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即服务

搜索文档
聚焦新质生产力系列之七:1ms城市算网,算力“高速公路”通车!
环球网· 2025-07-23 15:36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算力被定义为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是推动城市智慧转型的核心动力[1] -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重点任务包括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要求城区重要算力基础设施间时延≤1ms,国家枢纽节点内≤5ms[1] - 浙江省已建成全国唯一的"一中心双直联点"架构,1ms低时延圈基本完成,算力态势监测感知平台完成试点落地[2] 杭州1ms城市算网建设 - 杭州引入400G、OXC、ASON等技术构建1ms全光运力网络,时延圈覆盖人口达2000万(覆盖范围翻倍)[4] - 全省建成160万个10G-PON端口,千兆光纤覆盖超1亿户家庭,50G-PON实现11地市全覆盖,嘉善至长三角枢纽时延压缩至3ms[4] - 中国信通院指出1ms城市算网是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的城市体系,本质是用前沿技术重塑城市发展模式[4] 运营商网络建设成果 - 浙江移动建成F5G-A 1ms全光智算专网,覆盖90个区县,算力节点"一跳直达",OTN下沉提升重点场所通达率[5] - 浙江电信构建"中心+浅边缘+深边缘"架构,实现城市1ms、省内3ms、长三角5ms时延圈,部署算网一体化调度平台[5] - 浙江联通部署3000公里G.654E骨干光缆,建成100G双平面架构,各区县间实现100G直达[6] 算力产业应用案例 - 中国(杭州)算力小镇为全国首个算力产业项目,聚焦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软件和智能硬件,形成3000P规模算力池[7] - 浙江水科文化利用毫秒时延算网实现AI视频实时处理,方案已应用于500个文旅场景[7] - 零跑汽车通过1ms算网实现研发中心-工厂-算力中心毫秒级协同,设计迭代周期从60个月缩短至24个月[8][10] 技术发展与行业影响 - OXC、400G/800G光传输技术普及和AI动态调配系统将催生"算力即服务"新经济形态[11] - 1ms城市算网打破算力孤岛,构建自感知、自优化智能系统,成为驱动数字中国的新引擎[11]
帮主郑重解读:英伟达杀回市值第一!80%利润率背后藏着A股这些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6-04 08:22
英伟达市值与业绩表现 - 英伟达市值达3 45万亿美元 超越微软苹果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公司 [3] - 杰富瑞预测英伟达利润率将冲至80% 当前毛利率为61% 利润空间因Blackwell芯片量产大幅提升 [3] - Blackwell芯片周产量达7 2万颗 较前代Hopper快一倍多 微软已部署数万个 性能经软件优化提升1 5倍 [3] 英伟达商业模式转型 - 公司从显卡供应商升级为AI基建巨头 提供"硬件+软件+系统"全家桶解决方案 [3] - 微软Azure通过英伟达GB200机架实现单季AI收入增长五倍 体现"算力即服务"模式优势 [3] - 商业模式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向长期软件授权 形成持续收入来源 [3] AI算力行业趋势 - 全球AI算力需求呈基础设施级别增长 类比电力时代发展路径 [4] - 英伟达PEG比率低于0 9 在科技巨头中估值增速落后于业绩增速 显示潜在低估 [4] - Blackwell芯片初期良率仅60% 美国出口限制导致损失500亿中国市场 [4] 中国AI产业链机会 - 浪潮信息 中科曙光等公司为国内大模型提供算力基础设施 液冷技术降低服务器能耗30% [4] - 航锦科技800G光模块价格较海外低20% 具备显著性价比优势 [4] -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性能达英伟达H100的70% 价格仅三分之一 国产替代逻辑强化 [4] A股AI投资方向 - AI行情从概念炒作转向业绩兑现 需关注有实际技术与订单的企业 [5] - 富士康供应链企业及与DeepSeek合作的拓尔思等标的具备长期关注价值 [5] - AI渗透率持续提升为中长线投资核心逻辑 [5][6]
“AI in ALL”与“AI for ALL” 紫光股份持续撬动业绩增长飞轮
全景网· 2025-05-13 21:1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算力x联接"战略为内核驱动 夯实"云—网—安—算—存—端"全栈业务布局和内生智能 [1] - 公司采用"AI in ALL"与"AI for ALL"双轮驱动策略 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栈智能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云与智能平台 [1][2] - 公司聚焦行业应用和客户需求 推进算力多元化与联接标准化 打造AI时代和智算中心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0.24亿元 同比增长2.22% [2] - 2024年ICT基础设施与服务业务收入544.59亿元 同比增长5.73% 占营业收入比重68.91%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2亿元 [2] - 控股子公司新华三2024年营业收入550.74亿元 同比增长6.04% [2] - 新华三国内政企业务收入442.39亿元 同比增长10.96% [2] - 新华三海外业务收入29.16亿元 同比增长32.44% 其中H3C海外自主渠道业务收入9.59亿元 同比增长69.35%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07.90亿元 同比增长22.25% [6] - 新华三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52.95亿元 同比增长26.07% [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51.02亿元 [4] - 研发人员占公司总员工人数40% 在北京等7地设立研发中心 [4] - 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6,000件 其中90%以上是发明专利 [4] - 掌握磐宁OS等平台与核心底层软件及硬件产品IP [4] - 发布百业灵犀私域大模型系列产品 灵犀使能平台和灵犀Cube一体机 [3] - 在液冷技术研发方面实现突破 优化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技术 [9] 产品市场地位 - 中国企业网园区交换机市场份额38.2% 排名第一 [5] -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 排名第二 [5] - 中国企业网路由器市场份额30.5% 排名第二 [5] - 中国企业级WLAN市场份额28.5% 排名第一 [5] - 中国X86服务器市场份额12.6% 排名第三 [5] - 中国刀片服务器市场份额54.4% 排名第一 [5] - 中国UTM防火墙市场份额21.0% 排名第三 [5] - 中国超融合市场份额17.1% 排名第二 [5] 业务发展举措 - 打造一体化AI赋能平台 包括底层数字基础设施 中层云与智能平台 上层AI"训—推—用"使能平台 [2][3] - 形成"AI+数字政府" "AI+数字医疗" "AI+数字企业"等多个场景应用 [3] - 联合国产CPU GPU等产业生态合作伙伴 形成多层次智算解决方案能力矩阵 [8] - 推出城市治理大模型一体机 内置大模型及高性能国产加速卡 [8] - 在亚洲 欧洲 非洲 拉美等地区设立22个海外分支机构 [7] - 积极推进H股发行 拟发行不超过总股本10%的H股股票 [9] 行业趋势与机遇 - AIGC大潮带来算力需求增长 带动计算存储和网络产品线收入增长 [6] - 2025年互联网大厂资本性投入预计持续增加 各地政府智算中心建设广泛开展 [6] - 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 2025年市场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6] -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出现更多针对行业特定需求的AI硬件和解决方案 [7] - 公司全面拥抱"算力即服务" 支持万卡集群和多元CPU及GPU的异构算力统一调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