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视广播(00511)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74% 周杰伦概念股暴涨70%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2:0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早盘跌0 74%至23970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 14% 早盘成交1224亿港元 [1] - 次新权重股表现抢眼 AH价差逐步拉大 [1] 个股表现 新能源与汽车 - 宁德时代(03750)涨6 35%创上市新高 与吉利汽车达成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 医药 - 恒瑞医药(01276)涨9 8%创上市新高 SHR-2173注射液获批临床 [2] 娱乐与传媒 - 巨星传奇(06683)盘中涨逾100% 早盘收涨70% 因周杰伦入驻抖音消息刺激 [2] - 电视广播(00511)涨超8% 公司深化大湾区战略合作 机构看好利润持续改善 [3] 教育与科技 - 粉笔(02469)涨超7% AI刷题系统班升级 持续丰富AI产品矩阵 [4] 矿业与材料 - 中国罕王(03788)飙升14% 年内累涨3 2倍 拟分拆罕王黄金独立上市 [4] - 水泥股普遍走高 华新水泥(06655)涨4 69% 中国建材(03323)涨3 44% 行业供给端优化推动业绩预喜 [4] 旅游与支付 - 香港中旅(00308)再涨9% 年内股价翻倍 市场炒作稳定币跨境支付场景 [5] 电子与黄金 - 丘钛科技(01478)涨超8% 6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3264 8万件 同比增1 5% [6] - 黄金股全线走低 灵宝黄金(03330)跌3 5% 中国黄金国际(02099)跌3 32% 现货黄金失守3300美元 [6]
格隆汇个股放量排行榜 | 7月5日
格隆汇· 2025-07-05 17:43
港股放量个股数据 量比显著个股 - 阳光能源(00757)量比达2.35,成交额124.74万港元 [2] - 长城汽车(02333)量比2.21,成交额5.03亿港元 [2] - 郑煤机(00564)量比1.92,成交额6958.45万港元 [2] - 万国数据-SW(09698)量比1.83,成交额4.02亿港元 [2] - 映恩生物-B(09606)量比1.78,成交额1.24亿港元 [2] 中高量比个股 - 中国能源建设(03996)量比1.70,成交额9394.70万港元 [2] - 亚信科技(01675)量比1.60,成交额6904.85万港元 [2] - 中国飞鹤(06186)量比1.40,成交额2.62亿港元 [2] - 锦欣生殖(01951)量比1.40,成交额4.24亿港元 [2] - 泉峰控股(02285)量比1.36,成交额2471.78万港元 [3] 低量比个股 - 快手-W(01024)量比0.89,成交额23.03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R(89988)量比0.91,成交额1130.69万港元 [3] - 赣锋锂业(01772)量比0.63,成交额2.20亿港元 [4] - 天齐锂业(09696)量比0.50,成交额6196.99万港元 [4] - 香港中旅(00308)量比0.32,成交额5.76亿港元 [4] 特殊成交额个股 - 三生制药(01530)成交额10.69亿港元,量比0.88 [3]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18.62亿港元,量比0.67 [4]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成交额6.51亿港元,量比0.88 [3] - 洛阳钼业(03993)成交额5.25亿港元,量比0.84 [3] - 银河娱乐(00027)成交额4.99亿港元,量比0.71 [3] 备注 - 数据覆盖超100家港股公司,量比跨度从2.35至0.15 [1][2][3][4][5] - 金融、新能源、医药、消费等多行业个股均有放量现象 [2][3][4]
专访TVB行政主席许涛:塑造新香港,TVB能做什么
36氪· 2025-06-18 11:32
TVB战略转型与内地融合 - 公司于6月12日广州发布会宣布与腾讯视频合拍《笑傲江湖》《玫瑰战争》,与TME开展大湾区音乐合作,推动港剧登陆深圳卫视黄金档[1][2] - 改革核心为打破封闭体系:60%管理层更换,引入非TVB体系人才(如监制钟澎佳),组建粤语/普通话双语团队[2][20][22] - 广告收入从2020年不足10亿港元回升至14-15亿港元,市场份额逆势提升[15][16] 内容创作策略革新 - 爆款方法论:平衡香港本地化与出圈元素,如《新闻女王》结合港式职场金句与强叙事结构[3][8] - 保留刑侦/职场剧优势题材但革新表达,新增科技企业等现实题材[7][8] - 现实主义题材需权衡传播性,《香港爱情故事》本地共鸣强但跨区域传播受限[10] 香港文化生态挑战 - 上游内容源头萎缩:缺乏新文学IP,依赖金庸等经典改编,本土无网文生态支撑[11] - UGC生态薄弱:香港YouTuber内容产出不足,公司计划加强PGC与短视频结合[12][19] - 对比八九十年代"港风"席卷亚洲的盛况,当前需重塑兼具大湾区特色与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标签[1][4] 大湾区市场拓展 - 收入增长点布局:与腾讯音乐/摩登天空探索线下演出,AI开发片库短视频[18] - 制作地域融合:12部剧集主要在大湾区拍摄,采用当地灯光/制作团队[22] - 艺人体系变革:要求艺人适应外部平台(小红书/抖音),重构经纪激励机制[23]
聚焦大湾区丨共创新港剧 香港携手内地推动湾区影视产业发展
新华网· 2025-06-14 10:41
公司动态 - TVB在广州举行"TVB内联外通新篇章——大湾区影视华采发布会",展示近四年转型发展成果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 [1] - TVB与腾讯视频、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在精品剧集打造、深化粤港澳文化影视合作等方面展开联动 [1] - TVB在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设立影视制作中心,构建从创意孵化到成片制作的全产业链本地化运营体系 [1] - 公司计划深化与大湾区各城市合作,推出更多展现国家发展成就的精品力作 [1] 行业合作 - 香港与内地影视文化产业将通过多项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TVB通过共创新港剧与内地机构合作,共同绘就湾区新故事 [1] - 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表示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增长动力及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 战略定位 - TVB行政主席许涛表示公司肩负服务香港市民和推动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融合的双重使命 [1] - 香港具备内联外通优势,能推动湾区文化创新、人才交流及文化融合,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
TVB“破浪”大湾区、押注“新港剧” 行政主席许涛划重点:最需要推动的是心态年轻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0:42
公司战略转型 - TVB在广州举办"TVB内联外通新篇章"发布会,宣布与腾讯视频、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拥抱内地市场并将深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公司战略 [1] - TVB行政主席许涛表示公司已成功转型为大湾区地域融合运作模式,涉及内容制作、商业模式和科技升级等多个方面 [2] - 公司近年来在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设立影视制作中心,构建从创意孵化到成片制作的全产业链本地化运营体系,已推出《新闻女王》《企业强人》等十多部在地拍摄剧集 [3] 财务表现与扭亏措施 - TVB自2018年起连续7年亏损,2024年实现EBITDA转正达2.95亿港元,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股东应占溢利为正 [2] - 与内地市场深入融合是公司扭亏的重要路径,澳门市场开拓对2024年香港经济承压下的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5] 内容制作与艺人发展 - TVB采用"老带新"模式培养新人,计划大力度起用新人并接受失败以推动创新 [4] - 旗下77工作室与腾讯视频达成战略合作,将联合制作《笑傲江湖》和《玫瑰战争》两部重点剧集 [6] - 导演钟澍佳提出要唤醒和升级港剧,不再沉迷昔日辉煌,其执导的《新闻女王》第二季将聚焦自媒体泛滥下的主流媒体生态 [8] 技术创新与合作 - TVB将AI技术整合到影视制作全流程,AIGC应用使后期制作效率提升50%以上 [4] - 公司与华为、科大讯飞合作研发超高清制播、智能配音等前沿技术,推动广播电视行业AI数字化转型 [4] - 许涛强调AI应用是TVB必须把握的重要机遇,公司需保持年轻化心态积极尝试新技术 [5] 市场拓展与文化融合 - TVB艺人频繁在广东拍戏,对内地生活方式和文化有较深了解,如陈豪熟悉广州深圳咖啡文化,张曦雯称赞内地外卖便捷 [4] - 钟澍佳执导新版《笑傲江湖》将采用先粤语拍摄再普通话配音的方式,并开放选用内地演员 [9] - 公司认为影视行业应聚焦内容创新而非外部因素,需在新旧融合中寻找创新点,如香港近年佳片《破·地狱》《九龙城寨之围城》所示 [9]
TVB将再拍笑傲江湖
第一财经· 2025-06-12 22:19
公司动态 - TVB在广州举行大湾区影视华采发布会 宣布与腾讯 华为 科大讯飞达成战略合作 将在影视剧制作 音乐创作和AI领域推进发展 [1] - TVB旗下77工作室与腾讯视频签署《影视剧集联合制作合作备忘录》 将联合制作《笑傲江湖》和《玫瑰战争》两部剧集 [1] - TVB与华为 科大讯飞合作研发超高清制播 智能配音等前沿技术应用 推动广播电视行业AI数字化转型 [1] - TVB演员陈豪表示将增加在内地取景拍摄 展示更多内地美景 [1] 财务表现 - TVB 2024年度内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8 51亿元 主要来自与优酷 腾讯视频的合拍剧项目 [2] - TVB预计2025年全年EBITDA将持续攀升 并实现全年股东应占净利润为正 [2] 内容制作 - 《新闻女王2》有望在2024年播出 [2] - 重点合作项目包括金庸武侠经典《笑傲江湖》和都市情感剧《玫瑰战争》 [1]
TVB携腾讯、华为与科大讯飞加码内地市场,3年内拟建全国影视核心基地
第一财经· 2025-06-12 20:52
合作与战略 - TVB宣布与腾讯、华为及科大讯飞达成合作,共同拓展内地市场业务,涉及影视剧制作、音乐创作和AI等领域 [1][8] - TVB旗下77工作室与腾讯视频签署《影视剧集联合制作合作备忘录》,重点合作项目包括金庸武侠经典《笑傲江湖》和都市情感大剧《玫瑰战争》 [8] - TVB与华为、科大讯飞合作研发超高清制播、智能配音等前沿技术,推动广播电视行业AI数字化转型 [8] 业务拓展与多元化 - TVB加强与内地合作,包括与优酷、腾讯视频的合拍剧项目,以及派出演员参与内地综艺节目和直播业务 [4] - TVB演员积极尝试内地市场,包括拍摄合拍片、举办音乐见面会、参与直播业务及运营社交媒体账号 [4] - 公司计划3年内建成全国影视制作核心基地,吸引全球创意人才,服务各类合拍项目 [9] 财务表现 - TVB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32.58亿港元,同比减少2%,股东应占亏损收窄35.63%至4.91亿港元 [9] - 内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8.51亿元,主要受益于与优酷、腾讯视频的合拍剧项目 [10]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EBITDA将持续攀升并实现股东应占净利润为正 [10] 制作模式与效率 - TVB合拍剧平均整合300~350名内地专业影视制作人员,形成30~45天筹备期、120~140天拍摄期的产业联动模式 [9] - 公司已在大湾区合作多个合拍项目,如《新闻女王》《企业强人》《反黑英雄》《黑色月光》等,取得不错成绩 [9]
300岁TVB老人团播打PK,「视帝们」为何集体卷起来了?
36氪· 2025-06-06 21:02
TVB转型策略与市场表现 - TVB与抖音合作推出直播互动节目《今晚好犀利》,由吴卓羲、林晓峰等港剧男星参与,采用粉丝互动PK模式,直播观看人次达1900万+,点赞3500万+,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5][6][11] - 直播中港星挑战抖音热舞如《晚安大小姐》,结合经典港剧元素,引发年轻观众共鸣,官方抖音账号粉丝超230万 [8][20][21] - 公司尝试"内地平台+香港主创"合作模式,推出爆款剧《新闻女王》,并推动艺人参与《无限超越班》等内地综艺 [17] TVB面临的行业挑战 - 自2014年起净利润持续下滑,2018年陷入亏损,广告收入缩水,主因流媒体平台(如爱奇艺、腾讯视频)崛起分流观众 [16] - 内地影视行业制作水平提升,资金与技术投入加大,加剧竞争压力,TVB剧集创新乏力问题凸显 [16] - 核心人才断层,部分艺人因收入微薄转行或解约,仅佘诗曼等头部艺人维持热度 [16] 转型成效与未来方向 - 直播节目成功吸引Z世代关注,改善用户老龄化问题,验证TVB IP价值及港星号召力 [21] - 探索新媒体多元化内容呈现(如直播带货、团播),但需解决艺人培养体系不足、盈利模式创新等挑战 [21] - 公司计划持续结合经典IP与年轻化互动形式,但需应对直播市场竞争及用户需求变化 [21][22]
港娱视帝“下海”团播,能为TVB“舞”出一个未来吗?
36氪· 2025-05-27 08:18
TVB经营现状与挑战 - 公司已连续七年亏损,2024年总收入同比下滑2%至32.58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达4.91亿港元[4][11] - 香港广告市场持续疲软,2025年Q1广告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未达预期双位数增长[11] - OTT串流业务增长乏力,myTV Gold高端用户流失导致MAU同比下滑[11] 内地市场合作与策略调整 - 2015年引入华人文化集团作为大股东后,加速与爱奇艺、优酷、腾讯合拍《宫心计2》《使徒行者2》等经典IP续作[4] - 第二阶段策略转向"内地平台+香港主创"模式,推出《新闻女王》等爆款剧及《无限超越班》等综艺,亏损有所收窄[6] - 2025年合拍剧表现存疑,《执法者们》《刑侦12》市占率仅4.4%和2.2%,七部新剧中仅一部上线[7][12] 新兴业务尝试与争议 - 公司尝试团播形式,利用视帝艺人(如欧阳震华、郭晋安等)直播PK吸引流量,但被质疑损耗演员专业形象[1][8][10] - 直播打赏未能推动主营业务增长,与振兴港剧目标脱节,可能加速行业衰落[10]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内地影视寒冬导致开机率下降,2025年Q1集均播放量超3000万的长剧仅5部,同比减少3部[6] - 港剧用户流失不可逆,合拍剧未达预期,传统电视受互联网冲击加剧[4][6][14] 2025年扭亏为盈目标 - 公司预计2025年EBITDA将显著高于2024年,并实现正股东应占净盈利[11] - 核心增长仍依赖合拍剧内容质量提升,而非短期团播收益[14]
电视广播(0051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41
公司历史发展 - 1967年公司作为香港首间无线商业电视营运机构开始免费广播[20][23] - 1971年公司举办首届「香港小姐竞选」,自此成为年度瞩目盛事[20][23] - 1976年公司推出首个彩色制作节目「欢乐今宵」(EYT)[20][23] - 2011年Young Lion Holdings从邵氏兄弟(香港)收购无线电视26%股权并成为控股股东,华人文化通过其于Young Lion的股权成为无线电视股东[21][22] - 2015年无线电视持有邵氏兄弟控股有限公司(953.HK)的11.98%实际股权,以进行电影制作及投资[21][22] - 2016年无线电视与邵氏兄弟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收购士多集团75%的股权[21][22] - 2023年公司在抖音平台开展电商直播,与优酷及腾讯签订有关合拍剧及发行节目的捆绑式安排[21][22] - 2024年公司将经营的自营频道数目从五个减至四个,推出加入互动元素的TVB Plus,与淘宝达成电商直播策略合作,重组电视广播及电商业务[21][22] 公司重要时间安排 - 暂停办理过户的期间为2025年4月30日至2025年5月28日(包括首尾两天)[18] - 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5月28日举行[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对外客户总收入32.58亿港元,较2023年的33.23亿港元下降2%[2] - 2024年总开支32.79亿港元,较2023年的38.44亿港元下降15%[2] - 2024年股东应占亏损4.91亿港元,较2023年的7.63亿港元减少36%[2] - 2024年资产总额54.46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9亿港元下降13%[2] - 2024年负债总额32.50亿港元,较2023年的35.10亿港元下降7%[2] - 2024年权益总额21.96亿港元,较2023年的27.39亿港元下降20%[2] - 2024年公司实现正EBITDA 2.95亿港元,下半年录得正股东应占净溢利5300万港元(撇除非经常性项目前)[62] - 2024年公司在集团收益表内计提4.08亿港元的减值准备[67] - 公司有望在2025年全年实现正股东应占净溢利[67] - 集团核心电视相关业务分部收入增长2.94亿港元或10%至31.31亿港元,整体收入由33.23亿港元下跌2%或6500万港元至32.58亿港元[189] - 年内销售成本由22.99亿港元减少3.69亿港元或16%至19.30亿港元,销售、分销及播送成本由7.10亿港元减少1.71亿港元或24%至5.39亿港元[189] - 总务及行政开支由8.34亿港元减少2400万港元或3%至8.10亿港元,总营运成本由38.44亿港元减少5.65亿港元或15%至32.79亿港元[190] - 其他收入为3000万港元(2023年:2100万港元),其他亏损净额为7000万港元(2023年:3500万港元)[190] - 年内录得正EBITDA2.95亿港元,较2023年的EBITDA亏损1.4亿港元按年改善4.35亿港元[190] - 本年度利息收入为港币1.06亿元,2023年为港币9600万元,其中ITT承兑票据利息收入为港币9400万元,2023年为港币8700万元[195] - 融资成本在2023年及2024年均为港币1.47亿元,主要来自上海商业银行港币15.67亿元定期贷款及其他银行贷款等产生的利息开支[196] - 2024年12月31日,ITT承兑票据总额达港币8.45亿元,年利率12%,有形资产总额约为港币1.87亿元[198] - 2024年ITT面临亏损净额约港币1.16亿元,现金状况下滑,承兑票据预期信贷亏损率提高至77.6%,2023年为39.4%[198] - 2024年ITT承兑票据额外拨备港币3.45亿元,2023年为港币8600万元,累计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至港币6.56亿元,2023年为港币3.12亿元[198] - 年内公司确认与商誉相关的减值亏损港币8500万元,与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相关的减值亏损港币900万元[199] - 2024年公司电子商务收入减少至港币1.27亿元,较2022年的港币8.63亿元历史高位低85%[200] - 公司撇销所有商誉、相关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分别为港币8500万元、港币400万元及港币500万元,撇销金额合共为港币9400万元[200] 香港电视广播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电视广播对外客户收入16.38亿港元,较2023年的13.97亿港元增长17%[2] - 香港电视广播2024年分部收入为16.38亿港元,较2023年的13.97亿港元增长17%,占集团总营业额的50%[73] - 香港电视广播2024年分部EBITDA为1.10亿港元,较2023年亏损的2.72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73] - 香港电视广播分部收入由13.97亿港元增加2.41亿港元或17%至16.38亿港元,EBITDA由亏损2.72亿港元大幅改善3.82亿港元至1.10亿港元[192] OTT串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OTT串流对外客户收入3.45亿港元,较2023年的3.56亿港元下降3%[2] - 2024年OTT串流分部收入为3.45亿港元,较2023年的3.56亿港元按年减少3%[132] - 2024年OTT串流分部EBITDA为9100万港元,较2023年的8400万港元按年增长8%[132] - 2024年myTV SUPER的数码广告收入大幅上升30%[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myTV SUPER于不同界面共有1080万名登记用户,平均月度活跃用户人数约达200万名[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myTV Gold精选服务订户为204412名,按年增长6%[133] - 2024年推出月费48港元的myTV Gold流动版,智能电视平台上myTV SUPER应用程式累计下载420,000次[134] - OTT串流分部收入由3.56亿港元轻微减少1100万港元或3%至3.45亿港元,EBITDA由8400万港元增加至9100万港元[192] 电子商贸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子商贸业务中国内地业务收入8.51亿港元,较2023年的7.29亿港元增长17%[2] - 2024年电子商贸业务国际业务收入2.97亿港元,较2023年的3.55亿港元下降16%[2] - 2024年电子商贸业务收入下跌74%至1.27亿港元,分部EBITDA亏损从4900万港元减至3300万港元[149] - 2024年中国内地业务分部收入8.51亿港元,按年增长17%,分部EBITDA 1.26亿港元,按年增长100%[155] - 公司将邻住买平台产品组合拓展至餐饮券、旅行套票等多元化产品[150] - 2024年分部收入从7.29亿港元增加1.22亿港元或17%至8.51亿港元,合拍剧收入飙升69%[156] - 2024年国际业务分部收入从3.55亿港元下跌16%至2.97亿港元,分部EBITDA从0.34亿港元下跌97%至0.01亿港元[170] - 电子商贸业务分部收入由4.86亿港元减少3.59亿港元或74%至1.27亿港元,EBITDA亏损由4900万港元减少至3300万港元[193] - 中国内地业务分部收入由7.29亿港元增加1.22亿港元或17%至8.51亿港元,EBITDA由6300万港元增加一倍至1.26亿港元[194] 广告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视广告收入增长14%[62] - 公司来自广告客户的收入从2023年的12.80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4.64亿港元,增幅达14%[75] - 制药及医疗保健公司相关电视广告收入按年上升约17%[75] - 无线电视占香港总电视广告开支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75%增长至2024年的83%[74] - 2024年myTV SUPER数码广告收入升幅达30%[67] 剧集及节目相关情况 - 《新闻女王》获2023微博之夜微博年度剧集、2024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年度优秀剧集、2024微博视界大会·微光奖年度大众喜爱作品、2024纽约电视电影节剧本组金奖、第29届亚洲电视大奖最佳女主角(佘诗曼)等多项荣誉[29] - 《破毒强人》获2024纽约电视电影节节目执导演组铜奖、中国香港地区最佳女主角(胡定欣)、最佳导演(剧情,监制罗永贤)等奖项[29] - 《新闻透视:黑的也复常?》获第24届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年度大奖、新闻影片奖长片组金奖[32] - 《时事多面睇:楼市系列》获第24届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专题特写奖组金奖[32] - 《新闻透视:美丽真相》获第24届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调查报道奖组银奖[32] - 《时事多面睇:逆向代购》获第24届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调查报道奖组优异奖[32] - 《时事多面睇:跨境保险热》获最佳大湾区商业新闻报道奖(影像及声音组)金奖[35] - 《大湾区解码:咖啡文化》获最佳大湾区商业新闻报道奖(影像及声音组)银奖[35] - 《新闻透视:居屋有得炒》获最佳房地产新闻报道奖(影像及声音组)银奖[35] - 《财经透视:知识产权商品化》获最佳商业新闻系列报道奖(影像及声音组)金奖[38] -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推出五部剧集[66] - 2024年公司推出五部全新原创剧集IP,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同步播放[83] - 警匪剧《反黑英雄》平均收视率达24.6点,最高收视一集达26.2点,首播日评分达8.2分[84] - 《法证先锋VI:幸存者的救赎》最高收视一集创26.8点,登上优酷平台“港剧热度榜”[85] - 《黑色月光》名列优酷平台“剧集影响力热播榜”榜首,获“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24”两项殊荣[85] - 《企业强人》获“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24”三项奖项[86] - 《巾帼枭雄之悬崖》以三十年代民国上海为背景,讲述凄美爱情故事[96] - 《飞常日志》最高收视一集录得25.7点,反映观众对以香港国际机场为背景故事的喜好[96] - 公司获委託製作《飞常日志》《廉政行动2024》及《寻梦琴澳》等节目内容[96] - “中年好聲音”第二季決賽一集收視率高達27.0點[100] - “中年好聲音”第三季於2024年10月開拍,將衝出香港進行海選,招募大灣區、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參賽者[100] - 时事节目“时事多面睇”于香港恒生大学第八届商业新闻奖荣获3个金奖及4个银奖[130] - “新闻透视:不婚”夺得亚洲内容大奖铜奖[130] - “新闻透视:容我喘息两个钟”夺得亚洲内容大奖金奖[130] - 无线新闻实地报道美国大选表现出色,荣获11月的亚洲电视大奖[128] - 公司引入多部亚洲受欢迎剧集,包括韩、日、泰剧[135] - 公司上架多部优质华语新剧,涵盖爱情、悬疑、武侠、古装等类型[134] - 公司制作多部原创节目,包括资讯娱乐节目和以粤语配音的经典剧集数码重制版[145] - 目前有七套剧集处于不同制作阶段,包括《正义女神》《夫妻的博弈》等[167] - 2024年向优酷发行的同步剧包括《逆天奇案2》《夺命提示》《非常检控观》等[157] - 2023年底与优酷签订的合拍剧协议,2024年3月追加三部剧集订单,使订单总数增至九部,《新闻女王2》将于2025年第二季开拍[157] - 与腾讯视频合作,2023年8月签订框架协议,后追加四部新剧,合拍剧订单总数增至八部[158] - 2024年有五部合拍剧在内地市场首播,优酷两部,腾讯视频三部[159] 频道相关数据及情况 - 2024年公司拥有79%的观众份额和21.0点的平日黄金时段平均收视率[63] - 2024年内容制作成本较2022年减少27%[63] - 2025年1月起公司全面负责在广东省营销翡翠台及明珠台的广告时段,广告客户可接触超2600万名大湾区观众[66] - 2024年公司自营数码地面电视频道平均每星期接触1500万名在家的香港观众,平日黄金时段平均收视率共录得21.0点,占香港所有电视频道观众份额的79%[78] - 旗舰频道翡翠台占据香港所有电视频道观众份额的62%[78] - 2024年翡翠台和明珠台为广东省近1.19亿名电视观众提供服务,平均每月接触2630万名在家观众[79] - 2024年在广东省所有频道中,翡翠台在黄金时段总收视率位居第三位,在高收入及高学历观众群中排名第二位,在年轻观众及高职职位观众群中排名第三位[79] - 2024年底公司接管无线电视的翡翠台及明珠台在广东省的广告营销业务[76] - 自营频道翡翠台平日黄金时段平均收视16.6点,TVB Plus为1.8点,无线新闻台为1.9点,明珠台为0.4点[82] - TVB Plus於2024年4月22日啟播,旨在拓展觀眾群並提高參與度[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