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银行(02596)
搜索文档
VC/PE一季度IPO报告
投中网· 2025-04-27 14:35
中国企业IPO市场表现 - 2025Q1共计63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及美股成功IPO,IPO数量同比上涨18.87%,环比下降19.23%,募资总额318亿元,同比上涨13.57%,环比下降37.03% [7][10][12] - 港交所主板IPO募资金额最大,达135.16亿元,纳斯达克资本市场IPO数量最多,共19家 [7][16] - A股IPO周期重启,7家企业获IPO受理,港股连续三个季度承接消费品牌IPO上市,美股流动性新规获批 [12][26][29] 中国企业IPO行业分布 - 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消费行业IPO募资金额位居前三,合计占全行业募资总额55.91%,其中先进制造行业募资63.04亿元,为最大行业 [49] - 电子信息行业账面退出回报达102.83亿元,为各行业最高,医疗健康行业平均账面回报率最高,达4.56倍 [36][41] - 浙江地区IPO数量13家位居首位,募资金额69.54亿元占总额21.87%,内蒙古、河南分列二三位 [59][62] VC/PE机构参与情况 - VC/PE机构IPO渗透率52.38%,18家机构参投超2个上市项目,CPE源峰、君联资本、中金资本、红杉中国各参投3家并列首位 [7][6] - 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上交所主板VC/PE机构IPO渗透率均为100%,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155.35亿元金额最大 [42][45] - 全球市场中企IPO渗透率创两年新低,主要因VC/PE机构参与集中在A股和港股,美股渗透率不高 [43] 重点IPO案例 - 蜜雪集团募资31.87亿元成为本季度募资额最高企业,当日市值达1008.75亿元 [70][72] - 赤峰黄金、古茗、宜宾银行、布鲁可募资金额分列第二至五位,均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 [28][70] - 江南新材首日涨幅606.83%为涨幅最大企业,海螺材料首日跌幅47.67%为跌幅最大企业 [17][19] 政策动态 - 证监会提出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21][76] - 纳斯达克IPO流动性新规获批,将"注册老股"排除在流通公众持股市值计算体系之外 [29][77] - 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跨部门协调机制建立,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政策落实 [26][30][77]
上市三个月行长离职、息差收窄11.6%,宜宾银行业绩承压背后的转型阵痛
搜狐财经· 2025-04-11 19:02
文章核心观点 宜宾银行上市三个月后陷入多事之秋,面临业绩增速骤降、核心高管离职、资产质量隐忧暴露等挑战,困境复杂,未来需在战略调整、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突破以突围 [1][9] 行长“闪辞”背后的战略困局 - 4月8日宜宾银行执行董事、行长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其在该行深耕34年,主导港股上市进程 [3] - 杨兴旺任内推动贷款规模扩张、深化与五粮液集团业务绑定,2022 - 2023年营收增速超15%,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超20% [3] - 2024年其策略遇考验,净利息收入同比降11.6%,营收增速降至0.5%,净息差收窄47个基点至1.71% [3] - 杨兴旺主导下贷款结构向公司业务集中,2024年末公司贷款占比80%,零售贷款仅8%,资产质量风险暴露 [4] - 2024年制造业不良率从0.84%激增至3.79%,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升至1.99%,关注类贷款余额同比增25% [4] 利息净收入“失血” - 2024年宜宾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暴跌11.6%,拖累业绩,营收增速降至0.5% [6] - 恶化原因是利率市场化深化与资产负债结构失衡,资产端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从4.34%降至4.00%,负债端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从2.26%升至2.43% [6] - 贷款结构失衡加剧息差压力,高度依赖公司贷款,部分行业需求收缩、利润下滑,银行议价能力减弱 [6] - 2024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24%,不良率飙升至3.79%,不良余额增加1.56亿元,银行降低贷款定价压缩收益空间 [6] - 2024年存款规模增长18.3%,但定期存款占比攀升推高付息成本,五粮液集团及其上下游企业存款占比32.7%,银行存款利率谈判被动 [7] - 同属“白酒系”的泸州银行2024年净息差逆势提升10个基点至2.49%,凸显宜宾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短板 [7] 多重风险叠加下的生存焦虑 - 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增至10.23亿元,不良率微降至1.68%,关注类贷款余额达5.03亿元,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超60% [8] - 贷款集中度风险突出,对五粮液集团上下游企业贷款占比达4.7% [8] - 业务结构失衡,净利息收入占比72.3%,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仅0.65亿元,占比不足3%,金融投资净收益依赖资本市场波动 [8] - 市场竞争激烈,四川省内城商行分化,成都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万亿,泸州银行净息差逆势增长,宜宾银行零售金融、数字化转型滞后 [8] - 2024年宜宾银行零售贷款余额同比降0.71%,泸州银行零售贷款增速达12%,宜宾银行线上化产品占比不足5% [8] 未来展望 - 区域性中小银行单纯依赖规模扩张和传统业务模式难以为继,宜宾银行可依托本地资源,聚焦白酒产业链、新能源等特色产业打造差异化优势 [9] - 能否在战略调整、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突破,决定宜宾银行能否突围 [9]
宜宾银行上市3个月行长辞职 营收高增长3年后去年滞涨
中国经济网· 2025-04-10 15:31
高管变动 - 宜宾银行执行董事及行长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辞去执行董事、行长、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等职务,辞任自2025年4月8日生效 [1][3] - 杨兴旺拥有丰富的银行业从业经验,自1991年起在宜宾市城市信用社、宜宾银行等机构担任多个职位,2021年12月起任宜宾银行行长 [4] 港股上市情况 - 宜宾银行于2025年1月13日在港交所上市,最终发售价为2.59港元,所得款项总额为1,782.96百万港元,净额为1,709.28百万港元 [1][5] - 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688,400,000股H股,香港发售14,538,000股,国际发售673,862,000股 [5]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强化资本基础,支持业务持续增长,提升资本充足率指标 [6]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业收入2,180.4百万元,同比增长0.49%,净利润477.8百万元,同比增长0.08%,股东应占净利润513.4百万元,同比增长9.58% [1][7]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增速均超15%,分别为17.99%、15.19%、16.22%,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12%、31.74%、10.38% [2][7] - 2024年净利息收入1,577.7百万元,利息收入3,691.3百万元,利息支出2,113.6百万元 [7]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2024年末总资产109,205.4百万元,同比增长16.9%,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58,443.8百万元,同比增长18.4% [8] - 不良贷款1,023.3百万元,不良贷款率1.68%,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8] - 资本充足率13.86%,一级资本充足率12.6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61%,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8]
上市未满3个月行长辞任!宜宾银行依靠债券投资收益实现首年业绩微增
华夏时报· 2025-04-10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宜宾银行行长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其任期内银行实现上市目标,但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营收净利“双增”背后存在净息差收窄、部分行业不良贷款率攀升等隐忧 [2][6][9] 任期内宜宾银行实现上市 - 宜宾银行前身为宜宾市城市信用社,2006年12月底正式注册成立 [4] - 杨兴旺曾在宜宾市城市信用社任职多个职位,宜宾银行成立后陆续担任支行行长、业务部总经理、副行长等职,2021年12月正式成为行长 [4] - 2021年年尾,宜宾银行提出“加快建成西部领先千亿上市银行”目标及发展愿景,包括2022年资产规模700亿元以上、2023年设立成都分行、力争2023年确保2025年上市、2025年总资产1000亿元以上 [5] - 2024年6月30日,宜宾银行资产总额达1001亿元突破“千亿”大关,历经三次申请于2025年1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2.59港元,市场反响平淡 [6] - 4月8日晚,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向董事会送达辞呈,辞去执行董事、行长等职务,辞任自当日生效,公告未提及感谢事宜 [6][7] 营收净利“双增”背后存隐忧 - 宜宾银行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0.5%,净利润4.778亿元,同比上升0.1%,2021 - 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呈放缓趋势 [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8%,得益于非控制性权益即少数股东权益变动 [9] - 2024年净息差收窄47个基点至1.71%,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1.64%,金融投资净收益由0.11亿元猛增至3.15亿元,增长近30倍 [9] - 净利息收入下降归因于LPR同比下行、贷款及垫款平均收益率下降、存款期限结构变化、存款付息成本增加等,金融投资净收益增加得益于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获取债券收益 [10] - 宜宾银行不良贷款率近5年逐年下降,2024年期末降至1.68%,但批发及零售业和制造业不良率分别为1.99%及3.79%,银行已加大信用风险管理力度 [10] - 部分行业不良贷款率恶化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若不良资产无法及时处置,可能扩大银行风险敞口,削弱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 [10]
宜宾银行行长杨兴旺辞职,上市后业绩增速骤降,2024年净利息收入大降11.6%
金融界· 2025-04-09 17:21
文章核心观点 4月8日宜宾银行行长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2024年度该行营收净利增速骤降,但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大关 [1][2][4] 行长变动 - 4月8日宜宾银行行长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辞任自2025年4月8日生效 [1] - 杨兴旺1974年出生,2006年12月加入宜宾银行,历任多个职位,2021年12月起任行长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宜宾银行总营业收入为21.804亿元,较2023年增长0.5%;净利润为4.778亿元,同比增长0.1%,营收净利增速骤降 [2] - 2022年和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19%和16.22%,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1.74%和10.38%,主要因扩大客户群和贷款活动使利息收入增加 [2] 营收结构 - 2024年宜宾银行净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17.856亿元降至15.777亿元,降幅达11.6%,主要因LPR同比下行和存款付息成本增加 [3]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从2023年的4.34%下降至2024年的4.00%,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从2.26%上升至2.43%,净息差和净利差下降压缩盈利空间 [3] 资产质量 - 2024年宜宾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的1.76%下降至1.68%,拨备覆盖率为256.64%,贷款总额准备金率为4.32%,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3] 行业贷款集中度 - 2024年末宜宾银行公司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及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 [4] - 批发及零售业贷款金额最高,为128.82亿元,占总额的24.1%,不良率为1.99% [4] - 制造业贷款金额50.5亿元,不良贷款金额1.91亿元,比上年底增加1.56亿元,不良率为3.79% [4] 资产规模 - 宜宾银行总资产增长16.9%至1092.054亿元,突破千亿大关,资产规模位居宜宾市第一 [4] - 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增长18.4%至584.438亿元,客户存款总额增长18.3%至845.179亿元 [4]
宜宾银行(0259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08:08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利息收入36.913亿元,2023年为35.634亿元[8] - 2024年净利润4.778亿元,2023年为4.774亿元[8] - 2024年总资产1092.054亿元,2023年为934.44亿元[9] - 2024年总负债992.331亿元,2023年为841.575亿元[9] - 2024年资产利润率为0.47%,2023年为0.55%[9] - 2024年资本利润率为4.96%,2023年为5.32%[9] - 2024年净息差为1.71%,2023年为2.18%[9] - 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1.68%,2023年为1.76%[9] - 2024年拨备覆盖率为256.64%,2023年为262.02%[9] - 2024年贷存比为73.93%,2023年为73.64%[9] - 2024年集团总营业收入218040万元,较2023年的216980万元增长0.5%[17] - 2024年集团净利润47780万元,较2023年的47740万元上升0.1%[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10920540万元,同比增长16.9%[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5844380万元,同比增长18.4%[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不良贷款率为1.68%,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客户存款总额8451790万元,同比增长18.3%[17] - 2024年集团税前利润56650万元,同比增长4.4%[20] - 2024年净利息收入157770万元,较2023年的178560万元下降11.6%[19][2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6510万元,较2023年的4390万元增长48.3%[19] - 2024年金融投资净收益31510万元,较2023年的1060万元增长2872.6%[19] - 生息资产总额从2023年的820.845亿元增至2024年的923.006亿元,平均收益率从4.34%降至4.00%[24] - 计息负债总额从2023年的786.368亿元增至2024年的871.4亿元,付息率从2.26%升至2.43%[24] - 净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17.856亿元降至2024年的15.777亿元,净利差从2.08%降至1.57%,净息差从2.18%降至1.71%[24] - 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35.634亿元增至2024年的36.913亿元,增幅3.6%[29] - 利息支出从2023年的17.778亿元增至2024年的21.136亿元[24] - 2024年度利息收入3691314千元,2023年度为3563354千元;净利息收入1577687千元,2023年度为1785511千元[177] - 2024年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65102千元,2023年度为43919千元;交易活动净收益200965千元,2023年度为291821千元[177] - 2024年度金融投资净收益315138千元,2023年度为10637千元;营业收入2180395千元,2023年度为2169759千元[177] - 2024年度税前利润566493千元,2023年度为542567千元;净利润477812千元,2023年度为477416千元[177] - 2024年度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应占净利润513430千元,2023年度为468472千元;非控制性权益为 - 35618千元,2023年度为8944千元[178] - 2024年度每股基本及稀释收益为0.13元,2023年度为0.12元;年内其他综合收益扣除税项为235977千元,2023年度为149632千元[178]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10920539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444044千元;负债总额9923310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4157544千元[179]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贷款及垫款5844381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374880千元;客户存款8451791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439054千元[179] - 2024年归属本行股东的权益总计9972289千元,2023年为9286500千元[180]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1577687千元,2023年为1785511千元[185]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为65102千元,2023年为43919千元[186] - 2024年交易活动净收益为200965千元,2023年为291821千元[186] - 2024年金融投资净收益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净收益为315138千元,2023年为10637千元[186] - 2024年利息收入小计3691314千元,2023年为3563354千元[185] - 2024年利息支出小计2113627千元,2023年为1777843千元[185] - 2024年其他营业收入总计21,503千元,2023年为37,871千元;2024年营业费用总计725,165千元,2023年为698,203千元[187] - 2024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客户贷款及垫款为770,802千元,2023年为900,509千元;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为 - 2,832千元,2023年为2,504千元[188] - 2024年所得税支出总计88,681千元,2023年为65,151千元;当期所得税按法定税率25%计算[188] - 2024年税前利润为566,493千元,按25%税率计算的税项为141,623千元;2023年税前利润为542,567千元,按25%税率计算的税项为135,642千元[189] - 2024年归属集团股东的净利润为513,430千元,2023年为468,472千元;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3,900,000千股;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元,2023年为0.12元[191] - 2024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总计4,988,492千元,2023年为5,600,613千元[194] - 2024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为51,117,790千元,2023年为42,062,703千元;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为58,443,810千元,2023年为49,374,880千元[195]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客户贷款及垫款的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为3,223千元,2023年为6,055千元[197] - 2024年金融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总计6,239,805千元,2023年为6,268,789千元[197] - 2024年金融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总计22,482,542千元,2023年为15,945,890千元;2024年金融投资-按摊余成本总计7,758,074千元,2023年为7,783,629千元[198] - 2024年末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1,015,983,2023年末为883,136[199] - 2024年末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入款项为2,594,000,2023年末为2,840,000[199] - 2024年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为5,718,980,2023年末为2,527,142[199] - 2024年末应计利息为11,709,2023年末为12,808[199] - 2024年末总计为9,340,672,2023年末为6,263,086[199] - 2024年末同业存单为2,028,101,2023年末为3,279,022[199] - 2024年同业存单参考年化回报率为1.85%-2.15%,2023年为2.68%-3.11%[199] - 2024年和2023年同业存单原到期日均为3 - 12月[199] - 2024年年内宣派股息为78,000,2023年为58,500[200] - 2024年每股股息为0.0200元,2023年为0.0150元[2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贷款总额485.584亿元,占贷款及垫款总额的79.9%[102] - 2024年票据贴现余额73.26亿元[102] - 2024年公司存款总额405.888亿元,占客户存款总额(不包括应计利息)的49.4%[102] - 2024年已累计服务111家公司理财客户[105] - 2024年向25841名零售贷款客户发放零售贷款总额48.82亿元[106] - 2024年零售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4630万元,较2023年的40万元增长11475.0%[107] - 2024年零售贷款总额48.82亿元,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8.0%;2023年为49.171亿元,占比9.6%[108] - 2024年个人存款总额416.021亿元,占客户存款总额(不包括应计利息)的50.6%;2023年为320.417亿元,占比45.9%[108] - 2024年已发行借记卡共计1080658张[108] - 2024年及2023年,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1584.7百万元及1604.5百万元,分别占总营业收入的72.7%及74.0%[99] - 2024年外部客户净利息收入1692.9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9.5%[100]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25.4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24.5%[100] - 2024年外部客户净利息收入7.723亿元,2023年为4.988亿元,同比增长54.8%[112]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 - 4.039亿元,2023年为 - 2.212亿元,同比下降82.6%[112] - 2024年金融投资净收益3.151亿元,2023年为0.106亿元,同比增长2872.6%[112] - 2024年营业收入1.066亿元,2023年为1.061亿元,同比增长0.5%[113] - 2024年税前利润0.397亿元,2023年为0.247亿元,同比增长60.7%[113] - 2024年及2023年,村镇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19.0百万元及人民币222.3百万元,分别占集团营业收入的10.0%及10.2%[122] 贷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60,766.4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8.2%,净额占总资产的53.5%,较2023年上升0.6个百分点[59] - 公司贷款由2023年的39,162.2百万元增长24.0%至2024年的48,558.4百万元[62] - 零售贷款由2023年的4,917.1百万元下降0.7%至2024年的4,882.0百万元[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证贷款是发放贷款及垫款的最大组成部分,占公司及零售贷款总额的39.6% [66] - 贷款及垫款预期信用损失准备由2023年的2,368.3百万元增长10.9%至2024年的2,626.2百万元[68]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预期信用损失准备本年计提770.8百万元,核销及转出金额为688.1百万元,收回已核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