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越科技(02501)

搜索文档
迈越科技(0250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2:21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0万港元,股份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本月无增减[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5亿股,库存股份0,本月无增减[2] 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5年8月底,根据购股权计划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5000万股,本月无变动[3] 资金与股份变动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股[5]
迈越科技(02501.HK)中期亏损约1070万元 同比收窄约29.0%
格隆汇· 2025-08-28 23:22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达到人民币2410万元 同比增长9.3% [1] - 期间亏损人民币1070万元 同比收窄29.0%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亏损人民币2.0分 较同期3.0分减少33.3% [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 与同期处理方式一致 [1]
迈越科技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1054.5万元 同比收窄29.19%
智通财经· 2025-08-28 22:15
财务表现 - 收入2408.3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9.27% [1] - 股东应占亏损1054.5万元人民币 同比收窄29.19% [1] - 每股基本亏损0.02元 [1]
迈越科技(0250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1:34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增长9.3%至人民币24.1百万元[3]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9.3%至240.83百万人民币,其中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下降8.1%至132.79百万人民币,硬件软件销售增长21.7%至74.44百万人民币,独立IT服务收入大幅增长128.6%至33.60百万人民币[12][17]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3%至24.1百万元人民币[45] - 公司收入为24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或210万元人民币[53] - 硬件及软件销售收入为7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或130万元人民币[53] - 独立IT服务收入为33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6%或190万元人民币[54]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为132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或120万元人民币[53] - 其他收入大幅增长351.4%至66.30百万人民币,主要得益于政府补贴从6.69百万增至63.70百万人民币,增幅达852.5%[21] - 其他收益大幅增至人民币6.6百万元(同期:1.5百万元)[4] - 期内亏损收窄29.0%至人民币10.7百万元[3] - 除税前亏损收窄46.1%至97.05百万人民币,主要由于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拨回41.60百万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减值41.49百万)[19][22] - 期间亏损同比减少29.0%至人民币10.7百万元[63] - 每股亏损减少33.3%至人民币0.02元[3] - 每股基本亏损为1087.1万元,去年同期为1489.2万元,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5亿股[25]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2.0分(同期:人民币3.0分)[6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毛利下降14.6%至人民币6.7百万元[3]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14.6个百分点至27.8%,其中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毛利率大幅下降37.0个百分点至27.5%,硬件软件销售毛利率下降35.8个百分点至13.5%,独立IT服务毛利率大幅提升至60.4%[17] - 毛利率为27.8%,同比下降7.7个百分点[56] - 销售成本为17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或320万元人民币[55] - 存货成本增长23.7%至146.85百万人民币,显示库存水平上升[22] - 员工成本下降12.5%至108.50百万人民币,其中薪资福利下降12.1%至103.12百万人民币[22] - 销售开支为38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5%或130万元人民币[57] - 行政开支为14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或80万元人民币[58] - 研发开支为9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1%[59] - 无形资产摊销增长31.9%至46.76百万人民币,反映公司无形资产规模扩大[22] - 财务成本增至人民币7.5百万元(同期:5.6百万元)[4] - 财务成本增长33.6%至75.03百万人民币,其中银行贷款利息增长33.8%至74.78百万人民币[22] - 财务成本同比增加33.6%至人民币7.5百万元,主要因银行贷款余额增加[61] - 平均银行及其他贷款结余增加导致财务成本上升[61] - 所得税支出约人民币1.0百万元(同期为所得税抵免人民币3.0百万元)[62] - 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期内拨备为14万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25.5万元,合计39.5万元[23] - 递延中国企业所得税暂时差额产生及拨回为57.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95.6万元[23] 资产和债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26.0百万元(期初:40.5百万元)[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达人民币501.2百万元[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人民币4.2百万元(同期:减值4.1百万元)[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约人民币4.2百万元,而同期减值亏损为人民币4.1百万元[60] - 贸易应收款项结余减少至人民币370.2百万元(2024年末:人民币433.3百万元),降幅约14.6%[60] - 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账面值为40407.5万元,关联方为245.8万元,减值拨备为3636.4万元[28] - 贸易应收款项逾期一年以上金额为11500.8万元,较去年末增加5202.5万元[29]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人民币238.1百万元[6][7] - 有抵押银行及其他贷款即期部分为14583.2万元,无抵押部分为7208.1万元[30] - 银行及其他贷款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金额为2020.1万元,去年末无此类负债[31] - 银行及其他贷款抵押资产账面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534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043千元人民币,降幅达81.1%[32] - 贸易应收款项抵押部分从70,822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6,464千元人民币,降幅为90.9%[32] - 股东担保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从24,899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9,732千元人民币,增长19.4%[34] - 第三方担保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保持稳定,均为5,000千元人民币[34]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5198.5万元,其中五年以上账龄金额为37.8万元[30] - 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为807.8万元,用于担保银行及其他贷款[2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成本为66.2万元,出售账面净值119元,产生收益4000元[26] - 指定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证券投资38,882千元人民币,资产净值每变动1%将导致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变动约389千元人民币[38] 客户和业务线表现 - 主要客户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客户A、B、C、D成为新晋十大客户,分别贡献35.25、34.16、26.88、24.37百万人民币收入,而去年同期的客户E(66.37百万)和F(37.44百万)退出十大客户行列[12] - 计划在教育领域部署超过10000张翻译卡和8000台微型电脑[51] - 公司业务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收入及业绩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实现[20] 关联方交易 - 向迈越熠途购买硬件支出2,350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0)[41] - 应收数字广西款项:贸易应收2,458千元人民币,其他应收5,734千元人民币[43] - 应付关联方贸易款项从4,150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537千元人民币,减少38.9%[43] 公司治理与人事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1,35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1,202千元人民币,减少11.6%[40] - 员工总数164人,未发生重大劳资纠纷[67] - 董事会包括六名执行董事:李常青先生、王宇飞先生、许智聪先生、邓彩蝶女士、叶善敏先生及张光柏先生[79] - 董事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侯昶先生、胡忠强先生及林培干先生[79] - 公告日期为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79] 其他重要事项 - 未发生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66] - 未派发中期股息(同期:无)[73]
迈越科技(02501.HK)拟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17:10
公司财务安排 - 迈越科技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考虑宣派及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迈越科技(02501)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4 16:56
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审议及批准2025年6月30日止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考虑宣派及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有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
迈越科技(0250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2:33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0万港元,股份10亿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5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5亿股[2] 股份变动 - 2025年7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5] 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5年7月底,购股权计划中股份期权、本月发行新股及转让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3]
迈越科技(0250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06:0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747亿元,同比增长6.0%[31][36]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8706亿元,同比增长32.6%[36] - 硬件及软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7374.9万元,同比下降2.5%[36][37] - 独立IT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391.3万元,同比下降67.1%[36][37] - 整体毛利为人民币6857.3万元,同比下降19.7%[38] - 整体毛利率为25.0%,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38]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毛利率为26.6%,同比下降13.0个百分点[38][39] - 硬件及软件销售毛利率为18.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38][39] - 独立IT服务毛利率为36.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38][39]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650万元,同比下降9.1%[40] - 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41.7百万元减少16.1百万元或38.7%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25.6百万元[41] - 研发开支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6.0百万元增加0.2百万元或3.3%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6.2百万元[42] - 财务成本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10.5百万元增加1.6百万元或15.2%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12.1百万元[45] - 所得税抵免2024财年确认约人民币1.9百万元,2023财年为所得税开支约人民币4.7百万元[46] - 年内溢利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22.6百万元减少22.5百万元或99.5%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0.1百万元[47] 成本和费用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2024财年确认约人民币24.7百万元,2023财年为减值亏损拨回人民币1.3百万元[43]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650万元,同比下降9.1%[40] - 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41.7百万元减少16.1百万元或38.7%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25.6百万元[41] - 研发开支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6.0百万元增加0.2百万元或3.3%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6.2百万元[42] - 财务成本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10.5百万元增加1.6百万元或15.2%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12.1百万元[4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8706亿元,同比增长32.6%[36] - 硬件及软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7374.9万元,同比下降2.5%[36][37] - 独立IT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391.3万元,同比下降67.1%[36][37]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毛利率为26.6%,同比下降13.0个百分点[38][39] - 硬件及软件销售毛利率为18.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38][39] - 独立IT服务毛利率为36.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38][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财务年度报告显示机遇与挑战并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AI和云计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9] - 公司智能教育硬件、城市级AI治理平台和国产算力服务等细分领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30] - 公司拓展布局智慧城市和算力等多元化赛道,通过AI+产业解决方案实现全行业赋能[29] - 公司在中国数智化转型全速推进背景下巩固了智能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29][30] - 政府机构与企业部门对降低成本提升效能及数据驱动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攀升[30] - 小型城市及新兴市场技术渗透率偏低,留下庞大的市场扩张空间[30]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颁布为教育智能化升级明确战略导向[30] - AI+行动政策落地实施显著加速AI技术在教育城市治理工业等领域大规模应用[30] - 国产替代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成为未来十年关键增长引擎[30] - 公司面临日趋严苛的产业标准与数据安全监管及竞争格局日益复杂的挑战[3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为李常青先生,46岁,负责制定公司策略及监督整体营运[8] - 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行政总裁(于2025年4月1日获委任)为邓彩蝶女士,44岁,负责监督日常业务营运[9] - 公司执行董事兼技术总监为张光柏先生,41岁,负责监督项目管理部及信息技术职能[15] - 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为王宇飞先生,45岁,负责销售及营销以及日常业务经营[11]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6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 2025年4月1日起李常青不再担任行政总裁,由邓彩蝶及叶善敏担任联席行政总裁[131] - 董事任期三年且须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145] - 董事会包括一名女性执行董事,在IT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145] - 公司设立审计、薪酬和提名三个专项委员会[138][139][141][14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且主席具备专业会计资格[139]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141]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并负责董事任命建议[144] 股东结构与关联方 - 深蓝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06,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1.2%[86] - 李先生、王先生、邓女士及张先生分别实益拥有深蓝海52%、25%、15%及8%股权[86] - Canwest Profits Limited由叶先生全资拥有,叶先生直接持有1,502,000股股份[86] - Chan Eong Liat Jason通过受控法团持有36,596,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7.32%[98] - 叶善敏通过受控法团及直接持有合计31,502,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3%[86][98] - Million Oak Limited持有28,12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5.625%[98] - 控股股东与公司间无重大合约或利益冲突[105][107] - 关联方交易不构成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15] 上市与募资使用情况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2501[7]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9090万元[119]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计9.09亿元人民币,已使用8.71亿元人民币,未动用金额为3800万元人民币[120] - 研发中心及人员招募计划使用2530万元人民币,实际使用234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92.5%[120] - 员工团队招募计划使用830万元人民币,实际使用69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83.1%[120] - IT基础设施升级计划使用1070万元人民币,实际使用102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95.3%[120] - 偿还银行借款实际使用185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100%[120] - 一般营运资金实际使用91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100%[120] 风险与内部控制 - 公司未就报告期间派付任何末期股息[64]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7]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60] - 公司无重大法律诉讼或仲裁[70] - 公司无重大投资及收购活动[75] - 公司未采用外币对冲政策,面临外汇风险[59] - 公司无任何重大争议,与雇员、客户及供应商关系良好[71] - 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69] - 公司已聘请外部独立内部控制顾问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51] - 审计委员会认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足够[151]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功能,但将委任外部顾问承担内部审核职能[151] - 董事会每年至少检视一次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150] - 无重大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13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ESG报告涵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172] - ESG治理架构包括董事会及ESG工作小组,董事会负整体责任[170] - ESG工作小组由集团各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收集分析ESG数据[170] - ESG报告根据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73] - 报告应用重要性原则,纳入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属充分重要的ESG因子[174] - 高重要性ESG议题包括客户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及客户投诉管理等[184] - 中重要性ESG议题涵盖资源使用效率、能源管理及排放控制等[184] - 公司目标在2029年前将总无害废弃物密度较2024年基线降低3%[185] - 公司目标在2029年前将总能源消耗密度较2024年基线降低3%[185] - 公司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进行或参与节水意识建设活动[185] - 公司保持2025年总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不超过2024年基线[185] - 公司保持2025年总无害废弃物密度不超过2024年基线[185] - 公司2024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为9.6吨,间接排放(范围2)为145吨,总排放量为154.6吨[189] - 公司每位员工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0.87吨[189] - 公司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1,853克,硫氧化物(SOx)为53克,颗粒物质(PM)为136克[188] - 公司无害废物总量为4515千克[193] - 每位员工无害废物丢弃量为25.51千克[193] - 公司总能源消耗量为276,204.77千瓦时[195] - 公司直接能源消耗量为39,247.52千瓦时[195] - 公司间接能源消耗量为236,987.25千瓦时[195] - 每位员工燃料消耗量为1,560.48千瓦时[195] - 公司水资源消耗量为794.98立方米[197] - 每位员工水资源消耗量为4.49立方米[197] 审计与合规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中环遮打道10号太子大厦8楼[6]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审核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22] - 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2200千元[153] - 审计委员会与外部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讨论2023年度及2024中期业绩[140] - 审计委员会于2025年3月28日审阅2024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140] - 董事会确认负责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33] 人力资源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约180名,分布于中国及香港地区[110] - 公司员工总数180名,其中男性123名(68.3%),女性54名(30.0%),性别比例约为2:1[146] - 公司向中国社会保险计划按工资总额特定比例供款[111] - 董事及高管薪酬由董事会参考经营业绩及市场数据厘定[110] - 公司未发生因劳务纠纷导致的运营中断问题[11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已发布,包含综合财务报表及财务概要[3][4] - 公司中国总部位于中国广西南宁市歌海路9号广西体育中心[5]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数码港道100号数码港1座8楼808-809室[5] - 公司开曼群岛注册办事处位于Conyers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5] - 报告期内慈善及其他捐赠约为人民币0.2百万元[74] - 公司确认已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至少25%已发行股份由公众持有[121] - 九名董事完成A类(培训课程)和B类(阅读材料)专业发展培训[138] - 董事长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至少会面一次[148] - 公司秘书杨光伟先生已参与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6] - 公司于2024年5月23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159] - 股东特别大会需在股东提交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60] - 请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的股东需持有不少于公司有权投票缴足股本的十分之一(10%)[160] - 若董事会未在股东提交请求后21日内召开大会,请求股东可自行召开并由公司偿付其合理开支[160] - 公司无固定股息政策或预先确定的股息派付比率,股息宣派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66] - 报告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2] - 公司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8.48%,最大客户收入占比35.26%[116]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74.22%,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43.02%[117] - 贸易应收款项结余于2024年12月31日增至约人民币433.3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323.4百万元增长34.0%[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于2024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40.5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47.8百万元减少15.3%[49] - 即期银行及其他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22.4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35.5百万元增长64.1%[50]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投资于2024年12月31日估值约为人民币39.0百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约6.5%[52]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57.9%上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69.9%[58] - 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91] - 各参与人于购股权计划下12个月内最高配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92] - 向主要股东授出购股权导致12个月内合计持股超0.1%须经股东大会批准[92]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超过10年,计划有效期至2033年10月12日[93][97]
迈越科技(0250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 - 公司2024财年收入约2.747亿元,较2023财年的约2.591亿元增加约6.0%[2] - 2024财年收入约2.747亿人民币,较2023财年增长约6.0%,主要因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收入增加[33][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毛利与毛利率 - 2024财年毛利约6860万元,较2023财年的约8540万元减少约19.7%;毛利率从2023财年约33.0%降至2024财年约25.0%,下降约8.0个百分点[2] - 2024财年毛利约686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减少约1690万人民币或19.7%,毛利率由约33.0%降至约25.0%[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溢利与纯利率 - 2024财年年内溢利约10万元,较2023财年的约2260万元减少约99.5%;纯利率从2023财年约8.7%降至2024财年约0.0%,下降约8.7个百分点[2] - 2024财年年内溢利约1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减少约2250万人民币或99.5%[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盈利 - 2024财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0.09分,较2023财年的约5.68分减少约98.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0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4780万元[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政策 - 2024财年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现金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30]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财年派付末期股息[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应收款项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1309亿元,2023年为4.49799亿元[5] - 2024年贸易应收第三方款项为47096.7万元,关联方为267.8万元,亏损拨备为4038.6万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3903万元、193万元、1760万元[26] - 2024年预计一年后收回的贸易应收款项为884.2万元,2023年为1767.3万元[2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质押为抵押品的账面价值为7082.2万元,对应贷款为6716万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839.5万元、6358.8万元[26]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结余约4.333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3.234亿人民币增加[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应付款项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464亿元,2023年为8962.3万元[5]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为7538.7万元,应付合营公司款项为480万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6445.3万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355.1万元、86万元、4521.2万元[28] - 2024年预计一年后结清的贸易应付款项为145.4万元,2023年为170.3万元[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银行及其他贷款 - 2024年银行及其他贷款为2.22364亿元,2023年为1.35543亿元[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净值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19361亿元,2023年为3.18713亿元[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益 - 2024年其他收益6,045千元,2023年为5,731千元,其中利息收入2024年为960千元,2023年为1,781千元;政府补贴2024年为4,432千元,2023年为2,423千元[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财务成本 - 2024年财务成本12,082千元,2023年为10,484千元[21] - 2024财年财务成本约121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增加约160万人民币或15.2%[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员工成本 - 2024年员工成本25,353千元,2023年为29,246千元[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无形资产摊销与折旧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8,484千元,2023年为6,181千元;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4年为1,037千元,2023年为1,032千元[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减值亏损 - 2024年合约资产减值亏损1,923千元,2023年减值亏损拨回376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024年为22,786千元,2023年减值亏损拨回881千元[21] - 2024财年确认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约2470万人民币,2023财年为减值亏损拨回约130万人民币[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核数师酬金与存货成本 - 2024年核数师酬金2,200千元,2023年为4,121千元;存货成本2024年为175,617千元,2023年为128,147千元[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项 - 2024年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1,590千元,2023年为4,275千元;递延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2024年为 - 1,867千元,2023年为4,739千元[2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757千元,2023年溢利27,386千元;实际税项(抵免)╱开支2024年为 - 1,867千元,2023年为4,739千元[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东应占溢利与普通股数量 - 2024年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43.3万元,2023年为2288.1万元;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亿股,2023年为4.03082亿股[25]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5亿股,金额为5000万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相同[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成本 - 2024财年销售成本约2.061亿人民币,较2023财年增加约3250万人民币或18.7%,高于收入增速[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开支 - 2024财年销售开支约65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减少约60万人民币或9.1%[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行政开支 - 2024财年行政开支约256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减少约1610万人民币或38.7%[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开支 - 2024财年研发开支约62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增加约20万人民币或3.3%[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合约收入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274,722千元,2023年为259,085千元,其中提供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收入2024年为187,060千元,2023年为141,094千元;硬件及软件销售收入2024年为73,749千元,2023年为75,655千元;提供独立IT服务收入2024年为13,913千元,2023年为42,336千元[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可报告分部 - 2024年可报告分部总收入274,722千元,销售成本206,149千元,毛利68,573千元;2023年总收入259,085千元,销售成本173,645千元,毛利85,440千元[17] 公司运营与合规相关 - 公司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0] - 2024财年公司无重大投资或对附属、联营及合营公司的重大收购及处置[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聘用180名雇员[49] -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主席兼行政总裁未区分外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54][55] - 2024财年董事均确认遵守标准守则,未发现相关雇员违反证券交易指引[56] - 2024财年及公告日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5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财年全年业绩[58] - 2024财年综合财务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59] - 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至少25%已发行股份由公众持有)[61] - 报告期结束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件需调整财务报表[62]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发[64] - 公司年度报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发并适时寄发予股东[64]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65] - 董事会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5] 公司历史股本变动 - 2023年公司法定股本由38万港元增至1000万港元,股份由3800万股增至10亿股[32] - 2023年公司进行资本化发行,对375万港元股份溢价账进账额进行处理,发行3.7499亿股;同年首次公开售股发行1.25亿股,所得款项净额1.30046亿港元[32]
迈越科技(0250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08:04
财务表现 - 收入约人民幣22.0百萬元,較同期增長12.2%[12] - 期间收入约为人民币22.0百万元,较同期增加约12.2%[19]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4.5百万元,占总收入的约65.6%,较同期增加约21.1%[20] - 期间毛利约为人民幣7.8百萬元,較同期增加約124.7%,毛利率為約35.5%[22] - 期间确认贸易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的减值损失约人民幣4.1百萬元[27] - 期间内集团录得期间亏损約為人民幣15.0百萬元,較同期增加約41.1%[29] - 期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約為人民幣17.9百萬元,較同期減少約人民幣21.7百萬元[30] - 2024年中期收入為22,040千人民幣,同比增長12.2%[96] - 2024年中期毛利為7,830千人民幣,同比增長124.6%[96] - 2024年中期其他收益為1,469千人民幣,同比下降60.8%[99] - 2024年中期財務成本為5,615千人民幣,同比增長24.0%[100] - 2024年中期員工成本為12,394千人民幣,同比下降12.3%[101] - 2024年中期合同資產和應收賬款減值損失為4,149千人民幣,同比下降219.6%[102] - 2024年中期除稅前虧損為17,994千人民幣,同比增加45.2%[97] - 2024年中期無形資產攤銷為3,546千人民幣,同比增加16.0%[102] - 2024年中期折舊費用為1,081千人民幣,同比增加10.1%[102] - 2024年中期所得稅收益為2,962千人民幣,同比增加71.6%[104][105] 资产负债情况 - 於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權益總額為人民幣302,443千元[75] - 於2024年6月30日,非流動資產為人民幣80,326千元,流動資產為人民幣483,164千元[73,74] - 於2024年6月30日,流動負債為人民幣236,616千元,非流動負債為人民幣22,836千元[74,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物業、廠房及設備為人民幣10,046千元,無形資產為人民幣14,951千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為人民幣442,620千元,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為人民幣70,367千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15,626千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銀行及其他貸款為人民幣161,533千元[74,75] - 於2024年6月30日,賬面值為人民幣7,934,000元的物業、廠房及設備已作抵押,以獲取本集團的銀行及其他貸款[9(b)] - 於2024年6月30日,賬面總值為人民幣70,822,000元的貿易應收款項就本集團銀行及其他貸款人民幣67,160,000元質押為抵押品[112] - 於2024年6月30日,銀行及其他貸款人民幣6,161,000元由本集團股東擔保,人民幣8,000,000元由第三方擔保[118] 股权结构 - 本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持有本公司306,000,00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發行股本61.2%[41][42] - 深藝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306,000,00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發行股本61.2%[44] - Canwest Profits Limited持有本公司30,000,00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發行股本6%[44] - Million Oak Limited持有本公司28,125,00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發行股本5.625%[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法定股本為1,000,000,000股,已發行股本為500,000,000股[121] - 本公司於2023年10月11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發行125,000,000股新股,募集資金淨額為人民幣119,380,000元[123] 投资及资本开支 - 與新加坡德宇基金管理私人投資有限公司及國內GPU晶片研發企業簽訂人工智慧算力中心產業一體化項目的投資合作意向性協議[13][14] - 本集團與廣西千龍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就開發及營運一個位於南寧的產業園達成協議,投資金額約為人民幣39.0百萬元,占本集團總資產約6.9%[36] - 本集團目前無其他重大投資或資本資產計劃[37] - 本集團於報告期間內無資本承擔及對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的重大收購及處置[38] 业务发展 - 來自綜合IT解決方案及獨立的IT服務分部客戶需求增加,但硬件及/或軟件銷售額減少[12] - 持續投入研發及豐富自研產品組合[12] - 自主研發的「創鵬雲」臺式計算機入圍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採購中心公開招標的框架協議採購名單[15] - 聯合廣西一家國有企業成功開發出合同管理AI智能平台[16] - 將繼續於研發領域投入資源,提高自研產品的品質及競爭力,並積極探索與聲譽良好的客戶及/或業務夥伴合作的商機[17] - 集团于2024年7月正式成立北京研发中心,专注于前沿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8]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兼任行政總裁,董事會認為此安排有利於公司連貫性和領導力[2] - 公司已全面遵守上市規則的企業管治守則,除主席兼任行政總裁一項外[3] - 公司董事及可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