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网集团(01686)

搜索文档
新意网集团:2025上半财年业绩预览:人工智能及MEGAIDC项目拉动增长预期
交银国际证券· 2025-02-13 10: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5上半财年新意网将稳定增长,收入高个位数同比增长,EBITDA低双位数同比增长,得益于MEGA IDC项目运营、数据中心利用率提高、现有项目价格上涨和电力使用增长 [7] - MEGA IDC是未来关键驱动力,其第一期已承诺和签约出租率达约60%,剩余部分租赁进度加快将成股价催化剂,或推动二期建设提前 [7] - 预计2025年利率下降,利息支出适度下降,推动净利润更快增长,2025上半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 [7] - 鉴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据中心需求旺盛,上调2025/26/27财年EBITDA预测2.6%/6.6%/3.7%至22.08亿港元/25.42亿港元/28.60亿港元,目标价从4.50港元上调至5.2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股价及市值信息 - 收盘价4.46港元,目标价5.22港元,潜在涨幅17.0% [1] - 52周高位4.46港元,低位2.38港元,市值18,103.47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12.88百万,年初至今变化4.45%,200天平均价3.71港元 [4] 财务数据一览 |年份|收入(百万港元)|同比增长(%)|净利润(百万港元)|每股盈利(港元)|同比增长(%)|市盈率(倍)|每股账面净值(港元)|市账率(倍)|股息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2,346|12.5|905|0.22|6.9|20.0|1.15|3.89|2.5| |2024|2,674|14.0|907|0.22|0.2|20.0|1.26|3.54|2.5| |2025E|3,322|24.3|1,198|0.30|32.0|15.1|1.33|3.35|3.3| |2026E|3,882|16.9|1,413|0.35|17.9|12.8|1.38|3.22|3.9| |2027E|4,433|14.2|1,639|0.40|16.0|11.0|1.44|3.10|4.5|[6] 损益表(百万港元) |年份|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其他经营净收入/费用|经营利润|财务成本净额|其他非经营净收入/费用|税前利润|税费|非控股权益|净利润|作每股收益计算的净利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2,346|(1,025)|1,321|(154)|26|1,192|(109)|0|1,084|(178)|0|905|905| |2024|2,674|(1,259)|1,414|(155)|20|1,279|(220)|0|1,060|(152)|0|907|907| |2025E|3,322|(1,552)|1,770|(193)|0|1,578|(156)|0|1,422|(224)|0|1,198|1,198| |2026E|3,882|(1,798)|2,084|(225)|0|1,859|(177)|0|1,682|(270)|0|1,413|1,413| |2027E|4,433|(2,053)|2,380|(257)|0|2,123|(164)|0|1,959|(320)|0|1,639|1,639|[12] 资产负债简表(百万港元) |截至日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及票据|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总流动资产|物业、厂房及设备|其他长期资产|总长期资产|总资产|短期贷款|应付账款|其他短期负债|总流动负债|长期贷款|其他长期负债|总长期负债|总负债|股本|储备及其他资本项目|股东权益|非控股权益|总权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6月30日|237|594|10|30|870|19,846|62|19,908|20,778|0|1,735|314|2,049|9,736|4,337|14,073|16,122|234|4,420|4,654|2|4,656| |2024年6月30日|499|697|6|39|1,240|22,770|62|22,832|24,072|0|1,780|183|1,963|11,897|5,094|16,991|18,954|234|4,882|5,116|2|5,118| |2025E年6月30日|1,185|866|6|39|2,095|23,265|62|23,327|25,422|2,509|2,194|219|4,922|9,997|5,094|15,091|20,014|234|5,173|5,407|2|5,409| |2026E年6月30日|1,751|1,011|6|39|2,807|23,719|62|23,780|26,587|0|2,542|242|2,784|13,086|5,094|18,180|20,964|234|5,387|5,621|2|5,623| |2027E年6月30日|2,438|1,155|6|39|3,637|24,051|62|24,112|27,750|0|2,902|268|3,170|13,636|5,094|18,730|21,900|234|5,614|5,848|2|5,850|[12] 现金流量表(百万港元) |年份|税前利润|折旧及摊销|营运资本变动|利息调整|税费|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资本开支|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负债净变动|权益净变动|股息|其他融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年初现金|年末现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905|506|(71)|121|28|(16)|1,473|(1,946)|6|(1,940)|3,949|0|0|(3,555)|394|310|237| |2024|907|581|(67)|220|(107)|NA|NA|(2,965)|0|(2,965)|2,372|0|(905)|89|1,555|237|499| |2025E|1,198|631|245|156|36|0|2,265|(762)|0|(762)|610|0|(907)|(520)|(817)|499|1,185| |2026E|1,413|683|202|177|23|0|2,497|(724)|0|(724)|579|0|(1,198)|(589)|(1,208)|1,185|1,751| |2027E|1,639|738|217|164|25|0|2,783|(688)|0|(688)|550|0|(1,413)|(545)|(1,408)|1,751|2,438|[13] 财务比率 |年份|核心每股收益(港元)|全面摊薄每股收益(港元)|每股股息(港元)|每股账面值(港元)|毛利率(%)|EBITDA利润率(%)|净利率(%)|ROA(%)|ROE(%)|净负债权益比(%)|利息覆盖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0.223|0.223|0.112|1.147|56.3|72.4|38.6|4.7|19.6|204.0|3.8|0.4|1.2|81.3|218.6| |2024|0.223|0.223|0.112|1.260|52.9|69.6|33.9|4.0|18.6|222.7|2.5|0.6|1.1|88.1|239.9| |2025E|0.295|0.295|0.148|1.332|53.3|66.5|36.1|4.8|22.8|209.3|4.2|0.4|0.7|85.8|218.3| |2026E|0.348|0.348|0.174|1.385|53.7|65.5|36.4|5.4|25.6|201.6|4.3|1.0|0.6|88.2|222.6| |2027E|0.404|0.404|0.202|1.441|53.7|64.5|37.0|6.0|28.6|191.4|5.2|1.1|0.5|89.2|224.1|[13]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9-24 16:47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383,861千港元,同比增长11.8%[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731,819千港元,同比增长6.0%[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657,148千港元,同比增长3.6%[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税后溢利为471,748千港元,同比下降0.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EBITDA为949,584千港元,同比增长9.0%[6] - 公司2024年收入为26.74亿港元,同比增长14%[18][19] - 公司2024年EBITDA为18.49亿港元,同比增长10%[18][19] - 公司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9.07亿港元,与2023年持平[18][19] - 公司2024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6.71亿港元,同比增长8%[18][19] - 公司2024年收入为26.735亿港元,同比增长14%[178] - 2024年毛利为14.144亿港元,较2023年的13.208亿港元增长7%[178] - 公司2024年经营溢利为12.791亿港元,同比增长7%[178] - 2024年税后溢利为9.072亿港元,与2023年的9.054亿港元基本持平[177]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溢利为22.35港仙,与2023年的22.30港仙基本持平[177] - 2024年财务成本为2.196亿港元,较2023年的1.088亿港元大幅增加102%[178]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为1974.9万港元,较2023年的1024.1万港元增长93%[178] - 2024年税项支出为1.523亿港元,较2023年的1.783亿港元减少15%[178] - 公司2024年非流動資產中的物業、機械及設備總值為22,831,716千港元,較2023年的19,907,533千港元增長14.7%[181] - 公司2024年流動資產總值為1,240,119千港元,較2023年的870,079千港元增長42.5%[181] - 公司2024年流動負債淨額為(722,716)千港元,較2023年的(1,178,921)千港元改善38.7%[181] - 公司2024年總資產扣除流動負債為22,109,000千港元,較2023年的18,728,612千港元增長18.0%[181] - 公司2024年非流動負債總值為16,991,047千港元,較2023年的14,072,791千港元增長20.7%[181] - 公司2024年資產淨值為5,117,953千港元,較2023年的4,655,821千港元增長9.9%[181] - 公司2024年保留溢利為2,227,106千港元,較2023年的1,753,006千港元增長27.0%[183] - 公司2024年已付末期股息及分派為454,616千港元,較2023年的844,287千港元減少46.2%[183] - 公司2024年非控股權益為2,028千港元,與2023年持平[183] - 公司2024年總權益為5,117,953千港元,較2023年的4,655,821千港元增長9.9%[183] - 公司2024年度溢利为907,188千港元,较2023年的905,365千港元略有增长[185] - 2024年物业、机械及设备折旧为583,475千港元,较2023年的505,550千港元增加15.4%[185] - 2024年财务成本为219,640千港元,较2023年的108,772千港元大幅增加101.9%[185] - 2024年营运资金变动前之经营现金流量为1,858,863千港元,较2023年的1,694,937千港元增长9.7%[185] - 2024年新增银行贷款为3,290,000千港元,较2023年的3,960,000千港元减少16.9%[186]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36,636千港元,较2023年的394,306千港元大幅增加315.1%[186]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8,741千港元,较2023年的237,279千港元增加110.2%[186] 数据中心业务 - 公司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达230万平方呎,市场份额占比约33%[8][14] - MEGA IDC第一期总楼面面积约50万平方呎,预计2024年落成[13] - MEGA IDC未来期数总楼面面积达70万平方呎,设计电力容量将增至超过280兆瓦[15] -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为24.61亿港元,同比增长14%[18] - MEGA Gateway已於2023年第一季度開業,簽約率65%,並有一家大型亞洲科技公司進駐[28] - MEGA IDC第一期已投入使用,提供約500,000平方呎總樓面面積及50兆瓦電力容量,首批客戶已進駐並佔總樓面面積約30%[29] - MEGA IDC發展項目竣工後,公司於香港的數據中心總樓面面積將由230萬平方呎擴充至近300萬平方呎,電力容量將由150兆瓦增加至超過280兆瓦[29] - 公司位於將軍澳的MEGA Plus從超大規模客戶獲得一份為期15年的續約[28] - 公司位於沙田的MEGA Two多個樓層已進行優化工程,一名超大規模客戶將在優化工程完成後額外佔據一層[28] - 公司擁有並營運一個海纜登陸站(HKIS-1),另一個海纜登陸站(HKIS-2)亦在興建中[27] - 公司於2022年3月成功投得位於舂坎角的一幅用地(RBL1219),將用作發展為供國際海底光纜使用的第二個登陸站(HKIS-2)[29] - 公司旗下MEGA-i、MEGA Plus及MEGA Two在「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自選評估計劃」管理類別中取得最優異評級[30] - 公司年收入同比增长14%至26.74亿港元,其中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业务收入增长14%至24.61亿港元[32] - 公司EBITDA同比增长10%至18.49亿港元,EBITDA利润率略降至69%[3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9.07亿港元,与上年同期持平[32]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同比增长8%至16.71亿港元[32]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责任 - 公司新建的MEGA IDC和MEGA Gateway以及现有MEGA Plus数据中心均获得LEED金级认证[24] - 公司内部运作已连续两年获得碳中和认证[24] - 公司已开始与新鸿基地产合作,利用其太阳能光电系统产生的绿色电力[24] - 公司获得2024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香港成就奖-可持续发展机构-优异表现奖[24] - 公司将继续探索提高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创新方法[24] - 公司将继续重视对环境、社会及管治的承诺[24] - 公司已与可持续性挂钩的银行融资占比约45%[31] - 公司购买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以抵消一般楼宇用电的所有碳排放[31] - 公司在MSCI ESG评级中获得“A”级评级[31]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17名董事组成,包括主席、3名执行董事、6名非执行董事和7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5] - 女性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约12%(17名董事中有2名为女性)[136] - 董事会成员来自不同背景,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学术和专业经验[136] - 公司提倡多元文化和包容的职场,持续推展工作团队的性别多元化[136]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管理层的表现,并委派管理层负责日常运作[132]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策略并监控其执行情况,包括多元化和扩展新业务领域[134] - 董事会批准年度及中期业绩,并负责股息政策和资本结构的重大变化[134] - 董事会确保公司会计及财务报告制度和公布的完整性,并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34] - 公司董事会中有七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逾三分之一[1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袍金以现金形式支付,担任董事会委员会成员或主席时获额外酬金[137] - 董事会于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内举行了四次常规会议[138] - 公司主席与其他董事避席的情况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了一次会议[137]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的角色有区分,确保权力不集中于一人[140] - 行政总裁负责推行董事会制定的集团政策和策略[141] - 公司秘书协助主席准备董事会议程并确保遵守适用规则[138] - 董事会在审议事项中存在利益冲突时,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处理[138] - 公司主席确保所有重要事项在董事会上适时和有建设性地进行讨论[140] - 行政总裁负责策划不同业务及职能,并密切监察营运及财务业绩[1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已提供参与培训活动的记录,包括出席研讨会、会议、论坛及简报会等[142] - 公司董事在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内全面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44] - 公司董事会将日常运作及执行策略部署计划的责任转授予管理层,并定期检阅权力转授的合适性[145] - 公司董事会负责以平衡、清晰及全面的方式评核集团的表现及前景,并编制真实和公正反映集团财政状况的账目[146] - 公司审核委员会在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内举行了五次会议,检阅了集团的中期及年度业绩,并讨论了财务报告及其他报告[147] - 外聘核數師對公司提供的核數及非核數服務費用分別為1,575,000港元及828,000港元[148] - 薪酬委員會在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內舉行了兩次會議,審閱並建議通過新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董事袍金[149] - 提名委員會在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內舉行了兩次會議,建議通過委任一名新獨立非執行董事[150] - 提名委員會制定並審閱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確保其有效性[151] - 所有非執行董事須每三年在股東週年大會上輪值告退並重選[152] - 企业管治委员会于2012年2月成立,主席为非执行董事张永锐先生,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冯玉麟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郑嘉丽女士[153] - 郑嘉丽女士将于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由李惠光先生接替其职位[153] - 企业管治委员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53] - 公司采纳了一项由企业管治委员会制定并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的披露政策,确保内幕消息及时识别、评估及上报董事会[154] - 公司定期检讨确保董事会能取得独立观点的机制,至少每年一次[1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内,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董事会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的记录显示,多数董事出席率为100%[156] - 公司已制定并采纳一项风险管理政策,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风险管理工作小组和高层管理监督执行[158] - 风险管理工作小组至少每年一次对集团实现业务目标有不利影响的风险进行识别、评核及排序,并制定风险缓解计划[158] - 公司面临项目发展风险,需及时完成新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现有数据中心的升级以维持市场占有率[159] - 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公司数据中心的国际海底电缆铺设和客户流失[159] - 高利率环境下,公司通过优化资本开支和加强资本流动性管理应对借贷增加和负债比率高企[159] - 公司建立了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包括核心价值、组织架构、预算和会计管理监控[160] - 内部稽核部门负责独立审阅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意见[160]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和内部稽核部门对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检讨,确保其有效性[161] - 公司遵循证券及期货条例和上市规则,确保内幕消息的及时和准确披露[162] - 公司制定了举报政策,鼓励员工和交易方报告不当和失当行为[163] - 行为守则要求员工以诚实和正直的方式履行职责,并报告任何不当、不道德或非法行为[164]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11.20港仙[2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1.20港仙,全年股息总计为每股11.20港仙[58] - 公司股息政策旨在为股东提供稳定的股息分派,实际分派将视财务表现、资本需求等因素而定[58] - 公司2024年已付末期股息及分派為454,616千港元,較2023年的844,287千港元減少46.2%[183] 资本支出与融资 - 公司已度过资本支出高峰期,剩余资本支出将集中在与客户相关的装备[22] - 公司与中国银行签订融资协议,提供不超过15亿港元的定期贷款和15亿港元的循环贷款[123] - 公司承诺新鸿基地产须实益拥有不少于51%的公司已发行股本[123] - 公司承诺维持不少于38亿港元的全面股东贷款融资金额[123] - 宏偉發展與中國銀行簽訂2022年融資協議,獲得定期貸款和循環貸款各10億港元[124] - 宏偉發展與滙豐銀行簽訂2023年融資協議,獲得定期貸款20億港元和循環貸款10億港元[125] - 宏偉發展與創興銀行簽訂2023年融資協議,獲得定期貸款10億港元和循環貸款6億港元[125] - 宏偉發展與中國銀行簽訂2024年融資協議,獲得定期貸款22億港元和循環貸款8億港元[126] - 宏偉發展與中國建設銀行簽訂2024年融資協議,獲得定期貸款8億港元和循環貸款4億港元[126] - 公司拥有未动用金融机构及股东贷款授信3,100,000,000港元[191] 董事袍金与薪酬 - 郭炳联作为公司主席的董事袍金为60,000港元[37] - 冯玉麟作为公司副主席的董事袍金为52,500港元[38] - 董子豪作为公司董事的董事袍金为45,000港元[39] - 陈文远作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营运总监的总酬金为6,659,000港元[40] - 张永锐作为公司副主席及多个委员会成员的董事袍金为270,000港元[41] - 郭基泓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袍金为45,000港元[42] - David Norman Prince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袍金为150,000港元[43] - 萧汉华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袍金为45,000港元[44] - 陈康祺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袍金为45,000港元[45] - 刘若虹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袍金为45,000港元[46] - 李安国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袍金为240,000港元[47] - 金耀基教授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可获240,000港元董事袍金[48] - 黄启民先生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可获240,000港元董事袍金[49] - 李惠光先生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可获150,000港元董事袍金[51] - 郑嘉丽女士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可获175,000港元董事袍金[52] - 公司董事袍金为每年150,000港元,按比例计算[54] - 公司董事年終薪金由董事会根据贡献的时间、努力及专业知识釐定,并每年检討[55] - 公司董事袍金由董事会釐定,并参考贡献的时间、努力及专业知识[5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郭炳联持有3,48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15%[70] - 公司董事冯玉麟持有8,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34%[70] - 公司董事郭基泓持有13,272,658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57%[70] - 公司董事刘若虹持有3,7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16%[70] - 公司董事陈文远持有4,01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17%[70] - 公司董事金耀基持有1,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00%[70] - 公司董事梁国权持有142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00%[70] - 郭炳聯先生和郭基泓先生在新鴻基地
新意网集团:新数据中心预租率高,推动未来EBITDA增长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8-31 11: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新意网集团评级为买入,目标价4.50港元,较收盘价3.36港元有33.9%的潜在涨幅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财年新意网集团业绩稍低于预期,但新数据中心预租率高,AI算力驱动增长,在建项目高预签约率及丰厚储备为未来增长带来动力,维持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3.75港元,52周低位2.38港元,市值13,638.49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3.78百万,年初至今变化8.74%,200天平均价2.70港元 [2] 财务数据 损益表 - 2023 - 2027E年收入分别为2,346、2,674、3,322、3,882、4,43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5%、14.0%、24.3%、16.9%、14.2% [3][6] - 2023 - 2027E年净利润分别为905、907、1,198、1,413、1,63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9%、0.2%、32.0%、17.9%、16.0% [3][6]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73、NA、2,235、2,434、2,682百万港元 [6] 资产负债简表 - 2023 - 2027E年总资产分别为20,778、24,072、25,422、26,587、27,750百万港元 [6] - 2023 - 2027E年总负债分别为16,122、18,954、20,014、20,964、21,900百万港元 [6] 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年毛利率分别为56.3%、52.9%、53.3%、53.7%、53.7% [6] - 2023 - 2027E年ROE分别为19.6%、18.6%、22.8%、25.6%、28.6% [6] 业绩概要 - 2024财年收入2,67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0%,主营业务成本1,25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2.8%,毛利1,41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1% [4] - 2024财年经调整EBITDA为1,849百万港元,同比提高10.3%,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69.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4] 数据中心情况 - MEGA IDC第一期已投入使用,提供约50万平方呎总楼面面积及50兆瓦电力容量,首批占总楼面面积约30%的客户已进驻营运,另一家云服务供货商承诺租用约30%面积,余下容量协商中,未来数期总楼面面积还将额外增加700,000平方呎 [1] - 位于荃湾的新数据中心MEGA Gateway于2023年1季度开业,签约率65% [1] 股息情况 - 公司建议派发2024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112元,派息率维持50%,并给出2025财年派息指引,绝对股息金额不低于2024财年 [1]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8-29 17:16
财务表现 - 收入按年上升14%至26.74亿港元,主要由于向现有客户提价和现有客户电力升级,以及新数据中心前期收入贡献[3] - EBITDA按年上升10%至18.49亿港元[3] - 公司股东應佔溢利為9.07億港元,與2023年接近,主要由於高利率導致財務成本增加[3] - 經營業務所得現金淨額(不包括營運資金變動)按年上升8%至16.71億港元[3] - 集團的數據中心及資訊科技設施業務收入按年上升14%至24.61億港元[16] - 集團的營運溢利按年上升7%至12.79億港元[16] - 集團的EBITDA按年上升10%至18.49億港元[17] - 集團的經營業務所得現金淨額(不包括集團營運資金變動)按年增長8%至16.71億港元[17] - 集團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收入為26.74億港元,毛利為14.14億港元,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為9.07億港元[22] - 集團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及攤薄後溢利分別為22.35港仙[22] - 集團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全面收益總額為9.07億港元[24] - 公司2024年度實現淨利潤907,188千港元,較2023年增長0.2%[26] - 公司2024年度派發末期股息454,616千港元[26] 数据中心业务 - 對"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容量需求顯著增長,人工智能推動數據中心容量和質量需求提高[5] - MEGA IDC第一期已投入試用,獲得大型國際雲服務供應商和金融機構的強烈興趣[5] - MEGA-i作為網絡連接樞紐的需求持續增加,證明香港作為亞洲數據樞紐的重要性[6] - 集團在香港共有8個數據中心,其中7個由集團自有[11] - 集團擁有並營運一個海纜登陸站(HKIS-1),另一個海纜登陸站(HKIS-2)正在興建中[11] - 集團的MEGA-i是亞洲區內完善及主要的網絡連接樞紐,擁有約15,000條光纖互連網線[11] - MEGA Gateway是集團位於荃灣的新數據中心,已於2023年第一季度開業,簽約率65%[12] - MEGA Plus是集團位於將軍澳的高端旗艦數據中心,持續獲得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及新經濟行業公司的強勁需求[12] - MEGA Two是集團位於沙田的數據中心,為中國內地數據進出的重要通道[12] - 集團在香港的數據中心總樓面面積將由2024年6月30日的230萬平方呎擴充至近300萬平方呎[13] - 集團在香港的數據中心電力容量將由150兆瓦增加至超過280兆瓦[13] - 數據中心及資訊科技設施總額為81.28億港元,其中15.20億港元預計將在1年內確認為收入[34] - 數據中心及資訊科技設施分部收入為24.61億港元,分部溢利為12.81億港元[36] 可持续发展 - 集團透過探索提高能源效率和永續性的創新方法,持續向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進發[9] - 集團獲得2024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香港成就獎-可持續發展機構-優異表現獎[9] - 集團的MEGA-i、MEGA Plus及MEGA Two獲得綠建環評最優異評級,MEGA IDC、MEGA Gateway及MEGA Plus獲得LEED金級建築設計和建設認證[14] - 集團約45%的銀行融資已與可持續性掛鉤,並購買國際可再生能源證書以抵銷一般樓宇用電的所有碳排放[15] - 集團在MSCI ESG評級中獲得「A」級評級[15]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銀行現金存款為4.99億港元,銀行貸款為118.97億港元,淨銀行貸款共約113.98億港元[19]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負債比率(淨債務除以公司股東應佔權益)為311%,撇除來自新鴻基地產集團的45億港元長期無抵押股東貸款,該比率為233%[19]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23,071,835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15.9%[2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17,953,882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20.5%[2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权益为5,117,953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10.0%[2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值为498,741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110.1%[2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存货为6,178千港元,较2023年减少35.5%[2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业务及其他应收账项为696,500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17.3%[2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业务及其他应付账项为1,779,887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2.6%[25] - 集团拥有3,100,000,000港元的可用而未动用金融机构及股东贷款授信,可为业务提供资金[28] 其他 - 公司对科技园未能有效監管園區內數據中心運營存在違規行為表示關切[7] - 科技園應以推動香港科技發展為己任,保持透明度並向公眾負責[7] - 集團將繼續保持最高水平的財務和營運紀律,並謹慎調整資本分配以配合客戶需求[9] - 集團依然會集中於審慎維持槓桿比率,以確保能夠為股東帶來長期價值[9] - 集團獲得多個行業獎項,包括W. Media 2023 Asia Pacific Cloud & Datacenter數據中心設計及建設類別冠軍、香港通訊業聯會非凡年獎最佳數據中心銀獎等[14] - 集團將繼續以最佳紀律嚴格控制成本及管理現金,所有資本支出將以即時生產為基礎,滿足具體及已確認的客戶訂單[18]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聘用487名全職僱員,並繼續推廣及保障員工的健康與安全[21] - 集團定期舉辦培訓工作坊,向僱員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並按表現向選定的董事及僱員授予購股權[21]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19 16:42
财务业绩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收入为12.896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8123亿港元上升16%[5][6][7]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EBITDA为8.9947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05397亿港元上升12%[5][6][7]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354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3124亿港元上升1%[5][6][7]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不包括营运资金变动)为7.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6][7] - 公司期内收入按年上升16%至12.90亿港元,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业务收入按年上升16%至11.85亿港元,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业务收入按年上升17%至1.05亿港元[14] - 公司销售成本按年上升27%至6.07亿港元,经营开支按年下降7%至7200万港元,营业支出与销售额的比率由7%改善至6%[14] - 公司营运溢利按年上升11%至6.22亿港元,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业务营运溢利按年上升10%至6.23亿港元,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业务营运溢利维持稳定为1900万港元[14] - 公司EBITDA按年上升12%至8.99亿港元,EBITDA利润率略降至70%,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维持稳定为4.35亿港元,融资成本按年上升173%至1.04亿港元[14]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不包括营运资金变动)按年增长8%至7.15亿港元[14] - 新意网科技期内获取安装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相关业务总值4100万港元的合约[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2.896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8123亿港元增长16.38%[39] - 同期毛利为6.8253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0619亿港元增长8.23%[39] - 经营溢利为6.2199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58156亿港元增长11.44%[39] - 税前溢利为5.1789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19996亿港元微降0.41%[39] - 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4.354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3124亿港元增长0.53%[39] - 基本及摊薄后每股溢利均为10.73港仙,2022年同期为10.67港仙[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中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权工具为2126.8687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984.5823亿港元增长7.17%[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中存货为2133.0397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990.7533亿港元增长7.15%[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4002.942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 -1178.921亿港元亏损扩大[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4639.792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4655.821亿港元微降0.34%[43]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尚未兑换之可换股票据可兑换金额为172,001,633.30港元普通股股份[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435,4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3,124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941,4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2,487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554,6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3,126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29,5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243千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53,5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3,273千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其流动资产4,002,942,000港元[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与客户合约之收入为1,289,6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08,123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收入为1,184,9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8,747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收入为104,6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376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综合总收入为12.896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8123亿港元增长16.4%;税前溢利为5.1789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19996亿港元下降0.4%[56][57] - 2023年利息收入为656.4万港元、投资收入为0,较2022年的218.8万港元和14.2万港元有变化;租金收入为246.9万港元、杂项收入为264.3万港元,较2022年的77.9万港元和193.5万港元有变化[58] - 2023年税项支出为8245.2万港元,较2022年的8687.2万港元下降5.1%,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59] - 2023年总员工薪酬为1.41456亿港元,较2022年的1.30382亿港元增长8.5%;物业、机械及设备折旧后金额为2.84038亿港元,较2022年的2.49429亿港元增长13.9%[60] - 2023年总财务成本为1.04106亿港元,较2022年的3816万港元增长172.8%[61] - 2023年已宣布及派发末期股息总额为4.54616亿港元,每股11.20港仙,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62]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后溢利计算的溢利为4.3544亿港元,与2022年的4.33124亿港元基本持平[63] - 2023年6月30日及12月31日投资物业价值为5800万港元,采用3%资本化率估值[65] - 期内物业、机械及设备增添约17.16018亿港元,较2022年的12.25215亿港元增长40.1%[66]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非上市股权工具为371万港元,与6月30日持平[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业务及其他应收账项为5.23201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5.93686亿港元有所下降[68] - 2023年12月31日,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业务应收账项中逾期超90天的余额为2051.9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847.6万港元[69] - 2023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为3971.2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2954.5万港元有所增加[70] - 2023年12月31日,业务及其他应付账项为17.56923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7.34761亿港元略有上升[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为1.01706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18378亿港元有所减少[71] - 期内公司获得一笔16亿港元新长期银行融资,从现有未动用银行融资中提取15.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2亿港元[72] - 2023年12月31日,无抵押银行贷款账面价值约为113.30516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97.355亿港元增加[72] - 截至呈报期末,已从股东贷款授信中提取38亿港元,年利率为3%,贷款将于2025年1月支付[74]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10亿股,金额为1亿港元;2023年7月1日及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23.39057333亿股,金额为2339.06万港元[75] - 期内已宣布及派发股息4.5461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44287亿港元减少[77] - 2023年与新鸿基地产集团交易中,安装等电缆收入7.1107亿港元,2022年为5.5774亿港元;建筑工程费用41.6911亿港元,2022年为67.6925亿港元等[79] - 2023年与新鸿基地产集团一间合营公司交易,租赁负债利息为312.8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80] - 2023年向胡关李罗律师行已付/应付专业费用为22.8万港元,2022年为54万港元[81] - 2023年已付/应付主要管理人员报酬为259.6万港元,2022年为1319.9万港元[81] - 2023年12月31日非上市股权工具(第三级)为371万港元,与6月30日持平[83] - 2023年12月31日有关建造在建工程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为12.32487亿港元,6月30日为14.849亿港元[8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2年也无[85] 数据中心业务发展 - 数据中心服务整体市场需求在过去六个月显著增长,MEGA - i需求增长强劲[8] - 亚洲直达海缆(ADC)最近登陆,数据中心内光纤互联网线数量增加,未来新海底光缆引入将丰富服务产品和增强基础设施能力[8] - 云端客户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需求显著增加,公司优先投资增加电力容量[8] - 公司最先进设施MEGA IDC第一阶段将于3月底投入服务,已有两家大型国际银行和一家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成为新客户[8] - 另一家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已原则上承诺使用大量空间,公司正在完成法律协议签署[8] - 优质数据中心兴趣和活动激增与人工智能发展密切相关[8] - 人工智能将大幅增加数据中心空间需求,尤其是“高端”数据中心空间需求[10] - MEGA IDC未来期数(第一期以后)总楼面面积将额外增加700,000平方呎[10]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运营七个数据中心,其中六个由公司拥有,一个工程项目正在兴建[13] - MEGA IDC第一期已竣工,提供约500,000平方呎楼面面积及50兆瓦电力容量,未来几期总楼面面积还将额外增加700,000平方呎[13] - 完成MEGA IDC发展项目后,公司在香港的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将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0万平方呎扩充至近300万平方呎,设施全面启用后电力容量将从100兆瓦增至超280兆瓦[13] - MEGA - i目前拥有约15,000条光纤互连网线,生态系统内连接数百家公司[13] - 位于荃湾的MEGA Gateway于2023年第一季度开业,客户陆续进驻[13] - 中国电信国际的亚洲直达海缆(ADC)香港段已登陆公司的HKIS - 1海缆登陆站[13] - 2022年3月,公司投得舂坎角用地,将用作发展第二个海缆登陆站(HKIS - 2)[13] - 数条海底光缆计划于2024及2025年连接至香港,有望增加对公司数据中心容量的需求[13] - 公司增加设施电力容量,以满足新应用对更高计算能力的额外需求[1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底集团按历史成本减折旧列账的总权益为46亿港元,按2023年6月30日公平价值调整后增至301亿港元[9] - 按市场估值,集团资产负债率(净债务与股本比率)包括股东贷款为49%,不包括股东贷款为36%[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存款为3.54亿港元,银行贷款为113.31亿港元,净银行贷款约109.77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上升16%[1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319%,撇除新鸿基地产集团38亿港元长期无抵押股东贷款后为237%,经调整负债比率分别降至49%及36%[1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或然负债,为附属公司担保产生的或然负债总额为114.5亿港元,并无将旗下资产作抵押[16] 公司运营策略 - 公司将谨慎调整资本分配和成本结构,管理财务杠杆水平,确保为股东提供长期价值[11] - 公司需求增长稳健,将继续为客户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11] - 公司重视环境、社会及管治承诺,旗下多个数据中心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7 18:4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按年上升16%至12.9亿港元,EBITDA按年上升12%至8.99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按年上升1%至4.35亿港元,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不包括营运资金变动)上升8%至7.15亿港元[2][3] - 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0.19亿港元增至2023年的11.85亿港元,同比上升16%[2] - 公司期内收入按年上升16%至12.90亿港元,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业务收入按年上升16%至11.85亿港元,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业务收入按年上升17%至1.05亿港元[15] - 公司销售成本按年上升27%至6.07亿港元,经营开支按年下降7%至7200万港元,营业支出与销售额的比率由7%改善至6%[15] - 公司营运溢利按年上升11%至6.22亿港元,EBITDA按年上升12%至8.99亿港元,EBITDA利润率略有下降至70%[15]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维持稳定为4.35亿港元,融资成本按年上升173%至1.04亿港元[15]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不包括营运资金变动)按年增长8%至7.15亿港元[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2.896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8123亿港元增长16.4%[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6.8253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0619亿港元增长8.2%[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6.2199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58156亿港元增长11.4%[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4.354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3124亿港元增长0.5%[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354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3153亿港元增长0.5%[20] - 202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內溢利433,124千港元,全面收益總額433,626千港元,以權益結算之股權支付確認7,757千港元,已付末期股息及分派844,287千港元[23] - 2023年1 - 6月与客戶合約收入1,289,64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8,123千港元增長16.4%[28] - 2023年1 - 6月數據中心及資訊科技設施收入1,184,99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18,747千港元增長16.3%[28] - 2023年1 - 6月超低電壓及資訊科技系統收入104,64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9,376千港元增長17.1%[2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所有收入均來自香港[28]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12.896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8123亿港元增长16.4%[30]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税前溢利5.1789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19996亿港元下降0.4%[30]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1.167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5044亿港元增长131.5%[31]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税项支出8.245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6872亿港元下降5.1%[32]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总员工薪酬1.4145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0382亿港元增长8.5%[33]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总财务成本1.0410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3816亿港元增长172.8%[33] - 2023年已宣布及派发末期股息总额4.54616亿港元,较2022年的8.44287亿港元下降46.2%[33]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后溢利为0.0107港元,2022年同期为0.0107港元[34] 数据中心业务发展 - 数据中心服务市场需求显著增长,MEGA - i需求强劲,客户增加业务和升级容量[4] - 公司最先先进的设施MEGA IDC第一阶段将于3月底投入服务,已有两家大型国际银行和一家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成为新客户,另一家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已原则上承诺使用大量空间[4] - 人工智能发展使数据中心需求同步增长,对“高端”数据中心空间需求尤其增加[5][7]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香港营运七个数据中心,一个工程项目正在兴建,拥有并营运一个海缆登陆站,另一个在兴建中[10] - MEGA-i目前拥有约15,000条光纤互联网线,生态系统内连接数百家公司[11] - MEGA IDC提供约120万平方呎总楼面面积,支持高达180兆瓦的超高资讯科技电力容量,第一期已竣工,提供约500,000平方呎楼面面积及50兆瓦[11] - MEGA IDC未来几期总楼面面积将合共增加700,000平方呎[8][12] - 完成MEGA IDC发展项目后,公司在香港的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将由170万平方呎扩充至近300万平方呎,电力容量将由100兆瓦增加至超280兆瓦[12] - 数条海底光缆计划于2024及2025年连接至香港,或增加对公司数据中心容量的需求[10] 成本与风险 - 公司面临人力资源、机电设备和一般建筑成本攀升以及市场利率可能“持续走高”的成本增加风险[5] - 通胀及高利率使公司营运及融资成本上涨,公司采取即时生产方式控制成本和管理现金流[12] 资本支出 - 2023财政年度是集团资本支出顶峰,将完成MEGA Gateway和MEGA IDC第一期的建筑和投放相关基础设施[5] - 本财政年度公司资本开支将达顶峰,用于完成MEGA Gateway及MEGA IDC第一期建设及相关基础设施投放[15] 法律事务 - 公司投诉香港科技园公司旗下数据中心运营商非法“分租”获法院胜诉,科技园公司已展开调查并发现证据[6]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12月底,集团按历史成本减折旧列账的总权益为46亿港元,按2023年6月30日公平价值调整后总权益增至301亿港元,按此市场估值资产负债率为49%(包括股东贷款)或36%(不包括股东贷款)[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存款为3.54亿港元,银行贷款为113.31亿港元,净银行贷款约109.77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上升16%[1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319%,撇除新鸿基地产集团38亿港元长期无抵押股东贷款后为237%,经调整后分别为49%及36%[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1.330397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9.907533亿港元增长7.1%[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92180.4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87007.9万港元增长5.9%[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9.24746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20.49亿港元增长140.3%[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4.639792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4.655821亿港元下降0.3%[2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4,002,942,000港元,但董事認為集團有可用資金來源維持業務[25] - 2023年12月31日业务及其他应收账项为5.23201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5.93686亿港元下降11.9%[36] - 2023年12月31日逾期超过90天的业务应收账项为2051.9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847.6万港元增长11.0%[37] - 2023年12月31日业务及其他应付账项为17.57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7.35亿港元有所增加[38] - 2023年公司获得一笔16亿港元新长期银行融资,从现有未动用银行融资中提取15.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2亿港元[39] - 2023年12月31日无抵押银行贷款账面价值约为113.31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97.36亿港元增加[39] - 自2020年8月1日起,股东贷款固定年利率由4%调至3%,截至2023年末已提取38亿港元,将于2025年1月支付[41] 业务合约与合作 - 新意网科技期内获取安装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相关业务总值4100万港元的合约[14] - 公司与汇丰签订首笔金额为30亿港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完成首次购买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13] - 公司获中国电信国际的亚洲直达海缆香港段登陆HKIS - 1海缆登陆站[12] - 2022年3月,公司投得舂坎角用地,将用作发展第二个海缆登陆站HKIS - 2[12] 公司荣誉 - 公司数据中心的MEGA - i、MEGA Plus、MEGA Two获绿建环评评级管理最高优异评级,MEGA Gateway获2023年香港通讯业联会非凡年奖最佳数据中心银奖[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491名全职雇员[17] 股本与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普通股数目为100亿股,已发行及缴足23.39亿股[42] - 金额为1.72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已发行,可按一 对一基准兑换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截至2023年末无兑换[43] - 尚未兑换的可换股票据全部兑换后,公司发行股本将为40.59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缴足普通股[44] - 2023年已宣布及派发股息4.55亿港元,较2022年的8.44亿港元减少[45]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6] 证券交易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48] 财务准则应用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公司應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及經修訂準則,對財務表現及狀況無重大影響[27] 营运分部 - 公司營運分部包括數據中心及資訊科技設施、超低電壓及資訊科技系統[29] - 分部溢利指未計中央行政開支等分配至各分部所賺取之溢利,用於分配資源及評估表現[29]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9-22 17:30
公司业绩 - 公司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237,780千港元,同比增长12%[8] - 整体业绩表现良好,EBITDA和溢利分别增长12%和7%[7] - 公司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约为3百万平方呎,光纤互连网线达到约15,000条[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2,345,903千港元,较2019年增长50%以上[8] - 公司总资产在2023年达到20,777,612千港元,总负债为16,121,791千港元,总权益为4,655,821千港元[8] 公司发展计划 - MEGA-i作为亚洲区内主要的网络连接枢纽,拥有约15,000条光纤互连网线,连接数百家全球及地区电讯公司、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企业等[23] - 集团正进入新的增长阶段,随着MEGA Gateway和MEGA IDC第一期的启用,强劲的增长计划已定下[24] - MEGA IDC成功投得位于舂坎角的一幅用地,将发展为供约120万平方呎总楼面面积,支持高达180兆瓦的超高供国际海底光缆使用的第二个登陆站[26] - MEGA IDC第一期楼面面积约为500,000平方呎,目标在2023年第四季度落成,将成为香港最大的数据中心服务供应商及亚洲第一的网络连接枢纽[28] 公司高管信息 - 馮先生自2018年4月2日起为公司副主席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和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年薪为52,500港元[52] - 湯先生自2018年6月19日起为公司执行董事和行政总裁,年薪约为9,444,000港元[53] - 陳先生自2019年10月31日起为公司执行董事,拥有超过40年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经验[62] - 張永銳为公司副主席,持有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商學士学位[68] - 郭基泓自2017年起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持有哈佛大學化學理學士學位[73] - David Norman Prince自2016年起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为英国特許管理会计师公会及英国特許採購及供應学会会员[78] 公司股权信息 - 新鴻基地產董事郭炳聯和郭基泓持有的股份分别占已发行股份的19.05%和23.38%[153] - 數碼通董事郭炳聯和郭基泓持有的股份分别占已发行股份的0.47%和1.09%[154] - 郭炳聯和郭基泓在相聯法團中持有的股份分别占已发行股份的25.00%和20.00%[155] - Sunco Resources Limited持有公司3,439,454,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47.04%[184]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31 18:47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6月30日止年度收入达到23.46亿港元,同比增长12%[2] - 公司截至6月30日止年度EBITDA为16.77亿港元,同比增长12%[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达到9.05亿港元,同比增长7%[2] - 公司计划派发每股11.20港仙的末期股息,派息率约为50%[4] - 公司将于2023年11月23日派发股息[4] - 公司的总权益为47亿港元,按照公平市场价值计算后可增至298亿港元[6] - 公司将继续审视现有和未来数据中心物业的公平价值[6]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能为股东带来长期价值的投资[11] - 公司重视对环境、社会及治理的承诺,将继续为数据中心投资及使用一流用电效率的设备及基础设施[12] - 公司敬谢湯国江先生的贡献,感谢所有董事、管理层及员工的努力工作,对股东长期以来的信任及支持表示衷心感谢[13] 数据中心业务发展 - 集团拥有世界级设施的MEGA Campus,为香港最大、最具网络连接、电信商中立、云端服务商中立及光缆中立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客户包括全球及地区云端服务供应商、新经济行业公司、电信公司等[15] - 集团數據中心繼續獲得強勁需求,MEGA-i的网络连接容量需求保持强劲,多条海底光缆将计划连接至香港,有机会进一步增加集团数据中心容量需求[16] - 集团已宣布中國電信國際的亞洲直達海纜(ADC)香港段登陸HKIS-1海纜登陸站,将于第四季度启用,增加光缆登陆站将巩固集团作为电信商、云端服务供应商及光缆中立的数据中心服务供应商提供一站式数据中心服务方案的策略[20] - 集团已获得客户对MEGA IDC的多项预订承诺,集团在建造MEGA IDC时采用最新技术及设计[18] 财务状况及资产负债表 - 集团年内收入按年上升12%至23.46亿港元,主要来自数据中心及信息技术设施业务[28] - 集团的營運溢利按年上升14%至11.92億港元,主要来自数据中心及信息技术设施业务[29] - 集团的EBITDA按年上升12%至16.77亿港元,利润率保持在71%的强劲水平[30]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按年上升7%至9.05亿港元,融资成本上升266%至1.09亿港元[31] - 集团的负债比率为286%,撇除长期无抵押股东贷款后为204%[35] - 2023年度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905,365千港元,较2022年度增长约6.8%[42] - 2023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902,761千港元,公司股东应占全面收益为903,077千港元[44]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机械及设备达到19,845,823千港元,较2022年度增长约14.6%[45]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值为237,279千港元,较2022年度下降约23.4%[45] - 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为0千港元,较2022年度减少100%[45]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4,653,793千港元,较2022年度增长约1.7%[45] 公司治理及股东事务 - 公司呼吁香港科技园公司采取措施确保租户遵守裁决[9] - 公司建议香港科技园公司物色第三方进行调查,并要求租户董事签署声明确认无违约[9]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10月27日举行,通告将刊登及寄发给股东及票据持有人[101] - 股份過戶登記手續将于10月24日至10月27日暂停办理,期间将不会登记股份过户[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内,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并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106] - 本公司已遵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附錄十四之企业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108] - 董事会由五名執行董事和六名非執行董事组成[108] - 董事会还包括六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08]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3-14 17: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收入为1,108,12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433,12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 - EBITDA为805,39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 - 公司现有的数据中心盈利相当可观且大致无负债,未来收入增长前景乐观[8] - 集团的总权益按独立物业估值师估算将增加至27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将大幅下降至47%[9] - 雲端服務供應商在公司设施中增加了容量,客户计划利用先进的数据中心设备进行扩张[10] - 公司已开展投资项目以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并减少碳足迹[11] 财务报告及审计 - 新意网集团2022/23中期报告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阅[136] - 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新意网集团收入为1,108,123千港元,毛利为630,619千港元[137] - 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新意网集团期内溢利为433,124千港元,每股基本溢利为10.67港仙[1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意网集团的总资产净值为4,188,159千港元,总权益为4,188,159千港元[139] - 新意網集團有限公司2022/23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数据中心及信息科技设施收入为1,018,747千港元,超低电压及信息科技系统安装和保养费为89,376千港元,总收入为1,108,123千港元[151] 公司治理及董事事务 - 劉女士在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中作为公司执行董事和首席商务总监获得了45,000港元的董事袍金和约4,840,000港元的其他酬金[97]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比例分别为0.15%至0.57%[186] - 新鴻基地產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持有的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比例分别为19.05%至23.38%[188] - 数码通电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郭炳聯持有股份5,162,337股,占股份总数的0.47%[190] - 郭炳聯及郭基泓分别持有Splendid Kai Limited、Hung Carom Company Limited等相联法团股份,总持股比例为25%-80%[191]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9-23 17:30
财务业绩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1%,溢利同比增长9%,EBITDA同比增长11%[5] - 2022年1月1日 - 6月30日收入为1090517千港元,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436493千港元[6]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085845千港元,年度基础溢利为846831千港元[7] - 2022年总资产为18142782千港元,总负债为13551246千港元,总权益为4591536千港元[7] - 集团2022年收入20.86亿港元,按年上升11%,主要因客户对现有数据中心需求增加[15][16] - 集团2022年EBITDA为15.01亿港元,按年上升10%,若不包括新冠补贴则上升11%[15][16] - 公司股东2022年应占溢利8.47亿港元,按年上升8%,若不包括新冠补贴则上升9%[15][16] - 公司年內收入按年上升11%至20.86億港元,銷售成本按年上升15%至8.84億港元,營運溢利按年上升8%至10.43億港元[29] - 來自數據中心及資訊科技設施業務的收入按年上升11%至19.40億港元,營運溢利按年上升9%至10.74億港元[29] - 來自超低電壓及資訊科技系統業務的收入按年上升14%至1.46億港元,營運溢利按年上升4%至3,600萬港元[29] - 公司EBITDA按年上升10%(不包括冠狀病毒病補貼,則為11%)至15.01億港元,EBITDA利潤率保持於72% [29] - 公司股東應佔溢利按年上升8%(不包括冠狀病毒病補貼,則為9%)至8.47億港元,融資成本按年上升33%至3,000萬港元[29] - 2022年公司收入为20.86亿港元,2021年为18.74亿港元[17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2.01亿港元,2021年为11.04亿港元[172] - 2022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0.43亿港元,2021年为9.61亿港元[172] - 2022年公司税前溢利为10.13亿港元,2021年为9.39亿港元[172] - 2022年公司本年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8.47亿港元,2021年为7.88亿港元[172]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溢利为20.87港仙,2021年为19.43港仙[172] - 2022年公司摊薄后每股溢利为20.84港仙,2021年为19.40港仙[172] - 2022年公司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8.95亿港元,2021年为7.88亿港元[174] - 2022年公司物业、机械及设备之重估盈余拨入投资物业为4863.9万港元,2021年为0[174] - 2022年公司香港以外经营产生之汇兑差额为22万港元,2021年为 - 39万港元[174] 数据中心情况 - 光纤互联网线约15000条,运营历史22年,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约300万平方呎,据点有6 + 2 + 2个,海底通讯电缆网络接点9个[5] - 6座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达150万平方呎,市场份额占比约为26%[8] - MEGA CAMPUS MEGA Plus位于将军澳,总楼面面积47.4万平方呎,是云时代的高端旗舰数据中心[8] - 2座新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达140万平方呎,电力容量由80兆瓦增至超280兆瓦[10] - 目前150万平方呎总楼面面积所含容量在香港高端数据中心市场份额约为26%[11] - 公司目前在香港运营六个数据中心,两个新项目正在兴建,还拥有并运营一个海缆登陆站,另一个在兴建中[23] - MEGA Fanling于2022年6月开始运营,使公司IT电力容量由约70兆瓦增加至约80兆瓦[24] - MEGA Gateway正处最后建筑阶段,将于2022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已收到多名主要客户预订承诺[19] - MEGA IDC第一期楼面积约500,000平方呎,目标2023年上半年开幕;第二期约700,000平方呎,目标2026年开业[19] - 项目完成后,公司在香港数据中心总楼面积将从150万平方呎扩充至近300万平方呎,电力容量从80兆瓦增至超280兆瓦[19] - MEGA Gateway總樓面面積約200,000平方呎,已收到數名主要客戶合共60%的預訂承諾,快將於2022年第四季投入營運[25] - MEGA IDC總樓面面積約120萬平方呎,第一期樓面面積約500,000平方呎,目標2023年上半年啟用;第二期樓面面積約700,000平方呎,目標2026年開業[25] - 兩個新用地項目落成後,公司於香港的數據中心總樓面面積將由現時的150萬平方呎擴充至近300萬平方呎,電力容量將由目前的80兆瓦增加至超過280兆瓦[25] - MEGA - i及MEGA Two功率密度及基础设施已提升,可提高数据中心收入、营利及资本回报率[19] - MEGA - i目前拥有约15,000条光纤互联网线,生态系统内连接数百家公司[23] - 公司从“超大规模”及本地客户取得新合约,反映全球数字化对优质数据中心空间的持续需求[2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0.80港仙,待股东大会通过后于11月24日派发[17] - 建议向股东派末期股息每股20.80港仙,2021年为每股19.40港仙[61] - 待决议通过,将向票据持有人派每股20.08港仙[61] 市场环境与挑战 - 企业及消费者数字化进程使数据中心需求持续增长,网络连接容量需求强劲[17] - 能源危机使成本上升,但公司规模和议价能力提高,大部分能源成本由客户承担[17] 法律事务 - 2022年5月31日上诉法庭批准公司司法覆核上诉,驳回香港科技园公司相关决定[17] 绿色环保举措 - 公司在MEGA Plus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以减少碳足迹,将继续投资一流用电效率基础设施及服务[20] - 公司已在MEGA Plus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參與中電重新校驗約章計劃以減低碳排放[27] 合约业务 - 新意網科技年內獲取安裝超低電壓及資訊科技系統相關業務總值9,500萬港元的合約[28] 财务状况与融资 - 2022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存款为3.10亿港元,银行贷款为80.87亿港元,净银行贷款约77.7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上升7%[31] - 2022年6月30日来自新鸿基地产集团的无抵押6年期固定利率股东贷款为38亿港元,年利率固定为3%,自2020年8月1日起由4%下降至3%[31] - 2021年11月取得30亿港元5年期定期贷款及循环贷款融资,2022年6月再融资20亿港元5年期定期贷款及循环贷款融资[32]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比率为253%,撇除新鸿基地产集团贷款后为170%[32] - 计及已竣工数据中心公平价值,2022年6月30日包括及不包括股东贷款的经调整负债比率分别大幅减至42%和28%[3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为附属公司担保产生的或然负债总额为77.39亿港元,并无或然负债,旗下资产无抵押[33] - 2021年11月1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宏偉發展获中国银行(香港)不多于15亿港元定期贷款和不多于15亿港元循环贷款[125] - 2022年6月29日,宏偉發展获中国银行(香港)不多于10亿港元定期贷款和不多于10亿港元循环贷款[126] - 根据2021年融资协议,新鸿基地产须实益拥有不少于51%公司已发行股本[125] - 2021年融资协议要求维持新鸿基地产或其附属公司向公司或附属公司授出不少于38亿港元全面股东贷款融资额[125] 员工与薪酬 - 2022年6月30日聘用410名全职雇员[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主席郭炳联可获60,000港元董事袍金[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冯玉麟出任公司副主席等职位可获董事袍金52,500港元[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汤国江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可获董事袍金52,500港元及其他酬金约8,908,000港元[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子豪出任公司董事可获董事袍金45,000港元[39] - 陈文远自2019年10月31日起任执行董事,2015年4月1日起任首席营运总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获董事袍金45,000港元及其他酬金约4,929,000港元[40][41] - 刘若虹自2019年10月31日起任执行董事及首席商务总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获董事袍金45,000港元及其他酬金约4,840,000港元[42] - 张永锐自2000年1月29日起任非执行董事及副主席,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获董事袍金270,000港元[43][44] - 郭基泓自2017年2月1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可获45,000港元董事袍金[45] - David Norman Prince自2016年10月29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可获150,000港元董事袍金[46][47] - 萧汉华自2010年5月7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可获45,000港元董事袍金[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陈先生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可获45,000港元董事袍金[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李教授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可获240,000港元董事袍金[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金教授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可获240,000港元董事袍金[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黄先生出任公司董事及相关委员会成员可获240,000港元董事袍金[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李先生出任公司董事可获150,000港元董事袍金[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郑女士出任公司董事及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可获175,000港元董事袍金[57] - 2022财年梁国权获董事袍金15万港元[58] - 集团薪酬政策定期做市场基准调查,采用表现为本政策,综合考虑多因素定薪酬,提供福利并授购股权[93] - 集团实行酌情支付花红制,考虑集团业绩、负担能力和员工个人表现[94] - 集团及其雇员须从每月有关入息中扣除5%作为强积金供款,每月上限1500港元[124] - 服务满一年或以上雇员可自愿供款,集团将等额供款[124] - 2022财年集团支付退休福利计划供款706.6364万港元[124] - 四位执行董事参与新鸿基地产集团退休福利计划,供款额为雇员薪酬5% - 10%[124] - 2022年6月30日没收供款27.9315万港元,用作扣减未来供款[124] 董事相关信息 - 冯玉麟于2014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18年4月2日调任为执行董事[37] - 汤国江自2018年6月19日起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38] - 董子豪自2000年1月29日起出任公司执行董事[39] - 冯玉麟与公司服务合约由2018年4月2日起为期三年,后续继续生效[37] - 汤国江与公司服务合约由2018年6月19日起为期三年,后续继续生效[38] - 董子豪与公司服务合约由2003年3月1日起为期三年,后续继续生效[39] - 新鸿基地产根据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为公司主要股东[37][39] - 陈文远、刘若虹与公司服务合约自2019年10月31日起为期三年,后续持续生效至一方书面通知终止[41][42] - 张永锐与公司无服务合约,收到委任书担任非执行董事[44] - 陈文远在资讯和通讯科技行业有超40年经验,曾任职电讯盈科等[40] - 刘若虹曾任职贝莱德资产管理公司、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等[42] - 张永锐为数码通电讯集团等公司非执行董事,有丰富法律及企业治理经验[43] - 董事袍金由董事会厘定,年终薪金参考市场薪酬水平及贡献,酌情花红按公司营运业绩及董事表现确定[41][42][44] - 陈文远、刘若虹、张永锐过去三年无其他公众公司董事职务,与公司其他人员无关系[41][42][43] - 陈康祺自2017年8月7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22年8月23日起任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49] - 陈先生为香港测量师学会及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会员等[50] - 李教授自2000年1月29日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