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丘钛科技(01478)
icon
搜索文档
丘钛科技(0147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478[1][5]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中高端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模块制造商[7] - 公司产品涵盖200万像素至2亿像素超薄摄像头模块等多种类型[7] - 公司以自动光学检测(AOI)为核心技术开发和销售全系列自动化设备[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4]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新界沙田安心街11号华顺广场8楼828室[4] - 公司在中国的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江苏昆山[4]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5]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中高端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120] 公司人员变动 - 吴瑞贤先生于2024年3月25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3] - 许晓澄女士于2024年3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 - 吴瑞贤于2024年3月25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141] - 许晓澄于2024年3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2,530,799千元,较2022年的13,759,170千元有所下降[12] - 2023年公司毛利为508,856千元,毛利率为4.1%,2022年毛利为541,342千元,毛利率为3.9%[12][15]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为83,531千元,其中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溢利为81,917千元[12]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为6.9分,摊薄每股盈利为6.9分[15]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为14,942,750千元,负债总额为10,110,999千元,资产净值为4,831,751千元[15] - 2023年公司银行借款为4,370,999千元,较2022年的2,615,977千元有所增加[15] - 2023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90.8%,经调整资本负债净值比率为30.9%[15] - 2023年公司净资产回报率为1.7%[1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每股价格为4.44港元,市值为5,259,349千港元[15] - 2023年公司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683,102千元[15] - 2021和2022年EBITDA原披露金额分别为5.14108亿元和13.77618亿元,更正后为6.33856亿元和14.87283亿元[16] - 201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603951千元、2399551千元、 - 378783千元、1596214千元、1048352千元[22] - 2023年公司营收约125.30799亿元,较上一年的137.5917亿元减少约8.9%[29] - 2023年公司毛利约5.08856亿元,较上一年减少约6.0%,毛利率约4.1%(2022年约3.9%)[29] - 2023年公司利润约8353.1万元,较上一年减少约50.9%[29] - 本年度营业收入约为125.31亿元,较上年度的137.59亿元下跌约8.9%[30] - 本年度毛利约为5.09亿元,较上年度减少约6.0%,毛利率约为4.1%(2022年约3.9%)[30] - 本年度溢利约为8353.1万元,较上年度减少约50.9%[30] - 公司2023年营业额约为人民币125.31亿元,较2022年的约137.59亿元同比减少约8.9%,摄像头模块销售数量同比下滑约11.9%[49][50] - 公司2023年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120.22亿元,较2022年的约132.18亿元同比减少约9.0%[51][52] - 公司2023年毛利约为人民币5.09亿元,较2022年的约5.41亿元减少约6.0%,毛利率约为4.1%(2022年约3.9%)[54][55]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3.84亿元,较2022年的约2.88亿元增加约33.4%[56] - 公司2023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较上年度增加约1.09亿元[56] - 依据新政策,公司2023年增值税进项税额外扣除获约4877万元收入[56] - 公司2023年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收入较上年度增加约3077万元[56] - 公司2023年未到期远期外汇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3188万元,上年度为收益约2063万元[56] - 公司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人民币1978万元,较2022年的约1379万元增加约43.5%,与营业额比率约为0.2%(2022年为0.1%)[57] - 本年度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384,067,000元,较2022年增加约33.4%[58]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费用约为人民币19,783,000元,较2022年增长约43.5%,占营业额比例从0.1%提升至0.2%[59] - 本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总额约为人民币149,254,000元,较2022年增长约5.2%[60][61] - 本年度研发费用总额约为人民币435,550,000元,较2022年减少约7.3%[62][64]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171,327,000元,较2022年增加约186.1%[63][65] - 本年度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人民币49,578,000元,较2022年增长约35.3%[66] - 本年度所得税收入约为人民币15,398,000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63,146,000元[66] - 本年度集团溢利约为人民币83,531,000元,较2022年减少约50.9%[66]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4,370,999,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67.1%[68][69]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2,893,084,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1,544,200,000元[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8.93亿元,较2022年的13.49亿元增加15.44亿元[71]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约3.79亿元,2022年为净流入约10.48亿元[72][74] - 2023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约3.67亿元,2022年为净流出约19.41亿元[73][75] - 2023年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约15.51亿元,2022年为净流入约4.68亿元[76][7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调整资本负债净值比率约为30.9%,较2022年的27.2%增加3.7个百分点[79][80]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余额约为43.71亿元,较2022年的26.16亿元增加约67.1%[79][80] - 2023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予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储备总额约为人民币1,446,752,000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452,465,000元[1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应用于手机的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销量同比分别下降约12.3%和1.1%[29] - 本年度应用于手机的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销售数量同比分别下滑约12.3%和1.1%[30] - 中高端摄像头模组出货占比达到约41.6%,较2022年的约30.0%提升11.6个百分点[31][32] - 本年度摄像头模组平均销售单价由上年度的约29.63元提升至约30.95元,2023年上半年约为29.49元,下半年约为32.16元[31][32] - IoT和车载摄像头模组产品销售数量较上年度增长约15.4%[31][32] 市场环境数据 - 202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年初的6.9646调至年末的7.0827,贬值约1.7%,全年交易日平均汇率约7.0467,较上一年贬值约4.77%[29]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1.7亿台,同比下跌约3.2%[25][27] - 2023年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头戴设备出货量估计为810万台,同比下降8.3%[28] - 202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5.2%,较上一年回升2.2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仅比上一年增长0.2%,其中货物出口金额增长0.6%[25][27] - 2023年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头显出货量为810万台,同比下降8.3%,影响IoT智能终端摄像头模组销售[30]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年初的6.9646调至年末的7.0827,贬值约1.7%,全年平均汇率约为7.0467,较上年度贬值约4.77%[30] - 2023年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5%,达3.261亿台,高于预期的7.3%[36][38] - 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363万台,同比增长1.2%,单价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份额同比增3.7个百分点至27.4%[36][38] - 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2.87亿部,同比增长3.6%,全球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3%[36][38] - 预计2024年AR/VR头显出货量同比增长46.4%,中国AR出货量增速预计达101%[37][38] - 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设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6.5%[37][38] - 2023年中国乘用车零售约2.1699亿辆,同比增约5.6%[39] - 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渗透率35.7%,同比增8.1个百分点[39] - 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048万辆,同比增长72.0%[39] - 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约2169.9万辆,同比增长约5.6%[40] - 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全年渗透率为35.7%,同比提升8.1个百分点[40] - 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销售104.8万辆,同比增长72.0%[40] - 2023年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从年初的0.01209降至年末的0.01201,基本保持稳定[92] - 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年初的6.9646调整至年末的7.0827,贬值约1.7%,全年交易日平均汇率约为7.0467,较上一年的约6.7261贬值约4.77%[92] - 2023年初至年末,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从0.01209贬值至0.01201;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6.9646调整至7.0827,贬值约1.7%,全年交易日平均汇率约为7.0467,较上年度约6.7261贬值约4.77%[93] -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1%,较2023年10月预测的2.9%高出0.2个百分点,2025年预计为3.2%[35] - 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调高到4.6%,较2023年10月预测的4.2%高出0.4个百分点[35] 公司未来计划 - 2024年公司计划使3200万像素及以上应用于手机和其他领域的摄像头模组合计销售数量占比达45%以上,本年度约为40%[43][44] - 2024年公司计划使应用于车载和IoT等非手机领域的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不低于50%[43][44] - 2024年公司计划使应用于手机领域的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不低于5%[43][44] 公司重大事项 - 2024年4月12日,公司审核并通过对理财政策的新修订,扩大理财产品交易对手范围[81] - 2020年12月15日公司就昆山丘鈦中國建议分拆上市向联交所提交申请,2021年4月23日获批准[83][84] - 2021年6月23日昆山丘鈦中國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建议上市申请,2022年8月17日获批准[83][84] - 昆山丘鈦中國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2022年12月30日获受理,仍在审批中[83][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董事会也未批准其他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计划[85] - 集团附属公司印度丘钛被印度相关当局检查,收到评估颁令草案,但集团认为其有正当理由反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计提拨备[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资产约为人民币14.1343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0.49324亿元增长约人民币3.64112亿元[87][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数量为
1Q24 shipment rebound on track; Auto & IoT as next growth drivers
招银国际· 2024-04-11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Q - Tech (1478 HK)的投资评级为“BUY”[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与Q - Tech管理层交流后维持积极看法因高端安卓复苏推动ASP/出货量上升预计2024上半年毛利率改善且竞争缓和2024年第一季度移动/非移动CCM出货量同比增长23%/179%因库存补充客户项目周期和汽车/物联网订单将2024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提高2 - 5%股票以2024 - 2025年市盈率9.7x/7.1x交易认为有吸引力维持“BUY”评级目标价为3.93港元[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总结 - 2023年营收/净利润同比下降9%/52%主要因智能手机需求疲软和毛利率压力但2023下半年营收同比恢复到6%且毛利率环比提高1.1个百分点至4.5%预计2024 - 2025年盈利复苏[2] 财务数据 - 给出了2021 - 2026年的营收、成本、利润等各项财务数据如2024 - 2026年预计营收分别为14794、15840、16823百万元人民币[8][9][10][15] 估值 - 维持“BUY”评级目标价为3.93港元基于11倍2024年预期市盈率(之前为10倍)看好非手机CCM(包括汽车和物联网)长期推动盈利增长即将到来的催化剂包括出货量恢复产品推出和非智能手机CCM订单获胜[12] 公司对比 - 在众多公司中列出Q - Tech的相关数据如市值、市盈率、市净率等数据与其他公司对比Q - Tech的2023 - 2024年市盈率分别为45.8、9.7[13]
丘钛科技(0147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12:14
财务数据 - 本年度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12,530,799,000元,較上年度減少約8.9%[1] - 本年度毛利約為人民幣508,856,000元,較上年度減少約6.0%[2] - 本年度溢利約為人民幣83,531,000元,較上年度減少約50.9%[3] - 每股盈利为6.9人民币,较上年度减少7.6人民币[5] - 年内溢利归属本公司股权持有人为1.61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增加2.53亿人民币[5] - 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70.89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增加10.21亿人民币[6] - 年内其他全面虧損为72.50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增加12.75亿人民币[6] - 二零二三年非流动资产为2,845,043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3,139,819千元有所下降[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11,106,689千元,较去年的8,594,138千元有显著增长[7] - 二零二三年流动负债为4,151,506千元,较去年的2,615,977千元有较大增长[7] - 二零二三年长期银行借款为7,484千元,较去年的14,389千元有所下降[8] 业绩总结 - 本年度合并全年业绩收入为125.31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减少9.6%[5] - 公司中高端攝像頭模組的出貨佔比達到約41.6%,较上年度提升11.6个百分点[65] - 本年度攝像頭模組的平均銷售單價由上年度的約人民幣30.95元提升至約人民幣29.49元[65] - 公司的IoT和車載攝像頭模組產品銷售數量穩健增長,較上年度增長約15.4%[65] 市场展望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10万台,同比增长1.2%,首次实现反弹[68] - 中端以上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87个百分点,达到27.4%[68] - 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亿部,同比增长3.6%[68] - 全球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头显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46.4%,中国市场增速高达101%[68]
AI助力手机行业回暖,高端光学模组收益弹性高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3-12 00:00
全球手机行业趋势 - 2023年Q4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8%,出货量达3.192亿台[17] - 2023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4亿台,跌幅收窄至4%[1] - AI技术将为手机交互带来革命性影响,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5%将是AI手机[2]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重点发展高端光学模组,2023~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124.5亿元、141.6亿元和165.64亿元人民币[3] - 公司在IoT、车载领域市场增速明显,有望保持长期竞争力[38] - 公司手机摄像头模组出货量从2023年Q4开始复苏,高端模组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34] 行业趋势展望 - 2024年是端侧AI手机元年,有望推动行业重回增长[18] - 全球主流手机制造商均布局大模型和端侧AI[26] - 智能手机市场将迎来AI大模型的应用,有望推动部分用户换机[30]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2.73亿元,股价目标为3.76港元/股,股价上升空间20%[3] - 公司预测2023~2025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呈现增长趋势[43] - 公司每股收益预计在2023年为0.09元,2024年为0.23元[2]
港股异动 | 丘钛科技(01478)午后涨超6% 2月摄像头模组销量同比增长7.3%
智通财经· 2024-03-11 13:39
股价表现 - 丘钛科技午后股价涨超6%,截至发稿,涨5.43%,报3.3港元,成交额1246.59万港元[1] 销售数据 - 今年2月丘钛科技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为2869.8万件,同比增长7.3%,主要受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回升和中高端摄像头模组产品及车载摄像头模组产品业务发展良好影响;手机摄像头模组销量为2,795.6万件,同比增加6.1%[2] 分析报告 - 招银国际将丘钛科技目标价从3.6港元上调4%至3.74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认为该股极具吸引力;集团1月出货量复苏强劲,超出预期;2024年上半年高阶智慧型手机需求复苏,2023年盈警及出货量修复,将2024/25年财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33及36%,预计分别年增283%及39%[3]
丘钛科技(0147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21 16:39
公司业务概况 - 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移动终端中高端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模块制造商[5] - 公司主要从事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主要面向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如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品牌、物联网和智能汽车等[5] - 公司是中国少数几家在摄像头模块制造中采用COB、COF、MOB和MOC技术的制造商之一,能够批量生产和销售超薄摄像头模块、双/多摄像头模块、3D模块、屏下指纹识别模块等[5] 市场趋势 -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销售量达9524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308.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7%和37.3%[13]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3年第二季度连续八个季度下滑,全球出货量为2.65亿台,同比下降7.8%[10] - 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在2023年5月达到2603.7万部,同比增长25.2%,显示手机出货量逐步恢复[10] 财务表现 - 本期间,公司的毛利率约为3.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5.3%[18] - 公司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1,692,000,同比下降约86.9%,主要原因是营收下降和毛利率下滑[19] 业务发展 - 公司在智能汽车和物联网领域的摄像头模块业务取得重要发展成果,销量同比增长约64.3%[20] - 公司在AR/VR头显领域取得显著增长,在手机摄像头模块和其他领域的摄像头模块出货量中,32百万像素及以上的比例从28.2%提升至37.1%,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模块的比例从44.2%提升至58.5%[21] 市场预测 - 中国经济在疫情后略有反弹,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在5.7%左右,下半年增速将回升至6%[24] - 智能手機、物聯網和新能源汽車在2023年下半年有望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26] - 智能手機行業普遍認為增長將在2023年底恢復,2024年持續增長[26] 公司战略 - 集团将加强与国内外一线系统商的硬件合作伙伴关系,加速获取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39] - 集团将积极关注市场发展,通过招揽核心团队或收购合并机会,进军车用智能视觉产业链其他环节[39]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决定本期间不宣布任何中期股息[132] - 公司还根据购股权计划向合格参与者授出了总计8956.16万份购股权,分别在2016年10月26日、2017年6月9日、2018年12月7日、2019年6月21日和2020年9月16日授出[92] - 董事会有权向全职或兼职员工、公司董事、顾问、供应商等合格参与者授出购股权,以认购公司新股份[94]
丘钛科技(0147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7 17:05
财务数据概述 - 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销售收入约为54.77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8%[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为1.88亿元,毛利率约为3.4%,较同期的约5.3%下降约1.9个百分点[2] - 2023年上半年溢利约为2169.2万元,较同期减少约86.9%[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约为0.018元[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9.1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91亿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6.33亿元,较2022年的85.94亿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3.14亿元,较2022年的72.49亿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7.60亿元,较2022年的47.67亿元略有减少[8] - 2023年上半年摄像头模组收益4992280千元,指纹识别模组收益394653千元,其他收益89610千元;2022年对应收益分别为6502418千元、550701千元、41668千元[13]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益5476543千元,2022年为7094787千元[13] - 2023年上半年合并收益为5476543千元,2022年同期为7094787千元;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合并溢利为8215千元,2022年同期为141590千元[19]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内地外部客户的收益为4307348千元,2022年同期为6211256千元;2023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为249672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62071千元[21]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64360千元、利息收入为58462千元、外汇收益净额为33196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6395千元、18143千元、 - 10302千元[2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5421千元,2022年同期为24879千元[22][23]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70497千元,2022年同期为456309千元[23] - 2023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5361874千元,2022年同期为6838041千元[2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总计为 - 13477千元,2022年同期为 - 23940千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080.2万元,2022年同期为16616.3万元;2023年中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1.84538亿股,2022年同期为11.83203亿股[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为290009.5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9514.9万元;应收票据为5386.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2.6万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外汇衍生工具(远期合约)负债为3060.5万元,期权合约资产为3885万元;2022年12月31日远期合约资产为1111.1万元,负债为765.6万元,期权合约负债为73万元[34][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为128112.2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918.1万元[36] - 2023年6月30日长期银行借款(无抵押)为230,837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0 [37] - 2023年6月30日短期银行借款(有抵押+无抵押)为4,321,881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615,977千元人民币 [37]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年利率介乎2.36%至5.62%,2022年12月31日介乎1.44%至5.62% [3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929,77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4,584,043千元人民币 [40] - 2023年6月30日应计贸易应付款项为238,475,000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472,756,000元人民币 [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54.77亿元,较同期下跌约22.8%,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169.2万元,同比下滑约86.9%[48] - 本期公司营业额约为54.77亿元,同比减少约22.8%,主要因智能手机销售数量下跌[56] - 本期销售成本约为52.88亿元,较同期减少约21.3%,因营业额减少使物料等成本相应减少[57] - 本期毛利约为1.88亿元,同比减少约49.9%,毛利率约为3.4%,较同期下降[58] - 本期其他收入约为1.88亿元,主要包括外汇期权合约、汇兑收益等项目变动[59] - 本期销售及分销费用约为0.98亿元,较同期增加约14.2%,因加强海外市场及车载业务拓展[60] - 本期研发费用总额约为1.94亿元,较同期减少约25.6%,因提高研发效率优化团队[61] - 本期融资成本约为0.65亿元,较同期增加约163.0%,因银行借款增加及美元借款利率上升[62]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911.8万元,较同期增加约59.8%[63] - 集团本期溢利约为2169.2万元,较同期减少约86.9%,主要因营业收入减少约22.8%及毛利率同比下跌[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约为45.52718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约77.6%,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74.0%[6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6.16261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约9.8779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2.67377亿元[67] - 本期集团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约8971.4万元,同期为净流入约4亿元,主要因营业收入减少及政府补助减少[68] - 本期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63471亿元,同期约为11.01008亿元,本期主要用于购买金融资产[69] - 本期集团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额约为15.0562亿元,同期约为5.40045亿元,主要因银行借款流入及归还等[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1.1%,较2022年6月30日上升约21.4个百分点,较2022年12月31日上升约13.9个百分点[7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员工7212人,较2022年6月30日的9119人明显减少[76] - 本期集团雇员酬金约3.70497亿元,同期约4.56309亿元[76] - 本期通过外汇合约等合计录得汇兑净收益约4194万元,同期约3346.1万元[77]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应用于手机、汽车、物联网及其他智能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12] - 2023年上半年应用于手机的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同比下跌约21.2%[2] - 公司按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两个可呈报分部分别设计、制造及销售对应产品[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摄像头模组可呈报分部收益为4995374千元,指纹识别模组为394653千元,总计5390027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6502418千元、550701千元、7053119千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摄像头模组可呈报分部溢利为179447千元,指纹识别模组为 - 17683千元,总计161764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70163千元、 - 8463千元、361700千元[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应用于手机的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同比下滑约21.2%,毛利率约为3.4%,较同期下跌约1.9个百分点[48] - 公司应用于智能汽车和物联网终端的摄像头模组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约64.3%[48] - 三千二百万像素及以上应用于手机的摄像头模组及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摄像头模组占比由约28.2%提升到约37.1%[49] - 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占指纹识别模组出货数量的比率由约44.2%提升到约58.5%[49] - 公司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在韩系手机品牌的摄像头模组份额持续上升[49] - 公司加强潜望式光学变焦及新型光学防抖产品的研发投入[49] - 公司在IoT、车载、AR/VR头显领域取得进展,将完成战略目标实现业务增长[49] 客户情况 - 2023年有两名交易占公司收益超10%的客户,2022年有三名[14]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收益1517569千元,客户B收益1987608千元;2022年客户A收益1669209千元,客户B收益2144922千元,客户C收益788757千元[15] 财务准则应用 - 公司在中期财务报告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新订及经修订准则[10]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和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1] -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有关递延税项修订本主要影响年度财务报表中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组成部分披露,不影响整体递延税项余额[11] - 公司仍在评估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有关国际税务改革修订本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1] 税收情况 - 集团无需在开曼群岛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缴纳任何所得税[24] - 昆山丘鈦香港按16.5%的税率缴纳香港利得税,印度丘鈦、韓國丘鈦及新加坡丘鈦分别按25%、10%及17%的税率缴纳当地所得税,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为25% [25] - 昆山丘鈦中国、深圳丘鈦附属公司、昆山生物識別附属公司、丘鈦光電附属公司自相应时间起计三年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25] - 公司赚取的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缴税,余下应课税溢利按16.5%缴税[25] - 中国企业派发给非中国居民企业的股息,一般按10%税率征收扣缴税,符合条件的香港纳税居民持有中国企业25%或以上股权,股息收入可享5%宽减预扣税率[27] - 公司因控制附属公司股息政策且确定溢利可能不会在可见将来分派,未确认分派保留溢利应付税项的递延税项负债[27] 市场环境 - 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累计销售952.4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08.6万台,同比增长37.3%,但未达全年销售目标一半[48] - 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65亿台,与2022年第二季度相比衰退了7.8%,中国5月手机出货量2603.7万部,同比增长25.2%[47] - 2023年下半年智能手机、IoT、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良好发展机遇,5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强劲增长[51] - IDC预计AR和VR头显未来数年将持续增长超30%,到2026年出货量达3510万台[51] - 群智咨询预测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有望达8270万辆,同比增长3.8%,中国内地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850万辆,同比增长23%[51] - 2023 - 2026年智能手机将实现1.9%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52] - 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车占比将超30%[53] - 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将向二三线城市下沉,汽车行业加速迭代,利好摄像头模组发展[53] - 2023年车载摄像头全球市场预计价值152亿美元,中国市场有望突破50亿美元,2027年全球规模将达256亿美元[54]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高端摄像头模组产品开拓,加强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52] - 公司要在非手机领域的摄像头模组业务、高端摄像头模组与指纹识别模组业务争取更好发展[52] - 公司认为手机光学长远有广阔发展空间,短期高端产品渗透率有望明显提升[52] - 公司要深入推进大规模智能化制造、新技术研发和垂直链条整合,推进平台、器件、系统集成战略,奉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策略[51] - 公司已取得2022年中国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五名车企中六家的认证,大部分项目已批量生产[54] - 2023年初公司设定全年营运目标,上半年相关指标略优,将其中一项目标占比提升至40%以上[55] 贸易款项与信贷政策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自开出发票之日起30至90日内到期,结余逾期超过3个月的债务人需结清所有未偿还结余才能获得进一步信贷[33]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 [42]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派付末期股息 [42] - 本期董事会决议不派发任何中期股息,同期也无[78] 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50,000,000千股,金额500,000千港元 [43] - 202
丘钛科技(0147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0 17: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1478[2][6] - 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智能移動終端中高端攝像頭模組及指紋識別模組製造商[7][9] - 公司產品覆蓋二百萬像素至二億像素的超薄攝像頭模組等多種類型[7][9] - 公司致力於加強智能視覺產品的光學設計、計算成像及系統集成三方面能力建設[7][9] - 公司推進大規模智能化製造、新技術研發和垂直鏈條整合三大戰略[7][9] - 公司登記辦事處位於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 - 1111, Cayman Islands[5] - 公司香港主要營業地點在新界沙田安心街11號華順廣場8樓828室[5] - 公司中國總部及主要營業地點在江蘇省昆山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台虹路3號[5]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包括中國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6] - 公司獨立核數師是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5] - 这是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后的第九份年度业绩[24]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中高端摄像头及指纹识别模块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131][135] 2022年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3,759,170千元,毛利为541,342千元,年内溢利为170,230千元[12]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14.5分(人民币)[1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3,691,338千元,流动资产为8,594,138千元,资产总值为12,285,476千元[15] - 2022年银行借款为2,615,977千元,其他负债为4,902,094千元,负债总额为7,518,071千元[15] - 2022年资产净值和权益总额均为4,767,405千元[15] - 2022年毛利率为3.9%,纯利率为1.2%,资本负债比率为55.4%,净资产回报率为3.6%[15] - 2022年流动比率为1.2倍,速动比率为1.0倍,每股净资产为4.03元(人民币)[15] - 2022年12月31日每股价格为4.21港元,市盈率为29.85,市值为4,986,905千港元[15] - 2022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514,108千元[15] - 公司本年度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137.59亿元,较去年下跌约26.3%[32][33] - 公司本年度毛利率约为3.9%,较去年的约9.4%下跌约5.5个百分点[34][35] - 公司本年度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70,230,000元,同比下滑约80.3%[36][37] - 2022年公司营业额约为人民币137.59亿元,较2021年的约186.63亿元同比减少约26.3%[59][60] - 2022年公司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132.18亿元,较2021年的约169.01亿元同比减少约21.8%[61][62]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5.41亿元,较2021年的约17.62亿元减少约69.3%,毛利率约为3.9%,2021年约为9.4%[63][65]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益约为人民币1.97亿元,较2021年的约1.53亿元增加约28.3%[64][66]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入净额约为人民币9100万元,2021年则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4978万元[67][70] - 公司本年度销售及分销费用约为人民币1379万元,较2021年的约2287万元减少约39.7%,占营业额比例约为0.1%,与2021年相近[68][71] - 公司本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总额约为人民币1.42亿元,较2021年的约1.61亿元减少约11.9%[69][72] - 公司本年度研发费用总额约为人民币4.70亿元,较2021年的约6.42亿元减少约26.9%[73][74] - 公司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5987万元,较2021年的约3005万元增加约99.2%[75] - 公司本年度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人民币3664万元,较2021年的亏损约5168万元减少约29.1%[75] - 公司本年度录得所得税收入人民币6315万元,2021年的所得税费用约为人民币9445万元[75] - 公司本年度利润约为人民币1.70亿元,较2021年的约8.63亿元减少约80.3%[7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约为26.16亿元,均为短期借款,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17.58亿元增加约48.8%[77][79][90] - 本年度公司溢利约为1.70亿元,较2021年的约8.63亿元减少约80.3%[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3.4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17.43亿元减少约3.94亿元[80][81] - 本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约为10.48亿元,较2021年的约15.96亿元减少约5.48亿元,主要因本年度营业收入较2021年减少约26.3%且毛利率下跌[82][85] - 本年度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为19.41亿元,2021年约为8.80亿元,主要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定期存款和购置设备等固定资产[83][86] - 本年度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约为4.68亿元,2021年现金净流出约为9.42亿元,主要因银行借款所得款项超过偿还金额约6.31亿元[84][8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55.4%,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38.0%增加约17.4个百分点[88][9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资产约为人民币1,049,324,000元,较2021年增长约人民币100,428,000元[9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数量为7,780人,2021年为12,880人[99][100] - 2022年集团雇员酬金约为人民币897,273,000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1,113,635,000元[99][100] - 2022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给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储备总额约为人民币14.52465亿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14.26835亿元[1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 - 应用于手机的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销售数量同比分别下滑约12.4%和2.7%[32][33] - 本年度摄像头模块平均销售单价由去年约人民币35.21元同比下跌约15.8%至约人民币29.63元[32][33] - 指纹识别模块平均销售单价由去年约人民币14.62元同比下跌约34.8%至约人民币9.54元[32][33] - 公司战略性布局的IoT和车载摄像头模块产品销售数量较去年增长约122.7%[32][33] - 2022年应用于手机的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销售数量同比分别下滑约12.4%和2.7%[59][60] - 2022年应用于手机的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平均销售单价同比分别下滑约15.8%和34.8%[59][60] - 非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业务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约122.7%及69.2%[36][37] 市场环境数据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亿台,为2013年以来最低值,下降幅度为11%[28][30] - 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销售量仅为2.86亿台,同比下降13%,为十年最大跌幅[28][30] - 2022年乘用车市场零售约2070万辆,同比增量约55万辆,增长率为1.8%,低于年初预期约3.6个百分点[29][30] - 预计2022年AR和VR头显全球出货量为970万台,较2021年同比下降12.8%,较年初预估出货量差异约12.3%[29][30] - 本年度全球经济发展增长约为3.4%,远低于2021年下半年预测的4.9%,亦低于2022年初预测的4.4%及2000 - 2019年3.8%的平均增长水平[27]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由年初的6.3757调整至年末的6.9646,贬值约9.2%,影响毛利率[34][35] 市场未来预测数据 - 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智能手机市场2023年开始反弹,到2026年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40] - IDC认为,2023年AR/VR头显销售将恢复增长,出货量同比增加31.5%,预计未来几年持续增长超30%,到2026年出货量达3510万台[40] - CPCA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850万辆,渗透率将达36%,较2022年的27.6%增加8.4个百分点[40]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9%,将中国2023年度经济增速预测由4.4%调高到5.2%[41] - IDC预计智能手机市场2023年需求开始反弹,到2026年将实现1.9%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41][44] - IDC认为2023年AR/VR头显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1.5%,到2026年出货量将达到3510万台[41] - 乘联会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850万辆,渗透率将达36%,较2022年的27.6%提升8.4个百分点[41] - 世界权威电子行业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指出,智能手机市场2022年受宏观经济疲软和高通胀影响,2023年将改善,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市场将实现同比增长[44] - 国际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2023年1月8日报告预测,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23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出现复苏迹象[44] - 苹果采用潜望镜镜头将带动安卓智能手机在这方面的投资,使安卓手机摄像头模块制造商受益[44] - 2023 - 2026年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实现1.9%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45] - 2022年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27.6%,较2021年增加12.6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将达36%[49] - 2021年全球平均每辆车配备摄像头模块2.3个,预计2026年将达3.8个[50] - 2021年全球汽车摄像头前装市场规模为122亿美元,后装市场为51亿美元[50] - 2020 - 2026年汽车摄像头前装市场出货量预计从1亿个增至3.7亿个,复合年增长率为24.32%[50] - 2022年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将达36%[51] - 2021年全球平均每台车配置2.3颗摄像头模组,预计2026年将达3.8颗/台[51] - 2021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前装市场达122亿美元,后装市场达51亿美元[51] - 2020 - 2026年车载摄像头前装市场出货数量将从1亿颗增长至3.7亿颗,年均复合增长率24.32%[51] - 2020 - 2024年全球虚拟(增强)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约为54%,其中VR增速约45%,AR增速约66%,2024年两者市场规模均达2400亿元[52][54]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智能视觉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光学产品规格升级持续,对产品集成要求将提升[42][43] -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对摄像头模块像素要求提升,板上芯片封装工艺在车载摄像头模块应用占比将增加[42][43] - 公司需推进大规模智能化制造、新技术研发和垂直链条整合,奉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策略[42][43] - 公司已获超20个汽车品牌认证,获得2022年CPCA公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5企业中6家的认证[50] - 公司将深化与汽车品牌客户的合作,加强与国内外Tier 1系统供应商的硬件合作[50] - 公司将通过招募核心团队或并购进入汽车智能视觉产业链其他细分领域[50] - 公司在VR头显取得进展,成功取得多个品牌设备的透视和定位摄像头模组项目[52][54] - 按销售数量、产品结构和产品平均销售单价综合评估,公司在手机摄像头模组封测行业位列国内前二[53][54] - 公司成功覆盖所有主要应用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品牌[53][54] - 公司将巩固深化与核心客户合作,提升新晋客户合作产品规格,争取成安卓系统主力手机品牌核心供应商[53][54] - 公司2023年目标为3200万像素及以上手机摄像头模块和其他领域摄像头模块合计销售数量占比达35%以上,本年度约为30%,非手机领域摄像头模块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不低于50%[55] 公司荣誉 - 2022年4月,昆山丘钛中国被评为“2022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6] - 2022年12月,昆山丘钛中国获“2021年度研发创新突出贡献奖”[56] - 2023年1月,昆山丘钛中国获vivo“2022年优秀质量奖”和“卓越交付奖”,丘钛生物识别获vivo“2022年最佳交付奖”[56][57] - 2023年1月,昆山丘钛中国获OPPO“2022年度优秀质量奖”[57] 公司资金管理调整 - 2022年12月6日,公司调整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购买审批流程,
丘钛科技(0147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31 16: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478[1][5] - 公司登记办事处位于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 - 1111, Cayman Islands[4]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新界沙田安心街11号华顺广场8楼828室[4] - 公司于中国的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为江苏省昆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台虹路3号[4]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恒生银行、招商银行[5] - 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包括何宁宁、胡三木、范富强[3]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移动终端中高端摄像头及指纹识别模块制造商[6][7] - 公司产品覆盖200万像素至1.08亿像素超薄摄像头模块等多种类型[6][7] - 公司致力于推进大规模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和垂直链条整合三大战略[6][7]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销量分别约为2.13亿个和5065万个,同比分别下降约4.8%和8.6%[16] - 公司摄像头模块平均单价约为30.5元,同比下降约18.7%;指纹识别模块平均单价约为10.9元,同比下降约34.3%[16] - 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销售数量分别约为2.13亿颗和5065万颗,同比分别下跌约4.8%和8.6%[17] - 摄像头模块平均销售单价由约人民币37.5元同比下跌约18.7%至约人民币30.5元,指纹识别模块平均销售单价由约人民币16.6元同比下跌约34.3%至约人民币10.9元[17] - 3200万像素及以上高端摄像头模块产品销售数量占手机摄像头模块产品总销售数量的比例由约32.0%下降约4.4个百分点至约27.6%[18][19] - 三千二百万像素及以上高端摄像头模组产品销售数量占手机摄像头模组产品总销售数量比例由同期约32.0%下降约4.4个百分点至约27.6%[52][53] - 800万像素的ADAS模块已量产出货,多种规格车载摄像头模块产品交付使用[21][22] - 公司在VR头显使用的透视和定位摄像头模块业务取得重要突破,获得多个领先品牌合作项目[21][2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智能手机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3] - 智能汽车领域客户和项目数量增加,管理团队精简,产品设计逐步改善[2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出货跌幅优于智能手机终端的销情[2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获取的客户数量和项目数量较同期有所上升[2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IoT领域切入业内领先企业供应链,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在AR/VR头显领域取得国内主要品牌的摄像头模组和光机设计项目[24] - 公司在手机摄像头模组封测行业位列国内前三,覆盖所有主要安卓系统智能手机品牌[38][39] - 车载摄像头模组方面,公司已取得超十家汽车品牌认证,参与相关系统摄像头模组量产[40][42] - 公司是中国国内手机指纹识别模组出货数量排名前二的制造商之一[43][44] - 受宏观经济和疫情冲击,指纹识别模组非手机品牌客户规格升级焦点,原材料成本下降冲击产品单价[43][44] - 2022年其他领域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目标为较上年度同比增长不低于100%,手机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销售数量目标为较上年度同比减少均不超过5%[48][50] 宏观经济数据 - 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4亿部,同比下降21.7%[9][10]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增长率由年初预期的同比增长1.6%大幅下修至同比减少3.5%[9][10] - 本期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266.1万辆和260.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12][14] - 2022年VR头显预计总销量达1390万台,同比增长26.6%[13][14] - 预计未来三年全球GDP增速分别为2.9%、3.0%及3.0%,较2021年的5.7%急剧下滑[9][10]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较此前的4.4%下跌0.8个百分点[9][10]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同比增长2.5%[9][10] - 2022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2 [28][29] 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2021 - 2026年,预计全球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将从约70亿部增至近100亿部,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1%;销售额将从360亿美元增至590亿美元,CAGR为9.8% [30] - 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至14.53亿部[30] - 2019 - 2024年,预计全球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将从47.65亿部增至65.18亿部,CAGR为6.47% [30] - 2021 - 2026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将从70亿颗增长至近100亿颗,复合年均增长率达7.1%;销售额将从360亿美元增长至59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8%[32] - 2019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将从47.65亿颗升至65.18亿颗,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47%[32] - 2021年全球平均每辆车配置2.3颗摄像头模组,预计2026年将达3.8颗/台[33][34] - 2021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前装市场达122亿美元,后装市场达51亿美元[33][34] - 2020 - 2026年车载摄像头前装市场出货数量将从1亿颗增长至3.7亿颗,年均复合增长率24.32%[33][34] - 2020 - 2024年全球虚拟(增强)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约为54%,其中VR增速约45%,AR增速约66%,2024年两者市场规模均达2400亿元[35][37] - 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稳步提升到14.53亿台[32]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将巩固深化与核心客户合作,提升新客户合作产品规格和项目数量,提升安卓手机市场份额[38][39] - 车载摄像头模组业务,公司将深化与汽车品牌合作,加强与Tier 1系统商合作,切入品牌供应链[40][42] - IoT摄像头模组业务,公司梳理细分市场并与主要企业建立合作,未来关注特定产品机会[41][42] - 指纹识别模组业务,公司将维持市场份额,把握升级机遇,拓展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和场景[43][44] - 公司将加强光学设计、计算成像和系统集成能力建设,加强新产品研发等[45] - 公司推进关联公司镜头业务发展,寻求光学零部件并购项目,争取非手机领域应用突破[46]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期收入约为70.95亿元,同比下降约24.0%[16]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下跌约24.0%至约人民币70.95亿元[17] - 公司毛利率约为5.3%,较同期的约11.6%下跌约6.3个百分点[18][19] - 公司综合溢利同比减少约71.0%[20][22] - 2022年集团营业额约为70.95亿元,较同期约93.36亿元同比减少约24.0%[50] - 2022年销售成本约为67.19亿元,较同期约82.53亿元减少约18.6%[50] - 2022年毛利约为3.76亿元,较同期约10.83亿元同比减少约65.3%,毛利率约为5.3%,同期约为11.6%[52][53] - 2022年其他收益约为1.15亿元,较同期约4400.8万元增加约162.4%[54][57] - 2022年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由同期约3344.7万元增加约6294.8万元至约9639.5万元[54][57] - 2022年集团录得其他净收入约3182.9万元,同期净亏损约3006.3万元[55]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861万元,较同期约691.9万元增加约24.4%[5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与营业额比率约为0.1%,与同期水平相近[56] - 本期其他收入净额约3182.9万元,同期其他亏损净额约3006.3万元;外汇期权合约收益净额约1869.1万元,同期亏损净额约1328.9万元;外汇远期合约收益净额约2507.2万元,同期约527.8万元[58] - 本期销售及分销费用约861万元,较同期约691.9万元增加约24.4%,占营业额比例约0.1%与同期相若[59] - 本期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总额约6931.8万元,较同期约8262万元减少约16.1%[60][61] - 本期研发费用总额约2.60513亿元,较同期约3.17697亿元减少约18.0%[62][63] - 本期融资成本约2487.9万元,较同期约1476.5万元增加约68.5%[64][65] - 本期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1822.7万元,与同期约1821.3万元相当[66][67] - 本期所得税费用约 - 2394万元,同期约8575.5万元;本期除税前溢利约1.4159亿元,较同期约6.56496亿元减少约78.4%[68][71] - 本期溢利约1.6553亿元,较同期约5.70741亿元减少约71.0%;本期营业收入较同期减少约24.0%,毛利率较同期下降约6.3个百分点[69][72]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借款约25.6356亿元,较2021年6月30日约16.37985亿元增加约56.5%,较2021年12月31日约17.5767亿元增加约45.8%;短期借款约25.1356亿元,长期借款5000万元[70][73] -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约4.00413亿元,同期净流出约2.09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11.01008亿元,同期约1.50376亿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约5.40045亿元,同期净流出约3.16397亿元[75][77][78] - 本期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约5.40045亿元,同期现金净流出约3.16397亿元[79] - 2022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53.6%,较2021年6月30日的约38.3%上升约15.3个百分点,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38.0%上升约15.6个百分点[79] - 期末银行借款约为25.6356亿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约16.37985亿元增加约56.5%,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17.5767亿元增加约45.8%[79] - 本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额约为11.01008亿元,同期约为1.50376亿元[7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抵押资产约为11.4034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9.48896亿元增长约1.91448亿元[88][9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数量为9119人,2021年6月30日为10950人[89] - 本期员工薪酬约为4.56309亿元,同期约为5.22836亿元[8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7,094,78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9,335,841千元人民币[17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为6,718,95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8,253,076千元人民币[17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375,830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082,765千元人民币[17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84,696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689,474千元人民币[17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165,530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570,741千元人民币[178][18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 - 72,52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 - 8,346千元人民币[185][18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93,003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562,395千元人民币[18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为24,879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4,765千元人民币[17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18,22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8,213千元人民币[17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为23,940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 - 85,755千元人民币[17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6.7057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33091亿元有所下降[1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86.1070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3.15017亿元有所下降[1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2.0400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0.79125亿元有所下降[1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4.0670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35892亿元有所上升[189
丘钛科技(0147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2 16: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478[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移动终端中高端摄像头及指纹识别模块制造商[8][9] - 公司产品覆盖200万像素至1.08亿像素的超薄摄像头模块等多种类型[8][9] - 公司致力于推进大规模智能化制造、新技术研发和垂直链条整合三大战略[8][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中高端摄像头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1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8,662,626千元,毛利为1,761,982千元,年内溢利为862,846千元[12]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73.2分,摊薄每股盈利为72.8分[14] - 2021年公司资产总值为13,048,108千元,负债总额为8,342,879千元,资产净值为4,705,229千元[14]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9.4%,纯利率为4.6%,资本负债比率为18.3%,净资产回报率为38.0%[14] - 2021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2倍,速动比率为0.9倍[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每股价格为3.98元,市盈率为10.08,市值为11,914,416千港元[14] - 2021年公司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377,618千元[14]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596,214千元[20] - 公司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186.63亿元,较去年的约人民币174.00亿元同比增长约7.3%[28][29] - 集团毛利率约为9.4%,较去年约10.2%轻微下跌约0.8个百分点[33][34] - 公司2021年营业额约为人民币186.63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约7.3%,主要得益于摄像头模块销售数量同比增长约22.1%[70] - 公司2021年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169.01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约8.1%,主要因本年度营业收入增长使原材料成本增加[71] - 公司2021年毛利约为人民币17.62亿元,较2020年轻微下跌约0.5%,毛利率约为9.4%,2020年约为10.2%[72][73] - 公司2021年其他收益约为人民币1.53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18.2%,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约人民币2036.2万元[75][77] - 公司2021年其他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4977.7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41.8%,主要因计提联营公司权益减值等[76][78] - 公司2021年销售及分销费用约为人民币2286.7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12.3%,占营业额比例约为0.1%,与2020年相若[80] - 公司2021年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总额约为人民币1.61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5.8%,主要因员工薪酬及劳务支出增加[81][83]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总额约为人民币6.42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8.9%,因积极招揽研发人才[82][84] - 公司2021年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3005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43.9%,因调整银行借款结构使年利率下降[85][86]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人民币51,682,000元,较2020年增加约125.8%[87] - 集团本年度所得税费用约为人民币94,451,000元,同比减少约27.3%[87] - 集团本年度溢利约为人民币862,846,000元,较2020年增加约2.7%[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1,757,670,000元,较2020年增加约39.1%[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743,070,000元,较2020年减少约人民币240,446,000元[89][90] - 集团本年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约为人民币1,596,214,000元,较2020年减少约人民币2,007,737,000元[91] - 集团本年度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为人民币880,473,000元,较2020年有所增加[92] - 集团本年度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为人民币942,199,000元,较2020年减少约人民币372,670,000元[9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8.0%,较2020年增加约3.4个百分点[9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资产约为人民币948,896,000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长约人民币515,729,000元[9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数量为12,880人,2020年12月31日为10,595人[100] - 2021年度,集团雇员酬金约为人民币1,113,635,000元,2020年约为人民币923,108,000元[100] - 本年度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年初6.5249调至年末6.3757,升值约2.3%[103][104] - 本年度公司外汇收益和外汇远期合约收入超此前委托的外汇期权合约损失,录得汇兑收益约620000元,2020年录得汇兑损失约45952000元[105] - 2020年汇总录得汇兑损失约4595.2万元,2021年录得汇兑收益约62万元[10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总额约为人民币14.27亿元(2020年约13.72亿元)[144] - 公司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14.3%(2020年约15.1%),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约52.7%(2020年约52.0%)[143] - 公司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营业额约37.0%(2020年约30.1%),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约87.1%(2020年约95.9%)[1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的销售数量分别同比上升约22.1%和约24.6%[28][29] - 3200万像素及以上的高端摄像头模块产品销售数量占比由去年的约24.2%提升约7.5个百分点至约31.7%[28][29] - 800万像素及以下的摄像头模块产品销售数量占比由去年的约28.7%上升至约34.6%[28][29] - 本年度摄像头模块的平均销售单价由去年的约人民币38.72元同比下跌约9.1%至约人民币35.21元[28][29] - 摄像头模块产品销售数量约47933万颗,较去年约39259万颗增长约22.1%[30][31] - 指纹识别模块产品销售数量约11458万颗,较去年约9194万颗同比增长约24.6%[32][34] - 指纹识别模块平均销售单价由去年约人民币22.86元下跌约36.0%至约人民币14.62元[32][34] - 2022年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较上年度同比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62][64] - 2022年其他领域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较上年度同比增长不低于100%[62][64] - 2022年指纹识别模组销售数量较上年度同比增长不低于20%[62][64] 行业市场数据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为13.5亿部,较上一年增长约5.3%[23]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长近1.7倍至约300万辆,2022年预计销量超550万辆[26] - 2021年VR和AR头显销量超900万台,按年增长3.5倍,预计至2025年,两者合计年销量将达328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45.9%[26] - 2024年全球物联网的联接量将接近650亿台,是手机联接量的11.4倍[26]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为13.5亿台,较上年度增长约5.3%[25] - 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0.0%[25]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增长率预期为3.5%[47][49] - 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3.51亿台,同比增长约13.9%,其中5G手机约2.66亿部,同比增长约63.5%,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约83%[48][49]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采用双摄及以上方案的占比达92.1%,2021 - 2025年3200万像素及以上的摄像头模块在全球智能手机后置摄像头模块主摄中的市场占有率到2023年将超50%[48][49] - 2021年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高端品牌智能手机后置摄像头主摄模块分辨率达3200万像素及以上的比率超60%[48][49] - 预计到2025年全球5G手机用户将达25亿,中国产品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一半[50] - 预计到2025年中国符合SAE定义的L2和L3级别的乘用车占比将分别达30%和12%,对应每辆车使用摄像头模块数量约为3个和8个,高于当前平均约1.7个[50] - 2020 - 2024年全球虚拟(增强)现实行业年均增长率约54%,其中VR增长率45%,AR增长率66%,2024年两者市场规模均达2400亿元[50] - 2025年全球5G手机用户数量将达25亿,中国产品将占全球约一半市场份额[52] - 2025年前中国达到L2和L3级别的乘用车占比将分别达30%和12%,使用摄像头模组数目分别约3颗和8颗[52] - 2020 - 2024年全球虚拟(增强)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约为54%,其中VR增速约45%,AR增速约66% [52] - 2024年VR和AR市场规模均达2400亿元人民币[52]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一套高等智能驾驶方案常配置十二至十六颗摄像头模块[35][36] - 公司已在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等品牌车型交付车规级摄像头模块[35][36] - 公司已通过Continental Automotive等多家汽车企业合格供应商资格认证[35][36] - 摄像头模块销售数量增长低于公司发展目标,受疫情和半导体产能影响[30][31] - 指纹识别模块销售数量增长低于公司目标,因安卓中高端手机销量差[32][34] - 集团加大IoT和车载摄像头模块业务拓展,但未形成规模效益[33][34] - 2021年VR和AR设备步入提速增长阶段,公司AR眼镜摄像头模块成功批量出货,2022年相关项目将陆续量产[37][39] - 公司在其他IoT智能视觉产品发展取得进展,与大疆、科沃斯等建立合作关系[38][39] - 公司跻身3200万像素及以上高端单摄像头模块的中国三大制造商之一,成功量产和销售6400万像素和1.08亿像素产品[40][41] - 2021年公司取得TDK Taiwan Corporation共151项摄像头模块技术授权,助力抢占OIS功能高端摄像头模块市场[40][41] - 公司掌握多群组镜头光学校准等多种特殊模块工艺,已进入送样或量产阶段[40][41] - 2021年公司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市场份额持续提升[42][44] - 昆山第三期和印度第二期生产基地产能扩充有序推进,以满足手机、车载和IoT领域需求[42][44] - 2021年公司首次发布五年(2021 - 2025年)经营发展战略规划[43][44] - 2021年公司智能手机摄像头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综合能力提升,产品结构和销售规模改善[43][44] - 2021年智能汽车领域获取的客户和项目数量较去年倍数上升,IoT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43][44] - 公司手机摄像头模组封测行业位列国内前三,已覆盖所有主要安卓系统智能手机品牌[53][54] - 公司车载摄像头模组已取得超十家汽车品牌认证,并参与相关系统摄像头模组量产[55][57] - 公司指纹识别模组出货量位列国内前二,获主要客户认可[58] - 公司在IoT摄像头模组领域梳理细分市场,与主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56][57] - 公司将加强光学设计、计算成像和系统集成三方面能力建设[59] - 公司将推动印度生产基地建设和扩张[59] - 公司是中国国内手机指纹识别模组出货数量排名前二的制造商之一[60] 公司荣誉 - 2021年1月,昆山丘钛中国获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供应链金融战略合作伙伴”奖项[63] - 2021年4月,昆山丘钛中国获“2021年摄像头行业年度最佳雇主奖”[66] - 2021年9月,昆山丘钛中国获苏州市政府“2020年度投资贡献奖--外资稳增长突出贡献奖”[66] - 2021年12月,昆山丘钛中国获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2021年度优质合作伙伴”奖项[66] - 2022年1月,昆山丘钛中国获大疆“2021年度优秀供应商奖”[66] - 2022年3月,昆山丘钛中国获昆山高新区“2021年十大制造业纳税企业”奖项[67] 公司上市相关 - 2021年公司是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后发布第八份年度业绩[21][24] - 2021年6月23日,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并于6月30日获受理[94] - 2020年12月15日公司就昆山丘鈦中國分拆上市向联交所提交申请,2021年4月23日获批准,6月23日昆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