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00386)

搜索文档
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刷新 超过5300米
快讯· 2025-05-13 17:27
页岩气勘探技术突破 -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的页岩气探井垂深超过5300米 刷新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 [1] - 普光气田铁北1侧水平探井测试天然气日产量达到31 45万立方米 [1] - 该探井位于四川盆地普光地区 该地区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但主要分布在埋深超过4500米的超深领域 [1] 超深层页岩气开发前景 - 此次勘探突破为我国超深层页岩气勘探提供了借鉴经验 [1] - 普光地区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较大 主要由于资源分布在超深领域 [1]
中国页岩气井垂深刷新纪录 垂深超过5300米
快讯· 2025-05-13 16:28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页岩气井垂深刷新纪录 达到5300米以上 [1] - 水平段长度达1312米 显示深层页岩气开发技术取得进展 [1] 公司勘探成果 -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铁北1侧HF井试获日产31 45万立方米工业气流 [1] - 该成果有助于推动普光地区形成规模增储效益建产阵地 [1]
5300米!中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5-13 15:51
页岩气勘探技术突破 - 中国石化所属中原油田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铁北1侧HF井试获日产31.45万立方米工业气流,刷新了中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5300米)[1] - 该井水平段长达1312米,实现了水平段优质页岩钻遇率100%[1] - 公司通过创新处理技术解决了普光二叠系超深领域(埋深超4500米)的复杂地质难题[1] 页岩气田开发进展 - 中国石化2012年发现涪陵页岩气田,开启了中国页岩气商业化开发[1] - 2017年建成国内首个百亿方产能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2] - 2020年建成中国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一期项目)[2] 行业产量数据 - 2022年国内页岩气产量达250亿立方米以上,占天然气总产量的10%[3] - 2022年中国油气总产量首次超4亿吨油当量(原油2.13亿吨,天然气2464亿立方米)[3] - 天然气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年增产百亿立方米[3] 未来发展规划 - 中原油田正在编制普光探区二叠系页岩气整体勘探开发方案[1] - 超深层地质评价、物探技术和压裂工艺持续升级将提升普光地区勘探效率[1] - 普光气田作为中国首个超深层高含硫气田已开发20年,公司正推动其长期稳产[1]
中石化申请脆性指数计算方法等专利,使计算得到的脆性指数更准确
搜狐财经· 2025-05-13 12:16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脆性指数的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958970A,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 [1] - 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在预设围限压力和孔隙压力条件下,通过逐渐增加轴向压力并记录应力值和应变值,直至岩心破裂,从而计算脆性指数的方法 [1] - 该方法通过模拟岩心所处环境的围限压力,使得计算得到的脆性指数更加准确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注册资本为1217.39689893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25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4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39个 [2]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2] - 研究院对外投资了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98次,拥有商标信息15条,专利信息717条,行政许可18个 [2]
中石化申请基于应力应变关系的破裂压力预测方法和装置专利,综合考虑影响适用性强
搜狐财经· 2025-05-08 09:53
公司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应力应变关系的破裂压力预测方法和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19937022A,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 [1] - 该专利属于地质力学与测井工程技术领域,通过测井、钻井资料构建测井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并结合叠前地震资料反演结果构建三维测井破裂压力预测模型 [1] - 该技术可指导钻井工程和压裂施工,综合考虑井壁破裂机理与地应力对破裂压力预测的影响,理论基础严谨且适用性强 [1] 公司背景信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亿人民币,主要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 - 公司对外投资25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4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39个 [2]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南京市,注册资本13.3611989369亿人民币,主要从事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2] - 该研究院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80次,拥有专利信息530条,行政许可13个 [2]
中石化申请催化多产低碳芳烃专利,可获得高收率的低碳芳烃
搜狐财经· 2025-05-07 08:42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采用含Y型分子筛催化剂和含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催化多产低碳芳烃的方法"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912310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该专利涉及低碳芳烃生产领域,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含Y型分子筛和含MFI分子筛)分阶段反应,可显著提高低碳芳烃的收率 [1] - 技术流程包括:柴油加氢精制(总氮含量低于50μg/g)、第一加氢裂化(使用Y型分子筛催化剂)、第二加氢裂化(使用MFI分子筛催化剂且反应温度更高)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217.4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 - 公司对外投资25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5000项专利和45个商标 [2]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专注于研发领域,拥有1231项专利和291个行政许可 [2]
中石化申请基于速度扰动理论的非均质储层评价专利,为非均质储层评价提供更多依据
搜狐财经· 2025-05-06 15:14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基于速度扰动理论的非均质储层评价方法及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19916466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该专利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通过分析地震波在非均质储层中的传播路径变化引起的速度扰动,实现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定量评价 [1] - 技术方法包括:获取动校正后的叠前地震道集、计算速度扰动值、分析横向谱指数、结合经验公式计算非均质体扰动量 [1] - 相比传统叠前检测方法,该技术不依赖储层各向异性特征,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217.3969亿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主营业务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 - 公司对外投资25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5000项专利和45个商标信息 [2]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13.3612亿人民币,位于南京,主要从事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2] - 物探研究院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179次,拥有530项专利 [2]
中石化申请基于深度学习的微地震事件强度评价方法及系统专利,可判别出误拾事件
搜狐财经· 2025-05-05 21:16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微地震事件强度评价方法及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19916443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该专利属于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资料解释领域,利用深度学习自动提取多道微地震事件特征并进行强度分类,在数据集中加入噪声数据以模拟误拾现象,提高事件识别准确性 [1] - 专利方法包括建立正演模型、构建训练数据集、设计网络模型、训练模型及最终评价五个步骤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217.3969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总部位于北京市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25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及45条商标信息,持有39个行政许可 [2]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13.3612亿元人民币,位于南京市,主营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2] - 该研究院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179次,拥有524条专利信息及13个行政许可 [2]
中石化申请连续制备(烷基)丙烯酸酯专利,实现连续制备反应周期短
搜狐财经· 2025-05-05 16:00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连续制备(烷基)丙烯酸酯的方法"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912330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该专利涉及有机合成领域,采用多段连续酯化反应工艺,包括混合(烷基)丙烯酸、醇及阻聚剂进行反应,并通过分离水相与有机相循环操作,最终纯化得到目标产物 [1] - 技术优势包括反应周期缩短30%、能耗降低25%、三废排放减少40%,同时有效抑制(烷基)丙烯酸自聚风险,兼具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达1217.4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总部位于北京 [2] - 公司对外投资257家企业,累计参与招投标5000次,持有5000项专利及45个商标,拥有39项行政许可 [2]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专注于研发领域,对外投资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994次,持有1194项专利及291项行政许可 [2] 行业动态 - 该专利技术标志着石油化工行业在绿色合成工艺领域取得突破,通过连续化生产显著提升(烷基)丙烯酸酯的工业制备效率 [1] - 专利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下游高分子材料、涂料、粘合剂等行业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化工行业低碳转型趋势 [1]
中石化申请存储介质等专利,能够在确保多能耦合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最大化经济性
搜狐财经· 2025-05-03 16:53
公司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存储介质、多能耦合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906080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专利涉及风光电储氢多能耦合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构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池储能和电解水制氢的子模型,并通过强化学习算法生成最优动作指令 [1] - 强化学习算法采用ε‑greedy策略,并在价值函数中引入预设的惩罚函数,以在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最大化经济性 [1] 公司背景信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万人民币,主要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 - 公司对外投资25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4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39个 [2]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338459.08万人民币,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 [2] - 大连研究院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707次,拥有专利信息4506条,行政许可58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