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SC47
icon
搜索文档
Ascletis to Present Study Results of ASC30 Oral Tablet, ASC30 Inje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ASC31 and ASC47 at ObesityWeek® 2025
Prnewswire· 2025-10-27 18:00
Accessibility StatementSkip Navigation Abstract Title: GLP-1R/GIPR Peptide Agonist ASC31 + ASC47 Shows 119.6% More Weight Loss than Tirzepatide in DIO Mice Presentation Time:Â November 4, 2025, 7:30 p.m.-8:30 p.m., EST "We're excited to present the continued progress of our robust obesity portfolio, including both small molecules and peptides at ObesityWeek," said Jinzi Jason Wu, Ph.D., Founder, Chairman and CEO of Ascletis. "These advancements reflect our strong determination to develop highly differentiat ...
歌礼制药(01672) - 自愿性公告 - 歌礼将携ASC30口服片、ASC30注射剂和ASC31与...
2025-10-27 17:4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将在2025年肥胖周报告多款肥胖症候选药物,含ASC30及ASC31与ASC47联合疗法[4] - 2025年11月4日晚报告多项研究,含ASC30口服和注射剂、ASC31与ASC47联合疗法研究[5][6] - GLP - 1受体/GLP受体激动剂多肽ASC31 + ASC47在小鼠中较替尔泊肽减重效果相对提升119.6%[6] - ASC30专利保护期至2044年(不含专利延期)[6] 未来展望 - 2025年肥胖周于2025年11月4日至7日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9]
速递|体外激动活性为替尔泊肽的4倍!​歌礼候选减重新药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GLP1减重宝典· 2025-10-13 21:09
公司最新临床候选药物 - 歌礼制药选择ASC35作为最新临床开发候选药物,该药物为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GLP-1R/GIPR双重肽激动剂 [4] - 公司计划于2026年向美国FDA递交ASC35治疗肥胖症的IND申请 [4] - ASC35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结构药物设计平台和超长效平台发现与开发 [4] 药物设计与体外活性 - 与替尔泊肽相比,ASC35在体外试验中对GLP-1R和GIPR的活性均提升约4倍 [4] - 药物经优化设计,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每次皮下注射仅需1毫升或更少体积 [4] - 每月一次给药设计有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并降低生产成本 [4] 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数据 - 在非人灵长类研究中,ASC35缓释皮下制剂的平均半衰期约为14天,是替尔泊肽的6倍 [5] - ASC35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药物暴露量分别比替尔泊肽高出约80%和70% [5] - 基于物种间转换一致性,ASC35在人类中的半衰期预计可达30天或更长,支持每月一次给药 [5] - 更平缓的药代曲线和更长半衰期有望在人类中带来更好的胃肠道耐受性 [5] 临床前疗效数据 - 在饮食诱导性肥胖小鼠模型中,ASC35在等摩尔剂量下使体重下降33.6%,而替尔泊肽为19.6%,相对疗效提高71% [7] - 每毫克肽的更高减重效率有利于生产放大 [7] - 前期研究显示ASC35凭借更高活性、更长半衰期、更佳生物利用度及更强减重能力,有望成为同类最佳肥胖治疗药物 [7] 联合治疗策略与技术平台 - 公司计划将ASC35作为单药及联合疗法用于治疗肥胖、糖尿病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 [8] - 未来将探索ASC35与ASC36(每月一次胰淀素受体肽激动剂)及ASC47(每月一次脂肪靶向THRβ激动剂)的联合治疗方案 [8] - 公司的人工智能辅助结构药物设计平台和超长效平台可精确控制皮下缓释常数,实现药物稳定释放,降低峰谷波动,改善临床疗效 [8]
歌礼制药-B再涨超7% 公司拟斥最多3亿港元进行股份购回 机构称下半年催化剂较多
智通财经· 2025-10-08 14:48
股价表现 - 歌礼制药-B股价再涨超7%,截至发稿涨6.8%,报11.62港元,成交额5646.13万港元 [1] 公司行动 - 董事会决定行使购回授权,将根据市况于公开市场使用最多3亿港元资金进行股份购回 [1] 研发管线与催化剂 - 公司下半年催化剂较多,多个重要临床数据即将披露 [1]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读出ASC30口服II期、ASC47的I期及ASC50的I期顶线数据 [1] -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读出ASC30皮下注射II期顶线数据 [1] - 公司预计未来6-9个月将向FDA申报2-3个新管线的IND,包含双靶点多肽减重管线 [1]
港股异动 | 歌礼制药-B(01672)再涨超7% 公司拟斥最多3亿港元进行股份购回 机构称下半年催化剂较多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14: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歌礼制药-B股价再涨超7%,截至发稿涨6.8%,报11.62港元 [1] - 成交额为5646.13万港元 [1]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董事会决定行使购回授权,将根据市况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 [1] - 计划使用最多3亿港元资金进行股份购回 [1] 产品管线临床进展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读出ASC30口服II期、ASC47的I期及ASC50的I期顶线数据 [1] -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读出ASC30皮下注射II期顶线数据 [1] - 公司预计未来6-9个月将向FDA申报2-3个新管线的IND [1] - 新申报管线包含双靶点多肽减重管线 [1]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盘中上涨超2%,GLP-1减重药赛道多维升级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4:20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跟踪的是SHS创新药指数(931409),该指数从A股和港股通市场中选取从 事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聚焦化学药与生物药领域,重点覆盖研发投入高、成长性 突出的企业,以反映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于医药生 物板块,整体风格偏向成长型。 东海证券指出,GLP-1减重药赛道正从追求单一减重指标向综合考量BMI改善、副作用管理、给药便利 性和长期体重维持等多个维度演进。单纯的体重下降数字已不足以定义成功的减重药,保留甚至增加瘦 体重已成为下一代减重疗法的重要目标,联合疗法、肌肉保护、剂型创新和机制拓展将成为未来的核心 竞争领域。面对由诺和诺德和礼来主导的全球减重市场,国内药企差异化策略寻求突破的尝试初见成 效,如歌礼制药的减重不减肌候选药物ASC47通过剂型创新提升患者依从性,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作为 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已在国内上市。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增肌减脂或成GLP-1赛道竞争新方向-20250929
东海证券· 2025-09-29 20:19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核心观点 - GLP-1减重药赛道正从追求单一减重指标向综合考量BMI改善、副作用管理、给药便利性和长期体重维持等多个维度演进 [4][29] - 单纯的体重下降数字已不足以定义成功的减重药 保留甚至增加瘦体重已成为下一代减重疗法的重要目标 [4][29] - 联合疗法、肌肉保护、剂型创新和机制拓展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领域 [4][29] - 国内药企差异化策略寻求突破的尝试初见成效 关注持续创新并聚焦解决真正临床痛点的GLP-1赛道参与者 [4][29] - 建议关注创新药链、器械设备、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及个股的投资机会 [4][29] 市场表现 - 上周(09月22日-09月26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2.20%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5位 跑输沪深300指数3.27个百分点 [3][11] - 子板块均下跌 跌幅后三的为医疗器械(申万)下跌1.02%、生物制品(申万)下跌1.18%、中药Ⅱ(申万)下跌1.95% [3][11] - 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21.44%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1位 跑赢沪深300指数5.81个百分点 [13] - 子板块中医疗服务(申万)上涨40.36%、化学制药(申万)上涨38.02%、生物制品(申万)上涨15.37%、医疗器械(申万)上涨12.02%、医药商业(申万)上涨0.17% [13] - 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30.71倍 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31% [3][18] - 子板块PE估值分别为医疗器械(申万)36.17倍、化学制药(申万)35.82倍、生物制品(申万)35.69倍、医疗服务(申万)33.00倍、中药Ⅱ(申万)22.03倍、医药商业(申万)15.55倍 [18] - 个股方面 上周上涨的个股为81只(占比17.09%) 下跌的个股387只(占比81.65%) [3][26] - 涨幅前五个股为向日葵上涨57.86%、奥浦迈上涨23.89%、信立泰上涨15.81%、华兰股份上涨15.08%、*ST苏吴上涨14.13% [3][26] 行业要闻 - 2025年9月29日 来凯医药宣布LAE102针对治疗肥胖症在中国进行的I期多剂量递增研究取得积极初步结果 [4][28] - MAD研究入组了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9.4 kg/m²的超重/肥胖受试者 包含3个剂量递增皮下注射组(2 mg/kg、4 mg/kg和6 mg/kg剂量组) [4][28] - 在第5周时 LAE102 6mg/kg剂量组的受试者平均瘦体重较基线增加1.7% 平均脂肪质量减少2.2% [4][29] - 经安慰剂对照组调整后 平均瘦体重增加达4.6% 平均脂肪质量减少3.6% [4][29] - 研究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大多数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为轻度(1级)实验室检查异常 [29] 投资建议 - 个股推荐组合:特宝生物、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开立医疗、华厦眼科 [5][30] - 个股关注组合:科伦药业、千红制药、益丰药房、百普赛斯、羚锐制药 [5][30] - 歌礼制药的减重不减肌候选药物ASC47聚焦通过剂型创新提升患者依从性 [4][29] -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作为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已在国内上市 [4][29]
速递 | 较司美格鲁肽单药减重效果提升56.2%!歌礼新药首项炸裂数据公布
GLP1减重宝典· 2025-09-26 21:05
核心观点 - 歌礼制药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在肥胖患者中减重效果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单药治疗 且胃肠道耐受性更优 [2][3] 临床研究结果 - 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减重效果相对安慰剂联合司美格鲁肽组提升56.2%(30毫克剂量组)和15.1%(60毫克剂量组) [3] - 联合治疗组总体减重效果比司美格鲁肽单药组高出31.6% [3] - 联合治疗呕吐发生率为6.7% 显著低于单药组的57.1% [5] - 停药4周后30毫克ASC47组减重效果相对提升157.1% 60毫克组提升110.4% [6] 药物特性与安全性 - ASC47具有超长效皮下储库型特性 表观半衰期达30天 [6] - 未观察到甲状腺相关不良事件 所有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正常 [7] - 心电监测未发现异常 安全性表现良好 [7] 研究设计 - 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NCT06972992) [4] - 共纳入28名体重指数≥30 kg/m²的肥胖患者 [3][4] - 治疗期为4周 随访期为6周 [4] 行业背景 - GLP-1药物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 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延缓胃排空 [17] - 主要作用包括降低血糖和减肥 通过中枢性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 [17]
港股公告掘金 | 博泰车联今起招股 不同集团以上限定价 公开发售获3317.47倍认购
智通财经· 2025-09-22 23:23
重大事项 - 不同集团公开发售获3317.47倍认购并以定价上限完成[1] - 博泰车联启动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 招股期为9月22日至25日[1] - 长虹集团以32.93%溢价对长虹佳华提出私有化 公司将于9月23日复牌[1] - 华检医疗与创胜集团签署15亿美元创新药管线资产RWA代币化战略协议[1] - 歌礼制药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在肥胖受试者中减重效果较单药提升56.2%[1] - 福森药业附属公司以7300万元出售河南福森智慧节能科技全部股权[1] - 迈越科技分别与网易有道及Ferry International订立战略合作协议[1] - 中创智领控股子公司出资2.7亿元设立热管理技术公司以提升冷板业务竞争力[1] - 佳明集团控股拟以52.5亿港元出售四个数据中心项目组合[1] 回购增持 - 腾讯控股斥资5.5亿港元回购86.2万股[1] - 渣打集团斥资738.77万英镑回购51.71万股[1] - 美的集团斥资2.5亿元回购341.5万股A股[1] - 安踏体育斥资1.99亿港元回购212万股[1] - 快手-W斥资7379.98万港元回购100万股[1] - 恒瑞医药斥资4574.93万元回购65.6万股A股[1] -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获股东云杉资本增持2538万股H股[1]
港股异动 | 歌礼制药-B(01672)涨超8% 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肥胖研究减重效果提升达56.2%
智通财经· 2025-09-22 09:51
股价表现 - 歌礼制药-B(01672)股价上涨8.33%至11.57港元 成交额达2373.14万港元 [1] 药物研发进展 - 减重不减肌候选药物ASC47与司美格鲁肽联用在肥胖受试者中较安慰剂组减重效果相对提升高达56.2% [1] - 研究针对体重指数≥30 kg/m²的肥胖受试群体 在第29天时取得显著数据 [1] - 该研究为IIb期联合用药研究设计提供关键依据 涉及肥胖症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等多种代谢疾病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