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郑州银行(06196)
icon
搜索文档
郑州银行:不再设立监事会
北京商报· 2025-09-18 21:25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郑州银行于9月18日通过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H股类别股东大会决议 [1] - 会议审议通过修订《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 [1] - 会议通过不再设立监事会的议案 [1]
郑州银行(06196)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5...
2025-09-18 20:4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內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會 就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Bank of Zhengzhou Co., Ltd.* 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H股股份代號:6196)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 第 一 次 臨 時 股 東 大 會、2025年第一次A股類別股東 大會及2025年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大會投票表決結果 茲提述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本 行」)日 期 為2025年8月28日 的2025年 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通告、2025年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大會通告 及日期 為2025年8月28日 的 通 函(「該通函」)。除 非 文 義 另 有 所 指,本 公 告 所 用 詞 彙 與 該 通 函 所 界 定 者 具 有 相 同 涵 義。 I. 臨時股東大會及類別股東大會投票結果 臨 時 股 東 大 會 及 類 別 股 東 大 會 已 正 式 召 開,由 本 行 執 行 董 ...
郑州银行(002936)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关于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5-09-18 20:17
金杜律师事务所 KING&WODD TALIESONS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关于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5年 第一次 A 股类别股东大会及 2025年第一次 H 股类别股东大会 之法律意见书 致: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接受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公司)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 简称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以下简称《股东会规则》)等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中国境内,为本法律意见书之目的,不包括中国香港 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省)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现行有效的公司章程有关规定,指派律师出席了公司于 2025 年 9 月 18 日召开的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5 年第一次 A 股类 别股东大会及 2025年第一次 H 股类别股东大会(以下简称本次股东大会),并 就本次股东大会相关事项出具本法律意见书。 为出具本法律意见书,本所律师审查了公司提供的以下 ...
郑州银行(002936) -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8 20:15
证券代码:002936 证券简称:郑州银行 公告编号:2025-039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025 年第一次 A 股类别股东大会及 2025 年第一次 H 股 类别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 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1.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5 年第一次 A 股类别股东大会及 2025 年第一次 H 股类别股东大会(以下简称"本次股东大会")无否决提案的情形。 2.本次股东大会不涉及变更以往股东大会已通过的决议。 一、会议召开情况 (一)召开时间 1.现场会议召开时间:2025 年 9 月 18 日(星期四)上午 9:00 开始。 2.网络投票时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网络投票的时间为2025 年 9 月 18 日 9:15-9:25,9:30-11:30 及 13:00-15:00;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联网 投票系统投票的时间为 2025 年 9 月 18 日 9:15-15:00。 (二)会议地点: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 22 号郑州银 ...
弘康人寿保险减持郑州银行329.2万股 每股作价约1.34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8 19:24
公司持股变动 - 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12日减持郑州银行329.2万股[1] - 每股作价1.3387港元 总金额约为440.7万港元[1] - 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4.23亿股 持股比例降至20.95%[1]
补位!中小银行的首席信息官突然吃香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20:10
中小银行首席信息官设立背景与动因 - 银行设立首席信息官的核心原因是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紧迫性 信息技术从"加分项"变为"生存基础"[3] - 首席信息官有助于打破技术与业务"两张皮"困局 统筹技术研发、业务落地与价值转化 避免技术投入沦为"无效基建"[1][3] - 监管环境日趋严格 对信息系统合规性和数据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需构建符合监管标准的技术框架[3] 中小银行首席信息官选聘方式 - "海选"成为重要引才方式 如郑州银行面向社会公开纳贤 要求具备国有大行或股份制银行总行科技条线负责人经验[2][5] - 选聘标准呈现差异化:上饶银行锁定"80后"高知人才 厦门国际银行关注跨机构经验及基层工作经历[6] - 内部提拔也是重要途径 如北京银行首席信息官明立松由内部科技部门负责人晋升[6] - 跨机构引入案例:辽沈银行温更于2025年9月10日获核准成为首任首席信息官[2] 金融科技投入现状 - 2024年28.57%受访中小银行将金融科技投入占比提升至5%-10%区间[8] - 以2%为基础门槛 2024年超八成受访银行达标 较上年增长超5个百分点[8] - 即便面临盈利压力 中小银行仍在持续加码科技投入[8] 中小银行转型挑战与对策 - 面临资源有限难题 难以承担高昂科技投入与人才成本 易出现"培养即流失"现象[10] - 需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数字化布局 应聚焦本地市场和特色产业走差异化路线[10][11] - 建议采用"内部造血"与"外部引智"结合策略 内部轮岗培养复合人才 外部引进专业人才[10] - 首席信息官须进入高管团队 必要时进入董事会深度参与战略决策[11] - 转型应小步快跑 从高投入产出比项目试点 逐步推广[11] 监管政策驱动 - 2022年原银保监会《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为行业划定关键时间节点[9]
郑州银行(06196)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以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之安排
2025-09-12 08:13
新策略 - 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及电子发布公司通讯规定2023年12月31日生效[2][7] - 郑州银行已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2][7] - 未来公司通讯中英文版将在指定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3][8] 其他 - 非登记股东应提供邮箱地址,想收印刷本可交回条或发邮件[4][9][10] - 对函件有疑问可工作日致电咨询[5][9]
郑州银行(06196)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以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之安排
2025-09-12 08:10
公司通讯发布 - 2025年9月12日起电子发布公司通讯[1] - 公司通讯中英文版将在公司和披露易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4][9] 股东接收方式 - 建议股东提供邮箱收通讯,未提供则发印刷本[5][10][14] - 股东可申请收取印刷本,有效期一年[6][11] 其他说明 - 公司非香港认可机构,不受金管局监督[12][13] - 公司可披露个人资料,查改需书面寄或邮件指定邮箱[14]
郑州银行(0619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2 08: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669.7153亿元,同比增长4.56%[15]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7359亿元,同比增长2.10%[15] - 营业收入为6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亿元,增幅4.56%[37] - 净利润为1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7亿元,增幅1.05%[37] - 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3亿元,增幅2.10%[37] - 营业收入为6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亿元,增幅4.56%[38] - 净利润为1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7亿元,增幅1.05%[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费用为15.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4亿元,降幅6.27%[38] - 信用减值损失为31.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亿元,增幅10.86%[38]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总额为人民币31.72亿元,同比增加3.11亿元,增幅10.86%[74] - 公司所得税费用为2.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8%[75][77] 净利息收入与支出 - 净利息收入为53.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5亿元,增幅1.04%[40] - 净利差为1.56%,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49] - 净利息收益率为1.64%,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49] - 利息收入为117.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44亿元,降幅0.37%[50] - 贷款利息收入为7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亿元,增幅2.38%[51] - 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29亿元,同比增长0.69亿元,增幅43.00%[54] - 应收租赁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8.97亿元,同比减少2.13亿元,降幅19.20%[55] - 利息支出为人民币63.83亿元,同比减少0.99亿元,降幅1.53%[56]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为人民币43.08亿元,占全部利息支出67.49%,同比增加3.65亿元,增幅9.25%[57] - 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为人民币5.86亿元,同比减少2.98亿元,降幅33.74%[60] - 应付债券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1.27亿元,同比减少1.84亿元,降幅14.04%[61] 非利息收入 - 非利息收入为1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亿元,增幅21.34%[38] - 非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3.46亿元,同比增加2.37亿元,增幅21.34%,占营业收入20.10%[6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人民币2.34亿元,同比减少0.32亿元,降幅11.94%[65] - 其他非利息收益为人民币11.12亿元,同比增加2.69亿元,增幅31.83%[67] 资产与贷款 - 资产总额7.1973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1%[17]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4.0609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5%[17] - 公司资产总额达7197.3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41%[78][79]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4060.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75%[80][81] - 公司贷款总额2746.23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67.63%,同比增长2.11%[81][83] - 个人贷款总额945.56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23.28%,同比增长3.96%[81][86] - 票据贴现369.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2.84%[81][88] - 证券投资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2239.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0.26%[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40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5.85%[79][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增长96.48亿元人民币,增幅45%[79][89]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306.5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68%[79] - 证券投资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031.22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239.53亿元,其中债务工具占99.6%[92] - 债务工具投资中政府债券占比最高,达31.73%,金额为人民币707.97亿元[92] - 十大金融债券持仓最大单笔为2016年金融债人民币32.5亿元,利率3.33%[94] - 投资债券、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产品及其他证券类金融资产总额人民币2,230.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8.38亿元,增幅10.30%[177] - 债券投资总额人民币1,668.04亿元,同比增长16.63%[177] - 信托计划项下投资产品、证券公司产品及其他证券类金融资产总额人民币562.87亿元,同比下降4.97%[177] 负债与存款 - 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4666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1%[17] - 负债总额增长6.82%至人民币6623.64亿元,主要受存款增长驱动[95][97] - 吸收存款增长10.41%至人民币4466.62亿元,其中个人定期存款占比51.02%[98] - 公司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22.79%,金额为人民币1018.03亿元[9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减少人民币74.98亿元,降幅达44.9%[97]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下降44.90%至920.133亿元,反映融资结构变化[142] - 其他负债较上年末增长42.53%至494.57亿元,系清算资金往来款增加所致[142] - 公司存款本金余额1687.3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89.35亿元[163] - 个人存款本金余额人民币2,580.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30%[168] - 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融機構款項、拆出資金及買入返售金融資產餘額達人民幣241.01億元,佔資產總額3.36%[176] -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拆入資金及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餘額達人民幣497.84億元,佔負債總額7.51%[176] 资本与风险指标 - 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18] - 资本充足率11.85%,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18] - 拨备覆盖率179.20%,较上年末下降3.79个百分点[18] - 不良贷款率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76%,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71.65亿元[104] - 公司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不良贷款率为2.07%,较2024年末增加0.02个百分点[109] - 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为1.56%,与2024年末持平[109] - 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为9.75%,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率为3.84%[111] - 住宿和餐饮业不良贷款率高达33.02%,较2024年末的43.80%有所改善[111] - 信用贷款不良率为1.06%,较2024年末的1.20%下降0.14个百分点[113] - 正常类贷款占比96.21%,关注类贷款占比2.03%[106] - 抵押贷款不良率为2.83%,较2024年末的2.74%上升0.09个百分点[113] - 短期公司贷款不良率为0.88%,较2024年末的1.36%显著改善[109] - 贷款总额为4060.94亿元人民币,其中即期贷款占比94.81%达3850.06亿元,逾期贷款占比5.19%达210.88亿元[118] - 逾期贷款金额较上年末增加15.50亿元人民币,增幅7.94%,逾期贷款占比上升0.15个百分点至5.19%[119] - 公司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21.12亿元人民币,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及垫款计提21.08亿元[121] - 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128.39亿元人民币,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余额128.24亿元[12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8.76%(2024年末)下降至8.60%(2025年6月末)[159] - 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0.81%(2024年末)下降至10.59%(2025年6月末)[159] - 资本充足率从12.06%(2024年末)下降至11.85%(2025年6月末)[159] - 杠杆率从7.19%(2024年末)下降至6.83%(2025年6月末)[161] - 流动性比例为82.95%符合不低于25%监管要求[186] - 流动性覆盖率为170.48%符合不低于100%监管要求[186] - 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23.26%符合不低于100%监管要求[186] -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4.82%符合不高于10%监管要求[182] -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11.54%符合不高于15%监管要求[182] - 前十大客户贷款集中度为38.07%[182] - 单一关联方客户授信集中度为5.22%符合不高于10%监管要求[182] - 全部关联方客户授信集中度为33.98%符合不高于50%监管要求[18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75.7456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440.4722亿元[15]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77.57亿元人民币,现金流入600.67亿元同比增加211.16亿元[125][129] - 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流出94.75亿元人民币,现金流出530.52亿元同比增加127.68亿元[125][129] -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1.10亿元人民币,现金流入828.48亿元同比增加58.20亿元[127][12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公司银行、零售银行和金融市场业务[30] - 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354.6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2.96%,同比下降144.16亿元[133] - 资金业务营业收入189.55亿元人民币,占比28.30%,同比增加43.36亿元[133] - 交易净收益同比下降56.18%至197.299亿元,主要因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140] - 投资净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68.34%至895.22亿元,受益于摊余成本及FVOCI债券投资净收益增加[140] - 其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7.15%至1.961亿元,主要因其他收益减少[140] - 控股子公司九鼎金融租赁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63亿元,总资产规模达340.55亿元[148] - 联营公司利润贡献同比改善62.70%,但仍录得亏损6020万元[140] - 公司贷款总额3115.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48.05亿元增幅4.99%[164] -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达人民币113.68亿元[165] - 撮合业务金额人民币55.90亿元[165] - 新增信用债投资人民币68.96亿元[165] - 科技贷款余额人民币287.35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22.67亿元[16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人民币525.78亿元[171] - 个人贷款总额人民币945.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6%[168] - 累计发行借记卡852.57万张,较上年末增加26.5万张[168] - 累计发行商鼎信用卡87.49万张,较上年末增加4.91万张[168] - 财富类金融资产规模人民币544.15亿元[168] - 个人手机银行累计签约客户数402.90万户[179] - 手机银行交易笔数同比增长8.33%[179] - 95097客服热线提供服务47.14万次[179] - 智能化客户服务49.92万次[179] - 对公电子渠道客户累计突破11万户[180] - 涉农贷款余额达到人民币480.94亿元[195] - 下沉乡村发展收单商户4,258户[195] 战略与管理层讨论 - 银行全力支持河南省"7+28+N"重点产业链群建设[31] - 银行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精准赋能科技企业[33] - 银行获得"2024金融机构五篇大文章实践奖"[36] - 银行获得"2025年度ESG绿色金融先锋企业"称号[36] - 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33] - 公司建立分层清晰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覆盖限额管理及压力测试等[183] - 公司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并加强结果在资产负债计划中的应用[186] - 公司正筹划2026–2030年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197] - 公司以信用风险转型为突破口推进全面风险架构建设[197] - 公司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场景建设[195] - 公司组织分支机构深入乡村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196] - 公司估值提升计划于2025年3月28日在巨潮资讯网发布[191]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7] - 公司A股于深交所上市及买卖股份代号002936[6][10] - 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股份代号6196[7][10]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2号[10]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100001699995779[10] - 公司金融许可证号为B1036H241010001[10]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为赵飞先生[4][10] - 公司行长为李红女士[4] - 公司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张厚林先生[4] - 银行是首家"A+H"股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30] - 公司总股本为9,092,091,358股普通股,其中A股7,071,633,358股,H股2,020,458,000股[20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5.92%,数量为8,721,091,017股[199]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4.08%,数量为371,000,341股[199] - 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比73.70%,数量为6,700,633,017股[199] - 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占比22.22%,数量为2,020,458,000股[199] - 国有法人持股占比2.28%,数量为207,515,000股[199] - 境内自然人持股增加82,725股至20,017,442股,占比0.22%[199] - 其他内资持股占比1.80%,数量为163,485,341股[199] - 境内法人持股占比1.58%,数量为143,467,899股[199] - 报告期内未进行股份回购[200] - 公司控股确山郑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持股51.00%[152] - 公司控股新郑郑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10580万元人民币持股51.00%[153] - 公司持有中牟郑银村镇银行49.51%股权及鄢陵郑银村镇银行49.58%股权[154] 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9%[29] -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11.97%,贷款拨备率为3.16%,资本充足率为15.58%[29] - 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29]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29]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29]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3.7%、5.3%、5.5%[25]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9.5%[2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5]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25] -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同比下降2.7%[2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192] - 公司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193]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未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194]
资产总额站上新台阶,郑州银行交出规模与效益双优答卷
北京商报· 2025-09-10 11:17
资产规模与增长 - 资产总额达7197.38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433.73亿元 增幅6.41% 同比增幅11.47% 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 [2] - 上半年资产增加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2] - 资产规模历史轨迹:2019年末突破5000亿元 2023年一季度突破6000亿元 2025年一季度突破7000亿元 [2] 经营效益与成本管理 - 营业收入66.90亿元 同比增长4.64%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6.27亿元 同比增长2.1% [2] - 投资收益12.29亿元 同比激增111.1% 投资业务成为关键增长极 [2] - 业务及管理费支出14.68亿元 同比减少1.07亿元 降幅6.82% 体现精细化管理成效 [1][2]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业务收入12.36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3.56% [3] - 个人存款余额2580.98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399.18亿元 增幅18.3% 增速居城商行前列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25.78亿元 服务客户70839户 [3] 个人消费贷款表现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06.95亿元 首次突破200亿元 较年初增加35.5亿元 增幅20.72% [4] - 不良率0.67% 较2023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6] - 通过"郑e贷"六大优化升级 满足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住房装修等多元需求 [4] 资产质量与风控指标 - 不良贷款余额71.65亿元 不良率1.76% 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 持续多年下降 [5] - 拨备覆盖率179.20% 资本充足率11.85% 一级资本充足率10.59%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0% 均符合监管要求 [5] - 风险防控置于战略优先位置 实现规模扩张与风险可控平衡 [5][6] 战略定位与服务体系 - 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宗旨 [1] - 打造"市民管家、融资管家、财富管家、乡村管家"四大管家服务 深耕市民金融及乡村金融 [3] - 通过业务多元化与精细化管理 形成规模增、效益优、风险稳、转型劲的良性循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