%[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权益 - 2025年3月31日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总资产21230.49亿元,较上年度期末增加1.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348.15亿元,较上年度期末增加1.8%[10] - 2025年3月31日按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总资产21197.18亿元,较上年度期末增加1.8%,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8307.19亿元,较上年度期末增加1.8%[14] - 2025年3月31日衍生金融资产33.2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30.3%,因套期保值业务公允价值变动影响[14]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612.1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38.1%,因贸易经营量增加影响[14] - 2025年3月31日应付债券525.7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05.7%,因本期发行长期债券融资[1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5563.57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15666.92亿元,资产总计21230.49亿元[39] - 2025年3月31日合并报表负债合计1132556,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08478增长2.17%[40] - 2025年3月31日母公司报表资产总计1232534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00764百万元增长2.64%[42][43] - 2025年3月31日合并报表流动负债合计653465,较2024年12月31日的673237下降2.93%[40] - 2025年3月31日母公司报表流动负债合计414943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24445百万元下降2.24%[42]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563.36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56.925亿元增长0.41%[61]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556.35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4.515亿元增长6.07%[61]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653.46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73.237亿元下降2.93%[61] - 2025年3月31日净资产为986.3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72.147亿元增长1.46%[62] - 2025年3月31日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之股东权益9904.93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9762.93亿元,环比上升1.45%[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5年第一季度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38亿元,上年同期为 - 137.55亿元[10] - 2025年1 - 3月合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38亿元,2024年同期为 - 137.55亿元[50] - 2025年1 - 3月合并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24.46亿元,2024年同期为 - 430.82亿元[50] - 2025年1 - 3月合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1.21亿元,2024年同期为459.31亿元[51] - 2025年1 - 3月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86亿元,2024年同期为147.21亿元,同比下降30.80%[53] - 2025年1 - 3月母公司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27.96亿元,2024年同期为 - 650.38亿元[53] - 2025年1 - 3月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8.44亿元,2024年同期为357.50亿元[53] - 2025年1 - 3月合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20.46亿元,2024年同期为 - 107.95亿元[51] - 2025年1 - 3月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62.32亿元,2024年同期为 - 145.70亿元[54] - 2025年1 - 3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1.38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137.55亿元[63] - 2025年1 - 3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4.4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30.82亿元下降24.69%[63] - 2025年1 - 3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61.2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59.31亿元下降21.36%[63] - 2025年1 - 3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18.13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减少109.06亿元[6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指标 - 2025年第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 7900万元,影响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 - 4100万元,影响少数股东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 - 3800万元[11] - 2025年一季度财务费用45.79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8.75亿元,增幅69.3%[15] - 2025年一季度投资收益16.47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8.25亿元,降幅69.9%[15] - 2025年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4.6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73.6亿元[15]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464,080户,其中境内A股458,853户,境外H股5,227户[16]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3,062,059,096股,持股比例68.49%[16] - 2025年一季度境内天然气需求同比增长0.8%,成品油需求同比下降4.0%,境内乙烯当量消费量同比增长3.1%[21] - 2025年一季度普氏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为75.7美元/桶,同比下降9.0%[21] - 2025年综合收益总额15527百万元,较2024年的20552百万元下降24.45%[46] -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0.109元/股,较2024年的0.153元/股下降28.76%[46] - 2025年1 - 3月合并营业成本62019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63278百万元下降6.49%[45] - 2025年1 - 3月合并财务费用457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704百万元增长69.34%[45] - 2025年1 - 3月基本每股收益0.115元/股,2024年同期为0.156元/股,同比下降26.28%[58] - 2025年1 - 3月稀释每股收益0.115元/股,2024年同期为0.156元/股,同比下降26.28%[58] - 2025年1 - 3月综合收益总额163.16亿元,2024年同期为210.28亿元,同比下降22.41%[60] - 2025年1 - 3月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综合收益150.60亿元,2024年同期为178.61亿元,同比下降15.79%[60] - 2025年1 - 3月折旧、折耗及摊销为302.1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92.12亿元增长3.45%[64] - 2025年1 - 3月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收益合计26.84亿元,2024年同期为27.98亿元,同比下降4.07%[66] - 2025年1 - 3月分部投资收益4100万元,2024年同期为1.43亿元,同比下降71.33%[66] - 2025年1 - 3月融资成本45.79亿元,2024年同期为27.04亿元,同比上升69.34%[6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油气业务 - 2025年一季度油气当量产量130.97百万桶,同比增长1.7%,天然气产量3,684.3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1%[22] - 2025年一季度勘探及开发板块息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36.31亿元[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3个月,油气当量产量13097万桶,同比增1.7%;原油产量6953万桶,同比降1.2%;天然气产量3684.3亿立方英尺,同比增5.1%[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炼油业务 - 2025年一季度加工原油6213万吨,生产成品油3719万吨,生产化工轻油1133万吨,同比增11.3%,炼油板块息税前利润23.93亿元[25] - 2025年一季度,原油加工量6213万吨,同比降1.8%;汽、柴、煤油产量3719万吨,同比降4.2%;化工轻油产量1133万吨,同比增11.3%[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销及分销业务 - 2025年一季度成品油总经销量5559万吨,营销及分销板块息税前利润48.67亿元,车用LNG零售量20.5亿方,同比增116%[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化工业务 - 2025年一季度乙烯产量386.1万吨,同比增17.7%,化工产品经营总量1997万吨,同比增2.4%,化工板块亏损13.21亿元[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本支出 - 2025年一季度资本支出182.48亿元,其中勘探及开发板块125.95亿元,炼油板块20.66亿元,
我有易捷店,谁有滞销品?中石化湖北石油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搜狐财经· 2025-04-27 14:06
外贸转内销拓市行动 - 中石化易捷服务向全国外贸企业发出合作邀请,提出"我有易捷店,谁有滞销品?"的口号,旨在搭建外贸企业连接供需的桥梁 [1] - 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将依托全省超1800家易捷便利店、日均服务近百万客流的渠道,帮助外贸企业以较低成本试水国内市场 [1] - 通过减免渠道费用、快速上架流程、全域营销和线上线下融合推广,帮助外贸企业迅速打开国内市场 [1] - 2020年至今,通过易捷渠道销售的荆楚特色商品已超过12亿元 [3] 易捷业务转型与战略升级 - 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发布"车生态"和"家生活"新战略,标志着易捷从销售商品向构建多元业态服务体系转变 [3] - 易捷在全国拥有2.8万家便利店,是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直营连锁便利店品牌 [3] - 在湖北,易捷便利店门店数量达1800余家,位居湖北直营连锁便利店首位 [3] - 围绕"家生活"开展即时零售业务,探索餐饮、咖啡、洗衣、家政保洁等差异化家服务 [5] - 为车主提供"洗、养、修、护、保"一站式的"车生态"服务,推动汽车后市场发展 [5] 新品发布与特色商品推广 - 推出"易楚茗品""果易园""易小藤"等系列新品,包括赤壁青砖茶饮料、恩施藤茶等 [5] - 通过与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瓶装茶饮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实现从慢消品到快消品的转型 [5] - 一批具有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识的湖北特色商品将通过易捷渠道快速进入全国市场 [5] 车友节主题活动 - 推出首个以车主为核心、以自驾游为主题的"车友节",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提供加油、充电、购物、洗车及自驾游等服务 [7] - 投入巨资补贴,推出加油满减、免费洗车、购物折扣和养车权益卡等优惠 [7] - 与文旅部门合作推出湖北精品自驾游路线,沿途加能站将变身自驾游驿站,提供休憩、补给等服务 [7] 社会责任与商业创新 - 这是一场融合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创新实践,以平台之力赋能伙伴,以生态之网链接机遇 [8] - 联合政府、企业共同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8]
中国石油化工申请加热炉进料速率控制方法专利,起到预防加热炉发生炉内提前结焦和不足温的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4-26 09:45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存储介质、加热炉的进料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119860677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专利技术通过三维热力学模型网格化、输入参数计算及温度分布预测,优化进料速率控制,预防加热炉炉内提前结焦和不足温问题 [1] - 技术核心包括动态调整进料速率参数,生成控制指令以提高加热炉运行效率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217.3969亿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主营业务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 - 公司对外投资25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5000项专利及45条商标信息 [2]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33.8459亿人民币,专注于研发,拥有4462项专利及58个行政许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