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疗(00853)

搜索文档
医疗器械行业及重点个股更新
2025-08-05 11:16
医疗器械行业及重点个股更新分析 行业概况 - 医疗器械板块受集采和反腐影响业绩确定性曾受质疑 但随着集采政策优化和国际业务增长部分公司已走出困境未来板块机会增多[1] - 2025年上半年医疗行业整体面临量价压力主要受集采DRG飞检以及拆套餐等因素影响 预计下半年政策影响边际改善年底或现增长拐点[10] - 申万医疗器械指数年初至今反弹12% 过去四年持续下跌主因高值耗材集采和医疗反腐等政策因素[2] - 今年初至今医疗器械板块涨幅约8%从最低点反弹近20% 港股医疗器械上涨带动A股相关机会[29] 细分领域分析 高值耗材板块 - 高值耗材板块受集采政策优化影响估值修复和业绩确定性提升值得关注 电生理外周神经介入等细分赛道及新产品催化剂公司有望保持高增长[1][7] - 电生理赛道手术量高景气度惠泰医疗等国产公司以价换量逻辑得到验证 创新产品如脉冲消融PFA有望快速放量[3][13] - 血管介入领域惠泰医疗冠脉通路介入产品稳健增长外周介入国产替代加速[3][15] - 骨科行业集采影响趋于稳定手术量稳健增长国产化率提升 春立艾康等龙头公司具备出海潜力[3][12] 医疗设备板块 - 去年行业招标下滑及渠道库存压力导致业绩承压 今年招标数据良好预计三季度迎来业绩拐点[1][6] - 建议关注迈瑞联影凯利耀华等设备公司发展 下半年可能有设备更新换代及以旧换新政策推进等新催化剂[6] IVD板块 - IVD行业面临检验服务价格调整等挑战 但创新能力强国际业务拓展潜力大的企业仍具增长空间[1][9] - 短期业绩承压但在国内反内卷及集采优化背景下预计明年部分公司将迎来业绩改善[28] 重点公司分析 迈瑞医疗 - 受国内设备招标延后影响上半年收入利润承压 预计三季度业绩拐点国际化增长潜力大[3][11] - 作为行业龙头在设备IVD和耗材领域均有业务布局 中长期看国际化增长潜力大并有外延并购机会[11] 联影医疗 - 二季度有望稳健增长海外增速或快于国内 全年业绩前低后高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3][11] - 收入确认节奏与医院装机确认时点相关 预计三季度在低基数下实现更强业绩改善趋势[11] 惠泰医疗 - 电生理领域推出PFA高密度和压力消融导管等高价格高毛利产品 填补高端房颤手术耗材空白[14] - 血管介入领域冠脉通路介入产品稳健增长外周介入国产替代加速[15] - 布局国际业务借助股东迈瑞海外营销系统国际化进程有望加速[16] 微创医疗 - 明年估值仅为11倍 近期迎来国资入局带来管理经营能力边际改善预期[5][17][21] - 与高瓴签订可转债对赌协议中明确业绩约束 预计26年盈利释放不低于9000万美元[20] - 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国资持股比例显著提升 上海市政府评选为十大产业链主导平台型公司[21] 英科医疗 - 主营个人防护和康护护理产品一次性手套收入占比90% 成本优势显著毛利率高于竞争对手[24] - 启动全球供应链优化计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 预计2025年和2026年利润分别达14亿和18亿[25] - 手套行业供需基本回归平衡 供给和需求逐步优化[26] 其他公司 - 心脉医疗和南威医学7月份大涨约24%[4] - 赛诺医疗冠脉支架美国注册申请获批国内申请有望获批 创新单品颅内自膨药物支架获批预期高[1][19] - 一瑞科技主要收入来源是探测器占80% 第二增长曲线包括核心部件和整机代工业务[27] - 金迈2025年中报预期利润3到3.6亿元 下半年心血管介入手术旺季可能推动全年实现6亿元目标[18] 投资建议 - 关注低估值增长潜力股如微创医疗(11倍)英科医疗亿瑞科技(20多倍)迈瑞医疗等[5] - 建议关注主动脉支架行业心脉医疗消化介入耗材南卫医学神经外周介入冠上通桥赛诺先瑞达等[8] - 港股与A股医疗器械均持续上涨 目前仍有低估值龙头企业值得配置如微创医疗英科医疗惠泰等[29]
长三角“资本招商”日趋活跃 产业整合成核心逻辑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02:52
资本招商成为地方政府新打法 - 2025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国资机构+产业资本"联手收购上市公司案例增多,呈现从分散财务投资向深度产业整合转型的特征 [1] - 今年以来长三角国资直接或间接参与收购A股上市公司案例共17起,机械设备、电子、石化和计算机行业标的占比超一半 [1] - 本轮并购核心驱动力在于服务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实现"强链、补链、延链",与以往更关注财务回报不同 [1] 区域产业整合案例 - 无锡国资今年启动三宗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包括化工企业洪汇新材,该企业坐落于无锡东港镇新材料产业园内,整合将补强本地产业链优势 [1] - 浙江国资以"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线收购思创医惠、菲林格尔、金智科技等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并举 [2] - 上海国资收购汇纳科技与中颖电子,聚焦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 [2] 战略控股与产业协同 - 长三角国资通过专业化并购基金战略入股或控股产业链"链主"企业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如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战略入股微创医疗 [2] - 微创医疗作为上海生物医药领域"链主"企业,已孵化多家上市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并购基金介入旨在带动上下游企业在沪集聚并促进技术突破 [2] - 安徽省提出开展并购招商,支持优质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资源,鼓励上市公司收购强链补链资产 [3] 跨省收购趋势 -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国资跨省收购案例显著,如江苏国资收购广东海川智能与宏辉果蔬、安徽国资收购重庆蓝黛科技、浙江国资收购广东东峰集团 [5] - 昆山国资通过苏州中晶智芯收购广东海川智能,间接控制36%股份,实现引入优质产业资源与增强本地产业链协同的双重目标 [5] - 上半年长三角国资入主的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在百亿元以下,其中市值低于50亿元的有10家,50-100亿元的有7家 [5] 并购模式与市场趋势 - 当前常见模式为国资加产业、国资加私募,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所投项目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退出顺应市场变化趋势 [3] - 并购重组可实现优质科创类资产注入,助力企业战略升级转型和地方国资优化产业布局,同时为私募基金提供退出渠道 [6]
微创医疗(00853) - 部分转换可换股贷款
2025-08-04 20:1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 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0853) 部分轉換可換股貸款 茲提述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四年四月五日及二零二四年五月六日的公告 (「該公告」)及通函(「該通函」),內容有關可換股融資協議及其項下擬進行的交易。除文義另有所指 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該公告及該通函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本公司近期接獲貸款人發出的若干換股通知,要求行使可換股貸款附帶的換股權,以按每股換 股股份7.46港元的換股價將本金總額41,500,000美元(相當於324,882,750港元)的部分貸款轉換為 43,549,965股換股股份。 承董事會命 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 主席 常兆華博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二零二五年八月四日 於本公告日期,執行董事為常兆華博士;非執行董事為白藤泰司先生、蘆田典裕先生及孫維琴女 士;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周嘉鴻先生、劉國恩博士及邵春 ...
微创医疗第一大股东易主
中国经营报· 2025-08-02 03:54
股东结构调整 - 微创医疗第一大股东大冢拟出售约2.91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从20.7%降至4.99% [3] - 交易对手包括上实资本旗下基金、We'Tron及管理层投资平台,We'Tron将成为新第一大股东持股26% [3][5][6] - 大冢表示出售是为实现中长期可持续增长并提升公司价值,剩余股份将作为战略持股 [3][6] 交易细节 - 迈泰克拟受让1.35亿股(占比7.3%),We'Tron受让1.35亿股,GoalCarol等受让2000万股 [5][6] - 上实资本为上海国资全资子公司,迈泰克99.9977%资金来自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 [6] - 微创医疗董事会称上实资本将助力公司核心业务拓展及潜在战略并购 [7] 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10.31亿美元(+9.6%),亏损2.69亿美元,经营现金净流出4966.9万美元 [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收入同比下降不超过4%,亏损不超过1.1亿美元 [8] - 截至2024年末现金7.13亿美元(较2023年缩水3亿),借贷总额15.97亿美元,资产负债率68.5% [8] 业务表现 - 2024年仅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业务盈利,手术机器人业务亏损9092.7万美元(同比收窄37.3%) [10][11] - 2025年上半年除手术机器人外其他主要业务收入均下降或增速放缓 [11] - 公司已分拆心脉医疗、心通医疗等5家子公司上市 [10] 对赌协议 - 2024年融资协议要求2025年全年亏损不超过5500万美元,2026年全年净利润不少于9000万美元 [9][10] - 微创心律管理有限公司若未能在2025年7月17日前上市或市值不足15亿美元将面临赎回风险 [11] - 2025年7月16日宣布重组心律管理业务与心通医疗合并,存在不确定性 [11]
微创医疗(00853.HK):国资入局、核心股东调整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格隆汇· 2025-07-31 11:41
股权交易与股东结构调整 - 大冢医疗器械将持有的20 70%股权中的15 71%出售给若干买方,包括上海迈泰克7 31%、We'Tron Capital Limited 7 31%和微创公司管理层旗下投资平台1 08% [1] - 交易后大冢医疗器械持股占比将低于5%、退出公司大股东身份,尽善尽美(包括其全资子公司We'Tron Capital Limited)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提升至26%以上 [1] - 引进国资背景投资者上海迈泰克(股权穿透为上海财政局、上海国资委等)作为战略股东,有望助力公司核心业务拓展和战略并购能力 [2] 业务整合与战略布局 - 微创医疗提议将CRM业务(起搏器、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与心通医疗(结构性心脏病高值耗材)合并,建立心脏病产品平台、共享国际营销渠道 [2] - 根据此前公告,集团应在2025年7月17日完成CRM业务的上市,IPO募资不低于1 5亿美元、发售市值不低于15亿美元 [2]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25H1集团收入同比下降不超过4%(剔除汇率影响),亏损1 07亿美元(先前公司承诺不超过1 1亿美元) [3] - 根据可换股融资协议公告,公司承诺2025年全年亏损不超过0 55亿美元、26H1盈利不低于0 45亿美元、2026年全年盈利不低于0 9亿美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11 93/13 93/15 95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0 48/0 83/1 59亿美元,对应PE为-57X/33X/17X [3]
微创医疗(00853.HK):股东变动落地 高耗龙头拐点已至
格隆汇· 2025-07-31 11:41
公司股东结构变动 - 大冢制药原持有公司20.7%股份 此次出售7.3%给上实资本 7.3%给We'Tron Capital Limited 1.1%给管理层投资平台 保留5%持股 [1] - 上实资本为上海国资委旗下基金平台 入股体现国有资本对微创资产的认可 [1] - We'Tron Capital Limited及管理层增持股份 显示核心股东与管理层利益深度绑定 [1] 核心业务发展 - 2020年以来冠脉 骨科 神经介入等产品陆续纳入集采 截至2025年7月主要产品已出清集采影响 [2] - 反内卷趋势下国内业务价格体系企稳 新品贡献增量收入 受益于微创介入术式渗透率及国产化率提升 [2] - 心脑血管和手术机器人产品管线丰富 具备全球竞争力 2024年底产品进入40个国家 拥有20个海外子公司及670名销售人员 [2] 国际化进展与财务预测 - 2024年出海业务收入达0.96亿美元 预计2025年同比增速超80% 未来3-5年维持较快增长 [2] - 维持2025/26年盈利预测不变 基于DCF模型上调目标价54.5%至17港元(WACC 8.9% 永续增长率1.9%) [2]
中金:维持微创医疗(00853)“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1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41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维持微创医疗(00853)2025/26年盈利预测不变。该行维持跑赢行 业评级不变。基于对公司股东结构改善、后续国内新品上市和出海业务加速的看好,并考虑港股医疗健 康板块整体回暖,该行上调基于DCF模型(WACC 8.9%,永续增长率1.9%)的目标价54.5%至17港元,较 现价有31%上行空间。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公司近况 核心业务陆续走出集采影响,反内卷有助于国内业务改善 2020年以来,公司的冠脉、骨科、神经介入、外周、起搏器、电生理等产品陆续纳入国家或者省级联盟 集采,截至2025年7月,该行判断除个别细分领域外,主要产品均已出清集采降价影响。在反内卷的大 趋势下,该行认为公司国内核心业务将呈现出价格体系企稳、新品不断贡献增量收入,稳步享受微创介 入术式渗透率提升和国产化率提升的良性状态。 高耗国际化进程值得期待 该行认为微创集团的心脑血管和手术机器人产品管线丰富,具备优秀的全球竞争力。截至2024年底,公 司产品进入40个主要国家,拥有20个成熟海外子公司和670名销售人员,2024年出海业务收入达到0.96 亿美元,该行预计2025年或可继续有80%以上同比 ...
微创医疗(00853)上涨2.38%,报14.64元/股
金融界· 2025-07-31 10:12
股价表现 - 7月31日盘中上涨2 38%至14 64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3 3亿元 [1] 公司概况 - 跨国企业集团专注于心血管 脑血管 神经系统 骨科学等领域的创新医疗技术 [1] - 产品已进入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1] - 在全球多个地区设有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4 12亿元 [2] - 2024年净利润亏损15 39亿元 [2]
微创医疗(00853.HK)获摩根大通增持1484.2万股
格隆汇· 2025-07-31 07:49
股权变动 - JPMorgan Chase & Co以每股均价9.7832港元增持微创医疗1484.2万股,涉资约1.45亿港元 [1] - 增持后JPMorgan Chase & Co持好仓数量增至185,058,785股,持好仓比例由9.20%上升至10.00% [1] - 此次增持发生在2025年7月24日 [1] 股东持仓情况 - JPMorgan Chase & Co持有微创医疗有投票权股份比例为10.00% [3] - 该机构同时持有159,301,001股卖空仓位(S),占比8.61% [3] - 另持有7,983,550股其他类型仓位(P),占比0.43%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00853 [2] - 上市法国名称为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 [2] - 披露日期范围为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31日 [2]
港股医药板块持续冲高,微创医疗领涨超8%,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大涨3%活跃3连涨,连续3日获资金加仓,规模突破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13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上涨1 88% 成分股微创医疗(00853)上涨8 63% 石药集团(01093)上涨7 40% 微创脑科学(02172)上涨6 97% 药师帮(09885)和同源康医药-B(02410)跟涨 [1] - 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上涨3 00%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1 34元 近1周累计上涨8 89% [1] - 恒生生物科技ETF盘中换手34 45% 成交1 61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1 92亿元 [1] - 恒生生物科技ETF最新规模达4 61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1] 资金流动与份额增长 - 恒生生物科技ETF近1周份额增长2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2] - 近3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最高单日净流入383 32万元 合计净流入873 44万元 日均净流入291 15万元 [2] 业绩与行业动态 - 恒生生物科技ETF近1年净值上涨130 59% 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3/122 居于前2 46% [3] - 药明生物新加坡CRDMO中心的模块化生物制剂生产厂启动建设 470个主体模块正在制造 后续将运抵新加坡大士生物医药园 [3] 行业投资主线 - 医疗器械和药品领域稳健增长 医疗耗材行业成长性伴随新产品上市有望持续 [3] - CXO板块和医疗设备板块有望逐步反转 建议关注CXO [3] - 创新药领域关注进入兑现或放量阶段的标的及具备出海能力的企业 [3] 恒生生物科技ETF优势 - 创新药占比较高 分布均衡 不押注单一赛道 [4] - 在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的ETF中 唯一年内获资金净流入的ETF [4] - 全市场管理费最低档的港股医药类ETF 管理费低至0 15%/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