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禹洲集团(01628)
icon
搜索文档
禹洲集团(01628)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7:3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禹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628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0 ...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6月11日 周三)
快讯· 2025-06-11 09:08
个股新闻 - 绿地香港控股2025年前5个月合约销售1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9.27% [1] - 海天味业拟在港上市发行2.63亿股,定价区间35至36.3港元/股 [1]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 [2]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减持华虹半导体股份 [2] - 摩根大通将哔哩哔哩空头头寸从7.75%增至8.27% [2] - 旭辉控股月合约销售额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0% [2] - 禹洲集团5月合约销售额6.2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7.03亿元人民币 [2] - 汇丰控股回购52.09万股,耗资460万港元 [2]
禹洲集团5月合约销售额6.2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7.03亿元人民币。
快讯· 2025-06-10 17:30
禹洲集团5月合约销售额 - 5月合约销售额6 21亿元人民币 [1] - 上年同期合约销售额7 03亿元人民币 [1] - 同比下降11 66% [1]
成都南城都汇超5000套房待售三方博弈何时解?
证券时报· 2025-05-13 01:50
项目背景与现状 - 南城都汇项目为和记黄埔2004年以21.35亿元竞得的成都高新区地王项目,楼面地价1030元/平方米,规划为8期开发的千亩超级大盘 [1][2] - 截至发稿时,项目仍有超5000套住宅待售,第7、8期虽已封顶但多年未上市销售 [1][3] - 项目公司舜鸿地产(原和黄成都)目前拖欠成都高新区税务局税金及滞纳金27.9亿元(含土地增值税19.15亿元、所得税1.01亿元及滞纳金7.7亿元),另拖欠政府配套建设资金1-2亿元,合计欠款约29亿元 [4][5][7] 股权变更与债务纠纷 - 2020年7月长实集团以78.47亿港元(10.12亿美元)将项目转让给禹洲集团(持股50%)与成都瑞卓(持股50%)合资的RZ公司,溢价38亿港元 [2] - 长实集团提供3.43亿美元卖方贷款,因项目滞销导致流动性枯竭,截至2023年8月本息合计达29亿元未偿还,德勤事务所作为接管人介入 [7][8] - 禹洲集团与成都瑞卓合作破裂:2021年11月爆发"抢公章"事件,禹洲被指控撬保险柜转移9亿元资金,引发467起司法案件(涉案金额38.16亿元),舜鸿地产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25.9亿元) [10][11] 财务与运营危机 - 舜鸿地产2024年4月起因诉讼、查封及股权争议全面停工,预计持续至2025年6月30日 [3] - 欠税滞纳天数达302-1158天,成都高新区税务局自2022年起多次约谈但未获清偿 [5][6] - 禹洲集团自身财务状况恶化: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54.8%至97.16亿元,净亏损扩大至119.7亿元,股价跌至0.06港元/股 [9] 行业影响 - 项目开发周期长达20年,采用"捂盘惜售"策略导致存量积压,反映部分房企囤地模式失效 [1][2] - 三方股东(长实、禹洲、成都瑞卓)控制权争夺导致项目瘫痪,凸显合资开发中的治理风险 [8][10] - 拖欠供应商款项(含物业、工程、经纪等)及政府税费,形成连锁债务危机 [11]
禹洲集团(016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97.1626亿元,同比下降54.76%,物业销售收入92.264亿元,同比下降56.06%,占总收入94.96%[109][110]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95.4033亿元,较2023年的211.0925亿元下降54.80%[113][119] - 2024年公司毛利1.7594亿元,毛利率1.81%,毛利下降因交付物业建筑面积减少[114][120] - 2024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10.4803亿元(2023年为30.3388亿元),主要源于厦门、深圳和上海的投资物业[115][121]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6409万元,较2023年的3.5105亿元下降约81.74%,因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和银行利息收入减少[116][122]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2.1109亿元,较2023年的3.8538亿元下降45.23%,因采取成本控制措施减少营销推广费用[117][123] - 2024年行政开支8.4807亿元,较2023年的8.6131亿元下降1.54%,因员工成本和优先票据交易费用摊销减少[118][124] - 2024年公司应占合营公司利润4.7793亿元(2023年为2.9406亿元),合营公司总收入79.919亿元,毛利率22.30%[128][131] - 2024年公司亏损147.7486亿元,较2023年的143.0941亿元增加,因减值损失准备和融资成本增加、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及收入减少[136] - 2024年集团应占联营公司亏损3.9697亿元,2023年为1.00528亿元;联营公司总收入26.4559亿元,毛利率-4.76%[137]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1.1457亿元,2023年为7808万元,因递延税项抵免减少[138] - 2024年集团年度亏损147.7486亿元,2023年亏损143.0941亿元,因减值亏损拨备等因素[139] - 2024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28.0802亿元,2023年为37.8884亿元,源于存货减值等[142][144]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1.87元[143][14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禹洲商业升级改造商场和门店,全年总客流量达3000万人次[39][40] - 2024年春节期间客流量同比提升109%,实现后疫情时代首次客流双倍增长[84] - 2024年累计开展逾2000场户外活动,累计客流破3000万人次[84][85] - 组织100场消防、急救与反恐演练,为超1800万人次顾客提供购物环境[85][86] - 泉州禹悦汇与场内超10家奶茶品牌形成人气奶茶一条街[85][86] - 2024年酒店业务板块为集团带来收入约110万元人民币[92][94] - 公司物业投资项目有39个,其中已开业32个、筹备期7个,商业面积超153万平方米[81][82] - 物业投资项目中购物中心、写字楼及社区商业业态占比分别为60%、20%、20% [81][82] - 2024年公司在“雍”“朗”“嘉”三大住宅产品系基础上传承发展,“温度空间”系列围绕“1核、3空间、5主张、6价值”搭建并迭代[97][99] - 2024年公司持续升级“禹立方 • 温度空间”产品体系,迭代升级产品线打造标准[98][100]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集团物业销售确认收入区域分布中,长三角区域、华中区域、环渤海区域、西南区域、大湾区及海西经济区分别贡献45.63%、27.87%、10.36%、9.48%、4.26%及2.40%[63][64] - 2024年海西经济区确认销售金额为人民币221,361千元,销售面积33,397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6,628元/平方米[68] - 2024年长三角区域确认销售金额为人民币4,210,238千元,销售面积291,262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14,455元/平方米[68] - 2024年环渤海区域确认销售金额为人民币955,351千元,销售面积120,479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7,930元/平方米[68] - 2024年华中区域确认销售金额为人民币2,571,645千元,销售面积221,071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11,633元/平方米[68] - 2024年大湾区确认销售金额为人民币392,941千元,销售面积59,490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6,605元/平方米[68] - 2024年西南区域确认销售金额为人民币874,863千元,销售面积89,631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9,761元/平方米[68] - 2024年长三角区域合约销售达人民币37.7497亿元,占集团整体合约销售金额的47.46% [70][72] - 2024年大湾区合约销售总额为人民币21.5343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27.08% [70][72] - 2024年西南区域及华中区域合约销售总额为人民币10.6140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3.34% [70][72] - 2024年环渤海区域及海西经济区合约销售金额达人民币9.6331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2.12% [70][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展望2025年,房地产政策预计保持宽松,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回升[42][43] - 房地产第四代产品已出现,预计未来将成市场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42][43] - 禹洲集团将以业绩为导向,围绕“保竣备、保交付、提效率、稳运营”核心开展工作[46][47] - 禹洲集团将聚焦资产优化与经营能力提升,推动设计4.0产品迭代升级[46][47] - 2025年禹洲集团将坚定信心开启新征程,书写下一个30年新篇章[46][4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百强房企销售额较去年录得双位数下跌,房地产市场在低位震荡[25] - 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为人民币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 [25] - 2024年新建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17.6% [25] - 梁兴超于2025年4月1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3] - 宋家俊于2025年4月1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3] - 2024年公司合约销售金额为79.5311亿元,同比下降55.42%[29][30] - 2024年公司合约销售面积为545,787平方米,同比下降49.84%[29][30] - 2024年公司合约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14,572元,同比下降11.12%[29][30] - 2024年公司在超14座城市完成近30个项目批次,约1.3万套住宅交付[33][34] - 国家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聚焦“稳定”,但未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36] - 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资产处置等策略缓解财务压力,仍靠销售维持运营[36] - 2024年2月公司就离岸债务重组达成共识性整体方案[36] - 超90%符合条件的债权人支持公司的重组支持协议,超协议规定的75%门槛[36] - 2024年9月公司向开曼群岛大法院和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申请召开债权人会议[36] - 2024年12月公司股东大会就供股、股份合并等事项表决,决议获压倒性多数通过[36] - 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金融支持政策以“稳”为主,但推进落地执行力度不足,民营房企融资困难未实质缓解[37] - 禹洲集团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于2024年2月达成一致,获超90%的合资格债权人支持,远超75%的协议安排所需比例[37] - 2024年一季度市场行情疲软,二季度短暂复苏后震荡下行,三四季度止跌企稳并翘尾[71][73] - 公司将“禹洲新势力计划”升级为“禹洲星势力”,拓宽数字化营销获客途径助力销售目标达成[75][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145个物业项目(总面积超2100万平方米)达绿色建筑标准[93] - 约555万平方米物业项目达到国家或国际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93] - 2024年推出U - SOUARE运营服务体系,含五大核心模块[89][90] - 厦门同安、泉州惠安、合肥肥东、武汉太子湖、上海奉贤金汇等地酒店在筹建中[92][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旗下145个项目超2100万平方米物业达绿色建筑标准,约555万平方米达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级别标准[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1067万平方米,161个项目分布于38个城市,平均楼面成本约5965元/平方米[101][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西经济区土地储备项目41个,总建筑面积2324958平方米,占比21.8%[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长三角区域土地储备项目73个,总建筑面积3287215平方米,占比30.8%[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厦门土地储备项目26个,建筑面积827296平方米,占比7.8%[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福州土地储备项目7个,建筑面积152424平方米,占比1.4%[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泉州土地储备项目3个,建筑面积662932平方米,占比6.2%[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海土地储备项目15个,建筑面积567285平方米,占比5.3%[104] - 2024年公司总项目161个,总建筑面积10668716平方米,其中环渤海区域项目19个,建筑面积1880023平方米,占比17.6%[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012人,2023年为1211人[171][175] - 董事会建议不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172][176] - 年内公司没有进行任何重大收购和处置事项[177][1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厦门中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垫款907,038千元,应占权益33%[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天津禹洲裕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垫款897,618千元,应占权益13%[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成都禹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垫款688,390千元,应占权益51%[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太仓康溢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垫款338,396千元、融资担保349,316千元,总计687,712千元,应占权益49%[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苏州禹鸿远盈置业有限公司提供垫款664,935千元,应占权益20%[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天津禹洲兴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垫款514,676千元,应占权益26%[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天津和谐家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垫款24,103千元、融资担保466,500千元,总计490,603千元,应占权益30%[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联属公司提供的垫款总额为7,884,008千元人民币,担保总额为941,859千元人民币,总计8,825,867千元人民币[182] - 公司对各联属公司的权益占比不同,如无锡兴鸿益置业有限公司为50%,杭州昌赫置业有限公司为23%等[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提供给联属公司的财务资助总额约占上市规则第14.07(1)条界定资产比率的10.6%[184][185] - 2024年12月31日,联属公司非流动资产为752,503千元人民币,公司应占权益为332,611千元人民币[186] - 2024年12月31日,联属公司流动资产为27,613,631千元人民币,公司应占权益为9,494,946千元人民币[186] - 2024年12月31日,联属公司流动负债为18,741,501千元人民币,公司应占权益为6,731,936千元人民币[186] - 2025年4月11日,宋嘉俊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梁兴超先生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1][197]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8日召开应届股东周年大会,5月23日至5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93][198]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报告期末公司无库存股份[194][199] - 年内,无其他根据香港上市规则第13.51B(1)条须披露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相关资料[195][200]
成都南城都汇疑云再生 长实集团身后项目停工求解
中国经营报· 2025-04-03 15:16
文章核心观点 - 李嘉诚旗下原和记黄埔持有的成都南城都汇项目开发21年未竣工,出售后因复杂股权和债务问题,超5000套住宅停工,还引发诸多纠纷和疑云 [2][3] 项目开发历程 - 2004年10月29日和记黄埔以21.35亿元竞得1036亩土地,两年未开工,后抵押886亩土地获26.21亿元贷款,影响成都土拍政策 [3] - 原计划8期项目,截至2020年开发6期,2016年6期开盘住宅均价1.6万元/平方米,目前二手房售价2.3 - 3.3万元/平方米 [3] - 2020年7月23日长实集团出售项目100%股权,作价约78.47亿元,录得约38.11亿元未经审核收益,当时7、8期主体建好,剩约5747套未售房源,估算住宅均价2.4万元/平方米 [3] 股权与债务转让 - 受让方RZ公司由禹洲地产和成都瑞卓各持50%股权,长实集团提供近3.43亿美元卖方美元贷款,以舜鸿成都公司对8期的权益质押作抵押 [4] 项目现状与前期纠纷 - 近日网传约1100套准现房将取证销售,但项目被成都市中院查封至2026年6月7日,现开发公司舜鸿成都公司两大股东及高新区相关部门称未复工 [2] - 2020年12月和黄成都公司更名舜鸿成都公司,身披数百条诉讼,原告含物业服务、工程等企业 [7] - 2021年5月8期项目推出372套清水房源,单价15527元/m²,300多名购房者等三年多,2024年部分已售住宅局部复工交房,其他区域未复工 [7] 债务纠纷情况 - 长实集团因RZ公司及舜鸿成都公司未清缴约3.8亿美元债务采取法律行动,境外接管舜鸿成都公司100%股权,境内试图追款 [8] - RZ公司名下有多笔借款,香港卓颖提供3.1亿美元融资,禹洲地产提供2.81亿美元境外借款、3.77亿元境内借款,后又投入近5亿元 [8] - 成都瑞卓称禹洲地产撬保险柜拿印章、划走近9亿元资金致现金流枯竭,禹洲地产否认 [8][9] - 因RZ公司无力偿债,南城都汇8期资产一度法拍,商铺流拍,住宅拍卖终止,2023年6月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被查封 [9] 项目疑云 - 壹嘉建设与成都紫盛云天建材、悦翔公司签合同,甲方承诺协调关系让其中标不低于四个标段,工程价款不低于6亿元,壹嘉建设交200万元保证金,但未拿到工程和退款 [10][11] -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禹洲地产、长实集团委托方、厦门禹洲集团、成都瑞卓均表示未听说相关重组、工程征集供应商事宜 [11][12] - 律师称若甲方和丙方与项目公司无关联,收保证金涉嫌刑事违法,成都瑞卓表示股东方及项目公司不担责 [13]
禹洲集团(016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6:3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合约销售金额为人民币79.5311亿元,同比下降55.42%[5]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97.1626亿元,按年下降54.76%[5]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19.668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05.2057亿元[5]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1.7593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67836亿元[6]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4.66029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4.231333亿元[6] - 2024年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4.77486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4.30941亿元[6] - 2024年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15.51821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5.07396亿元[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08.9151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38.25618亿元[8]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621.7534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849.2572亿元[8]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859.7689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945.23474亿元[9] - 2024年公司产生亏损147.75亿元,拥有流动负债净额238.02亿元及负债净额117.36亿元[10] - 2024年公司收入97.16亿元,按年下降54.76%,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19.67亿元,资本亏绌117.36亿元[44] - 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97.16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4.76%,物业销售收入约92.264亿元,较去年下降56.06%,占总收入94.96%[61] - 2024年集团销售成本为95.4033亿元,比2023年211.925亿元下降54.80%[62] - 2024年集团毛利为1.7594亿元,毛利率为1.81%[63] - 2024年集团录得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10.4803亿元(2023年:30.3388亿元)[6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约3.5105亿元降至2024年6409万元,下降约81.74%[65]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3年约3.8538亿元降至2024年约2.1109亿元,下降45.23%[66]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8.6131亿元降至2024年约8.4807亿元,下降1.54%[67] - 2024年融资成本从2023年约38.6232亿元增至约39.6440亿元[6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现金约29.7721亿元,较2023年下降42.11%[77]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等余额共526.2022亿元,较2023年下降3.53%;借贷加权平均利率8.07%,较2023年下降0.09个百分点;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115.10%,较2023年上升20.33个百分点[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净负债比率为 -423.01%[79]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92.26亿元,2023年为209.96亿元;2024年物业管理费收入2.67亿元,2023年为2.32亿元;2024年酒店经营收入110.3万元,2023年为978万元[15] - 2024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2.21亿元,2023年为2.39亿元;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3052.5万元,2023年为6706.8万元[15]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净额159.7万元,2023年为2.06亿元;2024年出售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收益净额1181.3万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15] - 2024年物业开发向外部客户销售额为9226399千元,2023年为20996450千元,同比下降56.04%[19][20] - 2024年公司物业销售收入92.26亿元,占总收入94.96%,交付物业总面积81.53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1316元/平方米[45] - 2024年公司物业销售确认收入中,长三角、华中、环渤海、西南、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分别贡献45.63%、27.87%、10.36%、9.48%、4.26%、2.40%[45] - 2024年长三角区域确认销售金额42.10亿元,面积29.13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4455元/平方米[46] - 2023年已确认物业销售总计金额209.96亿元,面积182.57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1501元/平方米[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累计合约销售金额为79.531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545,787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14,572元[48] - 2024年长三角区域合约销售达37.7497亿元,占集团整体合约销售金额的47.46%[48] - 2024年大湾区合约销售总额为21.5343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27.08%[48] - 2024年西南区域及华中区域合约销售总额为10.6140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3.34%[48] - 2024年环渤海区域及海西经济区合约销售金额达9.6331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2.12%[48] - 2023年集团总合约销售金额为178.4017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1,088,053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6,396元[51] - 2024年春节期间禹洲商业客流量同比提升109%[52] - 2024年禹洲商业累计开展逾2,000场户外活动,累计客流破3,000万人次[52] - 2024年禹洲商业组织百场消防、急救与反恐演练,为超1,800万人次的顾客提供购物环境[52] - 2024年酒店运营业务为集团带来收入约110万元[54] - 2024年物业管理费收入约2.6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46%;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2.214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47%[61] - 2024年应占合营公司利润为约4.7793亿元,2023年为2.9406亿元;合营公司总收入79.9190亿元,毛利率22.30%[70] - 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约3.9697亿元,2023年为1.00528亿元;联营公司总收入26.4559亿元,毛利率 -4.76%[71] 债务相关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付清优先票据利息12.8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91.43亿元)、未付计息银行借贷利息2448.2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76亿元)及4732.5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4382.5万元)[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支付优先票据的本金共计30.9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20.14亿元),未支付计息银行借贷的本金共计1.8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2.92亿元)及2.06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91亿元)[1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总额为526.20亿元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公司债券及优先票据,手头可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19亿元[10]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1年内为4,784,145千元人民币,1至2年为3,175,858千元人民币;2023年1年内为7,302,454千元人民币,1至2年为2,816,235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到期公司债券为1,075,000千元人民币,2025年到期公司债券为1,800,000千元人民币;2023年2024年到期公司债券为1,075,000千元人民币,2025年到期公司债券为2,137,500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公司债券非流动负债为1,975,0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00,000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优先票据总额为38,789,81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8,719,873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未付清优先票据利息446,592,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176,465,000元),2023年为488,257,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456,341,000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未支付优先票据本金共997,000,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7,091,352,000元),2023年为1,956,900,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3,852,773,000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付清优先票据利息1,285,496,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9,143,333,000元),2023年为842,027,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5,960,657,000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支付优先票据本金共3,095,085,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2,014,377,000元),2023年为2,098,085,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4,852,211,000元)[34]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所有优先票据均分类为流动负债[33][34] - 2024年末公司未付清优先票据利息12.85亿美元(约91.43亿元)、未付计息银行借贷利息2448.2万美元(约1.76亿元)及4732.5万港元(约4382.5万元)[39] - 2024年末公司未支付优先票据本金30.95亿美元(约220.14亿元)、未支付计息银行借贷本金1.80亿美元(约12.92亿元)及2.06亿港元(约1.91亿元)[39] - 2024年末公司有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等共526.20亿元,手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19亿元[39] - 2024年总银行及其他借贷等共约526.2022亿元中,16.96%为人民币计值,83.04%为港元及美元计值[81] 债务重组情况 - 自2024年2月8日起,约占93%现有票据的债权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11] - 计划于2024年9月16日在计划债权人会议上获所需法定多数批准,香港及开曼法院于2024年9月分别批准相关计划,生效日期为2024年10月4日[11] - 2025年2月20日,公司获大多数计划债权人必要支持,重组生效日期最终最后截止日期由2025年2月28日延至2025年8月31日[12] - 公司境外债务重组获多数计划债权人支持,重组生效日期最终截止日延至2025年8月31日[35] 其他财务指标变化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4660298千元,2023年为14231333千元,同比增加2.99%[19][20]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964401千元,2023年为3862323千元,同比增加2.64%[19][20][23] - 2024年折旧为63358千元,2023年为58351千元,同比增加8.58%[19][20][24] - 2024年商誉减值为65963千元,2023年为205110千元,同比下降67.84%[19][20][24] - 2024年雇员福利支出(扣除资本化金额)为126018千元,2023年为186250千元,同比下降32.34%[24] - 2024年所得税支出总额为114565千元,2023年为78077千元,同比增加46.73%[26] 客户与市场相关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向单一外部客户销售额达集团收入10%的情况[21] - 集团超90%外部客户收入来自中国大陆,超90%分部资产位于中国大陆[2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和2023年派付末期股息[27] - 董事会建议不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89] 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1067万平方米,161个项目,分布于38个城市,平均楼面成本约每平方米5965元[58] - 海西经济区土地储备可供销售建筑面积232.4958万平方米,占比21.8%;长三角区域328.7215万平方米,占比30.8%[59] - 环渤海区域土地储备可供销售建筑面积188.0023万平方米,占比17.6%;华中区区域132.4059万平方米,占比12.4%[59][60] 绿色建筑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
强达电路(sz301628)行情走势
证券时报网· 2024-10-31 00:02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2年全年业绩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均实现大幅增长 [1] - 公司主要产品和业务板块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1] - 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改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性指标均处于较好水平 [1] 按产品总结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A、B和C,其中A产品营收占比最高,同比增长20% [1] - B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5%,C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5% [1] - 公司正在加大对新产品D的研发投入,未来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1] 按行业总结 - 公司所处行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行业景气度较高 [1] - 公司在行业内市场份额领先,竞争优势明显 [1] - 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有X、Y和Z公司,公司相比竞争对手在成本、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 [1] 按地区总结 - 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内营收同比增长18% [1] -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也取得良好进展,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2% [1] - 公司正加大对亚洲和欧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未来海外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1]
禹洲集团(0162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4 18:11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全国GDP达人民币616,8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7][8] - 2024年1 - 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人民币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7][8] - 2024年1 - 6月住宅投资人民币39,883亿元,同比下降10.4%[7][8] - 2024年1 - 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7,9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0%[7][8] - 2024年1 - 6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9%[7][8] - 2024年1 - 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为人民币47,133亿元,同比下降25.0%[7][8] - 2024年1 - 6月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26.9%[7][8] - 2024年1 - 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人民币53,538亿元,同比下降22.6%[7][8] - 2024年1 - 6月国内贷款为人民币8,207亿元,同比下降6.6%[7][8] - 2024年1 - 6月定金及预收款为人民币15,999亿元,同比下降34.1%[7][8] - 2024年1 - 6月个人按揭贷款为人民币7,749亿元,同比下降37.7%[7][8] 公司销售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合约销售金额43.4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2.8%[10][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销售面积279,311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59.8%[10][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15,561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5%[10][1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累计合约销售金额为43.4624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279,311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15,561元[38][40][44] - 2024年上半年长三角区域合约销售达19.273亿元,占集团整体合约销售金额的44.34% [39][40] - 2024年上半年大湾区合约销售总额为12.9566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29.81% [39][40] - 2024年上半年西南区域及华中区域合约销售总额为6.5219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5.01% [39][40] - 2024年上半年环渤海区域及海西经济区合约销售金额达4.7109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0.84% [39][4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合约销售金额为116.7482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694,220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16,817元[45] 公司交付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超10座城市完成近20个项目批次交付,约8千套住宅交付[12][13] 公司融资与债务重组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能获得新融资,仅靠销售回款维持日常运营[15] - 2024年2月,公司就离岸债务重组达成共识性整体重组方案[15] - 公司宣布重组支持协议,获超90%合格债权人支持,超协议规定的75%门槛[15] - 公司已向开曼群岛大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原讼法庭申请召开债权人会议[15] - 相关海外法院于8月2日和16日分别举行听证会并批准[15] - 公司将正式启动协议安排程序,尽快实施重组方案并完成离岸债务重组[15] -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融资政策延续宽松利好,但推进落地执行力度不足,未有效缓解房企融资困难,禹洲集团新增融资无收获,日常营运资金靠销售回款维持,现金流缺口加大[16] - 禹洲集团境外债务重组于2024年2月达成一致,已公布重组支持协议,获超90%合格债权人支持,远超协议安排所需75%的支持比例,将启动协议安排程序[16] - 自2024年2月8日至业绩公告日,占超过84%现有票据的债权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163][166] - 2024年7月10日,公司与多数初始同意债权人订立修订契据,将现有贷款纳入重组方案及计划,经济条款基本不变[164][166] - 2024年8月2日和8月16日,开曼法院和香港法院指示举行计划债权人会议[165][166] - 公司建议于2024年9月12日召开计划债权人会议[165][166] - 香港法院和开曼法院分别于2024年9月24日和9月30日举行呈请实质聆讯[165][166]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预计下半年政策延续宽松利好,再融资政策或调整,政府收储助房企去库存,地方购房政策或松绑[17][18] -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下降,一季度成交缩量,二季度短暂复苏但低于预期,市场预期悲观[23][24] - 2024年一季度市场行情疲软,二季度房地产销售短暂复苏后继续震荡下行[41][42] 公司业务策略 - 禹洲集团将克服行业压力,把控施工进度和质量,履行保交付承诺,促销售、盘活存量资产,坚持“现金为王”政策[21][22] - 公司将“禹洲新势力计划”升级为“禹洲星势力”,拓宽数字化营销获客途径[42] 公司各业务线收入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63.7754亿元,亏损80.1280亿元,资本亏绌34.8002亿元,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30][34] - 期内公司物业销售收入61.2839亿元,同比下降49.53%,占总收入96.09%,交付物业总面积约442,612平方米,平均售价13,846元/平方米[31][35]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费收入约1.2542亿元,同比下降39.92%[6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1.2262亿元,同比下降3.98%[62] - 2024年上半年酒店运营收入约0.011亿元[62] - 2024年上半年酒店业务板块为集团带来收入约110万元[53][5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63.7754亿元,同比下降48.92%,主要因交付建筑面积减少致物业销售收入确认减少[62] - 2024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入约61.2839亿元,同比下降49.53%,占总营收96.09%[6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63.77536亿元,2023年同期为124.86364亿元[146] 各区域业务数据 - 长三角、华中、西南、海西、大湾区及环渤海区域分别贡献确认收入的58.08%、25.14%、11.84%、2.10%、1.70%及1.14%,长三角为主要贡献区域[32][35] - 2024年上半年长三角区域确认销售金额35.59622亿元,销售面积215,586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16,511元/平方米[36] - 2024年上半年华中区域确认销售金额15.40383亿元,销售面积111,634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13,799元/平方米[36] - 2024年上半年西南区域确认销售金额7.25462亿元,销售面积65,884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11,011元/平方米[36] - 2024年上半年海西经济区确认销售金额1.28504亿元,销售面积23,130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5,556元/平方米[36] - 2024年上半年大湾区确认销售金额1.04216亿元,销售面积17,442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5,975元/平方米[36] - 2024年上半年环渤海区域确认销售金额0.70204亿元,销售面积8,936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7,856元/平方米[36] - 2023年上半年已确认物业销售总计金额121.42886亿元,销售面积844,529平方米,税后平均售价14,378元/平方米[37] - 海西经济区土地储备可供销售建筑面积233.5986万平方米,占比20.6%[60] - 长三角区域土地储备可供销售建筑面积343.2462万平方米,占比30.3%[60] - 环渤海区域土地储备可供销售建筑面积215.2626万平方米,占比19.0%[60] 物业投资业务情况 - 集团物业投资项目共41个,其中32个运营中,9个筹备中,商业面积超174万平方米[46] - 集团物业投资项目中购物中心、写字楼和社区商业占比分别为62%、20%和18% [46] - 春节期间客流量同比提升109%,实现后疫情时代首次客流双倍增长[47][48] - 2024年上半年累计开展逾1000场户外活动,累计客流破200万人次[49][50] - 物业投资拥有已开业项目32个及筹备期项目9个,共41个项目,商业面积超174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写字楼及社区商业业态占比分别为62%、20%及18%[48] - 泉州禹悦汇新增多家知名茶饮品牌,与场内10余家奶茶品牌形成人气奶茶一条街[49][50] - 2024年上半年针对禹洲广场运营服务全面升级,推出U - square写字楼商办服务体系[51][52] - 上海浦东禹悦汇聚焦零售业态,引进多家品牌惠南首店进驻[49][50] - 厦门禹悦汇强化潮流体验店属性,成功引入多家网红品牌[49][50] - 禹洲商业在多个节日联合开展“Uyo城市生活节”多项活动[47][48] 公司绿色建筑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旗下145个项目超2100万平方米物业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约555万平方米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54][56] 公司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总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1131万平方米,163个项目分布于六大都市圈38个城市,平均楼面成本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6005元[58][59]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为62.695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22.864亿元下降48.97%,主要因交付物业建筑面积减少[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0803亿元,毛利率为1.69%,主要因交付物业建筑面积减少[64][6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3.4627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22.9023亿元,主要源于厦门、香港及上海投资性物业公允价值亏损[65][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63.775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92%,主要因交付物业面积减少致物业销售收入下降[6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为62.695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22.864亿元下降48.97%,因交付物业建筑面积减少[67]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5763万元下降约44.98%至2024年上半年的3171万元,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没收按金减少[6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16.3584亿元增加至18.9818亿元,主要因境外贷款利率上升[6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合营公司利润为4507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2976万元;合营公司总收入为32.8469亿元,毛利率为7.56%[6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1.5533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4308万元;联营公司总收入为14.3403亿元,毛利率为2.66%[70][7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2269亿元,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1.507亿元,主要因递延税项抵免减少[71][7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80.128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90.3347亿元,主要因减值亏损拨备和融资成本增加、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和收入减少[72][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公司债券和优先票据余额为536.653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45.4436亿元下降1.61%[79][81][87] - 2024年上半年平均借贷成本年利率为8.33%,较2023年的8.16%上升0.17个百分点[79][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104.10%,较2023年12月31日上升9.33个百分点[79][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约为35.6139亿元[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比率为–1439.76%[84][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就物业买家按揭贷款向银行提供担保金额为169.906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8.0796亿元[85][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银行及其他借贷、公司债券及优先票据中,18.28%为人民币计值,81.72%为港元及美元计值[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公司债券、优先票据及现金结余中,港元计值分别为6.14797亿元和0.1452亿元,人民币计值分别为98.08771亿元和34.75961亿元,美元计值分别为432.41753亿元和0.70908亿元[8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08031亿元,2023年同期为1.99965亿元[146]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78.90109亿元,2023
禹洲集团(0162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124.8636亿元下降48.92%至2024年同期的63.7754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2.5598亿元,2023年同期为63.6295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1.08031亿元,2023年同期为1.99965亿元[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7.890109亿元,2023年同期为9.184167亿元[3]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9779元,2023年同期为0.9938元[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8.319979亿元,2023年同期为10.864767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226.5481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8.25618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161.992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95.97754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9,935,62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167,887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人民币3,480,021千元,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人民币5,059,977千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人民币2,369,688,000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6,255,983,000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分别录得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16,199,219,000元及负债净额人民币3,480,021,000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6128391千元,2023年同期物业销售为12142886千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27398千元,2023年同期为24685千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898184千元,2023年同期为1635835千元[15][17][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7890109千元,2023年同期为9184167千元[15][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8012801千元,2023年同期为9033465千元[15][17] - 2024年已售物业成本为6185653千元,2023年为12134777千元[21]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香港利得税拨备,当期所得税开支/(抵免)总额分别为122,692千元和 - 150,702千元[22]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所用的亏损分别为 - 6,389,027千元和 - 6,493,148千元,股份数均为6,533,584,996股[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7,873,742千元和10,118,689千元[2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63.775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92%,其中物业销售收入约为61.2839亿元,占总收入的96.09%,较去年同期下降49.53%[4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为62.6951亿元,比2023年同期的122.864亿元下降48.97%[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0803亿元,毛利率为1.69%[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3.4627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22.9023亿元[5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5763万元,下降约44.98%至2024年上半年的3171万元[53]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由2023年上半年的约1.5798亿元,下降14.07%至2024年上半年的约1.3575亿元[54]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3年上半年约3.7791亿元,下降46.63%至2024年上半年约2.017亿元[55] - 其他开支由2023年上半年的约5.6109亿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约1.8643亿元[56] - 公司融资成本由2023年上半年约16.3584亿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约18.9818亿元[5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合营公司利润约4507万元,2023年上半年约2976万元;合营公司总收入32.8469亿元,毛利率7.56%[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1.5533亿元,2023年上半年约4308万元;联营公司总收入14.3403亿元,毛利率2.66%[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约1.2269亿元,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约1.507亿元[6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80.128亿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90.3347亿元[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17.5682亿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26.7051亿元[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每股基本亏损为0.98元[63] - 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8.33%[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约35.6139亿元[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等余额共536.653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1.61%;平均借贷成本8.33%,较2023年上升0.17个百分点;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104.10%,较2023年上升9.33个百分点[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比率为 - 1439.76%;银行及其他借贷等中18.28%为人民币计值,81.72%为港元及美元计值[67][6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不就2024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2]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之中期股息[23]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阶段(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中期股息[73] 债务重组相关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占超过84%现有票据的债权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8] - 2024年7月10日公司与多数初始同意债权人订立修订契据,将现有贷款纳入重组方案及计划,重组方案经济条款基本不变[31] - 2024年8月2日及8月16日开曼法院及香港法院指示举行计划债权人会议,公司建议9月12日召开计划会议,9月24日及9月30日分别在香港法院及开曼法院举行呈请实质聆讯[31] - 2024年7月10日,公司与多数初始同意债权人订立修订契约,将现有贷款纳入重组方案及计划[73] - 公司建议于2024年9月12日召开计划会议,并于2024年9月24日及9月30日分别在香港法院及开曼法院举行呈请的实质聆讯[73] 业务线 - 物业开发业务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销售金额43.4624亿元,同比下降62.77%[2] - 2024年物业开发分部业绩亏损5849235千元,2023年亏损7658290千元[16][17] - 集团物业销售收入达人民币61.2839亿元,同比下降49.53%,占集团总收入的96.09%[36] - 2024年上半年交付物业总面积约为44.2612万平方米,物业销售收入下跌因交付物业面积减少所致[36] - 2024年上半年交付及确认销售的物业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3,846元[36] - 长三角、华中、西南、海西经济区、大湾区及环渤海区域分别贡献确认收入金额的58.08%、25.14%、11.84%、2.10%、1.70%及1.14%[36] - 集团累计合约销售金额为人民币43.4624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27.9311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5,561元[37] - 2024年上半年长三角区域合约销售达19.273亿元,占集团整体合约销售金额的44.34%[38] - 2024年上半年大湾区合约销售总额为12.9566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29.81%[38] - 2024年上半年西南区域及华中区域合约销售总额为6.5219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5.01%[38] - 2024年上半年环渤海区域及海西经济区合约销售金额达4.7109亿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10.84%[3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合约销售总额43.46239亿元,销售面积279311平方米,销售均价15561元/平方米[3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合约销售总额116.74821亿元,销售面积694220平方米,销售均价16817元/平方米[40] 业务线 - 物业投资业务情况 - 集团物业投资项目有已开业项目32个及筹备期项目9个,共41个项目[41] - 集团物业投资打造商业面积超174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写字楼及社区商业业态占比分别为62%、20%及18%[41] - 春节期间客流量同比提升109%,实现后疫情时代首次客流双倍增长[42] - 2024年上半年累计开展逾1000场户外活动,累计客流破200万人次[42] 业务线 - 酒店业务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酒店业务板块为集团带来收入约为人民币110万元[44] 绿色建筑相关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旗下共有145个项目超2100万平方米物业达到绿色建筑标准[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约555万平方米物业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级别国内或国际标准[45] 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总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1131万平方米,共163个项目,分布于6大都市圈38个城市,平均楼面成本约为每平方米6005元[47]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商品房成交量较去年同期进一步下降,一季度总体成交缩量下行,二季度5月下旬至6月中上旬有复苏行情但低于预期且后续动能减弱[32] - 2024年1 - 6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为人民币47,133亿元,同比下降25.0%,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26.9%[33]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成交总面积同比下降约20.5%[34]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117名雇员[70] 公司融资担保及垫款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向厦门中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997,942千元,占比33%[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向天津禹洲裕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973,397千元,占比13%;向成都禹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913,297千元,占比5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向太仓康溢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垫款391,811千元、融资担保392,200千元,总计784,011千元,占比49%[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向各联属公司提供垫款总计9,011,777千元、融资担保总计1,227,885千元,两者合计10,239,662千元[7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提供给联属公司的财务资助总额约为上市规则第14.07(1)条所界定资产比率项下的10.9%[75] - 2024年6月30日,联属公司非流动资产本集团应占权益为866,736千元,流动资产本集团应占权益为14,175,467千元,流动负债本集团应占权益为 - 9,956,403千元,资产净额本集团应占权益为3,590,969千元[75] 公司股份计划情况 - 2024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及公告日期,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奖励的股份总数为10,324,504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0.16%[82] - 获选雇员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获授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1%[83] - 公告日期,根据公司所有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已授出购股权及奖励的可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16,732,504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78%(2024年1月1日:120,092,504股及1.84%)[85] 公司审核及报告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及截至2024年6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