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朝聚眼科(02219)
icon
搜索文档
朝聚眼科(0221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3 17: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532,7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纯利为101,7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5.9%,较2021年同期增长0.4个百分点[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4,42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为103,25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权益为2,197,41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负债总额为401,2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总值为2,598,66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5.3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主要得益于消费眼科服务和基础眼科服务的收益增加[12][13]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2.9105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54.6%,同比增长1.3%[13][14]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为2.4169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45.4%[13][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2.4433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45.9%,较2021年同期增长0.4%[16][17] - 消费眼科服务毛利为1.4679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50.4%,同比增长6.0%[16][17] - 基础眼科服务毛利为9754.4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40.4%,同比增长9.9%[16][1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103,250千元,同比增长4.7%[4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率为19.4%,较2021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4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56,703千元,同比增长23.1%[4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71,990千元,而2021年同期为净流出人民币14,377千元[4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人民币157.3百万元,主要由于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入[4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為5.3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31] - 消費眼科服務收益為2.9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2%,主要由於線上推廣活動和客戶會員管理模式的優化[32]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的233.0百万元增加3.7%至2022年上半年的241.7百万元[33] - 销售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272.8百万元增加5.7%至2022年上半年的288.4百万元[34] - 毛利从2021年上半年的227.4百万元增加7.4%至2022年上半年的244.3百万元[34] - 毛利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45.5%上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45.9%[3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的3.6百万元增加441.7%至2022年上半年的19.5百万元[3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20.4百万元增加28.9%至2022年上半年的26.3百万元[36] - 行政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93.3百万元减少0.6%至2022年上半年的92.7百万元[37]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2021年上半年的4.7百万元增加23.4%至2022年上半年的5.8百万元[38] - 纯利从2021年上半年的78.7百万元增加29.4%至2022年上半年的101.8百万元[4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从2021年上半年的98.6百万元增加4.8%至2022年上半年的103.3百万元[4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244,33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01,7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9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130,25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5%[9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4,42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76,02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46,40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2,197,41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9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177,06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9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股息支付为62,734千元人民币[95] - 公司期内溢利为80,94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3.8%[96]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193,20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1.0%[97] - 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71,990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4,377千元人民币[98]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4,42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22.8%[98] - 公司已付股息为62,734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约10.4%[98] - 公司经营活动中贸易应付款项增加22,6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2.5%[97] - 公司购买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支出1,110,000千元人民币[98] - 公司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1,278,583千元人民币[98] - 公司期内其他全面收入中外汇波动影响净额为19千元人民币[96] - 公司股份付款为6,240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约76.1%[9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为532,7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107]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为241,69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07]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291,0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107] - 住院服务收益为174,4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08] - 门诊服务收益为319,99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108] - 销售视光产品收益为38,29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08] - 服务及货品于某个时间点转移的收益为358,29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09] - 服务随时间转移的收益为174,4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0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88,406千元,同比增长5.7%[110] - 2022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47,498千元,同比增长16.6%[11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总额为29,450千元,同比增长7.7%[1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未派发中期股息,而2021年同期派发43,000千元中期股息[11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3,598千元,同比增长28.0%[11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总额为60,638千元,同比增长143.7%[1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65,224千元,同比增长20.4%[11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55,037千元,同比增长62.4%[11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向关联方支付租赁费用22,163千元,同比增长262.5%[125] - 应收关联方款项净额在2022年6月30日为0人民币千元,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19,164人民币千元有所减少[126]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在2022年上半年为3,788人民币千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5,015人民币千元有所下降[12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在2022年6月30日为361,001人民币千元,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520,043人民币千元有所减少[128] - 其他借款的非流动部分在2022年6月30日的公平值为759人民币千元,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737人民币千元有所增加[136] 业务运营 - 公司经营由18间眼科医院及25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横跨中国五个省份、自治区[9] - 公司计划将战略重心更多地放在消费眼科服务业务上,并投入更多精力延续其快速增长[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门诊就诊次数为439,780次,同比增长6.5%,每次就诊平均消费为728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住院就诊次数为22,510次,同比增长2.3%,每次就诊平均消费为7,750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视光中心客户就诊次数为55,339次,同比下降3.0%,平均售价为692元人民币[10][1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经营18间眼科医院,覆盖中国五个省份或自治区,并在蒙西及邻近地区建立了领先优势[18]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经营25间视光中心,分布在蒙西、蒙东、浙东、浙北及苏北五个主要地区[22] - 公司医院总建筑面积为91,126平方米,总病床数为955张[20] - 公司医院网络包括18家医院,其中蒙西地区7家,蒙东地区5家,浙东地区3家,浙北地区1家,苏北地区2家[20] - 公司视光中心网络包括蒙西及其邻近地区的11间视光中心,蒙东及其邻近地区的8间视光中心,浙东的1间视光中心,浙北的3间视光中心及苏北的2间视光中心[22] - 公司最大的医院为包头医院,建筑面积15,710平方米,病床数120张[20] - 公司通过收购方式获得宁波博视医院、宁海医院和象山医院[21] - 公司视光中心网络覆盖包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大同、达拉特旗等城市[23][25] - 公司医院网络包括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0家,未分类医院4家[20] - 公司视光中心网络包括舟山、杭州、嘉兴等城市的5间视光中心[25] - 公司医院网络覆盖内蒙古、浙江、江苏等省份[20] - 公司共有1,015名全職醫療專業人員,包括207名醫師、449名護士及359名其他醫療專業人士,其中178名全職醫師已註冊為專業眼科醫師[26] - 公司與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合作增設視光學本科專業,2022年秋季學期招生40人[26] - 公司預計中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1,275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4年的2,231億元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為15.0%[29] - 公司計劃在浙江省擴大佈局,預計在舟山等地開設的醫院將於2022年下半年陸續開業[29] - 公司已獲得土默特右旗和杭州兩家眼科醫院的必要牌照,並分別於2022年7月和8月開始營業[29] - 公司積極參與慈善活動,2022年上半年參與了多項免費診症服務和科研項目,並發表了六篇論文[27] - 公司採取多項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包括設立嚴格的入院登記及體溫篩查程序,並開辦核酸PCR檢測實驗室[28] - 公司計劃鞏固在中國華北地區的領先優勢,並提升在浙江省等重點區域的市場地位[30]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合并联属实体或联营公司[6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6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2] - 公司独立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对中期财务资料进行审阅,认为中期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法律及法规[73] - 公司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35.8%(572.4百万港元)用于建立新医院及搬迁、升级和装修现有医院,已动用101.9百万港元,剩余470.5百万港元预计在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使用[75] - 公司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44.8%(716.4百万港元)用于在人口庞大且对眼科医疗服务需求较高的新市场中收购医院,已动用12.0百万港元,剩余704.4百万港元预计在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使用[75] - 公司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9.4%(150.3百万港元)用于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已动用11.7百万港元,剩余138.6百万港元预计在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使用[75] - 公司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10.0%(159.9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156.8百万港元,剩余3.1百万港元预计在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使用[75] - 公司自2022年7月1日起至报告日期,认购了中国银行提供的本金额合计为人民币490百万元的结构性存款产品[77] - 公司于2021年7月7日在主板上市[140] - 报告期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41] - 公司于2021年11月17日认购了结构性存款产品[141] - 公司于2020年5月1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39] - 公司附属公司包括包头市朝聚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和朝聚(赤峰)眼科医院有限公司[139] - 公司股东包括北京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141] - 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40] - 公司在中国华东地区包括杭州市、舟山市及浙江省开展业务[139] - 公司在中国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及内蒙古开展业务[141] - 公司于2021年6月24日刊发了招股章程[141] - 北京融匯陽光潤豐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由非執行董事張文雯女士控制[142] - 公司於2022年5月10日採納並修訂股份獎勵計劃[142] - 廈門聚鷺達洲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由張波洲先生控制[142] - 廈門信康諾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由張波洲先生、張小利女士、張俊峰先生、張豐生先生及張玉梅女士分別擁有26.64%、29.03%、20.67%、20.67%及2.99%權益[142] - 象山朝聚眼科醫院有限公司為公司附屬公司[142] 投资与融资 - 公司认购了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提供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本金总额为人民币5.2亿元[58][5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占公司资产总值的5.20%至10.36%[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未赎回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6亿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的13.9%[6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认购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1亿元,确认的利息收入约为人民币950万元[6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从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认购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实际收到的利息总额分别为人民币1,952,830.44元和人民币1,638,356.16元[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认购的结构性存款产品预期年化投资回报率在1.53%至4.83%之间[62] - 公司认购的结构性存款产品主要为挂钩美元/欧元和美元/日元汇率的低风险产品[59][62] - 公司通过盈余现金和闲置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认购结构性存款产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回报[60][61]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99亿港元,将按照招股章程所载用途使用[74] - 公司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35.8%(572.4百万港元)用于建立新医院及搬迁、升级和装修现有医院,已动用101.9百万港元,剩余470.5百万港元预计在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使用[75] - 公司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44.8%(716.4百万港元)用于在人口庞大且对眼科医疗服务需求较高的新市场中收购医院,已动用12.0百万港元,剩余704.4百万港元预计在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使用[75] - 公司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9.4%(150.3百万港元)用于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已动用11.7百万港元,剩余138.6百万港元预计在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使用[75] - 公司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10.0%(159.9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156.8百万港元,剩余3.1百万港元预计在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使用[75] - 公司于2022年
朝聚眼科(0221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5 22:29
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收益为997,787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794,282千元、714,671千元、632,659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毛利为448,674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349,520千元、278,041千元、244,952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10,582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157,621千元、92,064千元、47,402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纯利为157,641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120,531千元、70,824千元、29,206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45.0%,2020 - 2018年分别为44.0%、38.9%、38.7%[6] - 2021年公司纯利率为15.8%,2020 - 2018年分别为15.2%、9.9%、4.6%[6] - 2021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率为18.6%,2020 - 2018年分别为17.8%、10.5%、5.1%[6] - 2021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506,514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1,089,022千元、1,002,715千元、1,073,396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总权益为2,128,406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763,545千元、554,287千元、449,336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9.98亿元,同比增长25.6%,毛利4.49亿元,同比增长28.4%,经调整纯利1.86亿元,同比增长31.8%,经调整纯利率达18.6%[11] - 2021年消费眼科服务收益同比增长40.0%,占营业收入51.8%;基础眼科服务收益同比增长13.6%,占营业收入48.1%[1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结构性存款为17.772亿元(相当于21.737亿港元),董事会提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043港元(合共7380万港元)[11] - 2021年门诊就诊次数887,335次,较2020年增加36.1%;住院就诊次数45,977次,较2020年增加3.9%[19][21] - 2021年每次门诊就诊平均消费647元,每次住院就诊平均消费7,415元,均高于2020年[19][21] - 2021年视光中心客户就诊次数119,040次,较2020年增加29.9%;平均售价692元,较2020年降低3.6%[19] - 集团收益从2020年的7.943亿元增加25.6%至2021年的9.978亿元[21] - 2021年消费眼科服务收益5.17233亿元,占收益总额51.8%,较去年增长约5.3%[22][23] - 2021年基础眼科服务收益4.79712亿元,占收益总额48.1%[22][24] - 2021年公司收益为9.978亿元,较2020年的7.943亿元增加25.6%[39] - 2021年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5.172亿元,较2020年的3.695亿元增加40.0%[40] - 2021年消费眼科服务毛利为2.765亿元,较去年增长48.3%[34] - 2021年基础眼科服务毛利为1.720亿元,较去年增长6.5%[34]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从2020年的4.222亿元增至2021年的4.797亿元,增幅13.6%[41] - 销售成本从2020年的4.448亿元增至2021年的5.491亿元,增幅23.4%[42] - 毛利从2020年的3.495亿元增至2021年的4.487亿元,增幅28.4%,毛利率从44.0%升至45.0%[43]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0年的740万元增至2021年的1490万元,增幅101.4%[4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0年的3290万元增至2021年的4710万元,增幅43.2%[45] - 行政开支从2020年的1.335亿元增至2021年的1.773亿元,增幅32.8%[46] - 纯利从2020年的1.205亿元增至2021年的1.576亿元,增幅30.8%,纯利率从15.2%增至15.8%[50]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从2020年的1.41亿元增至2021年的1.859亿元,增幅31.8%,经调整纯利率从17.8%增至18.6%[50][5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0年的6200万元减至2021年的5420万元,减幅12.6%[53]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从2020年的3940万元增至2021年的4740万元,增幅20.3%[5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571亿元人民币[56] - 2021年度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8.439亿元人民币,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94亿元、-5.785亿元、11.87亿元人民币[58] - 集团贸易应付款项由2020年末的3930万元人民币减少6.4%至2021年末的3680万元人民币[59] - 集团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由2020年末的1.062亿元人民币增加14.3%至2021年末的1.214亿元人民币[6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为2180万元人民币,主要与医院建设装修和购买大型医疗设备有关[6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认购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本金为5.2亿元人民币的结构性存款产品[63] - 2021年员工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7170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20430万元[1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结构为15.1%债务及84.9%股权(2020年:29.9%债务及70.1%股权)[110]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380,000港元,分为1,520,000,000股股份[1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最大客户或五大客户合共对收益总额贡献少于1%[107] - 2021年集团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43.8%(2020年:38.9%),向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19.5%(2020年:17.7%)[10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服务薪酬1780千元,非审核服务薪酬600千元,总计2380千元[188]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在维持基础眼科业务优势的同时,将战略重心更多放在消费眼科服务业务上[8] - 集团将战略重心更多放在消费眼科服务业务上,投入精力追求增长[23] - 呼市第二医院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于2022年2月正式开业,公司将推进战略区域内眼科医院收购及并购活动[12] - 公司拟继续扩大在浙江省的布局,预计杭州、舟山等地医院2022年开业[38] - 公司未来预期秉持愿景提供服务、巩固优势、抓住市场机会等[38] 医疗业务表现 - 2021年公司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仅为0.008%,低于中国大型眼科机构的0.033%[13] - 2021年公司与包头医学院合作建立的“包头医学院朝聚眼视光医学临床医学院”获批,并取得教育部对设立眼视光医学本科专业的审批[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手术医生自己培养的比例达89.9%,2021年高职级医师离职率低至4.4%[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内蒙古“光明行”公益活动中为超6300名贫困患者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15]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建立了集群化运作的院簇模式和标准化、集中化的医院管理模式[16] 公司网络布局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17间眼科医院及24间视光中心网络,横跨中国五省份、自治区[1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通过六间医院在蒙西及邻近地区建立领先优势,并在其他地区建立和收购11间医院[25] - 集团通过包头医院土右门诊部及赤峰医院平庄门诊部等两个诊所提供门诊服务[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旗下医院总建筑面积87,146平方米,登记病床总数925张[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由24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分布在蒙西及其邻近地区(11间)、蒙东及其邻近地区(8间)、浙东(1间)、浙北(2间)及苏北(2间)[29] - 集团于2017年12月收购宁波博视医院和象山仁明医院,2018年6月收购宁海医院[28]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经营由18间眼科医院及24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38] - 2022年1月末呼市第二医院获牌照并于2月营业,4月宁波石浦朝聚仁明眼科诊所获执照并营业[38] 市场规模 -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12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0%[38] 人员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986名全职医疗专业人员,包括197名医师、439名护士及350名其他专业人士[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1788名全职雇员,其中医院专业人员986名、视光中心专业人员87名、行政等人员715名[7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170名全职医师已注册为专业眼科医师[71] - 公司为雇员提供基本薪金、绩效挂钩奖金及酌情年终奖等薪酬待遇,并根据职位订立绩效目标进行定期考核[72] - 公司学科建设委员会负责培育医疗专业人员和研发,已培养众多年轻眼科医师[7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未通过工会或集体谈判方式商讨雇佣条款,未经历重大劳资纠纷或罢工事件[72] - 张波洲为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在医疗行业有超31年经验,自2014年10月起任北京朝聚董事长[73] - 张小利为执行董事,在医疗行业有超33年经验,曾于1988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包头医院担任多个职位[75] - 张俊峰为执行董事,职责包括监督及审视公司业务发展及供应链管理[77] - 张俊峰于医疗行业拥有约32年经验,自2015年11月起担任朝聚医疗科技董事[78] - 张光弟29岁,为执行董事,2021年8月起于北京朝聚担任投资经理[78] - 柯鍌32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非执行董事,2016年1月起于上海合弘景暉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78] - Richard Chen Mao 53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投融资事宜方面积逾15年经验[80] - 李甄43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管理事宜方面积逾13年经验[80] - 张文雯39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财务管理事宜方面积逾16年经验[82] - 何明光52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医疗及学术界积逾28年经验[83] - 张俊峰2014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修毕CMBA课程[78] - 张光弟2014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取得财务管理学士学位[78] - 柯鍌2011年7月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取得金融学学士学位[79] - 郭红岩女士58岁,有29年法律及学术行业经验,自上市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李建滨先生43岁,有20年税务咨询及投资事宜经验,自上市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宝山先生50岁,有21年管理咨询经验,自上市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王维超先生41岁,有15年财务会计、投融资等领域经验,任公司首席财务官[86] - 杨亚军女士51岁,有29年医疗行业经验,任公司首席医疗官[87] - 刘洪雁先生52岁,约有20年销售及营销经验,任公司首席运营官[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全职雇员1788名,多点执业医师83名[1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集团女性雇员占比75.8%,男性雇员占比24.2%[9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提供住院及门诊眼科医疗服务和销售视光产品[89]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主要业务分析载于报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89]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主要附属公司列表等详情载于报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89]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043港元,须经股东于应届股东大会批准[69]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043港元[95] 上市相关 - 公司于全球发售中按每股
朝聚眼科(0221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3 17: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人民币500.171百万元,同比增长56.6%[6] - 公司总收益从2020年上半年的3.194亿元增长56.6%至2021年上半年的5.002亿元[16] - 公司收益从2020年上半年的3.194亿元人民币增长56.6%至2021年上半年的5.002亿元人民币[42] - 公司客户合约收益总额为500171千元,同比增长56.6%[134] - 毛利为人民币227.35百万元,同比增长69.6%[6] - 毛利从2020年上半年的134.1百万元增加69.6%至2021年上半年的227.4百万元[47]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06.011百万元,同比增长117.7%[6] - 纯利为人民币78.671百万元,同比增长104.9%[6] - 纯利从2020年上半年的38.4百万元增加104.9%至2021年上半年的78.7百万元[5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98.606百万元,同比增长128.8%[6]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从2020年上半年的43.1百万元增加128.8%至2021年上半年的98.6百万元[55]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56.6%至500.171百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19.445百万元人民币[111]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05.1%至78.671百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8.373百万元人民币[11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80.940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1.579百万元人民币增长94.7%[111]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094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4157.9万元人民币增长94.7%[144] - 期内溢利(净利润)为人民币78,671千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部分为人民币80,940千元[1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2020年上半年的185.3百万元增加47.2%至2021年上半年的272.8百万元[45] - 销售成本272821千元,同比增长47.2%[13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的14.0百万元增加45.7%至2021年上半年的20.4百万元[48] - 行政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的55.3百万元增加68.7%至2021年上半年的93.3百万元[49]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2020年上半年的10.2百万元减少53.9%至2021年上半年的4.7百万元[50] - 融资成本从2020年上半年的6.9百万元减少34.8%至2021年上半年的4.5百万元[51] - 折旧及摊销总额40720千元,同比增长3.1%[13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2370千元,同比下降1.2%[138] - 股份付款开支为人民币6,24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717千元增长32.3%[12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501.5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463.2万元人民币增长8.3%[157] - 股份付款支出为266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240.8万元人民币增长10.5%[157] - 租赁负债相关利息开支为人民币630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921千元下降31.6%[158] 各业务线表现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从2020年上半年的1.432亿元增长86.1%至2021年上半年的2.665亿元,占总收益比例从44.8%提升至53.3%[17][18]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从2020年上半年的1.752亿元增长33.0%至2021年上半年的2.33亿元,占总收益比例从54.9%降至46.6%[17][20]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从2020年上半年的1.432亿元人民币增长86.1%至2021年上半年的2.665亿元人民币[43]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从2020年上半年的1.752亿元人民币增长33.0%至2021年上半年的2.33亿元人民币[44]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233002千元,同比增长33.0%[134]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266495千元,同比增长86.1%[134] - 住院服务收益167025千元,同比增长27.5%[136] - 门诊服务收益293474千元,同比增长82.4%[136] - 销售视光产品收益38998千元,同比增长47.0%[136] 运营指标 - 门诊就诊次数从2020年上半年的267,445次增长54.4%至2021年上半年的412,974次[13] - 每次门诊平均消费从2020年上半年的602元增长18.1%至2021年上半年的711元[13] - 住院就诊次数从2020年上半年的17,886次增长23.0%至2021年上半年的21,998次[13] - 每次住院平均消费从2020年上半年的7,325元增长3.7%至2021年上半年的7,593元[13] - 视光中心客户就诊次数从2020年上半年的40,250次增长41.7%至2021年上半年的57,049次[13] - 视光中心平均售价从2020年上半年的659元增长3.8%至2021年上半年的684元[13][14] 财务比率 - 毛利率为45.5%,较去年同期的42.0%有所提升[6] - 毛利率从2020年上半年的42.0%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45.5%[47] - 纯利率为15.7%,较去年同期的12.0%有所提升[6]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率为19.7%,较去年同期的13.5%有所提升[6] - 毛利率为45.5%,较去年同期42.0%提升3.5个百分点[111] 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达人民币127.3百万元[6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14.4百万元,主要因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15.8百万元[60]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88.0百万元,其中派付股息人民币70.0百万元[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人民币24.8百万元[60]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人民币159,610千元,同比增长57.8%[124]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人民币127,250千元,同比增长42.7%[124] - 已付所得税为人民币30,689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103千元大幅增加237%[124] - 收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付款为人民币15,777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7,280千元减少57.7%[126] 税务和股息 - 所得税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的10.3百万元增加165.0%至2021年上半年的27.3百万元[53] - 公司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139] - 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2734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1028.5万元人民币增长165.9%[140] - 所得税开支达27.340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0.28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65.8%[111] - 宣布派发股息人民币43.0百万元(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四个月)[66] - 公司支付股息人民币113,000千元,导致保留溢利减少[119] - 宣派股息总额为1.13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3400万元人民币增长232.4%[141] - 应付股息为43.000百万元人民币[114] 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138.458百万元,较2020年底增长4.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38.184百万元,较2020年底增长6.0%[6] - 贸易应付款项同比增长24.7%,从人民币39.3百万元增至49.0百万元[61]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同比增长12.9%,从人民币106.2百万元增至119.9百万元[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438.184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413.24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6.0%[114] - 贸易应收款项增至68.174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62.037百万元人民币增长9.9%[114] - 流动负债总额增至268.399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98.65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5.1%[114]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0年末的人民币763,545千元下降至2021年6月的人民币735,475千元,降幅3.7%[116] - 租赁负债从2020年末的人民币105,139千元增至2021年6月的人民币114,011千元,增幅8.4%[11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6817.4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6203.7万元人民币增长9.9%[147] - 3个月内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为4294.3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2689.1万元人民币增长59.7%[14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904.9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3929.1万元人民币增长24.8%[148] - 1年内到期的贸易应付款项为4523.6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3626.7万元人民币增长24.7%[148] - 应付关联方的租赁负债为人民币21,786千元,较2020年底的人民币17,610千元增长23.7%[158] - 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22,629千元,较2020年底的人民币18,511千元增长22.2%[158]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非流动部分)账面值为人民币678千元,公允价值为人民币720千元[160]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公允价值较2020年底的人民币704千元增长2.3%[160][16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38,184千元,较期初增长6.0%[126] 资本结构和融资活动 - 公司资本结构为35.4%债务及64.6%股权,较2020年末的29.9%债务及70.1%股权有所变化[85]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5.99亿港元,已动用23.9百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1,575.1百万港元[91] - 35.8%募集资金(572.4百万港元)用于新建及升级医院,已动用2.2百万港元[91] - 44.8%募集资金(716.4百万港元)用于收购新市场医院,已动用12.0百万港元[91] - 9.4%募集资金(150.3百万港元)用于升级信息系统,尚未动用[91] - 10%募集资金(159.9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已动用9.7百万港元[91] - 公司发行137,500,000股新股,发行价每股10.60港元,募集总额约1,458百万港元[92] - 超额配股权部分行使发行20,125,000股新股,募集总额约213百万港元[93]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380,000港元,分为1,520,000,000股股份[85] - 公司股份于2021年7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137,500,000股新股,每股10.60港元[16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扣除开支前)约为1,458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216百万元)[166] - 超额配股权部分行使后发行20,125,000股新股,所得款项总额约213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77百万元)[166] - 已发行股份总数经拆细和资本化发行后为550,000,000股[166] - 公司股份于2021年7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72]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张波洲、张小利、张俊峰、张丰生及张玉梅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持有公司股份286,065,000股,合计持股比例40.43%[99][102] - 张文雯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36,465,000股,持股比例5.15%[95][101] - Jutong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持有公司股份77,292,000股,持股比例10.92%[101] - Sihai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持有公司股份84,266,000股,持股比例11.91%[101] - Guangming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持有公司股份59,966,000股,持股比例8.47%[101] - 厦门朝翕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有公司股份45,485,000股,持股比例6.43%[101] - 王晖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78,540,000股,持股比例11.10%[101] - Orchid Asia VII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67,320,000股,持股比例9.51%[101] - 张波洲在厦门信康诺持股26.64%,张小利持股29.03%,张俊峰持股20.67%[97] - 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尚未上市,证券及期货条例相关条款当时不适用[95][99] - 公司股东包括阳光融汇(由非执行董事张文雯控制)和阳光润丰(由非执行董事张文雯控制)[175] - 公司股东包括厦门聚鹭达洲股权投资(由张波洲控制)和Xiwang Medical Management(由张丰生全资拥有)[175] - 公司通过厦门信康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20年8月成立)合并财务报表,该公司由张波洲(26.64%)、张小利(29.03%)、张俊峰(20.67%)、张丰生(20.67%)及张玉梅(2.99%)共同拥有[175] - 股份面值为每股0.00025港元[175] 业务网络和规模 - 公司经营17家眼科医院,总登记病床数达957张,覆盖中国五个省份[21][27] - 公司经营23间视光中心网络,其中蒙西及邻近地区10间,蒙东及邻近地区8间,浙东1间,浙北2间,苏北2间[33] - 公司拥有1,705名全职雇员,其中医院专业人员占比54.43%(928名)[71] - 专业眼科医师共161名,占全职医师总数的83.0%(194名)[71] 收购和历史 - 公司于2017年12月收购宁波博视医院和象山仁明医院[30][32] - 公司于2018年6月收购宁海医院[31] - 公司附属公司包括宁波博视眼科医院有限公司(2016年8月注册成立)[173] - 公司附属公司包括宁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2016年11月注册成立)[173] - 公司附属公司包括天津朝聚阳光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2017年1月注册成立)[175] - 公司附属公司包括象山仁明眼病医院有限公司(2015年4月注册成立)[175] 市场前景和行业数据 -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127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2231亿元人民币[40] - 中国华北地区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21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337亿元人民币[40] -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2015-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0%[40] - 中国华北地区眼科医疗服务市场2015-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5%[40]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处于净现金状况,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质押[63][64][65] - 公司未使用任何利率掉期合约或其他金融工具对冲利率风险[86] - 金融负债公允价值计量全部采用第二层级(重大可观察输入数据)[163][164] - 报告期间定义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73]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为2488.7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1415.3万元人民币增长75.8%[145] - 基本每股盈利为0.15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08元人民币增长87.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