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安集团(01222)

搜索文档
WANG ON GROUP(01222)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7:10
CONTENTS 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2 | | --- | --- | | 公司資料 | | | Financial Highlights | 5 | | 財務撮要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8 | | 主席報告 |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17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 | Biographies of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 47 | | Management | | | 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履歷 |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53 | | 企業管治報告 | | | Report of the Directors | 83 | | 董事會報告 |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108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 118 | | Other Compre ...
WANG ON GROUP(0122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2: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公司收入27.4亿港元,较2024财年的19.83亿港元增长38.2%[4] - 2025财年公司毛利8.09亿港元,较2024财年的8.24亿港元下降1.8%[4] - 2025财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9.22亿港元,较2024财年的7.54亿港元增加22.3%[4] - 2025财年每股亏损6.51港仙,较2024财年的5.52港仙增加17.9%[4] - 2025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15.39203亿港元,2024年为23.95409亿港元[5] - 2025年财资业务之利息收入5543.5万港元,2024年为1502.7万港元[5] - 2025年除税前亏损8.78152亿港元,2024年为11.92711亿港元[5]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債務投資公平值變動,2025年為3,734,2024年為 - 99,118[7] - 計入損益之虧損╱(收益)重新分類調整中,減值虧損╱(減值虧損撥回)淨額2025年為 - 3,103,2024年為19,254[7] - 計入損益之虧損╱(收益)重新分類調整中,出售╱贖回虧損╱(收益)淨額2025年為 - 345,2024年為87,245[7] - 換算海外業務之匯兌差額淨額,2025年為 - 73,960,2024年為 - 77,641[7] - 年內出售附屬公司後釋放匯兌儲備,2025年為12,940,2024年為0[7]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權投資公平值變動,2025年為 - 8,690,2024年為1,983[7] - 年度其他全面虧損,2025年為 - 68,330,2024年為 - 73,938[7] - 年度全面虧損總額,2025年為 - 1,258,465千港元,2024年為 - 990,404千港元[7][8] - 母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2025年為 - 922,431千港元,2024年為 - 753,847千港元[8] - 母公司普通股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虧損(基本及攤薄),2025年為6.51港仙,2024年為5.52港仙[8] - 2025年总非流动资产为8225712千港元,较2024年的9060253千港元下降约9.21%[9] - 2025年总流动资产为5503300千港元,低于2024年的8522392千港元[9] - 2025年总流动负债为2488640千港元,较2024年的5993498千港元下降约58.48%[10] - 2025年流动净资产值为3014660千港元,高于2024年的2528894千港元[10] - 2025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1240372千港元,较2024年的11589147千港元下降约3%[10] - 2025年总非流动负债为4460053千港元,高于2024年的3470137千港元[10] - 2025年资产净值为6780319千港元,较2024年的8119010千港元下降约16.49%[10] - 2025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已发行股本为141667千港元,低于2024年的153538千港元[10] - 2025年储备为4190880千港元,较2024年的5176861千港元下降约19.04%[10] - 2025年公司总收益为28.36254亿港元,2024年为20.56898亿港元[18] - 2025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1.92711亿港元,2024年为8.78152亿港元[18] - 2025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11.90135亿港元,2024年为9.16466亿港元[18] - 2025年出售物业收入为13.52492亿港元,2024年为4.32944亿港元[20] - 2025年出售货品收入为8.22373亿港元,2024年为8.71994亿港元[20] - 2025年公司总收入为27.40186亿港元,2024年为19.83234亿港元[20] - 2025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24,210千港元,2024年为241,421千港元[21] - 2025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成本中,提供服务成本196,578千港元,出售物业成本1,196,656千港元,存货成本418,094千港元[2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成本中,提供服务成本207,320千港元,出售物业成本334,682千港元,存货成本455,106千港元[22] - 2025年融资成本总计354,594千港元,2024年为364,377千港元[24] - 2025年年内税项开支(抵免)总额为 - 2,576千港元,2024年为38,314千港元[26] - 2025年银行利息收入9,678千港元,2024年为20,203千港元[21] - 2025年没收客户按金12,261千港元,2024年为1,602千港元[21] - 2025年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净额为28,731千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21] - 公司2025年和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4,166,611千股和13,645,259千股[30] - 公司2025年和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分别为78,057千港元和108,798千港元[31] - 公司2025年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为5942万港元,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9575万港元;2024年分别为2336万港元和5341万港元[32] - 公司2025年和2024年分类为流动资产之应收贷款及利息分别为128,978千港元和244,060千港元[34] - 公司2025年和2024年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计分别为94,109千港元和191,149千港元[34] - 公司2025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约为27.402亿港元和19.832亿港元,收入增加约38.2% [36][38] - 公司2025年和2024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为9.224亿港元和7.538亿港元[36][38] - 公司2025年和2024年毛利分别约为8.088亿港元和8.236亿港元,毛利率分别约为29.5%和41.5% [39] - 公司2025年和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分别约为1.242亿港元和2.414亿港元[39] - 公司2025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为1.121亿港元,2024年约为0.218亿港元[40] - 本年度其他开支约4930万港元,2024年约1.748亿港元,主要因出售债务投资变现亏损和物业等减值亏损减少[41] - 本年度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公平值亏损净额约3460万港元,2024年为收益约320万港元,因基金投资公平值减少[41] - 本年度拥有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3400万港元,2024年约1.04亿港元,因去年内地房市下行[41] - 本年度无发展中物业撇减净额,2024年约6.924亿港元;持作出售物业撇减约2.293亿港元,2024年约290万港元[42] - 本年度应占合营企业亏损约2.887亿港元,2024年为应占溢利约2.684亿港元,因香港房市下行[42] - 本年度所得税抵免约260万港元,2024年所得税开支约3830万港元,因税务优惠和释放过往超额拨备[4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67.803亿港元,2024年约81.19亿港元;现金资源约8.007亿港元,2024年约13.331亿港元[4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137.29亿港元,2024年约175.83亿港元[76] - 2025年3月31日所持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7.38亿港元,2024年约12.43亿港元[76] - 2025年3月31日流动投资组合总市值约2.762亿港元,2024年约3.719亿港元[7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债务总额约47.163亿港元,2024年约63.469亿港元[7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净债务权益比率约58.7%,2024年约62.9%[7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14亿港元,2024年约17.981亿港元[7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应占合营企业自有资本承担约4.09亿港元,2024年约5.483亿港元[7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就授予两家合营企业融资向银行作出担保最多约4.25亿港元,2024年约3.704亿港元,融资已动用约3.816亿港元,2024年约3.013亿港元[7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就若干银行向出售物业客户提供贷款提供担保约1690万港元,2024年约2280万港元[7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计息债务组合中一年內或按要求偿还的银行贷款为10.82732亿港元,2024年为39.92007亿港元等[8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计息债务总额约47.163亿港元(2024年约63.469亿港元),其中约17.833亿港元(2024年约7.621亿港元)按固定利率计息,约29.33亿港元(2024年约55.848亿港元)按浮动利率计息[8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及负债分别约7370万港元及约2.025亿港元[84] - 2025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亏损)为 - 495.6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亏损)为 - 3460.7万港元[84] - 2025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利息收入63.9万港元,股息收入7.6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股息收入64.7万港元[84] - 集团人民币资产净值重新换算亏损约7400万港元(2024年约7760万港元)[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五个可报告经营分部为物业发展、物业投资、街市、医药品、财资管理[15][19] - 本年度物业发展业务分部收入约13.525亿港元,分部亏损约8.224亿港元;2024年分别为约4.329亿港元和约8.022亿港元[46] - 2024年中国农产品附属公司出售淮安宏进100%股权,最终代价约6640万元人民币,带来出售收益约3580万港元[48] - 2025年1月2日中国农产品附属公司就洛阳建筑项目订立售后回租协议,售价为5100万元人民币[49] - 宏安地产集团拥有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约966,200平方呎,其中合营企业发展中及待售物业约464,000平方呎,已预售约134,900平方呎[50] - 街市及农产品交易市场分部本年度收入减少约10.1%至约5.996亿港元(2024年:约6.671亿港元),业绩溢利约2.023亿港元(2024年:约1.769亿港元)[5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在香港管理约320个街市档位组合,总面积超120,000平方呎[53] - 2024年11月30日和12月16日,附属公司退租街市,代价分别约450万港元和540万港元[54] - 2024年12月13日,附属公司出售股份及转让股东贷款,总代价1.5亿港元,交易于2025年2月25日完成[55] - 本年度肉档业务收入约7600万港元(2024年:约7710万港元)[56] - 本年度集团通过中国农产品集团在中国五省运营十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5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自有投资物业账面总值约27.747亿港元(2024年:约31.095亿港元)[57] - 本年度集团租金收入总额约590万港元(2024年:约7
WANG ON GROUP(0122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7 22:41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8.3%,达到12.3亿港元[3] - 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2.5%,至8600万港元[3] - 每股盈利同比下降24.7%,至0.61港仙[3] - 资产净值增长1.0%,达到81.98亿港元[3] - 资产负债比率下降10.5个百分点,至52.4%[3] - 财资业务利息收入为868.4万港元,同比增长显著[6] - 销售成本增加至8.02亿港元,同比增长14.4%[6] - 本期溢利为1.32亿港元,同比下降30.5%[6]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61港仙[1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4,936,88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993,498千港元减少了17.6%[2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2,075,42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528,894千港元减少了17.9%[2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1,195,14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589,147千港元减少了3.4%[2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2,997,54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470,137千港元减少了13.6%[2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8,197,60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119,010千港元增加了1.0%[22] - 公司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5,359,43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266,304千港元增加了1.8%[22] - 公司非控股权益为2,838,16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852,706千港元减少了0.5%[22] - 公司权益总额为8,197,60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119,010千港元增加了1.0%[2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净额为36,137千港元,同比增长59.5%[5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入为1,230,044千港元,同比增长8.3%[3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前利润为117,073千港元,同比下降43.8%[3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131,827千港元,同比下降30.5%[32]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为172,81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3,426千港元略有下降[53]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中,出售物业成本为433,48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2,892千港元大幅增加[56]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香港利得税按16.5%的税率计提,中国土地增值税按增值价值的固定利率或累进税率计提[58]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总计为-14,75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696千港元有所下降[59]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85,77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0,968千港元有所下降[65]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宣派及支付的2024年末期股息为0港元,2023年同期为5,454千港元[66]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8.3%至12.3亿港元,主要由于物业销售增加[82] - 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580万港元,同比下降22.7%[82] - 毛利率为34.8%,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82] - 应收贷款及利息逾期金额为2.156亿港元,占总应收贷款的17.6%[72] - 应收账款净值为1.177亿港元,同比增长8.2%[74]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7895万港元,同比下降58.7%[78] - 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增长17.6%至2.321亿港元[83] - 应占合营企业溢利同比下降19.9%至3.025亿港元[86] - 所得税抵免为14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开支1870万港元[8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及负债之公平值亏损净额为2220万港元,同比增长109.4%[8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约为8,197,6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119,000,000港元略有增长[88] - 公司现金资源为1,082,2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33,100,000港元有所减少[88] - 公司总权益增加至8,197,600,000港元,资产总额为16,132,000,000港元[123]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018,400,000港元,流动投资组合市值为282,000,000港元[123] - 公司债务总额为5,310,800,000港元,净债务权益比率为52.4%[124]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已抵押,总抵押价值为6,390,800,000港元[124] - 公司资本承担约为1,351,000,000港元,主要归属于物业发展业务[125] - 公司应占合营企业的资本承担为约465,900,000港元[125] - 公司已就两家合营企业融资向银行作出担保最多约425,000,000港元[125] - 公司计息债务总额约为5,310,800,000港元,其中492,200,000港元按固定利率计息[130] - 公司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约为55,500,000港元[132] - 公司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约为214,200,000港元[132] - 公司投资于上市股本证券及上市/非上市债务投资,拟长期持有以产生稳定收入[132] - 公司新增租赁使用权资产约50,000,000港元,用于办公室物业[135] - 公司面临人民币外汇风险,截至2024年9月30日,人民币资产净值重新换算为港元产生重新换算亏损约11,700,000港元[137] 业务分类表现 - 公司经营分类包括物业发展及买卖、物业投资、街市、医药品和财资管理[2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发展及买卖收入为529,585千港元,同比增长41.2%[34][3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医药品收入为344,118千港元,同比下降5.9%[38][4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街市收入为142,590千港元,同比下降5.4%[38][4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资管理收入为12,981千港元,同比下降50.4%[38][4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利息收入为8,684千港元,同比下降73.0%[3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为42,764千港元,同比下降40.2%[50]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运营获得了中国地方政府的补贴,2024年和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补贴已确认为“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51] - 物业发展及买卖分类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收入529,6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75,100,000港元显著增长[89] - 宏安地产集团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贡献收入427,900,000港元,主要由于住宅项目“Larchwood”的交付[89] - 中国农产品集团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收入101,7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6,700,000港元略有下降[92] - 公司通过中国农产品集团完成了一项物业权益出售交易,最终代价约为66,400,000元人民币,录得出售收益约35,800,000港元[93] - 宏安地产集团的发展用地组合总建筑面积为953,200平方呎,预计竣工年度从2025年至2028年不等[96] - 街市及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收入330,6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2,700,000港元略有减少[98] - 中国农产品集团在中国经营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贡献收入201,4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93,800,000港元有所增长[98] - 香港的街市营运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贡献收入129,2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8,900,000港元有所减少[98] - 公司管理的街市及農產品交易市場業務在香港擁有約450個街市檔位,總樓面面積超過138,000平方呎[100] - 肉檔業務在本期間產生收入約40,500,000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5.4%[100] - 公司在中國五個省運營10個農產品交易市場,未來計劃利用規模經濟持續擴展[100] - 物業投資組合的賬面總值約為3,276,200,000港元,租金收入約3,400,000港元,出租率為88%[101] - 位元堂集團的醫藥及保健食品產品收入約344,100,000港元,同比下降6.0%[104] - 位元堂集團的中藥及保健食品產品收入減少7.3%至約305,600,000港元[105] - 位元堂集團的跨境電子商貿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兩倍以上[105] - 位元堂集團推出新產品「位元堂祛濕清」和「百草靈芝皇」,並計劃推出更多新商品[107] - 位元堂集團的西藥及保健食品產品收入增加5.8%至約38,500,000港元[108] - 公司的流動性投資及現金及銀行結餘為約1,288,100,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0.2%[109] - 公司借贷业务收入下降至8,400,000港元,同比下降48.5%,主要由于贷款组合减少[112] - 公司活跃贷款账户减少至33个,总贷款余额为210,000,000港元,较上期下降11.4%[112] - 有抵押贷款占比75.9%,无抵押贷款占比24.1%,企业借款人贷款占比56.3%,个人借款人贷款占比43.7%[112] - 公司五大客户占贷款组合的66.6%,贷款期限介于3个月至120个月[112] - 应收贷款总额为210,038千港元,其中12个月内到期的贷款占比95.3%[114] - 有抵押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13.8%,无抵押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12.9%[114] 公司治理与未来计划 - 公司未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和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对其财务状况或表现造成任何影响[2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共有2,005名雇员,其中约46%为香港及澳门雇员[139] - 公司预计2024年房屋价格将下跌,政府取消住宅项目需求方印花税,香港金融管理局修订按揭措施[143] - 公司预计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合约销售将创历史新高,计划推出惠风街住宅项目预售[144] - 公司计划推出四款创新保健品,分别针对葡萄糖水平、胆固醇水平、肝健康及关节功能[146] - 中国农产品集团采用“轻资产”策略扩展中国业务,探索电子平台发展,并扩展至湿货街市及贸易领域[147] - 位元堂于2024年4月29日出售1,083,552股公司股份[148] - 公司于2024年3月25日收到1,187,123,105股股份,并于2024年4月29日注销[150] - 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清河先生兼任董事总经理,暂时无意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C.2.1条[151] - 公司全体董事在2024年期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5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萧锦秋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154]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可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阅览,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155]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6]
WANG ON GROUP(0122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7 06:09
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1,983,234千港元,较2023年的3,603,458千港元下降45%[3]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1,539,203千港元,较2023年的3,165,341千港元下降51%[3] - 2024年财资业务利息收入为55,435千港元,较2023年的81,039千港元下降32%[3]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41,421千港元,较2023年的161,937千港元增长49%[3] - 2024年年度亏损为916,466千港元,较2023年的年度溢利98,754千港元大幅下降[3] - 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53,847千港元,较2023年的应占溢利12,784千港元大幅下降[6]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52港仙,较2023年的每股盈利0.09港仙大幅下降[6] - 公司二零二四年收入为1,983,200,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3,603,500,000港元下降45%[75] - 公司二零二四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53,800,000港元,而二零二三年为盈利12,800,000港元[75] - 公司年度收入减少45.0%至1,983,20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发展项目销售额减少[128] - 公司年度亏损约916,500,000港元,核心溢利为68,200,000港元[135]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060,253千港元,较2023年的11,414,567千港元有所下降[36] - 公司2024年提取了350,000,000港元的银行贷款,并归类为非流动负债[22]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应收账款总额为108,798,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93,022,000港元增长17%[70]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191,149,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155,151,000港元增长23%[91]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352,313,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388,182,000港元下降9%[71] - 公司母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减少约11.0%至约5,266,300,000港元[168] - 公司债务总额约为6,346,900,000港元,净债务权益比率约为62.9%[169] - 公司资本承担约1,798,100,000港元,主要归属于物业发展业务[171] - 公司持有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约为119,600,000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约为252,300,000港元[175] - 集团流動性投資及現金及銀行結餘為16.148億港元,較去年減少29.0%[185] - 集团總資產約175.826億港元,現金及銀行結餘約12.429億港元[195] - 集团持有流動投資組合總市值約3.719億港元,可供即時變現[195] 物业与投资 - 公司物业投资分类包括工业和商业物业及住宅单位的投资,以收取租金收入或销售利润[25] - 2024年出售物业收入为432,944千港元,较2023年的2,140,165千港元大幅下降[28] - 本年度物業發展分類錄得收入約432,900,000港元,較去年減少79.8%,主要由於宏安地產集團銷售減少[105] - 本年度宏安地產集團出售天生樓地下5間商舖,總代價約為87,500,000港元,確認溢利約2,800,000港元[121] - 本年度宏安地產集團完成整合鴨脷洲大街17-23號、平瀾街7-9號及新市街37-39號的市區重建計劃,總地盤面積約為6,600平方呎[106] - 宏安地产集团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为953,200平方呎,其中464,000平方呎为发展中物业[139] - 自有投资物业账面总值减少至3,109,500,000港元[149] - 公司投资物业组合的整体出租率超过97%,但日新舍启德除外,该住宅正在装修,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重新开业[150] - 公司出售东华投资有限公司的两股股份及相关贷款,总代价为100,000,000港元[151] - 公司出售位于香港九龙弥敦道738-740A号利华大厦的物业,总代价为41,000,000港元[152] - 位元堂集團以7100萬港元出售位於香港九龍高輝道13號寶城工業大廈11樓的物業[179] - 位元堂集團以6680萬港元出售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大圍道66、68、70及72號地下B舖的物業[179] - 集團持有8個二手住宅物業,估值約3860萬港元,計劃繼續尋找合適機會出售[181] 医药与保健 - 公司医药品分类涉及医药及保健食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5] - 本年度位元堂集團的醫藥及保健食品產品分類總收入約為777,200,000港元,較去年增長10.9%[124] - 本年度位元堂推出新產品野生蟲草皇及一系列關節和骨骼產品,並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提升中醫藥療效[125] - 位元堂的「珮氏」驱蚊产品系列在香港市场收入较去年增加7.2%[156] 农产品与街市 - 2024年经营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佣金收入为83,688千港元,较2023年的94,915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2024年农产品交易市场配套服务收入为87,062千港元,较2023年的97,576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街市及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收入增加1.4%至667,100,000港元,其中中国农产品集团贡献349,000,000港元[146] - 公司管理的街市档位组合超过500个,总楼面面积超过150,000平方呎[147] 金融与借贷 - 公司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21,762千港元,较2023年的38,571千港元减少44%[3] - 公司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投资公平值变动为亏损99,118千港元,较2023年的亏损39,357千港元增加152%[11] - 公司为银行提供的贷款担保金额为22,800,000港元,较2023年的36,100,000港元有所下降[198] - 公司计息债务组合中,无抵押票据金额为5,728,313港元[199] - 公司计息债务组合中,第二年无抵押票据金额为125,189港元[200] - 集团借貸業務收入為2860萬港元,同比下降33.6%,總貸款餘額為2.371億港元[187] - 集团借貸業務五大客戶佔貸款組合的60.3%,貸款期介乎2個月至120個月[187] - 集团確認借貸業務應收貸款的預期信貸虧損約480萬港元[190] 政府补贴与税收 - 2024年公司获得中国内地政府补贴4,618,000港元,较2023年的8,975,000港元有所减少[30] - 2024年公司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研发现金回赠及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补助41,000港元,较2023年的631,000港元大幅减少[30] - 公司二零二四年税项开支总额为38,314,000港元,而二零二三年为税项抵免526,000港元[81] - 公司二零二四年未派发末期股息,而二零二三年派发每股0.04港仙,总计6,142,000港元[83] 其他业务与收入 - 2024年出售货品收入为899,293千港元,较2023年的815,674千港元有所增长[28] - 2024年资产管理费收入为36,216千港元,较2023年的17,011千港元大幅增长[28] - 公司2024年销售予外界区客收入为437,944千港元,同比增长2,140,165千港元[48] - 公司2024年吴绝收入为27,907千港元,同比增长40,728千港元[48] - 公司2024年澳i收入为460,851千港元,同比增长2,180,893千港元[48] - 公司2024年分類集鎖亏损为802,230千港元,同比减少170,969千港元[48] - 公司2024年最行利息收入为20,203千港元,同比减少21,020千港元[48] - 公司2024年硬貨成本为364,377千港元,同比减少788,359千港元[48] - 公司2024年企業及未分配收入及周支为120,214千港元,同比减少133,824千港元[48] - 公司2024年院税前益利亏损为838,152千港元,同比减少98,228千港元[48] - 公司2024年所得税益免为38,314千港元,同比减少526千港元[48] - 公司2024年本年度益利亏损为916,466千港元,同比减少98,754千港元[48] - 公司二零二四年毛利率为41.5%,较二零二三年的29.4%有所提升[7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增加至241,400,000港元,主要由于长期应付账款拨回[129] - 行政开支维持稳定,约为491,600,000港元,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至365,60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销售减少[130] - 融资成本增加至364,400,000港元,平均借贷利率上升至7.3%[130] - 盧森堡西藥及個人護理產品業務總收入同比增長9.1%,受感冒及流感病例增加帶動[184]
WANG ON GROUP(0122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1 17:05
公司财务表现 - 本期间公司收入为约1,136,1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4.6%[7] - 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111,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600,000港元有显著增长[7] - 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物业发展项目销售减少所致[8] - 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主要是由于合营企业业绩增加以及医药和保健食品产品销售和毛利增加所致[9] - 本期间,宏安集团的毛利为约434,700,000港元,毛利率为38.3%,较2022年同期的532,200,000港元和26.0%有所下降[11] - 其他收入及收益淨额约为94,200,000港元,主要由于出售物业、厂房和设备项目所致[12] - 行政费用约为253,400,000港元,销售及分销费用约为197,300,000港元,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约为12,300,000港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13] - 本期间融资成本约为173,4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0,900,000港元增加,主要由于利率上升[14] - 其他费用约为54,30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和设备的减值损失增加所致[15] 物业发展业务 - 2023年上半年,宏安地产集团的物业发展业务录得约375.1百万港元的收入和约10.1百万港元的分部利润[28] - 宏安地产集团的物业发展业务主要收入约258.4百万港元,主要来自"The Met. Azure"和"LADDER Dundas"的销售[2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農產品集团的物业发展业务收入约116.7百万港元,略高于2022年同期的108.2百万港元[30][31] - 宏安地产集团正积极寻找各种渠道增加土地储备,以确保未来发展项目的稳定土地供应[34] 街市及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 - 街市及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约332.7百万港元的收入,略高于2022年同期的331.3百万港元[35] - 本集团在过去20年在街市及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建立了重要地位,管理着约600个摊位[37] - 本集团通过不断提升购物体验,旨在加强与租户和本地社区的合作关系[38] - 2023年8月,本集团收到了关于重签香港新界沙田西沙路頌安商场街市租约的通知,租期为六年[39] 位元堂集团业务 - 位元堂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制造和零售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制药集团,本期间,该集团的药品和保健食品部门收入约为365,400,000港元,增长约22.3%[56] - 中药和保健食品产品部门的收入显著增加,约为329,000,000港元,增长约23.8%[58] - 位元堂集团在2023年8月成立中央煎药中心,24小时内将煎好的中药直接送至顾客家中,以确保顾客方便享有优质医疗保健服务[59] - 位元堂集团推出了蟲草皇強肺通(Cordyceps Plus)产品,可支援呼吸系统,适合治疗长期新冠症状[61] - 位元堂集团在香港获得了“过去12个月最常使用的中式保健品品牌”称号,彰显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与青睐[63] 借贷业务 - 本集团借贷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的收入约为16.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约30.6%[80] - 个人客户贷款占比约为35.7%,企业客户贷款占比约为64.3%[81] - 有抵押贷款占比约为82.8%,无抵押贷款占比约为17.2%[81] - 有抵押贷款的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3.2%,无抵押贷款的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3.9%[83] - 本期间的减值损失约为100,000港元[83] 公司股权结构 - 本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的普通股数量分别为28,026,339股和28,026,300股,占总发行股本的50.67%[160] - 鄧先生通过全资公司持有486,915,306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发行股本的约6.29%[162] - 游女士通过鄧先生持有的股份间接持有2,762,690,645股公司股份,占总发行股本的50.67%[160] - 鄧先生通过信托设立人身份持有公司股份[163]
WANG ON GROUP(0122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9 06:1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为11.36亿港元,同比下降44.6%[1] - 毛利为4.35亿港元,同比下降18.2%[1] - 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1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400万港元,同比增长562.5%[1] - 每股盈利为0.81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0.17港仙,同比增长576.5%[1] - 资产净值为92.5亿港元,同比下降1.4%[1] - 资产负债比率为57.9%,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1] - 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9.17亿港元,同比下降49.5%[3] - 财资业务利息收入为3217万港元,同比下降24.7%[3] - 其他来源收入为1.87亿港元,同比下降2.8%[3] - 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7152.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6亿港元,亏损大幅收窄[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5,073,023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686,727千港元有所增加[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741,572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285,776千港元有所下降[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390,973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3,700,343千港元略有下降[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4,140,51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320,977千港元有所减少[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9,250,458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379,366千港元略有下降[7] - 公司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5,900,868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916,307千港元略有下降[7] - 公司非控股权益为3,349,59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463,059千港元有所减少[7] - 公司总收入为1,136,119千港元,同比下降44.6%[19][20]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08,410千港元,同比增长476.2%[19] - 公司本期溢利为189,714千港元,同比增长7133.5%[19] - 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917,433千港元,同比下降49.5%[20]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94,152千港元,同比增长26.3%[23] - 融资成本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234,95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57,396千港元增长了49.3%[25] - 除税前溢利中,出售物业成本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302,89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58,784千港元下降了73.8%[26] - 公司确认的存货成本(包括陈旧存货拨备)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218,02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7,641千港元增长了10.3%[26] - 公司自有资产折旧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28,85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779千港元下降了6.2%[26]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40,34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0,234千港元基本持平[26] - 公司分租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亏损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80,2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9,979千港元增长了33.7%[26]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减值亏损净额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48,80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474千港元增长了475.9%[26]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12,26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628千港元增长了5.5%[26] - 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在2023年9月30日为411,00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88,182千港元增长了5.9%[31] - 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的减值拨备在2023年9月30日为73,153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5,723千港元下降了3.4%[3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收入为1,136,100,000港元,同比下降44.6%,主要由于物业发展项目销售减少[42][43] - 公司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11,00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3,600,000港元,主要由于合营企业业绩增加及医药保健产品销售增加[44] - 公司毛利率为38.3%,去年同期为26.0%,毛利下降主要由于物业项目交付减少[45]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94,200,000港元,同比增加,主要由于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收益[46] - 公司融资成本为173,400,000港元,同比增加,主要由于利息增加[48] - 公司应占合营企业溢利为377,700,000港元,同比增加,主要由于商业组合贡献的溢利增加[54] - 公司资产净值为9,250,500,000港元,现金资源为1,333,000,000港元,总借贷为6,536,300,000港元,债务净额为5,351,400,000港元[56] - 公司应收账款为96,230,000港元,其中一个月内的应收账款为57,285,000港元[38] - 公司应付账款为188,614,000港元,其中一个月内的应付账款为126,014,000港元[39] - 公司流动性投资及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23.6%至约17.373亿港元[83] - 借贷业务收入下跌30.6%至约1630万港元[87] - 公司總權益(包括非控股權益)於2023年9月30日減少至約9,250,500,000港元,較2023年3月31日的約9,379,400,000港元有所下降[99] - 公司現金及銀行結餘總額於2023年9月30日為約1,184,900,000港元,較2023年3月31日的約1,616,300,000港元減少[100] - 公司淨債務權益比率(或淨資產負債率)於2023年9月30日為約57.9%,較2023年3月31日的約49.4%上升[102] - 公司資本承擔於2023年9月30日為約1,407,600,000港元,主要歸屬於物業發展業務[105] - 公司應佔合營企業之資本承擔於2023年9月30日為約186,500,000港元,較2023年3月31日的約110,900,000港元增加[105] - 公司已就授予一家合營企業融資向銀行作出擔保最多約700,800,000港元,較2023年3月31日的約450,800,000港元增加[105] - 公司計息債務總額於2023年9月30日為約6,536,300,000港元,較2023年3月31日的約6,246,600,000港元增加[108] - 公司计息债务总额为6,536,300,000港元,其中749,800,000港元为固定利率债务,5,786,500,000港元为浮动利率债务[110] - 公司持有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262,600,000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289,800,000港元[111]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中,股权投资为88,207,000港元,债券投资为174,352,000港元[111]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基金投资为214,298,000港元,债券投资为50,901,000港元[111] - 公司完成对中国农产品20.17%股权的收购,代价为200,000,000港元,持股比例从53.37%增至73.54%[115] - 公司通过公开市场购回20,000,000港元无抵押票据,并于2023年11月2日注销[116] - 公司出售东华投资有限公司股份及贷款利益,代价为100,000,000港元[117] - 公司面临人民币外汇风险,重新换算亏损为187,700,000港元[119] - 公司于2023年4月至9月期间在联交所购回138,700,000股股份,每股价格为0.053港元,总金额为7.3511百万港元[135] 业务分类表现 - 物业发展分类收入为375,110千港元,同比下降72.4%[19][20] - 物业投资分类收入为46,988千港元,同比增长59.8%[19] - 街市分类收入为363,472千港元,同比增长2.6%[19] - 医药品分类收入为365,388千港元,同比增长22.3%[19] - 财资管理分类收入为60,069千港元,同比增长5.4%[19] - 物业发展分类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收入375,100,000港元,分类溢利10,1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8] - 宏安地产集团物业发展分类贡献收入258,400,000港元,主要来自“The Met. Azure荟蓝”及“LADDER Dundas”的销售[58] - 中国农产品集团在中国物业发展业务录得收入116,7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轻微增加[59] - 宏安地产集团发展用地组合包括多个住宅及商业项目,预计竣工年度从2023年至2028年不等[60] - 街市及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收入轻微增加0.4%至332,700,000港元,其中中国农产品集团贡献193,800,000港元[62] - 集团在香港管理约600个档位组合,总楼面面积超过150,000平方呎[63] - 屠宰业务收入维持稳定,约35,100,000港元,运营中的肉档有18个[65] - 集团在中国五个省运营1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分别位于湖北、河南、广西、江苏及辽宁[66] - 集团自有投资物业账面总值约3,561,000,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有所下降[67] - 宏安地产集团与KKR合作拥有两个商用物业,银湖·天峰已全部租出,The Parkside出租率超过97%[71] - 公司以7100万港元出售位于香港九龙高辉道13号宝城工业大厦11楼的物业[73] - 公司以6680万港元出售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大围道66、68、70及72号地下B铺及部分天井的物业[73] - 公司持有8个二手住宅物业,估值约4280万港元[74] - 医药及保健食品产品业务总收入增长22.3%至约3.654亿港元[75] - 中药及保健食品产品收入显著上升23.8%至约3.29亿港元[76] - 西药及保健食品产品收入增加10.3%至约3640万港元[78] - 宏安地產集團在本期間錄得費用收入約26,200,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約9,100,000港元大幅增加,主要由於添置新管理資產所致[93] - 宏安地產集團與Angelo, Gordon & Co., L.P.成立合資企業,收購並翻新位於香港九龍六合街19號的酒店建築物,預計於2024年第一季度重開,提供720間房間[94][95]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其修订,涉及保险合约的会计处理[13] - 公司已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澄清会计估算变动与会计政策变动之间的区别[14] - 公司已追溯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涉及国际税务改革和支柱二模型规则[16] - 公司已采纳一套操守守则,确保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合规性,全体董事在报告期内均遵守相关规定[137]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和监督财务申报程序、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138] 市场与宏观经济 - 香港2023年4月至6月的实际本地生产总值较2022年同期下跌1.5%,较2023年第一季度增加2.9%[123] - 香港2023年7月至9月的失业率下跌至2.8%[123] - 香港一个月银行同业拆息由2023年1月初的4.2%上升至2023年9月底的5%[124] - 香港全年通胀率由2023年1月的2.4%稍跌至2023年9月的2%[124] - 行政长官提出放宽楼市「辣招」,包括新住宅之买家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将减半,物业转售特别印花税期限由三年缩短至两年[126] 公司战略与发展 - 位元堂集团预期来年将实现强劲增长,并正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以涵盖大湾区及亚太地区的消费者[130] - 中国农产品集团采取「轻资产」策略,扩大业务并探索电子平台发展,配合中国政府推动数据经济[132] - 公司财务稳健,预期通过多元化业务取得持续增长,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33] - 公司2023年中期业绩公布可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139] - 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邓清河先生[140]
WANG ON GROUP(0122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7 22:09
借贷业务 - 公司借贷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0.4%,从2022年的约6190万港元降至2023年的约4310万港元[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贷款组合总额约为2.778亿港元,较2022年的4.613亿港元下降39.8%[1] - 公司贷款组合中,有抵押贷款占比81.8%,无抵押贷款占比18.2%[1] - 公司前五大客户占贷款组合的48.8%,较2022年的53.9%有所下降[1] - 公司有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为12.8%,无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为13.3%[1] - 公司贷款组合的贷款价值比为66.7%,较2022年的70.3%有所下降[1] - 公司2023年减值损失为220万港元,较2022年的3430万港元大幅下降[1] - 公司借贷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0.4%,从2022年的61,900,000港元降至2023年的43,100,000港元,主要由于贷款组合减少[5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贷款余额为277,800,000港元,较2022年的461,300,000港元下降39.8%[56] - 有抵押贷款占比81.8%,无抵押贷款占比18.2%,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2.8%和13.3%[56]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性投资及现金余额为22.743亿港元,较2022年的24.299亿港元下降6.4%[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6.163亿港元[9] - 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183.9亿港元,同比下降8.3%[38] - 公司2023年净收入为36.035亿港元,同比增长94.1%[53] - 公司2023年每股净资产值为0.61港元,同比增长1.7%[38] - 公司2023年负债比率为49.4%,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38] - 公司2023年资本承诺为14.093亿港元,同比下降41.6%[45] - 公司2023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280万港元,相比2022年亏损3.052亿港元[53] - 公司2023年每股股息为0.04港仙,同比下降60%[53] - 公司总资产从2022年的20,056,400,000港元降至2023年的18,387,100,000港元,下降8.3%[67] - 公司净债务权益比率从2022年的55.9%降至2023年的49.4%[67]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从2022年的1,489,900,000港元增至2023年的1,616,300,000港元,增长8.5%[67] - 公司总权益从2022年的9,599,800,000港元降至2023年的9,379,400,000港元,下降2.3%[67]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和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22.743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6.4%[7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6.163亿港元[78] - 公司2023年收入增长94.1%至36.035亿港元,净利润为9,880万港元,较2022年亏损2.528亿港元有所改善[92]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资产净值为93.794亿港元,现金及短期可变现投资为17.49亿港元[92] - 公司总体资产负债比率维持在49.4%的健康水平[92]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长94.1%至36.035亿港元,净利润为9880万港元[111] - 公司现金及短期可变现投资总额为17.49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6.163亿港元[111] - 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2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052亿港元,主要由于债务投资减值亏损减少及物业项目交付带来的毛利增加[171][177] - 公司毛利率下降至29.4%,去年同期为43.4%,主要由于物业销售占比增加且其毛利率较低[176] - 公司计划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4港仙,去年同期无派息[172][174] - 宏安地產集團年度歸屬母公司股東利潤約為1,280萬港元,相較於去年虧損約3.052億港元有顯著改善[198] - 宏安地產集團年度融資成本增加至約2.884億港元,主要由於銀行及其他借款利率上升,平均借貸利率為5.6%[200] 资产管理业务 - 公司2023年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1700万港元,较2022年的3080万港元下降44.8%[3] - WOP集团2023年费用收入为17,000,000港元,较2022年的30,800,000港元下降44.8%,主要由于收购费用减少[60] 物业发展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为5.398亿港元,同比增长13.8%[42] - 公司2023年投资物业账面值为22.18亿港元,同比增长11.3%[42] - 公司2023年发展中的物业账面值为41.876亿港元,同比下降13.3%[42] - 公司物业发展业务包括住宅、商业和款待项目,主要通过与多家发展商及投资机构合作实现轻资产运营模式[96] - 公司物业发展合作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150亿港元,合作伙伴包括Angelo, Gordon & Co., L.P.、APG Strategic Real Estate Pool和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96] - 宏安地產與AG共同收購貝爾特酒店項目,作價為20億港元,計劃將其改造成學生宿舍[97] - 宏安地產成功購入鰂魚涌芬尼街3–9號及完成油塘四山街18–20號的收購[97] - 公司正在推进一个城市重建项目,已获得超过90%的业权,预计重建后可开发总楼面面积约为6.5万平方英尺[183] - 宏安地產集團市區重建項目總樓面面積約為65,000平方呎,並擁有90%以上業權[185] - 宏安地產集團在香港的發展土地儲備包括薄扶林、大角咀、鴨脷洲、黃大仙、牛頭角、炮台山、鰂魚涌和油塘等多個項目,總樓面面積從28,500平方呎到269,000平方呎不等[188] - 宏安地產集團通過合營企業收購馬鞍山銀湖•天峰零售平台層及將軍澳The Parkside商業物業,進一步擴展其街市組合[194] 农产品业务 - 中國農產品在中國內地管理11個農產品交易市場,分佈於人口稠密地區和交通樞紐城市圈[97] - 中國生鮮農產品的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公司計劃加大開發建設冷鏈、冷庫和物流倉[98] - 公司旗下街市已設置電子支付系統,提升商戶營運效率並減少染疫風險[99] - 新鮮市場及農產品交易市場業務收入下降2.7%至約6.577億港元,其中中國農產品交易市場貢獻約4.049億港元,香港新鮮市場貢獻約1.639億港元[190] - 新鮮市場及農產品交易市場業務年度利潤約為1,360萬港元,較去年的7,000萬港元大幅下降[190] - 宏安地產集團在香港經營約600個攤位,總樓面面積超過150,000平方呎,品牌包括"Allmart"和"Day Day Fresh"[191] - 2022年5月,宏安地產集團租用黃大仙啟鑽商場B1/F的新鮮市場,面積約1,282平方米,並於2022年底開始運營[193] - 屠宰業務收入增加至約6,590萬港元,主要由於新增屠宰店鋪的開設[196] - 中国农产品计划通过其农批市场进口水果、海鲜及其他食品,并研究利用现有土地建设冷链、冷库及物流仓库[139] - 公司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中国大陆建立了广泛的销售渠道,并计划利用现有资源发展进口水果、海鲜等食品的贸易业务[166] 零售业务 - 2023年第一季度,內地通關後到港旅客人數大幅上升,推動位元堂零售業務增長[101] - 位元堂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聯合開發的智能自動包裝系統,包裝效率提升六倍[102] - 公司計劃在香港、內地和澳門開設更多自營或特許零售店,擴大市場覆蓋範圍[108] - 位元堂在香港和澳门拥有超过80家零售店,部分门店提供中医团队及门诊服务[123][124] - 位元堂在中成药、保健品、药食同源、饮片剂及生活化产品五大类别中推出新产品,丰富了产品选择[123][124] - 位元堂通过加盟店模式快速扩展门店业务,并在中国内地通过医院及保健与美容产品连锁店扩展西药销售渠道[123][124] - 位元堂的元朗现代化厂房符合香港卫生署GMP标准及澳洲TGA GMP认证,并引入多项先进自动化技术[126][157] - 位元堂开发了线上销售渠道,并在多个社交平台开设账号推广品牌和产品,相关市场宣传及销售策略取得显著成效[126][157] - 位元堂计划在香港、内地和澳门开设更多自营或特许经营零售店,并推进虫草胶囊及舒筋活络油的量产计划[165] - 位元堂的智能自动化包装系统提升了包装效率达六倍,并减少了材料浪费[158] 物业销售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4.1%至36.035亿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发展项目的交付贡献增加[173][174] - 物业发展业务收入为21.402亿港元,分类溢利为1.474亿港元,主要由于宏安地产集团交付的“荟蓝”项目贡献[182] 市场与投资 - 公司与Angelo, Gordon & Co., L.P.成立合资企业,收购位于香港九龙乐活街19号的物业,总建筑面积约285,000平方英尺[61] - 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一手住宅成交量达3,400宗,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约三倍[132] - 集团致力于实现轻资产模式,优化投资组合,并将资源重新分配到高增长潜力的投资领域[132] 成本与费用 - 集团2023年行政费用为5.13亿港元,销售及分销费用为4.529亿港元,财务费用为2.884亿港元,平均借款利率为5.6%[150] - 集团2023年毛利为10.596亿港元,毛利率为29.4%,较2022年的43.4%有所下降[151] 可持续发展 - 公司实施了多项碳减排措施,并将节能减排作为绩效考核标准之一[159][160]
WANG ON GROUP(0122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9 06:0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财年收入为36.03亿港元,同比增长94.1%[1] - 公司2023财年毛利为10.60亿港元,同比增长31.5%[1] - 公司2023财年母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300万港元,相比2022财年亏损3.05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 - 公司2023财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6.16亿港元,同比增长8.5%[1] - 公司2023财年资产净值为93.79亿港元,同比下降2.3%[1] - 公司2023财年资产负债比率为49.4%,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1] - 公司2023财年每股盈利为0.09港仙,相比2022财年每股亏损2.06港仙实现扭亏为盈[1] - 公司2023财年每股股息为0.04港仙[1] - 公司2023财年每股资产净值为0.61港元,同比增长1.7%[1]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3,603,458千港元,较2022年的1,856,041千港元增长94.2%[19] - 公司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98,228千港元,较2022年的亏损194,299千港元大幅改善[18] - 公司2023年获得中国政府补贴9,606千港元,较2022年的2,166千港元增长343.5%[20] - 公司2023年研发成本为1,897千港元,较2022年的1,302千港元增长45.7%[22] - 公司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349,656千港元,与2022年的351,872千港元基本持平[22] - 公司2023年获得防疫抗疫基金项下保就业计划工资补贴17,361,600港元[24] - 公司2023年出售附属公司亏损1,769千港元,而2022年则获得收益36,404千港元[22] - 公司2023年融资成本为363,676千港元,较2022年的269,670千港元增长34.9%[25]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26千港元,较2022年的58,464千港元大幅减少[25]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2,784千港元,较2022年的每股基本亏损305,226千港元显著改善[30] - 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为117,166千港元,较2022年的125,717千港元减少6.8%[30] - 公司2023年应付款项为155,151千港元,较2022年的109,850千港元增长41.2%[36] - 公司2023年收入为3,603,5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856,000千港元增长94.2%[38] - 公司2023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2,800千港元,较2022年的亏损305,200千港元大幅改善[38] - 公司年度收入增加94.1%至约3,603,500,000港元,主要由于交付拥有控股权益的物业发展项目贡献的销售额增加[40] - 母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2,800,000港元,相比去年亏损305,200,000港元,主要由于债务投资减值亏损减少及物业项目交付导致毛利增加[41] - 公司年度毛利为1,059,600,000港元,毛利率为29.4%,相比去年毛利率43.4%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已售物业确认收入占比增加且其毛利率较低[42] - 公司年度融资成本增加至288,400,000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借款利率上升,平均借贷利率为5.6%[43]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减少至38,600,000港元,主要由于债务投资减值亏损减少[44] - 公司年度应占合营企业溢利减少至317,300,000港元,主要由于交付共同开发物业项目的物业销售减少[51] - 公司资产净值为约9,379,400,000港元,现金资源达约1,749,000,000港元,总借贷为约6,246,600,000港元,债务净额为约4,630,300,000港元[52] - 公司借贷业务收入下降至43,100,000港元,同比下降30.4%,主要由于贷款组合减少[91] - 公司贷款组合中,有抵押贷款占比81.8%,无抵押贷款占比18.2%,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2.8%和13.3%[92] - 公司总贷款余额为277,8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9.8%[91] - 公司减值亏损为700,000港元,较去年大幅减少[92] - 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宏安地产集团费用收入下降至17,000,000港元,主要由于收收购费减少[95] - 公司总资产为18,387,1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8.3%[101]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616,3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8.5%[101] - 公司净债务权益比率为49.4%,较去年下降6.5个百分点[102] - 公司资本承担为1,409,300,000港元,主要归因于物业发展业务[105] - 公司担保贷款总额为36,1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20.7%[106] - 公司计息债务总额为6,246,568千港元,较去年减少613,011千港元[108] - 公司持有的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债券公平值为126,998千港元,占资产净值的1.3%[110] - 公司持有的其他债券公平值为136,934千港元,占资产净值的1.5%[110] - 公司持有的基金公平值为209,903千港元,占资产净值的2.2%[110] - 公司持有的其他金融资产公平值为6,936千港元,占资产净值的0.1%[110] - 公司计划通过股本集资、金融机构借贷、债券发行等方式满足资金需求[109] - 公司持有的上市股本证券及债务投资主要用于长期持有以产生稳定收入[111] - 公司持有的非上市基金及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组合采取审慎投资策略[112] - 公司曾投资Blackstone Real Estate Income Trust,但已在本年度全部购回[114] - 中国农产品集团通过公开市场购回本金总额为10,000,000港元的尚未赎回无抵押票据,并于2023年4月21日注销[133] - 中国农产品集团因人民币外汇风险导致重新换算亏损约243,300,000港元(2022年:收益约132,700,000港元)[135] - 中国农产品集团在2023年3月31日共有2,202名雇员,其中约43%为香港及澳门雇员,其余为中国内地雇员[136] - 中国农产品集团继续为白沙洲农副产品的法定及实益持有人,相关法律诉讼已由最高人民法院维持原判[125] - 中国农产品集团在香港高等法院获得损害赔偿裁决,王女士及天九需支付567,037,325.74港元及利息[129] - 白沙洲农副产品前任董事周先生因挪用资金40,000,000元人民币被判五年监禁,并需归还挪用资金[130] - 中国农产品集团在2021年3月29日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维持原判的判决,驳回王女士及天九的上诉[125] - 中国农产品集团在2020年1月收到最高人民法院驳回王女士及天九重审申请的判决[125] - 中国农产品集团在2019年12月23日获得湖北法院判决,驳回王女士及天九的反申索[124] - 中国农产品集团在2018年12月20日获得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的判决[122] 业务分类 - 公司业务分为五个可报告经营分类:物业发展、物业投资、街市、医药品和财资管理[15][16] - 管理层根据可报告分类溢利/亏损评估各经营分类的业绩,以决定资源分配和评估表现[17] - 物业发展部门2023年收入为2,140,165千港元,较2022年的418,564千港元增长411.4%[19] - 医药品部门2023年收入为701,018千港元,较2022年的538,940千港元增长30.1%[18] - 物业发展分部收入增加至2,140,200,000港元,分类溢利为147,400,000港元,主要由于宏安地产集团贡献的物业交付[55] - 宏安地產集團出售Sky Admiral Limited全部已發行股本及股東貸款,初步代價約554,800,000港元[56] - 宏安地產集團現正投資於若干市區重建項目,重建後的應佔總樓面面積約為65,000平方呎[57] - 宏安地產集團於香港的發展用地組合包括薄扶林、大角咀、鴨脷洲、黃大仙、牛頭角、炮台山、鰂魚涌和油塘等多個項目,預計竣工年度從2023年至2028年[58] - 街市及農產品交易市場業務收入減少約2.7%至657,700,000港元,其中中國農產品集團貢獻約404,900,000港元,香港街市營運貢獻約163,900,000港元[59] - 宏安地產集團在香港管理約600個街市檔位,總樓面面積超過150,000平方呎[60] - 宏安地產集團與中國農產品集團訂立總特許協議,自2022年10月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可授出物業之特許權[65] - 宏安地產集團透過中國農產品集團在中國五個省營運11個農產品交易市場,位於湖北、河南、廣西、江蘇及遼寧[68] - 宏安地產集團位於香港及中國的自有投資物業賬面總值約為3,325,000,000港元[69] - 宏安地產集團在本財政年度內獲得租金收入總額約9,900,000港元[70] - 宏安地產集團與KKR合作擁有銀湖·天峰及The Parkside兩個商業物業,各項目擁有50%股權,銀湖·天峰已全部出租,The Parkside出租率超過90%[73] - 位元堂集團醫藥及保健食品產品總收入約701,000,000港元,同比增長30.1%[79] - 位元堂集團中藥及保健食品產品收入約618,400,000港元,同比增長24.3%[80] - 位元堂集團西藥及保健食品產品收入約82,600,000港元,同比增長100%[83] - 位元堂集團流動性投資及現金及銀行結餘總額約2,274,300,000港元,同比減少6.4%[88] - 位元堂集團現金及銀行結餘總額約1,616,300,000港元[88] - 位元堂集團流動投資中47.6%為債務證券,19.4%為股本證券,33.0%為基金及其他投資[88] - 位元堂集團出售寶靈大樓地下物業,代價為48,800,000港元[75] - 位元堂集團出售寶城工業大廈11樓物業,代價為71,000,000港元[76] - 位元堂集團出售沙田大圍道物業,代價為66,800,000港元[77] 财务报告准则 - 公司首次采纳了多项修订后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等[8][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表现无影响,因年内无业务合并发生[10] - 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禁止公司从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中扣除所得款项,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1][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澄清了履行合约的成本范围,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澄清了财务负债条款评估时的费用计入方式,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 市场环境 - 香港2023年第一季度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2.7%,较上一季度收缩4.1%有所复苏[140] - 香港一个月银行同业拆息从2022年3月31日的0.32%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3.15%[141] - 宏安地产集团2022年8月推出的“Larchwood”预售项目已售出超过90%的已推出单位[143] - 宏安地产集团与AG合作收购香港九龙贝尔特酒店,拓展款待住宿行业[144] - 街市营运业务面临更多竞争,但公司通过收购香港街市和集中资源发展零售业务来扩大街市组合[146] - 位元堂集团计划通过在中国、香港及澳门开设自营及特许经营零售店扩大市场份额,并扩展海外布局[147] - 中国农产品集团计划采用“轻资产”策略及探索电子交易平台发展,以把握新商机[147] - 宏安地产集团参与绿建环评计划,推动环保措施,包括“荟荞”项目的绿色建筑认证[149] - 位元堂集团升级工业设施,使用太阳能并实施节能政策,推动环保[149] - 中国农产品集团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政策及业务发展计划,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149] 公司治理 - 公司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内,于联交所购回合共485,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158] - 2023年3月,公司以每股最高0.053港元、最低0.049港元的价格购回485百万股股份,总金额为24.925百万港元[159] - 公司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后,进一步购回138,7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并于2023年5月17日注销[159] - 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清河先生兼任董事总经理,暂时无意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C.2.1条[154]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并在本年度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举行两次定期会议[160] - 公司独立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表与年度草拟综合财务报表一致[162] - 公司将于2023年8月17日至8月2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厘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资格[163] - 公司将于2023年8月29日至8月3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厘定获派建议末期股息的资格[163] - 公司全年业绩公布可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阅览,2023年年报将适时寄发予股东[164]
WANG ON GROUP(0122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1 16:32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20.505亿港元,同比增长128.7%[19][20] - 公司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3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650万港元[19][21] - 收入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控股的物业发展项目交付增加[20][23] - 亏损主要由于合资项目住宅交付减少、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减少、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增加以及中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物业销售收入减少[21] - 公司本期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3,60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46,500,000港元,主要由于合营企业竣工住宅项目交付减少、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净额减少、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等因素导致[24] - 公司本期间毛利为532,200,000港元,毛利率为26.0%,去年同期为453,300,000港元和50.6%,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物业销售毛利率减少[26] 费用与成本 - 公司本期间行政费用为270,500,000港元,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03,600,000港元,融资成本为130,900,000港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5.2%、增加55.2%和增加18.2%[27][30] 合营企业 - 公司本期间应占合营企业溢利为108,4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8%,主要由于“maya曦臺”及“Altissimo泓碧”两个共同发展项目交付的物业销售减少[28][31] - 宏安地产集团与APG成立合资企业,宏安地产集团认购50%股权,最大资本承担总额为23.34亿港元[53][56] - 宏安地产集团间接全资子公司City Arise Limited出售True Promise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及股东贷款予APG合资企业[65] - 宏安地产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City Arise Limited向APG合资企业出售祥诺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及股东贷款,交易已于2022年5月完成[67] 物业发展 - 公司物业发展分类本期间收入为1,358,200,000港元,分类溢利为106,800,000港元,主要由于“The Met. Azure”项目的销售确认[35][40] - 公司在中国物业发展业务本期间收入为108,2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3.2%,主要由于物业销售交付减少[38][41] - “The Met. Azure”项目截至报告日期已售出315个单位,总销售所得款项约为1,600,000,000港元[39][41] - 公司“Larchwood”项目截至报告日期已售出41个单位,总销售所得款项约为201,000,000港元[45] - 「Larchwood」项目已售出41个单位,总销售所得款项约为2.01亿港元[46] - 「maya 曦臺」项目326个单位全部售出,累计销售所得款项约为43亿港元[47][48] - 「Altissimo 泓碧」项目已售出530个单位,累计销售所得款项约为63亿港元[49][50] - 宏安地产集团全资子公司星盟有限公司成功收购鸭脷洲大街128–130号地盘,初步代价约为5.548亿港元[54][57] - APG合资企业以约13亿港元收购位于堡垒山英皇道101及111号的地盘[63] - 「LADDER Dundas」项目在1个月内售出15层,销售所得款项约为4.633亿港元[64] - APG合资企业以约13亿港元收购位于炮台山英皇道101及111号的地盘,总面积为12,400平方呎,计划重新发展为商业空间住宅项目[66] - 宏安地产集团开发的银座式商业物业「LADDER Dundas」在一个月内售出15层,销售所得款项约为4.633亿港元[66] - 宏安地产集团在薄扶林道86A–86D号的物业发展项目中拥有70%权益,该项目正在进行上盖结构工程[71][72] - 宏安地产集团的发展用地组合中,炮台山英皇道101及111号的地盘预计于2026年竣工,总建筑面积为131,600平方呎[74] - 宏安地产集团目前进行多个市区重建项目,已取得超过80%的业权,重新发展后的应占总楼面面积约为334,000平方呎[79][80] 街市与农产品交易市场 - 街市及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减少0.9%至约3.313亿港元,主要由于数个街市租约届满[82][84] - 宏安地产集团管理的「Allmart」和「Day Day Fresh」品牌街市在香港拥有约600个摊位,总建筑面积超过150,000平方呎[89] - 宏安地产集团与Link Properties Limited续租位于将军澳彩明街市的市场,租期至2024年12月7日[90] - 宏安地产集团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Wang On Majorluck Limited获香港房屋署同意租赁位于黄大仙启钻苑启钻商场的街市,面积约为1,282平方米,预计2022年底开始运营[91] - 公司管理的街市及農產品交易市場業務在香港擁有約600個街市檔位,總樓面面積超過150,000平方呎[93] - 公司屠宰業務在本期間收入約為3,500萬港元,同比增長22%(2021年同期為2,870萬港元),主要由於新開業肉檔增加[100] - 公司目前運營17個肉檔,並計劃通過現有的街市網絡進一步擴展該業務[100] - 公司在中國五個省運營11個農產品交易市場,並在疫情反彈期間保持正常運作[102][104] - 武漢白沙洲市場是公司旗下最大的農產品交易市場之一,佔地面積約310,000平方米,並在2021年獲評為中國十大農產品交易市場之一[107][110] 物业投资 - 公司物業投資組合的賬面總值約為37.139億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較2022年3月31日的42.277億港元有所下降[108][111] - 公司在本期間獲得租金收入約540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1,100萬港元下降50.9%[108][111] - 公司與Jumbo Holding成立合資企業,以4.103億港元收購香港珍寶閣8層停車場平台,提供509個停車位[109][112] - 宏安地產集團與KKR合作的「銀湖‧天峰」已全部租出,「The Parkside」的出租率超過97%[114][118] - 宏安地產集團與其他三方合資的「天生樓物業」總樓面面積為13,858平方呎,已全部租出[115][119] - 宏安地產集團在香港擁有的物業數目從13項增加至14項[116][119] - 宏安地產集團持有9個二手住宅物業,估值約為5030萬港元[117][119] 医药与保健食品 - 位元堂集團的醫藥及保健食品產品收入為2.987億港元,同比增長17.5%[122][123] - 中藥及保健食品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1.1%,受惠於消費券計劃[124][126] - 位元堂集團在香港開設三間中醫專科中心,分別位於中環、銅鑼灣及佐敦[130][131] - 西藥及保健食品產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0.6%[134] - 位元堂集團擴大其保健補充劑產品種類,並推出125週年活動以提高品牌知名度[125][126] - 位元堂集團進一步擴大其分銷網絡及線上電子商貿業務[130][131] - 西药及个人护理产品业务收益总额较2021年同期增长80.6%[135] 财务与融资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为每股0.1港仙[16][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9,100,400,000港元,现金资源为1,843,100,000港元,总借贷为6,636,100,000港元,净债务为4,923,200,000港元[29][3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2.927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5.6%[142] - 公司贷款业务收入为235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30.7%[152] - 公司贷款组合总余额为4.19亿港元,其中79.1%为有抵押贷款[152] - 公司贷款业务的加权平均年利率为12.1%(有抵押)和15.4%(无抵押)[152] - 公司贷款业务的贷款价值比率为65.1%,管理层认为处于安全水平[152] - 公司贷款业务的减值亏损为110万港元,主要由于延迟还款导致的预期信贷亏损[152] - 公司贷款业务的五大客户占贷款组合的49.0%[152] - 宏安地產集團在本期間錄得費用收入約91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80萬港元,主要歸因於新增在管資產[16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約為186.93億港元,較2022年3月31日的200.56億港元減少約6.8%[167] - 公司總債務約為66.36億港元,淨債務權益比率為54.1%,較2022年3月31日的55.9%有所下降[168] - 公司現金及銀行結餘總額約為17.13億港元,較2022年3月31日的14.90億港元增加約15%[167] - 公司流動投資組合的總市值約為5.80億港元,較2022年3月31日的9.40億港元減少約38.3%[167] - 公司母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減少約3.3%至約57.92億港元[166] - 公司資本承諾約為11.01億港元,主要用於物業發展業務[176] - 公司與APG合作收購香港住宅物業,用於發展及重新發展以供銷售[160] - 公司管理的資產包括與KKR共同投資的商業物業「銀湖•天峰」及「The Parkside」[159] - 公司通過宏安地產提供資產管理服務,並持續投入資源以加強業務[157] - 公司资本承担约为1,100,900,000港元,主要归属于物业发展业务[178] - 公司应占合营企业之资本承担为约34,900,000港元[178] - 公司已就两家合营企业融资向银行作出担保最多约450,800,000港元,融资已动用约307,800,000港元[178] - 公司向客户提供担保约41,000,000港元,以支持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贷款[180] - 公司计息债务组合中,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银行贷款为2,072,852千港元[186] - 公司无担保票据本金额为260,000,000港元,并于2022年10月进一步购回及注销70,000,000港元[189] - 公司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的合约年利率分别介乎HIBOR+0.5%至HIBOR+2.5%及6%至7.75%[189] - 公司无担保票据的实际年利率为11.1%[189] - 公司考虑多种融资方式,包括股本集资、金融机构借贷、债券发行等,以满足业务资本开支及资金需求[190] - 公司持有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FVOCI)的金融資產約2.964億港元,按公平值計入損益(FVPL)的金融資產約2.835億港元[194] - 公司持有的股權投資(FVOCI)為1.665億港元,佔集團資產淨值的1.8%,公平值虧損為701.2萬港元[195] - 公司持有的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China South City)股權為9064.8萬港元,佔集團資產淨值的1.0%,公平值虧損為3558.8萬港元[195] - 公司持有的其他債券(FVOCI)為3922.8萬港元,佔集團資產淨值的0.4%,公平值虧損為6778.4萬港元[195] - 公司持有的基金(FVPL)為2.352億港元,佔集團資產淨值的2.6%,公平值虧損為1590.4萬港元[195] - 公司持有的債券(FVPL)為4529.5萬港元,佔集團資產淨值的0.5%,公平值虧損為107.9萬港元[195] - 公司於2021年7月19日認購Blackstone Real Estate Income Trust的Access基金,認購金額分別為1150萬美元和400萬美元,但截至報告日期已無持有該基金權益[199] 其他业务 - 公司计划推出针对长者的营养软餐及高级消毒剂系列[140] - 公司积极部署电子商务渠道,包括自有平台及第三方平台[141]
WANG ON GROUP(0122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2 17:33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为18.56亿港元,同比下降3.2%[16] - 2022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052亿港元,同比下降346.3%[16]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06港仙,同比下降367.5%[16] - 2022年总资产为200.6亿港元,同比下降1.9%[16] - 2022年净资产为96.0亿港元,同比下降3.7%[16] - 2022年负债比率为55.9%,同比上升1.3%[16] - 2022年每股股息为0.1港仙,同比下降66.7%[16] - 公司2022年收入为18.56亿港元,同比下降3.2%[39][53] - 公司2022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052亿港元,而2021年为盈利1.239亿港元[36][53] - 公司2022年净亏损为2.528亿港元,而2021年为盈利1.018亿港元[53] - 公司2022年净资产为95.998亿港元,较2021年的99.69亿港元有所下降[53]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短期可变现投资为19.628亿港元,较2021年的24.719亿港元减少[53] - 公司2022年总体负债比率为55.9%,保持健康水平[53]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年度收入为18.56亿港元,同比下降3.2%(2021年:19.183亿港元)[104][106] - 公司年度亏损为3.052亿港元,较2021年的盈利1.239亿港元由盈转亏[104][106] - 公司净债务为53.697亿港元,较2021年的54.417亿港元略有下降[109][110] - 公司现金资源为19.628亿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结余14.899亿港元和短期投资4.729亿港元[109][110]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2年度的末期股息,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1港仙(2021年:0.3港仙)[105][107] - 公司总借贷为68.596亿港元,较2021年的71.72亿港元有所减少[109][110] - 公司资产净值为95.998亿港元,较2021年的99.69亿港元略有下降[109][110] 物业发展 - 2022年物业发展占总资产的16%[27] - 公司物业发展业务通过轻资产模式加速扩展,多个合作项目接近全部售出[55][58] - 公司与APG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多个城市重建项目,加速发展[60] - 公司物业发展业务收入为4.186亿港元,同比下降21.7%(2021年:5.344亿港元)[113]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物业发展业务收入为4.186亿港元,同比增长79.5%(2021年:2.332亿港元)[113] - 公司物业发展业务通过中国农产品集团实现收入4.186亿港元,主要由于年内交付更多物业[113] - 物业发展分类收入为418,600,000港元,分类溢利为198,800,000港元,较去年分别下降21.7%和59.2%[115] - 曦臺项目326个单位中323个已售出,合约销售总额约4,200,000,000港元[117][118] - 泓碧项目547个单位中528个已售出,合约销售总额约6,200,000,000港元[120][121] - The Met. Azure项目320个单位中280个已售出,合约销售总额约1,400,000,000港元[125][126] - 薄扶林项目宏安地产集团拥有70%股权,正在进行地基工程[122][123] - 鸭脷洲项目I重建后总楼面面积约37,100平方呎,正在进行地基工程[128][129] - 鸭脷洲项目II总楼面面积约38,500平方呎,正在进行拆除工作[130][131] - 黄大仙项目I总楼面面积约81,000平方呎,正在进行拆除工作[132][133] - 黄大仙项目II总楼面面积约93,700平方呎,正在进行拆除工作[135] - 堡垒山项目总地价18.8亿港元,总地皮面积约12,400平方呎,计划重建为住宅及商业项目[136] - 黄大仙项目II的地盘总面积为10,400平方呎,总楼面面积为93,700平方呎,项目已转让给合营企业[137] - 炮台山项目的收购总额为18.8亿港元,地盘总面积为12,400平方呎,计划重新开发为商业住宅项目[138] - 大角咀项目的总楼面面积为61,500平方呎,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预售[140][142] - 牛头角项目的总楼面面积为46,000平方呎,拆卸工程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项目已转让给合营企业[141][143] - 宏安地产集团与APG Partner成立合营企业,宏安地产集团认购50%股权,最高资本承担总额为23.34亿港元[145][146] - 宏安地产集团将四个全资项目出售给APG合营企业,构成非常重大出售事项[145][146] - City Arise Limited以约4.907亿港元出售祥诺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及股东贷款给APG合营企业[148][150] - 宏安地产集团目前拥有多个城市重建项目,总可归属楼面面积约为334,000平方呎[149] - 宏安地產集團目前擁有若干持有80%以上業權的城市重建項目,重建後的應佔總樓面面積約為334,000平方呎[151] - 所有發展項目均同時由外部銀行融資及內部資源提供資金[152] - 截至2022年6月28日,宏安地產集團在香港的發展用地組合包括多個住宅及商業項目,預計竣工年度從2022年至2026年不等[156] 物业投资 - 2022年物业投资占总资产的18%[26] - 公司2022年资产占用中,物业投资占比50%,现金占比12%[41] - 公司与三名资深投资者成立合资企业“Parkville JV”,收购屯门Parkville商铺,并与Jumbo Holding合资收购香港仔珍宝阁八层停车场,以提升租金回报和资本增值[61][64] - 公司与KKR合作投资并运营的“Lake Silver”和“The Parkside”两个零售商场项目,Lake Silver已全部租出,The Parkside出租率超过85%,提供稳定租金收入[62][6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的投资物业账面总值为5.342亿港元,较2021年的10.576亿港元大幅下降[182][183] - 2021年6月,公司与三家独立第三方成立合资企业Parkville JV,公司持有64%股权,以3亿港元收购了位于屯门的Parkville物业,总楼面面积为13,858平方英尺[185] - 宏安地產集團與三名獨立第三方成立天生樓合資企業,收購屯門天生樓物業,代價為3億港元,總樓面面積為13,858平方呎[186] - 宏安地產集團與Jumbo Holding成立合資企業,收購香港仔珍寶閣8層停車場平台,代價為4.103億港元,提供509個車位[188][189] - 宏安地產集團出售香港金鐘道統一中心30樓辦公室,總代價為5.15億港元[192][197] - 宏安地產集團出售九龍馬頭角道安寧大廈地下D舖物業,代價為7,200萬港元[193][197] - 位元堂集團出售青山道永隆大廈D座地下D舖零售店,代價為2,840萬港元[194][19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宏安集團持有9個二手住宅物業,估值約為5,230萬港元[195][198] 街市及农产品交易市场 - 街市及農產品交易市場業務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年度收入增加3.3%至約6.761億港元,其中中國農產品集團貢獻約4.173億港元,香港街市營運貢獻約1.929億港元[158] - 街市及農產品交易市場業務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年度錄得溢利約5,380萬港元,較2021年的2,480萬港元大幅增長[158] - 宏安集團在香港管理約600個街市檔位,總樓面面積超過150,000平方呎[160] - 2021年9月,宏安集團開始運營位於香港九龍彩福村第三期地下的街市,面積約12,196平方呎[163] - 2022年5月,宏安集團獲准租賃位於香港黃大仙啟鑽苑啟鑽商場地庫1樓的街市,面積約1,282平方米,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始營業[165] - 宏安集團開始通過合營企業的方式在香港興建自家擁有的街市組合[168] - 公司与KKR的合资企业成功收购了位于马鞍山银湖·天峰的零售平台层和将军澳The Parkside的商业物业,各项目拥有50%股权,翻新后作为“日日·食良”品牌的街市运营[170][174] - 公司在深圳通过“惠民”品牌运营街市业务,管理约800个档位,总楼面面积为265,000平方英尺,其中166,000平方英尺为合资企业所有[173][175] - 公司通过中国农产品集团在中国五个省运营1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其中武汉白沙洲市场占地约310,000平方米,是湖北省最知名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之一[178][179][180] 财资管理 - 2022年财资管理占总资产的12%[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性投资为9.4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28.0%,其中31.1%为债务证券,22.6%为股本证券,46.3%为基金及其他投资[66][67] 药品及健康食品业务 - 位元堂在2022年3月31日拥有75间零售店,遍布香港和澳门[79] - 位元堂在2022年总收入同比录得温和增长[79] - 位元堂积极开发宠物保健产品,成为公司稳健的收入来源之一[82] - 宏安集團的藥品及健康食品業務收入為5.389億港元,同比增長13.5%[200] 社会责任 - 公司捐赠300万港元支持香港社区抗疫行动[86][88] - 位元堂在第五波疫情初期捐赠7000粒安宫牛黄丸和10万包防感茶[90][94] 未来计划 - 公司将继续优化内地街市和农产品市场的管理,加强物流配送系统[98][99] - 公司计划继续研发中医诊断和核心医疗解决方案产品,拓展市场[84][85] - 公司将继续采取审慎的财务管理策略,维持充裕的现金流[92][96] - 公司预计新一轮电子消费券和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将加速零售消费回暖[98][99] 其他业务 - 公司在中国内地管理1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2021年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十佳市场”[68][69] - 公司在香港以“万有”和“日日·食良”品牌经营约600个街市档位,在内地以“惠民”品牌管理16个街市[73][74] - 公司加快引入电子支付方式,提升商户运营效率,2021年香港政府发放的电子消费券推动了电子支付的使用[75][76] - 公司旗下Wai Yuen Tong Medicine Holdings Limited在澳门开设首家特许经营店,截至2022年3月31日,在香港和澳门共有75家零售店[78] - 公司通过电商平台扩展跨境销售,应对疫情导致的入境游客减少[80][8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屠宰业务收入为5840万港元,较2021年的7730万港元下降,主要由于疫情缓解和外出就餐增加导致本地肉类消费减少[1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