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糊

搜索文档
黑芝麻跌2.25%,成交额1.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29.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1: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下跌2.25%至6.53元/股 成交金额1.13亿元 换手率2.31% 总市值49.2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29.92万元 特大单卖出1358.56万元占比12.04% 大单买入1281.37万元占比11.36% 卖出2252.72万元占比19.96%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4.39% 近5日跌1.21% 近20日涨0.77% 近60日涨3.16%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28亿元 同比减少4.65% 归母净利润776.55万元 同比减少29.26%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534.90万元 [4]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持股157.16万股 较上期减少24.95万股 [4] 股东结构与业务构成 - 股东户数10.20万户 较上期减少4.67% 人均流通股7213股 较上期增加4.90%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第三方品牌电商业务(含服务费)31.97% 冲饮系列31.01% 硒食品23.70% 润谷食品4.89% 直饮系列3.79% [2] - 公司属于食品饮料-休闲食品-零食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休闲食品、小盘、新零售、网红经济、跨境电商 [2]
黑芝麻股价上涨2.45% 盘中成交额突破4亿元
金融界· 2025-08-20 01:4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黑芝麻股价报6.7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6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6.53元,最高触及6.88元,最低下探6.48元,全天振幅达6.12% [1] - 成交量为641015手,成交金额4.28亿元 [1] 盘中交易情况 - 10点11分出现快速拉升,5分钟内涨幅超过2%,当时成交额达1.4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65.30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整体呈现净流出状态,累计净流出1.11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芝麻糊等食品的生产销售,同时涉及粮食加工、储能等业务领域 [1] - 产品包括黑芝麻糊、黑芝麻乳等系列食品 [1] - 在传统食品行业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 [1]
黑芝麻股价下跌3.97% 公司股东户数达11万户
金融界· 2025-08-14 22:01
股价表现 - 黑芝麻股价报6 5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27元 [1] - 盘中最高触及6 75元 最低下探至6 51元 [1] - 成交量为525199手 成交金额3 47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食品饮料生产销售 产品包括黑芝麻糊 芝麻油等 [1] - 所属板块包括食品饮料 广西板块等 [1] 股东信息 - 截至8月8日股东户数约为11万户 [1] - 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现0 5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32 55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8748 34万元 [1]
黑芝麻股价下跌3.27% 控股股东筹划股份转让事宜
金融界· 2025-08-14 01:1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3日15时股价报6.8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3元 跌幅3.27% [1] - 当日成交量为731099手 成交额达5.01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095.67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1.05%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6315.79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1.31% [1] 主营业务 - 属于食品饮料行业 主营业务为黑芝麻系列食品饮料的生产与销售 [1] - 产品包括黑芝麻糊 黑芝麻乳等传统食品及黑芝麻植物蛋白饮料等新型健康饮品 [1]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拟转让约20%公司总股本股份给广西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有企业 [1] - 权益变动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广西旅发大健康产业集团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西国资委 [1]
黑芝麻,要抱国资的大腿?
搜狐财经· 2025-08-06 07:59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计划转让所持公司20%股权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有企业 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目前处于论证和磋商阶段 [1][3] - 截至2024年3月底 黑五类集团直接持有公司30.25%股权 李氏家族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拥有47.62%表决权 [4] - 黑五类集团累计质押1.62亿股(占总股本21.51%)占所持股份71.11% 李汉荣与李汉朝质押率均达100% 前任董事长韦清文所持股份66.47%质押 [5] 主营业务表现 - 核心产品黑芝麻糊销量从2014年历史峰值952.02万件萎缩至2024年439.47万件 降幅达53.8% [11] - 糊类食品受快消品市场冲击 被乳制品替代导致市场存在感降低 [7][10] - 公司推出黑芝麻露 黑芝麻乳 黑黑乳及保健食品贵妃丸 将军丸等产品矩阵 但2016年重金推广的黑黑乳未能成为爆款产品 [11] 跨界投资历程 - 2015年以2.56亿元收购容州物流园 两年后因与食品主业协同不足剥离 [7] - 2017年斥资7亿元收购电商平台礼多多 对赌期结束后业绩立即变脸 [7] - 2020年投资0.66亿元获取广投国医36.41%股权 后因纠纷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7] - 2021年取得天臣新能源控制权 2023年启动35亿元新能源电池项目 后因市场变化暂停投资 [7] 财务业绩波动 - 营业收入从2021年40.25亿元下降至2022年30.16亿元 降幅达25.1% [8] - 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亏损1.09亿元和1.40亿元 [8] - 2023-2024年业绩扭亏为盈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8万元和7774万元 [8] 行业发展背景 - 冲调类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为市场主流 黑芝麻糊与维维豆奶占据重要地位 [10] - 即饮类食品赛道崛起对传统冲调产品形成替代压力 [10] - 糊类食品属于营养补充范畴 在亚健康与银龄群体中具有特定需求 [11]
拟引国资救场,黑芝麻站在命运转折点
华夏时报· 2025-08-04 21:45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拟转让20%股份给广西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企,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黑五类集团当前持股比例为30.25%,为第一大股东 [1] - 停牌时间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交易双方正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1] - 类似案例:良品铺子7月引入武汉国资作为新控股股东 [1] 公司治理问题 - 2022-2025年多次收到深交所监管函和纪律处分,涉及时任董事长、财务总监等高管 [2] - 2025年6月收到广西证监局警示函,涉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及人员任职不规范等问题 [2] - 直接责任人员包括韦清文、刘辉、李文全、李维昌、周淼怀等高管 [2] 经营困境 - 营收连续三年下滑:从2021年40.25亿元降至2024年24.65亿元,回落至2016年水平(23.14亿元) [5] - 2024年净利润7773.76万元(同比+80%),净利率仅3% [5] - 2025Q1营收4.42亿元(同比-3.74%),净利润225.11万元(同比-29.61%) [5] - 货币资金1.73亿元,短期借款7.66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29亿元 [7] 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构成:自产食品业务72.03%,第三方品牌电商业务24.23% [6] - 食品业务三年增速:2022年+0.63%,2023年+3.26%,2024年+5.46% [6] - 电商业务三年下滑:2022年-42.29%,2023年-27.11%,2024年-34.65% [6] 战略转型 - 曾激进跨界电商、医疗、新能源等领域但均失败,如2023年35亿元储能锂电池项目搁浅 [6] - 2023年8月宣布回归主业,推出高端保健黑芝麻糊 [6] - 2025年明确聚焦健康食品产业,坚持黑色健康食品战略定位 [7] 行业分析 - 产品及品牌老化,创新乏力,传统经销商持续减少 [7] - 电商渠道表现不佳,社区团购等新模式未成气候 [7] - 需解决资金链危机,重塑核心竞争力,打造健康食品爆款 [7]
000716,筹划控制权变更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20:3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正在筹划转让所持公司约20%股份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有企业 [1][4] - 该交易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目前各方正推进交易方案论证和磋商 尚未签署最终协议 [4] - 公司股票自8月4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4.65亿元 同比下降7.92% 归母净利润7773.76万元 同比增长80.46%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42亿元 同比下降3.74% 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 同比下降29.61% [5] - 截至8月1日收盘股价6.54元/股 市值49亿元 [3]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大健康食品及电商服务 产品包括黑芝麻糊/丸/饼/酱/饮品 中老年高钙牛奶 五黑八宝粥 富硒大米等 [5] - 电商业务涵盖B2B/B2C/O2O/跨境电商 为品牌方提供一站式电商营销解决方案 [5] 公司治理问题 - 存在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 涉及黑五类集团等关联方及自然人韦清文/胡泊 [6] - 2020年违规对外担保6553万元 未及时履行审议及信披程序 直至2024年10月才披露 [6] - 公司治理不规范 包括股东大会监票人违规 董事会/监事会会议记录缺失 人员任职不规范等 [6]
黑芝麻拟换老板,有人发帖“神预言”,公司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7:33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筹划转让所持公司约20%股份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目前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有企业推进交易 股票自2025年8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社交平台曾于7月3日出现"黑芝麻将在8月12号启动重组"传言 公司证券部表示于上周五收盘后才接到相关信息 对传言不清楚 [1] 股价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4.94% 8月1日收盘报6.54元/股 日内涨幅达4.81% [2] 信息披露问题 - 广西证监局于2024年6月16日出具警示函 指出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对外担保问题 [4] - 2024年年报显示控股股东及相关方占用公司资金且未及时披露 构成重大信披瑕疵 [4] - 2020年9月以所持广西广投国医投资有限公司36.41%股权为限 为南宁市儿童医院借款提供6553万元担保 直至2024年10月30日才披露该事项 [4] 财务业绩 - 2020-2024年营收仅在2021年微增 其余年度大幅下滑 归母净利润波动剧烈 2021-2022年合计巨亏超2亿元 2023-2024年有所回升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42亿元同比下降3.74% 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同比下降29.61% [6] 业务转型 - 公司为食品研发生产企业 产品包括黑芝麻糊、黑芝麻丸、黑芝麻饼等系列 拥有国内唯一获得保健食品标志的南方牌黑芝麻糊 [4] - 2015年斥资2.56亿元收购容州物流园 两年后因业务不符剥离 2017年斥资7亿元收购电商平台礼多多 2020年礼多多业绩变脸 2024年主动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 [6] - 2023年宣布斥资35亿元跨界储能电池领域 计划建设年产8.9GWh储能电池基地 2024年因市场环境变化暂停项目建设 [6]
黑芝麻拟换老板,有人发帖“神预言”,公司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7:25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筹划转让20%股份给广西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企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交易方案尚在论证中 未签署正式协议 股票自2025年8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社交平台7月3日曾传言公司8月12日启动重组 但公司表示8月1日收盘后才获知相关信息 [1] 股价表现 - 年初至公告日股价累计下跌4.94% 8月1日单日涨幅达4.81% 收盘价6.54元/股 [1] 信息披露问题 - 2024年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被广西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 - 2020年未及时披露为南宁市儿童医院6553万元借款提供的担保 直至2024年10月才补发公告 [3] 财务与业务状况 - 2020-2024年营收仅2021年微增 其余年度大幅下滑 2021-2022年合计亏损超2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42亿元(同比降3.74%) 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同比降29.61%) [5] - 食品业务涵盖黑芝麻糊/丸/饼等系列 拥有国内唯一保健食品标志的南方牌黑芝麻糊 [3] 转型失败案例 - 2015年2.56亿元收购容州物流园 两年后因主业不符剥离 [5] - 2017年7亿元收购礼多多电商平台 2020年业绩变脸 2024年主动压缩该业务 [5] - 2023年宣布35亿元投建8.9GWh储能电池项目 一年后因市场变化暂停 [5]
000716,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8-04 12:32
公司动态 - 黑芝麻拟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公司股票于2025年8月4日开市起临时停牌 [1] - 公司是一家以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专注于大健康食品经营的企业以及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商 [1] - 主营业务涵盖以黑芝麻糊为代表的黑色健康食品、黑芝麻饮料、大米、粗粮等食品的生产经营 以及电商平台经营业务 [1] - 食品业务包括黑芝麻糊、黑芝麻丸、黑芝麻饼、黑芝麻糕、黑芝麻酱、黑芝麻系列饮品、中老年高钙黑芝麻牛奶、五黑八宝粥、富硒大米等多个系列产品 [1] - 公司拥有国内唯一获得保健食品标志的南方牌黑芝麻糊 [1] 财务表现 - 2024年黑芝麻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 同比下降7.92% [1] - 2024年净利润为7773.76万元 同比增长80.46%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亿元 同比下降3.74%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为225.11万元 同比下降29.61% [1] 战略调整 - 2024年收入下降主要因执行"提质提效、效益优先"战略调整 优化主营业务结构 主动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 [1][2] - 第三方品牌电商业务收入下降 因公司专注高毛利率品牌业务经营 [2] - 电商业务虽收入下滑 但经营效益提升明显 业务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整合 [2] - 后续大概率会持续推进电商业务板块的调整优化 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战略发展需求 [2] 行业竞争 - 公司所在市场竞争加剧 国际品牌低价倾销 区域中小品牌低价抢单 产品同质化现象时有发生 [2] - 食品行业内卷程度加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