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00386)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上半年原油产量初步数据1.4亿桶
快讯· 2025-07-24 17:27
智通财经7月24日电,中国石化发布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数据,上半年原油产量初步数据1.4亿桶,同 比下降0.3%;天然气产量初步数据7,362.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1%。 中国石化上半年原油产量初步数据1.4亿桶 ...
从“人防”到“智控 ” 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应用智能见证取样监管平台破解行业管理难题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4 17:02
近日,在中国石化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百万吨乙烯项目炼油配套工程现场,首批植 入智能芯片的混凝土试块制作完成。这标志着由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总站")主导研 发的智能见证取样监管平台在中国石化重点项目中全面应用,为中国石化重点项目的质量管控树立了智 能化新标杆。 针对传统工程见证取样存在样本调换、数据篡改等顽疾,总站在洛阳分公司百万吨乙烯项目炼油配套工 程建设中,以"一芯一码"为核心,打造从现场取样到实验室检测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取样员通过手机 App提交试块委托信息后,扫描专用芯片二维码,将唯一性编码与试块绑定,再将芯片植入混凝土内 部,形成不可复制的物理标识。这个过程中,取样员与见证员需先后扫描芯片上的二维码,实时上传至 智能见证取样监管平台。该平台自动记录试块的GPS定位信息、时间戳及操作人员信息,杜绝"代签代 检"。试验室接收试块后,通过App扫描芯片二维码核验样本真伪,调取委托信息。检测设备完成试验 后,自动上传原始数据至该平台。此举能有效隔绝人为干预。 "智能见证取样监管平台的成功运用,标志着智能化监管实现三大突破,即源头防伪革命、过程透明可 控、数据零篡改。"总站郑 ...
中国石化(600028) - 中国石化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提示性公告

2025-07-24 17:0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提示性公告 中国石化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5 | 年上半年 | 2024 | 年上半年 | 同比变化% | | --- | --- | --- | --- | --- | --- | --- | | 油气当量产量 | 百万桶油当量 | | 262.81 | | 257.66 | 2.0 | | 原油产量 | 百万桶 | | 140.04 | | 140.53 | (0.3) | | 中国 | 百万桶 | | 126.73 | | 126.49 | 0.2 | | 海外 | 百万桶 | | 13.31 | | 14.04 | (5.2) | | 天然气产量(注 1) | 十亿立方英尺 | | 736.28 | | 700.57 | 5.1 | | 原油加工量(注 2) | 百万吨 | | 119.97 | | 126.69 | (5.3) | | 汽油产量 | 百万吨 | | 30.79 | | 32.34 | (4.8) ...
河南炼化首批预焙阳极用石油焦产品出厂
环球网· 2025-07-24 14:13
来源:环球网 为实现预焙阳极用石油焦快速达标生产的目标,工作专班建立攻关例会制,对生产情况复盘,总结经 验、及时纠偏、固化操作,探索建立了加工新模式,优化调整生产高质量产品。经过反复调试,成功生 产出合格的YBYJJ-2预焙阳极用石油焦产品,实现绿色减排低碳生产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 益。 日前,一辆满载YBYJJ-2预焙阳极用石油焦的货车驶出中国石化河南炼化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炼化") 厂区,标志着河南炼化在石油焦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拓宽了企业效益增长点。 下一步,河南炼化将继续发挥工作专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优化原油加工品种和焦化炉出口温度、循环 比等关键指标,提高石油焦产品收率,保证产品硫含量、灰分等质量指标合格,全力满足客户需求。 在电解过程中能够发挥导电和参与电化学反应双重作用的预焙阳极,是电解铝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 料。随着近年电解铝行业稳步发展,预焙阳极制造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对阳极生产所用的原料石油焦 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为持续推进"油转特"工作,实现减油增碳,提升企业高端石油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河南炼化于今年3 月份成立高端碳材料工作专班,开展预焙阳极用石油焦等产品的"用研产销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24 07:20
董事会决议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7月23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到董事10位,实到董事10位,会议由董事长郭晓军主持 [1] - 会议审议通过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的议案,委员会由唐松、陈海峰、杨钧、周颖、黄江东组成,投票结果为10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1] - 会议审议通过聘任申万宏源融资(香港)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委员会的独立财务顾问,投票结果为10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2] - 会议审议通过《上海石化投资管理办法》,投票结果为10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3] 关联交易安排 - 公司与中石化集团及中石化股份签订的现有产品互供及销售服务框架协议、综合服务框架协议将于2025年12月31日届满 [2] - 公司计划与中石化集团及中石化股份签署新的持续关连交易框架协议,以确保正常运作不受影响 [2] - 申万宏源融资(香港)有限公司将就持续关连交易事项向独立董事委员会及独立股东提供建议 [2]
中石化第2,万华化学第15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全球化工企业50强榜单 - 2025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入围门槛为80亿美元,比去年下降近4亿美元 [2] - 中国有11家企业上榜,美国10家,日本7家,德国4家,英国3家,韩国2家 [2] - 50家企业总销售额达1.014万亿美元,同比2023年下降0.07%,但相比2023年同比2022年下降10.7%的幅度明显收窄 [2] - 巴斯夫、中石化、陶氏、中石油位列前四,销售额分别为706亿美元、581亿美元、430亿美元和428亿美元 [2] - 日本化工巨头全线保持或实现上涨,显示亚洲化工格局正在改变 [2] 中国上榜企业表现 - 中国上榜企业包括台塑(303亿美元)、先正达(269亿美元)、荣盛石化(264亿美元)、万华化学(253亿美元)等11家企业 [3] - 桐昆控股销售额增长最快,达到23.3%,排名上升8位至第30位 [3][4] - 桐昆控股拥有全球最大的化纤产能和产量,年产能包括1000万吨原油加工、1020万吨PTA、1350万吨涤纶长丝 [4] - 东方盛虹排名第23位,销售额153亿美元,同比下降1.4% [3][9] 企业战略布局 - 桐昆控股实施"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战略,并开发生物基抗菌纤维等前沿产品 [4] - 东方盛虹积极布局新材料领域,包括多环烯烃、对位芳纶、高端聚烯烃单体等 [5] - 荣盛石化获得沙特阿美支持,投资2240亿元建设两大新材料项目,覆盖尼龙66、可降解塑料等八大产业链 [6] - 万华化学采取"专精特新"策略,在MDI、TDI、尼龙12等多个领域建立优势 [7] - 中石化专注填补市场空白,开发聚丁烯-1、电池隔膜专用料等特种材料 [8] 其他上榜企业 - 新凤鸣集团排名第44位,销售额93亿美元,同比增长9.1% [9] - 恒逸石化排名第35位,销售额1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 [9] - 帝斯曼-芬美意销售额增长最快,达20.4% [9] - 北欧化工新上榜,销售额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10]
【石化化工】老旧装置退出有望改善炼油景气度,炼化产业转型加速——石化化工反内卷稳增长系列之四(赵乃迪/周家诺/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23 16:58
事件背景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行业 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2] 炼油行业现状 - 我国炼油行业起步于1958年 2000年炼油能力为3.6亿吨 2005年原油加工量2.86亿吨 为2024年加工量的40% [3] - 截至2024年我国炼能为9.34亿吨 "十四五"规划要求202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6] - 老旧装置占比高 中国石化2000年炼能1.3亿吨(占2024年44%) 中国石油2006年炼能1.29亿吨(占2024年60%) [3] - 山东地炼开工率持续走低 2024年7月17日当周开工率仅为47.31% 处于历史低位 [6] 政策影响 - 新一轮工作方案将聚焦反内卷和老旧产能淘汰 推动炼油行业供给收缩和集中度提高 [4] - 2023年工作方案要求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等落后产能 [6] - 老旧装置退出将加速行业装置大型化、现代化 提升整体竞争力 [5] 主要企业动态 - 中国石油加快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 广东石化、广西石化项目已投产 大连石化老厂区全面停产 西中岛项目拟建10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装置 [7] - 中国石化加强化工和新材料产能建设 规划南港、洛阳等大型乙烯项目 推动炼油向化工转型、化工向材料转型 [7] 行业趋势 - 成品油需求达峰趋势下 预计山东地炼开工率将维持低位 国内炼油产品供给量呈缩减趋势 [6] - 主营炼厂效益有望改善 受益于产能严控、老旧装置退出及地炼开工率低迷 [6] - 新装置采用新技术和工艺 将持续强化炼化板块竞争力 [7]
城市24小时 | 东北首个万亿城市,终于要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0:33
大连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4647亿元,同比增长6%,高于全国和全省增速[1]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6.9亿元(+4.5%),第二产业1641.3亿元(+9.4%),第三产业2788.8亿元(+4%)[2] - 工业表现亮眼: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装备制造业增长16.9%,船舶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58.8%和27.7%[5]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5] - 消费表现突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5.7亿元(+7.4%),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5] 大连万亿GDP目标 - 2024年大连GDP达9516.9亿元(+5.2%),距离万亿门槛仅差483.1亿元[4] - 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6.2%,上半年增长6%,高于全年5.5%的增长目标[4] - 2025年GDP增速只需达到5.1%即可突破万亿[6] - 大连政府明确2025年要"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4] 科创板发展 - 科创板开市6周年,累计支持589家公司上市,IPO募资9257亿元,再融资1867亿元[12] - 总市值超过7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80%[12] 财富中国500强 - 国家电网以5484亿美元营收位居榜首,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列二三位[13] - 赛力斯成为排位跃升幅度最大的公司,排名上升235位[16] - 最赚钱公司:工商银行(508亿美元)、建设银行(466亿美元)、农业银行(392亿美元)[17] - 500强总营收14.2万亿美元(-2.7%),净利润7564亿美元(+7%)[19] 区域经济发展 - 全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增至27个,东北地区尚未有城市突破[2][3] - 成都计划到2027年特色产业园营收达1万亿元,特色产业集聚度70%以上[9] - 浙江将发放5000万元电商消费券促进消费[8]
石化化工反内卷稳增长系列之四:老旧装置退出有望改善炼油景气度,炼化产业转型加速
光大证券· 2025-07-22 18: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老旧产能淘汰将优化行业供给、提升竞争力,主营炼厂效益有望改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加速炼化产业转型,关注相关子行业老旧产能改造及龙头企业 [1][4][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称将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石化化工行业方案将近期发布 [1] 炼油老旧装置情况及影响 - 我国炼油行业起步早发展久,产生大量老旧装置,虽近年有新装置投产但老旧装置占比仍高,存在安全风险,即将推出的方案聚焦反内卷和老旧产能淘汰,老旧装置退出有助于收缩供给、提高集中度、推进装置大型化现代化,提升行业竞争力 [2][3] 炼油产能及主营炼厂效益 - 截至2024年我国炼能9.34亿吨,“十四五”严控产能增长,要求202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提至80%以上,2025年以来山东地炼开工率走低,预计维持低位,国内炼油产品供给缩减,主营炼厂效益有望改善 [4]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情况 - 中国石油加快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广东、广西项目投产,大连石化老厂区停产,西中岛项目推进;中国石化加强化工和新材料产能建设,规划大型乙烯项目,两家公司通过新产能投放和老旧装置退出,加速油转化、油转特,强化炼化板块竞争力 [8] 投资建议 - 关注炼油、化肥、颜料染料等子行业老旧产能改造淘汰情况,相关龙头有望受益,如炼油和化纤聚酯产业链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化肥行业的华鲁恒升等,颜料染料行业的七彩化学等,氯碱/PVC行业的阳煤化工等,有机硅/工业硅行业的合盛硅业等,纯碱行业的三友化工等 [9]
看,链博会上“硬核”亮相的“中国制造”
中国电力报· 2025-07-22 14:44
中国清洁能源供应链发展现状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1] - 全球80%以上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为中国制造 [1] 核心企业技术突破 - 东方电气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满足5万户家庭用电 [1] - 中石化"西氢东送"管道年输氢10万吨,覆盖京津冀氢能走廊 [1] -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年产天然气超30亿立方米,累计产气突破100亿立方米 [1]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 - 央企承担全国90%以上油气供应、60%以上电力供应、25%以上煤炭供应 [2] - 华润电力"疆电入渝"项目总容量610万千瓦,年输渝电超191亿千瓦时 [2] - 中石化易派客平台品牌价值连续5年超百亿元,服务全球供应商 [2] 关键技术进展 - 东方电气5兆瓦化学链燃烧系统降低碳捕集成本三分之二 [3] - 中石化碱性电解槽单槽规模提升至5000立方米,制造成本下降30%以上 [3] - 中天科技TOPCon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3.3%,液冷储能柜度电成本降20% [3] 国际业务拓展 - 东方电气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1亿千瓦发电设备,带动17000家供应商 [5] - 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年供绿色电力8.4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68.66万吨 [5]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5] 未来发展方向 - 强化氢能储运、长时储能等技术攻关,完善"风光氢储"一体化标准 [6] - 深化碳市场、绿电交易等机制,激发产业链绿色转型动力 [6] - 推动绿氢认证、跨境输电等国际规则对接,提升全球能源协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