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证监会:能源及能量环球股权高度集中 不到三个月股价涨幅逾380%
智通财经· 2025-08-12 17:12
股权集中度 - 四名主要股东合计持有5,600,400,000股 占已发行股本81.83% [1][3] - 十名股东共同持有1,174,142,723股 相当于总股本17.16% [1][3] - 其他股东仅持有69,114,339股 占总股本比例1.01% [1][3] 股价变动情况 - 股份收市价从2025年5月29日0.98港元升至2025年7月31日4.70港元 涨幅达380% [3] - 截至2025年8月11日收盘价维持4.70港元 较5月29日仍高出380% [3] 公司治理动作 - 联交所每手买卖单位由8000股调整为2000股 2025年8月18日起生效 [4] - 股权高度集中可能导致少量成交引发股价大幅波动 [4]
港证监:能源及能量环球股权高度集中
智通财经· 2025-08-12 16:47
股权集中度 - 证监会查讯显示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十名股东合计持有11.7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17.16%)[1] - 四名主要股东持股56亿股(占已发行股本81.83%) 前十四名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达98.99%[1] - 其他股东仅持有6911.43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01%) 流通股比例极低[1]
港证监: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股权高度集中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6:43
股权集中度 - 证监会查讯显示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十名股东合计持有11.7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17.16%) [1] - 四名主要股东持股比例达81.83% 合计持有56亿股 [1] - 其他股东仅持有6911.43万股 占已发行股本比例仅1.01% [1] 股权结构特征 - 前十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达98.99% 接近完全控股 [1] - 流通股比例极低 仅约1%的股份由其他投资者持有 [1] - 公司股权集中于极少数股东手中 存在高度控股权结构 [1]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 - 证监会公佈 - 股权高度集中
2025-08-12 16:31
股权结构 - 2025年7月31日十名股东持股1,174,142,723股,占比17.16%[3] - 2025年7月31日四名主要股东持股5,600,400,000股,占比81.83%[3] - 2025年7月31日其他股东持股69,114,339股,占比1.01%[3] - 东源控股持股3,491,280,000股,占比51.01%[4] - 海能国际持股1,020,240,000股,占比14.91%[4] - A Mark Limited持股620,880,000股,占比9.07%[4] - 陆勇持股468,000,000股,占比6.84%[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份收市价从2025年5月29日0.98港元升至7月31日4.70港元,涨幅380%[5] - 2025年8月11日收报4.70港元,较5月29日高出380%[7] 风险提示 - 股权高度集中,少量股份成交可能使股价大幅波动[3]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 - 诉讼最新情况
2025-08-04 18:57
诉讼情况 - Zhi Charles、Kim Sung Ho向公司及相关方提出多起诉讼[3] - 公司曾在2016 - 2017年多次发布有关诉讼公布[4] - 经同意后公司全面终止各诉讼[5] 其他信息 - 公布日期为2025年8月4日[7] - 公布日期时董事会有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7:5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能源及能量環球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42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1,0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18 18:5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年度收益约4.8945亿港元,较2024年约6.647亿港元减少约26.37%[6][13] - 2025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3.2901亿港元,2024年为除所得税前溢利约1.0866亿港元[6] - 2025年柴油销售额约3.6933亿港元,较2024年约5.1096亿港元下降[13] - 2025年汽油销售额约9002万港元,2024年约1.2334亿港元[13] - 2025年其他相关石油产品及服务销售额约2110万港元,2024年约3040万港元[13] - 2025年其他收入主要为保险索赔约319万港元及汇兑收益净额约299万港元,2024年为利息收入约10万港元[14]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约3.2901亿港元,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约1.0866亿港元,溢利减少[19] - 2025年收益为489,447千港元,2024年为664,70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6.36%[170] - 2025年毛利为6,187千港元,2024年为7,65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9.15%[170] - 2025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305,504千港元,2024年为129,734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29,014千港元,2024年溢利为108,658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年内亏损为329,342千港元,2024年溢利为105,630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329,045千港元,2024年溢利为106,899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换算海外业务之财务报表时产生之汇兑差额为101,986千港元,2024年为 - 1,527千港元,同比扭亏为盈[170] - 2025年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27,356千港元,2024年全面收入总额为104,103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基本每股亏损为2.27港元,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74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摊薄每股亏损为2.27港元,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为0.74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29045亿港元[147]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29014千港元,2024年溢利为108658千港元,由盈转亏[1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29045亿港元[1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增加约7.8678亿港元,2024年为减值亏损拨回约1.4291亿港元[6] - 2025年豁免可换股票据已收取利息收益约4.6846亿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6] - 2025年撇销带息借贷收益约4972万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6] - 2025年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约7.8678亿港元,2024年减值亏损拨回约1.4291亿港元[15][19] - 2025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366万港元,2024年约377万港元,成本下降[16] - 2025年行政开支总额约1340万港元,2024年约1499万港元,开支减少[17] - 2025年融资成本总额约1907万港元,2024年约1012万港元,成本增加[18] - 2025年豁免可换股票据已收取利息收益约4.6846亿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15][19] - 2025年撇销带息借贷收益约4972万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15][1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韩国柴油、汽油及相关石油产品与服务买卖业务贡献100.00%年度收益,与2024年相同[6] - 柴油、汽油及相关石油产品及服务占公司年内收益的100.00%(2024年:100.00%)[42] - 买卖业务毛利率约为1.26%(2024年:约1.15%)[42]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和2024年韩国市场占公司总收益均为100.00%[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未来一年因全球经济动荡面临挑战,将优化核心业务并探索多元化途径[24] - 公司将继续咨询专家,计划今年举行更多公开听证会,与当地社区沟通以推进第1区及延伸部分地下采矿[26] - 公司将努力把握潜在股权融资机会,如发行新股份改善财务状况[2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第1区及第1区延伸部分地下采矿计划预计2030年前后进入首年煤炭生产[2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8712万港元,2024年约为37.0506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1.63%,2024年约为0.39%;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90%,2024年约为8.46%[28] - 回顾年度内集团现金流入净额约为314万港元,2024年现金流出净额约为446万港元;报告年度结束时总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至约244万港元,2024年约为23万港元[2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带息借贷约为7310万港元,2024年约为6210万港元[29] - 年内公司已筹得总额约1339万港元贷款,2024年约为499万港元[30] - 2024年12月2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为4.0039亿美元(或等值31.23042亿港元)可换股票据,以清偿约35.91498亿港元负债[3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2024年为10亿港元;分为100亿股,2024年为2亿股;已发行股本约为145万港元,2024年约为7251万港元[34] - 2024年11月26日董事会建议进行股本重组,包括削减已发行股份面值和拆细法定未发行股份[35] - 股本重组于2024年12月30日获股东大会通过,2025年3月17日生效[36] - 公司主要风险包括依赖部分客户和供应商、业务地区集中、产品服务集中等[39] - 第1区采矿牌照将于2029年1月1日届满[39] - 公司及集团涉及多项法律诉讼,结果未知[4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2024年:无)[55] - 公司从事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为俄罗斯煤矿开采勘探及韩国买卖业务[52] - 2025年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42.42%,2024年约为39.06%;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12.69%,2024年约为11.30%[64] - 2025年五间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51.51%,2024年约为48.42%;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13.70%,2024年约为13.34%[6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无可供分派储备,与2024年相同[58] - 2025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 2025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无作出捐赠,与2024年相同[61] - 2024年10月18日梁又稳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66] - 2024年10月18日陈岱由审核委员会成员调任为主席,2025年1月17日又由主席调任为成员[66] - 2024年11月4日廖慧诚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孙萌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5年7月15日孙萌调任为执行董事[66] - 2025年1月17日王炜华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66] - 廖慧誠先生56岁,2024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75] - 孙萌女士23岁,2024年11月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5年7月15日起调任为执行董事并任业务发展总监[76] - 陈岱女士46岁,2018年3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10月18日由审核委员会成员调任为主席,2025年1月17日由主席调任为成员[77] - Kim Sung Rae先生67岁,2023年3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王煒華先生53岁,2025年1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7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董事等无相关权益或淡仓[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未完成持续关连交易及未订立任何关连交易[81] - 2025年3月31日,Space Hong Kong Enterprise Limited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43,134,137股,股权百分比为29.74%[85] - 2025年3月31日,E - tron Co., Ltd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24,169,510股,股权百分比为16.67%[85] - 2025年3月31日,Solidarity Partnership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7,403,076股,股权百分比为12.00%[85] - A Mark Limited持有6,246,084,000股,股权百分比为4307.14%;海能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123,042,000股,股权百分比为2153.57%;东源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249,442,000股,股权百分比为1551.16%等[86] - HCMP SPC Ltd.持有Space Hong Kong Enterprise Limited约67.78%权益,拥有43,134,137股该等股份权益[89] - Park Jonghee女士在Solidarity Partnership持有50%权益,视为拥有17,403,076股股份权益[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金总额2.147亿美元可换股票据获转换,发行及配发6,698,640,000股转换股份[89] - 2025年1月17日委任王炜华先生后,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3.10(2)及3.21条规定[9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于2025年7月底前刊载[97] - 2025年7月15日孙萌女士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98] - 报告刊发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维持超过已发行股本25%的公众持股量[100] - 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获委任,2022年9月28日退任;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14日获委任,2023年3月17日辞任;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22日再获委任[101][102] - 新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单于2024年11月29日生效[10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 回顾年度内,公司举行7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2次股东特别大会[114] - Lee Jaeseong先生、Im Jonghak先生等董事在董事会会议、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的出席率为100%,廖慧诚先生、孙萌女士在参与的会议中出席率为100%,梁又稳先生在其任期内出席率为100%,王炜华先生未参与会议[114]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介于1年至2年[110] - 孙萌女士于2024年11月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于2025年7月15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12] - 梁又稳先生于2024年10月18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王炜华先生于2025年1月17日获委任[112] - 廖慧诚先生于2024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2] - 回顾年度内,董事参与的持续专业发展项目包括课程/研讨会和阅读材料,所有董事均有参与[118] - 定期董事会会议的议程及随附文件至少提前14日送达全体董事[12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在回顾年度内遵守规定标准[108] - 董事会性别比例约为30%(女性)比70%(男性)[121]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12月成立,现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本年度召开3次会议[125] - 陈岱女士和Kim Sung Rae先生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3/3),梁又稳先生出席率为100%(1/1),王煒华先生出席率为0%(0/0)[126] - 2024年薪酬在0 - 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含董事)有1人,150 - 200万港元的有1人[128] - 审核委员会现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本年度召开2次会议[129][130] - 梁又稳先生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王煒华先生出席率为0%(0/
格隆汇个股放量排行榜 | 7月5日
格隆汇· 2025-07-05 17:43
港股放量个股数据 量比显著个股 - 阳光能源(00757)量比达2.35,成交额124.74万港元 [2] - 长城汽车(02333)量比2.21,成交额5.03亿港元 [2] - 郑煤机(00564)量比1.92,成交额6958.45万港元 [2] - 万国数据-SW(09698)量比1.83,成交额4.02亿港元 [2] - 映恩生物-B(09606)量比1.78,成交额1.24亿港元 [2] 中高量比个股 - 中国能源建设(03996)量比1.70,成交额9394.70万港元 [2] - 亚信科技(01675)量比1.60,成交额6904.85万港元 [2] - 中国飞鹤(06186)量比1.40,成交额2.62亿港元 [2] - 锦欣生殖(01951)量比1.40,成交额4.24亿港元 [2] - 泉峰控股(02285)量比1.36,成交额2471.78万港元 [3] 低量比个股 - 快手-W(01024)量比0.89,成交额23.03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R(89988)量比0.91,成交额1130.69万港元 [3] - 赣锋锂业(01772)量比0.63,成交额2.20亿港元 [4] - 天齐锂业(09696)量比0.50,成交额6196.99万港元 [4] - 香港中旅(00308)量比0.32,成交额5.76亿港元 [4] 特殊成交额个股 - 三生制药(01530)成交额10.69亿港元,量比0.88 [3]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18.62亿港元,量比0.67 [4]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成交额6.51亿港元,量比0.88 [3] - 洛阳钼业(03993)成交额5.25亿港元,量比0.84 [3] - 银河娱乐(00027)成交额4.99亿港元,量比0.71 [3] 备注 - 数据覆盖超100家港股公司,量比跨度从2.35至0.15 [1][2][3][4][5] - 金融、新能源、医药、消费等多行业个股均有放量现象 [2][3][4]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6: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3日收盘,共有12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富誉控股(08269)以90.76%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35港元,最高价0.475港元 [1] - 信义能源(03868)创高率65%,收盘价1.200港元,最高价1.980港元 [1]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创高率42.86%,收盘价1.710港元,最高价1.900港元 [1] - ITE HOLDINGS(08092)创高率34.21%,收盘价0.047港元,最高价0.051港元 [1] - 星凯控股(01166)创高率30%,收盘价0.480港元,最高价0.650港元 [1] 中高涨幅股票 -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00588)创高率26.47%,收盘价0.940港元,最高价1.290港元 [1] - 东江环保(00895)创高率23.33%,收盘价2.800港元,最高价3.700港元 [1] - 景业名邦集团(02231)创高率17.12%,收盘价0.690港元,最高价1.300港元 [1] - 亚太金融投资(08193)创高率16.67%,收盘价0.290港元,最高价0.350港元 [1] - 正大企业国际(03839)创高率16.5%,收盘价4.620港元,最高价4.660港元 [1] 低涨幅股票 -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创高率14.52%,收盘价3.7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 [1] - 宏华集团(00196)创高率13.64%,收盘价0.216港元,最高价0.250港元 [1] - 科利实业控股(01455)创高率11.76%,收盘价0.280港元,最高价0.285港元 [1] - 华油能源(01251)创高率10.89%,收盘价0.205港元,最高价0.275港元 [1] - XL二南三星(07747)创高率9.24%,收盘价10.930港元,最高价11.110港元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创低率-42.11%,收盘价0.019港元,最低价0.011港元 [4] - 钧濠集团(00115)创低率-15.24%,收盘价2.580港元,最低价2.280港元 [4] - 细叶榕科技(08107)创低率-10.71%,收盘价0.285港元,最低价0.250港元 [4] - XI二南三星-U(09347)创低率-10.7%,收盘价0.684港元,最低价0.684港元 [4] - 从玉智农(00875)创低率-8.37%,收盘价0.265港元,最低价0.208港元 [4]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0 22: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营业额为489,447千港元,较2024年的664,701千港元下降26.36%[2] - 2025年毛利为6,187千港元,较2024年的7,652千港元下降19.15%[2]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329,014千港元,而2024年为溢利108,658千港元[2] - 2025年年内亏损329,342千港元,而2024年为溢利105,630千港元[2] - 2025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2.27港元,2024年为每股盈利0.74港元[3] - 2025年销售柴油收益369,329千港元,较2024年的510,957千港元下降27.72%;销售汽油收益99,017千港元,较2024年的123,339千港元下降19.72%;销售其他产品收益21,101千港元,较2024年的30,405千港元下降30.60%;总收益489,447千港元,较2024年的664,701千港元下降26.36%[19] - 2025年采矿分部亏损786,012千港元,买卖分部溢利1,560千港元,除所得税前亏损329,014千港元;2024年采矿分部溢利136,346千港元,买卖分部亏损10,843千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108,658千港元[25] - 2025年来自韩国的收益489,447千港元,较2024年的664,701千港元下降26.36%[19][32] - 2025年客户B1收益62,124千港元,2024年为65,935千港元;客户C1 2025年收益48,771千港元,2024年无收益;客户A1 2024年收益75,096千港元,2025年无收益[33] - 2025年其他收入6,431千港元,2024年为153千港元,其中利息收入从98千港元降至92千港元,杂项收入从55千港元增至3,347千港元,汇兑收益净额2025年为2,992千港元,2024年无[34] - 2025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305,504千港元,2024年为129,734千港元,其中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从142,912千港元变为 -786,775千港元[34] - 2025年年内亏损329,045千港元,2024年溢利106,899千港元,确认开支之存货成本从657,049千港元降至483,260千港元[35][38] - 2025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根据亏损329,045,000港元及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45,017,062股计算,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根据溢利106,899千港元及相同股数计算[38] - 2025年总收益约4.8945亿港元,较2024年的约6.647亿港元减少约26.37%,主要因向主要客户销售的柴油及汽油减少[141] - 2025年柴油销售额约3.6933亿港元、汽油约0.9902亿港元、其他相关石油产品及服务约0.211亿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约75.46%、20.23%及4.31%[141] - 2025年其他收入主要为保险索赔约0.0319亿港元及汇兑收益净额约0.0299亿港元,2024年为利息收入约0.001亿港元[142] - 2025年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约7.8678亿港元,2024年为减值亏损拨回约1.4291亿港元,主要因煤炭售价下降等因素[143] - 2025年豁免可换股票据已收取利息收益约4.6846亿港元、撇销带息借贷收益约0.4972亿港元,2024年均无[143]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约3.2901亿港元,2024年为除所得税前溢利约1.0866亿港元[147] - 回顾年度内韩国为集团唯一市场分部,占总收益100.00%(2024年:100.00%)[1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29045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0.87119亿港元及19.78158亿港元[1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所得税开支(抵免)328千港元,较2024年的3,028千港元下降89.2%[28] - 2025年融资成本19,070千港元,2024年为10,120千港元,应付可换股票据利息2025年为9,917千港元,2024年无[34] - 2025年所得税开支328千港元,2024年为3,028千港元,韩国企业税本期税项从563千港元降至59千港元[35] - 2025年新增非流动资2,590千港元,较2024年的7,456千港元下降65.26%;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11千港元,较2024年的251千港元增长63.75%;使用权资产折旧959千港元,较2024年的947千港元增长1.27%;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786,775千港元,2024年为拨回142,912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0千港元,2024年为拨回8千港元[28] - 平均生产成本占收益的30.1%(2024年为16.79%)[48] - 2025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0.0366亿港元,较2024年的约0.0377亿港元下降[144] - 2025年行政开支总额约0.134亿港元,较2024年的约0.1499亿港元减少,主要因薪金及工资下降[145] - 2025年融资成本总额约0.1907亿港元,较2024年的约0.1012亿港元增加,主要因应付可换股票据利息约0.0992亿港元[1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可汇报分部为采矿分部和买卖分部[23] - 2025年采矿分部亏损786,012千港元,买卖分部溢利1,560千港元,除所得税前亏损329,014千港元;2024年采矿分部溢利136,346千港元,买卖分部亏损10,843千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108,658千港元[2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位于香港、俄罗斯及韩国[29] - 2025年来自韩国的收益489,447千港元,较2024年的664,701千港元下降26.36%[19][32] - 2025年俄罗斯非流动资产1,437,125千港元,较2024年的2,120,224千港元下降32.22%;韩国非流动资产27,731千港元,较2024年的28,736千港元下降3.50%[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把握潜在股权融资机会改善财务状况[157] - 公司将优化贸易及采煤核心业务,探索多元化途径及其他国家矿业开发计划[15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4亿美元(或等值31.23亿港元)可换股票据,以清偿约35.91亿港元负债,换股价为每股0.25港元[10] - Golden China及Solidarity Partnership将可换股票据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9] - 高等法院于2024年11月13日下令全面终止2017年HCA 1071号及2017年HCA 2501号诉讼[9]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起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多数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3] - 其他贷款3及4的贷方同意2025年12月31日前不要求偿还到期款项[14] - 一名股东同意2026年12月31日前不要求偿还应付股东款项[14] - 董事同意不要求偿还2025年12月31日前的应付董事款项[14] - 关联公司同意2026年12月31日前不要求偿还应付关联公司款项[14] - 公司已取得充足贷款融资支持集团年结日后至少12个月持续正常经营[14]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6] - 公司客户合约所有余下履约责任为期一年或以下,未披露分配至未达成合约的交易价[20] - 物业、厂房及设备2025年3月31日总额为16,898千港元,2024年为13,348千港元,增添2,590千港元,汇兑重整增加960千港元[39] - 无形资产2025年3月31日成本及累计摊销均为1,159,875千港元,账面价值为0,与俄罗斯煤矿采矿权有关无形资产已悉数摊销[41][43] - 集团采矿权Lapichevskaya矿位于俄罗斯Kemerovo地方行政区,届满日期为2029年1月1日[44] - 勘探及评估资产成本于2023年4月1日为3,638,878千港元,2025年3月31日为3,636,396千港元[45] - 勘探及评估资产累计减值亏损于2023年4月1日为1,669,756千港元,2025年3月31日为2,213,231千港元[45] - 勘探及评估资产账面价值于2025年3月31日为1,423,165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107,606千港元[45] - 2025年勘探及评估资产产生减值亏损约786,775,000港元,2024年减值亏损拨回约142,912,000港元[47] - 现金流量预测按截至2035年止10年期间(2024年为12年),首个生产年度为2026年[48] - 现金流量预测适用的税后折现率为38.00%(2024年为37.00%)[48] - 应收贸易款项0至90日于2025年为1,915千港元,2024年为4,994千港元[51] - 应付贸易款项0至90日于2025年为7,887千港元,2024年为10,771千港元[52] - 带息借贷2025年为73,099千港元,2024年为62,096千港元[53] - 2025年3月31日借贷总金额约1740.4万港元(2024年:约1740.4万港元),年利率5厘,还款日期延至2025年12月31日[54] - 2025年3月31日借贷总金额约300万港元(2024年:300万港元),年利率5厘,还款日期延至2025年12月31日[54] - 2025年3月31日借贷总金额约237.9万港元(2024年:无),年利率10厘,须按要求偿还[54] - 2025年3月31日借贷总金额约340万港元(2024年:无),年利率10厘,须按要求偿还[54] - 2025年3月31日借贷总金额约1560万港元(2024年:无),免息,须一年内偿还[54] - 2025年3月31日借贷总金额约3131.6万港元(2024年:无),年利率8厘,须按要求偿还[54] - 2025年3月31日应付一名董事款项22.9万港元(2024年:259.6万港元),2024年年利率5厘[56] - 2025年3月31日自关联公司获约25亿韩圜(约1319万港元)贷款(2024年:约1450万港元),年利率4.6厘,还款日期延至2026年12月31日[57] - 2025年3月31日应付一名股东款项合计约492.6万港元(2024年:3583.9万港元),年利率0厘至8厘[58] - 第三批可换股票据本金由4.4307亿美元(约34.55946亿港元)调整为4.3119亿美元(约33.63282亿港元)[61] - 公司收到本金总额3.0927亿美元原票据的转让文件及证书,其中2.2617亿美元转让给China Panda,8310万美元转让给Gold Ocean[63] - 公司收到本金总额2000万美元的转让文件及证书,是China Panda向Gold Ocean转让该票据[64] - 2018年10月19日,公司与持有原票据本金总额不低于75%的持有人,将4.4307亿美元的原票据修订为4.0039亿美元的经修订票据[65] - 经修订票据将到期日无息延长至2019年10月19日,原到期日为2018年4月3日[66] - 公司要求转换3.4039亿美元的经修订票据本金,导致发行55313376股换股股份,剩余经修订票据本金6000万美元[67] - 2019年5月,公司撤销及注销可换股票据的修订及转换交易,发行股本恢复原状[68] - 2024年12月2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协议,发行4.0039亿美元可换股票据,以清偿约35.91498亿港元负债[69] - 可换股票据于2025年3月17日确认估值,为31.60314亿港元[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