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创医疗(00853)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医疗综合指数报1467.3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微创医疗等
金融界· 2025-05-06 17:17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疗综合指数报1467 39点 近一个月上涨0 37% 近三个月上涨10 32% 年至今上涨11 90% [1] - 该指数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3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京东健康(15 7%) 阿里健康(15 39%) 国药控股(11 5%) 威高股份(7 35%) 微创医疗(4 9%) 平安好医生(4 63%) 上海医药(3 7%) 微创机器人-B(3 6%) 先健科技(3 16%) 锦欣生殖(3 03%) [1] - 所有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医药商业占比48 51% 医疗服务占比23 49% 医疗耗材占比23 03% 医疗设备占比3 98% 体外诊断占比0 98%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调整样本或成分股发生特殊事件时 会进行相应调整 [2]
微创医疗(0085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9: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31063千美元,较2023年的950725千美元增加8.5%[10] - 2024年公司毛利为574092千美元,较2023年的532098千美元增加7.9%[10]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268459千美元,较2023年的649157千美元减亏58.6%[10] - 2024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14043千美元,较2023年的477629千美元减亏55.2%[10]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11.68美分,较2023年的26.19美分减亏55.4%[10] - 2024年摊薄每股亏损12.15美分,较2023年的27.17美分减亏55.3%[10] - 2024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亏损222786千美元,较2023年的434553千美元减亏48.7%[10] - 2024年公司净亏损2.68亿美元,同比大幅收窄59%;EBITDA由上年亏损3.704亿美元改善至盈利6040万美元;经营性现金流出大幅收窄7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出海业务收入强劲增长85%[25] - 报告期内运营费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68%,研发费率从40%下降至21%[26] - 2024年公司业务收入10.31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7%[38]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总金额下降2.165亿美元,同比下降23.6%,运营费率同比下降28.5个百分点[39] - 报告期内公司净亏损2.685亿美元,较上年大幅收窄58.6%[39] - 报告期内公司EBITDA由去年亏损3.704亿美元改善至盈利6040万美元[39] - 2024年度集团收入较2023年度增加9.6%(剔除汇率影响)或8.5%(按美元计),非中国区销售额占总收入49.5%[90] - 2024年销售成本4570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9.2%;毛利5741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7.9%,毛利率降至55.7%[102][103] - 研究及开发成本从2023年的37940万美元减少42.9%至2024年的21650万美元[104] - 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64920万美元大幅收窄至2024年的26850万美元,EBITDA从亏损37040万美元改善至盈利6040万美元[112] - 2024年净亏损2.68459亿美元,较2023年的6.49157亿美元减少58.6%;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2.22786亿美元,较2023年的4.34553亿美元减少48.7%[114]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3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196亿美元减少[117] - 2024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为15.971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665亿美元增加3060万美元;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64.3%上升到2024年的68.5%[118]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5.583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65亿美元[119] - 2024年汇兑净损失1230万美元,2023年为770万美元[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总额约为1.084亿美元[121]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2777.3万美元,较2023年的3965.9万美元减少30.0%[114]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9815.5万美元,较2023年的284.5万美元增加3350.1%[114] - 2024年出售以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权益之收益1672.9万美元,较2023年的1530.9万美元增加9.3%[114] - 2024年集团收入1031.1百万美元,较2023年增长9.6%(剔除汇率影响),亏损268.5百万美元(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14.0百万美元)[1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6347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8230名[165] - 2024财年集团向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分别占年内销售成本的5.1%及11.8%[169] - 2024财年集团向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分别占年内总收入的13.7%及36.1%[169] - 2024年12月31日可向公司权益股东分派的储备总额为5.83688亿美元,2023年为6.00073亿美元[171]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情况 - 2024年骨科医疗业务收入占比24.5%,心血管介入业务占比15.6%,心律管理业务占比21.4%[12] - 2024年按地理区域划分,中国收入占比50.6%,北美洲占比9.0%,欧洲占比27.2%[13] 公司产品相关情况 - 公司产品在全球20000多家医院使用,已获10000余项专利(包括申请)[18][19] - 报告期内及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共有9款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累计达39款,连续十年排名第一;获58项中国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证;在43个海外市场获249项首次注册证,其中18项CE认证,4项FDA注册许可[27] - 截至报告期末,药物洗脱支架产品累计覆盖中国市场逾3500家医院,球囊产品覆盖国内约1500家医院[45] - 全球首款新一代生物全降解可吸收心脏支架Firesorb®自2024年7月获批上市后,报告期内贡献销售收入[45] - 截至报告期末,支架产品覆盖海外92个国家和地区,球囊产品覆盖87个国家和地区[46] - 公司国产起搏器产品累计覆盖逾1300家医院[56] - 心脉医疗产品累计进入国内超2400家医院,挽救逾28万患者生命[59] - 报告期内及截至报告期末,微創腦科學新增开拓约450家医院,累计覆盖约3,400家医院,累计支持约21万台神经介入手术[65] -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累计已进入22个国家,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累计已进入24个国家,Hercules® Low Profile直管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累计已进入24个国家[62] - 心通医疗TAVI产品国内新进入超80家医院,累计覆盖超630家医院,AnchorMan®累计突破350例临床应用,手术成功率达100%[68] - 微创机器人旗下产品综合订单量累计突破100台[75] - 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全球订单达39台,商业化装机突破30台,中国市场省市级头部三甲医院及全国百强医院占比提升至60%以上,海外市场取得超20台商业化订单[75] - 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报告期内全球订单25台,累计订单超40台,覆盖五大洲医疗机构[75] - R - ONE®血管介入机器人中标5家上海头部公立医院,实现中国市场首两台商业化装机[75] - 图迈®已在近20个国家或地区获认证,鸿鹄®获近十个国家和地区权威监管机构上市批准[76] - 图迈®已在全球辅助完成超300例远程人体临床手术,创造25项世界纪录[77] - 公司创新产品销售累计覆盖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逾两万家医院[83] 心血管介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心血管介入业务全球收入同比稳定增长9.9%,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强劲增长47.0%[30] - 报告期内,公司心血管介入业务全球营业收入16570万美元,同比提升9.9%(剔除汇率影响),该板块运营费用占收入比率下降17.5个百分点[44] - 报告期内,心血管介入业务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7.0%(剔除汇率影响)[46] - 报告期内,心血管介入业务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收入增长60.6%(剔除汇率影响)[46] - 报告期内,心血管介入业务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0%(剔除汇率影响)[46] - 2024年心血管介入业务收入16573.5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9.9%(剔除汇率影响)或5.9%(按美元计)[94][95]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全球收入同比稳定增长6.2%,净亏损同比收窄67.1%,EBITDA按计划转正;中国业务销售收入同比提升26.1%[31] - 集团骨科医疗器械业务全球营业收入25270万美元,同比增长6.2%(剔除汇率影响)[50] - 集团骨科业务净亏损同比收窄67.1%,EBITDA在2024年下半年转正[50] - 国际(非中国)骨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剔除汇率影响)[54] - EMEA地区骨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8%(剔除汇率影响)[54] - 日本地区骨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剔除汇率影响)[54] - 国际(非中国)骨科业务膝关节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4%(剔除汇率影响)[54] - 中国骨科业务收入同比提升26.1%(剔除汇率影响)[54] - 2024年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收入25270.6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6.2%(剔除汇率影响)或6.0%(按美元计)[94][97] 心律管理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心律管理业务全球收入同比稳定增长7.2%,EBITDA获改善;中国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1.3%[31] - 心律管理业务全球收入2.206亿美元,同比增长7.2%(剔除汇率影响)[56] - 心律管理国际(非中国)业务收入同比上升3.4%(剔除汇率影响)[56] - 心律管理中国业务收入同比提升51.3%(剔除汇率影响)[56] - 公司起搏器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幅提升56.1%(剔除汇率影响),导线产品销售额同比提升34.4%(剔除汇率影响)[56] - 2024年心律管理业务收入22061.3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6.6%(按美元计)或7.2%(剔除汇率影响)[94] - 心律管理业务2024年收入2206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7.2%(剔除汇率影响)或6.6%(按美元计),中国市场收入同比提升51.3%(剔除汇率影响)[98]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全球收入1.69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4%,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3.6%[32] -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有9款创新产品获NMPA上市批准,7款为外周血管介入领域产品,1款进入绿色通道[32] - 心脉医疗实现收入1.695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剔除汇率影响)[58] - 心脉医疗海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9.4%,海外收入占该板块收入比重提升至13.6%[58] - 报告期内心脉医疗共有9款创新产品获NMPA批准上市,其中7款为外周血管介入产品[59] - 2025年初,心脉医疗的Hector®胸主多分支支架获批进入“绿色通道”[59] - 报告期内心脉医疗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9.4%(剔除汇率影响),海外收入占该板块收入比重提升至13%以上,产品销售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62] - 2024年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收入16953.7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0.8%(按美元计)或1.6%(剔除汇率影响)[94] -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2024年收入1695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1.6%(剔除汇率影响)或0.8%(按美元计)[100] 神经介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神经介入业务全球收入同比增长14.4%,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7.6%,2024年新增开拓约450家医院,累计覆盖约3400家医院[32] - 神经介入业务2024年初至报告日期有9款新产品获NMPA批准[32] - 报告期内微創腦科學录得收入107.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4%(剔除汇率影响),海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翻倍,海外收入占该板块比重提升至9.9%[63] - 报告期内及截至报告期末,微創腦科學共有9款新产品顺利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65] - 报告期内微創腦科學海外收入同比显著增长137.6%(剔除汇率影响),已有8款产品实现出海,累计在30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实现商业化(其中新增11个国家和地区)[65] - 一代弹簧圈栓塞系统NUMEN®已於25个国家实现商业植入(其中新增进入10个国家),二代产品NUMEN® Silk获得美国FDA和CE注册批准[65] - 密网支架Tubridge®完成海外首次商业化植入,Neurohawk®取栓支架和X - track®远程导管也在海外实现首次商业化植入[65] - 2024年神经介入业务收入10698.1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13.6%(按美元计)或14.4%(剔除汇率影响)[94] - 神经介入业务2024年收入1070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14.4%(剔除汇率影响)或13.6%(按美元计),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提升137.6%[100]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全球收入同比增长7.5%,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3%,净亏损同比收窄88.8%[33] - 心通医疗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创新的经导管及手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商业化,已建立全面创新研发布局[67] - 2024年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医保准入的多重驱动下稳步增长,TAVI术式手术渗透率进一步提升[67] - 心通医疗报告期内收入5070万美元,同比增长7.5%(
港股概念追踪|国家支持高端医疗机械创新发展 机构看好医疗设备市场持续复苏(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14:21
政策动态 - 国家药监局公开征求意见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强化标准引领创新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 [1] - 加快发布医用外骨骼机器人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等相关标准推进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基础通用标准制修订 [1] - 筹建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新型生物材料标准化研究包括增材制造用医用材料脑机接口柔性电极基因工程合成生物材料 [1] - 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字标准样本数据集研究通过快速程序推动高端医疗器械急需标准立项 [1] 行业数据 - 2025年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308个其中境内第三类248个进口第三类34个进口第二类19个港澳台7个 [1] 市场影响 - 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政策将持续三年可能拓展到内镜或其他领域拉动医疗设备业务需求端 [1] - 政策促进终端医院采购恢复正常释放压抑需求看好医疗设备市场持续复苏头部公司将持续受益 [1] 相关标的 - 港股医疗器械产业链包括启明医疗-B(02500)爱康医疗(01789)微创机器人-B(02252)沛嘉医疗-B(09996)微创医疗(00853)堃博医疗-B(02216)一脉阳光(02522) [2]
中金:上调微创医疗(00853)目标价至11港元 评级“跑赢行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4-03 09:3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微创医疗2025年归母净亏损3954万美元不变,首次引入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7381万美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上调目标价57%至11港元,认为公司2024年减亏幅度符合预期 [1] 2024年业绩情况 - 公司2024年收入10.31亿美元,剔除汇率影响后同比+9.6%,年内亏损2.68亿美元,2023年为亏损6.49亿美元,归母净亏损为2.14亿美元,2023年为亏损4.78亿美元,收入端略低于预期,亏损收窄幅度符合预期 [2] 业务板块表现 骨科和心律管理业务 - 2024年骨科收入同比+6.2%,净亏损同比收窄67.1%,EBITDA转正,中国区收入同比+26.1%且人工关节国家集采续约全线中标,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10%,中国收入同比+25 - 30% [3] - 2024年心律管理收入同比+7.2%,中国区收入同比+51.3%,预计2025年收入实现5 - 7%增长并实现EBITDA转正 [3] 心脑血管业务 - 2024年国内冠脉收入同比+2.0%,大动脉和外周收入同比+1.6%,神经介入收入同比+8.3%,心脏瓣膜收入同比+4.0%,增速放缓或与医疗行业整顿、产品集采或降价有关 [3] - 2024年出海收入9580万美元,同比+84.7%,预计2025年可达1.7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80%左右 [3] 手术机器人业务 - 2024年收入同比+146%,图迈全球订单39台,国内实现19台商业化装机 [3] 盈利预测 - 2024年公司三项费用率合计下降24ppt,预计2025年进一步下降11ppt至合计57%左右 [4] - 2024年出售附属和参股企业贡献约1.15亿美元收益,预计2025年继续聚焦主业处置非核心资产,收益规模维持1亿美元左右 [4] - 预计公司2025年毛利率53 - 54%,有望在2025年继续大幅减亏,2026年附近实现盈利 [4]
10.31亿!微创医疗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3-31 17:28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0 31亿美元 同比增长9 6%(剔除汇率影响) 主要得益于全球化平台集约优势和自有产品出海业务强劲增长(24年自有品牌出海实现营收0 96亿美元 同比增长84 7%) [4]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2 69亿美元 同比大幅收窄58 6% EBITDA实现转正 从去年同期的亏损3 70亿元改善至盈利0 60亿美元 主要得益于收入增长、成本控制和资源聚焦等措施 [4]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合计下降2 17亿美元 三项费用率合计下降28 5 pct 其中研发费用率下降19 0 pct [4] 地区收入分布 - 24年国内实现营收5 22亿美元 同比增长6 0% [4] - 北美洲实现营收0 92亿美元 同比下降7 5% [4] - 欧洲实现营收2 8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5% [4] - 亚洲(除中国)实现营收0 88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6% [4] - 南美洲实现营收0 33亿美元 同比增长46 5% [4] - 其他地区实现收入0 15亿美元 同比增长43 2% [4] 业务领域 - 产品涵盖心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脑血管神经调控机接口、大血管生命支持与外周、电生理及心律管理系统、医疗机器人数字化医疗、妇科泌尿科消化科医疗、关节脊柱创伤运动医学、眼科呼吸道与家庭医学、癌症治疗患者生命保障、内分泌体内外诊断生殖、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焕活、功效护肤整容塑形医美等十二大业务领域 [5] 全球化布局 - 产品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逾2万家医院 平均每5秒就有一个微创的产品被用于挽救和延长生命或提升生命品质 [6]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15%提升至2023年28% 欧洲CE、美国FDA认证加速 [6] - 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布局避开欧美巨头主战场 性价比优势明显 [6] 研发实力 - 全球专利申请超6000项 其中PCT国际专利超1500项 [6] - 2024年公司研发的新一代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火鹮"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审评 [6]
微创医疗(00853)发布2024年度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14亿美元,同比收窄55.2%
智通财经网· 2025-03-29 01:12
文章核心观点 微创医疗2024年度业绩收入增长、亏损收窄,通过搭建平台、获批新产品等提升竞争力,未来聚焦核心业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收入10.31亿美元,同比增长8.5%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14亿美元,同比收窄55.2% [1] - 每股基本亏损11.68美分 [1] 亏损收窄原因 -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剔除汇率影响),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5% [1] - 推进落实资源聚焦措施,三项费用总金额下降2.165亿美元,同比下降24%,运营费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研发费率由40%降至21% [1] - 完成数家非核心业务策略性撤资,带来净收益 [1] 业务举措 - 整合全球业务资源,搭建全球通商业化平台,助力境内研发产品海外销售 [2] - 创新产品销售覆盖100多个国家及地区逾两万家医院,平台承载创新产品整合化销售 [2] 产品获批情况 - 报告期内及至公告日期,获58项中国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证 [2] - 在43个海外市场获249项首次注册证 [2] 未来规划 - 以提升财务报表健康度为首要目标,聚焦核心业务,持续精益管理,加速扭亏 [2]
微创医疗(0085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剔除汇率影响),2023年为9.50725亿美元[1][5][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5.74092亿美元,同比增加7.9%,2023年为5.32098亿美元[1][6]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2.685亿美元,同比减亏59%,2023年为6.49157亿美元[1] - 2024年公司实现EBITDA转正,从去年亏损3.704亿美元改善至盈利6040万美元[1]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11.68美分,同比减亏55.4%,2023年为26.19美分[1][6] - 2024年公司摊薄每股亏损12.15美分,同比减亏55.3%,2023年为27.17美分[1][6]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总金额下降2.165亿美元,同比下降24%,运营费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研发费率由40%下降至21%[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896149千美元,2023年为1921958千美元[8]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737273千美元,2023年为2010447千美元[8]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179013千美元,2023年为1363920千美元[8]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1309565千美元,2023年为1165488千美元[9]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144844千美元,2023年为1402997千美元[9] - 2024年公司产生净亏损268459000美元及经营现金流出净额49669000美元[13] - 2024年来自与客户订立合约的收入为1,031,063千美元,2023年为950,725千美元[26] - 2024年12月31日,分配至现有合约剩余履约义务交易价格总额为34,354,000美元,2023年为45,249,000美元[27] - 2024年可呈報分部收入總計1054015千美元,2023年為962413千美元,同比增長9.52%[34][35] - 2024年可呈報分部利潤╱(虧損)淨額為 - 224149千美元,2023年為 - 534485千美元,虧損同比收窄58.06%[34][35] - 2024年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總計18282千美元,2023年為23802千美元,同比下降23.19%[34][35] - 2024年利息開支總計58205千美元,2023年為48918千美元,同比增長19%[34][35] - 2024年年內折舊及攤銷總計134769千美元,2023年為131529千美元,同比增長2.46%[34][35] - 2024年可呈報分部資產總計3288862千美元,2023年為3484306千美元,同比下降5.59%[34][35] - 2024年年內添置非流動分部資產總計306541千美元,2023年為354400千美元,同比下降13.5%[34][35] - 2024年可呈報分部負債總計1837281千美元,2023年為1729628千美元,同比增長6.22%[34][35] - 2024年可呈报分部净亏损224,149千美元,2023年为534,485千美元,亏损幅度收窄[37] - 2024年综合亏损268,459千美元,2023年为649,157千美元,亏损大幅减少[37] - 2024年综合资产总额3,633,422千美元,2023年为3,932,405千美元,资产有所减少[37] - 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2,488,578千美元,2023年为2,529,408千美元,负债略有降低[37]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1,031,063千美元,2023年为950,725千美元,收入有所增长[39]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29,359千美元,2023年为49,514千美元,收益净额减少[40] - 2024年融资成本106,404千美元,2023年为96,036千美元,融资成本增加[41] - 2024年当期税项总额42,032千美元,2023年为26,029千美元,当期税项增加[4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14,043,000美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831,792,000股计算,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77,629,000美元和1,823,930,000股[46] - 2024年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摊薄)为2.22591亿美元,2023年为4.95554亿美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18.31792亿股,2023年为18.2393亿股[4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2.65636亿美元,2023年为1.86448亿美元;其他应收款项等总计2024年为3.76564亿美元,2023年为3.10648亿美元[48] - 2024年一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1.26052亿美元,2023年为0.925亿美元;一至三个月为0.79739亿美元,2023年为0.64396亿美元等[49] - 2024年12月31日,心脉医疗指定银行账户存款余额为1.81422亿美元,2023年为2.62741亿美元[50] - 2024年12月31日,位于中国内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4054亿美元,2023年为6.57991亿美元[51] - 2024年流动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38997亿美元,2023年为4.48342亿美元;非流动为0.24124亿美元,2023年为2.62865亿美元[52] - 2024年股份回购义务总计变动:年初为2.3978亿美元,年末为2.46948亿美元[54] - 截至2024年末,应偿还计息借贷总额为10.75777亿美元,2023年末为8.03768亿美元[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提取的银行贷款共5.56319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8883亿美元[57] - 2024年末可换股债券总额为5.21357亿美元,2023年末为7.62737亿美元[59] - 2024年公司发行可换股债券/贷款变动后,衍生工具部分553.4万美元、负债部分3.69945亿美元、权益部分8365.1万美元,总计4.5913亿美元[69] - 2024年外科可换股债券变动后,12月31日结余427.9万美元[71] - 2024年公司法定普通股50亿股,金额50万美元,已发行且已缴足普通股18.46725亿股,金额18万美元[74] - 2024年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购回187.74万股,已付代价总额152.2万美元,1224.8341万份购股权获行使,总代价518.7万美元[75] - 2024年公司实现业务收入10.31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剔除汇率影响)[82]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总金额下降2.165亿美元,同比下降23.6%,运营费率比例同比下降28.5个百分点,研发费率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82] - 报告期内,公司净亏损2.685亿美元,较上年大幅收窄58.6%,EBITDA自去年亏损3.704亿美元改善至溢利6040万美元[82]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1031.1百万美元,较2023年的950.7百万美元增长8.5%,剔除汇率影响增长9.6%[118][119] - 2024年销售成本4.57亿美元,较2023年的4.186亿美元增加9.2%[129] - 2024年毛利5.741亿美元,较2023年的5.321亿美元增加7.9%,毛利率从56.0%降至55.7%[130] - 2024年研究及开发成本2.165亿美元,较2023年的3.794亿美元减少42.9%[131] - 2024年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6.492亿美元大幅收窄至2.685亿美元,EBITDA从亏损3.704亿美元改善至收益6040万美元[138]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从2023年的4.34553亿美元减少48.7%至2.22786亿美元[140] - 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3亿美元,较2023年底的10.196亿美元减少[142] - 2024年底借贷总额为15.971亿美元,较2023年底的15.665亿美元增加3060万美元,资产负债率从64.3%升至68.5%[143] - 2024年底流动资产净值为5.583亿美元,较2023年底的6.465亿美元减少[144] - 2024年汇兑净损失1230万美元,2023年为770万美元[145] - 2024年资本开支总额约1.084亿美元[146] - 2024年公司产生净亏损2.68459亿美元,经营现金流出净额4966.9万美元[151]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5%[5] - 2024年公司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7%(剔除汇率影响)[82] - 报告期内,公司心血管介入业务全球营业收入16570万美元,同比提升9.9%(剔除汇率影响)[86] - 报告期内,心血管介入业务运营费用占收入比率下降17.5个百分点[86] - 报告期内,心血管介入业务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7.0%(剔除汇率影响)[86] - 报告期内,心血管介入业务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收入增长60.6%(剔除汇率影响)[86] - 报告期内,心血管介入业务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0%(剔除汇率影响)[86]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全球营业收入25270万美元,同比增长6.2%(剔除汇率影响),净亏损同比收窄67.1%,EBITDA转正[90] - 国际(非中国)骨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剔除汇率影响),其中EMEA地区增长16.8%,日本地区增长7.2%,膝关节产品销售额增长7.4%(均剔除汇率影响)[91] - 中国骨科业务收入同比提升26.1%(剔除汇率影响)[91] - 心律管理业务全球收入22060万美元,同比增长7.2%(剔除汇率影响),EBITDA较上年改善[92] - 心律管理国际(非中国)业务收入同比上升3.4%(剔除汇率影响)[92] - 心律管理中国业务收入同比提升51.3%(剔除汇率影响)[93] - 公司起搏器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幅提升56.1%(剔除汇率影响),导线产品销售额同比提升34.4%(剔除汇率影响)[93] - 报告期内心脉医疗实现收入16950万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剔除汇率影响)[94] - 报告期内心脉医疗海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9.4%,海外收入占该板块收入比重提升至13.6%[94] - 微创脑科学报告期内收入107.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4%(剔除汇率影响),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9.9%[98] - 微创脑科学海外收入同比显著增长137.6%(剔除汇率影响),已有8款产品出海,累计在30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实现商业化[99] - 心通医疗报告期内收入50.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7.5%(剔除汇率影响),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6.5%[101] - 心通医疗报告期内净亏损7.5百万美元,同比大幅收窄88.8%[101] - 微創機器人报告期内收入3600万美元,同比大幅提升146.0%(剔除汇率影响),国内及海外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4.4%及388.2%(均剔除汇率影响),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0.2%[104] - 微創機器人报告期内净亏损同比收窄37.3%,自由现金流净流出显著减少42.1%[104] - 报告期内,集团出海平台收入5630万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5.4%(剔除汇率影响)[112] - 报告期内,集团出海业务收入9580万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4.7%(剔除汇率影响)[113] - 报告期内,心血管介入业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7.0%(剔除汇率影响),手术机器人业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88.2%(剔除汇率影响),神经介入业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37.6%,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9.4%(剔除汇率影响),结构性心脏病业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8.3%(剔除汇率影响)[113] - 心血管介入业务2024年收入165.7百万美元,按美元计增长5.9%,剔除汇率影响增长9.9%[118][119]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2024年收入252
微创医疗(00853):2024年报业绩预告点评:聚焦业务,亏损如期大幅收窄
光大证券· 2025-03-14 23: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收入预计近 10%增长,净亏损不超 2.75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超 58%,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增约 80% [1] - 各业务表现良好,公司通过聚焦业务等举措大幅减亏,有望实现持续减亏 [2][3] - 公司是高值耗材领军企业,研发投入强劲,各业务线有多项研发成果 [3] 各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 - 上调 2024 - 2025 年净利润预测为 -270 / -59 百万美元,新增 2026 年净利润预测为 91 百万美元 [3] - 预计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45、1198、1373 百万美元,增长率均为 14.6% [5][9] 市场数据 - 总股本 18.48 亿股,总市值 143.21 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为 4.46 - 9.5 港元,近 3 月换手率 86.1% [6] 股价相对走势 - 1 个月相对收益 -2%、绝对收益 5%;3 个月相对收益 0%、绝对收益 18%;1 年相对收益 -32%、绝对收益 6% [8] 财务报表预测 损益表 - 2024 - 2026 年销售收入、毛利预计增长,销售、行政、研发费用预计降低,净利润将从亏损转为盈利 [9]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6 年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资产合计、负债合计、权益合计有相应变化 [10]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6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将转正,投资活动现金流稳定,融资活动现金流有波动 [11]
微创医疗:2024年报业绩预告点评:聚焦业务,亏损如期大幅收窄-20250314
光大证券· 2025-03-14 1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显示集团收入预计实现近10%增长,净亏损不超过2.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超58%,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80% [1] - 国内外不利因素多但亏损幅度如期收窄,各业务有不同程度增长,完成非核心业务出售带来正向收益,正通过聚焦业务等举措大幅减亏 [2] - 公司是高值耗材领军企业,研发投入强劲,各业务线取得多项研发成果,截至24年末有36款绿通产品,集团及联营公司获多项注册证 [3] - 综合考虑集采等因素,预计公司有望持续减亏,上调24 - 25年净利润预测,新增26年净利润预测 [3] 各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2022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841、951、1045、1198、1373百万美元,增长率分别为8.0%、13.1%、10.0%、14.6%、14.6% [5] - 2022 - 2026E净利润分别为 - 437、 - 478、 - 270、 - 59、91百万美元 [5] - 2022 - 2026E EPS分别为 - 23.88、 - 26.04、 - 14.63、 - 3.17、4.92美分 [5] 市场数据 - 总股本18.48亿股,总市值143.21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为4.46 - 9.5港元,近3月换手率86.1% [6] 股价相对走势 - 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 - 2%、0%、 - 32%,绝对收益分别为5%、18%、6% [8]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损益表 - 2022 - 2026E销售收入分别为841、951、1045、1198、1373百万美元,成本分别为 - 339、 - 419、 - 445、 - 491、 - 543百万美元等 [9] 资产负债表 - 2022 - 2026E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2055、1922、2055、2015、2045百万美元,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1939、2010、1833、2029、2368百万美元等 [10] 现金流量表 - 2022 - 2026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43、 - 232、 - 196、 - 12、158百万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413、 - 377、 - 33、 - 34、 - 34百万美元等 [11]
74亿!亏损收窄超过58%!微创医疗2024业绩预告
思宇MedTech· 2025-03-10 18:3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近10%,剔除汇率影响后达74.07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净亏损不超过2.75亿美元(约19.9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超58% [4] - 经营费用占收入比率同比下降约28个百分点 [4]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80% [5] 产品与研发 - 6款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累计达36款,连续十年行业第一 [6] - 获得46项国家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证 [6] - 在43个海外市场获184项首次注册证,含14项CE认证和3项FDA许可 [6] - 完成数家非核心业务出售,优化业务结构 [7] 子公司业绩 - 微创心脉医疗:预计2024年营收11.88-13.06亿元,同比增长0.02%-10.01%;净利润4.92-5.41亿元,同比增长0.01%-9.86% [8][9] - 微创电生理:预计2024年净利润4700-5600万元,同比增726.23%-884.44%;扣非净利润470-56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0] 业务领域 - 心血管介入:Firehawk冠脉支架全球首个采用"靶向洗脱"技术 [12] - 骨科医疗器械:覆盖脊柱、关节和创伤领域 [13] - 心律管理:提供起搏器、除颤器等产品 [14] - 电生理:心脏电生理领域产品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15] - 外科医疗器械:推动微创化和智能化发展 [16] - 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获多项国际认证并全球推广 [17] 创新与国际化 - 拥有多个全球研发中心,持续投入创新研发 [18] - 产品覆盖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