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巨诺(02126)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生物科技股集体下挫,博安生物跌超12%
格隆汇APP· 2025-08-28 13:50
港股生物科技股整体表现 - 行业出现集体下跌 多只股票跌幅超过6% [1] - 跌幅最大股票为药明巨诺-B下跌12.95%和博安生物下跌12.53% [2] 个股表现详情 - 药明巨诺-B(02126)跌幅12.95%至4.840港元 [2] - 博安生物(06952)跌幅12.53%至13.750港元 [2] - 维立志博-B(09887)跌幅9.93%至58.950港元 [2] - 北海康成-B(01228)跌幅9.75%至2.130港元 [2] - 圣诺医药-B(02257)跌幅9.64%至8.810港元 [2] - MIRXES-B(02629)跌幅8.43%至42.800港元 [2] - 昭衍新药(06127)跌幅7.56%至20.060港元 [2] - 科济药业-B(02171)跌幅6.98%至20.000港元 [2] - 银诺医药-B(02591)跌幅6.87%至44.180港元 [2] - 中国抗体-B(03681)跌幅6.69%至2.370港元 [2] - 三叶草生物-B(02197)跌幅6.58%至0.710港元 [2] - 乐普生物-B(02157)跌幅6.49%至8.500港元 [2] - 云顶新耀(01952)跌幅6.08%至65.650港元 [2] - 华领医药-B(02552)跌幅5.87%至3.210港元 [2] - 官明昂科-B(01541)跌幅5.78%至11.080港元 [2]
港股生物医药股午后再度走弱,药明巨诺、博安生物跌超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3:35
行业表现 - 港股生物医药行业午后再度走弱 [1] - 药明巨诺股价下跌超过12% [1] - 博安生物股价下跌超过12% [1]
药明巨诺-B(02126.HK):中期收入达到1.06亿元 同比增加22.5%
格隆汇· 2025-08-27 19:4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1.063亿元 同比增加22.5% [1] - 毛利同比增加48.9%至人民币6510万元 [1] - 产品销售毛利率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0.4%增至51.1% [1] 收入来源 - 收入来自倍诺达®商业化产品销售及向Juno授予JW sLVV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知识的非独家许可 [1] - sLVV许可授权为毛利增长带来增量贡献 [1] 运营管理 - 公司持续致力于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并探索改善流程的新技术 [1] - 公司实施成本削减计划 [1]
药明巨诺-B发布中期业绩 毛利6511.7万元 同比增加48.86%
智通财经· 2025-08-27 19:3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1.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5% [1] - 同期毛利6511.7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8.86% [1] - 研发开支9204.1万元人民币 [1] 运营效率 - 毛利率维持稳定 [1] - 扩展营销活动并有效控制销售开支 [1] - 组织精简及现金流出净额减少 [1]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 领先产品倍诺达在商业化方面持续取得进展 [2] - 2025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r/r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 [2] - 2025年5月就新适应症递交补充新药申请(sNDA) [2] 研发与生产进展 - 完成不符合移植条件的r/r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二线治疗临床试验患者入组 [2] - 开发自有平台工艺并成功生产倍诺达慢病毒载体 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2] - 新慢病毒载体分析与临床研究结果与当前载体相当 [2] - 完成新载体临床研究用新药申请(IND)患者入组 [2] - 在研发具有全球商业化潜力的创新产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
药明巨诺-B(02126)发布中期业绩 毛利6511.7万元 同比增加48.8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9:34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1.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5% [1] - 同期毛利6511.7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8.86% [1] - 研发开支9204.1万元人民币 [1] 运营进展 - 毛利率维持稳定且现金流出净额减少 [1] - 营销活动扩展同时有效控制销售开支 [1] - 组织精简提升运营效率 [1] 核心产品商业化 - 领先产品倍诺达®在商业化方面持续取得进展 [2] - 2025年5月就二线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适应症递交补充新药申请 [2] -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1月授予倍诺达®突破性疗法认定 [2] 研发与生产突破 - 完成不符合移植条件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二线治疗临床试验患者入组 [2] - 开发自有平台工艺成功生产用于制造倍诺达®的慢病毒载体 [2] - 新慢病毒载体临床研究显示与现有载体相当结果且完成IND患者入组 [2] 成本控制与创新 - 自有慢病毒载体生产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2] - 在研发具有全球商业化潜力的创新产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
药明巨诺(0212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9:22
收入表现 - 收入为人民币106.3百万元,同比增长22.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06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681.5万元增长22.5%[53][54] - 收入为106.346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86.81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22.5%[85] - 公司总收入为106.346百万人民币,其中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收入81.239百万人民币,非独家许可授权收入25.107百万人民币[93] 利润与亏损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67.3百万元,经常性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14.0百万元[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2.67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403亿元有所扩大[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64元,较2024年同期的0.58元有所增加[53] - 期内亏损扩大至人民币267.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27.0百万元[67] - 税前亏损为267.265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40.267百万元人民币扩大11.2%[85] - 公司税前亏损中包含员工成本总额74.532百万人民币,其中工资及薪金53.523百万人民币,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4.536百万人民币[93]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643人民币,基于普通股持有人应占亏损267.265百万人民币及加权平均股数415.632百万股计算[102] 毛利与毛利率 - 毛利为人民币65.1百万元,同比增长48.9%[3] - 产品毛利率为51.1%,较去年同期50.4%有所提升[3] - 公司产品倍诺达®的毛利率稳定在51.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65.117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3.74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48.9%[8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产品毛利率为51.1%,较2024年同期的50.4%略有提升[60] 成本与费用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58.5百万元,占产品收入72.0%[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2.2百万元,同比下降45.7%[4]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92.0百万元,同比下降39.0%[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开支为5849.4万元,同比下降23.2%,占产品收入比例从87.7%降至72.0%[53][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321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923.3万元大幅下降45.7%[53][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9204.1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510亿元下降39.1%[53][63] - 研发开支减少主要因人员优化及研发材料、测试与临床费用支出降低[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下降45.7%[1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开支同比下降23.2%[124] 其他收益及亏损 - 其他收益及亏损为人民币160.1百万元,主要含许可减值人民币152.6百万元[4] - 其他收益及亏损大幅增至人民币160.1百万元,主要因JWATM204/214产品许可减值人民币152.6百万元[65] - 公司无形资产减值亏损达152.602百万人民币,导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额为-160.116百万人民币[97] - 公司收到与成本相关的政府补助4.282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884百万人民币增长127%[95] - 公司外汇亏损净额为6.8百万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6.998百万人民币基本持平[97] 现金流与银行结余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646.9百万元,净现金流出为人民币110.5百万元[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46.9百万元,但上半年净现金流出人民币110.5百万元[7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46.880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757.37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14.6%[86] 资产负债与权益 - 流动资产总值人民币747.0百万元,非流动资产总值人民币672.4百万元[71] - 总权益为908.608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169.16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2.3%[87] - 累计亏损为5,823.223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5,555.958百万元人民币扩大4.8%[87] - 无形资产为417.539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582.966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8.4%[86] - 存货为67.021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1.257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14.4%[86] - 流动比率为1.6,较2024年末的1.7略有下降[74] - 总负债对总资产比率为0.4,高于2024年末的0.3[75] - 公司持有无抵押银行借款人民币339.8百万元[72] - 公司未能遵守账面价值人民币74.5百万元的银行贷款契约,正与银行重新磋商条款[73] - 存货总额增长114.4%至6702.1万元人民币,其中原材料增长114.7%至5391.4万元[111] - 应收账款2550.5万元人民币,全部账龄在0-60天,平均信贷期180天[112][114]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增长49.3%至1.05亿元人民币,应付账款大幅增长2010.6%至4466.6万元[113] - 获得新银行贷款7436.8万元人民币,利率区间2.5%-3.0%[116] - 7450万元人民币银行贷款违反条款被重分类为流动负债[116] 经调整亏损 - 经调整亏损为人民币103.3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11.4百万元[6] - 经调整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显著改善至人民币103.3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11.4百万元[68][70] 核心产品倍诺达®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倍诺达®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8123.9万元,占总收入76.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54][56] - 倍诺达®被列入超过90个商业保险产品和104个地方政府补充医疗保险计划[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倍诺达®被列入超过90个商业保险产品及104个地方政府补充医疗保险计划[26] - 倍诺达®是首个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为1类生物制品的CAR-T产品[23][30] - 倍诺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r/r MCL成人患者[27] - 倍诺达®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r/r MCL治疗的细胞治疗产品,2024年8月获sNDA批准[37] - 公司CAR-T产品倍诺达®2025年销售与2024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25] 研发进展与临床数据 - 公司针对MAGE-A4的IIT研究处于剂量爬坡的患者入组阶段[13] - 公司启动relma-cel治疗SLE的I期临床试验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患者入组[12]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倍诺达®二线治疗LBCL的NDA申请提交[27] - 公司针对MAGE-A4的细胞治疗产品进入临床开发阶段[28] - 公司启动relma-cel用于治疗中度或重度活动性SLE患者的IND研究[28] - 公司CAR-T产品JWCAR201于2024年上半年开展IIT并于2025年继续招募患者[28] - 倍诺达®在LBCL三线治疗II期试验中最佳客观缓解率77.6%,完全缓解率53.5%,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发生率5.1%,严重神经毒性发生率3.4%[32] - 倍诺达®治疗r/r FL的三个月客观缓解率100.0%,完全缓解率85.2%;六个月客观缓解率92.6%,完全缓解率77.8%[34] - 倍诺达®治疗r/r MCL三个月最佳客观缓解率81.36%,完全缓解率67.80%,≥3级CRS发生率6.78%,≥3级NT发生率6.78%[38] - 倍诺达®作为LBCL二线治疗于2025年5月提交sNDA申请,2023年11月入组首名患者[33] - 倍诺达®治疗r/r FL的RELIANCE研究B队列中位随访11.7个月显示最佳客观缓解率100.0%,完全缓解率92.6%[35] - 倍诺达®治疗LBCL的两年总生存率69.3%,四年总生存率66.7%[32] - 公司CD19/20双靶点CAR-T产品JWCAR201针对血液恶性肿瘤的IIT研究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预计2025年底发布数据[39] - 公司relma-cel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IND申请于2023年4月获批准,2024年底前完成患者入组[41] - JWTCR001针对MAGE-A4的BLA申请于2024年1月31日获美国FDA接纳并获优先审批[44] - 2024年第一季度启动针对MAGE-A4的IIT患者入组[45] - 用于自身免疫疾病的CAR产品于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临床[47] - 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的增强型CAR产品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临床[47] - 研发团队正开发针对B细胞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双靶向自体CAR-T细胞疗法JWCAR201[122] - 公司探索基因组编辑及现成CAR产品的短时工艺及非病毒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122] - 2022年10月与2seventy bio就MAGE-A4细胞疗法产品建立战略联盟[123] - 2023年4月国家药监局批准relma-cel用于治疗SLE的IND申请[123] - 计划2024年底前完成SLE患者入组[123] 生产与制造 - 公司生产成功率保持在98%[15] - 公司通过成本削减计划降低每批次销售制造成本[12] - 公司已开始从国内供应商采购关键原材料以降低制造成本[26] - 生产成功率自LBCL注册临床试验以来保持98%[49] - 苏州生产基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49] - 慢病毒载体制造平台已完成IND研究患者入组[49] - 下一代生产工艺可加速制造并降低成本[46][47] - 正在开发两种配备增强型修饰元件的实体瘤CAR产品[47] 许可与合作协议 - 公司与Juno的许可协议总对价不超过1000万美元[17] - 与Juno签订许可协议总对价不超过1000万美元[50][51] - 公司通过技术授权获得许可收入2510.7万元,占总收入23.6%[55][56] 未来指引与计划 - 公司预计2026年获得倍诺达®作为r/r LBCL二线治疗的sNDA批准[18] - 公司自研载体计划2025年下半年提交上市后变更申请[18] - JWCAR201的IIT数据预计2025年12月在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公布[18] - 公司计划将部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新治疗领域产品发现活动[122] 无形资产与减值 - Relma-cel许可账面值为82.65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89.49百万人民币减少7.6%[105] - BCMA许可、优瑞科许可及2seventy许可总账面值为303.052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58.855百万人民币下降33.9%[108] - 无形资产减值测试使用贴现现金流法,预测期自2025年6月30日起为10至15年[109] - BCMA许可税前贴现率29.0%,优瑞科许可28.6%,2seventy许可27.5%[110] - BCMA许可可收回金额540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5100万元增长5.9%[110] - 优瑞科许可可收回金额2.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86亿元下降40.2%[110] 人力资源与薪酬 - 公司雇员数量为292人,较去年同期323人减少9.6%[83] - 薪酬成本总额为74.5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28.0百万元人民币下降41.8%[83] 折旧与摊销 - 公司折旧及摊销总额为41.193百万人民币,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5.155百万人民币,使用权资产折旧6.724百万人民币[93]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 - 上市所得未动用款项净额为3.0969亿港元[117]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计815.19百万港元,已动用505.50百万港元,未动用309.69百万港元[120] - 血液恶性肿瘤治疗研发原分配200.00百万港元(24.53%),实际动用198.34百万港元,未动用1.66百万港元[119] - 实体瘤治疗研发原分配100.00百万港元(12.27%),实际动用67.00百万港元,未动用33.00百万港元[119] - 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研发原分配240.00百万港元(29.44%),实际动用115.00百万港元,未动用125.00百万港元[119] - 技术及制造平台升级原分配95.00百万港元(11.65%),实际动用44.97百万港元,未动用50.03百万港元[120] - 未动用资金重新分配:技术及制造平台升级获120.00百万港元(38.75%),为最大占比[120] - 潜在合作及授权机会未动用100.00百万港元重新分配为60.00百万港元(19.37%)[120] - 血液肿瘤研发未动用资金1.66百万港元重新分配为30.00百万港元(9.69%)[119] - 自身免疫疾病研发未动用125.00百万港元重新分配为50.00百万港元(16.15%)[119] - 所有未动用款项计划于2026年底前投入使用[120] - 重新分配29.69百万港元(占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9.59%)用作营运资金[124] 疾病背景与市场 - 中国内地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约30/100,000,患者总数约270,000人,40%患者第一年出现器官损伤[40]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建昌担任主席,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炳钧及非执行董事高星[130]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30] - 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31] - 2025年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间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131] - 董事会包括主席兼执行董事刘敏及3名非执行董事、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港股生物技术股普跌,科伦博泰生物跌超6%
格隆汇APP· 2025-08-27 13:41
港股生物技术板块表现 - 港股市场生物技术股普遍下跌,三叶草生物跌幅最大达14.13%,北海康成跌8.33%,银诺医药和科伦博泰生物均跌超6% [1][2] - 康诺亚、创胜集团、嘉和生物及药明巨诺跌幅均超过5%,分别下跌5.98%、5.03%、5.50%和5.14% [1][2] - 板块内其他公司如正大企业国际跌5.22%,基石药业跌4.80%,巨子生物跌4.58%,金斯瑞生物科技跌4.16% [2]
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 2025-08-19 15:29
港股生物科技股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普遍下跌,歌礼制药-B跌幅最大达15.06%,最新价15.51港元,总市值149.46亿港元 [1][2] - 云康集团下跌14.18%,最新价2.3港元,总市值14.29亿港元 [1][2] - 派格生物医药-B下跌9.15%,最新价31.76港元,总市值122.58亿港元 [1][2] - 腾盛博药-B下跌8.3%,最新价2.21港元,总市值15.9亿港元 [1][2] - 中国抗体-B下跌7.49%,最新价3.21港元,总市值43.71亿港元 [1][2] - 嘉和生物-B下跌7.08%,最新价4.46港元,总市值23.47亿港元 [1][2] - 思路迪医药股份下跌6.06%,最新价7.91港元,总市值20.42亿港元 [1][2] - 泰格医药下跌5.73%,最新价54.25港元,总市值467.11亿港元 [1][2] - 加科思-B下跌5.69%,最新价8.12港元,总市值64.04亿港元 [1][2] - 药明巨诺-B下跌5.14%,最新价5.72港元,总市值23.82亿港元 [1][2] - 三叶草生物-B下跌5.13%,最新价0.74港元,总市值9.6亿港元 [1][2] - 君实生物下跌4.69%,最新价34.54港元,总市值354.62亿港元 [2] - 昭衍新药下跌4.38%,最新价23.14港元,总市值173.43亿港元 [2] 生物科技公司市值变动 - 泰格医药总市值最高达467.11亿港元,但股价仍下跌5.73% [2] - 君实生物总市值354.62亿港元,股价下跌4.69% [2] - 昭衍新药总市值173.43亿港元,股价下跌4.38% [2] - 中慧生物-B总市值201.25亿港元,股价下跌4.39% [2] - 歌礼制药-B总市值149.46亿港元,股价跌幅最大 [2]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APP· 2025-08-19 14:10
港股生物科技股整体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 涉及歌礼制药 云康集团 派格生物医药 腾盛博药 中国抗体 嘉和生物 思路迪医药股份 泰格医药 加科思 药明巨诺 三叶草生物等公司[1] 个股价格变动情况 - 歌礼制药-B股价下跌15.06%至15.51港元 总市值149.46亿港元[2] - 云康集团股价下跌14.18%至2.3港元 总市值14.29亿港元[2] - 派格生物医药-B股价下跌9.15%至31.76港元 总市值122.58亿港元[2] - 腾盛博药-B股价下跌8.3%至2.21港元 总市值15.9亿港元[2] - 中国抗体-B股价下跌7.49%至3.21港元 总市值43.71亿港元[2] - 嘉和生物-B股价下跌7.08%至4.46港元 总市值23.47亿港元[2] - 思路迪医药股份股价下跌6.06%至7.91港元 总市值20.42亿港元[2] - 泰格医药股价下跌5.73%至54.25港元 总市值467.11亿港元[2] - 加科思-B股价下跌5.69%至8.12港元 总市值64.04亿港元[2] - 药明巨诺-B股价下跌5.14%至5.72港元 总市值23.82亿港元[2] - 三叶草生物-B股价下跌5.13%至0.74港元 总市值9.6亿港元[2] 其他相关个股表现 - 宜明昂科-B股价下跌4.76%至12.81港元 总市值52.18亿港元[2] - 君实生物股价下跌4.69%至34.54港元 总市值354.62亿港元[2] - 中慧生物-B股价下跌4.39%至51.15港元 总市值201.25亿港元[2] - 昭衍新药股价下跌4.38%至23.14港元 总市值173.43亿港元[2]
药明巨诺-B(02126.HK)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及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2:40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 会议同时处理其他相关事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