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PT(00522)

搜索文档
ASMPT(0052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30 17:04
销售收入及订单情况 - 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先进封装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约为1.95亿美元,占总销售收入的19%[13] - 集团的汽车终端市场应用在2023年上半年为总销售收入带来约2.30亿美元的贡献[17] - 集团新增订单总额在2023年上半年为39亿美元,按年下降25.3%[19] - ASMPT LIMITED 二零二三年第二季度集团销售收入与上一季度持平,但新增订单总额下降,销售收入和新增订单总额均按年下降[20]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二零二三年第二季度新增订单总额为1.62亿美元,按年下降46.1%,销售收入为1.6552亿美元,按年下降46.9%[21] - SMT解决方案分部二零二三年第二季度新增订单总额为2.23亿美元,按年增长5.3%,销售收入为2.86亿港元,按年增长142%[24] - 集团预计二零二三年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将介于4.1亿美元至4.8亿美元之间,按年和按季分别下跌23.4%和10.5%[26] 财务状况及资产情况 - 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结存为港币37.7亿元,股本负债比率为0.127,可动用的银行融资为港币34.2亿元[28] - ASMPT LIMITED 二零二三年中期报告显示,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519,175千元,投资物业为964,333千元,商誉为1,046,279千元[38]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402,013千元,存货为4,523,786千元,原到期日逾三个月之银行存款为3,533,161千元[38] - ASMPT LIMITED 二零二三年中期报告显示,股本为251,628千元,股息储备为15,302,586千元,其他储备为15,595,464千元[39] 税务及股东情况 - ASMPT Singapore Pte. Ltd.获授予ATS Pioneer Certificate,指集团若干半导体产品所产生之盈利无须课税[58] - AT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Incentive亦获得税务优惠,自2021年至2030年十年内有效[59] - 集团在德国的附属公司现行税项为15.00%,总税率介乎11.187%至32.975%[60] - ASMPT LIMITED主要股东股份权益中,ASM International N.V.和ASM Pacific Holding B.V.分别持有103,003,000股,占股权百分比为24.97%[102] 公司收购及投资情况 - 集团旗下一附属公司涉及专利侵权法律诉讼,目前等待法院裁决赔偿金额[70] - 公司购买Automation Engineering, Inc.的股权完成,收购金额为23,107,000美元[78] - 公司购买北京博瑞先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收购金额为27,000,000人民币元[79] - 公司购买Soft Rock Technologies Sdn. Bhd的股权完成,收购金额为7,033,000马来西亚令吉[83]
ASMPT(0052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7-26 06:39
整体销售收入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为39.0亿港元(4.97亿美元),按年降25.0%,按季降0.4%[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78.2亿港元(9.98亿美元),按年降25.3%,按半年降12.1%[1][2] - 2023年第三季度销售收入预测将介乎4.1亿美元至4.8亿美元之间[1] - 集团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销售收入介于4.1亿至4.8亿美元之间,以中间数计按年及按季分别下跌23.4%和10.5%[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收入为78.1835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4.71105亿港元下降[45] 新增订单总额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新增订单总额为30.2亿港元(3.84亿美元),按年降35.1%,按季降14.9%[1] - 2023年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为65.6亿港元(8.38亿美元),按年降43.9%,按半年降2.7%[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新增订单总额8.38亿美元,按半年降2.7%,按年降43.9%;销售收入9.98亿美元,按半年降12.1%,按年降25.3%[19] 毛利率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0.1%,按年降158点子,按季降33点子[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0.3%,按年降89点子,按半年降86点子[1] 盈利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盈利为3.08亿港元,按年降66.0%,按季降2.3%[1] - 2023年上半年盈利为6.23亿港元,按年降64.1%,按半年降29.5%[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盈利为8.7906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14044亿港元大幅下降[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盈利为6.2306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34676亿港元下降[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盈利307,94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904,516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盈利623,06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734,676千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有人应占盈利625,376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412,397千股[70] 各业务线销售收入占比情况 - 2023年上半年AP解决方案销售收入约为1.95亿美元,占集团总销售收入的19%[9] - 2023年上半年汽车终端市场应用为集团总销售收入贡献最高,达23%,约2.30亿美元[17] - SMT解决方案分部销售收入占集团2023年第二季度总销售收入约58%,需求主要来自欧洲工业和汽车应用[29] 市场区域销售收入占比变化情况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含香港)市场销售收入占比从44%降至30%,欧洲从15%增至30%,美洲从9%增至19%[20] 未完成订单及订单对付运比率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末集团未完成订单总额为9.93亿美元,订单对付运比率为0.84[21] 现金及银行存款、借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达37.7亿港元,银行借款为20亿港元[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结存为37.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2亿港元有所下降[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抵押银行借款为20.0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5亿港元减少[38] 股本负债比率及可动用银行融资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负债比率为0.127,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0.142[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动用银行融资为34.2亿港元,其中承诺贷款备用额为18.7亿港元[37] 持有人应占权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56.0亿港元,略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57.4亿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5,595,464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5,738,506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11,795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19,025千港元[48]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聘用约11300名员工,2023年前六个月总员工成本为24.9亿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26.8亿港元[43][4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168,453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8,261,101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5,402,013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6,515,430千港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201,803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5,246,593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9,200,210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1,268,837千港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41,250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41,287千港元;股息储备为251,628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783,758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661,404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3,672,407千港元;权益总额为15,707,259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5,857,531千港元[48] 财务报表编制及会计政策情况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衍生金融工具等除外[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致,除采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导致的变动[50] - 公司于2023年首次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51] - 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公司分别评估相关资产及负债[53][54] 各业务线具体财务数据情况 - 2023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3.54亿美元,按半年增6.1%,按年降55.6%;销售收入4.08亿美元,按半年降21.9%,按年降46.9%[26] - 2023年SMT解决方案分部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4.84亿美元,按半年降8.2%,按年降30.4%;销售收入5.90亿美元,按半年降3.7%,按年增3.7%[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为31.9628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0.1432亿港元;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为46.2207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4.56785亿港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655.95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2.1%,2022年同期盈利为1.241502亿港元,盈利百分比为20.6%;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9082.65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19.7%,2022年同期盈利为8378.87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18.8%[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为16.55186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为15.41099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为30.71737亿港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274.99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1.7%,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盈利为380.96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2.5%,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盈利为6168.4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20.1%[59] 按地区划分销售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客户地区划分,欧洲销售收入为23.4206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6988亿港元;中国大陆为20.1060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9.83272亿港元[58] 折旧、收益及亏损、财务费用、所得税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873.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74.28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099.6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8.96万港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及亏损中,外币净汇兑收益及外币远期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为1.6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亿港元;出售/注销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净收益为3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00万港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为570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07.2万港元[57][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559.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793.68万港元[62] 所得税税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ATC外,集团于中国的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ATC按15%征收[63] - ATS若干半导体产品盈利在2022年1月1日至2031年12月31日十年内毋须课税,特定活动收益在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十年内获优惠税率[64][65] - ATS未涵盖优惠内的收益按新加坡现行公司税率17%课税[66] - 集团于德国的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率15%,加5.5%团结附加费,总税率27.012%至32.975%[67] 股息分派情况 - 2023年已确认分派的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1.90港元,派发给412,504,333股;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0.61港元[69] 贸易应收账和应付账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4,104,303千港元,可收回增值税167,917千港元,其他应收账等251,566千港元[7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1,037,206千港元,递延收益152,541千港元,应计薪金等274,815千港元[74] - 贸易应收账未到期3,098,799千港元,逾期30天内471,172千港元;贸易应付账未到期752,228千港元,逾期30天内108,462千港元[71][75] - 采购货品平均信贷期30至90天,集团确保应付账款在信贷期内偿还[75]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76]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包括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非执行董事[77]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78] 雇员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独立专业受托人按雇员股份奖励计划购入361,500股本公司股份,总代价约2280万港元[79]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6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2名执行董事[80] 研发投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约10亿港元用于研发,拥有超2500名研发人才和约2000项专利及专利申请[35] 集团发展前景情况 - 集团受汽车电动化等长期结构性趋势推动增长前景强,但因宏观经济环境不明朗短期可见度有限[31][32]
ASMPT(00522)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6 06:36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为39.2亿港元(5.00亿美元),按年-25.6%,按季-9.5%[1][2][14] - 2023年第一季度新增订单总额为35.5亿港元(4.53亿美元),按年-49.7%,按季+13.8%[1][14][15]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40.4%,按年-21点子,按季-98点子[1][14]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率为11.9%,按年-717点子,按季-181点子[1][14] - 2023年第一季度盈利为3.15亿港元,按年-62.0%,按季+18.2%[1][2][14][17]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77港元,按年-61.9%,按季+18.5%[1][2]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预测将介乎4.55亿美元至5.25亿美元之间,以其中位数计按年-26.2%,按季-2.0%[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未完成订单总额为11.1亿美元[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39.9亿港元,银行借款减少至20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净额为19.9亿港元[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销售收入为39.17493亿港元,本期盈利为3.15128亿港元[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5.58039亿港元[30]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盈利为4443.9万港元,2022年第四季度为3765.36万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1.055403亿港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持有人应占盈利为3178.87万港元,2022年第四季度为2668.76万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8323.35万港元[34] - 2023年第一季度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412504千股,2022年第四季度为410126千股,2022年第一季度为412695千股[34] - 2023年第一季度计算每股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412506千股,2022年第四季度为412681千股,2022年第一季度为412816千股[34] - 公司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介于4.55亿美元至5.25亿美元之间,以中位数计按年及按季分别减少26.2%和2.0%[27] 业务线结构及贡献 - SMT业务占集团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连续三个季度高于SEMI,SMT业务推动集团销售收入高于预测中位数[4] - 公司现有两个经营分部:半导体解决方案及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32]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新增订单总额为15.0亿港元(1.92亿美元),按季增33.6%,按年减63.5%[19][22] - 2023年第一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销售收入为15.4亿港元(1.97亿美元),按季减18.1%,按年减47.6%,占集团季度总销售收入39.3%[19] - 2023年第一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毛利率为45.1%,按季增加66点子,按年增加37点子[19][23] - 2023年第一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为15.41099亿港元,2022年第四季度为18.82683亿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29.42583亿港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380.96万港元,占比2.5%;2022年第四季度为1141.27万港元,占比6.1%;2022年第一季度为6246.62万港元,占比21.2%[33] SMT解决方案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SMT解决方案分部新增订单总额为20.4亿港元(2.61亿美元),按季增2.6%,按年减30.2%[24][25] - 2023年第一季度SMT解决方案分部销售收入为23.8亿港元(3.03亿美元),按季微跌2.9%,按年增2.2%,占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总销售收入60.7%[24] - 2023年第一季度SMT解决方案分部毛利率为37.4%,按季减少168点子,按年增加193点子[24][25] - 2023年第一季度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为23.76394亿港元,2022年第四季度为24.47751亿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23.24831亿港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4801.14万港元,占比20.2%;2022年第四季度为5267.94万港元,占比21.5%;2022年第一季度为4378.3万港元,占比18.8%[33] 财务报表审核与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35]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6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和2位执行董事[36]
ASMPT(0052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1 16:54
公司概况 - 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产品涵盖半导体装嵌及封装以及SMT(表面贴装技术)[3] - ASMPT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0522,是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恒生综合资讯科技业指数和恒生香港指数的成份股[4] - 公司提供解决方案,用于各种终端用户设备,包括电子产品、移动通讯器材、计算设备、汽车、工业以及LED和显示板[3] 2022年财务摘要 - 二零二二年集团销售收入为港币193.6亿元,按年下降11.8%[8] - 二零二二年新增订单总额为港币24.7亿元,按年下降29.4%[8] - 二零二二年集团毛利率为41.1%[8] - 二零二二年经营利润率为16.7%,盈利为港币216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为6.36港币[8] 未来展望 - 公司对未来市场趋势保持乐观态度,认为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云端运算、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将带动对数据的需求增加[10] - 公司认为自身产品组合、战略计划和对研发的持续重视使其准备好抓住未来机遇,并对长期增长轨迹和盈利能力充满信心[11] 2022年度业绩 - 二零二二年度销售收入为19,363,495港币千元,较二零二一年度的21,947,637港币千元下降了11.8%[9] - 二零二二年度毛利为122,528港币千元,较二零二一年度的133,384港币千元下降了8.1%[9] - 二零二二年度每股盈利为6.36港币元,较二零二一年度的7.72港币元下降了17.7%[9] 未来市场趋势 - 公司对未来市场趋势保持乐观态度,认为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云端运算、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将带动对数据的需求增加[10] 公司发展 - 公司更名为ASMPT Limited,进行全球品牌重塑行动,受到员工、客户及合作伙伴的热烈欢迎[17] - 首席财务总监许一帆女士加入高级管理团队,具有金融专业人士经验,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财务职能[17] - 新加入董事会成员张仰学先生和蕭潔雲女士分别在半导体行业和全球知名公司拥有丰富经验,将为公司带来新视野和推动公司发展[18] 2022年度业绩展望 - 二零二二年度ASMPT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的销售收入为港币193.6亿元,较去年按年减少11.8%[27] - 二零二二年度ASMPT Limited的綜合除稅後盈利为港币6.36亿元,按年减少17.5%[27] - 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7.72元,较去年下降[27]
ASM太平洋(0052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06:34
2022年前九个月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首九个月销售收入为150.3亿港元(19.2亿美元),按年下跌4.5%[2][3][5][6][30][31][33][34] - 2022年首九个月新增订单总额为153.2亿港元(19.6亿美元),按年下跌26.6%[2][6][30][33][34] - 2022年首九个月毛利率为41.1%,按年上升77点子[2][5][7][30][33][35] - 2022年首九个月经营利润率为17.6%,按年下跌83点子[2][5][7][30][33][35] - 2022年首九个月盈利为23.5亿港元,按年增长3.8%[2][3][5][7][30][31][33][35] - 2022年首九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5.71港元,增长4.0%[2][3][30][3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收入为1503306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5746900千港元[19][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期盈利为235150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64359千港元[19][4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5.71元,2021年同期为港币5.49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为港币5.69元,2021年同期为港币5.48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税前盈利为303645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918350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全面收益总额为123103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038643千港元[20] - 计算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235337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55970千港元[54] 2022年第三季度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收入为45.6亿港元(5.81亿美元),按年下跌26.8%,按季下跌12.3%[2][5][10][30][33][38] - 2022年第三季度新增订单总额为36.3亿港元(4.62亿美元),按年下跌36.6%,按季下跌22.0%[2][5][10][30][33][38] - 2022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0.9%,按年上升29点子,按季下跌82点子[2][5][10][38] - 2022年第三季度集团盈利为6.17亿港元,按年下跌38.5%,按季下跌31.8%[10][3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收入为456195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232746千港元[19][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本期盈利为61682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03701千港元[19][4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1.50元,2021年同期为港币2.45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为港币1.49元,2021年同期为港币2.44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盈利为82241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01654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全面收益总额为5391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15765千港元[20] - 计算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61666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03820千港元[54] 2022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预测 - 2022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预测将介乎4.55亿美元至5.25亿美元之间[2][30] - 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介于4.55亿美元至5.25亿美元之间,以中间数计按年及按季分别下跌38%和16%[16][44] 先进显示屏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前九个月先进显示屏业务销售收入和新增订单总额按年增长,超微间距小型LED需求增加[8] SEMI分部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SEMI分部销售收入为22.1亿港元(2.81亿美元),占集团总销售收入48.4%,按年下跌37.8%,按季下跌28.1%[11][39] SMT分部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SMT分部销售收入为23.5亿港元(3.00亿美元),占集团总销售收入51.6%,按年下跌12.3%,按季增长10.4%[14][42] 半导体解决方案和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和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的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分别为2207835千港元和2354121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3547706千港元和2685040千港元[52] - 2022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和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的分部盈利分别为297000千港元和460885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799061千港元和571961千港元[53] - 2022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和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的分部盈利百分比分别为13.5%和19.6%,2021年分别为22.5%和21.3%[49] - 2022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百分比为13.5%(三个月)和18.7%(九个月),2021年为22.5%(三个月)和21.6%(九个月)[21] - 2022年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分部盈利百分比为19.6%(三个月)和19.1%(九个月),2021年为21.3%(三个月)和16.6%(九个月)[21] - 2022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为2207835千港元(三个月)和8222155千港元(九个月),2021年为3547706千港元(三个月)和9416898千港元(九个月)[24] - 2022年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为2354121千港元(三个月)和6810906千港元(九个月),2021年为2685040千港元(三个月)和6330002千港元(九个月)[24] 公司股份回购及现金持有情况 - 公司维持每年约50%派息比率的股息政策,已以约1.52亿港元回购24674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6%[15] - 公司自股份回购计划推行以来,已以约1.52亿港元逐步回购合共2,467,4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6%[43]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为39.0亿港元(2021年9月30日为44.9亿港元)[43] 半导体PAE市场预测 - TechInsights预测半导体PAE市场将从2021年的65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17][45]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56] 2022年9月30日未完成订单总额 - 2022年9月30日,未完成订单总额为100.6亿港元(12.8亿美元)[30][34]
ASMPT(0052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30 17:06
整体销售收入情况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04.7亿港元(13.4亿美元),按年增加10.1%,按半年减少15.8%[6][9][20][23][45] - 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为52.0亿港元(6.64亿美元),按年增加0.5%,按季减少1.2%[6][2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13.4亿美元,按年增长10.1%,毛利率41.2%,按年增加104点子,按半年增加21点子[12]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104.711亿港元(13.4亿美元),按半年下降15.8%,按年增长10.1%[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04.7亿港元(13.4亿美元),按年增长10.1%,按半年下降15.8%[23]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04.7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95.14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06%[45] - 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收入介于5.6亿美元至6.3亿美元之间,以中间数计按年及按季分别下跌25.8%和10.3%[32] 新增订单情况 - 2022年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为116.9亿港元(15.0亿美元),按年减少22.8%,按半年增加6.6%[6][20][23] - 2022年第二季度新增订单总额为46.5亿港元(5.93亿美元),按年减少36.5%,按季减少34.0%[6][26] - 2022年第二季度新增订单总额达25.2亿港元(3.21亿美元),按年下跌16.8%,按季下跌14.0%[31] 毛利率情况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1.2%,按年增加104点子,按半年增加21点子[6][12][20][23] - 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1.7%,按年增加110点子,按季增加104点子[6] - 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37.4%,按年增长189点子,按季增长188点子[31] 盈利情况 - 2022年上半年盈利为17.3亿港元,按年增加37.6%,按半年减少9.4%[6][9] - 2022年第二季度盈利为9.05亿港元,按年增加23.5%,按季增加9.0%[6] - 每股中期基本盈利为4.21港元,按年增加38.0%,按半年减少9.9%[6][9] - 2022年上半年盈利17.347亿港元,按半年下降12.4%,按年增长37.6%[20] - 2022年上半年盈利为8,508,000,000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5,669,000,000港元[53]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为22.1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6.1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7.07%[45] - 2022年上半年本期盈利为17.3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2.61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7.60%[45]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4.21港元,2021年同期为3.05港元,同比增长约38.03%[45] - 2022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盈利为4.20港元,2021年同期为3.05港元,同比增长约37.70%[45]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支出为5.5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04.35%[46] - 2022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1.7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1.23亿港元,同比增长约4.81%[46]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1.8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1.1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6.27%[46] - 2022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支出)总额为 - 0.9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0.57亿港元[46] - 2022本期盈利1734676千港元[49] - 2022本期全面收益为1177123千港元[49] - 2022年第二季度分部盈利达4.00亿港元,按年增长27.3%,按季下跌8.6%[31] - 2022年上半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12.41502亿港元,2021年为12.32664亿港元;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为8.37887亿港元,2021年为4.79477亿港元[64]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为22.14044亿港元,2021年为16.16696亿港元[64]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736,71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52,150千港元[80] 股息情况 - 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按年持平[6][10][38] - 2022年上半年,董事会宣布派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按年持平[38] - 2022年上半年已确认分配的2021年末期股息为1,073,03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21,592千港元[79] - 2022年中期报告期终后宣派股息为536,51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34,035千港元[79] - 中期股息将于2022年8月31日左右派发[133] 各业务线销售收入占比及市场情况 - 2022年上半年汽车解决方案销售收入约2.70亿美元,占总销售收入约20%,预计汽车潜在市场到2026年达约29亿美元,2021 - 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3] - 2022年上半年先进封装销售收入约2.35亿美元,占总销售收入约18%,该市场潜在价值到2026年将达27亿美元,2021 - 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13] - 半导体封装和装嵌设备市场2021 - 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公司有信心TCB及HB解决方案组合潜在市场增长率显著超过此数值[14] - 5G智能手机中射频含量的密度比4G手机高约40%[16] - 2022年第二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销售收入达30.7亿港元(3.92亿美元),占集团总销售收入59.0%,按年减少3.0%,按季增加4.4%[29] - 2022年第二季度SMT解决方案分部销售收入达21.3亿港元(2.72亿美元),占集团二季度总销售收入41.0%,按年增长6.0%,按季下跌8.3%[30] - 半导体PAE市场预计从2021年的65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8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2%[34] - 2022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占集团总销售收入约20%,按年增长近60%[23] - 2022年上半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为60.1432亿港元,2021年为58.69192亿港元;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为44.56785亿港元,2021年为36.44962亿港元[64]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对外客户销售收入为39.83272亿港元,2021年为46.05052亿港元[68] - 2022年上半年欧洲对外客户销售收入为16.16988亿港元,2021年为11.07504亿港元[68] - 2022年上半年马来西亚对外客户销售收入为10.48784亿港元,2021年为3.73098亿港元[68] 研发投入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将设备业务销售收入的9.6%(10.0亿港元)投放于研发[35] 现金及银行存款与股本负债比率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结存为47.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48.8亿港元)[3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本负债比率为0.196(2021年12月31日:0.175)[36] 员工成本情况 - 2022年首六个月,公司总员工成本为26.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6.2亿港元[40] 资产负债相关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4.2577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2.4982亿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78.9889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2.50971亿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8.643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8.89309亿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10.3455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3.61662亿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55.6812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4.11689亿港元[48]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8.9220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1.99793亿港元[48]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2.2871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3.37048亿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存货为75.2443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4.55775亿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为55.6821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8.75862亿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贸易负债及其他应付账款为32.6959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6.08392亿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为5,071,90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375,584千港元[83] - 2022年6月30日可收回增值税为257,74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24,017千港元[83]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未到期金额为406649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466823千港元有所下降[84]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181098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19439千港元下降[86] - 2022年6月30日保证拨备为28510200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90343000港元减少[90] - 因法律诉讼拨备约39229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029000港元[93] - 2022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范围为1.70% - 2.49%,2021年12月31日为1.47% - 2.75%[94] - 2022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639238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50066000港元增加;偿还银行贷款289662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08552000港元减少[94] - 2022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499913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44979000港元[85] 营运现金情况 - 2022年上半年营运所得现金为1,684,864,000港元,较2021年的977,572,000港元有所增长[55] - 2022年上半年支付所得税321,344,000港元,高于2021年的272,873,000港元[55] - 2022年上半年营运活动净现金收入为1,363,520,000港元,高于2021年的704,699,000港元[55] - 2022年上半年投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387,240,000港元,高于2021年的90,616,000港元[55] - 2022年上半年融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885,279,000港元,低于2021年的935,818,000港元[55]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91,001,000港元,而2021年为减少321,735,000港元[55] - 2022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81,090,000港元,期末为4,583,497,000港元[55] 投资者持股情况 - 2021年投资者持有附属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8.46%[53] 财务准则采用情况 - 公司于2022年开始采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58][59] 物业、厂房及设备相关情况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7428亿港元,2021年为2.06291亿港元[70] - 2022年上半年出售╱报废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净收益为300万港元,2021年为540万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
ASM太平洋(00522)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1 06:2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新增订单总额达9.03亿美元,按季增长34.2%,按年下降10.0%[2] - 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为6.75亿美元,按年增长21.5%,按季下降15.1%[2]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40.6%,按年增加107点子,按季减少69点子[2]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率为19.1%,按年增加361点子,按季减少97点子[2] - 2022年第一季度盈利为8.30亿港元,按年增长57.1%,按季下降8.9%[2] - 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预测介于6.7至7.4亿美元之间,按中间数计算按年及按季分别增长5.8%及4.5%[2] - 集团收入达52.7亿港元(6.75亿美元),按季下跌15.1%,按年增长21.5%[12] - 集团新增订单总额为70.4亿港元(9.03亿美元),按年下跌10.0%,按季增长34.2%[12] - 集团毛利率为40.6%,按年增长107点子,按季下跌69点子[12] - 集团经营利润率为19.1%,按年增长361点子,按季下跌97点子[12] - 集团盈利达8.30亿港元,按年增长57.1%,按季下跌15.0%[12] - 2022年第一季度盈利8.30亿港元,按年增加57.1%,按季减少8.9%[28] - 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为52.7亿港元(6.75亿美元),按年增加21.5%,按季减少15.1%[28] - 2022年第一季度新增订单总额达9.03亿美元,按季增加34.2%,按年减少10.0%[28]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40.6%,按年增加107点子,按季减少69点子[28]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率为19.1%,按年增加361点子,按季减少97点子[28] - 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预测将介乎6.7至7.4亿美元之间,按中间数计算按年及按季分别增加5.8%及4.5%[28]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达6.7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按年增长21.5%,按季下跌15.1%[31][36][38]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9.03亿美元,按年下跌10.0%,按季增长34.2%[36][38] - 集团毛利率为40.6%,按年增长107点子,按季下跌69点子[36][38] - 集团经营利润率为19.1%,按年增长361点子,按季下跌97点子[36][38] - 集团盈利达8.30亿港元,按年增长57.1%,按季下跌15.0%[36][38] - 本季度末公司持有大量未完成订单总额达15.2亿美元,订单对付运比率为1.34[38] - 集团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介于6.7至7.4亿美元,中间数按年及按季分别增加5.8%及4.5%[43]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52.67414亿港元,本期盈利为8.3016亿港元[44]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盈利为2.02港元,摊薄每股盈利为2.02港元[45] 先进封装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先进封装工具新增订单总额创新高,占整体约35%[6] - 先进封装(AP)工具新增订单总额创历史新高,占整体新增订单总额约35%[32] - 集团首选先进晶片与晶圆热压焊接(TCB)工具新增订单总额接近1亿美元[32] 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汽车解决方案第一季度新增订单总额按季增长约49%[8] - 预计2026年先进封装潜在市场约达27亿美元,汽车行业潜在市场达29亿美元[7][8] - 集团汽车解决方案新增订单总额按季增长约49%,预计2026年汽车行业潜在市场规模达29亿美元[34] SMT解决方案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SMT新增订单总额连续两季度按季增长,收入也按季增长[9] - SMT解决方案分部收入23.2亿港元(2.98亿美元),占集团总收入44.1%,按年增长42.4%,按季增长10.5%[16] - SMT解决方案分部新增订单总额29.3亿港元(3.75亿美元),按年增长16.3%,按季增长18.9%[16] - 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收入2022年Q1为23.25亿港元,2021年Q4为21.04亿港元,2021年Q1为16.33亿港元[24] - 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分部盈利百分比2022年Q1为18.8%,2021年Q4为15.5%,2021年Q1为10.1%[24] - SMT解决方案分部新增订单总额为29.3亿港元(3.75亿美元),按年及按季分别增长16.3%及18.9%[42] - SMT解决方案分部收入为23.2亿港元(2.98亿美元),占集团总收入的44.1%,按年及按季分别增长42.4%及10.5%[42] - SMT解决方案分部毛利率为35.5%,按年增长331点子,按季下降125点子[42] - SMT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4.38亿港元,按年及按季分别增长165.1%及34.4%[43] 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收入29.4亿港元(3.77亿美元),占集团季度总收入55.9%,按年增长8.8%,按季下跌28.2%[14]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新增订单总额41.2亿港元(5.27亿美元),按年下跌22.5%,按季增长47.7%[15] - 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收入2022年Q1为29.43亿港元,2021年Q4为40.97亿港元,2021年Q1为27.04亿港元[24]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百分比2022年Q1为21.2%,2021年Q4为24.3%,2021年Q1为20.4%[24]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收入达3.77亿美元,占集团季度总收入的55.9%,按年增长8.8%,按季下跌28.2%[39][40]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新增订单总额为41.2亿港元(5.27亿美元),按年下跌22.5%,按季增长47.7%[41]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毛利率为44.7%,按年及按季分别增长68点子及103点子[41]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6.25亿港元,按年增长13.2%,按季下跌37.2%[41]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收入为2942583千港元,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为2324831千港元,总计5267414千港元[5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未提及,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为624662千港元,总计1062492千港元[5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利息收入为5439千港元,财务费用为(29426)千港元[5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合营公司业绩持份为49109千港元,未分配其他收入为5914千港元[5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分配外币净汇兑收益及外币远期合约的公平价值变动为31404千港元,未分配一般及行政费用为(53637)千港元[5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除税前盈利为1055403千港元[5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百分比为21.2%,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为18.8%[5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本公司持有人应占之本期盈利)为832335千港元[5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潜在摊薄影响之股数)为412695千股[5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计算每股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412816千股[51]
ASMPT(0052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3-31 17:3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度盈利创新高达31.8亿港元,按年增加398.8%[9] - 2021年底现金及银行存款结存创新高达48.8亿港元[9] - 2021年度全年每股股息为3.90港元,按年增加约44.4%[9] - 2021年毛利率为40.6%,按年增加563点子[9] - 2021年经营利润率为18.9%,按年增加1143点子[9] - 2021年12月31日,未完成订单总额为100.6亿港元(12.9亿美元)[9]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19.48亿港元,2020年为147.00亿港元[10] - 2021年除税前盈利为40.92亿港元,2020年为8.26亿港元[10]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自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7.72港元,2020年为3.97港元[10] - 2021年集团收入创新高,达港币219.5亿元(28.2亿美元),较前一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49.3%[13][24] - 2021年集团盈利创新高,综合除税后盈利为港币31.8亿元,较前一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盈利增加398.8%[13][24] - 2021年集团全年合计每股派息为港币3.90元,较2020年的每股股息大幅增加44.4%[13][25] - 2021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7.72元,2020年为港币1.54元[24] - 2021年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60元,2020年为港币2.00元[25] - 2021年已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30元,2020年为港币0.70元[25] - 2021年第四季度新增订单总额52.50亿港元(6.74亿美元),按季 - 8.2%,按年 + 25.0%;全年新增订单总额261.161亿港元(33.6亿美元),按年 + 65.6%[36] - 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62.007亿港元(7.96亿美元),按季 - 0.5%,按年 + 43.9%;全年收入219.476亿港元(28.2亿美元),按年 + 49.3%[36] - 2021年第四季度毛利率41.3%,较上季 + 76点子,较去年 + 588点子;全年毛利率40.6%,较去年 + 427点子[36] - 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利润率20.0%,较上季 - 80点子,较去年 + 976点子;全年经营利润率18.9%,较去年 + 1007点子[36] - 2021年第四季度盈利9.764亿港元,按季 - 2.7%,按年 + 182.5%;全年盈利32.407亿港元,按年 + 273.6%[36] - 2021年第四季度盈利率15.7%,较上季 - 36点子,较去年 + 773点子;全年盈利率14.8%,较去年 + 886点子[36] - 2021年集团全年收入达219.5亿港元(28.2亿美元),按年增加49.3%[38] - 2021年集团新增订单总额达261.2亿港元(33.6亿美元),按年增加65.6%[38] - 2021年底集团未完成订单总额达100.6亿港元(12.9亿美元),订单对付运比率为1.19[38] - 2021年集团毛利率为40.6%,按年增加427点子[38] - 2021年集团经营利润率为18.9%,按年增加1007点子[38] - 2021年集团盈利达32.4亿港元,按年增加273.6%[39] - 2021年底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达48.8亿港元,创历史新高[39] - 2021年第四季度集团收入达62.0亿港元(7.96亿美元),按年增加43.9%[40] - 2021年第四季度集团新增订单总额为52.5亿港元(6.74亿美元),按年增加25.0%[4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结存大幅增加9.5%至48.8亿港元,2020年为44.6亿港元[56] - 2021年集团派发股息13.6亿港元,2020年为5.73亿港元[5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股本负债比率为17.5%,2020年为23.1%[5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可动用银行融资为33.4亿港元(4.28亿美元),2020年为23.0亿港元(2.97亿美元)[5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为27.0亿港元,2020年为30.5亿港元[56] - 2021年每股股息较2020年增加约44.4%[57]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储备为25.82741亿港元,2020年为23.9892亿港元[74]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60港元,2020年为2.00港元;年内已派付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2020年为0.70港元;全年股息每股3.90港元,2020年为2.70港元[68]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1,947,637千港元,2020年为14,700,250千港元,同比增长49.3%[155] - 2021年毛利为8,907,607千港元,2020年为5,138,881千港元,同比增长73.3%[155] - 2021年除税前盈利为4,092,459千港元,2020年为826,080千港元,同比增长395.4%[155]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本年度盈利为3,175,180千港元,2020年为636,612千港元,同比增长398.8%[155] - 2021年每股盈利(自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基本为7.72港元,2020年为3.97港元,同比增长94.5%[155] - 2021年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3,004,126千港元,2020年为2,000,611千港元,同比增长50.2%[156] - 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8,249,820千港元,2020年为8,364,572千港元,同比下降1.4%[158] - 2021年流动资产为18,250,971千港元,2020年为14,799,413千港元,同比增长23.3%[158] - 2021年流动负债为6,889,309千港元,2020年为5,335,856千港元,同比增长29.1%[158] - 2021年权益总额为15,411,689千港元,2020年为13,194,247千港元,同比增长16.8%[159] - 2021年除税前盈利4,092,459千港元,2020年为1,856,552千港元[164] - 2021年投资物业折旧5,273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19,17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16,566千港元[164] - 2021年无形资产摊销101,768千港元,出售/注销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收益)9,423千港元[164] - 2021年未计营运资金变动之营运现金流量为5,354,936千港元,2020年为2,410,040千港元[164] - 2021年营运所得现金为3,067,844千港元,支付所得税575,701千港元,退回所得税50,628千港元[164] - 2021年营运活动净现金收入为2,542,771千港元,2020年为2,676,991千港元[164] - 2021年投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518,733千港元,2020年投资项目净现金收入为311,841千港元[165] - 2021年融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1,715,767千港元,2020年融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969,346千港元[165]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308,271千港元,2020年增加2,019,486千港元[165] - 2021年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81,090千港元,2020年年终为4,450,564千港元[1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汽车解决方案市场收入上升超一倍以上,客户群显著扩大[16] - 2021年合营公司AAMI财务表现强劲,超越先前协定目标,集团获重大非现金重估收益[15] - 2021年先进封装(AP)解决方案收入约5.90亿美元,按年增加35%,订单对付运比率为1.15,潜在市场预计从2021年的16亿美元扩大至2026年的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29] - 2021年汽车终端市场应用为公司贡献约4.30亿美元收入,较去年增长超一倍,汽车领域潜在市场预计从2021年的19亿美元增加至2026年的2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0] - 公司最近接获未来两年接近1亿美元的更先进的晶片与晶圆TCB平台订单,很大部分今年交付[32] - 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AAMI)2021年表现强劲,有望达成盈利目标,可能使公司于AAMI的拥有权由44.44%增加至49%[35]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达41.0亿港元(5.26亿美元),按年激增72.4%[42] - SMT解决方案分部2021年第四季度新增订单总额达24.6亿港元(3.16亿美元),按年增52.7%,按季增13.4%;全年新增订单总额101.771亿港元,按年增50.0%[44][45] - SMT解决方案分部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21.0亿港元(2.70亿美元),占本季度集团总收入33.9%,按年增8.8%,按季跌21.7%;全年收入84.337亿港元(13.1亿美元),按年增25.3%[44] - SMT解决方案分部2021年第四季度毛利率36.7%,按年增566点子,按季增10点子;全年毛利率35.5%,按年增441点子[44] - SMT解决方案分部2021年第四季度分部盈利3.26亿港元,按年增62.5%,按季减43.0%;全年分部盈利13.8亿港元,按年增109.6%[44][4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配至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的一个现金产生单位商誉减值为2.24824亿港元[148] - 分配至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其他现金产生单位和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业务的商誉及无使用期限之无形资产并无已确认的减值[148] 集团人员相关情况 - 公司员工团队遍布全球29个地区,超14000人[12] - 集团全球多个研发中心研发员工超2200人,多年来年度研发支出占集团设备总收入约10%,2021年为19.5亿港元,目前已提供近2000项专利和待批专利[54] - 集团独特的促成技术团队ETG约有550人,能使集团迅速掌握技术发展潜力[5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约11700名员工,总员工成本为55.5亿港元,2020年为44.1亿港元[60] - 集团制定为期三年人才计划,聚焦发挥员工最佳水平[61] - 集团实施更具结构性和系统化方法,确保每个关键职位至少有一至两名潜在继任人选[64] 集团发展策略 - 集团推行策略性增长及成本优化措施,将在未来数年分阶段实施[13][23][18] - 集团将分阶段推行增长和成本优化策略性措施,增长措施包括扩大先进封装工具技术领先地位、增加主流和应用工具市场占有率、实现应用AIoT的未来智能工厂[47][48][50][51] - 集团成本优化措施包括改善产品和营运成本结构、提高产能和供应链管理的可展性和灵活性[52] 集团董事相关情况 - Paulus Antonius Henricus Verhagen于2021年5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将在2022年5月10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75] - Petrus Antonius Maria van Bommel自2021年5月18日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75] - 周珮芬自2022年1月1日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75] - Orasa Livasiri、黃漢儀及鄧冠雄将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位,且愿意膺选连任[75] - Orasa Livasiri小姐66岁,1994年加入董事会,2017年3月2日任董事会主席[76] - 乐锦壮先生58岁,2007年3月9日加入董事会,拥有20年财务及公司管理经验[76] - 黄汉仪先生74岁,2012年12月27日加入董事会,退休前为香港城市大学知识转移处协理副校长[76] - 邓冠雄先生76岁,2013年4月26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4年11月13日任东瀛游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卢钰霖先生58岁,2020年5月19日任非执行董事,为ASM International行政总裁等[77] - Paulus Antonius Henricus Verhagen先生56岁,2021年5
ASMPT(0052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8-30 16:4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二季度收入达51.8亿港元(6.67亿美元),新增订单总额为73.2亿港元(9.43亿美元)[5][124][139] - 2021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按年及按季分别增加257点子及101点子,盈利为7.32亿港元[5][124] - 2021年上半年收入达95.1亿港元(12.3亿美元),新增订单总额达151.5亿港元(19.5亿美元)[6][125][135][136] - 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按年及按半年分别增加260点子及481点子,盈利为12.6亿港元[6][125][135][137] - 2021年上半年每股中期盈利为3.05港元,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6][125] - 2021年6月30日,未完成订单总额达115.4亿港元(14.9亿美元)[6][125][137] - 预测2021年第三季度收入介于7.3亿至7.8亿美元之间[7][126][151] - 2021年上半年收入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41.5%,较前六个月增加19.3%[9][128][135][136] - 2021年第二季度综合除税后盈利较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一季度有所增加[9] - 2021年派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2020年为0.70港元[10] - 2021年第二季度新增订单总额73.227亿港元(9.43亿美元),按季降6.5%,按年增140.0%;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151.503亿港元(19.5亿美元),按半年增84.7%,按年增100.2%[16] - 2021年第二季度收入51.772亿港元(6.67亿美元),按季增19.4%,按年增38.2%;上半年收入95.142亿港元(12.3亿美元),按半年增19.3%,按年增41.5%[16] - 2021年第二季度毛利率40.6%,按季增101点子,按年增257点子;上半年毛利率40.1%,按半年增481点子,按年增260点子[16] - 2021年第二季度盈利7.322亿港元,按季增38.6%,按年增126.3%;上半年盈利12.607亿港元,按半年增143.1%,按年增261.2%[16] - 2021年第二季度盈利率14.1%,按季增196点子,按年增551点子;上半年盈利率13.3%,按半年增675点子,按年增806点子[16] -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达51.8亿港元(6.67亿美元),按年及按季分别增加38.2%及19.4%[20] -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73.2亿港元(9.43亿美元),按年增加140.0%,按季下降6.5%[20] -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0.6%,按年和按季分别增长257点子及101点子[20] - 2021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95.14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67.26亿港元[38][127][157] - 2021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本期盈利为12.61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3.49亿港元[38][127][157] - 2021年上半年每股盈利(自持續經營及已終止經營業務)基本和摊薄均为3.05港元,2020年为0.95港元[38][127][157] - 2021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支出为1.38亿港元,2020年为1.91亿港元[39][158] - 2021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1.23亿港元,2020年为1.99亿港元[39][158]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2.6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83.65亿港元[40][159]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71.73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47.99亿港元[40][159]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5.46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3.36亿港元[40][159] - 2021年6月30日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35.2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1.70亿港元[41]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3.3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6.34亿港元[4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运所得现金为977,57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53,149千港元[46][165] - 2021年上半年支付所得税272,87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16,416千港元[46][165] - 2021年上半年营运活动净现金收入为704,69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336,733千港元[46][165] - 2021年上半年投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90,61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39,633千港元[46][165] - 2021年上半年融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935,81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净收入190,297千港元[46][165]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净减少321,73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增加1,287,397千港元[46][165] - 2021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为4,450,564千港元,期末为4,093,503千港元[46] - 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收入为58.69亿港元,2020年为36.76亿港元;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收入为36.45亿港元,2020年为30.49亿港元[56] - 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12.33亿港元,2020年为4.20亿港元;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4.79亿港元,2020年为2.85亿港元[56]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为16.17亿港元,2020年为4.58亿港元[56] - 2021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对外客户收入为46.05亿港元,2020年为28.83亿港元[59] - 2021年上半年欧洲对外客户收入为11.08亿港元,2020年为9.57亿港元[59] - 2021年上半年美洲对外客户收入为8.03亿港元,2020年为5.78亿港元[59] - 2021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06亿港元,2020年为2.11亿港元[60] - 2021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中诉讼相关拨备为2.17亿港元,2020年无;出售/注销物业、厂房及设备净收益为0.54亿港元,2020年为0.23亿港元[61] - 2021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为1.88亿港元,2020年为4.58亿港元[64]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本期税项香港为27,021千港元,中国为57,805千港元,其他司法权区为190,892千港元,总计275,718千港元;2020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0,759千港元、29,895千港元、121,651千港元和162,305千港元[65]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以往年度拨备不足(过多)及递延税项抵免后为356,038千港元,2020年为108,744千港元[65] - 2021年公司持有人应占本期盈利(自持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1,252,150千港元,2020年为389,372千港元[74] - 2020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本期盈利为41,778千港元,计算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盈利2021年为1,252,150千港元,2020年为347,594千港元[74] - 2021年和2020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分别为410,646千股和408,799千股,计算每股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分别为411,184千股和409,310千股[7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95.1亿港元(12.3亿美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67.3亿港元(8.66亿美元)增加41.5%,较前六个月的79.7亿港元(10.3亿美元)增加19.3%[128] -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综合除税后盈利为7.32亿港元,2020年第二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盈利为3.24亿港元,上一季度盈利为5.28亿港元[128] - 2021年第二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1.78港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27港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0.79港元[128] - 2021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95.14亿港元,销售成本56.98亿港元,毛利38.17亿港元[127]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16.17亿港元,所得税开支3.56亿港元,持续经营业务本期盈利12.61亿港元[127]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自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3.05港元,2020年为0.95港元[127] - 公司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2020年为0.70港元[129]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销售回报率为17.3%,2020年上半年为7.3%[147] - 2021年6月30日存货额为73.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7.7亿港元;年度化存货周转率为2.90倍,2020年上半年为2.20倍[147]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结存为41.0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4.6亿港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03.8天,2020年上半年为79.6天[147] - 2021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28,2020年12月31日为2.77;股本负债比率为22.8%,2020年12月31日为23.1%[147] - 2021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30.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0.5亿港元;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35.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1.7亿港元[148] - 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高86%[148]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6.26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94.64亿港元[159] - 2021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78.90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8.28亿港元[159]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3,520,53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169,589千港元[160] - 2021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30,32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4,658千港元[160] - 2021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3,550,86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194,247千港元[160]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为2,250,00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500,476千港元[160] - 2021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1,398,83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52,476千港元[160] - 2021年上半年期间盈利为1,252,150千港元[162] - 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价值列账的权益性工具投资公平价值减值净额为49,735千港元[162] - 换算海外附属公司账面更新及被指定对冲现金流量的对冲工具公平价值收益为12,337千港元,相关减值为97,543千港元[162] - 本期间全面〔支出〕收益为1,117,209千港元[162] - 2021年6月30日股息储备为534,03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821,592千港元[160] 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二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收入达31.7亿港元(4.08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61.1%,按年及按季分别激增46.3%及17.1%[22] - 2021年第二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新增订单总额达43.0亿港元(5.53亿美元),按年增加144.2%,按季下跌19.1%[22] - 2021年第二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毛利率为43.8%,按年增长94点子,按季持平[22]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2021年第二季度新增订单总额43.0亿港元(5.53亿美元),按年增加144.2%,按季下跌19.1%;
ASMPT(0052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01 17: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47.0025亿港元,2019年为140.30169亿港元[7] - 2020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为21.86994亿港元,2019年为18.52873亿港元[7] - 2020年总收入为168.87244亿港元,2019年为158.83042亿港元[7] - 2020年除税前盈利为18.56552亿港元,2019年为9.75734亿港元[7] - 2020年所得税开支为2.26049亿港元,2019年为3.53356亿港元[7] - 2020年本年度盈利为16.30503亿港元,2019年为6.22378亿港元[7] - 2020年每股盈利(自持續經營業務及已終止經營業務)基本为3.97港元,2019年为1.52港元[7] - 2020年每股盈利(自持續經營業務及已終止經營業務)摊薄为3.95港元,2019年为1.52港元[7] - 2020年每股盈利(自持續經營業務)基本为1.54港元,2019年为1.71港元[7] - 2020年每股盈利(自持續經營業務)摊薄为1.53港元,2019年为1.70港元[7] - 2020年集团收入为168.9亿港元(21.8亿美元),按年增加6.3%[14][18] - 2020年集团综合除税后盈利为16.3亿港元,较前一年度增加162.0%[18]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97港元,2019年为1.52港元[18] - 2020年集团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00港元,全年合计每股派息2.70港元,较2019年增加35%[14][19] - 2020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总额达44.6亿港元创历史新高[14] - 2020年集团新增订单总额为184.88亿港元,按年增长16.7%;收入为168.872亿港元,按年增长6.3%[26] - 2020年集团(包括一次性项目及其相关税务影响)盈利为16.305亿港元,按年增长162.0%;盈利率为9.7%,按年增加574点子[27] - 2020年集团(不包括一次性项目及其相关税务影响)盈利为10.024亿港元,按年增长61.1%;盈利率为5.9%,按年增加202点子[28] - 2020年全年公司收入为168.9亿港元(21.8亿美元),按年增加6.3%[29] - 2020年新增订单总额按年增长16.7%,下半年新增订单总额超越上半年[29] - 公司毛利率(不包括一次性存货拨备1.99亿港元)为33.6%,按年略降114点子[30] - 公司盈利(不包括一次性项目及其相关税务影响)为10.0亿港元,按年增加61.1%[30] - 公司盈利(包括一次性项目及其相关税务影响)为16.3亿港元,按年增加162.0%[31] - 2020年末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达59.3亿港元(7.65亿美元),订单对付运比率为1.09[31] - 2020年末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44.6亿港元,贷款30.5亿港元,净现金状况达14.1亿港元[31] - 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为49.2亿港元(6.34亿美元),按年及按季分别增长10.5%及15.2%[32] - 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51.0亿港元(6.58亿美元),按年及按季分别增加46.3%及12.9%[32] - 2020年12月31日存货额为57.7亿港元(2019年:62.9亿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存货周转率为2.52倍(2019年:2.31倍)[46]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存款结存大幅增加91.7%至44.6亿港元(2019年:23.3亿港元)[46] - 2020年派息5.73亿港元(2019年:11亿港元),每股股息较2019年高35%,2020财年派息比率为68%(2011 - 2020年平均:50%)[46][47] - 2020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77(2019年:3.02),股本负债比率为23.1%(2019年:26.2%)[46] - 2020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为30.5亿港元(2019年:30.4亿港元),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32亿港元(2019年:116亿港元)[47] - 2020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00元,2019年为每股港币0.70元[70] - 2020年已派付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70元,2019年为每股港币1.30元[70] - 2020年全年股息每股为港币2.70元,2019年为港币2.00元[70] - 2020年公司收入为16887244千港元,较2019年的15883042千港元增长6.32%[162] - 2020年公司本年度盈利为1630503千港元,较2019年的622378千港元增长162%[162][163]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自持續經營業務及已終止經營業務)为3.97港元,2019年为1.52港元[162] - 2020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2000611千港元,较2019年的453067千港元增长341.57%[163] - 2020年非流动资产为8364572千港元,较2019年的7464459千港元增长12.06%[164] - 2020年流动资产为14799413千港元,较2019年的13381128千港元增长10.6%[164] - 2020年流动负债为5335856千港元,较2019年的4432299千港元增长20.39%[164] - 2020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463557千港元,较2019年的8948829千港元增长5.75%[164] - 2020年本公司持有人應佔全面收益總額为1979329千港元,较2019年的452016千港元增长337.9%[163] - 2020年非控股權益應佔全面收益總額为21282千港元,较2019年的1051千港元增长1924.93%[163] - 2020年股本为41,079千港元,2019年为40,889千港元[165] - 2020年股息储备为821,592千港元,2019年为286,227千港元[165] - 2020年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3,169,589千港元,2019年为11,628,316千港元[165] - 2020年非控股权益为24,658千港元,2019年为3,376千港元[165] - 2020年权益总额为13,194,247千港元,2019年为11,631,692千港元[165] - 2020年银行贷款为2,500,476千港元,2019年为2,722,118千港元[165] - 2020年租赁负债为1,352,476千港元,2019年为1,362,169千港元[165] - 2020年退休福利责任为319,821千港元,2019年为260,551千港元[165] - 2020年拨备项目为51,345千港元,2019年为53,024千港元[165] - 2020年衍生金融工具为55,804千港元,2019年无此项数据[165] - 2019年1月1日股本为40,667透琴干元,股本登價为1,346,343透琴干元[168] - 2019年本年度盈利不会重新分类至损益的项目涉及金额619,249透琴干元[168] - 2019年以公平价值列账的权益性工具之公平价变动为 -55,906透琴干元[168] - 2019年换算海外联营公司汇兑差额为 -119,337透琴干元[168] - 2019年全面收益(支出)为563,333透琴干元[168] - 2020年1月1日股本为40,889透琴干元,股本登價为1,541,129透琴干元[168] - 2020年本年度盈利不会重新分类至损益的项目涉及金额1,621,516透琴干元[168] - 2020年界定福利退休计划重新计量变动为 -26,100透琴干元[168] - 2020年换算海外联营公司汇兑差额为448,613透琴干元[168] - 2020年全面(文武)埃基为1,555,406透琴干元[168] - 2020年除税前盈利为1856552千港元,2019年为975734千港元[169] - 2020年营运活动净现金收入为2676991千港元,2019年为2833682千港元[169] - 2020年投资项目净现金收入为311841千港元,2019年净现金支出为795912千港元[170] - 2020年融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969346千港元,2019年为1935379千港元[170]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增加2019486千港元,2019年增加102391千港元[170] - 2020年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为4450564千港元,2019年为2317543千港元[170] - 2020年新增银行贷款892756千港元,2019年为2500000千港元[170] - 2020年偿还银行贷款916601千港元,2019年为714887千港元[170] - 2020年派付股息572454千港元,2019年为1098013千港元[1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为23.8亿港元(3.07亿美元),占集团同期总收入48.3%,按年和按季分别激增17.3%和24.1%[35]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新增订单总额为25.9亿港元(3.34亿美元),按年增加84.9%,按季增加16.0%[37] - SMT解决方案分部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为19.3亿港元(2.49亿美元),占集团同期总收入39.3%,按年及按季分别增加1.4%及10.4%[38] - SMT解决方案分部2020年第四季度新增订单总额为16.1亿港元(2.08亿美元),按年增加4.7%,按季减少9.1%[39] - 物料分部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为6.08亿港元(785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占集团同期总收入12.4%,按年和按季分别增加17.8%和1.0%[45] - 物料分部2020年第四季度新增订单总额达9.04亿港元(1.1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按年和按季分别增加64.7%和75.3%[45] - 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2020年毛利率40.7%,按年降43点子;下半年毛利率39.4%,按半年降279点子;第四季度毛利率39.0%,按季降95点子,按年降180点子[35] - SMT解决方案分部2020年毛利率31.1%,按年降384点子;下半年毛利率30.5%,按半年降133点子;第四季度毛利率31.1%,按季增119点子,按年降441点子[38] - 物料分部2020年毛利率15.7%,按年增558点子;下半年毛利率17.5%,按半年增400点子;第四季度毛利率15.5%,按季降388点子,按年增707点子[44] 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员变动 - 2020年5月12日,集团行政总裁由李伟光移交至黄梓达[11] - 2020年4月13日,集团委任周珮芬为首席财务总监[11] - 2020年5月12日,李伟光先生卸任集团行政总裁,由黄梓达先生接任[21] - 2020年4月13日,周珮芬女士获委任为集团CFO,并于5月19日获委任为董事会执行董事[21] - 卢鈺霖先生于2020年5月19日起获委任为公司董事[77] - Charles Dean del Prado先生自2020年5月18日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77] - 黄梓達先生于2020年5月12日获委任为集团行政总裁[77] - Guenter Walter Lauber先生于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获委任为公司董事[77] - 周珮芬女士于2020年4月13日获委任为集团首席财务总监,5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