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00386)

搜索文档
服贸会上“绿”意浓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4:18
绿色科技产品创新 - 北京一轻控股展示红橘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柑橘加工废料可提取天然甜味剂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甜度相当于蔗糖1500-1800倍)并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环保材料[1] - 京东方推出新派充系列充电设施 太阳能座椅配备光伏板与无线充电模块 分体式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达250千瓦并支持动态功率分配[1] - 钙钛矿组件搭建零碳小屋 装机容量7千瓦 年均发电量3800千瓦时 年减少1.15吨标准煤消耗和2.98吨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国际防火防雷认证[2] - 北京纯锂新能源展示全固态电池技术 具备针刺/剪切/高空跌落不起火爆炸特性 配套电动自行车智能换电系统覆盖充换管用全需求[2] 氢能产业链布局 - 中国石化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项目) 年产绿氢2万吨 当前氢气年产能445万吨 拥有11个供氢中心和144座加氢站[3] - 中国石化同步展示地热/风光发电/生物燃料等多类新能源应用[3] 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公司为园区供应清洁蒸汽与生物燃气 西藏扎布耶盐湖项目采用槽式光热电站 通过熔盐储热实现24小时供热发电[3] - 河北华通科技提供零碳园区一站式服务 能碳管理平台实现工业综合能源管理 实际应用案例显示能源利用率达86.8% 年碳排放减少31.5%[3] - 北京京能科技展示零碳园区沙盘 包含追光式光伏太阳花/移动充电车/双向充放电充电桩等设施[4]
首批200+名单公布丨绿色甲醇年度盛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能建/中煤/华能/壳牌/马士基...
DT新材料· 2025-09-15 00:05
论坛基本信息 - 第五届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24-26日在辽宁大连举办[2] - 主办单位为DT新能源 支持单位包括绿色甲醇生态联盟及服务平台 吉利控股集团 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2] - 前沿论坛召集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天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2] 论坛议程安排 - 9月24日安排特色专场一: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和特色专场二:液态阳光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4] - 9月25日开幕式后举行主题一:液态阳光产业宏观论坛和主题二:液态阳光甲醇制备关键技术论坛[4][28] - 9月26日聚焦主题四:液态阳光生态建设及应用和特色专场三:绿色甲醇国际对接专场[38] - 同期安排大连港绿色甲醇加注中心参观活动 行程包括大连新港商务大厦和大窑湾北岸[8] 参会企业阵容 - 近40家已布局/计划布局绿醇项目方参会 包括万华化学 中国海油 中国石化 金风科技 正泰新能源等龙头企业[11] - 首批200+参会代表来自清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马士基集团 霍尼韦尔 东方电气等机构[13][14][15] - 参会企业涵盖能源化工 装备制造 科研院所 航运物流等多个领域[16][17][18] 技术研讨重点 - 主题报告涵盖醇氢电动汽车研发 甲醇船用燃料探索 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等技术方向[29][30][33] - 关键技术研讨包括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甲醇 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等创新工艺[35][36] - 绿色甲醇制备技术 甲醇循环经济 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应用场景成为关注焦点[34][35] 产业生态建设 - 论坛设置绿色甲醇国际对接专场 促进产业链国际合作[38] - 探讨绿色甲醇低成本输送关键技术 分布式场景撬装装备技术等产业化路径[39][40] - 航运减排政策与绿色甲醇发展 绿色燃料技术项目进展等话题被纳入议程[42][41]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20期:油气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油服行业有望维持景气-20250914
光大证券· 2025-09-14 20:32
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油气行业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油服行业有望受益于国内增储上产行动持续深化[1][10] - 2025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预计小幅下行,但国内油气投资维持高位,钻井日费保持景气[2][12][17] - 油服企业业绩逆势上行,经营质量持续改善,国际竞争力有望提升[3][4][26] 国内油气找矿突破与增储上产 - "十四五"期间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新增油气储量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和天然气产量超过2400亿方[1][10]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3000亿方,接近过去10年新增总和[10] - 2019-2024年原油产量复合年增长率2.2%,天然气产量复合年增长率7.3%[1][11] - "三桶油"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中国石油2100亿元、中国石化729亿元、中国海油1300亿元,合计较2024年实现值下降约6%,但仍维持高位[11] 全球资本开支与钻井市场 - 2025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支出预计6000亿美元,同比下降4%,深水领域投资同比下降6%[2][12] - 截至2025年7月,全球自升式平台平均日费10.97万美元/天,同比增长5.9%,半潜式平台平均日费27.96万美元/天,同比增长11.5%,均位于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2][17] 油服企业业绩表现 - 2025H1中海油服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23.3%,海油发展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13.1%[3][22] - 2025H1中海油服毛利率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海油工程毛利率同比上升5.43个百分点,海油发展毛利率同比上升1.18个百分点,石化油服毛利率同比上升0.41个百分点[3] - 中海油服钻井平台作业日数9906天,同比增长10.5%,自升式平台可用天使用率94.6%,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半潜式平台可用天使用率89.2%,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23] 国际竞争力比较 - 2025H1中海油服毛利率较2024年全年水平上升1.9个百分点,海油工程上升4.0个百分点,海油发展上升0.7个百分点,而国际三大油服公司斯伦贝谢下降1.7个百分点,哈利伯顿下降3.2个百分点,贝克休斯上升2.2个百分点[4][26] - 2025H1中海油服年化ROE较2024年全年水平上升1.5个百分点,海油工程下降0.1个百分点,海油发展下降0.8个百分点,而斯伦贝谢下降4.1%,哈利伯顿下降12.3%,贝克休斯下降5.7%[4][26] 投资建议关注公司 - "三桶油":中国石油(A+H)、中国石化(A+H)、中国海油(A+H)[5] - 油服工程企业: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中油工程、石化油服、中石化炼化工程(H股)[5] - 炼化化纤产业链龙头:中国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5] - 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华鲁恒升、阳煤化工、中国旭阳集团[5] - 乙烷制乙烯龙头:卫星化学[5]
中石化,再成立新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14 10:34
中石化环境科技公司成立 - 中石化在广东揭牌成立环境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 由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出资组建 与五建公司一体化运营 [1] - 业务涵盖环境治理技术服务 工程设计咨询 污染检测监测 石化装置拆除 资源回收利用 将打造环科智拆品牌 [1] - 新公司覆盖新材料技术研发 废旧金属回收 污水处理 土壤污染治理 危废经营等环保产业关键环节 [3] 环保产业布局与行业影响 - 中石化对环保全产业链进行纵深布局 资金雄厚且自带市场资源 可能对聚焦石化领域的传统环保企业构成多维冲击 [3] - 欧洲 北美 中国 中东 日本 韩国等国家要求石化企业降低排放 实现绿色化工并转型为无废集团 [3] - 循环经济模式将环保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中心 废旧塑料到再生塑料的物理回收和化学回收技术成为热点 [3] 技术研发与项目进展 - 中石化石科院开发新型废塑料连续热解(RPCC)化学循环成套技术 正在新疆塔河炼化建设万吨级生产装置 预计2024年投产 [3] - 该技术可将废地膜(PE PP PVC)通过化学回收转化为热解油 替代部分石脑油生产新合成树脂 实现塑料闭环循环 [3] 战略投资与业务拓展 - 中石化投资化工品共享循环包装龙头企业上海乐橘科技 其他投资者包括中石油昆仑资本 万华化学 京博石化 高瓴创投 [4] - 中石化出资30亿参股建设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 负责废塑料循环利用 [5] 未来发展战略 - 中石化将继续巩固成品油销售市场份额 做强航煤 燃料油 充换电业务 壮大新能源产业 [5] - 积极布局氢能 太阳能 风能 地热等业务 推动多能互补融合发展 形成油 气 新能源三足鼎立之势 [5] - 提升基本有机原料和三大合成材料技术 瞄准国产大飞机 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 废塑料循环利用等新兴产业加速新材料研发 [5] - 加强新能源电池 合成生物学 化学回收 人工智能应用等新技术布局 [5]
中石化,再成立新公司
DT新材料· 2025-09-14 00:05
公司动态 - 中石化(广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6月26日注册成立,9月9日在广东揭牌,法定代表人为衣浩,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由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出资组建,与五建公司一体化运营 [3] - 业务涵盖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工程设计咨询、污染检测监测、石油化工装置拆除、资源回收利用,计划打造"环科智拆"品牌,目标成为环境治理领域的专精特新标杆企业 [3] - 中石化参股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并投资国内化工品共享循环包装龙头企业上海乐橘科技有限公司,其他投资者包括中石油昆仑资本、万华化学、京博石化、高瓴创投 [4][5] 环保产业布局 - 新公司经营范围覆盖新材料技术研发、废旧金属回收、污水处理、土壤污染治理、危废经营等环保产业关键环节,体现中石化对环保全产业链的纵深布局 [4] - 中石化石科院开发的废塑料连续热解(RPCC)化学循环成套技术正在新疆塔河炼化建设万吨级生产装置,预计2024年投产,可将废地膜(PE/PP/PVC)转化为热解油替代石脑油原料,实现塑料闭合循环 [4] - 中石化2023年出资30亿参股建设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负责废塑料循环利用,并加速布局新能源电池、合成生物学、化学回收、人工智能应用等新技术 [5] 能源与新材料战略 - 中石化计划巩固成品油销售市场份额,做强航煤、燃料油、充换电业务,壮大新能源产业,积极布局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多能互补业务,形成油、气、新能源"三足鼎立"之势 [5] - 持续提升基本有机原料和三大合成材料技术,瞄准国产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废塑料循环利用等新兴产业加速化工新材料研发 [5] 行业影响 - 欧洲、北美、中国、中东、日本、韩国等国家要求石化企业降低排放并转型"无废集团",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重点包括废旧塑料到再生塑料的物理/化学回收技术和生物基原料路线 [4] - 中石化凭借资金实力和自带市场资源进入环保领域,可能对聚焦石化领域的传统环保企业构成多维冲击,并引发行业深度洗牌 [4]
2025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13 12:55
2024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核心成果 - 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09亿吨 连续八年保持千万吨级增长 [1] - 原油产量达2.13亿吨接近历史峰值 天然气产量突破24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百亿立方米 [1] - 海洋油气产量当量超8500万吨 页岩油产量提升至6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35% [1] -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5.5% [1] 勘探突破 - 陆上深层超深层勘探成果显著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和顺北油气田多口探井获高产油气流 [2] - 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完钻深度达10910米 [2] - 海洋勘探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和陵水36-1超深水超浅层大气田 [2] - 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万亿立方米 [2] 技术创新 - 陆上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工业化推广 页岩气一趟钻和水平井优快钻完井技术持续升级 [3] - 提高采收率技术2024年新增原油产量超3600万吨 [3] - 装备自主化突破包括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和175MPa电动压裂装备 [3] - AI技术深度赋能 中国石油研发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3] 绿色低碳转型 - 主要油气企业新增光伏风电装机超400万千瓦 新增储能55万千瓦 [4] - CCUS技术应用深化 2024年新增10个CCUS-EOR项目累计达94个 [4] - 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473万吨 吉林油田和胜利油田等项目"埋碳增油"成效显著 [4] - 中国海油"海油观澜号"深远海浮式风电为海上平台供应绿电 [4]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 2024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5540亿美元同比下降2.5% 陆上投资下降8%海域投资增长8% [12] - 全球新发现210个常规油气田可采储量12.5亿吨油当量 深水超深水领域贡献45% [12] - 全球原油产量48亿吨同比增长1% 深水原油产量3.7亿吨同比增长4.3% [13] - 全球天然气产量407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4% 致密气产量57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 [15] 中国上游投资与工作量 - 2024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超4000亿元 其中勘探投资近900亿元开发投资3100亿元 [17] - 2019-2024年累计投资达2.24万亿元 年均投资3740亿元较2018年增加48% [17] - 2024年完成探井2300口 二维地震7222千米三维地震3.77万平方千米 [17] - 新建原油产能1937万吨天然气产能351亿立方米 [17] 储量增长 - 2024年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连续6年保持11亿吨以上增长 [18] - 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创"七年行动计划"执行以来新高 [18] - 2019-2024年年均新增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是2018年的1.4倍和1.5倍 [18]
中国石化首套大型压缩机组VR仿真训练系统通过验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2 07:04
技术研发进展 - 中国石化首套大型压缩机组全尺寸VR仿真训练系统通过验收 标志着茂名石化在智能实训领域取得新进展[1] - 系统聚焦乙烯装置核心机组 运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构建1:1高精度模型 覆盖机组本体及上下游关键工艺设备[1] - 创新采用"VR沉浸式演练+电脑协同操作"双模式 支持单人自主训练与双人协同作业[1] 系统功能特点 - 集成压缩机组开停工、异常处置等全流程的1000余项标准化操作步骤 完整复现生产实际场景[1] - 自2024年12月试运行以来 已用于茂名石化化工分部开展10余批次培训[1] - 参训人员可在虚拟场景中反复模拟高难度操作 大幅降低培训的时间与安全成本[1] 行业应用价值 - 为炼化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创新范式 解决传统培训中实操场景不足、培训效率低等痛点[1] - 大型压缩机组作为炼化装置的"心脏" 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大局[1] - 项目经验将为虚拟仿真技术在催化裂化、加氢装置等领域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1]
注册资本10亿元!中石化成立新公司
中国化工报· 2025-09-11 17:13
公司战略举措 - 中国石化成立环境治理专业化公司中石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由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出资组建 与五建公司一体化运营 [1] - 业务范围涵盖环境治理技术服务 工程设计咨询实施 污染检测监测 石油化工装置拆除 资源回收利用 并参与环境治理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 [1] - 目标打造"科技+工程+资本"融合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 [1] 技术积累与产业能力 - 公司拥有环境治理发明专利1000余项 相关科研项目达10余项 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1] - 五建公司2010年率先涉足土壤修复领域 完成北京焦化厂等多个全国首例大型土壤修复项目 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范例 [1] - 2024年成立土壤治理中心和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与绿色修复重点实验室 形成"常态化监测 精准化修复 专业化处置"完整产业链 [1]
广东推进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1 16:17
政策实施成效 - 全省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企业达40.9万家 覆盖率99% [1] - 企业内部报告事故隐患20.6万项 整改率98.3% 发放奖励金额2276.8万元 [1] - "双重激励"机制通过不予行政处罚和员工重奖解决员工不敢报和企业整改动力不足问题 [1] 企业实践案例 - 广州石化建立包含六个模块的奖励机制 累计发放奖励超50万元 月均隐患整改率80% [2] - 广州石化化工2部372名员工月均上报隐患近700条 月获"低头捡黄金"奖励约4000元 [2] - 伊斯科每月拨付2万元专项安全奖励 每条隐患奖励20元 一线员工参与率超80% [2] - 伊斯科隐患整改周期缩短50% 整改率从70%-80%提升至95%以上 [2] 政府支持措施 - 广东依托"万名专家下基层"行动 围绕五个关键方面提供指导 [3] - 累计2.54万人次专家深入1.85万家企业 提供差异化指导服务 [3]
China's Sinopec sets up $140 million environmental tech firm
Reuters· 2025-09-11 16:12
公司战略动向 - 中国石油巨头中国石化宣布成立专注于环境治理的专业公司 [1] - 新设公司位于中国南方城市广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