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际(01064)
搜索文档
中华国际(01064.HK)8月15日收盘上涨16.67%,成交49.32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16:27
股价表现 - 8月15日股价收报0.077港元/股 单日上涨16.67% 成交量658.04万股 成交额49.32万港元 振幅46.97%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57.14%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50% 跑赢恒生指数27.22%的同期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2641.07万元 同比增长0.55% [1] - 归母净利润-4272.1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90.43% [1] - 资产负债率30.31% 处于相对稳健水平 [1] 行业估值对比 - 地产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2.87倍 行业中值-0.16倍 [1] - 公司市盈率-1.1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171位 [1] - 同业对比:百仕达控股0.9倍 瑞森生活服务2.82倍 鑫苑服务3.06倍 兴业物联3.21倍 中国新城市3.35倍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为投资控股主体 附属公司在中国大陆从事物业发展、投资及管理业务 [2] - 持有两项核心物业权益 分别位于重庆市和广州市 [2] - 持续探索"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的投资与业务拓展机会 [2] 机构关注度 - 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出具投资评级建议 [1]
中华国际(01064.HK)8月14日收盘上涨50.0%,成交236.02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14 16:38
股价表现 - 8月14日收盘价0.066港元/股 单日涨幅50% 成交量3139.54万股 成交额236.02万港元 振幅120.45%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4.76% 年内涨幅0% 跑输恒生指数27.69%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641.07万元 同比增长0.55% [1] - 归母净利润-4272.1万元 同比改善90.43% [1] - 资产负债率30.31% [1] 行业估值 - 地产行业市盈率平均值4.68倍 行业中值-0.16倍 [1] - 公司市盈率-0.73倍 行业排名第189位 [1] - 同业比较:百仕达控股0.92倍 瑞森生活服务2.82倍 鑫苑服务3.09倍 中国新城市3.12倍 兴业物联3.21倍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 附属公司在中国大陆从事物业发展、投资及管理业务 [2] - 拥有两项主要物业权益 分别位于重庆市和广州市 [2] - 持续探索"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的投资及业务拓展机会 [2] 机构关注度 - 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1]
中华国际(0106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37
股本与股份数据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亿港元,股份40亿股,每股面值0.025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7.6861652亿股,库存为0[2] - 上月底和本月底购股期权计划股份期权500万股,本月相关新股和转让库存为0[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港元[3]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均为0[5]
中华国际(01064.HK)6月30日收盘上涨16.67%,成交4200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01 00:43
市场表现 - 6月30日恒生指数下跌0.87%至24072.28点,中华国际股价上涨16.67%至0.042港元/股,成交量10万股,成交额4200港元 [1] - 最近一个月中华国际累计跌幅18.18%,年内累计跌幅18.18%,同期恒生指数上涨21.06%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2641.07万元,同比增长0.55%,归母净利润-4272.1万元,同比收窄90.43%,资产负债率30.31% [1] 行业估值 - 地产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5.42倍,行业中值-0.16倍,中华国际市盈率-0.6倍,行业排名第191位 [2] - 可比公司市盈率:百仕达控股(新)0.48倍、百仕达控股(旧)0.49倍、恒达集团控股1.71倍、中国新城市2.22倍、瑞森生活服务2.82倍 [2] 公司业务 - 公司为投资控股平台,附属公司在中国大陆从事物业发展、投资及管理业务,持有重庆和广州两项核心物业权益 [2] - 业务重点包括物业投资管理,同时探索"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的投资机会 [2]
中华国际(0106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7:5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额为2852万港元,2023年为2836.3万港元,营业额无重大变动[10]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为4613.3万港元,2023年为4.8214亿港元[10] - 2024年集团经调整EBITDA为溢利161.2万港元,2023年为606万港元[11] - 2024年集团税前亏损和税后亏损分别为7135.4万港元和7866.8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17.39488亿港元和18.49358亿港元[12] - 2024年集团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净额为1596.7万港元,2023年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2426.3万港元[1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357.3万港元,2023年为9076.1万港元[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10,与2023年持平[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净资产及资产总值分别为2028.9万港元、9.78126亿港元及14.03511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2978.5万港元、10.63099亿港元及14.96606亿港元[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一间实体的股本权益9.74673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70%,2023年为10.30472亿港元,占比69%[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于一间实体之股本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5577.9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1625.2万港元[1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抵押资产和重大或然负债[20][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23名,较2023年的20名增加[56] - 回顾年度内总员工成本为750.6万港元,较2023年的705.5万港元增加[56] - 2024年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500万份购股权尚未行使[5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作现金及实物分派的储备,1734.4万港元股份溢价账可作红股分派[70] - 集团最大客户销售占本年度总销售额100%,无主要供应商[71] - 公司附属公司从执行董事拥有公司获香港办公室使用授权费,2024年为184.4万港元,2023年为179.3万港元[91]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关联公司款项328.3万港元,2023年为143.8万港元[91] - 2024年12月31日,叶家礼持有普通股1.176亿股,占股本百分比15.30%[93] - 2024年12月31日,何湛雄持有普通股1.056亿股,占股本百分比13.74%[93] - 2024年12月31日,何伯雄持有普通股9980万股,占股本百分比12.98%[93] - 2024年12月31日,梁桂芬持有普通股9980万股,占股本百分比12.98%[93] - 2024年12月31日,易致富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8712万股,占股本百分比11.33%[93] - 2024年12月31日,领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1.08亿股,占股本百分比14.05%[93] - 2024年12月31日,Guangshi Harvest Limited持有普通股1.08亿股,占股本百分比14.05%[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法定审核服务收费250万港元[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23名[1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将其于广州正大的股本权益记录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流动金融资产,金额为9.74693亿港元[1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总公允价值为3.39624亿港元,相当于集团总资产的24%[199] 新股发行情况 - 2020年4月27日完成新股发行,发行1.08亿股,发行价每股0.15港元[22] - 新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1610万港元,其中1200万港元(74.5%)用于中国广州重建项目,410万港元(25.5%)用于一般营运资金[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用于一般营运资金的410万港元已动用,广州重建项目的1200万港元未动用,预计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动用[2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25]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股息[64] - 公司派息由董事会酌情决定,无预定派息率[140] 各业务线资产及运营情况 - 集团在重庆拥有港渝广场部分楼层,总建筑面积约2.42万平方米,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160万港元[27] - 广州正大拥有约190个住宅单位,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至今仍空置或可作现货销售[30] - 广州正大登记状态为“在营(开业)”,房屋拆迁许可证续期至2025年12月[31] - 广州中院2021年5月驳回越房私企对广州正大的清算呈请[35] - 广州正大重建项目预计2026年第一季动工,分两期完成,最早2029年初开业[29] - 集团在香港正大实际权益为25%且至今未变[36] - 广州正大相关资产含约190个住宅单位,法律业权未变[36] - 2023年5月广东高院撤销《清算驳回裁定》,指令广州中院继续审理[38] - 2023年8月广州中院指定金圳律所对广州正大进行强制清算[41] - 2024年9月新清算组宣布广州正大公章作废,公司保留追究权利[42] - 越房私企在广州正大权益为0%,依法无权行使股东权利[43] - 2024年9月广州中院驳回香港正大呈请,香港正大已上诉[45] - 广州正大登记股东为香港正大(占100%权益)和越房国企(占0%权益)[46] - 2025年2月广州正大最近一次向法院信访[47]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全体任职超10年[111][113] - 董事会成员性别比例为男性20%、女性80%;年龄组成为51 - 66岁占20%、66岁以上占40%;种族方面华裔占60%;职衔上独立非执行董事占60%、非执行董事占100%、执行董事占20%[112] - 董事会功能组合中,策略规划及风险管理、财务报告/金融、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各有2名董事,相关行业知识/经验、高科技/创新分别有5名和3名董事[110] - 目前董事会三分之一以上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均超管治守则独立性规定[115]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任职超九年,其中黄钜辉轮席退任并合资格膺选连任[115] - 报告年度内,公司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大部分时间由非执行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轮流主持[118] - 何鑑雄担任董事总经理,职能与行政总裁相似[119] - 所有非执行董事(含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一年,按年度自动续期[120] - 每届股东大会,当时在任董事的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多于三分之一人数)须轮值退任,主席及董事总经理任期内可不轮值退任[121] - 各董事在回顾年度出席董事会会议、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大会的出席率大多为100%[124]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与管理层及/或公司核数师举行6次会议,审核集团财务资料等事宜[129]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审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32]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检讨董事会组成及多元化政策[134]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系统,董事会直接负责内部监控工作[136] - 公司采纳举报政策,授权审核委员会调查举报事项[138] - 集团实施反欺诈及反贿赂政策,对贿赂和贪污零容忍[139] - 董事负责编制财务报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不明朗因素影响集团持续经营能力[142] - 一名或多名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公司已缴足资本且有表决权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请求书存放后2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安排,请求人可自行召开[148] - 公司安排在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举行前最少21个营业日向股东发出通知[152] - 公司现有公司细则于2023年8月采纳,此后未修订,法律顾问将检讨,修订会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供股东批准[153] 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154] - 管理层在公司每年第一次(或稍后)全体董事会会议提交环境、社会及管治年度更新报告[156] - 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审阅环境、社会及管治最新情况并采取相关行动[156] - 年度更新报告涵盖集团过去一年环境、社会及管治合规表现等内容[157] - 董事对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事项采取提出意见建议等行动[157] - 集团承诺将绿色融资框架下筹集的资金用于广州重建项目的“合资格项目”[165] - “合资格项目”要求能源效益方面技术、设备及系统使能源效率最少提高10%或减少10%耗能[166] - 极端天气事件严重性及频率增加或致建筑结构和办公设备潜在损坏,使营运成本与维修开支增加[173] - 降水模式改变及天气模式极端多变或使收益减少、营运成本增加[173] - 集团计划建立自然灾害紧急应变计划应对极端天气等急性实体风险[173] - 集团计划对设施进行改善、改造、迁移或其他变更应对慢性实体风险[173] - 集团将与地方或国家政府及地方持分者就当地的抗逆能力进行合作应对慢性实体风险[173] - 重庆港渝广场几年前将大部分荧光灯管及钨丝灯泡替换为发光二极管及类似节能照明设备[162] - 集团对港渝广场的空调及通风运作实施严格的温度控制政策以减少电费及二氧化碳污染[162] - 公司员工总数为23名,大部分为汉族且服务超10年,过去员工离职率相对较低[176] - 公司管理的物业均符合相关建筑物、消防及环保规定,每年在港渝广场及香港企业办事处至少举行一次消防演练[179] - 报告期内未发生与工作有关的致命或严重事故[180] - 年内公司未发现不遵守提供安全及健康工作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情况[181] - 年内公司未发现重大违反内地及香港有关服务责任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83] - 年内公司无诈骗、贿赂、勒索或洗钱案件报告[184] 收购事项相关情况 - 收购事项最后截止日期延至2026年6月30日,预计通过债务融资等方式提供资金[52] - 2024年6月24日,公司与卖方订立延期协议,将收购事项的第二、三、四部份完成日期由2024年6月30日延长至2026年6月30日,无需支付递延利息[90] 核数师相关情况 - 公司核数师对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保留审核意见[49] - 集团2023年综合业绩延迟约3个月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未延迟刊出[129] - 2025年3月,公司核数师第二年对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保留审核意见[130] - 董事会目标是2025年综合财务报表取得无保留审核意见[130] - 核数师认为,除保留意见所述事宜可能影响外,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中肯反映集团于2024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及截至该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表现及综合现金流量[192] - 核数师于2024年6月28日就相关事宜对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发出保留意见[196] 董事个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何鑑雄透过受控法团持有1.106亿股股份,占公司股本14.39%;直接实益持有700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本0.91%,合计持有1.176亿股股份,占公司股本15.30%[86]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何鑑雄在超霸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华置业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无投票权递延股份中分别直接实益拥有91股,占相联法团已发行股本的30.13%[88] - 执行董事何鑑雄69岁,1996年9月27日获委任,有逾30年内地及香港物业投资等领域经验[187] - 非执行董事楊國瑞66岁,2002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06年3月16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有逾30年融资等领域专业及商务经验[188] - 谭刚80岁,2005年12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9] - 黄妙婷63岁,2005年12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审核及业务顾问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89] - 黄钜辉68岁,2006年12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从事资讯科技行业超过30年[190] - 2021年9月24日至2022年3月18日期间,黄钜辉为瀛晟科学有限公司之执行董事[190] 广州正大清算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法院作出最终裁决,命令广州正大进行清算,并指定一家中国律师事务所为清算组[193] - 2023年5月对广州正大的强制清算裁决,集团已失去对广州正大的控制权,并于同年取消合并广州正大[194]
中华国际(0106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06: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8,520千港元,2023年为28,363千港元[2][13]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为 - 16,848千港元,2023年为 - 52,304千港元[2]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实体股本权益公允价值变动为 - 55,779千港元,2023年为16,252千港元[2] - 2024年税前亏损为71,354千港元,2023年为1,739,488千港元[2] - 2024年年度亏损为78,668千港元,2023年为1,849,358千港元[2] - 2024年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 - 6.00港仙,2023年为 - 62.73港仙[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317,420千港元,2023年为1,403,623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86,091千港元,2023年为92,983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为 - 65,802千港元,2023年为 - 63,198千港元[7] - 2024年净资产为978,126千港元,2023年为1,063,099千港元[7] - 2024年分类收入为28,520千港元,2023年为28,363千港元;2024年分类业绩亏损71,684千港元,2023年亏损1,739,022千港元[16] - 2024年税前亏损71,354千港元,2023年亏损1,739,488千港元;2024年年度亏损78,668千港元,2023年亏损1,849,358千港元[16] - 2024年总资1,403,511千港元,2023年为1,496,606千港元;2024年总负债425,385千港元,2023年为433,507千港元[16] - 2024年来自客户A的收入为28,520,000港元,2023年为28,363,000港元,占公司总收入10%以上[18] - 2024年财务费用为0千港元,2023年为843千港元[16][1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7,314千港元,2023年为109,870千港元[16][19]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46,133,000港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数目768,616,520股计算,2023年亏损为482,140,000港元[23] - 2024年公司营业额为2852万港元,2023年为2836.3万港元,年内营业额无重大变动[38]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为4613.3万港元,2023年为4.8214亿港元[38] - 2024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为溢利161.2万港元,2023年为606万港元[39]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及税后亏损分别为7135.4万港元和7866.8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17.39488亿港元和18.49358亿港元[40] - 2024年无一间当时附属公司之取消确认亏损,2023年亏损17.08355亿港元[40] - 2024年公司投资物业之公允价值亏损为1684.8万港元,2023年为5230.4万港元[40] - 2024年一间实体之股本权益之公允价值变动为亏损5577.9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1625.2万港元[40] - 2024年行政开支为2757.7万港元,2023年为2297.8万港元,主要因专业费用增加438.1万港元[40]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731.4万港元,2023年为1.0987亿港元,主要因中国附属公司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一间实体的股本权益的预扣税减少1.08132亿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357.3万港元,2023年为9076.1万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10,与2023年持平,应付董事款项为1.40882亿港元(2023年:1.48183亿港元),资产总值为14.03511亿港元(2023年:14.96606亿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净资产及资产总值分别为2028.9万港元(2023年:2978.5万港元)、9.78126亿港元(2023年:10.63099亿港元)及14.03511亿港元(2023年:14.96606亿港元)[44] 贸易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总计20,859千港元,其中6个月内占比67%(13,997千港元),超过6个月但不到一年占比33%(6,862千港元)[2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超一年为1,844千港元,占比100%;2023年为1,914千港元,占比100%[27] 财务报表审计情况 - 独立核数师对公司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28]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步公布业绩数据经安永核对与综合财务报表数据一致[8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年度业绩[83] 公司资产记录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将广州正大的股本权益记录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流动金融资产,金额为9.74693亿港元[31] 新股发行款项情况 - 新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总计1610万港元,其中中国广州重建项目之重建成本1200万港元,占比74.5%,一般营运资金410万港元,占比25.5%;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410万港元,未动用1200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动用重建成本款项[50] 集团业务项目情况 - 2024年,集团录得经调整EBITDA 160万港元[54] - 集团在重庆的港渝广场总建筑面积约4.94万平方米,集团拥有部分建筑面积约2.42万平方米,每层约有50 - 70间商铺,每间面积介乎20 - 60平方米,大部分商铺租期约一年[54] - 广州大都市鞋城除一幢楼宇未完成拆迁外已拆卸,待开发地盘租予第三方作临时停车场;重建项目拟开发为22层多功能甲级商业综合楼,总面积约23.4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第一季动工,2029年初开业[56] - 广州正大拥有约190个住宅单位,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仍空置或可作现货销售[57] - 广州正大登记状态为“在营(开业)”,房屋拆迁许可证已续期至2025年12月,重建用地已租予第三方作持牌停车场[59] - 集团主要在中国内地从事物业发展、投资及管理业务,持续探索“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投资及业务拓展机会[53] 公司权益及资产法律情况 - 截至2023年5月15日、2024年12月31日至今,集团在香港正大的实际权益为25%且无变动,香港正大持有广州正大100%权益[60] - 广州正大相关资产主要为两幅待重建土地和约190个住宅单位,法律业权无变动,相关法律诉讼预计持续数年[60] - 2021年5月广州中院驳回越房私企清算呈请,2022年1月越房私企上诉后召开聆讯[62] - 2023年5月广东高院撤销驳回裁定,指令广州中院继续审理[64] - 2023年8月广州中院指定金圳律所对广州正大进行强制清算,9月新清算组要求移交资料遭拒[66] - 2024年9月新清算组宣布广州正大公章作废,公司及香港正大董事会认为其无权并保留追责权利[67] - 2024年9月广州中院驳回香港正大呈请,香港正大已向广东高院上诉,案件未开审[70] - 2024年4月香港正大向广州中院提诉,确认与越秀国资、越房私企的法律关系[71] - 广州正大不停向广东高院和广州中院投诉信访,最近一次在2025年2月[71] - 广州正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显示业务大致如常,登记股东为香港正大(占100%权益)及越房国企(占0%权益)[70] 重大收购事项情况 - 重大收购事项最后截止日期延长至2026年6月30日[73] - 公司预计收购事项将通过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银行借贷、私募股权基金或四种方式组合提供资金[73] 诉讼相关情况 - 公司认为广州正大清算呈请无事实及法律依据,预计诉讼约一年依法无效或驳回[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新诉讼或未决诉讼[74] 公司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认为年内大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常规守则全部条文[7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会计期内董事会遵守规定准则[79]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80] 业绩公布情况 - 本年度业绩公布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登,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寄发股东并刊登网站[84]
中华国际(01064)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7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425.9万港元,2023年为1462.4万港元(经重列)[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为958.3万港元,2023年为4.80475亿港元(经重列)[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调整EBITDA为溢利33.1万港元,2023年为282.2万港元(经重列)[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税前亏损及税后亏损分别为2809.3万港元和3078.3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17.51703亿港元和18.61665亿港元(经重列)[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65.8万港元,2023年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511.7万港元(经重列)[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876.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76.1万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净资产及资产总值分别为2246万港元、10.27672亿港元及14.513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978.5万港元、10.63099亿港元及14.96606亿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425.9万港元,2023年为1462.4万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2809.3万港元,2023年为17517.03万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3078.3万港元,2023年为18616.65万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和摊薄均为1.25港仙,2023年为62.51港仙[51]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全面开支总额为3542.7万港元,2023年为19718.27万港元[5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3.6503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03623亿港元有所下降[5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629.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298.3万港元有所下降[5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6383.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19.8万港元略有上升[5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246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78.5万港元有所下降[53]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8749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33408亿港元有所下降[5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3.5982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0309亿港元有所下降[54]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10.2767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63099亿港元有所下降[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用现金流量为365.8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所得511.7万港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608.8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所得1047.1万港元[57]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7876.3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9563.1万港元有所下降[5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先前呈报为14,752千港元,经重列后为14,624千港元,调整额为 - 128千港元[6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溢利╱(亏损)先前呈报为2,171千港元,经重列后为 - 1,751,703千港元,调整额为 - 1,753,874千港元[6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先前呈报为 - 444千港元,经重列后为 - 1,861,665千港元,调整额为 - 1,861,221千港元[6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亏损)先前呈报为0.02港仙,经重列后为 - 62.51港仙[6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全面开支总额先前呈报为 - 137,752千港元,经重列后为 - 1,971,827千港元,调整额为 - 1,834,075千港元[6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的现金流量先前呈报为1,541千港元,经重列后为5,117千港元,调整额为3,576千港元[63]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先前呈报为 - 462千港元,经重列后为 - 560千港元,调整额为 - 98千港元[63]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先前呈报为14,199千港元,经重列后为10,471千港元,调整额为 - 3,728千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类收入销售予外界客户为14,259,000港元,2023年为14,624,000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分类业绩亏损28,377,000港元,2023年亏损1,751,089,000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税前亏损28,093,000港元,所得税开支2,690,000港元;2023年税前亏损1,751,703,000港元,所得税开支109,962,000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69,000港元,2023年为127,000港元[6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为28,255,000港元,2023年为45,200,000港元[6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9,583,000港元计算,2023年为480,475,000港元[7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6个月内为4,652,000港元,占比100%[7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超过一年为1,861,000港元,占比100%;2023年12月31日为1,914,000港元,占比100%[70] - 2024年附属公司从执行董事控制公司获香港办公室使用权,产生授权费922,000港元,2023年为867,000港元[72] - 2023年取消确认广州正大,取消确认亏损1,708,355,000港元[74] - 2024年1月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一间实体的股本权益(非上市)账面价值为1030472千港元,2023年为0[77]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一间实体的股本权益(非上市)账面价值为1002217千港元,2023年为1014220千港元[77] - 2024年取消确认一间当时附属公司在收益表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为-28255千港元,2023年为1014220千港元[77]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每平方米单位价格为42281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466港元[79] - 2024年6月30日持作销售物业每平方米单位价格为13482 - 15194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60 - 15620港元[79] - 2024年投资物业和持作销售物业收回折现率均为25%,2023年也均为25%[79]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359520千港元,2023年为369792千港元[81] 公司股权及股东相关情况 - 2023年1月9日因行使购股权发行5500万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09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有500万份购股尚未行使,行使价每股0.09港元[18] - 2020年4月27日完成新股发行,发行1.08亿股,发行价每股0.15港元[19] - 新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1610万港元,中国广州重建项目占74.5%(120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占25.5%(410万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何鑑雄透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1.106亿股,占已发行股本14.39%;直接实益拥有700万股,占0.91%;合计持股1.176亿股,占15.30%[41] - 2024年6月30日,何鑑雄拥有超霸控股有限公司无投票权递延股份91股,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30.13%;拥有中华置业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无投票权递延股份91股,占30.13%[43] - 2024年6月30日,叶家礼以配偶权益持有公司1.176亿股,占股本15.30%[46] - 2024年6月30日,何湛雄透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1.056亿股,占股本13.74%[46] - 2024年6月30日,何伯雄透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9980万股,占股本12.98%[46] - 2024年6月30日,梁桂芬以配偶权益持有公司9980万股,占股本12.98%[46] - 2024年6月30日,易致富有限公司直接实益拥有公司8712万股,占股本11.33%[46] - 2024年6月30日,领泰投资有限公司直接实益拥有公司1.08亿股,占股本14.05%[46] - 何湛雄通过Morgan Estate Assets Limited持有580万股股份,通过易致富有限公司持有8712万股股份,通过High Rank Enterprises Limited持有1268万股股份[48] - 何伯雄通过易致富有限公司持有8712万股股份,通过High Rank Enterprises Limited持有1268万股股份[48] 公司业务线相关情况 - 集团在重庆港渝广场拥有部分楼层,总面积约2.44万平方米[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港渝广场提供稳定现金流,集团录得经调整EBITDA约33.1万港元[23] - 广州大都市鞋城重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34,000平方米,拟开发为22层多功能甲级商业综合楼[24] - 假设2025年第一季动工,开发项目预计耗时约四年分两期完成,一期2027年底完成,二期2029年第一季完成,新商业综合楼最早2028年初开业[25] - 广州正大拥有约190个住宅单位,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可作现货销售[26] - 自2023年5月15日、2024年6月30日至今,集团于香港正大的实际权益(25%)无变动[27] - 香港正大持有广州正大100%股权,保留对其日常经营及财务运作[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广州重建项目未动用1200万港元,预计2025年6月30日或之前动用[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410万港元[20] 公司法律诉讼相关情况 - 2024年4月,香港正大向广州市中院提交起诉状,向越秀国资索赔利息损失人民币41,000,000元,诉讼于2024年8月开始审理尚未审结[30] - 广州中院2021年5月驳回越房私企约12年前提起的对广州正大的清算申请,认为“企业解散事由”和“明确股东权益”存在争议且未确认[33] - 广东高院2023年5月撤销广州中院驳回裁定,认为清算申请人为股东但未实缴出资,企业发生“企业解散事由”,但未确认股权[34] - 广州中院2023年8月基于广东高院指令指定新清算组,但欠缺书面裁定支持[34] - 2023年5月广州正大从集团取消确认后,集团2023年无新诉讼或未决诉讼[37] - 2024年4月集团附属公司香港正大在广州中院对越秀国资发起诉讼[37] 公司股息及人员相关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中期股息(2023年:无)[1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约20名,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40] - 2024年总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387万港元,2023年为363万港元(经重列)[40] 公司董事会相关情况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成员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比60% [49] - 全体董事加入董事会均超10年,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任超9年[49] 市场环境相关情况 - 全国房地产市场自今年第二季起有购房意欲,但仍在巩固期,预计需几年从熊市反弹[38] - 2024年7月三中全会强调未来五年首要任务是“继续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8] - 市场普遍预期美国联邦利率将在2024年11月总统大选前下调,香港或跟随减息[39]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相关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6
中华国际(01064)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2:5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4,2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624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28,09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51,703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30,7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61,665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25港仙,2023年同期为62.51港仙[2]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全面开支总额为35,4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71,827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365,0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03,623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6,29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2,983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63,8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198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1,027,67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3,099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359,27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5,814千港元[5] - 归属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亏损)分别为0.02港仙和(62.51)港仙[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重列后收入为14,624千港元,较先前呈报的14,752千港元减少128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重列后期间亏损为1,861,665千港元,较先前呈报的444千港元增加1,861,221千港元[10] - 本期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9583000港元(2023年:480475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数目768616520股(2023年:768616520股)计算[21] - 本期公司收益为14259000港元(2023年:14624000港元),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为9583000港元(2023年:480475000港元)[28] - 本期经调整EBITDA溢利为33.1万港元,2023年为282.2万港元(经重列)[29] - 本期税前亏损和税后亏损分别为2809.3万港元和3078.3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17.51703亿港元和18.61665亿港元(经重列)[30] - 本期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净额为365.8万港元,2023年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511.7万港元(经重列)[3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876.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76.1万港元[3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0.10,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净资产及资产总值分别为2246万港元、10.27672亿港元及14.513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978.5万港元、10.63099亿港元及14.96606亿港元[32] 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投资及发展分类销售予外界客户收入为14,259千港元,2023年为14,624千港元[14] - 2024年总分类业绩亏损为28,377千港元,2023年为1,751,089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仅一名客户交易金额超集团总收入10%,贡献达14,259,000港元,2023年为14,624,000港元[15] 财务费用及税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董事贷款利息财务费用为0千港元,2023年为843千港元[16]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69千港元,2023年为127千港元[17]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一间实体的股本权益之公允价值变动为28,255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大陆企业所得税期间支出1924千港元,递延766千港元,期间税项支出总额2690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819千港元、108143千港元、109962千港元[18] - 中国大陆附属公司利得税税率为25%(2023年:25%)[19] 股息及股份发行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期间之中期股息(2023年:无)[20] - 2023年1月9日,因行使购股权发行及配发55,000,000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09港元[13] - 2023年1月9日因行使购股权发行及配发5500万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09港元[38] - 2020年4月27日完成新股发行,发行1.08亿股,发行价每股0.15港元[39] - 新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为1610万港元,其中1200万港元(74.5%)用于中国广州重建项目之重建成本,410万港元(25.5%)用于一般营运资金[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所得款项41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1200万港元,预计广州重建项目款项于2025年6月30日或之前动用[40] 贸易应收应付款项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6个月内为4652千港元,占比100%;2023年12月31日无相关数据[2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超过一年为1861千港元,占比100%;2023年12月31日为1914千港元,占比100%[23] 广州正大相关情况 - 2023年5月15日起公司失去对广州正大的控制权,广州正大被取消确认并入综合账,股权归类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24] - 广州正大净资产小计2702106千港元,取消确认亏损1708355千港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股本权益为1014220千港元[25] - 2024年公司于广州正大的股本权益1月1日账面价值1030472千港元,6月30日为1002217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无、1014220千港元[27] - 取消确认广州正大(当时附属公司)导致2023年录得约17.08亿港元重大亏损[36] - 广州正大拥有约190个住宅单位,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可作现货销售[46] - 广州正大登记状态为“在营(开业)”,房屋拆迁许可证续期至2024年12月,重建用地租作停车场[47] - 自2023年5月15日起,集团于香港正大的实际权益(25%)无变动,香港正大保留对广州正大日常经营及财务运作[48] - 广州正大相关资产法定业权无变动,相关法律诉讼预计持续数年,业务迄今如常运作[48] - 香港正大持有广州正大100%股本权益[50] - 香港正大起诉越秀国资索赔利息损失4100万元[50] - 广州中院2021年5月驳回越房私企清算申请,广东高院2023年5月撤销该裁定[54][55] - 广州中院2023年8月指定新清算组,但欠缺书面裁定支持[55] - 公司有信心广州正大清算呈请约一年后依法无效或驳回[56] - 2023年12月31日后,香港正大于2024年4月对越秀国资发起诉讼[58] 项目及市场情况 - 集团在重庆港渝广场拥有部分楼层,总建筑面积约2.44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稳定现金流,经调整EBITDA约33.1万港元[43] - 广州大都市鞋城除一幢楼宇未完成拆迁外已拆卸,开发地盘租予第三方作临时停车场[44] - 广州重建项目拟开发为22层多功能甲级商业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23.4万平方米,预计2028年初开业[45] - 全国房地产市场处于巩固期,预计需几年从熊市反弹[59] - 市场普遍预期美国联邦利率将在2024年11月总统大选前下调,香港或跟随[60] 公司运营及管理情况 - 2024年6月24日公司签订新延期协议,将收购最后截止日期延至2026年6月30日[56] - 本期间公司无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联营和合营企业事项[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约20名,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61] - 本期总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387万港元,2023年为363万港元(经重列)[61] - 公司大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常规守则[6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董事本期遵守规定准则[63] - 本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64] - 集团本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6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尽快在相关网站刊登[66]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何鑑雄、非执行董事楊國瑞、独立非执行董事譚剛、黃妙婷及黃鉅輝[67] 法律相关情况 - 《公司法》自1994年实施以来已修订4次,最近一次于2024年7月施行[52] -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公布《座谈会纪要》解释强制清算程序[52] 资产抵押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概无抵押,2023年12月31日也无抵押[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35]
中华国际(0106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30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经调整EBITDA为溢利606万港元,2022年为744.7万港元[5] - 2022年末未偿还借贷7229.7万港元董事贷款,2023年末重新分类为应付董事款项[10] - 2023年末流动资产净值为2978.5万港元,2022年为103.4万港元;净资产为10.63099亿港元,2022年为30.21523亿港元;资产总值为14.96606亿港元,2022年为44.15959亿港元[1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约20名(2022年:30名),总员工成本705.5万港元(2022年:828万港元)[76] - 2023年就董事何鑑雄之貸款產生利息支出843,000港元[163] - 公司附屬公司獲得香港辦公室使用權產生授權費1,793,000港元(2022年:45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應付關連公司款項1,438,000港元(2022年:458,000港元)[166]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約有20名員工,員工成本總額累計約為7,100,000港元[168] 股权与股份相关 - 2020年4月27日完成新股发行,按每股0.15港元发行1.08亿股新股份[14] - 叶家礼持有117,6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本15.30%[124] - 何鉴雄透过受控法团持有110,600,000股,行使购股权持有7,000,000股,共持有117,600,000股,占公司股本15.30%[150] - 何伯雄被视为易致富有限公司(持有87,120,000股)33 1/3%权益及High Rank Enterprises Limited(持有12,680,000股)约31.6%权益的股份拥有人[140] - 何湛雄透過Morgan Estate Assets Limited持有5,800,000股股份,透過易致富有限公司持有87,120,000股股份[1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Morcambe Corporation持有1080万股股份,由何鑑雄实益拥有[1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易致富有限公司持有8712万股股份,何鑑雄持有该公司33 1/3%权益[1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High Rank Enterprises Limited持有1268万股股份,何鑑雄持有该公司约31.6%权益[18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16] - 公司主要从事物业发展、投资及管理业务,董事决定在重建项目完成并赚取稳定经常性收入前,采取不分派股息政策[80] 物业项目相关 - 重建项目拟开发为22层多功能甲级商业综合楼,总面积约23.4万平方米[19] 法律诉讼相关 - 2023年6月,广东高院裁定撤销广州中院清算驳回裁定并指令审理[28] - 广州中院委任广东金圳律师事务所为广州正大清算组[29] - 广州正大要求向越秀国资索赔利息损失4100万元[32] - 香港正大预期诉讼或持续三至五年[37] - 广州正大相关资产主要为两幅有待重建的土地及约190个住宅单位,法定业权无变动,法律诉讼预计持续数年[54] - 2021年5月广州中院裁定驳回越房私企清算申请,2022年1月上诉在广东省高院聆讯,2023年5月作出裁决[56][57] - 广州正大1993年成立,2006年改制,香港正大和越房国企股权比例分别为100%及0%[67] - 2023年5月广州正大从集团取消确认后,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新诉讼或未决诉讼[74] 公司会议与安排 - 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拟于2024年9月举行[44] - 执行董事何鑑雄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黄鉅輝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彼等合资格并愿意接受重选连任[84] - 拟于公司即将举行之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之董事概无与公司订立需作补偿(法定补偿除外)方可于一年内终止之服务合约[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召开4次定期及2次临时会议[160]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当时在任董事的三分之一(或非3倍数时为最接近但不多于三分之一人数)须轮值退任,主席及/或董事总经理在任期内毋须轮值退任或计入退任人数[191] 审计相关 - 公司核数师对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保留审核意见,为1997年上市以来首份[71]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130] 市场情况与策略 - 全国房地产市场在巩固期,预计需几年从熊市反弹,董事会将关注市场动向调整物业组合及重建时间表[75] - 香港息口处于历史高位,转口贸易及内需市场下滑,房地产市场处于巩固期,预期美联储年底或明年初减息后本地经济下行情况将改善[104] 合约与计划相关 - 本年度内并无订立或已订立任何涉及集团全部或大部份业务之管理及行政合约[87] - 购股权计划于2012年12月19日采纳,有效期十年,已于2022年12月18日到期,本年度内无购股权获行使[116][117] - 公司营运一个购股计划,购股之行使价须就供股或发行红股或公司股本其他类似变动作调整[116][118] - 集团作为出租人时,在租赁开始时(或发生租赁变更时)将各租赁分类为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120] - 集团确认对并非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所有债务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拨备[122] - 对于不包含重大融资组成部分的贸易应收款项或应用不调整重大融资组成部分影响的实际权宜方法,集团应用简化方法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23] 公司治理相关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全体任职超10年[157][158] - 董事性别比例为男性20%、女性80%;年龄组别有20%为51 - 66岁、40%为66岁以上[13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证券守则,董事在回顾年度内遵守规定[132] - 公司作为中国大陆地产发展商等,须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回顾年度内已遵守相关法规[146] - 董事何鑑雄持有超霸控股有限公司及中華置業地產控股無投票權遞延股份各91股,佔相聯法團已發行股本百分比均為30.13%[161] - 审核委员会成员譚剛、何鑑雄、黃鉅輝、黃妙婷出席會議情況均為1/1[176] - 薪酬委員會包括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譚剛、黃妙婷、黃鉅輝及執行董事何鑑雄[175] - 提名委員會職權範圍於2012年採納,已在公司網站公佈[177]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妙婷(主席)、黄钜辉、谭刚及一名非执行董事杨国瑞[192] - 审核委员会成员黄妙婷、黄钜辉、谭刚、杨国瑞出席会议情况均为3/3[193] - 提名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钜辉(主席)、谭刚、黄妙婷及一名执行董事何鑑雄[196] - 提名委员会成员黄钜辉、何鑑雄、谭刚、黄妙婷出席会议情况均为1/1[197] 税务相关 - 土地增值税按土地增值的30%至60%累进税率征收[152] 公众持股量 - 報告日期公司保持上市規則所規定之公眾持股量[181] 收购事项 - 2023年6月30日起有重大收购事项,详情披露于2022年年报[73] - 收購事項剩餘部份完成日期由2023年6月30日延長至2024年6月30日,後又延長至2026年6月30日[163]
中华国际(0106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7-02 12:10
公司股份交易暂停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3] 公司董事会成员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何鉴雄先生、非执行董事杨国瑞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谭刚先生、黄妙婷女士和黄巨辉先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