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义能源(03868)
icon
搜索文档
信义能源20250228
2025-03-02 14:3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信义能源、信义光能、信义新能源、瑞信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4 年全年售电量同比增长 17%达 47 亿度电,相当于减少 367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全年收入约 24 亿元,同比上升 7%;净利润约 7.9 亿元,同比下降 12%;截至年底持有 46 个大型地面电站,总核准容量 4.5GW,平价项目占比 62%,运营管理规模 6.2GW,当年完成 860 兆瓦项目建设,850 兆瓦为平价项目[3] - **补贴进展和展望**:4.5GW 项目中有 1.7GW 享受补贴,1GW 已进入国补合规清单,700 兆瓦未进入;2024 年收取约 4.7 亿元国补款与往年相当;预计未来补贴回款随用电量增长上升;经营性现金流从 2023 年 6.7 亿元增至 2024 年 9.5 亿元[4][5] - **机制电价政策影响**:对存量项目利好,影响较小;新建项目若按政策执行也不见得是坏事,可配置储能避免竞争压力;光伏组件和储能成本下降使输出平滑曲线成为可能,但具体影响待各省政策落地评估[6] - **财务管理调整**:将大量港币借贷转为国内长期贷款,产生约 7000 万元分红税影响净利润;实际利率从 2023 年底 6%降至 2024 年底 3.5%,人民币负债占集团总负债 80%,预计 2025 年利息支出显著下降[7][8] - **光伏行业政策及市场需求**:组件厂商为赶 6 月 1 日前并网将出现抢装潮,新项目开发短期观望,各地政策落地后光伏装机量有望稳步增长[10] - **新电力改革政策影响**:未来光伏项目需考虑储能系统配置,各省需根据自身供需关系独立分析储能配置比例[11] - **储能系统投资决策**:当前光伏建设成本降低,在新能源渗透率提高、午间电价下降前,大规模投资储能系统并非必要;按现有成本计算,100 兆瓦项目配备 60 兆瓦 3 小时储能可行且经济合理,但具体依各省份情况而定[12][13] - **电价调整相关**:财务报表中电价调整即补贴收入,补贴项目电价分基础电价和电价调整两部分;补贴项目发电量波动和限电影响导致电价调整收入下降[13][14] - **收购计划**:自 2019 年起优先考虑收购优质项目,目前没太多考虑收购有补贴电站,等待政策明确;有意愿收购信义光能 890 兆瓦平价项目,需等各省政策和市场交易电价明确[4][15][19] - **分红比例**:自 2022 年以来维持 45% - 50%左右分红比例,2024 年约 50%;预计 2025 年贷款利率控制在 3%以内,减少利息支出为股东创造价值[16][17] - **限电情况**:2024 年上半年限电接近 6%,全年 4.7%,下半年改善,原因一是春节工厂停工,二是用电量增长新能源装机无法满足新增需求[20] - **市场化交易比例及影响**:2023 年市场化交易比例约 12%,2024 年上升至 37% - 38%,对公司电价影响不显著,仅造成约 1900 万元损失,消纳问题影响更大[21] - **绿证和绿电交易前景**:目前绿证价格不高,已纳入机制电价项目不能卖绿证,可流通绿证数量大幅减少,高能耗企业对绿电需求增加,新政落地后储能系统价格可能上升[22] - **装机增长计划**:2024 年未收购的 230 兆瓦项目 2025 年上半年完成收购;政策确定后有意愿收购 800 多兆瓦技嘉项目;若收购机会少,利用多余经营性净现金流为股东提升回报[23] - **2025 年部分省份电价情况**:湖北省电价较 2023 年改善,政策调整及储能政策改变将显著改善整体情况;安徽省约 20%市场化交易电价高于标杆煤电价格;广西前两个月电价下降,全年趋势不明朗[24] - **湖北省长协价格**:2025 年政策更友好,长协价格预计高于标杆煤电价格,对定价利好,但 1、2 月受春节影响与前两年相似[25] - **马来西亚投资项目**:与当地房地产公司合资成立公司,目标地面光伏电站,涉及分布式项目但非主要方向;2024 年启动 100 兆瓦项目 2025 年动工 2026 年财务贡献;市场分政府项目和第三方接入方案,7 月起上调 14%电价将推动光伏需求[28] - **新能源消纳问题**:新政出台后发电公司可自行管理储能设备,能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促使企业提升储能效率,通过储能配置实现稳定可靠发电竞争力[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信义光能与信义新能源作为独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独立核算,董事会决定财务策略,2025 年信义光能未进行下半年末期分红因未盈利,信义新能源遵循 45% - 50%净利润分红政策[18] - 2025 年可能存在跨境融资需求,预计所得税率中分红税大幅减少,计划利用外债额度将资金还到香港减少损失[18] - 瑞信集团目前未达到公告发行进展阶段,将在合适时机分享信息[26]
信义能源:平价项目助现金流大增,2025年融资利率有望继续下行-20250302
国金证券· 2025-03-02 11: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价项目助现金流大增,2025 年融资利率有望继续下行 [2] 经营分析 - 平价项目占比提升至 61.6%,可供收购项目储备充足,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公司持有电站总规模达 4.5GW,平价项目占比达 61.6%,同比提升 8.8pct,2024 年收购母公司 860MW 光伏电站,母公司有 1.2GW 储备项目可供收购,其中 890MW 为平价项目,现金流稳定 [3] - 发电量同比增长 17%,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加,全年发电量 44.72 亿 kWh,同比增长 17.0%,毛利率 65.55%,同比下降 2.35pct,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加至 9.6 亿元,平价项目占比提升进一步降低公司对国补的依赖 [3] - “新老划断”政策利好存量电站,收益率有望保持相对稳定,2025 年 6 月 1 日前并网的存量项目可继续执行原有保障性电价政策,预计公司存量电站收益仍相对稳定,市场化波动对电站收入影响可控 [4] - 融资利率降低 1.2pct,2025 年有望继续保持下降,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实际利率降至 3.5%,同比下降 1.2pct,预计 2025 年将持续下降,公司从短期银行借款转向长期银行借款,年末 34%的银行贷款为短期借款,预期利息支出将会减少,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3.64 亿元,净债务 55.8 亿元,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根据公司最新电站运营情况,调整 2025 - 2026 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8.54/9.37 亿元,预计 2027 年净利润为 10.24 亿元,按照 24 年的派息比例推算 25 年每股股息约 0.051 港元,目前股价对应 2025PE/PB/股息率分别为 7.9 倍/0.5 倍/6.4% [5] 公司基本情况(港币) | 项目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281 | 2,440 | 2,636 | 2,798 | 2,944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10.31% | 6.98% | 8.01% | 6.15% | 5.22%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900 | 791 | 854 | 937 | 1,024 |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 3.70% | -12.11% | 8.00% | 9.66% | 9.38% | | 摊薄每股收益(元) | 0.11 | 0.09 | 0.10 | 0.11 | 0.12 |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0.08 | 0.00 | 0.26 | 0.21 | 0.35 | |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 | 7.47% | 6.32% | 6.39% | 6.55% | 6.69% | | P/E | 13.31 | 8.37 | 7.85 | 7.15 | 6.54 | | P/B | 0.98 | 0.53 | 0.50 | 0.47 | 0.44 | [8]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项目数据预测,包含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利润等及相关比率分析 [10][11]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日期 | 一周内 | 一月内 | 二月内 | 三月内 | 六月内 | | --- | --- | --- | --- | --- | --- | | 买入 | 0 | 0 | 0 | 0 | 1 | | 增持 | 0 | 0 | 0 | 0 | 0 | | 中性 | 0 | 0 | 0 | 0 | 0 | | 减持 | 0 | 0 | 0 | 0 | 0 | | 评分 | 0.00 | 0.00 | 0.00 | 0.00 | 1.00 | [13] 历史推荐和目标定价(人民币) | 序号 | 日期 | 评级 | 市价 | 目标价 | | --- | --- | --- | --- | --- | | 1 | 2023 - 02 - 28 | 买入 | | N/A | | 2 | 2023 - 08 - 01 | 买入 | | N/A | | 3 | 2024 - 02 - 29 | 买入 | | N/A | | 4 | 2024 - 08 - 01 | 买入 | | N/A | [13]
信义能源(0386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2-28 16:3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24.40447亿元,较2023年的22.80821亿元增长7.0%[3][5]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7.90851亿元,较2023年的8.98292亿元下降12.0%[3][5]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9.55分,较2023年的11.36分下降15.9%[3][5] - 2024年每股建议末期股息2.7港仙,2023年为2.6港仙[3]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6.75618亿元,2023年为8.08511亿元[6]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总值167.27382亿元,较2023年末的147.32673亿元有所增加[8] - 2024年末流动资产总值49.41119亿元,2023年末为45.30570亿元[8] - 2024年末总权益125.04485亿元,2023年末为121.29619亿元[9] - 2024年末总负债91.64016亿元,2023年末为71.33624亿元[9] - 2024年末总权益及负债216.68501亿元,2023年末为192.63243亿元[9]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602千元,2023年为6123千元[27]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为45318千元,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为319457千元;2023年租赁负债利息为41367千元,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为268724千元[27]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76220千元,2023年为275229千元[27]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790851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283062千股,每股基本盈利为9.55分;2023年应占溢利为898292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906257千股,每股基本盈利为11.36分[31] - 2024年拟派中期股息每股2.3港仙,金额为177750千元;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3.4港仙,金额为255832千元[32] - 2024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2.7港仙,金额为212758千元;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2.6港仙,金额为198721千元[3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4247035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4204565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602110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3566089千元[33] - 2024年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3177千元,其他应收税项为304456千元;2023年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2814千元,其他应收税项为297157千元[33] - 2024年土地使用权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预付款项为27735千元,其他预付款项为28112千元;2023年土地使用权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预付款项为12339千元,其他预付款项为14838千元[33] - 2024年太阳能发电收到补贴总额为484006000元,2023年为485077000元[3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4247035千元,2023年为3602110千元;2024年计提亏损拨备42470000元,2023年为36021000元[35] - 2024年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即期部分为450504千元,2023年为368760千元[36] - 2024年银行借款总额为7330474千元,2023年为5715530千元;2024年即期部分为2541250千元,2023年为3314725千元;2024年实际年利率为3.50%,2023年为6.05%[38][40] - 2024年集团收益为2440.4百万元,较2023年的2280.8百万元上升7.0%;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790.9百万元,下降12%;每股基本盈利为9.55分,减少15.9%[42] - 2024年集团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7.324亿元增加14.8%至8.407亿元[63] - 2024年集团毛利由2023年的15.484亿元增加3.3%至15.997亿元,毛利率由67.9%减少2.3个百分点至65.6%[64] - 2024年其他收入金额为2290万元,2023年为1180万元[66]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3770万元,2023年为480万元[67] - 2024年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5100万元减少250万元至4850万元[68]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648亿元,2023年为3.284亿元,银行借款利息开支由2687万元增加至3195万元[6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762亿元,2023年为2.572亿元[70] - 2024年EBITDA为22.32亿元,较2023年增加5.9%,EBITDA率由92.4%下降0.9个百分点至91.5%;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纯利为7.909亿元,较2023年减少12.0%,纯利率由39.5%减少至32.4%[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增加12.5%至216.685亿元,资产净值增加3.1%至125.045亿元[74]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6,2023年12月31日为1.2[74]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负债比率为55.8%,2023年12月31日为42.3%[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3.542亿元[77] - 2024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562亿元,2023年为6.755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96亿元,2023年为23.499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049亿元,2023年为6.585亿元[77] - 2024年集团已产生资本开支22.686亿元[78]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力销售收益为1464170千元人民币,电价调整收益为964792千元人民币,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收益为11485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466448千元人民币,客户B为360021千元人民币,客户C为364463千元人民币[22] - 2024年大型太阳能发电场项目生产电量较2023年增长13.8%;2023组合及2024组合产生总收益312.5百万元,占太阳能发电业务总收益12.8%[43] - 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达277.17吉瓦,较2023年的216.88吉瓦增长约28%[45] - 2024年因电网消纳限制产生限电损失,市场化电力交易使部分电力收入下跌,抵减发电量带来的收入增加[43][46] - 2024年公司电力销售收益为1,464.2百万元,占比60.0%,较2023年增加13.8%[58] - 2024年公司电价调整收益为964.8百万元,占比39.5%,较2023年减少2.1%[58] - 2024年公司运营及管理服务收益为11.4百万元,占比0.5%,较2023年增加23.9%[58]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2,440.4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7.0%[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太阳能发电场核准容量总计4510.5兆瓦,各年份新增项目容量分别为2019年540兆瓦、2020年340兆瓦、2021年660兆瓦、2022年520兆瓦、2023年636.5兆瓦、2024年860兆瓦,首批项目954兆瓦[60][61] - 2024年集团自提供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录得收益1140万元,占总收益的0.5%[62] 准则及报表编制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应用多项准则(修订本)及经修订诠释,对过往及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12] - 已颁布但未生效且未提早采纳的新准则等将分别于2025 - 2027年生效,预计无重大影响[14] - 自2024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起,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的呈列货币由港元变更为人民币[15] 银行借款相关 - 2024年及2023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为银行借款提供公司担保,集团遵守借款融资财务约定事项[41] - 2024年及2023年银行借款无应要求偿还条款,可分期偿还至2045年(2023年为2038年)[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中仅34.7%为短期借贷,2023年12月31日为58.0%[55] 项目收购及中标相关 - 2024年公司向信义光能集团收购7个中国太阳能发电场项目,总核准容量达860兆瓦[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及运营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场项目总核准容量为4,510.5兆瓦,其中1,734兆瓦属上网电价政策,2,776.5兆瓦属平价上网政策[48] - 2024年公司旗下一间合营公司中标马来西亚100兆瓦太阳能发电场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建造[55] 员工及股权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有414名全职雇员,2024年度总员工成本为6580万元[85] - 2024年3月,向集团高级管理层及雇员授出350万份购股权[86] 公众持股量相关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公众持股量介乎15%至25%[93] 数据核对相关 - 集团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已核对初步公告数据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96] 股东大会及股份过户相关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97] - 公司股东名册于202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7] - 为确定参加股东大会并表决的权利,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5月26日下午4时30分送抵指定地点办理登记[97] - 公司股东名册于2025年6月5日至6月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9] - 为合资格收取末期股息,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6月4日下午4时30分送抵指定地点办理登记[99] 董事会构成相关 - 截至2025年2月28日,董事会有四位执行董事[10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董事会有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公告刊载相关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xinyienergy.com刊载[102]
信义能源(0386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16:31
新能源发展政策 - 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於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及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分別達217吉瓦和102吉瓦,使太陽能超越水力發電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力來源[9] - 中國若干省份能源局要求太陽能發電場參與市場化電力交易,以促進太陽能產業的健康發展[10] - 中國政府出台多項政策支持新能源發展,預計限電損失將逐步減少[15] 公司经营情况 - 由於在二零二四年上半年若干市場化電力交易的電價略低於上網電價,且參與市場化電力交易的發電場數量增加,故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收益有所減少[10]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營運及擁有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的總核准發電容量為3,850.5兆瓦,而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則為3,650.5兆瓦[10]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收益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輕微減少5.4%,主要由於人民幣兌港元的匯率同比下降4.2%、電網消納限制導致限電損失以及市場化電力交易次數及交易量增加等因素[12]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擁有及運營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的總發電量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輕微增加7.4%,主要由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收購一間大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及二零二三年組合開始運營所致[12]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減少30.4%至394.5百萬港元[11]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盈利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為4.78港仙,而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則為7.48港仙[11] - 二零二三年組合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貢獻的收益金額為91.4百萬港元[12] - 電網消納限制導致本集團產生限電損失[9] - 完成向信義光能收購一個位於廣東省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核准發電容量為200兆瓦[13] - 集團將繼續在中國及海外市場物色新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13] - 集團增加使用境內銀行借貸以降低融資成本,短期借貸佔比由58.0%降至40.2%[16] - 集團擬透過增加長期銀行借貸改善財務狀況,為股東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16] - 集團的運營及管理服務收益較去年同期增加31.6%[17][18] - 集團將繼續審慎分析現金流及向股東作出的相關回報[15] 财务数据 - 電力銷售為集團收益貢獻57.3%,較去年同期下降4.0%[17][18] - 電價調整收益佔集團收益42.2%,較去年同期下降7.6%[17][18] - 集團擁有及運營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總核准容量達3,850.5兆瓦[21] - 來自提供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的收益为6.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0.5%[22] - 销售成本增加13.5%至435.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折旧费用、电力成本及维修保养开支增加[23] - 毛利率由70.2%下降至64.2%,主要由于收益减少及销售成本增加[24] - 其他收入增加5.2百万港元至9.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及杂项收入增加[25] - 其他收益净额大幅减少8.7百万港元至4.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及外汇收益减少[26] - 行政开支减少3.5百万港元至24.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成本控制措施[27] - 融资成本增加35.1百万港元至197.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计息银行借款增加[28] - 所得税开支增加17.8百万港元至175.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更多太阳能发电场开始缴纳企业所得税[29] - EBITDA减少6.7%至1,128.1百万港元[30] - 净利润减少30.4%至394.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收益减少及成本费用增加[31] - 于2024年上半年产生资本开支6.298亿港元,主要用于收购及完善现有和新增太阳能发电场项目[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资本承诺和资产抵押[33] - 于2024年6月完成收购中国一项200兆瓦太阳能发电场项目[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78.1%和21.9%的银行借款分别以港元和人民币计值[34] - 集团于2024年上半年并无因汇率波动而遇到重大困难和流动性问题[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387名全职员工,2024年上半年总员工成本为3.29亿港元[35] - 集团资本架构于2024年上半年未发生重大变动[36]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2.184亿港元,同比下降5.4%;毛利为7.825亿港元,同比下降13.5%[38]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951亿港元,同比下降30.4%[3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84.94亿港元[4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权益及负债为215.04亿港元[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0亿港元[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66亿港元[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4亿港元[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61亿港元[4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
信义能源:股价大跌后估值吸引,美元超预期降息利好借款利率,上调至买入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9-21 19: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信义能源(3868 HK)的评级由中性上调至买入[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元超预期降息利好借款利率下降,预计公司借款利率将进一步下降[1] - 光伏组件价格持续创出新低,利好新项目收益率提升[1] - 股价大跌后估值吸引,上调目标价至1.02港元[1] 公司投资数据总结 收入及盈利预测 - 2024-2026年收入预测分别为24.59亿、27.86亿和31.65亿港元[2] - 2024-2026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8.38亿、10.24亿和12.11亿港元[2] - 2024-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10港元、0.12港元和0.15港元[2] 财务指标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测为63%[4] - 2024-2026年EBITDA利润率预测分别为94.1%、93.3%和92.8%[6] - 2024-2026年净利率预测分别为34.1%、36.8%和38.3%[6] - 2024-2026年ROA预测分别为7.0%、7.3%和7.6%,ROE预测分别为6.2%、7.3%和8.3%[6] 其他指标 - 2024-2026年新增装机量预测分别为660MW、700MW和1000MW[4] - 2024-2026年售电量预测分别为25.8TWh、41.23TWh和59.37TWh[4] - 2024-2026年平均含税电价预测分别为0.61元/kWh、0.57元/kWh和0.54元/kWh[4]
信义能源:项目收购更加谨慎,贷款利率持续下行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8-09 18:01
公司基本信息 - 信义能源(3868.HK)的收盘价为0.88港元,总股本为82.63亿股,总市值为73亿港元,净资产为13,010百万港元,总资产为21,504百万港元,52周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为1.94港元和0.84港元,每股净资产为1.57港元[3] - 主要股东包括信义能量(BVI)有限公司(持股51.6%)和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持股5.686%)[4] 投资评级和目标价 - 报告给予信义能源持有评级,目标价为1.00港元,较现价有14%的上升空间[8][1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2.18亿港元,同比下降5.4%;股东应占溢利3.95亿港元,同比下降30.4%;每股基本盈利4.78港仙,中期每股股息2.3港仙,派息率48%[8][14]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额分别为2,801百万港元、3,217百万港元和3,48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2%、14.9%和8.3%;净利润分别为1,094百万港元、1,294百万港元和1,36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2%、18.3%和5.7%[11] 业务策略和展望 - 公司对拟收购项目进行更加谨慎的评估,以10%限电率和10%电价下降设定进行测算,需要达到要求的收益率,并根据公司财务状况,才会去进行收购[9][16] - 公司上半年从母公司已经收购200MW光伏项目,信义光能目前约有1.9GW可供收购(1.6GW为平价项目),公司全年维持收购0.7-1GW目标不变[9] - 公司持续加大人民币贷款,目前人民币贷款占比超过20%,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效贷款利率从2023年的年底的6.1%下降到4.7%[10] - 预期人民币贷款比例在下半年还会进一步的上升,加上美元进入降息周期,未来公司实际贷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10]
信义能源:弃光率、市场电量比例、所得税率上升拖累业绩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8-02 1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信义能源(3868 HK)中性评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弃光率、市场电量比例、所得税率上升拖累信义能源上半年业绩,收入同比下降5.4%,归母净利同比下降30.4% [3] - 公司主要项目所在省份中,弃光和电价下降最严重的为湖北,售电量同比增长7.4%,平均电价同比下降约8% [3] - 由于存量项目收入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至64.2% [3] - 由于内地子公司向公司分派股息需缴纳5%的预扣税,上半年首次产生股息预扣税0.25亿港元,导致实际所得税率达30.8%(剔除后为26.4%),同比提高9.0个百分点 [3] - 公司利率更低的人民币借款占比由去年底的13%升至今年6月底的22%,推动平均借款利率由去年底的6.05%降至今年6月底的4.71%,随着美元进入降息周期和人民币借款占比继续提升,预计公司融资利率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4] - 公司按照弃光率10%、电价下降10%的严格条件评估拟收购项目,由于光伏组件价格大跌,目前拟收购项目收益率仍较高 [5] - 上半年内地光伏发电利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97%,6月国家能源局将新能源利用率目标由95%下调至90%,同时上半年内地光伏新增装机同比继续大增31%,消纳压力进一步增加,预计弃光率仍将继续提升,同时为促进消纳,市场电量占比和折价也将继续扩大,公司存量项目收入仍有继续下降风险 [6] - 由于近期电力运营商板块估值明显提升,将估值基准由2024年市盈率8.5倍提高至10倍,下调目标价至1.00港元(原1.16港元) [7]
信义能源:市场化交易小幅影响电价,融资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国金证券· 2024-08-01 11:01
报告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半年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7.4%,但毛利率下降6.0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上半年进入市场化交易的项目增加,导致结算电价同比有所下降 [4] - 公司上半年完成200MW平价光伏项目的收购,平价项目占比提升至55%,未来公司有望通过更谨慎的收购条件保证收益率目标 [4] - 公司融资利率有望持续下降,财务状况有所改善,至2024年6月底,公司21.9%银行贷款以人民币计价,实际利率降至4.7%,较去年底下降1.4个百分点 [4] 财务数据分析 - 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收入28.52亿港元,同比增长13.28%;归母净利润10.64亿港元,同比增长7.11% [8] - 2024年公司每股收益0.13港元,每股净资产1.74港元,目前股价对应2024年PE/PB为6.9倍/0.5倍 [8] - 2024年公司预计每股派息0.056港元,股息率为6% [4] 风险提示 - 未提及 [4]
信义能源(0386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7-31 16:31
财务表现 - 收益为12.184亿港元,同比下降5.4%[3]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佔溢利为3.945亿港元,同比下降30.4%[3] - 每股基本盈利为4.78港仙,同比下降36.1%[3,11] - 中期股息为1.89亿港元,同比下降32.0%[3] - 每股中期股息为2.3港仙,同比下降32.4%[3] - 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集团收益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减少5.4%至1,218.4百万港元[128] - 集团权益持有人應佔溢利減少30.4%至394.5百萬港元[128] - 集團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盈利為4.78港仙,而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為7.48港仙[128] - 集團的毛利率由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70.2%減少至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64.2%[140] - 集團的融資成本由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162.6百萬港元增加至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197.7百萬港元[144] - EBITDA較上年同期減少6.7%至1,128.1百萬港元[147] - 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30.4%至394.5百萬港元,淨利率由44.0%降至32.4%[148] 资产负债情况 - 物业、厂房及設備達150.02億港元[20] -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及預付款項為47.97億港元[22] - 銀行借款總額為66.28億港元[27,29] - 應付股息為2.15億港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總權益為13,010,395千港元[34] - 流動比率由1.2增加至1.5,主要由於應收款項和應收投資款增加,以及銀行借款即期部分減少[149] - 淨資產負債率由42.3%增加至47.3%,主要由於現金減少及銀行借款增加[150] - 78.1%及21.9%的銀行借款分別以港元及人民幣計值[163] 现金流情况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的經營所得現金為429,857千港元[40]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的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1,661,824千港元[44]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的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490,527千港元[46]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為170.4百萬港元,投資活動使用現金665.6百萬港元,融資活動產生現金334.0百萬港元[151] 业务经营情况 - 本集團主要於中國運營及管理太陽能發電場[49]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的電力銷售收益為727,536千港元[61]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的電價調整收益為556,134千港元[61]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的太陽能發電場運營及管理服務收益為4,884千港元[61] - 集團擁有及運營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總發電量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輕微增加7.4%[129] - 集團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完成向信義光能收購一個位於廣東省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核准發電容量為200兆瓦[130] - 集團來自太陽能發電的收益佔總收益的57.3%,而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為56.4%[131] - 集團來自提供太陽能發電場運營及管理服務的收益為6.4百萬港元,佔總收益的0.5%[137] - 公司預計限電損失將持續存在,但政府政策將逐步改善電力消納問題[156,157] - 公司於2024年上半年完成收購一家200MW太陽能發電項目公司[161] 成本管控 - 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費用為341,308千港元[68] - 員工福利開支(包括董事酬金)為32,937千港元[68] - 電費為17,384千港元[68] - 維修及保養費用為23,080千港元[68] - 集團實施成本控制措施,行政開支由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28.0百萬港元減少至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24.5百萬港元[143] 融资情况 - 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為2,791千港元[70] - 租賃負債利息為24,209千港元[70] - 銀行借款利息開支為173,507千港元[70] - 租賃負債的利息部分由22.4百萬港元增加至24.2百萬港元[145] - 公司擬增加使用境內銀行借款以降低融資成本,並將短期借款替換為長期借款[155] 税务情况 - 中國企業所得稅費用為162,068千港元[72] - 中國預扣稅費用為24,822千港元[72] - 所得稅開支增加主要由於(i)太陽能發電場項目開始按法定稅率繳納中國企業所得稅,及(ii)中國附屬公司派付股息產生的中國預扣稅增加[146] 公司治理 - 本公司於二零二四年三月向選定的僱員授出3,500,000份購股權[168] - 董事會宣派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中期股息每股2.3港仙[170] - 本公司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已遵守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的企業管治守則[174] - 所有董事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已遵守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175] - 本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已由審核委員會審閱[176] - 董事會包括四位執行董事及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179] 关联交易 - 本集團與信義光能及其附屬公司存在持續性關聯交易,包括太陽能發電場運營及管理服務[113,114] - 本集團向關聯方租賃辦公室空間,並確
信义能源(0386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8:00
太阳能发电业务表现 - 太陽能發電場組合貢獻持續,二零二二年組合及二零二三年組合產生的總收益為259.8百萬港元,佔太陽能發電業務總收益的10.4%[5] - 二零二三年下半年完成收購於二零二三年組合內的三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預計二零二三年組合的全面表現將於本集團二零二四年的業績中逐步反映[6] - 多晶硅價格自二零二二年底開始下跌,光伏組件價格及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的安裝成本亦於年內持續下降[7]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擁有及運營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的總核准容量為3,650.5兆瓦,其中1,724兆瓦屬上網電價政策及1,926.5兆瓦屬平價上網政策[9] - 太阳能发电收益增加,主要由于二零二二年和二零二三年新增发电项目的贡献[18] - 本集團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總核准容量達3,650.5兆瓦[19] - 本集團自提供太陽能發電場運營及管理服務錄得收益10.2百萬港元,佔總收益的0.4%[20] - 本集團通過提高對各個太陽能發電場實施尖端管理及全國集中監控系統,持續實現較低成本的有效且高效的運營[21] - 本集團將積極把握綠證交易機遇,提高太陽能發電場項目效益[12] - 本集團計劃通過中國境內銀行融資滿足新收購項目資金需求,有利於降低融資成本[14] - 本集團將繼續拓展太陽能發電場組合,提高盈利能力,為股東創造長期投資回報[15] 财务表现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收益較上年增加8.7%至2,517.4百萬港元[17]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微增2.2%至993.0百萬港元[17] - 董事會建議派發每股2.6港仙的末期股息[17] - 本集團銷售成本由2022年的681.0百萬港元增加18.7%至808.2百萬港元[22] - 本集團毛利由2022年的1,634.2百萬港元增加4.6%至1,709.2百萬港元,但毛利率由70.6%減少2.7個百分點至67.9%[23][24] - 本集團行政開支由2022年的71.7百萬港元減少15.2百萬港元至56.5百萬港元[27] - 本集團融資成本由2022年的270.3百萬港元增加至361.7百萬港元[28] - 本集團EBITDA由2022年的2,142.0百萬港元增加8.6%至2,327.0百萬港元,EBITDA率由92.5%微降至92.4%[30]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淨利由2022年的971.5百萬港元增加2.2%至993.0百萬港元,淨利率由42.0%減少至39.4%[31] - 董事會建議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2.6港仙[32] - 總資產增加6.0%至21,133.6百萬港元[35] - 資產淨值增加13.1%至13,307.3百萬港元[35] - 流動比率從1.0增加至1.2[35] - 淨資產負債比率從26.9%增加至42.3%[36] -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753.1百萬港元[37] - 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2,610.4百萬港元[37] - 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735.3百萬港元[37] - 資本開支為2,630.2百萬港元[38] 收購及融資 - 本集團已與中國國內銀行積極探索融資機會,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3.3%的銀行借款總額以人民幣計值[10] - 完成收購信義光能四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41] - 大部分銀行借款以港元計值[43] 公司治理 - 丹斯里拿督董清世(太平紳士)擁有逾13年電力行業經驗及逾35年玻璃製造行業經驗[49] - 丹斯里拿督董清世(太平紳士)為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以及信義光能的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49] - 董貺漄先生主要負責監督本集團日常業務營運和評估潛在太陽能發電場收購及投資機會[52] - 李友情先生主要負責制訂本集團整體業務策略和規劃及物色收購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的合適機會[55] - 梁廷育先生為審核委員會主席以及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收購委員會成員[57] - 葉國謙先生(大紫荊勳賢、金紫荊星章、太平紳士)為薪酬委員會主席、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收購委員會成員[58] - 公司聘任呂芳女士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擁有25年太陽能行業從業經驗[61][62] - 公司高級管理層包括運營總監夏鑫先生、併購總監李江勇先生和財務總監段寧先生[63][64][65] - 公司董事會由4名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並遵守上市規則的獨立董事要求[69][70][71] - 公司主席李聖潑先生負責管理和領導董事會,行政總裁董貺漄先生負責日常業務運營[73] - 公司重視良好的企業管治,全年採納香港聯交所的企業管治守則[66][67][68] - 公司組織章程細則規定董事須每三年輪值退任一次[72]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委任年期均为三年[74] - 所有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