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甘肃银行(02139)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银行:从“网点柜台”到“指尖屏幕” 手机银行打造金融服务新生态
财经网· 2025-07-04 15:54
数字化转型战略 - 公司秉持"协同、智能、开放"的移动金融发展理念,推动金融服务从传统网点向数字化迁移,构建全场景、全客群的移动金融服务生态 [1] - 手机银行已迭代至2025版,实现跨平台(鸿蒙/安卓/iOS)一致体验,通过简化布局、优化色彩和交互逻辑提升用户体验 [2] - 深度整合税务、社保、医保等政务系统及公共事业缴费功能,覆盖电子社保卡、公积金等15项高频服务 [2] 用户体验优化 - 通过智能语音助手、个性化界面定制和整合客服渠道(含电话直拨/预约服务)实现三级服务优化 [2] - "颐年版"专为老年客户设计,采用大字体、高对比度配色和简化流程,解决操作障碍问题 [3] - 线下网点保留传统柜台服务,配备助老设施并提供上门服务,形成"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闭环 [3] 技术创新与安全 - 采用国家级加密算法,集成生物识别、动态口令等多重认证,智能风控系统实现7×24小时交易监控 [4] - 智能交易风险系统可实时拦截异常交易(如大额转账/频繁汇款),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强制风险提示 [4] - 基于腾讯金融开发平台构建高并发处理能力,2024年获"数字金融金榜奖"渠道融合创新奖 [4] 社会服务延伸 - 手机银行成为连接经济、文化、民生养老的数字纽带,首页集成日历、天气等生活服务功能 [3][4] - 通过水电煤暖缴费、交通罚没等公共服务整合,实现"数据多跑路"的便民目标 [2]
从“废盐围城”到“循环经济标杆” 解码甘肃银行金融助力“废盐重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2 17:08
循环经济转型 - 金昌市推动高盐废水处理项目,将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如高氯酸钾,实现资源化利用率100% [1][2] - 科建星盐化工项目一期年产3万吨高氯酸钾,消纳高盐废水100万立方米,二期产能将翻番 [3] - 项目采用"零碳"工艺,依靠电力驱动化学反应,副产"绿氢"供循环利用,实现零碳排放 [4] 金融支持模式 - 甘肃银行金昌支行提供1.1亿元固定资产贷款+1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1亿元低风险业务授信,突破传统抵押限制 [2] - 创新采用项目土地、在建工程、股权及设备组合抵押的多元化担保方式 [2] - 派驻专人驻场15天,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包括授信申报、支付结算、财务咨询等 [4] 技术及生产效能 - 生产线配备SIS安全联锁系统,实现精准监控、异常预警和自动停车,全流程仅需8人操作 [5] - 电解槽负荷错峰调整功能可柔性调节产能,优化成本与产出平衡 [5] - 车间自动化程度高,每班仅需3-4人,中控室集成视频监控、人员定位和气体监测系统 [5]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解决金川集团等企业的环保痛点,变废为宝,壮大金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7] - "金昌模式"成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典型案例,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范 [7] - 甘肃银行计划持续支持循环经济产业链,强化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培育 [8]
逾期3182天后“骨折价”转让!甘肃银行频甩不良包、资产质量难言改善
金融界· 2025-06-11 13:38
甘肃银行不良贷款转让事件 - 甘肃银行转让行者汽租不良贷款项目,逾期天数达3182天(近9年),未偿本息总额4551万元(本金1650万元,利息2901万元)[1][3] - 该笔贷款被归类为损失类资产,初始转让价仅370万元(不足未偿本息总额的一折)[1][3] - 行者汽租自2019年起多次被限消、股权冻结、被执行,甘肃银行通过法律程序追讨未果后选择低价转让[3][4] 甘肃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情况 - 2024年前10月转让不良贷款规模6.7亿元,2022-2023年分别转让22.3亿元、11.9亿元[5] - 2024年通过关联交易向甘肃资管转让两笔债权,涉及本金及利息合计7.06亿元,预亏3.93亿元[5] - 综合采用现金清收、核销、重组、以物抵债等手段,2022-2024年不良率从2.0%降至1.93%,但实际损失已确认[5][6] 资产质量与行业对比 - 2024年末不良率1.93%在18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一,兰州银行不良率1.83%,反映区域性风险较高[6][8] - 住宿餐饮、制造业、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分别达5.05%、3.52%、3.03%、2.51%[6] - 逾期贷款占比2.8%(同比+0.1pct),关注类贷款占比4.3%(同比+0.2pct),潜在风险上升[9][10] 财务表现与管理层动态 - 2024年营业收入59.5亿元(同比-10.7%),净利润5.8亿元(同比-9.8%),净息差下滑至1.18%的历史低点[10] - 连续六年未分红,股价长期低位震荡,与银行股红利行情脱节[10][13] - 董事长刘青任职7年,行长王锡真任职3年,管理层面临改善风控与盈利能力的压力[11]
甘肃银行微信公众号荣获2025金鼠标数字营销最具创新精神品牌奖
财经网· 2025-05-16 11:22
甘肃银行获奖情况 - 甘肃银行微信公众号荣获"数字营销最具创新精神品牌"大奖 [1] - 该奖项由金鼠标国际数字营销节颁发,该活动素有"数字营销风向标"美誉 [4] - 本届大赛吸引500多家品牌参与,甘肃银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4] 数字化转型成果 - 电子银行用户突破470万户 [4] - 手机银行鸿蒙版成功上线 [4] - "甘银智创"大赛孵化22款产品并实现落地 [4] - 实现业务流程全面无纸化 [4] 发展战略与定位 - 坚持"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 [4] - 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4] - 秉承"服务陇原,立足甘肃"的发展理念 [4] - 持续突破金融科技发展瓶颈,推进金融场景开发 [4]
鸠杖新韵里的养老答卷
贝壳财经· 2025-05-08 15:45
老龄化社会现状 -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0.06% 全国这一比重达22.0% [2] - 老龄化社会面临金融服务如何兼顾"慢服务"与"数字化"的双重挑战 [2] 老年客户痛点 - 高龄老人面临行动不便 需亲自到网点取养老金造成困扰 [1] - 异地定居老人遭遇社保卡密码锁定 原单位解散导致处理困难 [1] - 老年群体普遍存在数字鸿沟问题 对APP操作不知所措 [1][9] 适老化服务创新 - 推出上门驻点服务 为行动不便老人办理社保卡激活等业务 [3] - 在工资发放日开设专门窗口 高校设服务站减少排队时间 [3] - 网点设置敬老窗口 配备老花镜 血压仪等适老设备 [5] - 铺设防滑地胶 加装扶手 实现轮椅通道全覆盖 [5] 数字化适老改造 - ATM机增加语音提示和字体放大功能 [9] - 手机银行推出"颐年版"专属服务 [9] - 推行"三慢服务法"(语速慢 操作慢 解释慢) [9] - 建立老年客户应急服务档案 记录健康信息 [9] 养老金融品牌建设 - 2024年10月推出"甘养乐"养老金融示范网点 [10] - 截至2024年末建成19个养老金融示范点 [10] - 定期举办老年主题活动 提升理财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10][1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储蓄存款 特色保险 代销理财等多款养老特色产品 [13] - 以养老食堂建设为依托打造特色生态场景 [13] - 制定《养老金融落地实施方案》系统推进适老化改造 [12] 产融协同模式 - 与甘肃金益康 甘肃城乡投康养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14] - 开展综合授信 个人业务 账户开立等协作 [14] - 探索"金融+实体"养老金融合作新模式 [14]
甘肃银行劳动者图鉴: 每个爱岗敬业的小可爱,都是今天节日的主人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1 11:44
服务亮点 - 甘肃银行在五一假期期间通过柜台、理财室和企业车间等多场景提供超暖服务,展现劳动者精神[1] - 柜台服务人员小张以零差错零投诉记录获得首季"服务之星",提供包括上门服务在内的全方位客户关怀[5][6][7][8] - 零售客户经理小王通过个性化服务实现上万客户零投诉,包括理财规划、防诈骗提醒等接地气服务[14] - 企业客户经理小缪创新信贷服务模式,通过建立企业"成长档案"和挖掘"隐形信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18][19] 服务特色 - 柜台服务体现"六边形战士"特质,兼具高效业务处理(手速快到飞起)与人性化关怀(半跪操作)[2][6][7] - 理财服务注重生活化沟通(唠3小时家常)和定制化方案(生活理财方案),实现客户深度认同[14] - 企业服务突破传统信贷思维,采用长期陪伴模式(定期串门)和场景化服务(驻扎车间)[18][19] 服务成果 - 个人客户服务获得高度认可,如八旬老人社保卡激活等特殊需求得到满足[7] - 理财服务成功转化潜在客户,小夫妻从理财顾虑者变为方案认同者[14] - 企业服务创造实际价值,帮助缺乏抵押物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支持[18][19]
甘肃银行劳动者图鉴: 每个爱岗敬业的小可爱,都是今天节日的主人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1 11:34
服务亮点 - 柜台员工小张三年保持零差错零投诉记录 并获首季"服务之星"称号 其服务包括高效清点凭证 贴心协助老年人办理业务 甚至提供上门服务[5] - 零售客户经理小王服务上万客户零投诉 擅长用生活化比喻解释金融产品 并能及时识别诈骗风险 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理财方案[8][9] - 客户经理小缪深入企业车间 通过挖掘"隐形信用"帮助缺乏抵押物的企业获得贷款 并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12] 服务特色 - 针对老年客户群体推出"贴脸展示"验钞 手把手教学手机银行等适老化服务[5] - 理财服务注重生活场景结合 通过3小时家常沟通了解客户需求 再提供个性化方案[9] - 企业信贷突破传统抵押模式 创新采用数据挖掘方式评估信用 并提供持续跟踪服务[12] 服务文化 - 节假日期间仍坚持在岗服务 覆盖柜台 理财 企业信贷等多条线业务[1][12] - 建立"服务之星"等内部激励机制 表彰优秀服务案例[5] - 强调"长期陪伴"理念 从一次性服务延伸至持续跟踪的企业"串门"服务[12]
甘肃银行净利近五年首现下滑,董事长刘青降薪、行长王锡真涨薪
搜狐财经· 2025-04-27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甘肃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不过总资产、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客户存款总额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率下降,员工数量增加,董事长和行长薪酬有变动 [1][2][6] 分组1: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59.54亿元,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为5.82亿元,同比下降9.65% [2] - 2020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4.93亿元、62.78亿元、65.27亿元及66.65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创近五年新低 [2][3] - 2020 -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63%、2.24%、5.39%及7.17%,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65%,为近五年来首次下滑 [5][6] 分组2:资产情况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147.08亿元,同比增加6.7% [6] - 2024年末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14.14亿元,同比增加3.8% [6]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93%,较2023年末减少0.07% [6] - 2024年末客户存款总额为3213.79亿元,同比增加8.7% [6] 分组3: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4595名雇员,较2023年末的4505人增加90名雇员 [7] 分组4:高管薪酬 - 2024年董事长刘青薪酬为88.6万元,薪酬微降;行长王锡真薪酬为73.7万元,涨薪11.16% [9] 分组5:高管履历 - 刘青59岁,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18年9月起任该行党委书记,2018年12月至今任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9] - 王锡真51岁,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22年5月起任该行党委副书记,2022年9月起任该行党委副书记、行长,2022年10月至今任该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执行董事 [10]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15款金融App上“黑榜”,涉分期白条、捷信金融、甘肃银行等
新浪财经· 2025-04-24 08:40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67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其中15款金融APP上“黑榜”,监管部门正完善政策筑牢个人信息堤坝,用户需留心守护自身隐私安全 [1][3][18] 违规APP情况 违规APP名单 - 云端金融、捷信金融、车贷e通、众安贷、汇通启富 - 山西证券、弘历投教、移动白条、分期白条、武清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福建农商)、携程金融、兰州银行企业版、甘肃银行、张家口银行、阳光村镇银行等15款金融领域相关App被点名 [3] 违规APP问题类型 - 这15款金融APP主要存在五类问题,包括隐私政策内容不完整、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共享信息、用户权益保障功能缺失、未提供撤回同意途径,以及未获授权处理敏感个人信 [5] 多起违规APP - 云端金融、捷信金融、车贷e通等10款金融领域相关App存在多起违规事项 [6] 银行APP违规情况 - 甘肃银行、兰州银行企业版等6款银行APP被点名,甘肃银行因未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被通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54亿元,净利润5.82亿元,年底约有411.19万名零售手机银行客户,交易约1804万笔,总额约2716.3亿元;兰州银行企业版因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共享信息、未提供撤回同意途径两类问题被列入违规名单;村镇银行类App违规率较高 [8][12][14][15] 过往银行APP违规案例 - 2月17日,乐山商业银行APP涉五项违规被点名;2024年12月24日,江阴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旗下手机应用因违规或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被通报 [16] 监管动态 监管政策 -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从四方面提出18项具体要求;12月,《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个人信息处理原则 [18] 专家观点 - 清华大学周道许表示金融服务类APP隐私保护是监管重要关注对象;素喜智研苏筱芮强调金融机构应规范用户个人信息管理,严监管趋势将持续 [19] 用户提醒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提醒用户谨慎下载使用违规移动App,认真阅读协议和政策,不随意开放权限和输入信息,定期维护清理数据 [19]
甘肃银行(0213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总额双双增长6%以上,跻身人民币4000亿元城商行序列[7] - 2024年公司各项贷款增幅4.27%,一般性存款增幅9.46%[7] - 2024年公司累计投放各项贷款超人民币千亿元[7] - 2024年利息收入为129.781亿元,较2023年的139.006亿元有所下降[24]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46.363亿元,较2023年的54.345亿元下降[24]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为4.001亿元,较2023年的3.799亿元有所上升[24] - 2024年交易净收益为8.289亿元,较2023年的6.29亿元上升[24]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9.539亿元,较2023年的66.651亿元下降[24] - 2024年营业利润为4.757亿元,较2023年的5.693亿元下降[24] - 2024年年度利润为5.847亿元,较2023年的6.466亿元下降[24] - 2024年本行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5.823亿元,较2023年的6.445亿元下降[24]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414,707.6百万元,较2023年的388,588.7百万元有所增长[25] - 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1,414.3百万元,较2023年的222,871.6百万元有所增长[25] - 2024年负债总额为380,869.7百万元,较2023年的355,408.6百万元有所增长[25] - 2024年客户存款为321,379.3百万元,较2023年的295,556.2百万元有所增长[25]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2.25元,较2023年的2.20元有所增长[25] - 2024年资产回报率为0.15%,较2023年的0.17%有所下降[25] - 2024年权益回报率为1.74%,较2023年的1.97%有所下降[25] - 2024年净息差为1.18%,较2023年的1.48%有所下降[25] - 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1.93%,较2023年的2.00%有所下降[25] - 2024年拨备覆盖率为134.05%,较2023年的133.39%有所上升[25] - 2024年总营业收入为59.539亿元,较2023年的66.651亿元减少10.7%[33] - 2024年净利润为5.847亿元,较2023年的6.466亿元减少9.6%[33]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4147.076亿元,同比增加6.7%[33]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14.143亿元,同比增加3.8%[33] - 2024年12月31日,不良贷款率为1.93%,较2023年末减少0.07%[33]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存款总额为3213.793亿元,同比增加8.7%[33] - 2024年利息收入为129.781亿元,较2023年的139.006亿元减少6.6%[34][36]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46.363亿元,较2023年的54.345亿元减少14.7%[34][36]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为4.001亿元,较2023年的3.799亿元增加5.3%[34] - 2024年交易净收益为8.289亿元,较2023年的6.29亿元增加31.8%[34] - 计息负债总额从2023年的341,543.9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367,594.8百万元,平均收益率从2.48%降至2.27%[38] - 净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5,557.0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4,674.7百万元,净利差从1.26降至1.02,净息差从1.48降至1.18[38] - 生息资产利息收入变化金额为684.3百万元,利率变化为 - 1,689.1百万元,净减少1,006.6百万元;计息负债利息开支变化金额为587.1百万元,利率变化为 - 717.2百万元,净减少124.3百万元;净利息收入变化金额为97.2百万元,利率变化为 - 971.9百万元,净减少882.3百万元[42] - 利息收入由2023年的14,023.1百万元减少7.2%至2024年的13,016.5百万元,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增加5.5%,平均收益率从3.74%降至3.29%[46] - 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75.6%降至2024年的71.2%,总额从10,606.2百万元降至9,271.2百万元[46] - 公司贷款平均收益率从2023年的5.33%降至2024年的4.40%,零售贷款从5.06%降至4.54%,票据贴现从1.73%降至1.41%[48]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2,834.7百万元增加10.2%至2024年的3,124.4百万元,平均结余增加9.8%,平均收益率略微增长[49] - 存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15.6百万元增加52.6%至2024年的23.8百万元,平均收益率从0.83%增至1.27%,平均结余减少0.4%[50] - 客户存款平均结余从2023年的279,754.9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304,466.4百万元,利息收入从6,910.2百万元降至6,854.9百万元,平均收益率从2.47%降至2.25%[3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及拆入资金平均结余从2023年的6,668.4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5,479.9百万元,利息收入从169.7百万元降至122.3百万元,平均收益率从2.54%降至2.23%[38]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及拆出资金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3.236亿元增加4.2%至2024年的3.372亿元,平均结余从167.045亿元增加7.7%至179.895亿元,平均收益率从1.94%降至1.87%[51]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2.43亿元增加7.0%至2024年的2.599亿元,平均结余从169.812亿元增加7.1%至181.789亿元[52] - 利息开支从2023年的84.661亿元下降1.5%至2024年的83.418亿元,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由2.48%降至2.27%,平均结余从3415.439亿元增加7.6%至3675.948亿元[54] - 客户存款利息开支由2023年的69.102亿元减少0.8%至2024年的68.549亿元,平均成本率由2.47%降至2.25%,平均结余由2797.549亿元增加8.8%至3044.664亿元[55]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及拆入资金利息开支从2023年的1.697亿元减少27.9%至2024年的1.223亿元,平均结余从66.684亿元减少17.8%至54.799亿元,平均成本率从2.54%降至2.23%[56] - 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开支从2023年的5.907亿元增加13.3%至2024年的6.691亿元,平均结余由235.567亿元上升20.4%至283.546亿元,平均成本率由2.51%降至2.36%[57]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开支从2023年的6.485亿元减少14.5%至2024年的5.546亿元,平均结余从237.817亿元减少9.1%至216.257亿元,平均成本率由2.73%降至2.56%[58] -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从2023年的1.44亿元减少9.9%至2024年的1.298亿元,平均成本率由1.90%降至1.75%,平均结余从75.989亿元减少2.2%至74.323亿元[59] - 净利息差从2023年的1.26%降至2024年的1.02%,净息差从2023年的1.48%降至2024年的1.18%[60]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由2023年的3.799亿元增加5.3%至2024年的4亿元,交易净收益从2023年的6.29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8.289亿元[61][63] - 2023 - 2024年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收益从1.166亿元降至0.412亿元[64] - 2023 - 2024年汇兑净收益从0.475亿元降至0.384亿元[65] - 2023 - 2024年其他营业收入从0.576亿元降至0.09亿元[66] - 2023 - 2024年经营开支从23.888亿元降至23.766亿元,减少0.5%[67] - 2023 - 2024年员工成本从12.618亿元增至12.699亿元,增加0.6%[71] - 2023 - 2024年信用/资产减值损失从37.07亿元降至31.016亿元,减少16.3%[76] - 2023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从0.771亿元增至1.09亿元[78] - 截至2024及2023年末,总资产分别为4147.076亿元及3885.887亿元[79] - 截至2024年末,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14.14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8%[81] - 截至2024年末,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占总资产的55.8%,较2023年末下降1.6个百分点[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1,414.3百万元,较2023年的222,871.6百万元增长3.8%,占总资产的54.4% [83] - 公司贷款从2023年的142,825.3百万元增加7.9%至2024年的154,092.7百万元 [84] - 零售贷款从2023年的51,972.0百万元增加3.5%至2024年的53,815.9百万元 [84] - 信用贷款从2023年的33,870.8百万元增加26.9%至2024年的42,975.7百万元 [87] - 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准备从2023年的5,781.8百万元增加0.6%至2024年的5,818.7百万元 [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原值)为141,293.5百万元,较2023年的130,134.3百万元增加8.6%,占总资产的34.1% [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380,869.7百万元,较2023年的355,408.6百万元增长7.2% [90] - 客户存款从2023年的295,556.2百万元增加8.7%至2024年的321,379.3百万元,占负债总额的84.4% [93] - 2024年发行数笔面值总额37,200.0百万元的零息同业存单,有效年利率介于1.99%至2.55%之间 [94] - 抵押、质押及保证贷款合计占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比例从2023年的82.2%降至2024年的78.6% [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338.379亿元,2023年同期为331.801亿元[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良贷款为43.40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3%;2023年同期不良贷款为43.34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0%,不良贷款率减少0.07个百分点[98][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248.595亿元,2023年同期为2171.174亿元[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及零售业及房地产业发放的贷款占公司贷款总额的67.4%,2023年同期为66.1%[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150.698亿元,占比44.5%;2023年同期股本为150.698亿元,占比45.4%[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公积为59.587亿元,占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