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家佳康(01610)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中粮家佳康(01610)盘中拉升逾6% 内外围共振利多猪价 公司去年实现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4-07 11:17
文章核心观点 中美互加关税升级利多猪价,生猪板块避险属性及投资逻辑强化,建议积极配置;中粮家佳康2024年业绩符合市场预期,盈利增长,生猪养殖回归成长轨道 [1][2] 公司表现 - 中粮家佳康盘中拉升逾6%,截至发稿涨4.55%,报1.61港元,成交额2.56亿港元 [1] - 2024年度公司实现收益163.26亿元,同比减少5.29%;股东应占溢利5.38亿元,上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959.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 行业影响 - 中美互加关税升级,利多国内农产品整体价格,多维度利多猪价 [1] - 2025年猪价中枢有支撑且逐步进入阶段性上行期,关税驱动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及进口肉类成本抬升,内外围共振利多猪价 [1] 公司发展 - 公司生猪养殖强抓经营管理,回归成长轨道,成本压降趋势有望延续 [2] - 2024年末公司种猪存栏34.5万头,较2022/2023年末提升4.5%/45.6%,在建产能154万头,有望支撑2025年出栏量超500万头 [2]
中粮家佳康(0161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2:21
生猪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生猪出栏量3560千头,较2023年的5200千头下降31.5%[2] - 2024年商品大猪销售均价16.53元/公斤,较2023年的14.55元/公斤增长13.6%[2] - 2024年生猪养殖及销售收益3231292千元,2023年生猪养殖及销售收益4443555千元[23][26] - 2024年全国生猪出栏量7.03亿头,同比下降3.3%;猪肉产量5,706万吨,同比下降1.5%[60] - 2024年全国生猪均价16.71元/公斤,同比增长11.5%[60] - 2024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78万头,较上年末降低1.5%,较2022年最高点累计去化7.1%[60] - 2024年生猪养殖分部业绩2.59亿元,同比增长137.4%[64] 生鲜猪肉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生鲜猪肉销量262千吨,较2023年的245千吨增长7.1%[2] - 2024年生鲜猪肉业务中品牌收入占比29.4%,较2023年的26.6%增加2.8个百分点[2] - 2024年生鲜猪肉销售收益4795181千元,2023年生鲜猪肉销售收益4141252千元[23][26] - 2024年生鲜猪肉销量26.2万吨,同比增长7.1%;品牌盒装猪肉销量4232万盒,同比增长9.8%;亚麻籽猪肉销量同比增幅超70%;生鲜猪肉分部业绩同比减亏6958万元;亚麻籽猪肉毛利贡献超生鲜猪肉分部毛利的50%[74] 品牌盒装猪肉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品牌盒装猪肉销量42317千盒,较2023年的38557千盒增长9.8%[2] 肉类进口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肉类进口销量66千吨,较2023年的68千吨下降2.5%[2] - 2024年进口肉类产品销售收益1799722千元,2023年进口肉类产品销售收益2207010千元[23][26] - 2024年中国肉类进口总量667万吨,同比减少9.7%,猪肉进口量107万吨,同比下降30.8%,牛肉进口量287万吨,同比增长5.0%[63] - 2024年肉类进口分部业绩5823万元,同比增长40.1%[77] - 2024年肉类进口分部进口分销量6.6万吨[64] 饲料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饲料销售收益5758906千元,2023年饲料销售收益5669629千元[23][26] - 2024年饲料分部业绩2.02亿元[64] 肉制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肉制品销售收益741100千元,2023年肉制品销售收益776505千元[23][26] - 肉制品业务中牛肉饼、香肠两大单品系列销量占比60%以上[7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63.26亿元,较2023年的172.38亿元下降5.3%[2][5][23][26][33][80] - 2024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年内溢利2.75亿元,较2023年的1.52亿元增加1.23亿元[2][5] - 2024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59亿元,调整后为5.38亿元[2][5]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0.1175元,2023年为亏损0.0022元[2][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4,043,794千元,2023年为11,946,609千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6,313,027千元,2023年为6,848,029千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8,441,618千元,2023年为7,399,193千元[12]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 2,128,591千元,2023年为 - 551,164千元[12]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1,915,203千元,2023年为11,395,445千元[12]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2,321,899千元,2023年为731,083千元[12] - 2024年资产净值为9,593,304千元,2023年为10,664,362千元[1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6.10亿元,2023年除税前亏损83.2万元[33] - 2024年各分部业绩总和4.98亿元,2023年为2.69亿元[33]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计2.77亿元,2023年为2.32亿元[36] - 2024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净额1.41亿元,2023年为6.62亿元[36] - 2024年未纳入计量分部业绩的折旧及摊销872万元,2023年为245万元[37] - 2024年未纳入计量分部业绩的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8万元,2023年为2万元[37]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26,250千元,2023年为157,924千元[41]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23,727千元,2023年为142,933千元,2024年资本化借贷成本年利率为2.84%,2023年为3.95%[4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相关的销售成本总额为15,857,769千元,2023年为15,592,181千元[4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55,495千元,2023年为33,794千元,中国附属公司两年税率均为25%[4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538,216千元,2023年亏损9,597千元;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581,998千股,2023年为4,429,231千股[48] - 2024年应收账款总额为282,574千元,2023年为274,250千元[49] - 2024年12月31日,计入应收账款余额的逾期应收款项为908千元,2023年为7,738千元;逾期90天或以上的为139千元,2023年为1,204千元[51]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893,278千元,2023年为820,999千元[52] - 2024年末应付账款893,278千元,其中1年以内892,090千元,1 - 2年1,188千元[53] - 2024年集团毛利率在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7.4%,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81] - 2024年集团销售及分销支出、行政支出合计为11.18亿元,与去年同期11.09亿元基本持平[82] - 2024年集团融资成本为1.24亿元,较2023年同期1.43亿元减少0.19亿元[83] - 2024年集团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合计为收益3.66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24亿元[84] - 2024年集团录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盈利2.75亿元,2023年同期为1.52亿元[85] - 2024年股本回报率为5.5%,2023年为 - 0.3%;资产回报率2024年为2.8%,2023年为 - 0.2%[88] - 2024年EBIT利息覆盖率为5.61倍,2023年为0.99倍;EBITDA利息覆盖率2024年为11.52倍,2023年为5.86倍[88] - 2024年流动比率为0.75,2023年为0.93;净债务对权益比率2024年为52.8%,2023年为28.5%[8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0.64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0.64亿元;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115.19亿元[90] - 2024年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14.47亿元,2023年同期为12.86亿元;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2024年为15.05亿元,2023年同期为8.42亿元[91]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6.52亿元,2023年同期为18.72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为18.97亿元,2023年同期为7.98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为7.44亿元,2023年同期所用为5.80亿元[92]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81,998,323股;计息银行借贷约为42.31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44.96亿元;年利率介乎0.62%至3.45%,2023年12月31日介乎1.90%至3.65%[93] - 2024年12月31日来自关联方的贷款约为18.9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6.06亿元[94]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约为95.9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06.64亿元;净债务约为50.66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0.38亿元[95] - 2024年资本开支为24.96亿元,2023年同期为10.66亿元;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15.5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1亿元[98][99] - 2024年12月31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33.0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2亿元[100] - 2024年和2023年销售成本分别增加7.41亿元和减少6.99亿元[101] - 2024年农产品收获时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产生收益7.96亿元,2023年同期损失8.31亿元[101] - 2024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销售成本产生收益2.25亿元,2023年同期损失0.54亿元[101] - 2024年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影响净额为收益2.79亿元,2023年同期为损失1.87亿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持续经营业务雇佣员工13,006名,2023年为11,951名[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薪酬总额约为18.18亿元,2023年为17.33亿元[102] 公司战略与项目进展 - 2024年公司以约1569百万元现金收购中粮嘉华100%股权[15] - 2024年公司战略收购中粮嘉华实业有限公司完善饲料加工产能布局[54] - 2024年吉林长岭33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投产,另有154万头项目在建[55] - 2025年1月呼和浩特18万吨饲料厂投产,另有66万吨产能推进中[56] 市场宏观数据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餐饮收入5.6万亿元,同比增长5.3%[61] 公司经营与风险防控 - 公司于中国大陆销售生猪、饲料等产品并提供肉类代理采购服务,收益于货品或服务控制权转移时确认[30] - 除部分客户外,公司要求客户预付全额款项,信贷销售一般信贷期为交付后180天内[30] - 所有合约年期为一年或一年以下,未履行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不予披露[30] - 公司有五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包括生猪养殖、饲料、生鲜猪肉、肉制品、肉类进口分部[31] - 公司2023年的分部资料已重列,犹如该年一直经营这些分部[31] - 厘定公司可呈报分部时无合计经营分部[32] - 2024年外部客户分部收益总计163.26亿元,2023年为172.38亿元[33]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所有收益均来自中国大陆[3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大陆[38] - 2024年和2023年无单一外部客户交易收入占公司收益10%以上[39] - 公司面临价格、疫病、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风险,并制定相应制度防控[103][104][105][107] - 2025年公司将抓经营强管理、谋科技促创新、树品牌拓渠道、优布局扩规模、筑团队激活力[10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采纳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除守則條文C.2.1偏離事项外,2024年一直遵守守则条文[110] - 2022年6月10日至2024年3月7日,江国金兼任董事会主席与总经理;自2024年3月7日起,高翔任董事会主席,4月15日起,张楠任总经理,此后遵守守则条文C.2.1 [11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4年各董事均遵守规定[112] - 2024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库存股份[113] - 公告日期,集团无2024年12月31日后需披露的重大期后事项[114]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4年度
中粮家佳康(0161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6:36
公司概况 - 本公司為中糧集團旗下的肉類業務平台,於2016年11月1日在聯交所主板上市[5] - 本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及屠宰分割、生鮮豬肉及肉製品生產、經銷與銷售,及肉類產品進口分銷[5,6] - 本公司在吉林、內蒙古、河北、河南、江蘇、湖北等省市建有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及配套飼料廠,計劃進一步擴張生豬養殖產能[7] - 本公司在江蘇、湖北、吉林、內蒙古擁有四座現代化屠宰加工基地,在廣東及北京擁有兩座分割中心,大力開展品牌化運作[10] - 本公司在江蘇、廣東擁有兩座現代化肉製品加工基地,通過「萬威客」、「家佳康」兩大品牌覆蓋國內主要一線城市的肉製品消費市場[10] - 本公司將進口肉類產品與國內加工能力及重點客戶服務相結合,為國內知名食品加工企業、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等提供高附加值產品[11] 行業及市場分析 - 生豬供應寬鬆局面有所緩解[13] -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質要求提升[13] - 豬肉進口量大幅下降,牛肉進口量持續增加[15] 業務發展 - 公司聚焦生產管理,大力開拓渠道,各項業務穩健發展[19] - 公司新建生豬養殖產能主要集中在吉林優勢區域[20] - 公司積極探索智慧養殖,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20] - 公司加大基因芯片檢測,加快推進種群輪換,高性能種豬佔比提升[21,22] - 公司開發"減負還田"技術,創建綠色循環農業產業鏈[24] - 公司北京平谷分割中心投產,提高華北生鮮市場供應效率[25] - 公司加快產品研發和渠道推廣,"家佳康"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25] - 二零二四年八月,中糧家佳康亞麻籽豬及豬產品成功通過無抗產品認證,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進一步增強[30] - 以亞麻籽豬肉為核心,提升產品便利性和附加值,在門店研發亞麻籽水餃、灌腸、肉粽、肉包等便捷化即烹產品,並根據區域特色開發新產品,提升裝盒率[30] - 系統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大力開拓有渠道示範作用的優質終端客戶[30] - 繼續聚焦體育營銷,續約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贊助「2024武漢馬拉松」及「2024北京半程馬拉松」強化家佳康體育基因[30] - 持續開展互動性品牌活動,如「生產基地參觀」、「社區餃子大賽」,贊助世界鍋包肉大賽,傳遞亞麻籽豬肉安全健康品質[30] 財務表現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團營業收入為人民幣45.71億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人民幣58.18億元減少人民幣12.47億元[32]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團毛利率在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前為-3.5%,同比下降10.0個百分點,毛利率下降主要來源於生豬養殖業務[32]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團銷售及分銷支出、行政支出合計為人民幣3.80億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4.09億元減少人民幣2,879萬元,主要為提升運營效率[32]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團融資成本為人民幣0.61億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人民幣0.71億元下降人民幣1,051萬元,主要為加快資金周轉[32]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團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虧損合計為收益人民幣2.13億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減少人民幣0.57億元,主要是本期匯兌收益人民幣371萬元,去年同期匯兌收益為人民幣1.36億元[33] 財務管理 - 本集团透过中糧財務訂立財務服務協議及委託貸款框架協議,同時在中國大陸使用資金池,以更有效的使用現金、降低本集團的平均借貸成本及加快本集團內公司間的結算服務[1] - 本集團的若干附屬公司從事肉類進口業務或擁有外幣借款可能令我們承擔主要是與美元、港元相關的匯率風險,我們密切關注匯率波動,適時採用貨幣遠期合約以對沖大部分匯率風險[1]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人民幣5.07億元,現金及銀行結餘減少主要為本公司加快現金周轉效率,適當減少現金頭寸[1]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流動比率為0.91,未動用銀行融資額度為人民幣129.27億元[1] 經營指標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團EBITDA(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前)為人民幣1.03億元,EBITDA(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後)為人民幣6.51億元[2][3]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團經營活動所用現金為人民幣6.50億元,投資活動所用現金為人民幣5.20億元,融資活動所得現金為人民幣5.07億元[4]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有計息銀行借貸約人民幣29.28億元,其中一年以內到期的為人民幣21.07億元[5]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有固定利率借款人民幣24.84億元,浮動利率借款人民幣4.44億元[5]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有來自關聯方的貸款約人民幣23.27億元[5]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净资产约为人民币94.91亿元[46]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净债务约为人民币47.49亿元,净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50.0%[46]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团的资本开支为人民幣5.23亿元,主要用于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养殖场以及北京市生鮮豬肉分割中心的建设[47,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幣10.95亿元[48] - 本集团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於2024年6月30日為人民幣30.73億元,2023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22.02億元[48] - 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本集團利潤的影響淨額為2024年上半年盈利人民幣6.38億元,2023年同期為虧損人民幣6.54億元[49,50]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共有9,800名員工,2024年上半年薪酬總額約為人民幣6.59億元[51] 經營策略 - 持續提升出栏量和养殖效率,全面压降养殖成本[1] - 系统构建防疫体系,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缩小场区间成绩差距[1,2] - 加快核心业务规模扩张,提升布局质量,新项目全面引入智能化养殖技术[1,2,3] - 构建安全生产体系,落实食品安全要求,健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3,4] -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激励措施,激发团队活力[5] 公司治理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概無於本公司或其任何關聯法團擁有任何權益或淡倉[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主要股東於本公司股份及相關股份的好倉總數如下[67][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並無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上市證券[70] - 本公司已採納企業管治守則的原則及守則條文[71] - 除偏離守則條文C.2.1外,本公司一直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71][72] - 自2024年3月7日起,高翔博士獲任董事會主席;自2024年4月15日起,張楠博士獲任本公司總經理[72] - 本公司董事會現時由兩名執行董事、兩名非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72] - 本公司將會繼續不時檢討現行的董事會架構[72] - 本公司管理層積極遵守中國、香港及國外企業管治的最新要求[74] 中期財務報告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7]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亦已由本公司核数师天職香港会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根據香港審閱委聘準則第2410號進行審閱[79] - 董事會已決議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77] - 自2023年年報日期以來,董事會及董事資料發生以下變更[77]: - 石勃先生辭任非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77] - 陳志剛先生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及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77] - 趙瑋博士不再擔任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傅廷美先生獲委任為薪酬委員會成員[77] 財務摘要 - 公司上半年收益為45.71億人民幣,同比下降21.4%[86] - 公司上半年毛利為-5,675萬人民幣,同比下降109.4%[86] - 公司上半年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5.84億人民幣,同比下降211.9%[86] - 公司上半年除稅前利潤為2.51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51.5%[86] - 公司上半年權益工具公允價值損失為163.8萬人民幣,同比下降97.8%[89] - 公司上半年外幣折算差額損失為365.9萬人民幣,同比下降82.9%[89] - 公司上半年全面收益總額為2.44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38.1%[89] 財務狀況 - 公司上半年總收入為人民幣5,450,974千元[94] - 公司生物資產總額為人民幣3,073,022千元[94] - 公司流動負債總額為人民幣6,014,571千元[96] - 公司非流動負債總額為人民幣1,533,916千元[96] - 公司資產淨值為人民幣9,490,591千元[96] - 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人民幣9,378,909千元[96] - 公司非控股權益為人民幣111,682千元[96] - 公司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0549元[94] - 公司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收益總額為人民幣246,557千元[94] - 公司上半年歸屬於非控股權益的綜合收益總額為人民幣-2,149千元[94] 權益結構 - 公司權益總額為人民幣92.47億元[100] - 公司保留溢利為人民幣42.73億元[100] - 公司股本為人民幣16.69億元[100] - 公司非控股權益為人民幣1.14億元[100] - 公司按公允價值計入其他全面收入的儲備為人民幣4.75億元[100] - 公司法定儲備金為人民幣8.59億元[100]
中粮家佳康(0161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2:08
业务规模与销售数据 - 生猪出栏量158.4万头,同比降35.3%[2] - 生鲜猪肉销量12万吨,同比降2.2%[2] - 生鲜猪肉销量12.01万吨,其中亚麻籽猪肉销量同比增幅超100%,分部业绩同比减亏1606万元[46] - 肉类进口销量3.3万吨,同比降9.1%[2] - 2024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3.64亿头,同比降3.1%;猪肉产量2981万吨,同比降1.7%;6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较2022年最高点累计去化8% [4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肉类进口总量330万吨,同比减13.4%;其中猪肉进口量51万吨,同比降45.3%;牛肉进口量144万吨,同比增17.0% [43] 产品价格 - 商品大猪销售均价15.28元/公斤,同比升4.6%[2] - 2024年第二季度生猪价格明显回升,6月底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为18元/公斤,较23年底上涨22.4% [41] 业务收入与占比 - 生鲜猪肉业务中品牌收入占比26.7%,同比增0.5个百分点[2] - 营业收入45.71亿元,同比降21.4%[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益为45.708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8.1841亿元有所减少[13] - 2024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及销售收益为12.2659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0.71204亿元下降[13] - 2024年上半年生鲜猪肉销售收益为20.6307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0.86701亿元略有下降[13] - 2024年上半年进口肉类产品销售收益为9.0435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2.72652亿元下降[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4570820千元,2023年同期为5818410千元,同比下降约21.44%[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5.7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8.18亿元下降21.4%[48][49] 盈利情况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87亿元,调整后溢利2.51亿元[3] - 每股基本盈利0.0549元,去年同期亏损0.1099元[2]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2.44亿元,去年同期开支6.42亿元[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251214千元,2023年同期为171001千元,同比增长约46.91%[17] - 2024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分部业绩亏损375158千元,2023年同期盈利183885千元[17] - 2024年上半年生鲜猪肉分部业绩亏损27633千元,2023年同期亏损43697千元,亏损幅度收窄[17] - 2024年上半年肉制品分部业绩盈利21675千元,2023年同期盈利7294千元,同比增长约197.16%[17] - 2024年上半年肉类进口分部业绩盈利28208千元,2023年同期盈利23519千元,同比增长约19.94%[1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179686千元,2023年同期为115431千元,同比增长约55.67%[2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33642千元,2023年同期为154435千元,同比下降约78.22%[2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60531千元,2023年同期为71044千元,同比下降约14.80%[23] - 2024年上半年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为2641千元,2023年同期为79千元,同比增长约3243.04%[2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总额为46.27571亿元,2023年同期为52.15241亿元[2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51445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4.69646亿元[2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91.8万元,2023年同期抵免236万元[2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净亏损3.89亿元[44] - 2024年上半年肉类进口分部盈利2821万元,同比提升19.9%;肉制品分部盈利2168万元,同比提升197.2%[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净亏损3.89亿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1.68亿元[48][5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在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 -3.5%,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50] - 2024年上半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净额为盈利6.38亿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6.54亿元[62]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3]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均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28]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69]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15.8810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1.09373亿元有所增加[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4.5097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20959亿元有所增加[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0.1457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56381亿元有所减少[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5.6359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 -11.35422亿元亏损减少[8]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5.4848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84149亿元有所增加[7][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94.9059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2.46183亿元有所增加[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0408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1646亿元[2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关联公司贸易性质款项为1.700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767亿元[3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关联公司贸易性质款项为9.157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3677亿元[3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6461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1243亿元[3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07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1.69亿元[5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91,2023年12月31日为0.82;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129.27亿元[5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计息银行借贷约29.28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40.41亿元[5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约为94.91亿元,净债务约为47.49亿元,净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50.0%[5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为10.9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6亿元[6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30.7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2亿元[62] 成本与开支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支出、行政支出合计3.8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879万元[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为0.61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051万元[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开支为5.23亿元,2023年同期为4.19亿元,主要用于吉林、内蒙古、河南养殖场及北京生鲜猪肉分割中心建设[59][60]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雇佣9800名员工,2023年6月30日为10029名[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薪酬总额约为6.59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6.71亿元[63] 公司概况与上市信息 - 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肉类业务平台,2016年11月1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业务涵盖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等[36] 行业环境 - 202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万亿元,同比增4%,其中餐饮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7.9% [42] 公司发展动态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建生猪养殖产能,集中在吉林优势区域,6月底种猪及后备猪存栏33.7万头[45] - 2024年8月北京平谷分割中心正式投产,与内蒙古屠宰加工基地联动[46] - 2024年8月中粮家佳康亚麻籽猪及猪产品成功通过无抗产品认证[4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价格风险,包括玉米、豆粕、生猪及猪肉等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国内外冷冻肉类产品差价波动[64] - 公司面临疫病风险,制定多项制度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65] - 公司面临食品安全风险,制定多项制度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工作[66]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风险,制定多项制度规范安全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67] 未来规划 - 2024下半年公司将抓经营、强管理、优布局、防风险、筑团队[68]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2024年3月7日后主席与行政总裁由不同人担任[69] - 公司董事在2024年上半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0] 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71] 期后事项与报告披露 - 截至公告日,集团无2024年6月30日后重大期后事项[72]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中期业绩按适用准则编制并适当披露[72] - 公司中期报告将在官网和港交所披露易网站发布[72]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高翔等7人[73]
中粮家佳康(0161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20:02
公司业务发展 - 中糧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成为2023北京半程马拉松赛事贊助商和官方指定肉品,品牌曝光超过4000万次[4] - 中糧家佳康基因組育種平台上線,首個將生豬養殖系統與基因組大數據運算系統整合的企业平台,提升育種值準確性[7] - 中糧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擴建11.04萬頭自繁自養及11.04萬頭育肥場項目正式開工[7] - 中糧家佳康成為2023年北京馬拉松賽事官方贊助商和獨家指定肉品,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9] - 公司持續發力基因工程技術育種,已建立優秀公豬體細胞凍存庫[10] - 中糧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獲得CNAS實驗室認可證書,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13] - 中糧家佳康成為北京廣播電視台首檔大食物觀康養美食文化節目指定產品,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14] - 中糧家佳康(赤峰)有限公司榮獲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稱號[16] - 公司成功擴建11.04萬頭自繁自養及育肥場項目,新增產能11.04萬頭[18] - 公司在2023年生豬出栏量为520万头,同比增长26.7%[26] - 公司生鲜猪肉销量同比增长6.1%,其中亚麻籽猪肉销量同比增长47.0%[27] - 2023年公司豬肉進口量同比減少11.7%,牛肉進口量同比增長1.8%[28] - 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盈利为0.16億元,较去年同期虧損3.20億元[34] 财务表现 - 營業收入下降10.3%,達115.68億元,年內溢利為15,806千元,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0115元[19] - 二零二三年,公司肉类进口业务毛利率为4.5%,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32] - 二零二三年,公司營業收入为115.68億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33億元[33]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流动比率为0.82,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39] - 公司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人民币10.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6%[41] - 公司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为人民币5.9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7%[41] - 公司负债率从73.3%下降至37.6%[45] - 公司淨资产为人民币92.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9%[45] 公司治理 - 李恆健先生,60岁,于2016年5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李正芳女士,49岁,于2020年8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管理肉类国际贸易业务和肉制品业务[72] - 鞠建东博士,60岁,于2018年11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71] - 李雷先生于2020年8月27日被任命为公司总会计师兼首席财务官,负责整体会计、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75] - 李芳芳女士于2021年4月22日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原料采购、期货套保等相关工作[75] - 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强调了企业文化对于长期可持续表现的重要性,以确保企业经济社会责任的履行[79] - 公司秉持“引领行业安全标准、保障国民肉食安全”的经营理念,在全国布建130余个高标准生态养殖基地[80] - 公司品牌“家佳康”在高端冷鲜猪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致力于打造安全更健康的高品质冷鲜猪肉[80] - 公司已採納企業管治守則所載的原則及守則條文,除偏離事項外,董事会认为公司在企业管治方面表现良好[80] - 公司强调了打造“以贡献者为本”的团队氛围、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及持续加大环保建设投入的重要性[82]
中粮家佳康洮南新建66.24万头绿色健康生猪养殖项目正式开工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2024-04-18 20:02
项目详情 - 中粮家佳康洮南新建66.24万头绿色健康生猪养殖项目正式开工[1] - 项目投资20.14亿元,将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共同发展[1] - 项目落地是贯彻东北振兴战略的务实举措,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1]
中粮家佳康(0161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9 12:09
业绩总结 - 二零二三年營業收入为11,568,322人民幣千元,同比下降10.3%[2] - 二零二三年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前的溢利为0.16億元,同比增加3.36億元[3] - 二零二三年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前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0.51億元[4] - 公司二零二三年營業收入为人民幣115.68億元,同比下降人民幣13.33億元[67] - 公司二零二三年營業收入下降10.3%,主要受生猪养殖和生鲜猪肉业务影响[68] 用户数据 - 二零二三年生豬出欄量为5,200千头,同比增长26.7%[1] - 二零二三年生鮮豬肉銷量为245千噸,同比增长6.1%[1] - 全国生豬出栏量7.27亿头,同比增长3.8%,豬肉产量5,794万吨,同比增长4.6%[51] - 全国22省市生豬均价为15.24元/公斤,同比下跌19.4%[52] 未来展望 - 公司将加快核心业务规模扩张[110] - 公司将常态化防控非洲猪瘟,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夯实核心竞争优势[111] - 公司将动态优化期货套保策略,实现期现有机结合[111] - 公司将继续推动生鲜品牌化、差异化运作,加快新品研发,着力开发价值客户,提升渠道运营效率,丰富营销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1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的品牌盒裝豬肉凭借高品质、标准化、卫生便捷等优势获得更高的品牌认可度和消费者忠诚度[5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全国形成战略性佈局,生豬養殖和生鮮豬肉规模增长迅速[45] - 公司在吉林、内蒙古、天津、河北、河南、江苏、湖北等省市建有现代化生豬養殖基地及配套飼料廠[46] - 公司在江苏、湖北、吉林、内蒙古拥有现代化屠宰加工基地,品牌化运作覆盖多个主要省市及地区[47] - 公司在江苏、广东拥有现代化肉製品加工基地,通过两大品牌覆盖国内主要一线城市的肉製品消费市场[49]
中粮家佳康(0161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4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中糧家佳康食品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已发布[1] - 公司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肉類業務平台,于2016年11月1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號:1610)[5] - 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屠宰分割、生鮮豬肉及肉製品生產、肉類產品(包括豬肉、牛肉、禽肉及羊肉)進口分銷[6]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的净利润人民币1.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人民币15.68亿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在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6.5%,同比上升23.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商品大豬销售均价同比上涨7.8%[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及分销支出、行政支出合计为人民币4.09亿元,主要是由于生鲜猪肉销量同比上升带来销售费用增加[50] 生猪市场趋势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2.6%,猪肉产量同比增长3.2%[14] - 2023年上半年中国22个省份的生猪均价下降至人民币13.95元/公斤,同比下降24%[1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长0.5%,达到正常产能调控目标的105%[17]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余额约为人民币5.1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0.40亿元减少[62] - 公司的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在2023年上半年为人民币6.77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8.43亿元)[65] - 公司的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在2023年上半年为人民币-1.01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0.21亿元)[66] 公司战略和未来展望 - 公司将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做好以下工作:錨定「十四五」產能目標,加快核心業務規模擴張[105] - 常態化防控非洲豬瘟,進一步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縮小場區間效率差距,夯實核心競爭優勢[106] - 公司计划通过认购股份筹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和分销规模,提高行业竞争力,改善资本结构和降低财务风险[113]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规定、食品安全责任制、产业链质量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禁令等制度标准,以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并对下属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督促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要求,防范食品安全风险[98] - 公司加强了对各个关键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引进种猪、养猪和生产,以加强进口、加工和出口的预防和控制措施[95] - 公司密切关注匯率波动,适时采用货币远期合约以对冲大部分匯率风险[60]
中粮家佳康(0161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12:00
业务销量 - 2023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244.7万头,同比增长7.9%[2][48] - 2023年上半年生鲜猪肉销量12.3万吨,同比增长13.0%[2][50] - 2023年上半年品牌盒装猪肉销量2094.2万盒,同比下降23.1%[2] - 2023年上半年肉类进口销量3.6万吨,同比增长25.8%[2] - 2023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3.8亿头,同比增长2.6%;猪肉产量3032万吨,同比增长3.2%[43] - 2023年上半年全国猪肉进口量94万吨,同比增长16.5%;牛肉进口量123万吨,同比增长6.8%[46] -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96万头,同比增长0.5%[43] - 截至6月底,公司能繁及后备种猪存栏32.6万头[4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能繁及后备种猪合计32.6万头,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万头减少1.1%;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23.6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63亿元[69] - 报告期内,华南市场小包装销量198.5万盒,品牌盒装猪肉销量2094.2万盒[50] 业务收入与业绩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18亿元,同比增长8.9%[2][3][53][54] - 2023年上半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盈利1.68亿元,同比增加15.68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盈利1.84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亏损)为人民币0.0431元/(人民币 -0.1099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6.42296亿元,2022年为4.07202亿元[6]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4.69646亿元,2022年为4.6203亿元[6][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客户合约总收益为58.1841亿元,2022年同期为53.44506亿元[13] - 2023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及销售收益20.71204亿元,生鲜猪肉销售收益20.86701亿元,肉制品销售收益3.87853亿元,进口肉类产品销售收益12.72652亿元[13] - 2023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分部业绩为1.83885亿元,生鲜猪肉分部业绩为 - 0.43697亿元,肉制品分部业绩为0.07294亿元,肉类进口分部业绩为0.23519亿元[17] - 2022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分部业绩为 - 12.86319亿元,生鲜猪肉分部业绩为0.16449亿元,肉制品分部业绩为0.19949亿元,肉类进口分部业绩为0.92195亿元[17] - 2023年上半年未获分配企业开支为 - 0.99533亿元,有关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调整为9.30165亿元,融资成本为 - 0.77641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 - 3.80888亿元[1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中银行利息收入33.1万元、关联公司的利息收入583万元,政府补助10927万元[20]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中银行利息收入89.5万元、关联公司的利息收入427.3万元,政府补助8172万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自递延收入解除的政府补助为366.4万元,2022年同期为385.7万元[2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1.54435亿元,2022年同期亏损5462.9万元[2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7104.4万元,2022年同期为7764.1万元[2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236万元,2022年同期开支8806万元[2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销售成本总额为5.215241亿元,2022年同期为5.930895亿元[26] - 2023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27393.2万股,2022年同期为390199.8万股[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净利润1.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68亿元[47] - 2023年上半年生鲜猪肉业务分部销量同比增长13.0%[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净利润盈利1.68亿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13.99亿元[53][5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在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6.5%,同比上升23.4个百分点[55] - 2023年上半年进口业务分部盈利2352万元[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支出、行政支出合计4.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657万元[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为0.71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660万元[5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合计收益2.70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38亿元[5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6.77亿元,2022年同期为-8.43亿元;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为-1.01亿元,2022年同期为-0.21亿元[6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9.77亿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为11.45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为3.35亿元,2022年同期为4.03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为11.93亿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为15.03亿元;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收益0.22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净额为5.29亿元[62] - 2023年上半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净额为亏损6.54亿元,2022年同期为收益9.30亿元[69]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7.4578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10594亿元[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6.3569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83774亿元[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6.0165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92.66042亿元[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9.6596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82268亿元[8]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89.7362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62708亿元[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8.4004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13545亿元[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9.65961亿元,但董事预期集团有足够资源继续经营[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8419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814亿元[3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关联公司款项为862.8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4.9万元[3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性质应付关联公司款项为1.073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51.9万元[3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总计9.3514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5269亿元[36] - 2023年3月24日公司向中粮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配发及发行6.8亿股认购股份,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81998323亿股[6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计息银行借贷约45.3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59.98亿元;银行借贷年利率介乎1.90%至4.00%,2022年12月31日介乎0.91%至5.14%[6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为2.1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5亿元[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约为89.74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82.63亿元;净债务约为41.32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60.60亿元;净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46.1%,2022年12月31日约为73.3%[6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3][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30] 财务准则应用 - 2023年中期集团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1][12] 经营分部 - 公司有生猪养殖、生鲜猪肉、肉制品、肉类进口四个可呈报经营分部[16] 企业所得税 - 中国附属公司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部分附属公司免缴[27] 市场环境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8.2%,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4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肉类业务平台,业务包括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等[38] 公司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疫病、价格、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保等风险[71][73][74][75][76] - 公司制定多项制度应对疫病风险,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72] - 公司面临的价格风险包括饲料原料、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以及国内外冷冻肉类产品差价波动[73] - 公司制定多项制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开展培训、检查和考核[74] - 公司制定多项制度规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组织危险源辨识和检查[75] - 公司制定多项制度开展环保风险预防工作,建立预警监测体系[76] 未来规划 - 2023下半年公司将加快核心业务规模扩张,锚定“十四五”产能目标[77] - 公司将常态化防控非洲猪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77] - 公司将动态优化期货套保策略,实现期现有机结合[77] 合规与披露 - 公司董事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79] - 公告日期,集团无2023年6月30日之后需披露的重大期后事项[7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79]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已由核数师审阅[79] - 公司中期报告将在公司网站和港交所披露易网站发布并寄发股东[79]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续经营业务雇佣10029名员工,2022年6月30日为9490名员工;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总额约为6.71亿元,2022年同期为6.21亿元[70] 资本开支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资本开支为4.19亿元,2022年同期为4.11亿元[66]
中粮家佳康(0161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22:28
项目建设与产能情况 - 中糧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与长岭县委组织部合作项目全年出栏生猪2.2万头,村集增收360万元,农民收益300万元[4] - 中粮家佳康华中区华南分割中心项目2022年日最高产量达3.8万盒[7] - 中粮家佳康赤峰新建100万头屠宰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10] - 中粮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中粮家佳康(赤峰)有限公司年出栏生猪均突破100万头[12] - 中粮家佳康(河南)有限公司年出栏2.76万头保育育肥场1座、年出栏11.04万头保育育肥场1座完成交付,河南永城四期保育育肥场项目竣工投产后年产能55.2万头[16] - 中粮家佳康(赤峰)有限公司新建11.04万头育肥场项目竣工投产后累计产能达138万头[16] - 中粮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建成存栏4800头母猪场一座、年出栏11.04万头育肥场一座,新养殖工艺预计每年节约取暖能源费240万元[16] - 公司在江苏、湖北、吉林、内蒙古拥有四座现代化屠宰加工基地,在广东拥有一座分割中心[26] - 公司在江苏、湖北、广东拥有三座现代化肉制品加工基地[27] - 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张生猪养殖产能[25] - 2023年公司将稳步扩大核心业务产能[60] - 公司在全国布建130余个高标准生态养殖基地[70] 业务经营成果 - 2022年生猪出栏量4103千头,同比增长19.4%;商品大猪销售均价17.86元/公斤,同比下降2.2%[19] - 2022年生鲜猪肉销量231千吨,同比增长39.1%;品牌盒装猪肉销量55833千盒,同比增长11.3%[19] - 2022年生鲜猪肉业务中品牌收入占比30.4%,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肉类进口销量71千吨,同比下降42.7%[19] - 2022年公司生猪出栏量410.3万头,同比上升19.4%[32] - 2022年公司生鲜猪肉销量23.1万吨,同比提升39.1%[32] - 2022年公司品牌盒装猪肉销量5583.3万盒,同比增长11.3%,日均销售15.3万盒,其中亚麻籽盒装猪肉销量同比增长138.0%[33] - 2022年公司新开专卖店360家,6月广东分割中心建成投产[33] - 2022年公司商品大猪销售均价为17.86元/公斤,同比降低2.2%[38] 财务状况 - 2022年营业收入129.01亿元,同比下降2.47%[21] - 2022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期内亏损3.20亿元,同比下降113.6%[2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20亿元,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盈利3.57亿元[20]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0.0820元,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盈利0.0914元[20] - 2022年公司整体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亏损3.20亿元,同比减少26.73亿元[32] - 2022年公司整体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净利润3.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1亿元[3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29.01亿元,较2021年的132.28亿元下降2.5%[36][37] - 2022年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净利润亏损3.20亿元,2021年同期盈利23.54亿元[36][41] - 2022年公司毛利率在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3.7%,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38] - 2022年公司销售及分销支出、行政支出合计6.6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71亿元下降13.9%[39] - 2022年公司融资成本1.77亿元,较2021年的1.23亿元增加5349万元[39] - 2022年公司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合计收益1.66亿元,较2021年减少4635万元[4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回报率4.2%,资产回报率2.0%,利息覆盖率3.58倍,流动比率0.80,净债务对权益比率73.3%[42]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为613万元,2021年同期所得为30.82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为9.24亿元,2021年同期为14.71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为9.44亿元,2021年同期所用为9.84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净额为95万元[44] - 2022年公司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7.86亿元,2021年同期为36.62亿元;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为12.40亿元,2021年同期为5.97亿元[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901,998,323股,有计息银行借贷约59.98亿元,2021年同期约为61.09亿元,银行借贷年利率介乎0.91%至5.14%,2021年同期介乎0.91%至4.26%[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关联方的贷款约为11.03亿元,2021年同期约为1.00亿元;净资产约为82.63亿元,2021年同期约为86.09亿元;净债务约为60.60亿元,2021年同期约为51.68亿元;净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73.3%,2021年同期约为60.0%[47] - 2022年公司资本开支为9.93亿元,2021年同期为14.73亿元,主要用于内蒙古、吉林、河南生猪养殖场建设[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为5.25亿元,2021年同期为5.96亿元[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能繁及后备种猪合计330千头,较2021年同期的244千头增加35.3%;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30.63亿元,2021年同期为18.53亿元[52] - 2022年和2021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使公司销售成本分别增加12.36亿元和18.03亿元[52] - 2022年农产品收获时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产生收益17.80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4.90亿元;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销售成本产生收益1.33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5.44亿元[52] - 报告期内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净额为收益6.77亿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28.38亿元[52] - 2022年底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雇佣9980名员工,较2021年的8965名增加[53] - 2022年公司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10.7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1.51亿元[53] - 2022年收益为129.00684亿元,2021年为132.27606亿元[156] - 2022年销售成本为136.60747亿元,2021年为115.12053亿元[156] - 2022年(毛损)/毛利为 -7.60063亿元,2021年为17.15553亿元[156]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亏损)为4.771亿元,2021年为 -0.01356亿元[156] - 2022年年内溢利/(亏损)为3.56934亿元,2021年为 -4.83801亿元[156] - 2022年除所得税后其他全面(开支)/收入为 -1.29402亿元,2021年为1.79127亿元[157] - 2022年年内全面收入/(开支)总额为2.27532亿元,2021年为 -3.04674亿元[157]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亏损)为3.56674亿元,2021年为 -4.59697亿元[157]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亏损)为人民币0.0914元,2021年为人民币 -0.1178元[157]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为110.10594亿元,2021年末为104.24072亿元[158] - 2022年末流动资产为73.83774亿元,2021年末为76.05355亿元[158] - 2022年末流动负债为92.66042亿元,2021年末为85.0862亿元[158] - 2022年末流动负债净额为 -18.82268亿元,2021年末为 -9.03265亿元[158] - 2022年末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91.28326亿元,2021年末为95.20807亿元[158] - 2022年末非流动负债为8.65618亿元,2021年末为9.12037亿元[158] - 2022年末资产净值为82.62708亿元,2021年末为86.0877亿元[15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1.13545亿元,2021年为84.59867亿元[159] - 2022年非控股权益为14916.3万元,2021年为14890.3万元[159] - 2022年权益总额为82.62708亿元,2021年为86.0877亿元[159] - 2022年年内溢利为356,934千元,2021年为亏损483,801千元[162] - 2022年经营所得现金为317,155千元,2021年为3,087,943千元;2022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28千元,2021年为所得3,081,599千元[162]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23,919千元,2021年为1,470,633千元[164] - 2022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44,432千元,2021年为所用983,561千元[164]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4,385千元,2021年为627,405千元[164] - 2022年已付股息为573,594千元,2021年为668,836千元[164] - 2022年新增银行借款8,638,591千元,偿还银行借款7,918,545千元;2021年新增银行借款5,979,383千元,偿还银行借款6,102,659千元[164] 公司荣誉与技术成果 - 中粮家佳康(张北)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无非洲猪瘟小区和省级肉类储备企业,被列为省级非洲猪瘟防控标准化建设场[3][5] - 公司“一种生产富含α-亚麻酸健康猪肉的猪饲料及应用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3] - 公司建成集基因组数据管理、计算和基因组育种值实时推送功能于一体的育种平台,初步实现基因组育种技术在核心种猪场的实时应用[14] 未来规划 - 2023年公司将防控非洲猪瘟,加强内部对标,优化套保策略,推进上下游匹配[23] - 2023年公司将加强进口业务行情研判和风险控制,深耕终端渠道,强化工贸结合[23] - 2023年公司将常态化防控非洲猪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60] - 2023年公司将动态优化期货套保策略,严控行情波动风险[60] - 2023年公司将推动生鲜差异化、品牌化运作,加强亚麻籽猪肉推广与新品研发[60]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江国金于2018年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在粮油肉食及品牌业务、企业综合管理方面经验丰富[61] - 马德伟于2021年7月3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2年12月起任中粮法律合规部总监[61] - 赵玮于2021年7月3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61] - 石勃于202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曾任职于首钢集团、黑龙江华润酒精等,现任中粮集团审计部总监及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62] - 傅廷美于2016年5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金融等领域经验丰富,现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李恒健于2016年5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及会计等事务有超30年经验,现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鞠建东于2018年11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等,自2020年6月30日起担任交通银行外部监事[63] - 江国金于2022年6月10日获委任公司总经理,担任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64] - 李正芳于2020年8月27日获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国际业务部总经理,2020年12月4日兼任肉制品部总经理,2021年12月23日不再兼任国际业务部总经理,负责肉类国际贸易和肉制品业务[65] - 李雷于2020年8月27日任公司总会计师兼首席财务官,在财务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66] - 张楠博士于2020年8月27日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战略部总经理,负责战略规划等工作[67] - 李芳芳于2021年4月22日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原料集中采购等工作[68] - 2022年6月10日徐稼农辞任,董事会主席江国金获委任为公司总经理[69]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原则及守则条文,除守则条文C.2.1的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