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位元堂(00897)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早报】300897,实控人将变更,今日复牌
国务院常务会议 -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需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 释放内需潜力 [1] - 需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 加强部门协同 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 [1] 港交所结算周期改革 - 港交所刊发讨论文件 拟缩短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目前为T+2 全球趋势正向T+1或T+0过渡 预计到2027年底88%的全球交易将采用T+1或T+0 [1] - 转向T+1可提高市场效率 降低系统性风险 但面临时区差异、外汇转换等挑战 [2] 电力负荷创新高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 达15.06亿千瓦 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 [2] 境外投资者税收政策 - 商务部要求落实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 通过税收优惠激励扩大在华投资 [1][2] 乘用车市场数据 - 7月1日-13日全国乘用车零售57.1万辆 同比增长7% 环比下降5% 新能源零售33.2万辆 同比增长26% 渗透率58.1% [3]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47.3万辆 同比增长11% 新能源累计零售580.1万辆 同比增长33% [3] 邮政行业数据 - 上半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1045.1亿件 同比增长16.9% 快递业务量956.4亿件 同比增长19.3% [3] 公司动态 - 太极集团拟回购8000万-1.2亿元股份 价格不超过28.03元/股 [5]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5] - 力星股份终止收购青岛飞燕临港精密钢球制造有限公司 [5] - 众辰科技澄清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不超过1% [5] - 物产环能拟14.57亿元收购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6] - 山科智能实控人变更为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转让19.70%股份并放弃36.51%表决权 [6] - 中熔电气拟投资11.41亿元建设赛诺克新能源科技园项目 [6] 储能行业 - 中信证券研报称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将增强投资确定性 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看好电芯、PCS、系统集成等环节头部厂商 [7]
停牌!300897拟易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00:18
控制权变更事项 - 公司实控人钱炳炯、岑腾云、季永聪、王雪洲、胡绍水正在筹划股权转让及控制权变更事宜,交易对手方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公司 [2][5] - 预计交易完成后,交易对手方将获得公司不低于5%的股份及24.99%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5] - 公司自7月10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 7月7日尾盘股价出现20%涨停,7月9日收盘价25.36元/股(下跌1.44%),总市值35.56亿元 [2] 股东及高管情况 - 前十大股东均为自然人及有限合伙企业,钱炳炯持股14.81%(14,878,780股),岑腾云持股11.40%(11,451,395股),季永聪持股9.62%(9,662,097股) [10] - 钱炳炯担任董事长,季永聪担任董事兼总经理,其他实控人均在公司担任高管 [1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046户 [10]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145.29万元(同比下降12.28%),扣非净利润7637.86万元(同比下降12.23%) [12][1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39.51万元(同比下降43.28%),扣非净利润818.98万元(同比下降46.93%) [12][1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下降17.62%),经营活动现金流-3623.92万元(同比下降14.40%) [16] - 业绩下滑主要受地方财政影响导致项目招投标节奏延后 [16] 业务概况 - 公司2020年9月2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12] -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远传水表、智慧水务管网智能产品、智慧软件集成产品、智慧水利、智慧直饮等 [12]
位元堂(00897)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1:0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7.453亿港元,同比下降4.9%[3]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3.765亿港元,同比下降4.6%[3] - 年度溢利为710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77.5%[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10万港元,较去年亏损154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增幅达146.1%[3] - 公司二零二五年总收益减少4.9%至约7.453亿港元[34] - 公司二零二五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10万港元,较二零二四年亏损1540万港元转亏为盈[34] - 毛利减少1830万港元(4.6%)至约3.765亿港元,毛利率稳定维持在50.5%[4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10万港元(上年亏损154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49]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从2024年的842.2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774.9百万港元,降幅8.0%[1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从2024年的783.9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745.3百万港元,降幅4.9%[19]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业绩从2024年盈利12.3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盈利1.9百万港元,降幅84.6%[18] - 公司2025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实现净利润7.1百万港元,较2024年净亏损5.9百万港元明显改善[18] - 公司总溢利同比增长75.3%,从2024年404.5万港元增至2025年709.2万港元[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大幅改善,从2024年亏损7822.8万港元收窄至2025年盈利506.5万港元[6] - 集团总收益减少4.9%至约7.453亿港元[4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5290万港元(21.5%)至约2.99亿港元[46] - 融资成本减少1260万港元(30.9%)至2820万港元[48] - 融资成本显著改善,从2024年的152.5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28.2百万港元[18] - 银行借贷利息支出从2024年的36.7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22.6百万港元,降幅38.4%[25]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从2024年的4.1百万港元上升至2025年的5.5百万港元,增幅35.9%[25] - 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2025年为3.0百万港元,2024年为6.4百万港元抵免[27] - 已终止经营业务所得税支出2024年为52.0百万港元,2025年为零[27] 各业务线表现 - 中药分部收益从2024年的690.6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651.7百万港元,降幅5.6%[18] - 西药分部收益保持稳定,2025年为91.6百万港元(2024年:90.2百万港元)[18]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大幅下降51.2%,从2024年的18.8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9.2百万港元[18] - 已终止经营业务(农产品交易市场)2024年收益为554.0百万港元[18] - 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从2024年的553.97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零收入[19] - 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租金收入总额从2024年的182.8百万港元锐减至2025年的3.3百万港元,降幅98.2%[19] - 其他收入总额从2024年的56.2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53.4百万港元[19] - 位元堂通过抖音等电商渠道推动销售增长,珮氏在战略渠道销售额增长10倍[37][40] - 珮夫人止咳露在中国市场分销扩展至超10000家门店[3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净值为11.796亿港元,同比下降14.9%[3] - 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为1.323亿港元,同比下降14.6%[3] - 资产负债比率为17.9%,较去年21.7%下降3.8个百分点[3] - 总资产减少14.1%,从2024年209.51亿港元降至2025年179.92亿港元[7][8] - 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减少14.6%,从2024年1.55亿港元降至2025年1.32亿港元[7] - 存货减少22.7%,从2024年3.08亿港元降至2025年2.38亿港元[7] - 计息银行借贷总额减少15.8%,从2024年4.61亿港元降至2025年3.88亿港元[7][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14.5%,从2024年1.52亿港元降至2025年1.30亿港元[7] - 资产净值减少14.9%,从2024年13.85亿港元降至2025年11.80亿港元[8] - 二零二五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减少17.2%至6734.6万港元[31] - 二零二五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减少40.9%至1827.1万港元[33] - 总资产减少17.2%至17.352亿港元(上年20.951亿港元)[50] - 计息债务总额减少25.5%至3.433亿港元(上年4.609亿港元)[50] - 现金及抵押存款减少17.0%至1.323亿港元(上年1.594亿港元)[50] - 资产负债比率改善至17.9%(上年21.7%)[51] - 抵押资产账面值减少37.3%至2.748亿港元(上年4.381亿港元)[55] - 二零二五年贸易应收款项累计减值减少44.5%至723.8万港元[31] 特殊项目和一次性影响 - 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净额为1107.3万港元,较去年亏损1785.2万港元显著改善[4]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1502.1万港元,较去年减值亏损584万港元大幅好转[4] - 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净额从2024年的6.0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6.5百万港元[18] - 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减值亏损拨回净额2025年为3.1百万港元,2024年为计提68.6百万港元减值亏损[22]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4年拨回0.6百万港元变为2025年计提15.0百万港元[2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净额约1110万港元(2024年:公允价值亏损净额约1790万港元)[41] - 其他开支净额从净支出8630万港元转为净收入140万港元,减少约8770万港元[47] - 人民币重新换算亏损大幅收窄至110万港元(上年8790万港元)[52] - 已终止经营业务(中国农产品集团)于2024年3月25日完成实物分派,不再为公司附属公司[14] - 二零二四年通过实物分派方式派付特别股息8.6929亿港元[28] 每股和股份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63港仙,较去年每股亏损1.30港仙改善148.5%[3] - 每股基本盈利为0.63港仙,相比2024年每股亏损1.30港仙显著改善[6] - 二零二五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3港仙,基于溢利710万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11.26亿股计算[30] - 二零二五年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11.26亿股,较二零二四年11.81亿股减少4.7%[30] - 公司回购46,000,000股股份并注销[74] - 股份回购总金额为11.8百万港元[75]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0.250-0.260港元[7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25,102,888股[75] 股息政策 - 公司二零二五年不建议派付任何股息,而二零二四年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3.0港仙及特别现金股息每股14.7港仙[28][35] 经营环境与市场状况 - 香港零售业2024年总销货价值下跌7.3%至3768亿港元,销售量按年收缩9.0%[36] - 2025年第一季度零售销货价值同比下降6.5%[36]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风险,涉及医疗费用控制及中医药认证等政策影响[61] - 环保政策风险涉及药品生产废物处理及基础设施安全[61] - 供应链中断风险可能导致原材料短缺或价格上涨[61] - 零售租金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65] - 汇率不利波动可能对现金流及盈利造成负面影响[65] 战略举措和发展计划 - 公司推出香港首个AI中医诊断系统,通过成像技术提供健康评估[63] - 计划扩展远程医疗咨询平台并整合AI客户关系管理系统[64] - 将大幅投资电子商务,重点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直播商务平台[66] - 品牌总估值达20.5亿港元(位元堂、珮夫人及珮氏)[68] - 集团完成四处物业出售,总代价约1.339亿港元[42]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定期会议[77]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1] - 存在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偏离(主席兼任董事总经理)[71] - 确认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3] - 综合财务报表已获审核委员会批准[78]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认可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及相关附注的数字[79] 人力资源 - 公司雇员总数759名,较2024年810名减少6.3%[59] - 香港及澳门雇员占比84.5%,较2024年81.0%上升3.5个百分点[59] 资本支出 - 资本承担增加227%至850万港元(上年260万港元)[54] 股东会议和股份登记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9日上午11时30分在香港九龙尖沙咀东部么地道72号千禧新世界香港酒店2楼花园厅A至D室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0] -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将于2025年8月14日至2025年8月19日期间暂停办理[81] - 股份过户文件最迟须于2025年8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81] 信息披露 - 全年业绩公布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wyth.net[82] - 2025年年报将于适当时候寄发予股东并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82]
位元堂(0089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0 17:27
财务表现 - 公司毛利润下降约420万港元,降幅2.3%,从约1.862亿港元降至约1.82亿港元,主要由于中药和保健食品销售减少[8] - 公司流动比率从2.2降至1.5,资产负债比率从21.7%降至21.0%[17]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利润约为23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50万港元,主要由于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和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减少[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9630万港元,较3月底的1.594亿港元减少[37]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收益为346,84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68,326千港元有所下降[126]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为182,01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6,212千港元略有下降[126]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溢利为25,15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129千港元大幅增长[126]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內溢利为23,7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529千港元显著增长[12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显示,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701千港元[154]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4,004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189,922千港元有显著改善[15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2.10港仙,相比2023年同期的0.30港仙有显著增长[154]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262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211,046千港元有显著改善[153] - 公司总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3月31日的1,264,882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1,217,055千港元,下降了3.78%[155] - 公司总流动资产从2024年3月31日的830,228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557,030千港元,下降了32.9%[155] - 公司总流动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380,872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359,530千港元,下降了5.6%[156]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1,714,238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1,414,555千港元,下降了17.48%[156]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3月31日的1,385,456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1,198,517千港元,下降了13.5%[156]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3月31日的1,386,946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1,199,966千港元,下降了13.48%[15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3月31日的763,400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557,030千港元,下降了27.03%[155] - 公司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328,782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216,038千港元,下降了34.29%[156] - 公司递延税项资产从2024年3月31日的17,685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16,066千港元,下降了9.15%[155] - 公司递延税项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1,362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653千港元,下降了52.05%[156] 业务发展 - 公司旗舰品牌Madame Pearl's咳嗽糖浆销售额显著增长,推动卢森堡西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8%[11] - 公司继续致力于研发工作,推出新产品如“位元堂祛湿清”和“百草灵芝皇”,并计划推出更多新产品[33] - 公司电子商务业务渠道发展显著,Madame Pearl's咳嗽糖浆和Pearl's驱蚊产品在跨境电商业务中表现突出[35] - 公司计划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计划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机遇[48] - 公司预计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将为中国医药和健康食品行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并计划通过跨境电商提升品牌影响力[75] 投资物业与资本承担 - 公司拥有5项香港零售物业,期间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净额约13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90万港元[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约为12,8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00,000港元显著增加[44] 费用与成本 - 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增加约2000万港元,增幅17.9%,主要由于新产品营销成本和电子商务业务扩展[25] - 公司行政费用增加约830万港元,增幅15.1%,主要由于法律和专业费用增加[28] 外汇风险 - 公司因中国内地业务面临外汇风险,截至2023年9月30日,人民币重新换算亏损约为1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87,500,000港元大幅减少[43] 银行担保 - 公司为中国农产品融资提供最高370,000,000港元的银行担保,与2024年3月31日的担保金额相同[45] 雇员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817名,其中约80.8%位于香港及澳门,较2024年3月31日的810名略有增加[46] 股份与购股权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在公司普通股中的好仓权益为810,322,940股,占比72.02%[61] - 公司2023年购股权计划自2023年8月22日起生效,有效期十年,截至2024年9月30日,未授予任何购股权[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可供授予的购股权总数为117,110,288股[70] - 公司回购并注销了46,000,000股股份,每股面值0.01港元[103] - 公司未在2023年计划下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任何购股权,截至2024年9月30日,可授予的购股权总数为117,110,288份[94] - 公司2024年4月回购了46,000,000股股份,每股价格在0.250港元至0.260港元之间,总金额为11.80百万港元[1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25,102,888股[116] - 公司2023年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自2023年8月22日起生效[108] - 公司2023年计划的购股权授予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且需股东批准[10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25,102,888股[133] - 公司已根据股东授权进行股份回购,旨在提高每股资产净值及每股盈利[133] 企业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清河先生同时担任董事总经理,偏离了公司治理守则C.2.1条的规定[96]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准的企业治理,强调透明度、问责性和独立性[97] - 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清河先生同时担任董事总经理,偏离了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的规定[112]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财务申报程序、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等企业管治事宜[136] - 公司董事确认在整个期间内遵守了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无违规事件发生[135]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家晖先生担任主席[13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邓清河先生持有宏安公司42.80%的股份,持有中国农产品公司57.09%的股份[79] - Earnest Spot Limited持有11,400,000,000股WOP股份[82]
位元堂(0089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7 22:12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346.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8%[1] - 公司毛利润为182.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3%[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77.1%[1] - 公司资产净值为1,198.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5%[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6.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7.9%[1]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1.0%,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1] - 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为23,742千港元,同比增长89.5%[4]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2.10港仙,同比增长600%[13] - 公司总非流动资产为1,217,055千港元,同比下降3.8%[15] - 公司总流动资产为557,030千港元,同比下降32.9%[15] - 公司总流动负债从359,530千港元增加到380,872千港元[18]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197,500千港元增加到449,356千港元[19]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1,414,555千港元增加到1,714,238千港元[20] - 公司总非流动负债从216,038千港元增加到328,782千港元[22] - 公司资产净值从1,198,517千港元增加到1,385,456千港元[2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1,199,966千港元增加到1,386,946千港元[25] - 公司总权益从1,198,517千港元增加到1,385,456千港元[2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346,843千港元,同比增长6.2%[39] - 公司期内溢利为23,742千港元,同比增长73.2%[38] - 融资成本为14,954千港元,同比下降25.8%[38] - 所得税开支为1,410千港元,同比增长135%[3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益为344,812千港元,其中外部客户收益为344,812千港元,分部间销售为584千港元[4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6,240千港元,其中包括中国农产品应收贷款利息收入19,518千港元和宏安集团应收贷款利息收入4,101千港元[47] - 公司确认的存货成本为164,824千港元,其中包括陈旧存货拨备1,051,000港元[51] - 公司所拥有资产的折旧为16,91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7,149千港元,总计44,064千港元[52][5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为14,954千港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12,475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479千港元[61] - 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的收益净额为16,093千港元[47]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997千港元[55] - 公司租金收入净额为-3,427千港元,直接支出为1,046千港元[57][58] - 公司出售投资物业的亏损为1,160千港元[59] - 香港利得稅按16.5%的稅率撥備,與去年同期持平[6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稅項支出為1,410千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7,305千港元大幅減少[63] - 公司已完成實物分派,分派了1,715,665,730股宏安股份和5,310,951,597股中國農產品股份,佔中國農產品已發行股本約53.36%[65] - 已終止經營業務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收益為310,478千港元,期內溢利為8,595千港元[67] - 已終止經營業務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551千港元[67] - 公司宣派及派付2024年特別股息,每股普通股14.7港仙,總計165,390千港元[6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為23,701千港元,較去年同期的3,549千港元大幅增長[71] - 公司已發行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為1,126,567,369股,較去年同期的1,191,588,899股有所減少[7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收益减少2150万港元至3.468亿港元,主要由于中药及保健食品销售业绩减弱[82] - 公司毛利减少420万港元或2.3%至1.82亿港元,主要由于中药及保健食品销售额减少[83]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2340万港元或33.6%至4620万港元,主要由于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的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84]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2000万港元或17.9%至1.319亿港元,主要由于推出新产品及电商业务扩张的营销成本增加[85] - 公司行政开支增加830万港元或15.1%至6340万港元,主要由于法律及专业费用增加[86]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增加至2370万港元,主要由于自有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及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减值减少[89] - 公司总资产在2024年9月30日为1,774,100,000港元,流动负债为359,500,000港元,非流动负债为216,000,000港元[100] - 公司计息债务总额在2024年9月30日为348,100,000港元,流动比率为1.5,资产负债率为21.0%[101] - 公司面临人民币外汇风险,重新换算亏损为100,000港元[102] - 公司通过定期存款、债务投资和非上市基金管理财务风险,确保业务增长所需财务资源[104] - 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2,8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00,000港元大幅增加[105] - 公司银行贷款由总账面值约271,100,000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作抵押,较2024年3月31日的438,100,000港元有所减少[106] - 公司为中国农产品融资提供最高370,000,000港元的财务担保,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107]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生产和销售中药及保健食品产品、西药及保健食品产品以及物业投资[33]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包括管理和销售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物业[34] - 中药分部销售收益为306,351千港元,同比下降7.3%[38] - 西药分部销售收益为38,461千港元,同比增长5.8%[38]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为2,031千港元,同比增长26.5%[39] - 香港地区销售收益为272,861千港元,同比下降7.6%[41] - 中国内地销售收益为41,083千港元,同比增长12.1%[41] - 澳门地区销售收益为29,035千港元,同比下降14.5%[41] - 公司香港中草药销售额较2023年同期下跌16.5%,整体销售额同比下降7.3%[90] - 公司跨境电子商务销售额较2023年同期增长2倍以上,主要由于在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建立影响力及与知名名人合作[91] - 珮夫人止咳露销售额大幅增长,带动卢森堡西药总收入同比增长5.8%[96] - 珮夫人品牌连续14年蝉联香港止咳露销售冠军,并增加在中国内地医疗渠道的渗透率[96] - 珮氏驱蚊产品通过引入宝可梦形象,销售额保持稳定[97] - 公司物业投资部分在2024年9月30日拥有5项零售物业,公允价值收益净额为13,100,000港元[98] 新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推出新产品「位元堂祛濕清」和「百草靈芝皇」,旨在满足消费者需求[92] - 公司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粤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重点在人才培养、医疗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93] - 公司计划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计划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把握区域机遇[113] - 公司自2024年4月起招募珮夫人小儿止咳露在中国内地的战略分销伙伴,销售额稳步增长[116] - 公司计划推出四款创新保健品,分别针对血糖水平、胆固醇水平、肝脏健康和关节功能[117]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清河先生同时担任董事总经理,偏离了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的规定[122] - 公司暂时无意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但将继续检讨该偏离情况以提升集团整体最佳利益[122]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和监督集团的财务申报程序、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126]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并将适时寄发2024年中期报告给股东[127]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购回并注销46,000,000股股份[118] - 公司在2024年4月回购了46,000,000股股份,最高回购价为0.260港元,最低为0.250港元,总金额为11.80百万港元[1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25,102,888股[119] 政府补贴与财务支持 - 公司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一次性补贴441,000港元,用于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及粤港澳大湾区中成药产业发展支援计划[48] 员工与客户管理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雇用817名员工,其中约80.8%位于香港及澳门[110] - 公司致力于改进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以提升客户参与度及忠诚度[112]
位元堂(0089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6 22:5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财年收益为783.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3%[2] - 2024财年毛利为394.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3%[2] - 2024财年年度溢利为4.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2%[2] - 持续经营业务的核心溢利为62.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3.9%[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5.4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4.9%[2] - 公司资产净值为1,385.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2.4%[2] - 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为155.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0.5%[2] - 资产负债比率为21.7%,同比下降24.6个百分点[2] - 公司2024财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09,174千港元,同比减少58.3%[12]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2023年的1,045,182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449,356千港元,降幅约为57%[18]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3年的5,356,627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714,238千港元,降幅约为68%[18] - 公司非流动负债从2023年的1,668,243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328,782千港元,降幅约为80%[18]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3年的3,688,384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385,456千港元,降幅约为62%[18] - 公司已发行股本从2023年的12,046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1,711千港元,降幅约为2.8%[33] - 公司储备从2023年的2,337,145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375,235千港元,降幅约为41%[33]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3年的1,339,193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490)千港元,降幅约为100%[33] - 公司总权益从2023年的3,688,384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385,456千港元,降幅约为62%[3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客户合约收益为779,398千港元,同比增长8.6%[85] - 公司总收益为1,337,854千港元,同比增长4.0%[85] - 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91,588千港元,同比增长68.1%[85] - 公司除税前的亏损为389,068千港元,同比增长2.1%[89] - 公司研究及开发成本为1,786千港元,同比下降5.9%[89]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为231,393千港元,同比增长60.4%[89] - 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为39,100千港元,同比下降0.9%[9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增加约8.3%至约7.839亿港元,主要由于中西药及保健食品产品的销售业绩增加[115] - 公司总收益增加8.3%至783,900,000港元,主要由于药品及保健食品销售增加[129]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增加15.3%至394,800,000港元,主要由于中药及保健食品毛利率增加[14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68.1%至91,600,000港元,主要由于出售自用物业产生收益[144]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9.9%至246,100,000港元,主要由于广告及推销开支增加[14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其他开支增加347.6%至86,30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减值亏损净额增加[14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增加38.3%至40,800,000港元,主要由于利率上升[146] - 公司计息债务总额为460,9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72.0%[149] - 公司录得来自已终止业务溢利约11,300,000港元(2023年:已终止业务亏损约4,100,000港元)[172] - 公司录得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400,000港元(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500,000港元)[17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及已抵押存款约为159,400,000港元(2023年:约559,400,000港元)[174]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2.2(2023年:约1.6),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1.7%(2023年:约46.3%)[175] - 公司按公平值经其他全面收益入账之金融资产录得亏损净额约43,200,000港元(2023年:亏损净额约28,500,000港元)[177] - 公司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之金融资产录得亏损净额约3,200,000港元(2023年:亏损净额约5,500,000港元)[178] 股息与股份回购 - 公司建议每股现金股息为3.0港仙,特别股息为14.7港仙[2] - 公司2024年4月回购股份46百万股,每股购买价最高为0.260港元,最低为0.250港元,总回购金额为11.80百万港元[25] - 公司建议派付末期股息1,068,432千港元,包括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3.0港仙和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14.7港仙[67] - 公司通过实物分派方式向股东分派特别股息869,289千港元,涉及1,715,665,730股宏安股份和5,310,951,597股中国农产品股份[68] - 公司通过实物分派向股东派发特别股息,涉及宏安股份和中国农产品股份[93] - 公司于2023年7月购回33.54百万股股份,每股购买价最高为0.450港元,最低为0.425港元,总金额为14.73百万港元[195] 业务分部 - 公司西药分部主要生产和销售“珮夫人”及“珮氏”品牌的西药产品及个人护理产品[42] - 公司中药分部主要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制造、加工和销售传统中药,包括“位元堂”品牌的中药产品[55] - 公司物业投资分部主要投资于商务及工业物业以获取租金收入[55] - 公司已终止业务包括中国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的管理及销售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物业业务[56] - 公司分部收益及收入中,前售予外部落户为88,000港元[45] - 公司分部同销售为14,304港元[45] - 公司分部收益及收入中,粤分英收生为693,141港元[45] - 公司分部收益及收入中,分高美货为31,548港元[45] - 公司分部收益及收入中,登录最行利息收入为2,182港元[45] - 公司已终止中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物业管理及销售业务[95] - 公司旗舰品牌“珮夫人”连续14年蝉联香港止咳露销售冠军,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策略性销售[111] 政府补贴与融资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获得中国内地政府补贴4,618,000港元,较2023年的8,975,000港元有所减少[48] - 公司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一次性补贴为41,000港元,较去年的631,000港元大幅减少[61] - 公司总其他开支净额为86,310千港元,较去年的19,283千港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的减值亏损净额增加至68,630千港元[62] - 公司融资成本为40,792千港元,较去年的29,505千港元增加,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增加至36,721千港元[65] - 公司银行贷款及应付票据由物业、厂房及设备、自有投资物业等抵押,总账面值约为438,100,000港元(2023年:约3,086,800,000港元)[156] - 公司已就向中国农产品授出融资的银行提供担保高达370,000,000港元(2023年:370,000,000港元)[157] - 公司为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贷款提供担保,截至2023年3月31日,担保金额约为36,100,000港元[183] 物业投资与出售 - 公司完成收购两间物业投资公司,初步代价分别为43,800,000港元及35,000,000港元[113] - 公司出售位于香港新界荃湾的物业,代价为38,000,000港元,交易已于2024年5月2日完成[114] - 公司出售位于香港东胜道10号朗盈商业大厦地下A铺的物业,代价为21,900,000港元[158] - 公司计划出售位于香港九龙的物业,代价为33,000,000港元,该物业于2024年3月31日分类为自有投资物业[184] 风险管理与投资 - 公司持有非上市基金及上市股本证券的投资组合,采取审慎投资策略[122]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重新换算亏损为87,9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63.8%[123] - 公司面临重大人民币外汇风险,大部分银行借贷以港元及人民币列值,且无外币对冲政策[179] - 公司管理财务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及价格风险,并将盈余资金投资于股本证券及债务投资以最大化资产效益[180]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及汇率波动风险,可能对现金流及盈利状况产生不利影响[187][188] 新产品与合作 - 公司推出新产品“野生虫草皇”,旨在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并提供长新冠症状的综合解决方案[109] - 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旨在结合科学知识与传统中药,提升产品疗效[109] - 公司通过自有网上平台及第三方电子商贸平台扩大中国内地的消费市场,成绩积极[111] 员工与环保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雇用810名员工,其中约81.0%位于香港及澳门,其余位于中国内地[186] - 公司加大环保力度,实施节能、减排及污染防治策略,并升级工业设施以达致更环保[191] 股东事务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26日至8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厘定获派建议末期及特别股息的资格[30]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2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99] -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将于2024年8月15日至8月20日暂停[199] - 股东需在2024年8月14日下午4时30分前完成股份过户登记[199] 其他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81,356千港元,较去年的68,028千港元增加,其中超过6个月的应收款项增加至14,885千港元[76]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26,463千港元,较去年的79,489千港元大幅减少[77]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5,400,000港元,较去年的20,500,000港元有所减少,主要由于药品及保健食品毛利增加[8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在2024年为94,402千港元,较2023年的91,062千港元有所增加[100]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在2024年为30,907千港元,较2023年的79,489千港元大幅减少[103] - 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亏损净额在2024年为17,900,000港元,较2023年的7,200,000港元增加[112] - 公司总资产为2,095,1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70.1%[11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2,600,000港元,主要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建筑合约付款[181] - 公司致力于提供卓越的中医诊症服务,并改进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以提升客户参与度及忠诚度[189]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3月11日
智通财经· 2024-03-11 16:53
股票52周新高 - 78只股票创下52周新高,其中位元堂、乐思集团、博雅互动创高率位于前3位[1] - 位元堂、乐思集团、博雅互动、光尚文化控股、中电华大科技等股票收盘价创下52周新高[2] 股票52周新低 - 54只股票创下52周新低,其中中国供应链产业、呷哺呷哺、朸濬国际创低率位于前三位[1] - 中国供应链产业、呷哺呷哺、朸濬国际、正荣服务、中国金融发展等股票收盘价创下52周新低[4] 公司股价下跌 - 倩碧控股(08367)、常茂生物(00954)、旅橙文化(08627)等多家公司股价下跌[5] - FI南方黄金(07374)股价下跌幅度较大,跌幅达到1.24%[5] - 圣诺医药-B(02257)、彩生活(01778)等公司股价也有所下跌,但幅度较小[5]
位元堂(0089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1 16:52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总收入约为6.78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2.0%[4] - 本集团毛利约为3.24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0.8%[5] - 本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8.6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25.7%[6] - 銷售及分銷開支约为1.27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8.6%[7] - 本期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约3,500,000港元,较上期母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53,400,000港元有所增长[11] 宏观经济环境 - 香港经济于2023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1%,为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强劲增长[13] - 私人消费增长仍然缓慢,按年实际增幅为6.3%[13] - 香港市民在后疫情时代更愿意海外度假,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15] - 预计2024年香港经济将有所反弹,消费者消费决策仍保持谨慎[17] 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中央煎药中心以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拓展业务,包括在热门旅游景区开设新零售店[21] - 推出新产品“野生蟲草皇”以支持市民抗疫,特别适合长期新冠患者[23] - 集团中药及保健食品业务收入达3.304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3.9%[25] 农产品交易市场 - 中国農產品交易市场收益约为3.105亿港元,其中约有1.938亿港元来自经营农产品交易市场,约有1.167亿港元来自物业销售[37] - 武汉白沙洲市场位于中国武汉市洪山区,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之一,占地面积约为310,000平方米[38] - 武汉白沙洲市场被评为2022年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的“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五十强”,主要收入来自物业出租[39] - 黄石市场是本集团在湖北省的合资项目,占地约为23,000平方米,与武汉白沙洲市场协同作用,促进蔬菜和农产品交易[40] - 随州市场是本集团在中国湖北省的另一个合资项目,占地约为240,000平方米,主要收入来自物业出租[41] - 洛阳市场是本集团在中国河南省的旗舰项目,占地约为255,000平方米,主要收入来自物业销售[42] - 濮阳市场是本集团与中国河南省当地合作的合资项目,面临来自新市场的激烈竞争,主要收入来自物业销售[43] - 开封市场是本集团在中国河南省的第三个市场运营点,總建築面積約140,000平方米,主要收入来自物业销售和物业租赁[44] - 玉林市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之一,占地面积约为415,000平方米,主要收入来自物业销售[45] - 欽州市場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2%[46] - 徐州市場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並獲得2022年全國城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百強榮譽[49] - 淮安市場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0%,主要由於確認的物業銷售減少[50] - 盤錦市場表現穩定,營業額與去年同期持平[52]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约为6,584億港元,融資來源包括流動負債约1,616億港元、非流動負債约1,482億港元和股東權益约3,486億港元[5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值物及已抵押存款總額约為514.3億港元[5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計息債務總額约為1,508億港元,全部以固定或浮動利率計息並以港元或人民幣列值[55] - 公司無抵押票據總額為79億港元,金融機構借貸總額為1,429億港元,其他借貸總額為6億港元[56] - 公司流動比率约為1.6,資產負債比率约為44.6%,一直採取謹慎的財務管理策略[57] 股权结构 - 鄧清河先生持有中國農產品股份73.54%的权益[97] - 鄧清河先生持有宏安地產股份75.00%的权益[97] - 鄧清河先生持有宏安股份50.67%的权益[98] - 鄧清河先生通过Rich Time持有公司810,322,940股股份[98] - 鄧清河先生通过各种公司持有宏安股份50.67%的权益[99] - 鄧清河先生通过各种公司持有宏安地產股份75.00%的权益[99]
位元堂(0089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8 22:5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678.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0%[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324.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8%[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5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3.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6.6%[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盈利为0.30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4.35港仙[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3,485.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5%[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为456.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3%[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44.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86,819千港元,同比增长125.8%[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27,484千港元,同比增长8.6%[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行政开支为131,040千港元,同比下降6.3%[3]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的606,127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678,804千港元,同比增长12%[22] - 公司期内溢利从2022年的亏损35,643千港元转为2023年的盈利21,124千港元[2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政府补贴为11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73.9万港元大幅减少[2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咨询收入为1212.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58.2万港元显著增长[2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出售物业、厂房、设备项目之收益净额为362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0[2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1915.1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02.42万港元有所增长[2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为577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244.7万港元有所增加[3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香港利得税支出为64.3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的54.8万港元相比略有增加[3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国内地土地增值税支出为94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4.6万港元大幅增加[3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354.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338.5万港元[3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为9026.5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106.2万港元略有减少[35]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总收益为6.788亿港元,同比增长12.0%,主要得益于中药及保健食品产品以及西药及保健食品产品的销售业绩增加[42] - 公司毛利为3.24亿港元,同比增长20.8%,主要由于中西药及保健食品产品的毛利率增加[43]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8680万港元,同比增长125.7%,主要由于出售一项物业产生收益[44]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275亿港元,同比增长8.6%,主要由于新冠疫情后广告及推销开支增加[45] - 公司行政开支为1.31亿港元,同比下降6.3%,主要由于支付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46] - 公司其他开支净额为5360万港元,同比增长370.2%,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的减值亏损净额增加[47]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340万港元,主要由于药品及保健食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的销售及毛利增加,以及出售物业之收益[4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6.656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8028亿港元略有下降[37] - 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为6816.8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154.4万港元有所下降[38]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1.251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948.9万港元大幅增加[39] - 公司第三季度总收益达330,400,000港元,同比增长23.9%[55]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生产及销售中药及保健食品产品、西药及保健食品产品、物业投资以及管理及销售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物业[18] - 生产及销售中药及保健食品产品收益从2022年的266,649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330,359千港元,同比增长23.9%[22] - 生产及销售西药及保健食品产品收益从2022年的32,977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36,362千港元,同比增长10.3%[22] - 管理及销售农产品交易市场之物业收益从2022年的208,311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222,056千港元,同比增长6.6%[24]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22年的216,196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310,514千港元,同比增长43.6%[24] - 中国内地收益从2022年的266,072千港元下降至2023年的243,201千港元,同比下降8.6%[24] - 澳门地区收益从2022年的23,199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33,950千港元,同比增长46.3%[24] - 投资物业经营租赁之租金收入从2022年的98,190千港元下降至2023年的90,027千港元,同比下降8.3%[23] - 公司旗下品牌“珮夫人”止咳露销售额正增长,卢森堡西药及消费品业务总收益同比增长9.1%[58] - 公司旗下品牌“珮氏”驱蚊爽产品销售收益同比增长6%[59] - 公司积极发展电子商贸业务,通过自有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分销产品[60] - 武汉白沙洲市场占地310,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之一,2022年荣获“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五十强”[66] - 黄石市场营业额较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7%[67] - 随州市场营业额较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1%[68] - 洛阳市场销售额较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56%[69] - 濮阳市场营业额较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22%[70] - 开封市场营业额较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增加约8%[71] - 玉林市场营业额较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增加约104%[72] - 钦州市场营业额较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22%[73] - 徐州市场营业额较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3%[74] - 淮安市场营业额较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30%[75] 投资与资产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3,485.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5%[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为456.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3%[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44.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1] - 公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投资物业、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之财务资产及按公平值经其他全面收益入账之财务资产按公平值计量[12] - 公司按公平值經其他全面收益入賬之金融資產為145,400,000港元,按公平值經損益入賬之金融資產為44,400,000港元[82] - 公司於債券及股本證券之投資公平值分別為39,300,000港元和106,100,000港元[87] - 公司按公平值經其他全面收益入賬之金融資產錄得虧損淨額約23,400,000港元[88] - 公司按公平值經損益入賬之金融資產錄得虧損淨額約5,100,000港元[90] - 公司購回及註銷60,000,000港元的上市票據,未贖回本金金額為90,000,000港元[91] - 公司因人民幣外匯風險產生重新換算虧損約187,500,000港元[93] - 公司資本承擔約為228,900,000港元,主要用於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95] - 公司銀行貸款由總賬面值約2,583,600,000港元之物業、廠房及設備等作抵押[96] - 公司提供財務擔保約27,200,000港元,主要為銀行向客戶提供的貸款[97] - 公司以43,800,000港元的价格完成交易I,涉及利晴有限公司的股权及股东贷款[99] - 公司以35,000,000港元的价格完成交易II,涉及元朗物业的股权及股东贷款[99] - 公司通过公开市场购回总额为20,000,000港元的已发行上市票据,并于2023年11月2日注销[103] - 公司以100,000,000港元的价格出售东华投资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贷款收益[105]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拥有11项香港零售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900,000港元[61] - 公司出售两处香港物业,分别获得71,000,000港元和66,800,000港元[62] - 公司收购两处香港物业,分别支付43,800,000港元和35,000,000港元[63] 公司治理与披露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及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16的披露规定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9] - 公司首次采纳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同的修订本,并应用了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的修订本[13] - 公司修改了向最高经营决策者报告的管理信息,将直接归属于营运分部活动的若干其他收入及收益计入分部业绩[21] - 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清河先生同时担任董事总经理,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19]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家晖先生担任主席[122]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23] 产品与市场 - 公司在香港被评为“过去12个月最常使用的中式保健品品牌”[56] - 公司推出新产品“野生虫草皇”,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适合长新冠人士[54] - 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推出“骨盈素”,结合科学和传统中药知识,提升中医药药效[54] - 公司计划通过改进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提升客户参与度与忠诚度[108] - 公司预计西药产品将获得正增长,并计划在中国内地招募战略分销合作伙伴[110] - 公司计划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优势,推动中醫及保健食品产品业务的发展[109] 员工与股份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雇佣1,962名员工,其中36.6%位于香港及澳门[106] - 公司于2023年7月购回33,540,000股股份,总金额为14,727,600港元[11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71,102,888股[116]
位元堂(0089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7 20:55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益减少7.5%至约12.864亿港元,主要由于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物业销售减少[30] - 公司录得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50万港元,较去年亏损1.089亿港元大幅减少[31] - 公司不推荐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32] - 中藥及保健食品產品總收益增長至約6.35億港元,同比增長23.9%[37] - 西藥及保健食品產品總收益較去年同期增長100.1%[43] - 公司自有投資物業的公平值虧損淨額約為1410萬港元,較去年減少[44] - 公司完成出售位於香港九龍寶靈街14號寶靈大廈地下的物業,代價為4880萬港元[46] - 公司與獨立第三方訂立臨時買賣協議,出售位於香港九龍高輝道13號寶城工業大廈11樓的物業,代價為7100萬港元[47] - 公司以6680万港元出售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大围道的物业,交易将于2023年6月30日完成[48] - 中国农产品集团2023年收入为5.628亿港元,其中3.938亿港元来自农产品交易市场运营,1.69亿港元来自物业销售[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为70.138亿港元,较2022年的75.977亿港元有所下降[6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已抵押存款约为5.594亿港元,较2022年的5.414亿港元有所增加[6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计息债务总额约为16.469亿港元,较2022年的16.812亿港元有所下降[69]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6,较2022年的1.5有所提升[71]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6.3%,较2022年的45.3%有所上升[7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按公平值经其他全面收益入账的金融资产约为1.937亿港元,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的金融资产约为4740万港元[73] - 公司持有的宏安股份权益为1,716,749,000股,占其全部已发行股份约10.74%[74] - 公司持有的债券及股本证券的公平值分别为约5010万港元(2022年:1980万港元)和约1.436亿港元(2022年:1.471亿港元)[78] - 公司按公平值经其他全面收益入账的金融资产在本年度录得公平值变动亏损净额约2850万港元(2022年:亏损净额约5580万港元)[79] - 公司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的金融资产在本年度录得公平值变动亏损净额约530万港元(2022年:亏损净额约3170万港元)[82] - 公司面临重大人民币外汇风险,主要因其中国内地业务所致,重新换算亏损约为2.431亿港元(2022年:收益约1.326亿港元)[84] - 公司将其盈余资金投资于股本证券及债务投资,以将资产效益最大化[8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资本承担约为2.259亿港元,较2022年的2.729亿港元有所下降[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抵押总额约为30.868亿港元,较2022年的29.264亿港元有所增加[8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为客户提供的财务担保约为3610万港元,较2022年的4550万港元有所减少[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没有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具体计划[89] 公司品牌与市场表现 - 位元堂猴棗除痰散连续9年在香港的销售额和销售量排名第一[6] - 珮氏驅蚊爽防蚊貼连续3年在香港的销售额排名第一[6] - 位元堂被评为“10年Plus商界展关怀”公司[6] - 卢森堡大药厂被评为“15年Plus商界展关怀”公司[6] - 根据2023年4月的市场调查,位元堂是香港连锁中医网络中最受信赖的品牌[17] - 公司在全球华人地区超过30个国家销售产品,合作经营长达30年[17] - 公司旗艦品牌「珮夫人」連續12年在香港獲得止咳露銷售冠軍[39] - 公司另一主要品牌「珮氏」驅蚊爽噴霧產品系列的收益較去年相比錄得令人滿意的增長[40] 公司业务扩展与战略 - 公司在2023年新增9间门店,分别位于香港和澳门的屯门、元朗、天水围、土瓜湾、旺角、柴湾及新八佰伴等地[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拥有超过100家门店,并在香港拥有超过80位中医师[16] - 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五大产品系列(中成药、保健品、药食同源、饮片剂及生活化产品)的新产品[17] - 公司投资近6亿港元在元朗兴建符合PIC/S标准的GMP厂房,并计划安装太阳能板以减少碳排放[20] - 公司在2023年加强了OEM产品线的生产,以提升西药产品的销售效益[20] - 公司将继续发展核心业务,包括中医药一站式门诊、电子商贸及宠物市场[22] - 公司预计随着社交距离措施取消,国内及本地零售业成绩将较去年有所提升[22] - 公司将继续探索中西成药、保健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市场的机遇[22] - 公司推出多項新產品以鞏固在安宮牛黃丸市場的地位,並進軍癌症保健品分部[36] - 公司通過開設新零售分店、在主要藥店上架及投資線上業務來擴大業務[36] - 公司積極發展電子商貿渠道,包括自有網上平台及第三方電子商貿平台,以分銷產品及發展跨境電子商貿業務[42] - 公司计划通过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开设自营及特许经营零售店来增加市场份额[116] - 公司将继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116] - 电子商务预计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对线上消费者服务至关重要[116] - 公司将继续加强海外布局[116] - 公司将继续凭借其行业领先地位、可复制的业务模式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打造覆盖全国的农产品交易网络[117] - 公司将加强营销管理以应对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的变化,严格控制库存水平[114] - 公司将推进精简管理及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设[114] - 公司将积极制定解决方案以降低潜在风险对业务的影响[114] - 中国农产品集团采取“轻资产”策略,与不同合作伙伴合作,扩展其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并探索线上平台发展以把握技术进步和数据经济带来的机遇[121] - 中国农产品集团计划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至湿货市场及交易,凭借其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对其业务策略和运营模式带来的长期效益充满信心[121] - 公司继续采取积极拓展策略,以长期创造及维持股东价值[148] - 公司致力于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及注册,尤其专注于具独特疗效的中西药产品[149] - 公司积极拓展零售和医疗服务网络,以增加市场占有率[149] - 公司于2020年2月中收购中国农产品,并继续物色并购有规模和潜力的零售物业,以减低租金成本[150] - 公司继续密切监控市场,寻找能够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并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并购机会[151] - 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定期审查和调整业务策略,并在必要时控制成本以维持盈利能力[151] - 公司致力于维持稳健的融资结构,并积极获取银行融资以支持持续业务发展[151]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清河先生对公司员工在过去一年的贡献表示感谢[7] - 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清河先生兼任董事总经理,暂时无意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C.2.1条款[142]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整个回顾年度遵守了《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44] - 公司为可能拥有内幕消息的相关雇员采纳了不逊于标准守则的证券交易操守守则[145] - 董事会目前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决策的独立性和客观性[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会议中提出的意见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企业管治常规[153] - 公司定期审查董事会组成,确保其具备适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符合业务需求并提升股东价值[153] - 公司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将不时审查董事会组成,以确保其具备适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54]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将在重选后自动重续,除非根据委任函、公司细则、公司法及上市规则提前终止[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确认其独立性,并避免参与公司日常运营及在涉及利益冲突的决议中投票[157]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整体策略、审查企业及财政政策,并监管集团业务及事宜的管理[158] - 公司董事会每年举行四次定期会议,审查年度及中期业绩,并检讨业务运营、企业治理及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162] - 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清河先生兼任董事总经理,负责集团整体企业策划及战略政策制定,提升应对竞争激烈及不断变化的零售市场环境的效率[165]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均衡技能及经验,适合集团进一步发展[165] - 公司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治理职责,确保有效的治理架构,持续审查、监控及改善集团内的企业治理常规[166] - 公司董事会已检讨集团的企业治理政策及惯例,审阅董事及雇员适用的操守守则,并监察公司的法律和监管合规政策及措施[167] - 公司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于2013年6月采纳,旨在提升董事会多元化水平,支持公司达致策略目标及可持续发展[169] - 公司提名委员会在确定董事会最佳组成时,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种族、专业经验、技术、知识、独立性及服务年期等因素[170]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五名为男性,两名为女性,性别多元化已实现[172] - 高级管理层中女性占比约25%,员工总数中女性占比约67%(不包括中国农产品集团)[173] - 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促进严格检讨及监控管理程序[174] - 提名委员会确认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的要求已得到满足[175] - 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以更新其知识和技能[176] - 公司秘书定期向董事提供集团业务、财务状况及业务环境的更新资料[178] - 公司为董事安排了适当的责任保险,以应对因公司业务产生的法律责任[181] - 董事会设立了多个委员会,包括常务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82] - 常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负责监督集团的日常管理、表现及营运[183]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家晖先生担任主席[185] - 审核委员会在回顾年度内举行了两次定期会议,与集团高级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讨论财务报告和审计事宜[187] - 审核委员会讨论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年度业绩和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中期业绩,确保财务报表的全面、完整和准确披露[188] - 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来年的外聘核数师,信纳其审计费用、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及独立性[190] - 薪酬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在2022年12月30日修订,包括审核及批准上市规则第17章项下的股份计划事宜[191] - 薪酬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萧文豪先生担任主席[192] - 薪酬委员会在回顾年度内召开两次会议,审阅现有薪酬政策并提出修改建议[196] - 高级管理层年度酬金等级中,2人薪酬在0至100万港元之间,2人薪酬在100万至150万港元之间[198]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识别和评估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候选人,并在2018年10月正式采纳提名政策[199] - 提名政策规定甄选标准包括声誉、诚信、成就、相关经验、时间承诺、多样性等因素[199] - 退任董事有资格获董事会提名在股东大会上连任[199] - 提名委员会将考虑连续九年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候选人的独立性,并在股东通函中陈述重选理由[200] - 候选人需提交必要的个人资料及书面同意书,同意其个人资料在相关文件或网站上公开披露[200] - 提名委员会可要求候选人提供额外资料及文件,如认为必要[200] 公司历史与文化 - 公司拥有超过125年的历史,致力于中西药产品及中医门诊服务[7] - 公司拥有香港最大的专业中医师团队,将遵循“以诚心造药,凭信誉继往开来”的宗旨[116] 公司员工与管理层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共有1941名员工,其中约35.4%位于香港和澳门,其余位于中国内地[109] - 查欣芳女士于2022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集团总经理,负责管理中药业务部门,监督销售及营销团队以及非零售及产品营销团队[134] - 曾远和博士于2018年9月加入公司,现任集团主要附属公司位元堂药业集团及卢森堡药业集团的技术总监,负责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生产、研发、监管事宜、工程及物流事宜[136] - 梁伟浩先生拥有超过57年的钟表业经验和26年的金融业经验,现任公司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28] - 萧文豪先生为香港高等法院执业律师,现任公司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兼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30] - 曹永牟先生曾任华桥商业银行有限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现任公司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兼任提名委员会主席[132] - 李家晖先生为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现任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并担任多家香港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33] 公司法律与诉讼 - 公司涉及与白沙洲收购事项相关的多项民事诉讼,最终法院维持了商务部的批准决定[90][91][92][93][94][95][96][97] - 公司前任董事周九明因挪用白沙洲农副产品4000万元人民币资金被判处五年监禁,并需依法归还挪用资金[105] - 公司于2023年4月20日获得香港高等法院判决,王女士及天九需向公司支付5.67亿港元损害赔偿及利息[102] - 公司继续为白沙洲农副产品的法定及实益拥有人,相关诉讼已审结[101][106] 公司市场环境与预测 - 香港2022年实际本地生产总值较2021年整体收缩3.5%[33] - 预计香港经济将在2023年出现大幅反弹,主要由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加快及跨境货车运输限制解除[34] - 公司预计访港旅客人数的强劲反弹将成为来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115] - 自2023年初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已取消大部分健康及卫生措施,但中国农产品集团仍保留一定程度的健康及卫生措施,以保持竞争优势[119]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承诺推动农产品市场投资,扩展农产品网络,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及农产品储存设施,并完善区域性冷藏基础设施[120] 公司技术与创新 - 智能自动化包装系统提升包装效率达六倍,并大幅提升包装稳定性[21] - 公司推出新的电子交易平台以提升农产品市场效率,并采取审慎的成本控制[64] 公司股息政策 - 公司于2018年11月采纳审慎及可持续的股息政策,但无保证支付特定金额股息[147] 公司股东价值与投资 - 公司继续采取积极拓展策略,以长期创造及维持股东价值[148] - 公司于2020年2月中收购中国农产品,并继续物色并购有规模和潜力的零售物业,以减低租金成本[150] - 公司继续密切监控市场,寻找能够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并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并购机会[151] - 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定期审查和调整业务策略,并在必要时控制成本以维持盈利能力[151] - 公司致力于维持稳健的融资结构,并积极获取银行融资以支持持续业务发展[151] 公司农产品市场运营 - 武汉白沙洲市场占地31万平方米,是湖北省最知名的农产品市场之一,主要收入来源为物业出租[50] - 黄石市场经营面积为2.3万平方米,与武汉白沙洲市场产生协同效应,2023年运营表现稳定[53] - 随州市场占地24万平方米,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2023年营业额较上一财年有所增加[54] - 洛阳市场占地25.5万平方米,2023年营业额因物业销售减少而下降[55][56] - 濮阳市场2023年营业额因农产品交易佣金提高而增加[57] - 开封市场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2023年营业额因物业销售减少而下降[58] - 玉林市场占地41.5万平方米,2023年营业额因物业销售减少而下降[59] - 钦州市场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2023年运营表现稳定[60] - 徐州市场的营业额较上一财年略有下降,占地约200,000平方米[61] - 淮安市场一期自2015年10月投入运营,预计交易量将随市场成熟逐步改善,占地约100,000平方米[62] - 盘锦市场的营业额较上一财年略有下降,建筑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63] 公司回购与注销 - 公司于2023年4月12日通过公开市场回购了本金总额为1000万港元的未赎回无抵押票据,并于2023年4月21日注销[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