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智能投资(01140)

搜索文档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9 21:35
财务报告准则变动 - 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致会计政策等重大变动[3] 营业额与收益数据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2.164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193亿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股息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103.8万港元;利息收益为1.4741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8486.6万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1.1187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729.2万港元;中国内地为332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78.6万港元;美国为22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6万港元[9]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47,416,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5,904,000港元增长71.61%[40] - 本期公司总收益1.47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62%,盈利231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1321亿港元[123] 非流动资产数据 - 2023年9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产(财务工具除外)为3.65314亿港元,3月31日为3.30451亿港元;中国内地为4.89858亿港元,3月31日为6.06999亿港元[10] 债务投资收益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债务投资A收益为243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债务投资B为2030.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5.8万港元;债务投资C为194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09.2万港元[12] 出售附属公司及其他收入收益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净额为843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万港元[1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主要为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净额港币8481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无此项收益[155] 所得税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未作所得税拨备[13] 折旧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设备折旧为1019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55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42万港元和15562万港元有所下降[15]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数据 - 2023年债务投资预期信贷亏损拨回12033万港元,应收账款等预期信贷亏损拨备825万港元,而2022年分别为97829万港元和5701万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70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41000万港元[23] - 期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港币1121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为港币1.0353亿元[157] 雇员成本数据 - 2023年雇员成本为8711万港元,较2022年的8336万港元略有增加[15] - 本期员工成本总额达港币871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为港币834万元)[179] 每股盈利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23146万港元,较2022年的213210万港元大幅减少[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520325千股,2022年为6560757千股[16]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2港仙,2022年为3.25港仙[18]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2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3.25港仙下降93.23%[41] 贷款与账款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无抵押贷款为0,3月31日为45102万港元;应收账款为1089万港元,与3月31日持平;应收联营公司等款项为26935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6789万港元略有增加[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付账款超过1年的为50万港元,与3月31日持平[25] 每股资产净值数据 - 2023年9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0.94港元(9870137000÷10520324505),3月31日为0.95港元(10010755000÷10520324505)[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219052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11港元[44][6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为港币98.7014亿元,每股港币0.94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港币100.1076亿元及每股港币0.95元[150] 资产与负债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未经审核的总资为11,138,466,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1,366,205,000港元下降2.00%[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268,329,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355,450,000港元下降6.42%[33][35] - 2023年9月30日资产负债比例为0.13,较2023年3月31日的0.14有所下降[120] - 2023年9月30日,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资产价值为8.397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8.91%[121] - 2023年9月30日,债务投资达35.9150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6.65%[12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为港币3438万元,2023年3月31日为港币1.0836亿元[13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贷款共港币11.7692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港币12.8039亿元[13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股本负债比率为11.92%,2023年3月31日为12.09%;负债比率为10.57%,2023年3月31日为11.26%;流动比率为4.35倍,2023年3月31日为4.18倍[131] - 2023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港币63.7512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66.5822亿元减少4.25%[152] - 2023年9月30日,股东权益为港币98.70137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100.10755亿元减少;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5.20324505亿股,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15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承受外汇风险的最高金额为人民币30.1906亿元,等值港币32.4020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人民币20.3941亿元、等值港币23.2901亿元增加[167] 投资相关变动数据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未变现投资变动净额为亏损112,148,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亏损29,262,000港元有所扩大[40]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出售/分派的已变现投资变动净额为亏损45,141,000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收益21,510,000港元[4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1.1215亿港元,本期已变现亏损4514万港元[126][12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财务负债未变现收益变动净额为港币20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为港币28万元[156] 营运与融资数据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营运盈利为45,515,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8,841,000港元下降67.21%[41]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42,561,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888,000港元增长42.40%[41] 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数据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为20,192,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4,257,000港元下降80.63%[41]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纯利净额为港币2019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为港币1.0426亿元[158] 其他全面开支数据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本期其他全面开支为163,76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8,192,000港元下降13.08%[41] - 营运及行政开支总额3203万港元,较2022/2023财年上半年减少,其他全面开支亏损净额1.6376亿港元[128][129] 投资策略与占比数据 - 私募股权策略回报率为9.99%[50] - 医疗与健康领域投资占比16.12%,投资年期大于五年[53] - 公司投资策略包括私募股权、投资组合管理以及交易及其他,回报来自利息、股息及资本增值[47] - 面对复杂宏观环境,公司加大投资组合管理类别的固收类和收益类投资,聚焦新兴科技领域[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固定收益、智慧教育、技术、媒体和电信、金融科技四大领域占投资持仓总额75.60%[66] - 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占比33.23%,金融科技占比11.05%,智慧教育占比15.78%,金融服务占比6.32%,其他占比8.09%[67] - 投资组合按期限划分,少于一年占比36.72%,一至两年占比30.43%,两至三年占比3.65%,三至五年占比13.08%[67] 核心持股投资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在核心持股公司的持仓额达10.8229亿港元[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碳云智能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9.1134亿港元[56] - 公司对南方东英初始投资成本为6000万港元,账面价值为1.3995亿港元,拥有权益22.5%[58] - 截至2022年12月,南方东英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26亿美元[59] - 公司长期核心持股投资组合包括碳云智能、南方东英及东英资管[55] - 核心持股中,医疗与健康领域拥有权益7.73%,成本10.9879亿港元,账面价值9.1134亿港元[70] - 核心持股中,金融服务领域拥有权益30%,成本5947万港元,账面价值3100万港元[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华科智能投资拥有南方东英已发行股本的22.5%,账面价值为港币1.3995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26.86%或港币2963万元[9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华科智能投资拥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港币3100万元;东英资管2022年底管理超35只基金,管理基金规模超15亿美元[100] 私募股权投资数据 - 私募股权投资借贷宝,拥有权益2.49%,成本9.0039亿港元,账面价值9.7142亿港元[78] - 集团拥有借贷宝14.9%权益,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4.5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4.2050亿元[80] - 2020年,华科智能投资以港币7亿元购买借贷宝1.97%已发行股份,2021年11月增资港币2.0039亿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持仓额为港币9.7142亿元,占借贷宝2.49%已发行股份[104] - 2023年9月30日,其他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26.4558亿港元,退出投资1.5679亿港元[77] 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数据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持仓额达港币70.2928亿元,其中上市证券港币1158万元、债务投资港币35.9150亿元、基金投资港币17.2134亿元、收益权投资港币17.0486亿元[82] - 本期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新增投资港币34.8205亿元,退出投资港币31.3909亿元[82] - 2023年对鸿鹄教育收益权投资成本为港币17.0486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17.0486亿元[84] - 2023年对香港债券投资成本为港币9.75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9.7379亿元[86] - 2022年对基金投资成本为港币8.0308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7.5887亿元[87] - 2022年7月认购专精特新基金,基金规模为人民币8.01亿元,有5个投资项目,2023年9月30日持仓额为港币4.1642亿元[8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于鸿鹄教育持仓额为17.0486亿港元,收购其29.9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5 17:3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柳志伟博士、非执行董事汪欽博士、傅蔚岡博士等[4][172][173][175] - 公司行政总裁为喬炳亞博士[188]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4] - 公司年度报告包含前瞻性陈述,基于董事会对所投资行业和市场的信念、假设和期望[2]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闫晓田先生、陈玉明先生和赵凯先生[5][179][183][186] - 公司授权代表为刘志伟博士和伍秀丽女士[5] - 公司的投资经理为博石资本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8月30日辞任)和富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13日委任)[5] - 公司的核数师为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5] - 公司的主要股份登记处为SMP Partners(开曼)有限公司[5] - 公司的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6] - 公司的主要營業地點位于香港[6] - 公司的主要往來銀行包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香港分行、永丰银行、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和星展银行有限公司[6] - 公司的股份代號为1140[6] - 公司的网址为www.wealthking.com.hk[6] 业绩总结 - 公司在动荔市场环境中实现了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10] - 集团新增投资约49.08亿港元,新增債务投资约28.58亿港元[10] - 年内录得盈利约1.46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7499亿港元[11] 技术和创新 - 公司积极关注并投资于最前沿的技术和创新[12] - ChatGPT以聊天机器人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引爆了新一轮技术浪潮[12] -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行业的布局[12] - 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有望推动多个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12] 投资策略 - 公司的投资策略包括以核心持股为中心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管理以及交易及其他,回报来自利息、股息及资本增值[22] - 華科資本在2022/23财年通过私募股权、债务投资、基金和上市证券投资了49.0813亿港元[26] - 退出投资主要来自上市证券、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和债务投资,金额为4.1287亿港元[26] - 私募股权策略旨在直接投资并赋能优秀企业,长期核心持股是主要关注点[27]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1 21: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营业额及收益为469,589,000港元,上一年度为271,503,000港元[1] - 公司有关中国业务的所得税拨备按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应课税溢利的25%税率计算,2022年度无所得税拨备[11] - 2023年确认冲抵无抵押貸款预期信贷亏损人民币1,963,000元(等值港币2,242,000元),2022年为人民币8,036,000元(等值港币9,891,000元)[14] - 2023年融资融券借款为90,768,000港元,2022年为200,150,000港元[17] - 2023年来自银行的有抵押借款及无抵押其他借款为648,731,000港元,2022年为97,500,000港元[17] - 2023年计息其他借款为470,889,000港元,年利率7.00% - 7.75%,2022年为71,871,000港元,年利率8.00% - 16.00%[17][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690.9万港元(2022年:915.5万港元)[45] - 不计息借款应付上海赫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贷款7000.5万港元(2022年:7544.8万港元)[4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例为0.14(2022年3月31日:0.35)[94] - 2023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港币66.5822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27.60%[9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为港币1.0836亿元(2022年3月31日:港币8640万元)[9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港币100.1076亿元,或每股港币0.95元,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港币55.2824亿元及每股港币1.36元[101] - 2023年3月31日,于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投资资产价值为港币9.2186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33.86%[101] - 2023年3月31日,债务投资为港币33.6746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5.47倍[102] - 本年度集团总收益港币1.92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5.20%;本年度盈利港币1.4638亿元,去年同期为港币2.2127亿元[103] - 本年度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港币1.0897亿元,2021/2022财年为港币4.6037亿元[107] - 其他全面亏损净额港币1.1945亿元,2021/2022财年为收益港币3632万元;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收益港币2693万元,2021/2022财年为港币2.5760亿元[109] - 董事会决定不就本期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1/2022财年也无[110] - 本年度新增/追加投资总计港币4908.12百万元,退出/出售投资总计港币412.87百万元[11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承受外汇风险的最高金额为人民币20.3941亿元,等值港币23.2901亿元,2022年3月31日为人民币11.7834亿元,等值港币14.5030亿元[120] - 本年度上市证券已收及应收股息,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为港币7861万元,2021/2022财年为港币2.6638亿元[129] - 本年度出售╱分派投资变现亏损819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收益529万港元[130] - 营运及行政开支总额7877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4948万港元[131]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纯利净额8754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468万港元[13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1.0836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8640万港元;贷款12.8039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8.4497亿港元;股份负债比率为12.09%,2022年3月31日为32.01%;负债比率为11.26%,2022年3月31日为24.79%;流动比率为4.18倍,2022年3月31日为1.19倍[134] - 2023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100.1076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5.2824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520324505股,2022年3月31日为4061316000股[1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33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为32名;员工成本总额1703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193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根据购股权计划有零份购股权尚未行使,2022年3月31日为16000000份[145] - 2023年公司营业额中,上市投资及非上市投资的(亏损)╱收益变动净额为-78,607千港元,2022年为-266,380千港元[185] - 2023年公司出售╱分派之已变现投资(亏损)╱收益净额为-8,185千港元,2022年为5,292千港元[185] - 2023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盈利为146,383千港元,2022年为221,273千港元[186] - 2023年公司每股盈利(基本)为0.02港元,2022年为0.06港元[186]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11,366,205千港元,2022年为7,441,213千港元[188] - 2023年公司总权益为10,010,755千港元,2022年为5,528,244千港元[188] - 2023年公司总负债为1,355,450千港元,2022年为1,912,969千港元[189] - 2023年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港币0.95元,2022年为港币1.36元[189]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92,741千港元,2022年为93,929千港元[193] - 2023年公司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年内拨备为-3,140千港元,2022年递延税项为4,113千港元[195] - 2023年税前盈利为149,523千港元,2022年为217,160千港元[196] - 2023年按加权平均税率计算之税项为29,307千港元,2022年为(68,199)千港元[196] - 2023年毋须课税收入之税务影响为34,262千港元,2022年为120,083千港元[196] - 2023年不可扣税开支之税务影响为(61,010)千港元,2022年为(46,954)千港元[196] - 2023年未获确认税项亏损之税务影响为(5,342)千港元,2022年为(251)千港元[196] - 2023年未获确认暂时差额之税务影响为(357)千港元,2022年为(566)千港元[19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抵免为(3,140)千港元,2022年为4,113千港元[1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对第三方提供无抵押贷款,2023年为人民币41,457,000元(等值港币47,344,000元),年利率8.00%,2022年为人民币159,486,000元(等值港币196,295,000元)[14] - 2023年3月31日,其他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29.3902亿港元,本年度新增投资6.7951亿港元[29] - 2020年以7亿港元购买Jiedaibao 1.97%已发行股份,2021年增资2.003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9.7052亿港元,占2.49%已发行股份[30] - 2016年收购Treasure Up 25%股权,成本3.5167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4.368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4249万港元[3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于核心持股公司的持仓额达港币10.9607亿元[5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港币3990万元,东英资管2022年底管理超35只基金,服务基金规模超15亿美元[7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于投资组合管理类别的持仓额达港币69.1154亿元,其中上市证券达港币5.3401亿元,债务投资达港币33.77亿元,基金投资达港币30.0053亿元[81] - 本年度,公司于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新增投资港币42.2453亿元,退出投资合计港币3.6430亿元[81] - 2021年,公司认购久久亚洲基金II,基金规模为港币30亿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8.9587亿元[85] - 初始投资日期为2022年的一笔投资,成本为港币8.0308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8.0830亿元[86][87] - 2022年达刚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3.9亿元,同比下降61.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人民币3.4亿元,同比下降1355.31%[9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于达刚控股持仓额为港币4.5243亿元,占股权18.9%,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38.84%[90] - 2023年3月31日,华科资本于交易及其他类别的持仓额达港币91万元,其中上市证券港币46万元,其他股权投资港币45万元[100] - 本年度集团在合营企业投资1.99亿港元,其他私募股权投资4.8051亿港元[138] - 28.5775亿港元投资中,9.75亿港元投资上市债券,18.8275亿港元投资11项非上市债权投资[139] - 2023年3月31日,南山资本就认购2022年债券应收余额为1.25亿美元(等值9.8122亿港元),年利率7%,2023年6月27日到期[144] 公司投资与股份相关情况 - 一项核心持股投资拥有权益7.73%,成本为港币10.9879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9.4585亿元,行业为医疗与健康[26] - 截至2022年12月,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26亿美元[27] - 2020/2021财年公司进行业务转型及战略升级,本年度投资策略由三部分组成[23] - 2008年开始核心持股,拥有30%权益,成本5947万港元,账面价值3990万港元[29] - 公司拥有恒嘉美联14.9%权益,成本为港币4.5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4.4744亿元[64] - 2022年7月,公司认购专精特新基金份额,成本为港币4.5023亿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4.4486亿元,基金规模为人民币7.9亿元[74] - 2022年5月30日,共16.30434783亿股普通新股获配发及发行,总现金代价为港币15.00亿元[123] - 2022年5月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为港币14.99亿元,约58.66%已用于债务投资[124] - 2022年7月19日,公司按每股0.5港元认购价向鸿盛发行8.122632亿股普通股,现金代价总额4.061316亿港元,总面值8122.632万港元,市值约3.81763704亿港元[168] - 2022年7月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4.06亿港元100%用于基金投资,包括节能、金融科技等行业的股权投资等[170] - 2022年9月27日,公司按每股0.5港元认购价向Acorn Harvest发行16.05150622亿股普通股,现金代价总额8.02575311亿港元,总面值1.605150622亿港元,市值约7.38369286亿港元[171] - 2022年9月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8.02亿港元100%用于基金投资,包括互联网安全软件等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等[173] - 2023年3月按每股港币0.39元认购价发行及配发889,420,770股普通新股,现金代价总额为港币3.4687亿元[155] - 2023年3月认购股份总面值为港币88,942,077元,每股面值港币0.1元[155] - 按2023年3月认购协议日期联交所收市价每股港币0.365元计算,认购股份市值约为港币3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9 17: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1140[2][9] 投资策略 - 公司投資策略由以核心持股為中心的私募股權、投資組合管理以及交易及其他三部分組成,回報來自利息、股息及資本增值[13][15] - 公司堅持三引擎驅動投資策略,加大投資組合管理類別投資[14][16] 期间界定 - 本期間指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14][16] 市场环境 - 本期間受新冠變種病毒、俄烏衝突、高通脹和緊縮貨幣政策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回落,國際金融市場震盪[14][16] 公司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在複雜市場環境中聚焦新興科技領域,以科技佈局驅動業務拓展[14][16] - 公司積極捕捉市場投資機會,平衡資產流動性和回報率以創造中期回報[14][16] 投资与退出金额 - 期间公司投资43.5615亿港元,退出投资1.2508亿港元[20] 投资组合领域占比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有投资组合四大主要领域占投资持仓总额68.58%[25][26] 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41.7308亿港元[32][34] 核心持股公司持仓额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核心持股公司持仓额达11.8802亿港元[36] 碳云智能投资情况 - 2018年公司投资碳云智能,截至2022年9月30日拥有其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10.2839亿港元[36] - 碳云智能初始投资成本为10.9879亿港元[36] - 碳雲智能2016年与多家公司建立数字生命联盟,2021年3月宣布与Olink Proteomics达成战略合作[42] - 碳雲智能新冠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2020年底获CE认证,深圳微伴医学检验实验室获批进行新冠检测[42] - 碳雲智能2021年9月将多肽芯片研发与生产平台转移至国内,提高生产效率[43][45] - 华科资本持有碳云智能作为长期核心持股公司[44][45] 南方东英投资情况 - 南方东英2008年由华科资本与南方基金联合成立,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科资本拥有其22.5%已发行股本,账面价值为1.2044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16.10%或1670万港元[50][51][52] - 南方东英曾持有461亿人民币的全球最大RQFII投资额度[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110亿美元,2021年规模增长超11%[52] - 南方东英推出一系列未来主题ETF,包括香港首只元宇宙概念ETF等[58] - 南方东英获《AsianInvestor》颁发的“亚洲年度基金公司”和“年度基金公司”大奖,是该奖项成立以来中资基金公司首次获“亚洲年度基金公司”大奖[5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科资本持有南方东英作为长期核心持股公司[59][60] OPIM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科资本拥有OPIM 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3920万港元,OPIM 2021年底管理38只基金,规模约2亿美元[62][65] 其他私募股权类别持仓及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科资本在其他私募股权类别的持仓额为29.8505亿港元,期间新增投资6.7755亿港元[70] Jiedaibao投资情况 - 2020年,华科资本以7亿港元购买Jiedaibao 1.97%已发行股份,2021年11月增资2.0039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9.5458亿港元,占2.49%已发行股份[70] - Jiedaibao成立于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运营移动端APP“借贷宝”,收益来源多样,已占有可观内地市场份额[74][75][76] Treasure Up Ventures Limited投资情况 - 公司于2016年初始投资Treasure Up Ventures Limited,拥有25%股权,成本为3.5167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4.8858亿港元[79] 华建实业投资情况 - 公司于2020年初始投资华建实业,拥有12.5%股权,成本为3.70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3.2934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6726亿港元减少10.3%[86] - 华建实业以实业投资等为主营业务,投资涉及高端设备制造等行业,预期为公司带来中期投资回报[87][88][92][93] Metaqi Capital Limited投资情况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Metaqi Capital Limited于2022年与恒嘉美联签订增资协议,承诺出资6亿港元获取19.9%股权,截至2022年9月30日,注资4.5亿港元,占股14.93%[95] 北京国际信托情况 - 北京国际信托主动管理能力居行业前列,获“杰出信托公司奖”等荣誉,预期为公司带来可观投资回报[83][84][85] 恒嘉美联情况 - 恒嘉美联成立于1999年,主营股权投资等业务,持有十余家公司股权均增值,物业投资和商品贸易业务运营良好[96][97] 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持仓及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持仓额达65.8014亿港元[104] - 公司持有计入该类别的上市证券6.1129亿港元,债务投资29.8621亿港元,基金投资29.8264亿港元[105] - 本期公司在此类别新增投资36.7452亿港元,退出上市证券及基金投资共1.0245亿港元[105] - 债务工具所得利息收入总额为8461万港元,贷款利率介于6%至10%,贷款期介于6个月至1年[105] 达刚控股投资情况 - 公司持有达刚控股19.9%股权,成本为8.2256亿港元,账面价值为4.7086亿港元[107][108] - 2022年上半年,达刚控股业绩同比由盈转亏,净利润从1752万元降至 - 1324万元,下降175.6%[10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于达刚控股的持仓额为4.7086亿港元,较3月31日减少36.4%[109] 第九永恒亚洲基金有限合伙投资情况 - 2021年公司投资第九永恒亚洲基金有限合伙,成本7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7.7671亿港元[122][126] - 第九永恒亚洲基金有限合伙规模为30亿港元,重点投资大中华区成长型行业[126] - 中国经济转型,该基金重点投资领域契合国家战略,有望为公司带来中期回报[128] 九久亚洲基金投资情况 - 九久亚洲基金规模为30亿港元,公司初始投资成本7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7.7671亿港元[129] - 九久亚洲基金聚焦大中华区科技、高端制造等高增长行业投资机会[129] - 九久亚洲基金普通合伙人为Ninth Eternity HK Limited,有超10年投资经验[129] 九久亚洲基金II投资情况 - 九久亚洲基金II规模为30亿港元,公司初始投资成本8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8.9384亿港元[135][137] - 九久亚洲基金II主要投资大中华区消费、互联网和制药等高增长行业公司[135] - 九久亚洲基金II普通合伙人为Fleming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具国际背景和全球资管经验[136][137] 时代领航基金投资情况 - 时代领航基金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公司初始投资成本8.0308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7.8142亿港元[143][145] - 时代领航基金计划投资网络安全软件、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非上市公司股权[143][145] 专精特新基金投资情况 - 专精特新基金规模为7.9亿元人民币,公司初始投资成本4.5023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4.5026亿港元[150] - 专精特新基金计划投资节能环保、金融科技、新能源等行业创新型非上市公司[150] - 专精特新基金规模为人民币7.9亿元,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仓额为港币4.5026亿元,成本为港币4.5023亿元[152] 南山债券投资情况 - 2022年6月28日、7月6日及7月25日,公司认购南山债券本金分别为3375万美元、7000万美元和2125万美元,票面息率7%,2023年6月27日到期,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港币9.7634亿元,成本为港币9.75亿元[161] 交易及其他类别持仓额 - 2022年9月30日,公司交易及其他类别持仓额为港币124万元,其中上市证券持仓额为港币34万元,其他股权投资持仓额为港币90万元[164] 公司资产净值及相关比例变化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港币96.6197亿元,每股港币1.00元,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港币55.2824亿元及每股港币1.36元[164]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例为0.15,2022年3月31日为0.35[164] - 2022年9月30日,公司于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资产价值为港币9.7595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港币6.8865亿元增加41.72%[164]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投资为港币68.0261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港币52.1787亿元增加30.37%[167]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债务投资为港币29.7589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港币6.1609亿元增加4.83倍[168] - 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为2753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8640万港元减少[169][170][171] - 2022年期间公司总收益为85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95万港元增加75.49%[169][171] - 2022年期间公司盈利为2.132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9679亿港元[169][171] - 2022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68.0261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2.1787亿港元增加30.37%[170] - 2022年9月30日,债务投资为29.7589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6.1609亿港元增加4.83倍[17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为2926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为1.3818亿港元[179][18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财务负债未变现收益变动净额为28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为95万港元[180][181] - 出售/分派投资之已变现收益净额为2151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亏损1556万港元[180][181]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1.0353亿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为3.4001亿港元[187]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净额约为1.0426亿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亏损净额164万港元[18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为2753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8640万港元[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贷款合计14.2823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8.4497亿港元[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本负债比率为14.08%,2022年3月31日为32.01%[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负债比率为12.80%,2022年3月31日为24.79%[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3.69倍,2022年3月31日为1.19倍[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为96.6197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5.2824亿港元[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6.30904亿股,2022年3月31日为40.61316亿股[190] 本期各类别投资情况 - 本期公司私募股权投资新增6.7755亿港元,其中1.99亿港元投资合营企业,其余4.7855亿港元为其他私募股权投资[196][197] - 本期公司投资组合管理中上市证券投资6864万港元,退出5668万港元[196][198] - 本期公司投资组合管理中债务工具投资23.017亿港元,其中9.75亿港元投资上市债券,13.267亿港元投资7项非上市债券[196][198][199] 不同领域投资年期占比 - 投资年期少于一年的TMT领域占比18.93%,3 - 6年的占比26.30%[27] - 投资年期两至三年的医疗与健康领域占比0.07%,三至五年的占比1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7 18: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即将迎来上市20周年[1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确立以“强、稳、大”为核心的发展路线图[12] - 公司把数字经济确立为重大投资方向[13] - 公司董事会和投委加入数字经济领域专家,业务团队增设数字投研团队[13] - 公司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在上游、中游、下游做了大量布局[13] 公司风控与治理 - 公司在风控合规方面坚持高标准,优化内控体系建设[14] - 公司定期检讨企业管治政策,完善募投管退机制[14] - 公司提高资产组合抗压力,推动可持续发展[14] 公司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扩充至200亿,已发行股份突破70亿[17]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4,061,316,000股股份[162][165] 公司投资总体情况 - 本年度主要通过私募股权、债务投资、基金及上市证券投资25.6130亿港元,退出投资11.3053亿港元[21] - 最近3年新增投资分别为25.61亿港元、18.42亿港元、16.59亿港元,退出/出售投资分别为11.21亿港元、11.31亿港元、14.61亿港元[21] - 2022年追加投资25.6130亿港元,出售投资11.3053亿港元,其中私募股权投资追加3.1467亿港元,出售1.3456121亿港元[84] 公司投资组合结构 - 投资年期小于1年占比34.96%,1 - 2年占比16.44%,2 - 3年占比19.97%,3 - 5年占比21.39%,大于5年占比7.54%[26] - 金融服务投资占比8.75%,医疗与健康投资占比17.53%,环境及工业投资占比12.48%,技术、媒体和电信投资占比14.94%,消费投资占比0.47%,其他投资占比30.74%,债务及其他投资工具占比0.28%[26] 各投资项目持仓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33.9370亿港元[3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核心持股公司持仓额达11.4209亿港元[3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碳云智能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10.0055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减少12.95%或1.4883亿港元[32] - 2022年3月31日,华科资本拥有南方东英已发行股本22.5%,账面价值为港币1.0374亿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港币1.0383亿元减少0.09%[39] - 2022年3月31日,华科资本合计拥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港币3,780万元,2021年3月31日为港币5,600万元[44] - 2022年3月31日,华科资本于其他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港币22.5161亿元,本年度新增投资港币3.1467亿元,退出若干私募股权投资合共港币1.3456亿元[48] - 2022年3月31日,华科资本于Jiedaibao持仓额为港币9.5458亿元,占Jiedaibao 2.49%已发行股份[49] - 2022年3月31日,公司于北京国际信托持仓额为3.9435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4.4674亿港元;2021年其母公司净利润11亿元,按年增长11.55%[52] - 2022年3月31日,公司于华建实业持仓额为3.6726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8838亿港元减少5.44%[56]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投资组合管理类别的持仓额达约31.0708亿港元,其中基金投资约15.9518亿港元,上市证券约8.8544亿港元,债务投资约6.2638亿港元,其他投资约8万港元[57] - 2022年3月31日,公司交易及其他类别持仓额2183万港元,其中上市证券2093万港元,其他股权投资90万港元[68] - 2022年3月31日,公司于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投资资产价值6.8865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7.0502亿港元减少2.32%[69] - 2022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52.1787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36.7778亿港元增加41.88%[69]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债务投资6.1609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5.4937亿港元增加12.14%[70] - 2019年6月公司收购达刚控股19.9%股权或63,202,590股股份,成本8.2256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持仓额7.39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3901亿港元减少11.8%[62] - 2021年公司投资九久亚洲基金,规模30亿港元,拥有权益23.33%,成本7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持仓额6.9970亿港元[65] - 2021年公司投资九久亚洲基金II,规模30亿港元,拥有权益26.67%,成本8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持仓额7.9963亿港元[65] 被投资公司经营情况 - 碳云智能2021年9月把多肽芯片研发与生产平台转移至国内,提高生产效率[36] - 碳云智能2020年底其2019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获得CE认证[33] -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10亿美元,规模在2021年录得超过11%的增长[40] - 东英资管于2021年底管理38只基金,基金平台规模2亿美元[44] - 南方东英曾持有金额达人民币461亿元的全球最大RQFII投资额度[40] - 2021年达刚控股营业总收入较2020年同期下跌21.21%[61]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 - 公司2021/2022财年全年盈利2.2127亿港元[12] - 公司总资产由去年的53.68亿港元增长至今年的74.41亿港元[1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55.2824亿港元,每股1.36港元,2021年3月31日分别为45.2718亿港元及每股1.56港元[69] - 2022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例为0.35(2021年3月31日:0.19)[69] - 本年度公司总收益9393万港元,较去年同比下降15.01%,盈利2.2127亿港元,去年为3.7256亿港元[73] - 2022年股息收入未披露,2021年为2654.1065万港元;2022年利息收益9127.5万港元,2021年为10945.7万港元[7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未变现投资亏损变动净额2.6638亿港元(2020/21财年为收益2.4352亿港元),未变现财务负债收益变动净额201万港元(2020/21财年为302万港元)[76] - 出售/分派之已变现投资收益净额529万港元(2020/21财年为亏损1.1869亿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回4.6037亿港元(2020/21财年为7471万港元)[76] - 营运及行政开支4948万港元(2020/21财年为6214万港元),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468万港元(2020/21财年为1.4928亿港元)[76][77] - 其他全面收益净额3632万港元(2020/21财年为3745万港元),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2.5760亿港元[77] - 2022年3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存8640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6661万港元),贷款合共18.4497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5.2860亿港元)[81] - 2022年3月31日,股本负债比率为32.01%(2021年3月31日为10.07%),负债比率为24.79%(2021年3月31日为9.85%),流动比率为1.19倍(2021年3月31日为3.65倍)[81] - 2022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55.2824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45.2718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0.61316亿股(2021年3月31日为29.0094亿股)[8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儲備為港幣4,860,424,000元[143] 公司股份发行情况 - 2021年9月3日,公司按每股0.66港元发行580,188,000股新股,代价总额3.829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82亿港元,13.73%用于债务投资,86.27%用于私募股权投资[101] - 2021年11月25日,公司按每股0.62港元发行580,188,000股新股,现金代价总额3.5971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59亿港元,35.34%用于债务投资,8.94%用于私募股权投资,55.72%用于金融科技行业权益私募股权投资[102][114] - 2022年5月30日,公司向柳志伟博士配发及发行1,521,739,130股新股,总代价14.00亿港元,抵偿14.00亿港元股东贷款[116] - 公司向光威和王先生配发及发行1,630,434,783股新股,总现金代价15.00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4.99亿港元[117] - 2021年9月认购股份总面值为58,018,800港元,市值约为423,537,240港元[101] - 2021年11月认购股份总面值为58,018,800港元,市值约为429,339,120港元[102] - 2022年配发给柳志伟博士的股份面值为152,173,913港元,2021年12月31日市价为每股0.8港元[116] - 2022年配发给光威和王先生的股份总面值为163,043,478.3港元,2021年12月31日市值约为每股0.8港元[117]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行为[115] - 公司本年度內無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證券[14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柳志偉博士55歲,自2020年12月16日起任董事會主席及提名委員會主席,金融等方面有逾20年經驗[122] - 傅蔚岡博士44歲,自2018年6月29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現為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123] - 王世斌博士44歲,自2021年10月11日起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有近20年國際金融和投資銀行工作經驗[124] - 陳玉明先生59歲,自2019年7月15日起任獨立非執行董事,銀行業等方面有逾30年經驗[127] - 閔轉田先生62歲,於2022年4月22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位,經濟等方面經驗豐富[128] - 趙凱先生54歲,於2022年4月22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位[129] - 王世斌博士2021年10月11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年薪港幣250,000元[149] - 閏曉田先生和趙凱先生2022年4月22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年薪港幣250,000元[150] - 何佳教授和王小軍先生2022年4月22日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149][150] - 喬炳亞博士2022年3月獲委任為公司行政總裁[132] - 梅冰先生2019年1月獲委任為財務總監[133] - 李溪寧女士2021年6月至今擔任公司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134] - 柳志偉博士、王世斌博士、閏曉田先生及趙凱先生將在應屆股東週年大會上退任,均合資格並願意應選連任[150]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性确认书,认为其均属独立[153]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固定任期服务合约,任期不多于三年,全体董事须轮值告退[155]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2022年3月31日,柳志伟博士持有公司431,066,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0.61%[159] - 2022年3月31日,WU Gang、TJHCL、TIMGCL、TCHL、光威分别持有公司464,000,000股股份,各占已发行股本11.42%[163] - 2022年3月31日,OPFGL、张高波、张志平分别持有公司359,800,000股股份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22 16:38
da 华科资本 WEALTHKING INVESTMENTS 華科資本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1140 65 C 8 ED 2 4 l 000 © 融通·滙聚 中期報告 2021/2022 目錄 頁碼 · 公司資料 2 · 主席報告書 -- 4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7 · 獨立審閱報告 -- 36 ·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 38 40 42 44 46 | --- | --- | |-------------------------------------|-------| | | | |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 | |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 | |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 | |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 | | | | ·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前瞻性陳述 本中期報告載有若干帶有前瞻性或使用類似前瞻性詞彙之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乃本 公司董事會根據所投資行業及市場目前狀況而作出之信念、假設及期望,並且會因為 存在著超越本公司控制能力之風險、不明朗因素及其他因素而可能令實際結果或業績 與該等前瞻性陳述所表示或暗示之情況有重大差別。 公司資料 何佳教授 陳玉明先生 |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0 16:38
dat 华科资本 wealthking investments 華 科 資 本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1140 solution ? | swess >>> 46% STRATEGY Q ffi ff World Teamwork r 0 7 (A ? | ood business Plan 洞見 · 價值 年報 2020 / 2021 2 4 6 18 20 31 42 62 65 66 68 69 71 138 目 錄 · 公司资料 _ | --- | --- | |------------------------------|-------| | | | | · 主席報告書 | |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_ | | |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簡歷 | | | · 董事會報告 ___ | | | · 企業管治報告 ______ | |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_ | |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____ | |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_ | |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____ | | |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_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21 16:37
d = 1 e N 登 WEALTHKING INVESTMENTS 華 科 資 本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1140 8 d ? g ● 0 d D d START y! MANAGMENT IDEA !!! BUSJITSS ri G a IDEA P ww 3 INVESTMENT NEXT Success a a == IDEAS 72% tA 197. e e 9/2 OLW 111 uv f STORE BO 904 val 洞見 中期報告 2020 / 2021 目錄 頁碼 • 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 | --- | --- | |------------------------|-------| | | | | 公司資料 | | | 主席報告書 |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 | 中期財務資料的審閱報告 | |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44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46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48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50 • 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附註 52 前瞻性陳述 本中期報告載有若干帶有前瞻性或使用類似前瞻性詞彙之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乃本公司董 事會根據所投資行業及市場目前狀況而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29 16:56
寓 ORIENTAL PATRON (GES) m (A 400 l F E 東 英 金 融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 1140 連接 年度報告 2019 / 2020 1 東英金融有限公司 年報 2019/20 頁碼 目錄 | --- | --- | |--------------------------|-------| | |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簡歷 | | | |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 | |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 | |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 前瞻性陳述 本年報載有若干帶有前瞻性或使用類似前瞻性詞 彙的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乃本公司董事會根據 所投資行業及市場目前的狀況而作出之信念、假 設及期望,並且會因為存在著超越本公司控制能 力的風險、不明朗因素及其他因素而可能令實際 結果或業績與該等前瞻性陳述所表示或暗示之情 況有重大差別。 東英金融有限公司 年報 2019/20 2 公司資料 | --- | --- | |----------------------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19 16:36
ORIENTAL PATRON 1/2 (good ul 東 英 金 融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 1140 壇接 賦能 中期報告 2019 / 2020 目錄 頁碼 • 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 | --- | --- | |---------------------|-------| | | | | • 公司資料 | | | • 主席報告書 | |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 | | | • 中期財務資料之審閱報告 35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37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39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41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43 • 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附註 45 前瞻性陳述 本中期報告載有若干帶有前瞻性或使用類似前 瞻性詞彙的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乃本公司董 事會根據所投資的行業及市場目前的狀況而作 出之信念、假設及期望,並且會因為存在著超 越本公司控制能力的風險、不明朗因素及其他 因素而可能令實際結果或業績與該等前瞻性陳 述所表示或暗示之情況有重大差別。 東英金融有限公司 中期業績報告 2019/20 2 公司資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