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洪九果品(06689)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持股7.67%,是洪九果品第三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4-21 11:40
文章核心观点 洪九果品曾被资本热捧,上市后市值一度达600亿港元,但因财务问题和高管涉嫌犯罪事件陷入停摆,股价暴跌,市值大幅蒸发,众多机构投资者被套 [2][4][15]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邓洪九17岁从“棒棒军”起步开启水果生意,35年将洪九果品从水果摊发展成中国最大榴莲分销商 [10] - 2018 - 2019年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招商局资本、阿里巴巴、CMC资本等 [10][11][12] - 2022年9月成功登陆港交所,募资4.97亿港元,成为“水果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达186.8亿港元,最高飙升至600亿港元 [12] 公司现状 - 董事长邓洪九等6名核心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重庆警方立案侦查,主要办公场所被限制出入,公司无法正常办公 [2][4] - 自2024年3月20日起因未按时发布2023年年报,股票被港交所紧急停牌超1年,停牌前股价较发行价暴跌95%,市值从600亿港元蒸发至28亿港元 [4] 财务问题 - 2023年第四季度向新增供应商支付34.2亿元预付款,占全年预付款余额44.7亿元近80%,部分供应商情况异常,资金流向存疑 [4] - 2024年1月支付15.2亿元预付款仅收到4.5亿元回货,毕马威要求解释未获满意答复后辞任核数师,引发财务造假质疑 [6][7] - 2020 - 2022年累计经营性现金流为 - 36亿元,长期依赖股权质押输血 [7] - 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高达86.73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超90%,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延长,坏账风险飙升 [7] - 为缓解资金压力,邓洪九及其妻子频繁质押股权,累计质押股份占直接持股65%,占总股本约14%,但质押融资杯水车薪 [7] - 2024年多家金融机构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对公司提起诉讼,还有民间借贷诉讼,公司深陷债务泥潭 [7] 其他问题 - 冷链流通率仅22%,低于欧美国家95%平均水平,水果损耗率高,压缩利润空间 [8] 股东情况 - 阿里巴巴持股7.67%,是第三大股东,阿里、广发证券、南方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集体被套 [2][13][15]
洪九果品或涉财务造假三份财报尚未发布 邓洪九夫妇涉骗贷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长江商报· 2025-04-21 08:19
高管变动与法律问题 - 公司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董事江宗英、董事杨俊文、董事谭波、监事会主席余利霞等均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1][2] - 邓洪九与江宗英为夫妻关系,两人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名单 [1][3] - 公司主要办公场所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无法正常办公 [2] 财务与审计问题 - 公司未刊发2023年、2024年上半年和2024年财报 [1][8] - 核数师发现公司2023年新增供应商无历史交易记录,部分供应商注册资本低于预付款项余额,且社保参保人数为零 [6]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向供应商支付约34.2亿元预付款,截至2023年底预付款余额为44.7亿元 [6] - 2024年1月公司支付约15.2亿元预付款,当月仅收到4.05亿元回货 [6] - 核数师建议组建独立调查委员会验证预付款安排的商业合理性 [5] 公司背景与业绩 - 公司由邓洪九和江宗英于2002年创立,定位为多品牌鲜果集团,专注于水果全产业链运营 [3] - 2022年9月公司在港股上市,被称为"水果第一股",背后有阿里巴巴、北大荒、顺丰控股等资本支持 [3] - 公司收入从2019年的20.7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2.8亿元,年内利润从1.63亿元增长至2.92亿元 [3] - 2022年收入为150.81亿元,同比增长46.7%,年内利润为14.55亿元,同比增长397.38% [3]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85.38亿元,同比增长19.37%,期内利润为8.03亿元,同比下降6.51% [4] 行业惯例与解释 - 公司解释预付款项增长是由于行业惯例,需提前三至六个月支付以确保优质水果供应 [7] - 2023年第四季度预付款增长因业务扩张、春节销售高峰期及2024年经营计划需求 [7] - 公司控股股东江宗英质押2100万股H股,占其直接持股总数的约16.38%,作为退还相关款项的担保 [8]
现场直击:洪九果品已经人去楼空
经济观察网· 2025-04-18 20:53
公司现状 - 公司主要办公场所重庆市渝北区东湖南路3号中铁峰汇B座22层已关闭且无法正常办公,墙上标识被撕毁,办公室空无一人 [1] - 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导致公司无法正常办公 [2] - 董事长邓洪九、董事江宗英等6名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刑事拘留 [1][3] 高管背景 - 董事长邓洪九拥有36年水果行业从业经验,曾运营超过200种水果单品,2022年以85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743位 [3] - 邓洪九1987年从重庆长寿挑担卖水果起家,2002年创立洪九果品,2022年带领公司在港股上市 [4] - 公司市值最高达671亿港元,股价峰值41 80港元 [5] 财务数据 - 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收入85 37亿元人民币,期内利润8 03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未发布2023年报和2024年报,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 [6] 公司历史 - 邓洪九早期通过产地直销模式获得第一桶金,后建立全球水果供应链 [4] - 公司官网曾宣传创始人创业故事,目前官网无法打开 [4] - 2022年9月5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IPO上市,成为行业里程碑事件 [4][5]
多名高管涉嫌骗贷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实探“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总部:正准备恢复经营,后续将逐步公告相关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7 23:59
文章核心观点 洪九果品董事长及部分董事、监事会主席因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公司主要办公场所受限,此前巨额预付款和高企应收账款遭质疑,年报难产、股票停牌,现正准备恢复经营,后续情况待公告披露 [1][3][7][8] 公司现状 - 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杨俊文、谭波及监事会主席余利霞等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与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立案侦查相关 [1] - 自2025年1月6日起,公司主要办公场所之一重庆市渝北区东湖南路3号中铁峰汇B座22层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公司无法正常办公 [1] - 公司正在准备恢复经营,目前办公场所为中铁峰汇B座24层,后续会逐步公告相关情况,还准备公告变更公司地址至24层 [1][3][6][8] 过往业绩 - 2019 - 2021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0.78亿元、57.71亿元和102.80亿元,利润分别为1.63亿元、275.4万元和2.92亿元;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50.81亿元和85.37亿元,利润为14.55亿元和8.03亿元 [14] - 2019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 - 4.50亿元、 - 8.04亿元和 - 9.82亿元;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分别为 - 18.23亿元和 - 3.14亿元,均为净流出 [14] 业务模式 - 公司在鲜果行业打造数字化驱动的“端到端”供应链,主要采购东南亚水果,在原产地加工、筛选后分销至中国各地客户 [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泰国、越南核心水果品类原产地拥有16个水果加工厂,组建近400名雇员的当地团队 [10] 产品结构 - 榴莲是主打水果,2019 - 2021年各年度,榴莲收入占比分别为22.8%、36.5%和33.9%,按销售收入计,公司占中国榴莲分销市场份额由2019年的2.8%提升至2021年的8.3% [10] - 2019 - 2022年,核心水果产品(榴莲、火龙果等)和其他水果产品(香蕉、苹果等)有不同的收入占比和变化情况 [12] 财务问题 - 2024年3月,核数师质疑公司巨额预付款项真实性,截至2023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余额约44.7亿元,2023年第四季度支付约34.2亿元,部分供应商为新增交易方,注册资本低于预付款项,社保参保人数为零 [15] - 公司高企的应收账款真实性被质疑,2024年将5.64亿元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客户多为2022年新注册,欠款高但注册资本低,部分与公司当地分公司注册地址相近 [17] - 2024年3月公司宣布延期刊发2023年年报和股票停牌,年报至今未刊发,股票仍停牌 [15][18] 债务纠纷 - 2024年6月法院冻结公司在招商银行重庆沙坪坝支行账户存款2亿元,实际冻结约1.50亿元,四名异议人请求解除保全措施 [19] - 2024年公司终止定向发行内资股股份计划,控股股东江宗英质押2100万股H股给认购方,2024年4 - 12月控股股东多次为公司贷款授信质押股份 [20]
独家现场|直击洪九果品总部:办公室人去楼空、文件堆积一地 员工称工资也没着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7 21:01
文章核心观点 洪九果品多位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公司经营受影响,其财务问题早有迹象,案件结果待警方调查和公司披露 [2][10][11] 公司现状 - 4月16日晚公告董事长邓洪九等多位高管或家属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原因与警方立案侦查涉嫌骗取贷款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事项相关 [2] - 2024年3月公告预计全年业绩发布推迟并停牌超一年,2025年1月起主要办公场所之一被限制人员出入无法正常办公 [2] - 记者探访发现重庆总部22楼人去楼空无法进入,标志被撕下,设备文件搬走;24楼有少量员工,外人不得进入,地上有大量办公文件堆积且部分正在打包;25楼办公室已退租,现为酒店 [4][7] - 有员工工资没着落,不知如何解决,负责品牌事务的罗晓芹未被控制但记者多次联系未获回应 [9] 公司发展历程 - 2022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年营收一度超150亿元,市值一度逼近200亿港元,被称为“水果第一股”,是中国最大的榴莲分销商 [2] - 2019 - 2021年年营收从20亿元出头涨至102.8亿元,2022年营收冲破150亿元 [10] - 过去十来年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等,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有全资子公司,合作重点水果品类 [14] 财务问题 - 2023年四季度预付款骤增,2022年底预付款项余额为12.64亿元,2023年底约为44.7亿元,四季度向若干供应商支付约34.2亿元 [10] - 因质疑预付款项骤增、付款对象身份存疑、会计资料不全,毕马威辞任审计师职务,中汇安达接手后对财务数据有疑虑并要求提供更多资料、成立独立审查委员会 [10] 法律后果 - 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名成立,量刑分三档,从新闻披露信息看可能面临第三档刑罚,本罪可构成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时单位和个人双罚 [10][11] - 若骗取贷款罪名成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也可构成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时单位和个人双罚 [11]
从“水果第一股”到包括董事长在内的6名高管集体被查,洪九果品的坠落轨迹纪实
36氪· 2025-04-17 17:42
文章核心观点 - 洪九果品6名核心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公司运营停摆,事件源于两年财务危机发酵,其崛起靠供应链革命、资本加持和品牌化突围,但扩张埋下现金流困局、财务造假嫌疑和治理缺陷隐患,对行业造成冲击,公司面临三重考验,其坠落警示企业要模式创新与财务稳健并重、家族治理现代化、加强监管穿透 [1][3][4][7][10][13][15] 崛起之路 - 创始人邓洪九1987年从“棒棒军”起步,2002年创立公司,2011年布局泰国榴莲供应链,2022年9月以“水果第一股”身份登陆港交所,发行价40港元,市值一度达187亿港元 [4] - 首创“端到端”模式,在全球100多个水果原产区建立直采团队,国内布局16个加工厂、60个分拣仓,将行业平均1%-5%的损耗率降至1.3%,并通过“洪九星桥”优化库存周转 [4] - 上市前完成7轮融资,吸引阿里巴巴等巨头注资,阿里持股8%成最大外部股东,资本助力下营收从2019年的20亿元飙升至2022年的150亿元,4年增长7倍 [6] - 推出20余个自有品牌,2021年自有品牌收入占比达73.3%,远超行业34%的平均水平,凭借榴莲单品年销40亿元成中国最大榴莲分销商,市场份额8.3% [6] 危机溯源 - 长期依赖“高营收-高应收-高负债”模式,2020 - 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累计净流出36.09亿元,截至2023年6月,贸易应收款净额达86.73亿元,占流动资产92.41%,现金储备仅5.57亿元,短期借款高达27.76亿元,资金链濒临断裂 [7] - 2023年第四季度向新增供应商支付34.2亿元预付款,但回货仅4.05亿元,部分供应商注册资本低于预付款金额且社保参保人数为零,审计师指出交易可能涉及虚增营收或转移资金 [7] - 呈现典型家族企业特征,邓洪九夫妇及其亲属合计持股超46%,董事会缺乏独立监督,2023年引入的国资股东未能有效制衡,导致内控失效 [9] 行业冲击 - 暴露水果行业“重资产、轻现金流”的模式缺陷,机构投资者对生鲜供应链企业的估值逻辑可能重构,2024年水果行业融资规模同比下降40%,部分企业被迫收缩业务 [10] - 公司停摆导致全国300个城市的分销网络瘫痪,榴莲等核心品类价格波动加剧,上游果农面临订单流失,下游经销商转向竞争对手 [10] - 重庆市两江新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预示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犯罪打击力度加大,2025年1月五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财务审计,防范类似风险 [12] 救赎之路 - 骗取贷款罪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可能面临无期徒刑,若罪名成立,公司将面临2万 - 50万元罚款,甚至退市 [13] - 邓洪九之子邓浩吉试图接管公司,但缺乏足够权威,公司仅保留24楼移动办公,核心团队流失率超60% [13] - 港股壳资源价值缩水,阿里等股东可能推动破产重组,截至停牌前,公司市值仅剩27.95亿港元,较巅峰期蒸发95% [13] 教训警示 - 模式创新需与财务稳健并重,端到端供应链的重资产特性要求企业建立动态现金流管理机制 [15] - 家族治理亟待现代化,需引入职业经理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突破“创始人陷阱” [15] - 监管穿透势在必行,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监管需从合规性审查转向风险预警,防范系统性风险 [15]
洪九果品:董事长邓洪九等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快讯· 2025-04-16 16:42
公司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公司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杨俊文、谭波及监事会主席余利霞等或其家属均已被采取不同刑事强制措施 [1] - 刑事强制措施与重庆市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就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之事项进行的立案侦查相关 [1] 公司办公场所受限 - 自2025年1月6日起公司主要办公场所之一重庆市渝北区东湖南路3号中铁峰汇B座22层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 [1] - 公司无法正常办公 [1] 事件影响评估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就该事件收到的信息有限 [1] - 该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和潜在可能性无法预测 [1]
洪九果品(06689)完成配售合共1.89亿股 净筹约8.01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4-02-01 21:47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于2024年2月1日完成配售,成功配售1.89亿股股份获8.01亿港元净额,款项用于强化供应链、偿债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1] 配售情况 - 配售全部先决条件达成,于2024年2月1日完成配售 [1] - 按每股4.35港元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1.89亿股,占扩大后H股数目约16.63% [1] - 配售完成后无承配人成为主要股东 [1] 所得款项及用途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8.01亿港元 [1] - 约5.6亿港元(70%)用于强化水果供应链 [1] - 约1.6亿港元(20%)用于偿还有息债务 [1] - 约8006万港元(1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
洪九果品(0668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00
营业收入及供应链布局 - 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537.5百万元,同比增长19.37%[6] - 本公司持续强化“端到端”供应链布局,加强在全球各地优质水果原产地的采购布局[7] - 本公司在採購端持续加深全球优质水果原产地的布局,拓展核心单品采购渠道,提升越南榴莲采购份额[8] - 本公司积极响应中国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与当地政府合作,在国内部分优质水果产区建立专业采购子公司和产地运营中心[9] 资金管理及社会责任 - 公司预付款账期优化,營運資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预付款项周转天数降低至33.4天[18] - 公司积极踐行社会责任,通过拓展海外水果原产地、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建设等方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19] - 公司与国内优质水果产区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品牌水果产业示范项目,助推果园增产、果农增收,获得行业认可[20] - 公司成功首发“洪九泰好吃榴莲专列”,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效率,服务成渝经济圈品质生活[21] 财务状况及股权结构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利润为约人民币802.9百万元,较上一期有所下降[45] - 每股基本收益为人民币0.57元,较上一期有所下降[46] - 公司的流动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2.85倍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2.93倍[49] - 公司的銀行貸款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282.8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775.8百万元[50]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17,066,406股,其中内资股为469,672,221股,H股为947,394,185股[79] - 公司董事、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内资股和H股的股份情况,鄧洪九先生持有内资股和H股的比例分别为64.99%和16.27%[78]
洪九果品(0668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8:5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71.522亿元增长19.37%至2023年上半年约85.375亿元[2][34][50] - 公司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3.534亿元减少3.01%至2023年上半年约13.126亿元[2]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上半年约8.588亿元下降6.51%至2023年上半年约8.029亿元[2]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较上年同期减少58.42%[2][4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0.57元,2022年上半年为0.63元[3]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0928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8.60437亿元[4] - 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378138千元,6月30日增至7490534千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利润为802936千元,全面收益总额为809286千元[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3537千元,2022年同期为754102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53千元,2022年同期为4330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18673千元,2022年同期为896934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06289千元,2022年同期为147162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8537.5百万元,较上年同期的约7152.2百万元增长19.37%,净利润约为802.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的约858.8百万元下降6.51%[34] - 核心水果产品销售额从2022年上半年约35.174亿元增加21.28%至2023年上半年约42.658亿元,占比从49.18%升至49.97%[51] - 品牌水果产品销售额从2022年上半年约52.977亿元增长18.33%至2023年上半年约62.689亿元,占比从74.07%降至73.43%[52]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57.989亿元增长24.59%至2023年上半年约72.249亿元[53]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3.534亿元下降3.01%至2023年上半年约13.126亿元,毛利率从18.92%降至15.37%[5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9900万元增长22.34%至2023年上半年约1.211亿元[55] - 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9490万元增长0.17%至2023年同期的约9500万元[5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244亿元增长47.76%至2023年同期的约1.838亿元[57] - 其他净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040万元增加213.42%至2023年同期的约9530万元[58] - 其他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60万元增加135.39%至2023年同期的约380万元[59] - 所得税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777亿元下降18.92%至2023年同期的约1.441亿元[60]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2.825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4252亿元[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01.5059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96036亿元[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27.758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82794亿元[5]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14.1706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7369亿元[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863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5334千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净收益为95279千元,2022年同期为30400千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无条件政府补助81254千元,2022年同期为62678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开支55,586千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1,602千元,总计57,188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6,184千元、1,272千元、27,456千元[16] - 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期内拨备中,中国企业所得税162,470千元,海外所得税9,199千元,总计171,669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50,238千元、47,049千元、197,287千元[18]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利润803,669千元计算,2022年同期为857,357千元[21] - 2023年6月30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408,139,997,2022年同期为1,359,221,706[2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自有资产成本2,984千元,出售账面净值3,181千元的资产产生亏损45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6,233千元、474千元、收益34千元[2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确认添置使用权资产19,135千元,2022年同期为17,938千元[25]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16,29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275千元[26]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28,25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4,252千元[2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9,350,238千元,已抵押32,445千元作银行贷款担保;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8,179,203千元、11,658千元[28]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6,50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9,177千元[29] - 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67,368,802股,2023年1月26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934,737,604股,2023年4月19日发行普通股14,960,000股,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17,066,406股[32] - 2023年4月19日发行14,960,000股新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46.11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03.11百万元)[3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89.96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01.506亿元,周转天数从144.8天增加至188.5天[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492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5.565亿元[63] - 银行贷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22.828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27.758亿元,杠杆比率从33.5%降至27.6%[64]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水果收入为8537485千元,2022年同期为7152228千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9种品类产品组合,自全球100多个优质水果产地采购,在越南和泰国运营16个水果加工厂,组建400人以上当地团队[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核心单品榴莲在越南采购数量占采购总量的16.90%[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设立24家销售分公司、60个分拣中心,销售范围覆盖超300个城市[3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新兴零售商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约40%[3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品牌水果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73.43%[39] - “洪九泰好吃”品牌系列销售收入达约28.9亿元,占公司品牌水果销售收入的46.15%[39] - 新兴零售商的销售收入占比由19.92%提升至23.38%[42] 公司运营管理与发展 - 公司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洪九星桥”,驱动经营决策更科学高效[4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精细化温湿度管控系统和口岸决策机制,提升业务数智化管理水平[40] - 公司完成H股一般性授权新股配售,推进内资股配售,补充营运资金[41] - 公司预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末38.3天降至33.4天[42] - 2023年6月“洪九泰好吃榴莲专列”成功首发,提升运输效率,降低成本[44] - 2023年6月公司成功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提升通关效率[45] - 2023年4月公司获“特色水果类十大成长性企业品牌案例”荣誉[47] - 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及国内水果产业发展[43] - 公司计划扩大上游采购网络,海外拓展至菲律宾、智利,国内部分产区建采购子公司[48] - 公司将扩大销售及分销网络,全国设新销售分公司,提升商超及新兴零售渠道占比[48] - 公司将持续深入推行品牌战略,优化营销推广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49] - 公司将开发升级“洪九星桥系统”,打造水果产业互联网平台[49] 公司人员、股权及公告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2696名全职雇员[67] - 拟发行不超30487802股境内未上市普通股股份,发行价16.4元/股,所得款项预计约5亿元[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和标准守则[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 董事会不建议派發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内部控制及未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70] - 本中期业绩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出,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出[7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9月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6689[72] - 核心水果产品包括榴莲、火龙果、龙眼、葡萄、车厘子及山竹六个品类[72] - 内资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72][73]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73]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邓洪九等多名董事[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