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翠华控股(01314)
icon
搜索文档
翠华控股(0131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06:3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为954,128千港元,较上年增长12.8%[1]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32,970千港元,较上年下降41.0%[1] - 每股基本盈利为2.86港仙,较上年下降35.1%[1] - 香港市场收入为505,713千港元,较上年增长7.3%[1]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431,348千港元,较上年增长17.3%[1] - 本年度香港即期所得税支出为538千港元,其他地区即期所得税支出为3,189千港元[23] - 本年度首次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总额约为14,112,000港元[24] - 公司宣布向股东派发每股2.5港仙的第二次中期股息,总额约为35,280,000港元[25] - 本年度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增加102.8%,达到约54,100,000港元[50] - 本年度应占合营企业溢利增加28,800,000港元,达到38,000,000港元[53] - 本年度溢利为33,000,000港元,较上年减少22,900,000港元,主要因出售香港物业收益减少[54] 公司运营情况 - 本集团出售持作销售资产的收益为84,244,000港元[21] - 公司在2024年度关闭了8间餐厅,并在香港开设了3间新餐厅[36] - 公司计划多元化拓展业务范围,加快进军海外市场及大湾区,推广外卖服务以提升效率及生产力[60] - 公司将继续实现可持续增长,加强在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及新加坡市场的品牌地位及市场份额[63] 公司财务结构 - 银行贷款利息为13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0,531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235,000,000港元,流动资产总额为309,900,000港元[56] - 公司无计息银行借款,资产负债比率为0%,或然负债为2,900,000港元[5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致力达成高水平企业治理,保障股东权益[69][70] - 公司遵守企业治理政策,持续遵守企业治理守则[71] - 公司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范董事交易行为[72][73] - 審核委員會负责审阅全年业绩,监督内部监控程序[74][75] - 審核委員會已审阅本年度綜合财务报表及全年业绩[76] - 獨立核數師認可初步業績公佈的財務數字[77] - 公司本年度未进行股份的购买、出售或贖回[78]
翠华控股(01314)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5 16:36
公司业绩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翠华控股有限公司收入达到497,285千港元,同比增长20.0%[4] - 香港市场收入为258,472千港元,同比增长7.2%;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231,276千港元,同比增长35.3%[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6,747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49港仙,同比下降83.3%[4] - 香港餐厅数量为32家,中国内地为35家,澳门为3家,新加坡为3家[4] - 翠华控股有限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收入增长20.0%,但净利润同比下降83.5%[6] 市场发展 - 香港市场面临消费习惯变化和劳动力短缺等挑战,公司正在优化经营模式以提高竞争力[7] - 中国内地市场餐饮消费呈现向好趋势,澳门餐厅表现出色,新加坡市场受欢迎,公司需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8] - 公司计划在大湾区开设新餐厅,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准备于2024年在新加坡开设第四家餐厅[10] 财务状况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2023年9月30日約為226,000,000港元,較前一期減少約60,000,000港元[37] - 流動比率在2023年9月30日約為1.2倍,略低于前一期的1.3倍[38] - 資產負債比率在2023年9月30日為0%,与上一個回顧期間持平[39] 公司治理 - 公司感谢股东、投资者、顾客、供应商及业务伙伴的支持,以及管理层团队在回顾期间的贡献和服务[12] - 公司已发行股份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即公众持有已发行股份至少25%)[120]
翠华控股(01314)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4 19:41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497,28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4,564千港元增长20.0%[1] - 香港地区收益258,472千港元,同比增长7.2%;中国内地收益231,276千港元,同比增长35.3%;其他收益7,537千港元,同比增长188.8%[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497285千港元,较2022年的414564千港元增长约20%,其中香港收益258472千港元,中国内地收益231276千港元,其他地区收益7537千港元[18][21] - 回顾期内集团收益约4.97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0.0%;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670万港元[42] - 回顾期内,集团收益约4.973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约4.146亿港元增加约20.0%[6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中国内地业务增长按年超过35%[56] - 回顾期内,已售存货成本约1.31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约1.203亿港元增加约8.9%,占收益比例从约29.0%降至约26.4%[64] - 回顾期内,集团毛利约3.662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约2.943亿港元增加24.5%[65] - 回顾期内,集团员工成本约1.621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约1.436亿港元增加约12.8%[66] - 回顾期内,其他营运开支较上一回顾期增加约69.0%,由约5320万港元增至约8980万港元,占收益约18.1%[68] - 回顾期内,应占合营企业溢利约为1980万港元,上一回顾期约为70万港元[69] 盈利及盈利指标情况 - 除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前盈利75,68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1,277千港元下降53.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6,74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0,867千港元下降83.5%[1] - 每股基本盈利0.49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2.96港仙下降83.3%[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经扣除已售存货成本13104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折旧19807千港元等得出,2022年出售持作销售资产收益约84244000港元[2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719千港元,2022年为抵免361千港元,香港成立的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出部分按16.5%征税[26] - 回顾期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6747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得出,上一回顾期间约为40867000港元[27] - 回顾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670万港元,上一回顾期为4090万港元,上一回顾期盈利主要因出售物业收益,不计该收益则扭亏为盈,归因于香港、澳门及内地解除社交距离措施[70] 餐厅数量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香港餐厅数目32家,较2022年同期的37家减少;中国内地餐厅数目35家,较2022年同期的40家减少;澳门餐厅数目3家,与2022年同期持平;新加坡餐厅数目3家,较2022年同期的4家减少[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在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及新加坡共经营73间餐厅,回顾期内开设2间关闭8间[50] 资产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588,78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53,715千港元减少[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327,588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85,904千港元减少[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为52401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87457千港元有所下降,其中香港为188617千港元,中国内地为277801千港元,其他地区为57597千港元[20]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439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162千港元略有增加,主要交易条款以现金及智能卡结算[3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应收账款含应收合营企业款项484.4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354.8万港元[32] - 2023年9月30日应付账款3306.7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817万港元[33] - 2023年9月30日未计提拨备的或然负债为287.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369.7万港元[4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2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2.86亿港元减少约6000万港元[7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及流动负债总额分别约为3.276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3.859亿港元)及约2.811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2.895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2倍(2023年3月31日:约1.3倍)[74]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0%(上一回顾期:约0%)[75]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或然负债约29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370万港元),涉及向业主提供银行担保以代替租金按金[79] 关联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向合营企业销售食品747.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1万港元;已付及应付关联方洗衣服务费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万港元[35] 人员薪酬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酬40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63.8万港元[3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聘用约1700名雇员(2022年9月30日:约1700名),员工成本由上一回顾期约1.436亿港元增加约12.8%至回顾期约1.621亿港元[81] 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为“翠华”品牌进行品牌重塑,准备以全新形象回归香港中环[45] - 公司计划2023年下半年在大湾区开设新餐厅,2024年第一季度在新加坡开设第四间餐厅[46] - 集团计划2023年第四季度在大湾区多开设2间旗舰店,以一间旗舰店搭配多间翠华Express店为核心策略发展[57] - 集团在新加坡经营3间餐厅,计划2024年首季度开设1间[59] - 集团计划积极开拓平台、开发新品牌、探索新型业务模式,加快进军海外市场及粤港澳大湾区速度,加强营销力度[87] - 集团将积极推广外卖服务,加强送餐业务,推出营销推广宣传,从低成本地区采购优质材料,调整餐单,推出新增值食品[88] 其他业务情况 - 2023年4月1日,集团位于香港国际机场的餐厅恢复营业,重新开业后表现理想[89] - 放宽抗疫防控措施后,公司在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及新加坡的业务渐见好转[4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向股东宣派回顾期间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上一回顾期间无[26] - 董事会已议决向股东宣派回顾期的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上一回顾期:无),预期于2023年12月22日或前后以现金派付[91] - 公司将在2023年12月11日至12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未登记股东须在12月8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过户表格及股票办理登记以获派中期股息[92]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944亿港元[93] - 所得款项净额用于香港开设新餐厅及外送中心等6个项目,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动用7.438亿港元,剩余5060万港元[94]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5060万港元主要拟用于上海及华南地区建设新中央厨房,公司将评估继续进行该计划的可行性[94] 企业管治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将继续检讨及加强企业管治常规[9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回顾期内全体董事确认全面遵守该守则[96][9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内部控制事宜和中期财务报表,现任成员包括严国文、吴慈飞和黄志坚,严国文为主席[98] 股份交易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无赎回、购买或出售联交所上市股份的情况[99] 重大事项情况 - 回顾期结束后至公布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100] 报告登载情况 - 中期报告将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指定网站登载[101] 奖项及认可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获多个重大奖项及认可,包括“2023 - 24年度商界展关怀标志”等[47] 会计准则影响情况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公司本期或前期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公司正评估强积金 - 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会计处理新指引影响[14][15] 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通过餐厅及烘焙店提供餐饮服务,因资源统一处理且无独立营运分部财务资料,未呈列营运分部资料[16]
翠华控股(01314)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0 20:14
财务状况 - 本年度收益约为845.8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4.9%[7] - 除去出售物业所得款项,公司财务状况稳健,具备充裕现金储备,未使用银行融资[8] - 本年度收益约为845,8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4.9%[29] - 已售存货成本约为230,8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8.2%[30] - 毛利约为615,0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13.5%[31] - 公司聘用2,565名员工,员工成本约为295,8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1.4%[32] - 公司通过调整餐厅营业时间和重新调配人手来减轻疫情对业务的负面影响[33] - 公司在2023年度向若干董事授予了10,000,000股股份[36] - 折旧及摊销占本集团收益的比率下降至20.7%,主要由于年内关闭了一些餐厅[37] - 物业租金优惠减少,导致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增加至26,700,000港元[39] - 其他營運開支由2022年度约160,300,000港元减少至本年度约140,900,000港元,占本集团本年度收益的16.7%[40]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14,500,000港元,较2022年度减少约5,300,000港元[41] - 本年度应佔合營企业溢利约为9,200,000港元,较2022年度增加约2,400,000港元[42] - 公司从2022年的亏损转为2023年的盈利,盈利约为55,900,000港元[43] - 公司于2023年3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合共约286,000,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上升约182,700,000港元[45] - 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3倍,较2022年的1.0倍有所提升[46] - 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为0%,较2022年的约12.8%有显著下降[47] 业务发展 - 公司展望短期内餐饮业将复苏,但竞争激烈,计划继续推广外卖服务并关注劳动力市场[9] - 公司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和认可,包括香港旅游发展局颁发的优质旅游服务计划奖[10] - 香港政府放宽社交距离限制,恢复餐饮业堂食服务,带动业务表现改善[12] - 餐饮业收入在2023年第一季度达到276亿港元,较去年增长81.7%,但劳动力市场供应紧张[13] - 公司将加强外卖服务,推广送餐业务,控制成本以提升效率和生产力[58] - 公司中标香港国际机场餐饮特许经营权,预计业绩将随着游客数量增加而逐步改善[59] - 公司将继续实现可持续增长,在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及新加坡市场持续发展[60] 管治架构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遵守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14的企业管治守则,强调高度透明和问责[79] - 董事局定期审查和遵循企业管治政策,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规定[80] - 董事局负责领导和控制公司整体业务,通过客观决策促进公司成功[81][82] - 董事提供每月營運資訊,包括近期表现和公司数据[83] - 董事局每年审查管治框架,包括提名委员会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和贡献[85] - 董事局每年举行多次会议,记录显示各董事的出席情况[88] - 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分工明确,确保董事为公司最佳利益行事[89] - 董事局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保持技术和专业平衡[90]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发出独立身份确认书,董事局确认他们均为独立人士[91] - 董事之间无家属、财务或业务关系,董事名单已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上公布[92] - 公司为董事和行政人员提供适当和充足的责任保险,保障其免受法律诉讼影响[93]
翠华控股(0131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30 22: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845,797千港元,较2022年的993,324千港元下降14.9%[1] - 该年度公司年内溢利为55,880千港元,而2022年为亏损124,049千港元,同比增长145.0%[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60,578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118,254千港元,同比增长151.2%[1] - 基本每股盈利为4.41港仙,2022年为亏损8.58港仙,同比增长151.4%[1] - 2023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为95,997千港元,较2022年的39,049千港元有所增加[2] - 2023年出售持作出售资产的收益为84,244千港元,2022年此项收益为0[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53,715千港元,较2022年的856,883千港元有所下降[4]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89,497千港元,较2022年的395,371千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534,160千港元,较2022年的507,121千港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845,797千港元,2022年为993,32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85%[16] - 2023年非流动总资产为587,457千港元,2022年为784,59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5.12%[19] - 2023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总计95,997千港元,2022年为39,04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45.84%[21]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4,493千港元,2022年为19,83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6.92%[23]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30,825千港元,2022年为282,11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8.18%[24]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5,927千港元,2022年为58,07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0.92%[24]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4,921千港元,2022年为182,33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1.49%[24]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酬金)为288,382千港元,2022年为327,71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2.00%[24] - 2023年所得税支出总额为5975千港元,2022年为6649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 [25]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4.41港仙,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8.58港仙 [26] - 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4.38港仙,2022年每股摊薄亏损8.58港仙 [27] - 2023年应收账款为4162千港元,2022年为5709千港元 [27] - 2023年应付账款为28170千港元,2022年为27311千港元 [30] - 本年度集团收益约8.458亿港元,较2022年度约9.933亿港元减少约14.9%[49] - 本年度已售存货成本约2.308亿港元,较2022年度约2.821亿港元减少约18.2%,占收益约27.3%(2022年约28.4%)[50] - 本年度毛利约6.15亿港元,较2022年约7.112亿港元减少13.5%[51]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聘用2565名雇员,本年度员工成本约2.958亿港元,较2022年度约3.34亿港元减少约11.4%[52] - 本年度物业、厂房等折旧及摊销约5000万港元,占收益5.9%(2022年约6430万港元,占6.5%);使用权资产折旧约1.249亿港元,占收益14.8%(2022年约1.823亿港元,占18.4%);折旧及摊销总额约1.75亿港元,占收益20.7%(2022年约2.466亿港元,占24.9%)[57] - 本年度集团获租金优惠约1530万港元(2022年约2570万港元),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2年度约2450万港元增加9.1%至本年度约2670万港元[58] - 其他营运开支从2022年约1.603亿港元减少约12.1%至本年度约1.409亿港元,占本年度收益约16.7%(2022年:约16.1%)[59]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1450万港元,较2022年度减少约530万港元[60] - 本年度应占合营企业溢利约为920万港元,较2022年度增加约240万港元[61] - 公司于2022年亏损约1.24亿港元,本年度转为溢利约5590万港元[62] - 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共约2.86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约1.033亿港元上升约1.827亿港元[64]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及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约3.859亿港元(2022年:约4.11亿港元)及约2.895亿港元(2022年:约3.954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3倍(2022年:约1.0倍)[65] -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0%(2022年:约12.8%)[66] - 2023年3月31日,或然负债约370万港元(2022年:约570万港元)[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中,餐厅营运收入为830,075千港元,2022年为975,48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91%;食品销售为15,722千港元,2022年为17,84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1.89%[20] - 2023年第一季餐厅分部总收入价值达276亿港元,较去年增长81.7% [32] 餐厅门店数量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香港餐厅数目为34家,较2022年的35家减少1家;中国内地餐厅数目为39家,较2022年的43家减少4家;新加坡餐厅数目为3家,较2022年的4家减少1家[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多地经营共79间餐厅 [34] - 本年度公司在香港关闭5间餐厅,开设4间餐厅 [37] - 年内集团因租赁协议到期关闭五间门店,在海口开设一间餐厅[40] - 目前集团在新加坡经营3间餐厅,期望在约550万人口中建立品牌声誉[42][43]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6月26日公司董事宣派特别股息每股4港仙,2022年无 [25] - 董事局不建议就本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2年:无)[73] - 2023年6月26日,董事会宣派特别股息每股4港仙,登记日为2023年7月7日[82] 会计准则及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多项会计准则修订本及新订准则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生效,公司认为采纳这些准则不大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3] - 审核委员会于2012年11月5日成立,书面职权范围于2016年3月31日及2019年1月1日修订[77] - 审核委员会认为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适用会计准则编制,符合上市规则及法定条文规定且披露充分[78] - 独立核数师毕马威认为初步业绩公布财务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但未发表核证意见[79] 股份相关情况 - 2022年10 - 12月,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约407.6万港元收购1611.2万股已发行股份,最低每股0.19港元,最高每股0.3566港元[80] - 本年度公司无赎回联交所上市股份,公司及子公司无购买或出售相关股份[81] - 本年度公司向若干董事归属300万股股份[56] 其他情况 - 机场餐厅于2023年4月1日恢复营业,预期经营业绩将随游客数量增加而改善[71] - 本年度集团因政府防疫抗疫基金及香港「保就业」计划获政府补贴约2060万港元[48] - 2022年公司出售物业总代价2.64045亿港元,确认收益约8424.4万港元 [29]
翠华控股(01314)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16 16: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4.1456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22486亿港元减少20.7%[6] - 除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前盈利1.61277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01409亿港元增长59.0%[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4086.7万港元,而2021年同期亏损3042.8万港元,同比增长234.3%[6] - 每股基本盈利2.96港仙,而2021年同期亏损2.21港仙,同比增长234.0%[6] - 公司在回顾期间收益约4.146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间约5.225亿港元减少约20.7%[24] - 已售存货成本约1.203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间约1.477亿港元减少约18.6%,占收益约29.0%(上一回顾期间约28.3%)[25] - 毛利约2.943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间约3.748亿港元减少21.5%[27] - 员工成本约1.436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间约1.688亿港元减少约14.9%[28] - 折旧及摊销约2620万港元,占收益约6.3%(上一回顾期间约3310万港元,占6.3%);使用权资产折旧约8520万港元,占收益20.5%(上一回顾期间约8870万港元,占17.0%)[29] - 物业租金及相关收入约90万港元(上一回顾期间开支约1170万港元),租金及相关开支占收益约22.2%(上一回顾期间占21.1%)[30] - 其他营运开支约5320万港元,较上一回顾期间约6310万港元减少约15.7%,占收益约12.8%[32] - 本集团回顾期融资成本为800万港元,较上一回顾期减少220万港元[34] - 本集团回顾期应占合营企业溢利约为70万港元,上一回顾期约为510万港元[35] - 本集团由上一回顾期亏损约3040万港元转为回顾期溢利约4090万港元[36] - 2022年9月30日,本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133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约2.1亿港元[38] - 2022年9月30日,本集团资产负债率为0%,上一回顾期约为12.5%[39] - 本集团回顾期出售若干物业,总代价为2.64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99亿港元[40] - 2022年9月30日,本集团或然负债约为51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为570万港元[43] - 2022年9月30日,本集团聘用约1700名雇员,2021年9月30日约为2600名[47] - 本集团员工成本由上一回顾期约1.688亿港元减少约14.9%至回顾期约1.436亿港元[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14,56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22,486千港元[5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2,152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30,361千港元[5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42,513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30,365千港元[5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29,342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856,883千港元[6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346,923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395,371千港元[6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516,819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07,121千港元[65] - 2022年9月30日综合储备为512,213,000港元,2021年9月30日为579,566,000港元[6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营运业务产生现金为100,85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7,641千港元[7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72,77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 - 40,708千港元[7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68,38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 - 71,449千港元[73] - 2022年9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3,32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46,124千港元[7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4.1456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22486亿港元下降20.65%[8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为6.62756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7.84592亿港元下降15.53%[92] - 2022年公司餐厅营运收入4.01859亿港元,食品销售收入1270.5万港元;2021年餐厅营运收入5.12656亿港元,食品销售收入983万港元[95] - 2022年7月14日公司完成出售物业交易,确认出售持作销售资产的收益约8424.4万港元[98][99] - 2022年除税前溢利相关成本中,已售存货成本1.20319亿港元,物业等折旧2.4289亿港元等;2021年已售存货成本1.47748亿港元,物业等折旧2.9716亿港元等[103] - 2022年期内税项抵免36.1万港元,2021年期内税项支出4万港元[109] - 回顾期内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4086.7万港元,上一回顾期亏损约3042.8万港元[111] - 回顾期内公司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511万港元,上一回顾期为3063.8万港元[112]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6061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709千港元[115] - 2022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34445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7311千港元[117] - 2022年3月31日银行贷款为66465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无银行贷款[140][141] - 2022年9月30日资本承担为7967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7584千港元[149] - 2022年向合营企业销售食品2610千港元,2021年为5389千港元[150] - 2021年已付及应付成路有限公司租金1080千港元,2022年为0[150] - 2021年已付及应付鼎鸿有限公司租金371千港元,2022年为0[150] - 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3575千港元,离职后福利为63千港元,总计3638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3760千港元、66千港元和3826千港元[156]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有抵押向业主提供银行担保代替租金按金为0千港元,无抵押为5105千港元,总计5105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569千港元、5105千港元和5674千港元[158] - 集团所有财务资产及负债于2022年9月30日及2022年3月31日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价值与公平值无重大差异[157]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同期,香港地区收益2.4100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6179亿港元减少7.9%;中国内地收益1.7095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56028亿港元减少33.2%;其他收益261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66.8万港元减少44.1%[6] - 2022年9月30日,香港餐厅数量37家,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2家,较2021年9月30日增加3家;中国内地餐厅数量40家,较2022年3月31日和2021年9月30日各减少3家;澳门餐厅数量3家,与2022年3月31日和2021年9月30日持平;新加坡餐厅数量4家,较2022年3月31日持平,较2021年9月30日增加1家[7] - 回顾期内,公司关闭1间香港餐厅和3间中国内地餐厅,同时在香港开设3间餐厅,截至2022年9月30日,共经营84间餐厅[11] - 中国内地三分之一餐厅因上海疫情停业两个月,后提供有限服务[19] - 新加坡有4间餐厅,公司有信心收益回升至新冠前水平;澳门2022年6月疫情严重影响业务,8月后有所改善[23] - 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为6.62756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7.84592亿港元下降15.53%,其中香港地区2.69559亿港元,内地3.63935亿港元,其他地区2926.2万港元[92]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政策及活动 - 香港政府自2022年4月21日起恢复餐饮业务晚上6时至9时59分堂食服务,5月19日起允许提供堂食服务至晚上11时59分,10月20日起将每桌人数上限增至12人[13] - 回顾期内,公司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商界展关怀标志、香港旅游发展局颁发优质旅游服务计划—餐馆类别认证、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颁发优异证书[14] - 公司将积极推广外卖服务,加强送餐业务,推出营销推广活动[52] - 公司从低成本地区采购材料,调整餐单,控制成本以保持利润率[52] - 2020年5月12日公司赢得机场经营食肆投标,因疫情免租装修期延长[52] 公司股本及股份相关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1314,每手买卖单位为2000股[4] - 2022年4月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4,112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维持该数值[69] - 2022年4月1日公司股份溢价为855,973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维持该数值[69] - 法定股本为100000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和2022年3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本均为14112千港元[145] - 2022年8月30日,公司向黄志坚等四人各授予750000股奖励股份,报告日期,受托人持有39278000股股份[168] - 根据购股计划,所有购股获行使后可能发行的股份最高数目为133333400股,相当于公司中期财务报表日期已发行股本约9.45%[170]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18年8月9日采纳,有效期至采纳日期第10周年前的营业日[168] - 购股权计划于上市日期起计10年期内(直至2022年11月25日)有效,到期后不得再授出或提呈购股,已授未行使购股仍有效[173][175] - 回顾期及至2022年11月25日,购股计划无购股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2022年9月30日及11月25日无尚未行使购股[174] - 2022年9月30日,李先生于公司股份拥有受控法团权益,所持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70,092,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54.57%[179] - 2022年9月30日,黄志坚先生、吴慈飞先生、邓文慈先生、严国文先生于公司股份拥有实益权益,所持已发行股份数目均为750,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0.05%[179] - 2022年9月30日,李堃纶先生于公司股份拥有实益权益,所持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36,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01%[179] - 2022年9月30日,李先生于翠发股份拥有实益权益,翠发所持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499,000股,概约百分比为49.90%[182] - 2022年9月30日,陈彩凤女士于股份拥有配偶权益,所持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70,092,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54.57%[186] - 2022年9月30日,何庭枝先生、张汝桃先生、张汝彪先生、张伟强先生、胡珍妮女士、戴银霞女士、林晓敏女士、吕宁女士于股份拥有相关权益,所持已发行股份数目均为878,956,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62.28%[186] - 2022年9月30日,翠发于股份为实益拥有人,所持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70,092,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54.57%[186] - 上述股权百分比按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1,411,226,450股计算[181] - 张汝彪先生出售由其控制的法团(腾胜有限公司)实益拥有的43,456,000股股份[190] - 张伟强先生出售由其控制的法团(恩
翠华控股(01314)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05 16:36
财务表现 - 翠华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全年收益约为993,300,000港元,较2021年度的956,400,000港元轻微上升约3.9%[11] - 本年度收益约为993,300,000港元,较2021年度的约956,400,000港元增加约3.9%[26] - 已售存货成本约为282,100,000港元,较2021年度的约285,400,000港元减少约1.2%[27] - 毛利约为711,200,000港元,较2021年度的约671,000,000港元上升6.0%[28] - 本年度员工成本约为334,000,000港元,较2021年度的约311,800,000港元上升约7.1%[31] - 本年度除税后亏损约124,000,000港元,较2021年亏损约126,100,000港元有所改善[43] - 於2022年3月31日,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3,300,000港元,较于2021年3月31日减少约63,900,000港元[44] - 本集团的流动比率约为1.0倍,较2021年约0.7倍有所改善[44] - 於2022年3月31日,本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2.8%,较2021年约9.3%有所上升[45]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19,800,000港元,较2021年度减少约5,300,000港元[39] 业务运营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在香港、澳门、中国内地及新加坡共经营85间餐厅,其中在中国内地和新加坡各新开设3间餐厅[10] - 集团在疫情期间通过外卖服务“快翠送”及其他平台加强外卖业务,以抵消社交距离措施带来的影响[10] - 自2022年4月21日起,香港政府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恢复餐饮业堂食服务,预计将对餐饮行业产生积极影响[13] - 集团将继续推广外卖服务,并寻求降低经营成本的可行解决方案,以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13] - 本集团计划在疫情环境下多元化拓展业务及收入来源,积极开拓平台及开发新品牌[59] - 本集团将加快进军海外市场及粤港澳大湾区,预计通过加强营销力度来扩展客源[59] - 本集团将积极推广外卖服务,推出多项营销推广以吸引更多顾客,抵消社交距离措施的负面影响[59] 奖项与补贴 - 集团于2022年度获得多个奖项,包括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優質旅遊服務計劃餐館類別獎項[14] - 本集团获得政府补贴约9,500,000港元,以减轻疫情带来的压力[25] 企业治理 - 公司董事局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要求[96] - 本年度董事局共举行7次会议,所有董事均积极参与,确保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问责制[92]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强调高水平的企业管治以保障股东权益[85]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的角色分开,确保董事局的有效领导与管理[93] - 本公司董事会已成立提名、薪酬及审计委员会,以监督特定事务并确保有效管理[109] 风险管理 - 本集团的风险管理政策明确定义了各层次的角色和责任[144] - 本集团的风险管理方法是一种结构化机制,涵盖战略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和合规风险[149] - 内部审计团队每年会基于风险评估制定年度内部审计计划,以覆盖高风险业务活动[149] - 董事局通过审核委员会持续监督本年度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并认为这些系统有效及充分[150] 社会责任 - 本集团将继续积极回馈社会,参与慈善活动及推广环保措施[58] - 本集团已通过问卷形式向主要持份者进行调查,以为下一份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提供基础[58] - 本集团的下一份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将于2022年8月31日前在官方网站发布[58] 股息政策 - 本集团拟于股东周年大会上建议将各财政年度不低于30%纯利拨作股息分派[172] - 本年度董事局决定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021年亦未派发股息[18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457,286,000港元,较2021年的457,530,000港元略有下降[192] - 本公司将不时检讨股息政策,概不保证在任何特定时期内会提出或宣派股息[173]
翠华控股(01314)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16 18:2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22486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33744亿港元增加20.5%[7] - 除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前盈利为1.01409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178.4万港元增加41.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042.8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764.5万港元减少60.8%[7] - 每股基本亏损为2.21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5.63港仙减少60.7%[7] - 回顾期内公司收益约5.225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约4.337亿港元增加约20.5%[26] - 回顾期内已售存货成本约1.477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约1.364亿港元增加约8.3%,占收益约28.3%(上一回顾期约31.4%)[27] - 回顾期内公司毛利约3.748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约2.974亿港元增加26.0%[30] - 回顾期内公司员工成本约1.688亿港元,较上一回顾期约1.39亿港元增加约21.4%[31] - 回顾期内折旧及摊销约3310万港元,占收益约6.3%(上一回顾期约7.8%);使用权资产折旧约8870万港元,占收益17.0%(上一回顾期约22.8%)[32] - 回顾期内租金及相关开支占公司收益约21.1%,上一回顾期则占28.3%[33] - 其他营运开支从上一回顾期间约9830万港元降至回顾期间约6310万港元,减少约35.8%,占回顾期间收益约12.1%;不计减值及撇销,减少约5.0%[36] - 融资成本为1020万港元,较上一回顾期间减少290万港元,主要为租赁负债利息约980万港元[39] - 应占合营企业溢利约510万港元,上一回顾期间应占亏损约530万港元[42] - 回顾期间亏损约为3040万港元,较上一回顾期间约7680万港元减少60.4%[43] - 2021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461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约1.672亿港元减少约2110万港元[44] - 2021年9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为12.5%,上一回顾期间约为9.3%[45] - 2021年9月30日,或然负债约570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约580万港元[51] - 2021年9月30日,公司聘用约2600名雇员,2020年9月30日约2500名;员工成本由上一回顾期间约1.39亿港元增加约21.4%至回顾期间约1.688亿港元[5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22,486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33,744千港元增长20.46%[61] - 同期,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0,36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3,238千港元收窄58.54%[61] - 期内亏损为30,365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6,818千港元收窄60.47%[61] - 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2.21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5.63港仙收窄60.75%[6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83,309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245,055千港元减少4.96%[67] - 同期,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303,963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07,183千港元减少1.05%[67]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447,212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432,731千港元增加3.34%[67] - 流动负债净额为143,249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25,548千港元增加14.10%[67]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47,636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502,899千港元减少10.99%[70] - 资产净值为592,424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616,608千港元减少3.92%[70] - 2021年4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14,112千港元,2021年9月30日为14,112千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14,112千港元,2020年4月1日(经重列)为14,112千港元,2020年9月30日(经重列)为14,112千港元[73] - 2021年9月30日综合储备为579,566,000港元,2020年9月30日(经重列)为634,725,000港元[7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营运业务产生现金87,64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4,202千港元[7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营运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88,10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1,542千港元[7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0,70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386)千港元[7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71,44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06,921)千港元[7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4,04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7,765)千港元[77] - 2021年9月30日期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6,12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96,974千港元[77] - 2021年截至9月30日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22,486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33,744千港元增长约20.46%[92] - 2021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 产为1,108,727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175,349千港元下降约5.67%[97] - 2021年截至9月30日六个月,餐厅营运收入为512,656千港元,食品销售为9,830千港元[98] - 2021年截至9月30日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147,748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6,356千港元增长约8.36%[104] - 2021年公司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4千港元,较2020年的3,580千港元大幅下降[106] - 回顾期内公司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上一回顾期:无)[109] - 回顾期内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30,428,000港元,上一回顾期约为77,645,000港元[110] - 回顾期内每股基本亏损按相关数据计算得出,两期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110] - 回顾期内公司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3063.8万港元,上一回顾期为1109.3万港元,无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撇销,上一回顾期为72.8万港元[111] - 2021年9月30日应收账款4849千港元,3月31日为4983千港元;其中应收合营企业款项9月30日为311.6万港元,3月31日为321.2万港元[113][116] - 2021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中,少于一个月为23284千港元,3月31日为27743千港元;一至两个月为11597千港元,3月31日为9538千港元;超过两个月为2330千港元,3月31日为1273千港元[117] - 2021年9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74332千港元,3月31日为57413千港元;即期还款9月30日为63977千港元,3月31日为55971千港元;非即期还款9月30日为10355千港元,3月31日为1442千港元[119][124] - 2021年9月30日按要求偿还条款的银行贷款约52770000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125] - 按贷款到期期限,2021年9月30日一年内还款15680千港元,3月31日为5423千港元;第二年还款14878千港元,3月31日为5494千港元;第三至第五年还款13867千港元,3月31日为14195千港元;超过五年还款29907千港元,3月31日为32301千港元[126] - 2021年9月30日及3月31日法定股本均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均为14112千港元[129] - 2021年9月30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租赁物业装修为2669千港元,3月31日为5811千港元;无形资产为1040千港元,3月31日为192千港元[132] - 2021年9月30日银行贷款抵押包括账面价值约9605.6万、13928.4万及4307万港元的楼宇、使用权资产及投资物业(3月31日分别为5716万、12549.1万及零港元),公司及其子公司担保,银行存款2144.2万港元(3月31日为243万港元)[124] - 2021年上半年向合营企业销售食品538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524千港元[136] - 2021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含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酬金)为382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356千港元[140] - 2021年9月30日有抵押银行担保代替租金按金为579千港元,与2021年3月31日相同;无抵押为5105千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5191千港元[144]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94400000港元[14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于香港开设新餐厅及外送中心等项目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738900000港元,剩余55500000港元[149] - 董事局决定不就回顾期间宣派中期股息(上一回顾期:无)[147]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已發行股份1,411,226,450股[159]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地区收益为2.6179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11989亿港元增加23.5%[7] - 中国内地收益为2.56028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19831亿港元增加16.5%[7] - 其他地区收益为466.8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92.4万港元增加142.6%[7] - 回顾期内公司在香港通过第三方网上外卖平台的收入比上一回顾期上升10.6%[20] - 2021年首3季度中国内地餐饮收入类上升29.8%,公司在中国内地以“翠华”品牌经营的餐厅数目多了10间[24] 餐厅运营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在香港、澳门、中国内地及新加坡经营共83间餐厅[13] - 回顾期内,公司关闭2间香港餐厅,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新加坡分别开设1间、3间及2间餐厅[13]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在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及新加坡经营共83间餐厅,回顾期内共开设6间餐厅[19] - 公司计划于2022年第一季前在香港增设3间餐厅[56] - 公司会与新加坡合作伙伴珍宝合作,重开位于Heeren的餐厅[56] 公司获奖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获Business Innovator、传承学院及香港旅游发展局颁发多个重大奖项/认可[15] 管理层薪酬调整 - 全体董事局及高级管理层成员在回顾期及直至中期财务报表日期自愿减薪15%[19] - 各董事自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将月薪/董事袍金调减15%,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继续调减15%[176]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应用了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准则修订本[83] - 2021年修订将COVID - 19相关租金优惠时限由2021年6月30日延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本财年采纳该修订,对2021年3月31日权益期初结余无影响[86][87] - 2020年4月1日,使用权资产初始应用修订本累积影响为9,633千港元,租赁负债为 - 4,036千港元,资产净值为5,597千港元[87] 关联交易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向成路有限公司付租金108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35千港元;向鼎鸿有限公司付租金37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85千港元;2020年向骏杰有限公司付租金4095千港元,2021年无[136] - 2021年上半年已付及应付关联方洗衣服务费2
翠华控股(01314)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9 16:36
翠華集團 TSUI WAH GROUP Tsui Wah Holdings Limited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 Annual Report 202 1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1314 目 錄 2 公司資料 3 主席報告 5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2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 16 企業管治報告 30 董事局報告 46 獨立核數師報告 51 綜合損益表 52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53 綜合財務狀況表 | --- | --- | --- | --- | --- | --- | --- | |-------|-------|----------------|-------|-------|-------|-------| | | 55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 | | | | | 56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 | | | | | 58 | 財務報表附註 | | | | | | | 119 | 投資物業詳情 | | | | | | | 120 | 五年 ...
翠华控股(01314)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16 17:20
(R) 翠菲集團 T W TSUI WAH GROUP Tsui Wah Holdings Limited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1314 Interim Report 中期報告 目 錄 2 公司資料 3 財務摘要 主席報告 4 6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綜合損益表 13 14 綜合全面收益表 15 綜合財務狀況表 綜合權益變動表 17 18 綜合現金流量表 19 中期財務報表附註 企業管治及其他資料 31 本中期報告以環保紙張印刷 。 | --- | --- | |------------------------------------------------------|----------------------------------------------------------------| | | | | 董事局 | 獨立核數師 | | 執行董事 |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 | 李遠康先生(主席) 李堃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