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石化(00386)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东北首个万亿城市,终于要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0:33
大连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4647亿元,同比增长6%,高于全国和全省增速[1]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6.9亿元(+4.5%),第二产业1641.3亿元(+9.4%),第三产业2788.8亿元(+4%)[2] - 工业表现亮眼: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装备制造业增长16.9%,船舶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58.8%和27.7%[5]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5] - 消费表现突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5.7亿元(+7.4%),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5] 大连万亿GDP目标 - 2024年大连GDP达9516.9亿元(+5.2%),距离万亿门槛仅差483.1亿元[4] - 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6.2%,上半年增长6%,高于全年5.5%的增长目标[4] - 2025年GDP增速只需达到5.1%即可突破万亿[6] - 大连政府明确2025年要"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4] 科创板发展 - 科创板开市6周年,累计支持589家公司上市,IPO募资9257亿元,再融资1867亿元[12] - 总市值超过7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80%[12] 财富中国500强 - 国家电网以5484亿美元营收位居榜首,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列二三位[13] - 赛力斯成为排位跃升幅度最大的公司,排名上升235位[16] - 最赚钱公司:工商银行(508亿美元)、建设银行(466亿美元)、农业银行(392亿美元)[17] - 500强总营收14.2万亿美元(-2.7%),净利润7564亿美元(+7%)[19] 区域经济发展 - 全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增至27个,东北地区尚未有城市突破[2][3] - 成都计划到2027年特色产业园营收达1万亿元,特色产业集聚度70%以上[9] - 浙江将发放5000万元电商消费券促进消费[8]
石化化工反内卷稳增长系列之四:老旧装置退出有望改善炼油景气度,炼化产业转型加速
光大证券· 2025-07-22 18: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老旧产能淘汰将优化行业供给、提升竞争力,主营炼厂效益有望改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加速炼化产业转型,关注相关子行业老旧产能改造及龙头企业 [1][4][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称将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石化化工行业方案将近期发布 [1] 炼油老旧装置情况及影响 - 我国炼油行业起步早发展久,产生大量老旧装置,虽近年有新装置投产但老旧装置占比仍高,存在安全风险,即将推出的方案聚焦反内卷和老旧产能淘汰,老旧装置退出有助于收缩供给、提高集中度、推进装置大型化现代化,提升行业竞争力 [2][3] 炼油产能及主营炼厂效益 - 截至2024年我国炼能9.34亿吨,“十四五”严控产能增长,要求202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提至80%以上,2025年以来山东地炼开工率走低,预计维持低位,国内炼油产品供给缩减,主营炼厂效益有望改善 [4]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情况 - 中国石油加快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广东、广西项目投产,大连石化老厂区停产,西中岛项目推进;中国石化加强化工和新材料产能建设,规划大型乙烯项目,两家公司通过新产能投放和老旧装置退出,加速油转化、油转特,强化炼化板块竞争力 [8] 投资建议 - 关注炼油、化肥、颜料染料等子行业老旧产能改造淘汰情况,相关龙头有望受益,如炼油和化纤聚酯产业链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化肥行业的华鲁恒升等,颜料染料行业的七彩化学等,氯碱/PVC行业的阳煤化工等,有机硅/工业硅行业的合盛硅业等,纯碱行业的三友化工等 [9]
看,链博会上“硬核”亮相的“中国制造”
中国电力报· 2025-07-22 14:44
中国清洁能源供应链发展现状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1] - 全球80%以上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为中国制造 [1] 核心企业技术突破 - 东方电气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满足5万户家庭用电 [1] - 中石化"西氢东送"管道年输氢10万吨,覆盖京津冀氢能走廊 [1] -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年产天然气超30亿立方米,累计产气突破100亿立方米 [1]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 - 央企承担全国90%以上油气供应、60%以上电力供应、25%以上煤炭供应 [2] - 华润电力"疆电入渝"项目总容量610万千瓦,年输渝电超191亿千瓦时 [2] - 中石化易派客平台品牌价值连续5年超百亿元,服务全球供应商 [2] 关键技术进展 - 东方电气5兆瓦化学链燃烧系统降低碳捕集成本三分之二 [3] - 中石化碱性电解槽单槽规模提升至5000立方米,制造成本下降30%以上 [3] - 中天科技TOPCon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3.3%,液冷储能柜度电成本降20% [3] 国际业务拓展 - 东方电气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1亿千瓦发电设备,带动17000家供应商 [5] - 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年供绿色电力8.4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68.66万吨 [5]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5] 未来发展方向 - 强化氢能储运、长时储能等技术攻关,完善"风光氢储"一体化标准 [6] - 深化碳市场、绿电交易等机制,激发产业链绿色转型动力 [6] - 推动绿氢认证、跨境输电等国际规则对接,提升全球能源协同 [6]
跨越储运“最后一公里” 氢能产业蓄势腾飞
证券日报· 2025-07-22 00:29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最大规模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吉林松原建设中,计划2024年9-10月投产 [1] - 全球最大规模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在内蒙古兴安盟持续推进 [1] - 氢能兼具能源载体与工业原料双重属性,正成为传统能源转型的关键 [1] - 多家A股上市公司从技术创新、产业协同角度布局氢能产业 [1] 政策支持与资本动向 - 国家能源局2024年6月启动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推进全链条发展 [2] - 福建发布2025-2035年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长期规划 [2] - 武汉发布2025-2027年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2] - 中集安瑞科与江苏中纯氢能签署战略协议,推动绿氢制备与应用示范项目 [3] - 京城机电旗下天海氢能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引入投资者 [3] - 中国石化资本2024年6月和7月两次投资海德氢能 [3] 制氢技术与产能发展 - 2024年全国新建35个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新增年产能4.8万吨,同比增长62% [4] - 电解水制氢技术包括碱性、PEM、AEM和SOEC等多种路线并行发展 [4] - 隆基氢能研发团队超100人,年研发投入超5000万元,占营收20%,拥有177件专利 [4] - PEM制氢技术适用于离网制氢、制氢-加氢一体化等特定场景 [4] 储运与商业化挑战 - 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项目(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内蒙古段获批 [5][6] - 液氢槽车运输成本8-10元/公斤,管道运输可大幅降低成本 [7] - 绿氢项目投资规模大,下游消纳不足,项目内部收益率普遍较低 [7] - 行业需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基础设施等方面协同突破 [7] 行业发展建议 - 上下游企业应针对特定用氢场景联动落地项目 [7] - 需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和技术创新协同推动产业化落地 [7]
异动盘点0721| 监管约谈外卖平台,美团续涨4%;雅江水电站开工,点燃水泥、水电设备股;奈飞跌超5%、BZAI飙涨59%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21 11:57
港股市场动态 - 美团-W(03690)再涨近4%,监管约谈外卖平台企业,机构认为补贴战放缓有利于美团UE触底反弹 [1]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相当于再造3个三峡工程 [1] - 建材水泥股全线高开,华新水泥(06655)涨超29%,西部水泥、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华润建材科技跟涨 [1] - 水电设备制造商高开,东方电气(01072)涨超65%,哈尔滨电气(01133)涨超20% [1] - 稳定币概念股走强,华检医疗(01931)涨超23%,胜利证券(08540)涨超5%,联易融科技(09959)涨超7% [1] - 优必选(09880)早盘涨近10%,中标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采购订单,总金额近1亿元 [1] - 优必选发布全球首个会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计划今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 [1] - 优必选面向科研教育的天工行者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今年预计交付超300台 [1] - 农夫山泉(09633)涨超3%,里昂称公司有望受益竞对舆论发酵,业务复苏势头强劲 [2] - 心通医疗-B(02160)再涨超5%,微创医疗拟将CRM业务注入心通医疗,有助于建立心脏病产品平台 [2] - 石油股普涨,中国石油化工(00386)涨近4%,高盛上调下半年油价预期 [2] - 中资券商股继续活跃,华泰证券表示已公告的27家券商中,大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集中在50%-80%,中小券商多集中在50%-120%,部分实现1000%以上增幅 [2] 美股市场动态 - 奈飞(NFLX.US)跌超5%,Q2营收同比增长15.9%至110.8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但未能满足高预期 [3] - 盈透证券(IBKR.US)涨7.77%,Q2利润和营业收入上升 [3] - Blaize Holdings(BZAI.US)飙升58.75%,与Starshine合作获得1.2亿美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合同 [3] - 在线房地产平台OpenDoor Technologies(OPEN.US)涨36.36%,平台对其兴趣激增400% [4] - Talen Energy(TLN.US)涨24.48%创历史新高,将以35亿美元收购两座燃气发电厂,预计每股自由现金流提高超过40% [4] - 富途控股(FUTU.US)涨7%,巴克莱银行预计其未来几年增长将加速 [4]
央企年度考核结果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20 19:40
中央企业考核结果 - 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共50家,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移动通信等头部央企[1][3] - 2022-2024年任期业绩考核A级企业同样为50家,招商局集团、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远洋海运位列前三[1][5] - 两份名单显示能源(国家电网、国家能源投资)、通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交通运输(中国远洋海运)行业企业表现突出[3][5][6] 科技创新优秀企业 - 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共28家,较2023年26家增加2家[1][8] - 中国石油化工、国家电网、中国船舶集团位列科技创新榜单前三名[8]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企业占比显著,包括中国中车、中国兵器工业、中国航天科技等15家企业[8][9] 重点行业分布特征 - 能源类央企占据考核前排,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国家能源投资等7家企业同时入选年度A级和科技创新榜单[3][8] - 通信行业央企表现亮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同时获得年度A级、任期A级和科技创新三项荣誉[1][5][8] - 装备制造领域央企在科技创新榜单中占比达53%,中国船舶、中国中车等企业实现考核与创新双突破[8][9]
江西省委书记尹弘、省长叶建春会见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侯启军
快讯· 2025-07-18 20:55
中国石化与江西省合作 - 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希望中国石化加快推进九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促进九江石化数智化改造和绿色化转型,助力江西打造智能炼化一体化基地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1] - 江西希望中国石化在天然气供应上给予更多支持,包括气量气价优惠,以满足企业降低用能成本和清洁能源需求 [1] - 江西省计划结合"十五五"规划,深化与中国石化在能源供应保障、产业转型升级、绿色能源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合作 [1] 中国石化在江西的战略布局 - 中国石化董事长侯启军表示将深化与江西的全方位合作,加快推进九江石化相关项目建设 [1] - 公司计划发挥一体化、规模化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更多先进技术和优质项目 [1] - 中国石化将助力江西石油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
中国石化收盘上涨1.57%,滚动市盈率15.59倍,总市值7056.4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8 18:15
公司表现 - 7月18日收盘价5.82元,上涨1.57%,滚动市盈率15.59倍,创22天新低,总市值7056.47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7353.56亿元,同比-6.91%,净利润132.64亿元,同比-27.60%,销售毛利率15.66% [1] - 23家机构持仓,其中基金23家,合计持股3355.65万股,持股市值1.89亿元 [1] 行业对比 - 石油行业平均市盈率13.10倍,行业中值29.74倍,公司排名第10位 [1] - 公司PE(TTM)15.59倍,低于行业中值29.74倍,高于行业平均13.10倍 [2] - 中国海油PE(TTM)9.12倍,中国石油PE(TTM)9.84倍,均低于公司水平 [2]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石油及天然气和化工业务,涵盖勘探、开发、生产、管输、炼油、营销全产业链 [1] - 炼油能力中国第一,最大成品油供应商,乙烯生产能力中国第一 [1] - 拥有完善成品油销售网络和化工产品营销网络 [1] 市值与估值 - 总市值7056.47亿元,市净率0.85倍,低于行业平均1.22倍 [2] - 行业中值总市值66.30亿元,公司市值显著高于行业中值 [2] - 中国海油总市值12286.49亿元,中国石油总市值16307.17亿元,均高于公司 [2]
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上涨0.29%,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油等
金融界· 2025-07-17 18:4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上涨0 29% 报3511 13点 成交额354 35亿元 [1] - 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 37% 近三个月上涨5 59% 年至今上涨5 12% [1] 指数构成 - 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十大权重股包括紫金矿业(15 56%) 中国神华(6 62%) 中国石油(5 46%) 中国石化(4 52%) 北方稀土(4 1%) 陕西煤业(3 98%) 中国海油(3 32%) 洛阳钼业(3 07%) 中国铝业(3 06%) 山东黄金(2 99%) [1] - 指数样本行业分布为原材料占比68 47% 能源占比31 53% [2] - 指数样本市场板块分布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8 58%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1 42% [1] 指数维护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临时调整时当中证800指数调整样本时 指数样本随之进行相应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民生加银中证内地资源C和民生加银中证内地资源A [3]
中证香港300上游指数报2639.2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煤能源等
金融界· 2025-07-17 17:07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上游指数(H300上游 H30100)报2639 21点[1] - 近一个月上涨0 94% 近三个月上涨18 02% 年至今上涨12 03%[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 0点[1] 指数构成 - 样本选自中证香港300指数 按中证行业分类筛选主题证券[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6月/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个交易日) 特殊情况临时调整[2] - 样本退市时剔除 并购分拆等情形按细则处理[2]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7 19% 中国海洋石油(28 76%)居首[1] - 其他主要成分股包括中国石油股份(13 17%) 紫金矿业(10 73%) 中国神华(9 47%)[1] - 兖矿能源(2 33%) 洛阳钼业(2 74%)等资源类企业入围前十[1] 行业配置 - 石油与天然气占比51 38% 占据半壁江山[2] - 贵金属(15 91%) 煤炭(15 56%) 工业金属(14 64%)合计超45%[2] - 油气服务(1 07%) 稀有金属(0 84%)等细分领域占比较小[2] 市场覆盖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