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控(00875)

搜索文档
异动盘点07010|布鲁可一度涨逾8%,极兔速递再涨超4%;德意志银行涨逾3%,波音涨超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0 12:18
港股市场表现 新能源汽车 - 理想汽车-W逆势涨超3%,理想i8将于7月29日正式发布[1] 银行股 - 内银股集体走高,郑州银行涨6.06%,民生银行涨4.97%,中信银行涨3.24%,工商银行涨1.8%[1] 生物医药 - 九源基因涨超6%,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 - 基石药业-B涨超4%,普吉华®境内生产药品上市申请获批[3] 光学与科技 - 康耐特光学涨超6%破顶,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逾30%[1] - 赛晶科技高开逾8%,预计上半年纯利约9000万元,同比增长167%[3] 数字资产与金融科技 - 普星能量涨超220%,近期认购HashKey Holdings Limited股权进军数字资产领域[1] - 德林控股高开近15%,拟代币化最高5亿港元资产分派予股东[3] 消费与教育 - 粉笔再涨超5%,AI刷题系统班升级,AI产品或成业绩新动力[2] - 巨星传奇再涨超20%,周杰伦入驻抖音平台带动热度[3] 物流与供应链 - 极兔速递-W再涨超4%,上半年东南亚市场包裹量表现强劲[2] 农业与综合集团 - 从玉智农涨超13%,拟打造综合性现代农业旗舰集团[2] 加密货币相关 - 加密货币ETF及概念股走高,新火科技控股涨10.82%,雄岸科技涨10.23%,蓝港互动涨8.97%[2] 美股市场表现 金融与保险 - 德意志银行涨逾3%,正重组德国财富管理业务以提高收益[4] - 联合健康跌逾1%,传美国司法部调查其医疗保险账单[4] 科技与互联网 - 富途控股涨逾9%,大摩上调目标价至160美元[4] - Meta涨近2%,传斥资35亿美元加码AI智能眼镜业务[4] - 英伟达涨近2%,总市值达4万亿美元[4] - 微软股价触及历史新高,总市值3.74万亿美元,奥本海默上调评级[4] 航空与制造 - 波音涨超3%,6月飞机交付量创18个月来最高[4]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6: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3日收盘,共有12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富誉控股(08269)以90.76%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35港元,最高价0.475港元 [1] - 信义能源(03868)创高率65%,收盘价1.200港元,最高价1.980港元 [1]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创高率42.86%,收盘价1.710港元,最高价1.900港元 [1] - ITE HOLDINGS(08092)创高率34.21%,收盘价0.047港元,最高价0.051港元 [1] - 星凯控股(01166)创高率30%,收盘价0.480港元,最高价0.650港元 [1] 中高涨幅股票 -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00588)创高率26.47%,收盘价0.940港元,最高价1.290港元 [1] - 东江环保(00895)创高率23.33%,收盘价2.800港元,最高价3.700港元 [1] - 景业名邦集团(02231)创高率17.12%,收盘价0.690港元,最高价1.300港元 [1] - 亚太金融投资(08193)创高率16.67%,收盘价0.290港元,最高价0.350港元 [1] - 正大企业国际(03839)创高率16.5%,收盘价4.620港元,最高价4.660港元 [1] 低涨幅股票 -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创高率14.52%,收盘价3.7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 [1] - 宏华集团(00196)创高率13.64%,收盘价0.216港元,最高价0.250港元 [1] - 科利实业控股(01455)创高率11.76%,收盘价0.280港元,最高价0.285港元 [1] - 华油能源(01251)创高率10.89%,收盘价0.205港元,最高价0.275港元 [1] - XL二南三星(07747)创高率9.24%,收盘价10.930港元,最高价11.110港元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创低率-42.11%,收盘价0.019港元,最低价0.011港元 [4] - 钧濠集团(00115)创低率-15.24%,收盘价2.580港元,最低价2.280港元 [4] - 细叶榕科技(08107)创低率-10.71%,收盘价0.285港元,最低价0.250港元 [4] - XI二南三星-U(09347)创低率-10.7%,收盘价0.684港元,最低价0.684港元 [4] - 从玉智农(00875)创低率-8.37%,收盘价0.265港元,最低价0.208港元 [4]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6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6:42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6月12日收盘,共有159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HPC HOLDINGS(01742)创高率最高达51.28%,收盘价0.084港元,最高价0.118港元 [1][2] - 中国生态旅游(01371)创高率43.10%,收盘价0.670港元,最高价0.830港元 [1][2] - 云锋金融(00376)创高率35.00%,收盘价2.730港元,最高价3.510港元 [1][2] - 九源基因(02566)创高率23.08%,收盘价10.780港元,最高价11.200港元 [2] - 璋利国际(01693)创高率21.29%,收盘价3.300港元,最高价3.760港元 [2]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 - 荣昌生物(09995)创高率14.16%,收盘价57.650港元,最高价60.450港元 [2] - 百奥赛图-B(02315)创高率12.86%,收盘价22.450港元,最高价22.550港元 [2] - 君实生物(01877)创高率10.98%,收盘价28.650港元,最高价28.800港元 [2] - 再鼎医药(09688)创高率9.23%,收盘价34.550港元,最高价35.500港元 [2] - 亚盛医药-B(06855)创高率6.72%,收盘价62.800港元,最高价64.300港元 [2] 互联网科技板块表现 - 网易云音乐(09899)创高率7.23%,收盘价247.200港元,最高价252.000港元 [2] - 腾讯音乐-SW(01698)创高率6.11%,收盘价75.150港元,最高价79.000港元 [2] - 泡泡玛特(09992)创高率5.04%,收盘价266.800港元,最高价283.400港元 [3] - 心动公司(02400)创高率3.81%,收盘价43.750港元,最高价45.000港元 [3] - 网易-S(09999)创高率0.38%,收盘价208.400港元,最高价211.600港元 [5] 金融板块表现 - 云锋金融(00376)创高率35.00%,收盘价2.730港元,最高价3.510港元 [1][2] - 青岛银行(03866)创高率6.78%,收盘价4.440港元,最高价4.570港元 [2] - 民生银行(01988)创高率2.41%,收盘价4.630港元,最高价4.670港元 [4] - 招商银行(03968)创高率0.19%,收盘价52.100港元,最高价52.850港元 [5] - 工商银行(01398)创高率0.81%,收盘价6.150港元,最高价6.220港元 [5]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百德国际(02668)创低率-22.22%,收盘价0.062港元,最低价0.056港元 [6] - 智中国际(06063)创低率-14.89%,收盘价0.170港元,最低价0.120港元 [6] - 从玉智农(00875)创低率-9.23%,收盘价0.300港元,最低价0.295港元 [6] - 中国绿地博大绿泽(01253)创低率-7.69%,收盘价0.013港元,最低价0.012港元 [6] - 新琪安(02573)创低率-7.66%,收盘价16.700港元,最低价16.400港元 [6]
从玉智农盘中最低价触及0.325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6-09 16:58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9日收盘,从玉智农(00875 HK)报0 34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2 86% [1] - 当日盘中最低价触及0 325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 58万港元(流入12 557万港元,流出29 138万港元) [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原名中国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以高标准蔬菜种植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香港主板上市农业企业 [2] - 全资子公司广东从玉农业集团自2002年起连续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及农产品食材供应链百强企业 [2] - 拥有广东、宁夏、江西等多地供港蔬菜种植基地,通过ISO9001、ISO22000等五项国际体系认证 [2] 业务模式 -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联动模式,带动区域蔬菜产业化发展 [3] - 创立"从玉菜心"、"从玉芥兰"等十余个特色蔬菜品种,种植规模达数万亩 [3] - 熟食品牌"驼客"旗下麻辣小龙虾、香辣虾尾产品获市场广泛认可 [3] - 建立覆盖果蔬、肉禽、水产冻品等全品类的产品标准体系和智慧配送体系 [4] 客户与市场 - 服务对象包括沃尔玛、华润万家、大润发等大型商超及叮咚买菜、美团优选等线上平台 [4] - 业务覆盖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五大区域 [4] 发展战略 - 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农业科技提升耕地品质和粮食产量 [2] - 规划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型,开发营养功能型新产品 [3] - 推进产业合作与合伙人计划,引进专业人才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4]
中国金控(0087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2: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农业及肉制品业务收益约12.53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14.394亿港元减少约12.9%[13][16] - 公司2024年农业及肉制品业务毛利约4580万港元,2023年约4560万港元[13][16] - 公司农业及肉制品业务收益由同期约14.394亿港元减少约12.9%至报告期约12.53亿港元,毛利约4580万港元,较同期约4560万港元增加约20万港元或0.5%[24][27][29][32] - 公司报告期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1090万港元,较同期约4980万港元减少约3890万港元或78.1%[35][39] - 公司报告期销售及分销支出增加约50万港元或8.4%至约670万港元,行政及其他支出减少约1060万港元或21.6%至约3830万港元[36][37][40] - 公司报告期确认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约5340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2100万港元等多项减值亏损[38][41] - 公司报告期处置子公司收益约10万港元,报告期净亏损约1.287亿港元,同期净利润约5140万港元[42] - 报告期末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60万港元,速动比率约0.92倍[44] - 报告期末公司总借款约3.895亿港元,一年内需偿还借款约3.823亿港元[45] - 报告期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10万港元,2023年为6960万港元;报告期净亏损约1.287亿港元,同期录得净溢利约5140万港元[48] - 报告期末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60万港元,2023年为980万港元;速动比率约0.92倍,2023年为0.85倍[49] - 报告期末借款总额约3.895亿港元,2023年为3.647亿港元;约零的应付票据以银行存款作抵押,2023年为440万港元;约3.823亿港元借款须一年内偿还,2023年为3.396亿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净负债对经调整权益比率为0.52,2023年为0.42;资本负债比率为1.10,2023年为0.73[55][60] - 2024年12月31日,结欠林裕豪先生及林裕帕先生的无抵押承兑票据未偿还结余为1630万港元,2023年为1630万港元[56][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抵押银行存款,2023年为220万港元[64][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共有62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的60名有所增加[77][80]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总额(包括董事薪酬)为174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10万港元有所增加[77][8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分别持有从玉万兴及佳木斯从玉40%股权,报告期无业务开展,无收益[26][31] - 公司全资子公司成功租赁中国从化的马村水库和龙潭水库,发展生态渔业[92] - 公司积极与电商运营商和线上销售平台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93] - 公司通过连接全国合作基地和与万店联盟合作,目标服务大湾区千家万户[94] - 公司寻求垂直整合业务机会,如提供农产品、海鲜和肉类的上门配送服务[95] - 公司全资子公司成功租赁从化麻村水库和龙潭水库,计划打造高品质环保渔业基地[97] - 公司与电商运营商及线上销售平台合作,促进农产品等线上销售,推动收入多元化[98] - 公司寻求垂直整合业务机会,包括提供农产品等配送服务,还考虑其他潜在盈利业务[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积极审慎管理财务资源,有机会时有望获有利融资[47] - 公司致力于打造大湾区食品保供基地,保障大湾区1.2亿人食品安全及供应充足[88][9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875[9][10]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Bermuda的Victoria Place, 5th Floor, 31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HM 10[6][8] - 公司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九龙长沙湾永康街二十六号顺昌工业大厦一楼B室[8][10] - 公司核数师为致宝信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8][10]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是Ocorian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8][10]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9][10] - 公司网址为http://www.cyia.hk,投资者关系邮箱为info@cyia.hk[9][10] - 公司执行董事为林裕豪先生和王慧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邵华先生、朱柔香女士和李杨女士[5][6] - 2024年6月19日公司英文名由“China Fin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改为“Congyu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Holdings Limited”,中文第二名由“中国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改为“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7月15日生效[57][61] - 报告期集团无重大投资[62][69] - 除“业务回顾”披露外,报告期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63][70] - 2024年,公司一附属公司被客户起诉,客户索赔总采购订单金额2510万元人民币及资金占用期间利息损失[78][81] - 2024年法院一审判决公司败诉,公司上诉,2025年2月26日二审已开庭,等待最终裁决[83][89] - 林裕豪50岁,2016年5月13日任执行董事兼主席,2017年3月10日调任非执行董事,2021年10月15日调任执行董事兼CEO,现担任执行董事及联席CEO等职[101][104] - 王慧44岁,2024年11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逾15年企业咨询等经验[103][106] - 李邵华62岁,2015年1月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个委员会成员,曾为威发国际CEO[108][111] - 朱柔香44岁,2017年5月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个委员会成员,有企业管理等多领域经验[109] - 李杨45岁,2017年7月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个委员会成员,有超10年会计审计经验[110] - 殷玥于2024年11月被任命为融资部总裁,拥有逾17年融资经验[115][118] - 杨艳52岁,拥有逾26年专业律师经验,曾在多家公司任职[116][118] - 吴亚45岁,拥有逾15年政务、企业管理和战略发展经验[114][117] - 公司致力于维持良好企业管治准则及常规,注重操守、透明度及独立性[119][124] - 报告期内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以《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原则及守则条文为基础[120][125]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及强制披露规定,但与守则条文C.1.6和C.2.1有所偏离[120][125] - 公司定期审阅企业管治常规,确保持续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要求[121][126] - 公司采用不低于《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22]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确认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122] - 公司采用不低于《标准守则》标准的员工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23] - 公司已采纳董事和雇员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确认报告期内遵守规定[127][128][146] - 董事会负责维持集团良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评估其有效性负最终责任[130][135] - 公司制定反腐规章,采纳反腐政策,建立举报流程[131][135]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确定集团战略目标风险,审核委员会持续检讨重大风险管理及内控系统[132][133][136] - 集团管理层负责设计、维持、执行及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34][137] - 集团建立风险管理程序,应对业务重大风险,董事会对营商及外部环境重大改变进行年度审核[138][142] - 管理层通过内外部因素识别集团业务风险,评估后应用相应风险管理策略[139][142] - 公司委聘外部顾问进行内部审计,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认为报告期内控和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充分[141][143] - 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保留及减少、回避、分担及分散、转移[144] - 报告期内集团重大风险性质和程度无变化,未发现重大控制缺陷[145]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财务业绩及会计原则和惯例[156][161] - 董事认为公司拥有足够资源在可预计未来继续经营,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是适当的[157][162]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内遵守规定准则[151]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整体发展以提升股东价值,包括制定和审批战略等[155][161] - 董事会将公司日常运营工作交由执行董事或各业务分部管理层处理[155][161]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责明确区分,但林裕豪身兼两职与守则条文C.2.1有所偏离,董事会认为此举恰当[165][168] - 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具备权力制衡架构[165][168] - 公司定期检讨企业管治安排,确保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要求[167] - 公司已为针对董事及高级职员的潜在法律诉讼投保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险[159][164] - 董事会订有程序,让董事可在适当情况下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支付[158][1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协议或委任函可续期两年,须轮席告退及膺选连任[171][175] - 董事会现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3][1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三名女性董事,将继续保持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74][177] - 韩秀红女士于2024年11月30日辞任非执行董事,王慧女士于2024年11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78] - 报告期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其他董事避席情况下举行一次会议[179][182]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人数)须轮值退任,董事最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81][182] - 公司可在股东大会选任董事填补空缺或新增董事,获委任董事仅任职至首次股东周年大会[184][187]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审核董事会构成、制定提名程序、监督委任及继任计划、评估独立性[185][188]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非执行董事应出席股东大会,朱柔香女士未出席2024年5月31日股东大会[186][189] - 公司定期审阅企业管治常规,确保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170]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举行4次常规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191] - 林裕豪常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92] - 王慧于2024年11月11日获委任,相关会议数据不适用[192] - 韩秀红于2024年11月30日辞任,常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92] - 李邵华常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75%(3/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92] - 朱柔香常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75%(3/4),股东大会出席率0%(0/1)[192] - 李杨常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75%(3/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92] - 公司向新任董事提供全面就任资料,涵盖香港上市公司董事职责等内容[193][195] - 公司秘书向董事书面汇报监管制度变动并安排座谈会[194][196] - 董事会成立审计、企业管治、薪酬和提名四个委员会[200]
中国金控(0087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23 12: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每股基本亏损为32.80港仙,同期每股盈利12.47港仙[3] - 报告期收益约12.53亿港元,较同期约14.394亿港元减少约12.9%[4] - 报告期毛利约4580万港元,较同期约4560万港元增加约20万港元或0.5%[4] - 报告期净亏损约1.287亿港元,同期录得净溢利约5140万港元[4] - 报告期非流动资产为3.9799亿港元,同期为5.1076亿港元[7] - 报告期流动资产为9.15921亿港元,同期为12.75209亿港元[7] - 报告期流动负债为5.6856亿港元,同期为7.89077亿港元[7] - 报告期流动净资产为3.47361亿港元,同期为4.86132亿港元[7] - 报告期资产净额为3.54665亿港元,同期为5.00138亿港元[8] - 报告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53487亿港元,同期为4.99856亿港元[8] - 2024年销售农产品、海产及肉制品收入1253026千港元,2023年为1439402千港元[20] - 2024年政府补助4334千港元,2023年为35377千港元[20] - 2024年融资成本18406千港元,2023年为19100千港元[22]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17364千港元,2023年为10106千港元[23] - 2024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1201354千港元,2023年为1382945千港元[23]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53388千港元,2023年减值亏损拨回6682千港元[2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8327千港元,2023年为4154千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2024年为6861千港元,2023年为326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2024年为71千港元,2023年为3828千港元[25]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8]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24383千港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7293千港元[29]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项总额为911212千港元,2023年为1135753千港元[31]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累计减值)0至60日为167977千港元,2023年为264388千港元[32] - 其他应收账款包括应收泰恒丰集团款项约54091000港元(2023年:52936000港元)及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的应收代价109000港元(2023年:109000港元)[3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项总额为165687千港元,2023年为419042千港元[34] - 2024年应付票据为0千港元,2023年为4385千港元,2023年应付票据到期日介乎91日至180日[34][36] - 2024年农业及肉制品业务收益约12.53亿港元,较同期约14.394亿港元减少约12.9%,毛利约4580万港元,较同期约4560万港元增加约0.5%[45][4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1090万港元,较同期约4980万港元减少约78.1%[48]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支出约670万港元,较同期620万港元增加约8.4%[48] - 2024年行政及其他支出约3830万港元,较同期4890万港元减少约21.6%[49] - 2024年已确认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约5340万港元,2023年为减值亏损拨回670万港元[49] - 2024年已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10万港元,2023年为6960万港元[50] - 2024年净亏损约1.287亿港元,2023年录得净溢利约5140万港元[50] - 报告期末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60万港元,2023年为980万港元,速动比率约0.92倍,2023年为0.85倍[52] - 报告期末借款总额约3.895亿港元,2023年为3.647亿港元[52] - 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开支承担为零,2023年为210万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净负债对经调整权益比率为0.52,2023年为0.42;资本负债比率为1.10,2023年为0.73[56] - 2024年12月31日,结欠执行董事及前董事的无抵押承兑票据未偿还结余为163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抵押银行存款,2023年为220万港元[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有62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60名;报告期员工成本总额为1740万港元,2023年为1010万港元[65] 会计准则相关 - 2024年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修订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15] 业务区域及客户收入 - 2024年和2023年集团超90%的非流动资产及收入位于中国并于中国产生[18] - 2024年客户B收入536071千港元、客户C收入132662千港元;2023年客户A收入756094千港元[19] 税务政策 - 公司及香港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16.5%,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缴税[25] 股份相关 - 2025年2月发行7585.1407万股认购股份,每股认购价0.565港元[4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为379,257,038股[55] 法律诉讼 - 2024年,集团一附属公司被客户起诉,客户索赔采购订单金额2510万元及利息损失,案件二审已开庭,等待最终裁决[66] 公司名称变更 - 2024年6月19日,公司英文名和中文第二名更改,7月15日生效[57] 重大事项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事项[58][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重大投资或重大股本资产收购计划[62][64] 公司战略 - 集团将打造大湾区食品保供基地,确保大湾区1.2亿人食品安全及供应充足[68] 证券交易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企业管治 - 报告期内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以企业管治守则为基础,但偏离第C.1.6条和第C.2.1条[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柔香因事未出席2024年5月31日股东周年大会[72] - 林裕豪自2021年10月15日起兼任公司主席和联席首席执行官,偏离第C.2.1条[73] - 董事会认为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务由同一人兼任可促进业务策略执行和提高运营效率[73] - 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3] 反腐措施 - 公司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反腐职责范围,采纳反腐政策并要求雇员遵守[76] - 公司建立举报流程,为雇员举报不当行为提供安全保密环境[76] 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 - 董事会负责维持集团良好有效的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系统[75] - 公司委聘外部顾问每年轮审公司及主要附属公司重大控制、内控系统成效及风险管理职能[78] - 公司已建立风险管理程序处理重大风险,报告期内重大风险性质及程度无变动[77] 董事行为守则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内遵守规定[79] 审核委员会 - 审核委员会由李杨女士、李邵华先生及朱柔香女士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 财务报表核对 - 初步公布有关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已与核数师核对一致[81] 业绩公布安排 - 业绩公布将刊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公司将适时寄发及刊登年报[83]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4月22日举行,考虑及批准2024年全年业绩等事项[84] 股份交易状态 - 公司股份自2025年4月1日上午9时起暂停交易,申请自4月23日上午9时起恢复交易[85] 董事会组成 - 截至公布日期,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7] 股东登记暂停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8日至6月2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股份过户文件须在5月27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过户登记处[82]
中国金控(0087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22 22: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每股基本亏损为32.80港仙,同期每股盈利12.47港仙[3] - 报告期收益约12.53亿港元,较同期约14.394亿港元减少约12.9%[4] - 报告期毛利约4580万港元,较同期约4560万港元增加约20万港元或0.5%[4] - 报告期净亏损约1.287亿港元,同期录得净溢利约5140万港元[4] - 报告期非流动资产为3.9799亿港元,同期为5.1076亿港元[7] - 报告期流动资产为9.15921亿港元,同期为12.75209亿港元[7] - 报告期流动负债为5.6856亿港元,同期为7.89077亿港元[7] - 报告期流动资产净额为3.47361亿港元,同期为4.86132亿港元[7] - 报告期资产净额为3.54665亿港元,同期为5.00138亿港元[8] - 报告期总权益为3.54665亿港元,同期为5.00138亿港元[8] - 2024年销售农产品、海产及肉制品收入1253026千港元,2023年为1439402千港元[20] - 2024年政府补助4334千港元,2023年为35377千港元[20] - 2024年融资成本18406千港元,2023年为19100千港元[22]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17364千港元,2023年为10106千港元[23] - 2024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1201354千港元,2023年为1382945千港元[23]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53388千港元,2023年减值亏损拨回6682千港元[2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8327千港元,2023年为4154千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2024年为6861千港元,2023年为326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2024年为71千港元,2023年为3828千港元[25]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8]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24383千港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7293千港元[29]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项总额为911212千港元,2023年为1135753千港元[31]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0 - 60日为167977千港元,2023年为264388千港元[32] - 其他应收账款包括应收泰恒丰集团款项约54091000港元(2023年:52936000港元)及出售附属公司应收代价109000港元(2023年:109000港元)[3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项总额为165687千港元,2023年为419042千港元[34] - 2024年应付票据为0,2023年为4385千港元,2023年应付票据到期日介乎91 - 180日[34][36] - 2024年农业及肉制品业务收益约12.53亿港元,较2023年约14.394亿港元减少约12.9%,毛利约4580万港元,较2023年约4560万港元增加约0.5%[45][4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1090万港元,较2023年约4980万港元减少约78.1%[48]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支出约670万港元,较2023年约620万港元增加约8.4%[48] - 2024年行政及其他支出约3830万港元,较2023年约4890万港元减少约21.6%[49] - 2024年已确认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约5340万港元,2023年为减值亏损拨回670万港元[49] - 2024年已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10万港元,2023年为6960万港元[50] - 2024年净亏损约1.287亿港元,2023年录得净溢利约5140万港元[50] - 报告期末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60万港元,2023年为980万港元,速动比率约0.92倍,2023年为0.85倍[52] - 报告期末借款总额约3.895亿港元,2023年为3.647亿港元[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承担为零,2023年为210万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净负债对经调整权益比率为0.52,2023年为0.42;资本负债比率为1.10,2023年为0.73[56] - 2024年12月31日,结欠执行董事及前董事的无抵押承兑票据未偿还结余为163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抵押银行存款,2023年为220万港元[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有62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60名;报告期员工成本总额为1740万港元,2023年为1010万港元[65] 会计准则相关 - 2024年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修订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15] 客户收入情况 - 2024年客户B收入536071千港元、客户C收入132662千港元;2023年客户A收入756094千港元[19] 税率相关 - 公司及香港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16.5%,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缴税,超200万港元部分按16.5%缴税[25] 信贷期相关 - 销售农产品、海产及肉制品平均信贷期为60日[32] - 供应商授予的信贷期一般介乎30 - 120日[36] 股份发行相关 - 2025年2月发行7585.1407万股认购股份,每股认购价0.565港元[41] 公司名称变更 - 2024年6月19日,公司英文名和中文第二名更改,7月15日生效[57] 重大事项相关 - 2024年,集团一间附属公司被客户索赔采购订单金额2510万元及利息损失,案件二审已开庭,等待最终裁决[66] 集团业务发展规划 - 集团将打造大湾区食品保供基地,确保大湾区1.2亿人食品安全及供应充足[68] - 集团积极发展农产品等业务交易,向中国超市及线上平台供应产品[68] - 集团与电商及线上平台探索合作,促进农产品等线上销售及收入多元化[69] 公司管治相关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事项[58][59]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 报告期内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以企业管治守则为基础,但偏离第C.1.6条和第C.2.1条[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柔香因事未出席2024年5月31日股东周年大会[72] - 林裕豪自2021年10月15日起兼任公司主席和联席首席执行官,偏离第C.2.1条[73] - 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3] - 公司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反腐职责范围,采纳反腐政策[76] - 公司建立举报流程,为雇员举报不当行为提供安全保密环境[76] - 公司委聘外部顾问每年轮审公司及主要附属公司重大控制、内控系统成效及风险管理职能,审核后认为风险管理及内控系统有效充分[78] - 截至公布日期,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报告期综合业绩、会计原则及惯例等[80]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步公布财务数字已由核数师核对一致,但不构成核证工作[81]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8日至6月2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股份过户文件须于5月27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处[82] - 业绩公布将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公司将适时向股东寄发及在网站刊登年报[83] -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4月22日举行,考虑及批准2024年全年业绩等,未察觉需发公布并已内部检讨[84] - 公司股份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交易,申请自4月23日起恢复交易[85] - 截至公布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公司已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遵守规定[79] - 公司建立风险管理程序应对业务重大风险,设计内控系统降低业务风险不利影响[77][78] 强积金供款规定 - 雇主及其雇员须按雇员相关入息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相关入息上限为30,000港元[65]
中国金控(0087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02
财务表现 - 农业及肉类业务收入从约10.792亿港元减少72.2%至约2.997亿港元[8][11] - 报告期间集团录得毛利约5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60万港元大幅下降[8][11] - 公司报告期间收益为2.997亿港元,同比下降72.2%[13] - 毛利为500万港元,同比下降75.5%[13] - 其他收入为550万港元,同比下降30.5%[13]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14.5%至350万港元[13] - 行政及其他支出增加52.1%至2110万港元[13]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为440万港元[13] - 净溢利为490万港元,同比下降83.7%[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99,739千港元,同比下降72.2%[4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5,039千港元,同比下降75.5%[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后溢利为4,947千港元,同比下降83.6%[46]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45港仙,同比下降69.3%[4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为57,309千港元,同比增长12.2%[49] - 2024年上半年流动负债为618,944千港元,同比下降21.6%[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流动资产为490,717千港元,同比增长0.9%[49] - 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548,026千港元,同比增长2.0%[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为49,663千港元,同比增长34.0%[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97,102千港元,同比下降0.6%[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2,147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84,531千港元有显著改善[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3,359千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5,180千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5,305千港元,主要来自非控股股东的注资5,329千港元[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4,093千港元,期末余额为11,542千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权益为498,36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85,268千港元有所增长[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为741,17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5,524千港元有所减少[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非控股权益为1,26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50千港元有显著改善[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外币汇兑储备为82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9,326千港元大幅减少[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为-7,104千港元,主要受外币汇兑差额影响[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252,185千港元,同时偿还242,615千港元[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农产品、海产及肉制品的收入为299,73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79,215千港元大幅下降[6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收入为3,16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11千港元有所增加[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19千港元大幅下降[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8,41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661千港元略有下降[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4,68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249千港元有所下降[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7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0千港元大幅下降[7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9,281,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290,000港元显著下降[7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379,257,038股,与2023年同期持平[7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摊薄盈利为382,818,913股,较2023年同期的388,267,303股略有下降[7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派付或建议派付任何股息,与2023年同期一致[77][7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添置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5,180,000港元,2023年同期无添置[78][8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租赁负债为27,822,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839,000港元有所增加[83][8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2,19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418,000港元有所减少[85][8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存货总额为127,582,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9,610,000港元略有下降[87][89]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的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396,841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88,267千港元[90] - 其他应收账款的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264,553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317,986千港元[90] - 按金及预付款项的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474,359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63,930千港元[90] - 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135,753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970,183千港元[90] - 贸易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显示,0-60天的应收账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264,388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8,973千港元[91] - 贸易应收账款的累计减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41,835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45,180千港元[92] - 其他应收账款的累计减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223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6,106千港元[94] - 按金的累计减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31,826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8,032千港元[95]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279,956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54,681千港元[97]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21,231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01,550千港元[97] - 公司贸易应付款的平均信用期为30天,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成员的短期雇员福利为1,071,000港元[146] 业务发展 - 集团积极发展家禽及海产贸易业务,并开始向中国超市及其他客户供应产品[8][11] - 集团开始线上销售以加强收入来源并扩大客户群[8][11] - 展望未来,集团将继续控制成本、利用现有资源及与商业伙伴合作[8][9] - 集团将加强种植农产品及买卖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产品及肉类产品、家禽、海产及预制食品[9] - 集团将在机会涌现时进行收购[9] - 公司积极发展农产品及肉类产品、家禽、海产、预制食品及茶叶销售业务,并向中国超市及线上平台供应产品[39][41] - 公司致力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食品供应基地,确保1.2亿人的食品安全及供应充足[42][44] - 公司通过与国有企业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丰富农业及肉类业务产品种类,提升盈利能力[45] - 公司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大规模农业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粪便资源利用[43][44] - 公司探索与电子商务运营商及线上销售平台的合作模式,以加强农产品及肉类的线上销售[43][44] - 公司寻求垂直整合业务机会,包括在中国提供农产品、海产及肉类的配送服务[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与客户A的交易额为58,298千港元,占公司收入的10%以上[66] 公司股权与资本结构 - 集团持有深圳市从玉万兴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和佳木斯从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各40%的股权[9] - 报告期间从玉万兴和佳木斯从玉未开展任何业务,因此未录得收益[9]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190万港元,速动比率为0.84倍[16] - 借款总额为3.663亿港元,其中3.484亿港元需在一年内偿还[17] - 资本开支承担为40万港元[17] - 公司净负债对经调整权益比率为0.42,资本负债比率为0.73,与2023年底持平[25]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379,257,038股,优先股3,030,000股,与2023年底相同[25] - 公司向执行董事和前董事发行的无抵押承兑票据未偿还余额分别为1630万港元和1090万港元[25] - 公司银行存款约40万港元作为应付票据抵押,一栋完全折旧楼宇作为银行信贷抵押[26][31] - 公司员工总数51人,员工成本总额47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50万港元[37] - 公司强积金计划和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即时归属,无失效供款可用于减少未来年度应付供款[37] - 公司两间全资附属公司因未能交付价值约25,084,000元人民币的农产品被独立第三方起诉,索赔总额约45,845,000元人民币[38][40] - 公司已提交答辩状进行抗辩,法律程序仍在进行中,目前无法确定对利润的影响[38][40] - 公司优先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无投票权,且无权利分享任何剩余资产或利润[111] - 公司法定股本为150,000,000,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值为1,500,000千港元[112]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379,257,038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值为3,793千港元[112]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优先股为3,03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值为30千港元[112] - 公司总股本为3,823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12] - 林裕豪持有公司69.80%的股份,共计264,731,087股[148] - 林裕豪通过Sino Richest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69.80%的股份[148] - 韩秀红持有公司0.00%的股份,共计2,000股[148] - 公司主要股东Sino Richest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69.80%的股份[154]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名称由“中国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自2024年6月19日起生效[54]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种植农产品、买卖农产品及肉类产品、家禽、海鲜及预制食品[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超过90%的非流动资产和收入位于中国[64] - 公司首次应用了2024年1月1日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版,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和第16号的修订[60] - 公司未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要求管理层作出判断、估计和假设[55] - 公司未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不包括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完整综合财务报表所需的所有信息[56] - 公司未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与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一致,除附注2所述外[57] - 公司未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的应用对本期及前期的综合财务状况和财务表现无重大影响[60] - 公司未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包括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和节选的解释附注[56] - 公司未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应当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一并阅读[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中,超过90%的非流动资产和收入位于中国[65] - 公司名称由“China Fin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更改为“Congyu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称由“中国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自2024年6月19日起生效[162] - 公司英文股份简称由“CHINA FIN INV”更改为“CONGYU INTE AGR”,中文股份简称由“中国金控”更改为“从玉智农”,自2024年7月31日上午9时起生效[162]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至少25%由公众持有[162] - 公司董事会主席林裕豪自2021年10月15日起兼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认为此举有助于促进业务策略执行和提高运营效率[1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柔香女士因其他事务未出席2024年5月31日的公司股东周年大会[158]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杨女士(委员会主席)、李邵华先生和朱柔香女士组成,负责审查财务信息和内部监控[164] - 公司定期审查其企业管治常规,以确保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规定[160] - 公司标志自2024年7月31日起更改[162] 风险管理与财务政策 - 公司认为外汇风险不大,但将密切监控人民币波动对业绩的影响[27][32] - 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28][33] - 公司采取审慎财政政策,保持稳健流动资金状况[29][34]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重大资本资产收购计划[30][35]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从事符合条件的农业业务,享有企业所得税全额豁免[74] - 公司预计未来股息为0%,无风险利率为3.281%[135][136] - 公司购股权的公平值使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计算,预期波幅为116.979%[13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承担为43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60,000港元大幅减少[1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购股权失效数量为6,000份,较2023年同期的8,000份有所减少[138]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Scheme)于2023年6月6日到期,不再授予新购股权[115] - 购股权计划下,任何12个月内授予的购股权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14] - 购股权的行使价格不得低于要约日期的股份收市价、要约日期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18] - 公司于2015年至2022年间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格分别为99港元、39.6港元、7.8港元、1.804港元、1.144港元、1.76港元和4.29港元[119] - 由于2018年和2019年的股本重组,购股权的行使价格和配发股份数量进行了调整[120][121][122][123][124][125] - 林先生持有的购股权数量为3,624,994股,行使价为4.29港元,可行使期为2022年12月16日至2032年12月15日[126] - 员工总购股权数量为14,890,081股,其中6,000股失效,加权平均行使价为5.55港元[128] - 顾问总购股权数量为395,026股,行使价为99港元,可行使期为2015年7月3日至2025年7月2日[128] - 公司董事林先生持有3,624,994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4.29港元[129] - 公司员工总计持有5,238,456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4.29港元[130] - 公司员工总计持有7,600,709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1.76港元[130] - 公司员工总计持有945,216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1.144港元[130] - 公司员工总计持有631,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7.8港元[130] - 公司员工总计持有440,7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39.6港元[130] - 公司员工总计持有4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99港元[130] - 公司顾问总计持有395,026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99港元[130] - 公司总计持有23,298,049份未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5.55港元[1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行使购股权数目为23,292,049份,占已发行普通股的6.1%[1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6,000份购股权失效,相应扣除购股权储备约10,000港元[138] - 公司购股权计划已于2023年6月6日到期,未再授出任何购股权[1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为23,292,049份[156] 法律诉讼与风险 - 公司两间全资附属公司因未能交付价值约25,084,000元人民币的农产品被独立第三方起诉,索赔总额约45,845,000元人民币[38][
中国金控(0087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约2.997亿港元,较同期约10.792亿港元减少约7.795亿港元或72.2%[1]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500万港元,较同期约2060万港元减少约1560万港元或75.5%[1] - 报告期内公司净溢利约为490万港元,同期约为3010万港元[1]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盈利为2.45港仙,同期为7.99港仙[1] - 报告期内除税前溢利为501.8万港元,同期为3032.3万港元[2]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为7.1万港元,同期为18万港元[2] - 报告期内流动净资产为4.9071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6132亿港元[4] - 报告期内非流动负债为4966.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07万港元[5] - 报告期内净资产为4.9836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0138亿港元[5]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9710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9856亿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期内溢利约9,281,000港元,2023年为30,290,000港元[18]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472千港元,2023年为7,875千港元,其中政府补助2024年为3,160千港元,2023年为1,311千港元[1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8,418千港元,2023年为8,661千港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2024年为7,596千港元,2023年为7,765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4,686千港元,2023年为5,249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为291,793千港元,2023年为1,054,166千港元[1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71千港元,2023年为180千港元[17] - 集团收益约为2.997亿港元,较同期约10.792亿港元减少约7.795亿港元或72.2%,毛利减少约1560万港元或75.5%[34] - 集团其他收入约550万港元,较同期约790万港元减少约240万港元或30.5%[35]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50万港元或14.5%至约350万港元[35] - 行政及其他支出增加约720万港元或52.1%至约2110万港元[35]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约440万港元,二零二三年为减值亏损拨回约3590万港元[35] - 集团净溢利约为490万港元,同期约为3010万港元[35]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190万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980万港元[37]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3.663亿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3.647亿港元[37]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集团资本开支承担约为40万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210万港元[37]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总额为470万港元,较2023年的520万港元减少[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农产品、海产及肉制品合约收入为299,739千港元,2023年为1,079,215千港元[14] - 农业及肉类业务收益由同期约10.792亿港元减少约72.2%至报告期约2.997亿港元,毛利由2060万港元减至500万港元[32]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净额为188,2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6,841千港元;其他应收款净额为317,986千港元,2023年为264,553千港元;按金及预付款项净额为463,930千港元,2023年为474,359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为970,183千港元,2023年为1,135,753千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154,681千港元,2023年为279,956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账款为101,550千港元,2023年为121,231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为256,231千港元,2023年为419,042千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为321,107千港元,2023年为305,621千港元;无抵押其他贷款为28,819千港元,2023年为42,712千港元;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349,926千港元,2023年为348,333千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计入银行及其他借款的承兑票据2及承兑票据3账面总值约1091.1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承兑票据1账面价值约1633.9万港元,包括本金约1499万港元及应计利息约134.9万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存款约40万港元已作应付票据抵押,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0万港元减少[41] 股本相关数据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法定股本中普通股为15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计1500000千港元;优先股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计100000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中普通股为379,257,038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计3793千港元;优先股为3,03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计30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379,257,038股已发行普通股,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38] 比率相关数据 - 2024年6月30日,净负债对经调整权益比率为0.42,资本负债比率为0.73,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38] 客户及区域相关数据 - 公司超90%(2023年:90%)的非流动资產及收入位于中国并于中国产生[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有一名与集团交易额超集团收益10%(2023年:10%)的客户,客户B交易额为58,298千港元,2023年客户A为556,006千港元[13] 信贷期相关数据 - 销售农产品、海产及肉制品平均信贷期为60日,买卖相关产品贸易应付账款平均信贷期为30日,与2023年相同[20][22] 历史票据发行及赎回情况 - 2015年9月24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1亿港元无抵押承兑票据,包括向林先生发行9999万港元及向林裕帕先生发行1万港元,年利率3%,2018年9月23日到期[24] - 2016年3月31日公司通过发行7.19696958亿股普通股提早赎回7500万港元承兑票据1,林先生将1000万港元承兑票据1部分转让给林裕帕先生[24] 未偿还结余相关数据 - 2024年6月30日,结欠执行董事林裕豪先生及前董事林裕帕先生的无抵押承兑票据未偿还结余分别为1630万港元及1090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39] 雇员相关数据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于香港及中国共有51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名减少[44] - 根据强积金计划,雇主及雇员各自须按雇员相关入息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相关入息上限为30,000港元[44] 法律诉讼相关数据 - 被告1与独立第三方采购协议涉及农产品代价约为人民币2508.4万元,独立第三方要求被告1支付总额约人民币4584.5万元[46] 重大事项相关数据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4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43] 公司业务定位相关数据 - 公司为大湾区1.2亿人提供食品安全及供应保障[48] 股息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亦无[19] - 报告期内无派息,董事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无)[49] 证券交易相关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2024年6月30日未持有库存股[50] 企业管治相关数据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C.1.6及C.2.1条[52] 公司名称及标志相关数据 - 公司英文名于2024年6月19日更改,标志及股份简称于7月31日更改[53] 公众持股相关数据 - 公布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至少25%由公众持有[54] 财务资料审核相关数据 - 集团报告期内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未经核数师审阅或审核,审核委员会认为符合规定[55] 业绩公布相关数据 - 业绩公布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将适时寄发及刊登中期报告[56]
中国金控(0087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45
财务报表编制与审核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业绩及会计原则惯例,讨论风险管理等事宜[1][6] - 董事认为公司有足够资源在可预计未来继续经营,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2][7] - 审核委员会批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及经审核年度财务报表[92]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审议多项事务并批准多份财务报表,还审核了核数师独立性[91] - 已付及应付外部核数师酬金方面,审核服务为850千港元,中期财务资料审核为80千港元[143] - 有独立核数师报告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200] - 综合财务报表包括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等[200] - 文档有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00] 董事相关情况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责有明确区分,但林裕豪身兼两职,董事会认为此举可促进业务策略执行及提高运营效率[11][14] - 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具备权力制衡架构[11][14] - 非执行董事韩女士任期为两年,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可续签两年[1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少华自2015年1月2日起任职超九年,将于2024年5月31日公司年度股东大会退休并参选连任[19]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认为李少华长期服务不影响其独立判断,认可其独立性[19]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0] - 非执行董事韩女士固定任期两年,服务协议或委任函可续期两年[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先生任职超九年,将于2024年5月31日退任并愿膺选连任[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三名女性董事,将继续保持至少一名女性董事[37]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38] - 报告期内,董事长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在场的会议[39] - 根据公司细则,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各董事最少每三年退任一次[50][52] - 公司可在股东大会选任董事填补空缺或新增董事,获委任董事仅任职至首个股东周年大会[54][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柔香因其他事务未出席2023年6月28日股东周年大会[57][61] - 董事薪酬根据个人资历、经验等及集团业绩和市场惯例厘定[109] - 报告期内高级管理层酬金范围详情未提及具体数字[109] - 截至年报日期,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1名执行董事林裕豪为主席,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是李邵华、朱柔香和李杨[119][121] - 董事会由三名女性董事和两名男性董事组成,年龄范围43岁至61岁,报告期内集团已实现董事会多元化目标[136][137] - 甄选董事候选人会考虑多方面因素,最终基于优点及对董事会的贡献[125][134]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资格后向董事会推荐,董事会有最终决定权[127][134] - 公司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性确认书,提名委员会审核后认为其均为独立人士[132][133] - 有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之履历详情[200] 企业管治 - 公司定期审阅企业管治常规,确保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13][16] - 主席确保董事知悉董事会会议事宜并及时获充足可靠信息,董事会将定期检视权力平衡情况[12][15]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遵守规定准则[25][29]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整体发展,提升股东价值,日常运营委托给执行董事或各业务部门管理层[34] - 董事会设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企业管治委员会监督公司事务[63]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举行四次常规董事会会议和一次股东大会[65][70] - 公司向新任董事提供全面就任资料,包括职责概要、章程文件和责任指引[72] - 公司秘书向董事书面汇报监管变动并安排座谈会[71][73] - 报告期内董事参与出席研讨会和阅读资料两类培训[79][80][83] - 董事会为提升管理效率成立四个委员会并订明书面职权范围[82][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7][90] - 审核委员会遵照企业管治守则采纳职权范围,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88][9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外聘核数师相关建议、审核财务报表和监控制度等[89][90]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报告期内举行两次[90][91] - 报告期内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01][102] - 企业管治委员会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規、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和报告披露规定情况[102] - 年报日期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102]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05][106] - 薪酬委员会检讨现有薪酬政策及架构,修订并重新采纳职权范围,评估董事表现[106][107] - 薪酬委员会认为公司需保持灵活性提供具竞争力薪酬,吸引及挽留集团人员,且应根据绩效指标激励表现优异者,授出无归属期购股权符合各方利益[110] - 购股权限定在特定金额区间有对应人数,如150.001 - 200万港元区间有1人[110] - 授出购股权时公司可指定表现目标,但该计划无此要求,董事会及薪酬委员会认为授出不设表现目标购股股权与计划目的一致[114] - 购股不附带退扣机制,若承授人因特定原因终止受雇或聘用,已授购股将即时自动失效及不可行使[113][115] - 薪酬委员会认为计划为承授人提供个人权益机会,可激励其提升业绩效益并吸引及挽留人才[117][120] - 董事会遵照企业管治守则采纳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19][122]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定期检讨董事会架构等,物色合适人选,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并提供相关建议[119][122] - 董事会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由提名委员会每年审查,以提升董事会表现质量[124] - 公司设计董事会组成时从多方面考虑多元化,所有任命基于能力,考虑候选人客观标准及多元化益处[124]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报告期内举行一次,林裕豪、朱柔香、李邵华、李杨出席率均为100%[132][137][138] - 提名委员会每年审核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以确保效力[136][137] - 公司于2013年1月22日采纳股东沟通政策,审核委员会每年审视以确保有效[158][165] - 主席应确保与股东有效沟通并传达股东意见至董事会,主席邀请相关人员出席股东大会并回答问题[158][160][164][165] - 股东可通过公司网站获取集团主要发展资料,公司在联交所网站发布的资料也会同步到公司网站[164][166] -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变化[163] - 公司会按规定尽快向联交所通报并向公众披露内部信息以维护良好企业管治[168]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委聘外部顾问履行内部信贷审核职能,认为报告期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充分[23] - 集团建立风险管理程序处理重大风险,董事会对营商及外部环境重大改变进行年度审核并制定应对程序[46][49] - 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保留及减少、风险分享及分散[47][49] - 公司聘请外部顾问每年轮流对公司及主要附属公司进行内部审计和相关审查,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充足[48] 保险与服务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潜在法律诉讼投保责任保险[4][9] 业务发展与策略 - 公司业务发展及管理策略旨在实现长期、稳定及可持续增长,兼顾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28][32] - 2023财年公司主要从事种植及买卖农产品、海产及肉制品,放债、证券交易及经纪服务业务已于2022年出售[175][179] 股息政策 - 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考虑派息时会让股东参与公司利润分配并保留流动性以把握未来增长机会[145] - 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采纳股息政策,旨在让股东分享溢利并保持流动资金以捕捉增长机遇[147] - 董事会宣派或建议宣派股息前需考虑公司财务表现、保留盈利、资金需求等多方面因素[146] 股东权益与会议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入股本十分之一且表决权不少于10%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大会,会议应在呈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49][153] - 若呈交要求后21天内董事会未着手召开特别大会,提呈要求人士可自行安排[150][154]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入股本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100名股东可向董事会提书面建议[151][155] ESG相关 - 公司ESG报告根据港交所主板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76][180] - 编制ESG报告采用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184][185][186][187] - 董事会对ESG事务负最终监管责任,会参考不同持份者评估进行定期重要性评估[193] - 公司旨在ESG策略中发展可持续方法,重视持份者意见并建立多元沟通渠道[194] - 公司成立ESG工作小组,获董事会授权监督及实施ESG相关事宜[195] - ESG工作小组由不同部门核心成员组成,负责收集分析数据、监测评估表现等[196] - 包含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书[200] 文档内容 - 文档包含公司资料、主席报告书、管理层之论述及分析等内容[200] - 有企业管治报告书等报告[200] - 包含董事会报告书等[200] - 包含五年概要内容[200]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41名女性雇员和19名男性雇员,将持续保持员工性别多元化及平等[143] 公司秘书 - 公司已委任欧阳铭贤为公司秘书,报告期内其已遵守专业培训要求[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