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宏信(02625)

搜索文档
江苏宏信(0262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2 20:02
JIANGSU HORIZON CHAIN SUPERMARKET COMPANY LIMITED 江蘇宏信超市連鎖股份有限公司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2625 2025 中期年報 JIANGSU HORIZON CHAIN SUPERMARKET COMPANY LIMITED 江蘇宏信超市連鎖股份有限公司 (A joint stock company in corporat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2625 2025 INTERIM REPROT 目錄 2 公司資料 5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6 企業管治及其他資料 28 綜合全面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30 綜合財務狀況表 32 綜合權益變動表 34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36 未經審核中期財務報告附註 50 釋義 公司資料 董事 執行董事 高峰先生 (董事長) 袁原先生 張佳安先生 姚駿先生 沈志艮女士 佴晶晶女士 王飛先生 非執行董事 韋燕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林嘉德先生 鄭滿軍先生 鄭宇先生 朱波先生 ...
最新!香港上市规则及披露文件汇总
梧桐树下V· 2025-09-03 15:08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截至8月25日港交所共有57家新股上市实际募资金额达1319亿港元另有211家企业已递交上市申请[1] 香港上市规则框架 - 香港上市规则汇总涵盖主板及GEM市场包括上市规则执行纪律处分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及海外发行人上市等专项规定[5][6][8] - 规则文件包含主板上市规则GEM上市规则费用规则及新上市申请人指南等核心文档[8] - 监管表格体系全面覆盖上市申请表格(如A1表格适用于股本证券及债务证券)正式申请表格(如C1表格适用于股本证券)及保荐人声明表格等[9][10] 上市发行人持续责任 - 上市发行人需遵守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规定包括董事资格公司秘书经验要求及会计审计事宜[14][16][27] - 持续上市准则涉及是否适合上市充足的营运和资产以及短暂停牌停牌除牌机制[14][16][24] - 证券发行与再出售规则包括配售供股可转换证券发行及全流通安排等具体条款[17][24] 专项上市制度 - 特殊上市架构覆盖海外发行人矿業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及认可集体投资计划[24] - 分拆上市核心股东保障水平及企业管治要求(如ESG报告守则)均被纳入规则体系[23][26] 境内企业上市案例 - 2024至2025年境内企业赴港上市披露文件涵盖多个行业包括汇舸环保(02613 HK)宜宾银行(02596 HK)及古茗(01364 HK)等57家企业[32] - 典型案例涉及新能源(宁德时代03750 HK)医药(恒瑞医药01276 HK)消费(沪上阿姨02589 HK)及科技(赛目科技02571 HK)等领域[33][34]
江苏宏信(0262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之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8:43
公司名稱: 江蘇宏信超市連鎖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625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14,246,910 | RMB | | 1 RMB | | 214,246,91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RMB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14,246,910 | RMB | | 1 RMB | | 214,246,910 |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其他類別 (請註明 ...
江苏宏信(02625.HK)中期收入增加16.2%至7.7亿元
格隆汇· 2025-08-28 22:49
财务业绩 - 收入同比增长16.2%至7.7亿元人民币 [1] - 溢利同比下降26.6%至1350万元人民币 主要归因于上市开支增加 [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7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为0.11元人民币 [1]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报告期内任何中期股息 [1] 新零售业务发展 - 加大"线下门店+线上平台"全管道布局 推出多个平台运营视窗 [1] - 积极筹备无人智慧门店以提升运营效率 [1] - 引进无人物流车提高配送效率 [1] - 打通线上线下商品和库存管理 实现仓店合一 [1] - 投资研发无人咖啡机器人等新型设备 [1]
江苏宏信(02625)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249.9万元 同比减少30.5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1:48
财务表现 - 收入7.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2% [1] - 股东应占溢利124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57% [1] - 每股基本盈利0.07元人民币 [1]
江苏宏信(0262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1:0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16.2%至人民币771.3百万元(7.713亿元),较去年同期663.6百万元增加107.7百万元[2][4]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26.6%至人民币13.5百万元(1350万元),去年同期为18.4百万元[2][4]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下降36.4%至人民币0.07元,去年同期为0.11元[2][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842.1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351.6万元增长36.3%[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67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30.6%[25]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351.6万元,同比减少26.6%[60] - 经调整纯利(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2606.8万元[64] - 经调整纯利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3.4%[64] - 公司收入从人民币663.6百万元增长16.2%至人民币771.3百万元[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771.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2%[4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下降6.7%至人民币138.9百万元(1.389亿元),毛利率降低4.4个百分点至18.0%[2][4] - 销售成本增至人民币632.4百万元(6.324亿元),去年同期为514.8百万元[5] - 融资成本净额为人民币9.2百万元(920万元),较去年同期11.4百万元有所改善[5] - 融资成本净额为9.20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21] - 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624.33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22] - 折旧费用为41.818百万元人民币,其中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26.552百万元,使用权资产15.266百万元[22] - 上市开支为12.55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3%[2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9,328千元,同比增长12.5%[24]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632.4百万元,同比增长22.9%[51] - 毛利为人民币138.9百万元,同比下降6.7%,毛利率为18.0%[52]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人民币290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50万元[57] - 融资成本净额为人民币920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220万元[58] - 所得税开支增至人民币930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00万元[59] - 公司存货拨回金额大幅增至人民币1,590千元(2024年:人民币152千元),同比增长946%[27] 各业务线表现 - 批发业务收入增长24.1%至人民币441.1百万元(4.411亿元),去年同期为355.5百万元[4] - 零售运营大宗销售收益激增104.0%至人民币33.9百万元(3390万元),去年同期为16.6百万元[4] - 餐食供应及销售收入飙升409.8%至人民币13.9百万元(1390万元),去年同期为2.7百万元[4] - 经营租赁租金收入下降12.9%至人民币7.0百万元(700万元),去年同期为8.0百万元[4] - 公司客户合约收入为771.288百万元人民币,其中商品销售736.669百万元,佣金收入13.758百万元,供应及销售餐食13.877百万元[17] - 零售业务一般销售额为261.639百万元人民币,大宗销售额为33.943百万元人民币[17] - 批发业务收入为441.08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17] - 佣金收入为13.75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5%[17] - 其他收入为3.38百万元人民币,其中政府补助508千元,同比增长732.8%[19] - 其他收益净额为41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8%[20] - 公司收入主要源自销售零售业务及批发商品、佣金收入以及供应及销售餐食[44] - 批发收入从人民币355.5百万元增长24.1%至人民币441.1百万元[49] - 大宗销售收益从人民币16.6百万元增长104.0%至人民币33.9百万元[50] - 餐食供应收入从人民币2.7百万元增长409.8%至人民币13.9百万元[50] - 租赁租金收入从人民币8.0百万元减少12.9%至人民币7.0百万元[5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为人民币3.46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601亿元减少3.7%[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5783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71万元增长82.4%[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3.13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00亿元增长64.8%[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67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169亿元减少22.6%[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5695.06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685.17万元增长21.6%[7][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人民币6.62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09亿元增长22.5%[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人民币6.44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38亿元增长23.0%[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非控股权益为人民币1817.4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12.1万元增长6.1%[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增长64.8%至人民币313,127千元(2024年末:人民币190,007千元)[28] - 账龄3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提升至93.8%(人民币200,614千元/总额213,841千元)[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2.6%至人民币167,902千元(2024年末:人民币216,858千元)[32]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增长21.6%至人民币569,506千元(2024年末:人民币468,517千元)[33] - 短期借款占比92.7%(人民币527,959千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占比100%[33] - 贸易应付款项减少24.7%至人民币83,139千元(2024年末:人民币110,285千元)[33]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0,285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83,139千元,降幅为24.6%[34]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8,524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99,177千元,增幅为12.0%[34] - 未履行承担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453千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5,786千元,增幅达986.3%[38] - 关联方交易中,有关授出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的担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27,040千元微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328,186千元[39]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售发行53,562,000股H股,每股价格2.5港元,总募集资金约133,905,000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23,568千元)[36] - 发行H股后,公司股本增加人民币53,562千元,资本储备增加人民币53,628千元[3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255万港元[90] - 实际上市开支约为414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约4490万港元[90] - 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904万港元[91] - 公司已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170万港元[92]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5356.2万股H股[89] - 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数目为889.2万股H股[89] - 国际公开发售股份数目为4467万股H股[89] - 每股H股发售价为2.50港元[89] - 所得款项净额30.9%约3250万港元用于开设新零售店铺,已动用2070万港元,剩余680万港元[93] - 建立新配送中心分配所得款项净额41.2%约4330万港元,尚未动用,全部剩余3670万港元[93] - 建立新中央厨房分配所得款项净额26.8%约2810万港元,尚未动用,全部剩余2390万港元[93] - 开设零售店铺的子项中购置冷藏设施等分配8.4%约880万港元,已动用340万港元,剩余410万港元[93] - 开设零售店铺的子项中购置货架分配8.9%约940万港元,已动用520万港元,剩余270万港元[93] - 增强ERP系统及基础设施分配所得款项净额1.1%约12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00万港元[93] - 公司上市后至公告日期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4] - 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71.3百万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69] - 公司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569.5百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86.0%[73] - 公司以账面净值人民币27.6百万元土地使用权及28.7百万元厂房楼宇抵押借款人民币376.8百万元[70] - 公司投资海科数字科技人民币25.0百万元(持股18%)及汉宏控股20.0百万港元(约人民币18.3百万元,持股40%)[74] - 长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4150万元,年利率4.35%[67]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可划转)为人民币194.3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12万元增长73.5%[6]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1.418亿元[66] - 流动比率约为1.41[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连锁超市市场2017-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28%,2024-2027年预计回升至1.43%[47] - 便利店市场2017-2023年全国复合增长率为14.3%,2024-2027年预计为9.0%[48] - 江苏省中小型超市2017-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5.7%,2024-2027年预计为8.7%[47] - 2023年中国线上零售占比持续扩大,达到32.7%[45] - 公司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未来计划[76] - 公司无重大外币汇率波动影响,未进行对冲活动[77] - 公司无报告期后重大事项[79] - 公司无关联方担保、无或然负债、无控股股东股份质押[68][71][72] 公司治理和人员 - 公司雇员总数1,412人,福利总额(含董事酬金)为人民币43.7百万元[80] - 公司营运部门雇员人数达1,149人,占总雇员数81.4%[83] - 公司未为全体雇员支付足额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供款[84] - 董事会由7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8] - 全体董事及监事确认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5] - 审计委员会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综合业绩,确认符合会计准则且无意见分歧[96] 股息政策 - 公司于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均无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37]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88]
江苏宏信(02625.HK)将于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1 20:48
公司公告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 [1]
江苏宏信(02625)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1 20:42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刊发[3]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会议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相关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含7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及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4]
宏信超市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资超8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15 16:59
公司上市情况 - 宏信超市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1.34亿港元,所得款净额约9255万港元(折合人民币8626万元)[1] - 公司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首次递交招股书后失效,今年1月再次递表并最终成功上市[3] 业务模式与转型 - 公司业务模式灵活,得益于国资背景支持,获得强大供应链和市场影响力[3] - 通过生鲜直采和农超对接在区域市场获得先发优势[3] - 面对零售业务收入下降,公司转向批发和餐食供应业务,尤其是预制菜领域,成为新增长点[3] - 粮油批发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前三季度批发业务收入占比达56.9%[3] - 公司从传统商超成功过渡为供应链服务商[3] 行业影响与挑战 - 宏信超市的上市为其他区域性零售品牌提供了借鉴[4] - 公司面临零售业务下滑、批发业务资金周转和团餐业务成长等挑战[4] - 区域市场的成功上市为区域零售突破瓶颈提供新思路[4]
江苏宏信(0262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21:38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H股于2025年3月31日在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2625[9] - 全球发售提呈发售53,562,000股H股,包括8,892,000股H股的最终香港公开发售及44,670,000股H股的最终国际公开发售[1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H股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数为5356.2万股H股,含香港公开发售889.2万股及国际发售4467万股[159] - 发售价每股H股2.50港元,含1.0%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0.00565%联交所交易费及0.00015%会计及财务汇报局交易征费[15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255万港元[16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50,92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01,972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89,101千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1.4%;2023年毛利为301,376千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1.5%[15]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2,3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0,058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43,9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1,602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纯利率为3.3%,2023年为3.7%[1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99,1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77,772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056,5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29,364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540,9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3,341千元人民币[15]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13.509亿元,较2023年的14.02亿元减少约3.64%或5110万元[17] - 报告期内公司的年内溢利约为4400万元,较2023年的5160万元减少约14.73%[17]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7元,2023年为0.31元[17]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约1402.0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1350.9百万元,减少约51.1百万元[32]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约1100.6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1061.8百万元,减少约38.8百万元[37]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的约301.4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289.1百万元,减少约12.3百万元[38] - 公司2023年及2024年毛利率分别稳定在约21.5%及21.4%[39]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约5.4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7.7百万元[40] - 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3年的约52.6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54.4百万元,主要因上市开支从约3.4百万元增至约7.3百万元[43] - 公司实际税率从2023年的约26.3%增至2024年的约29.5%[47] - 公司年度溢利从2023年的约51.6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44.0百万元,纯利率从约3.7%降至约3.3%[48] - 2024年经调整纯利为51,251千元,经调整纯利率为3.8%;2023年经调整纯利为55,051千元,经调整纯利率为3.9%[51]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056,580千元,流动负债为774,555千元,流动资产净值为282,025千元;2023年流动资产为1,029,364千元,流动负债为819,983千元,流动资产净值为209,381千元[54]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0,085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4,238)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5,800)千元;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9,219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536)千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5,729千元[55]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6,858千元,较2023年末的236,226千元减少[55] - 2024年毛利率21.4%,2023年为21.5%;纯利率2024年为3.3%,2023年为3.7%;股本回报率2024年为8.1%,2023年为10.5%;资产回报率2024年为3.0%,2023年为3.7%[75] - 流动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3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4;速动比率2023年及2024年均约为0.9;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68.8%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65.1%;利息覆盖率从2023年的约4.5倍减少至2024年的约3.8倍[7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169亿元[67] - 2024年12月31日,长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5880万元,年利率4.35%;短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4.097亿元,年利率3.45%-4.35%[68] - 报告期内,集团资本开支为688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70] - 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4.754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4.685亿元[73] - 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总额分别稳定在约1.001亿元及1.006亿元[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进行重大投资(投资价值占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101] - 于最后可行日期,公司股本总额为2.1424691亿元,分为2.1424691亿股每股面值1元的股份,均为H股[18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保留溢利为1.007亿元,为可供分派储备[188]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行任何债权证(2023年:零)[186] - 报告期内及直至最后可行日期,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89] - 报告期内,公司无有关优先购买权及购股权的安排[190]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任何股息[1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一般销售的收入约为5.058亿元,较2023年的6.168亿元减少约18.0%或1.11亿元[17] -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批发的收入约为7.298亿元,较2023年的6.796亿元增加约7.39%或5020万元[17] - 公司批发收入从2023年的约679.6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729.8百万元[33] - 公司一般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约616.8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505.8百万元[35] 公司店铺运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江苏省经营52间超市及109间便利店,其中49间超市及108间便利店位于扬州市,3间超市及1间便利店位于泰州市[18]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扩大市场占有率及零售店数量、建立新配送中心扩大仓储能力、建立新中央厨房扩大餐食加工能力、加强ERP及基础设施系统提高运营效率[21][30] 市场行业数据 - 中国连锁超市市场2017 - 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 1.28%,预计2024 - 2027年回升至1.43%[28] - 江苏省中小型连锁超市2017 - 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5.7%,预计2024 - 2027年达8.7%[28] - 便利店市场2017 - 2023年全国及扬州年复合增长率均为14.3%,预计2024 - 2027年分别为9.0%及8.0%[29] 公司资产及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存货从2023年的266,267千元增加至2024年的330,062千元[54][58] - 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从2023年的97.9日增加至2024年的102.5日[5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3年的213,779千元减少至2024年的190,007千元[54][6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平均周转日数2023年为53.9日,2024年为54.5日[6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160,721千元减少至2024年的110,285千元[54][63] - 贸易应付款项平均周转日数从2023年的58.3日减少至2024年的46.6日[65] - 合约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121亿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209亿元[66]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554名员工,均驻于江苏省[87] - 公司根据中国社会保险制度为雇员缴纳五类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89] 公司抵押及担保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账面价值为282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3030万元的厂房及楼宇、570万元的机械设备等为4.123亿元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作抵押[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或然负债[95]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并无质押股份权益为公司债务或上市前责任提供担保[96] 公司重大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9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计划[98] 公司董事相关信息 - 董事会目前由12名董事组成,其中7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3] - 高峰65岁,为董事长兼执行董事,1994年6月加入集团,2005年10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7年9月获委任为董事长[104] - 袁原62岁,为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1994年6月加入集团,2010年5月获委任为董事,2014年3月获委任为副董事长,2024年5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07] - 高峰和袁原在超市及供应链业务方面均积累逾40年经验[105][108] - 张佳安54岁,1994年6月加入集团,2007年9月任董事,2008年3月任总经理,2024年5月任执行董事,有超30年超市及供应链业务经验[110][111] - 姚骏46岁,2005年10月加入集团,2018年6月任董事和副总经理,2024年5月任执行董事,有超15年超市供应链管理经验[114][115] - 沈志艮53岁,1997年1月加入集团,2018年6月任董事,2022年3月任副总经理,2024年5月任执行董事,有超25年超市运营相关财务及会计管理经验[117][118] - 佴晶晶37岁,2024年4月任董事,2024年5月任执行董事,有约7年金融投资管理经验[122] - 王飞36岁,2022年12月任董事,2024年5月任执行董事,有超10年投资管理经验[123][124] - 张佳安于2014年12月获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课程管理学硕士学位[112] - 姚骏于2010年7月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完成专科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课程[116] - 沈志艮于1996年7月完成扬州大学水利学院财务会计专业非全日制课程[120] - 佴晶晶于2009年6月毕业于江苏工业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123] - 王飞于2010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25] - 韦燕女士31岁,2024年5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投资管理经验超五年[126] - 林嘉德先生43岁,2024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超20年[128][130] - 林嘉德先生自2010年1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自2024年9月起成为资深会员[131] - 郑满军先生61岁,2024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工程经验超20年[132] - 郑宇先生46岁,2024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法律职业经验超20年[133] - 郑宇先生2002年9月取得中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12月被认定为三级律师[135] - 朱波先生62岁,2024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执法服务经验超25年,工商行政管理经验超15年[135] - 朱波先生2003年被授予上校警衔[135] - 韦燕女士2022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27] - 林嘉德先生2003年11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获会计学学士学位,2013年11月获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30] - 2024年5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