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龙商业(09909)

搜索文档
宝龙商业(0990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56
公司名稱: 寶龍商業管理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9909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2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2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 ...
宝龙商业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83亿元 同比减少6.01%
智通财经· 2025-08-28 18:09
财务表现 - 收入13.01亿元 同比减少2.4% [1] - 股东应占溢利1.83亿元 同比减少6.01% [1] - 每股基本盈利28.43分 [1]
宝龙商业(09909)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83亿元 同比减少6.0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8:08
财务表现 - 收入13.01亿元 同比减少2.4% [1] - 股东应占溢利1.83亿元 同比减少6.01% [1] - 每股基本盈利28.43分 [1]
宝龙商业(0990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7:4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13.009亿元,同比减少2.4%[4][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13.0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33亿元人民币下降2.5%[25][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300.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1,332.9百万元减少32.0百万元[76]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13.01亿元,同比下降2.4%[77][88] - 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828亿元,同比减少6.0%[4][7] - 期间利润为1.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0%[25][2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194,505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2,806千元,降幅为6.0%[45] - 股东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182.8百万元,同比减少6.0%[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人民币4.053亿元,同比减少9.8%[4][7] - 服务成本为人民币8.96亿元,同比增长1.4%[90]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405.3百万元,同比减少9.8%,毛利率为31.2%,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91]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大幅增加至1.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3%[25][26]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约为人民币116.4百万元,同比上升222.4%[95] - 融资成本净额约为人民币7.7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8.5百万元[9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有两个业务分部:商业运营服务和住宅物业管理服务[22][24] - 商业运营服务包括市场研究及定位、商户招揽及筹备开幕服务、商户管理、收租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22]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包括向物业开发商、业主及住户提供预售管理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24] - 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9.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25][26]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2.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5][26] - 租金收入为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25][26] - 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486亿元,同比下降2.6%[60] - 商业运营服务毛利为人民币3.616亿元,毛利率为34.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61]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毛利为人民币4370.6万元,毛利率为17.3%,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61] - 公司住宅物业管理服务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52.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256.1百万元下降1.5%[70] - 商业运营及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16亿元,同比下降1.6%,占总收入70.4%[77][79] - 商业物业租赁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12亿元,同比增长8.0%,占总收入8.6%[77][80]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52亿元,同比下降1.5%,占总收入19.4%[77][82] - 市场研究及定位、商户招揽及筹备开幕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080万元,同比下降51.3%[77][78] - 商业运营服务毛利为人民币361.6百万元,同比减少6.0%,毛利率为34.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91]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毛利为人民币43.7百万元,同比减少32.4%,毛利率为17.3%,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9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综合收入及业绩大部分来自中国市场,综合非流动资产主要位于中国[24] - 长三角地区收入为人民币7.562亿元,合约建筑面积为9.5百万平方米[64] - 其他地区收入为人民币2.924亿元,合约建筑面积为4.7百万平方米[64] - 长三角地区住宅物业管理收入为人民币156,368千元,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62.0%[70][71] - 其他地区住宅物业管理收入为人民币95,978千元,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38.0%[70][72] - 长三角地区收入占比58.1%,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56亿元[89] 运营和项目指标 - 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米[4] - 已开业建筑面积约为1110万平方米[4] - 已开业建筑面积为11.1百万平方米,同比增加0.3百万平方米[60][64] - 合约建筑面积为14.2百万平方米,同比减少0.7百万平方米[60][64] - 公司租赁管理的商场附近的若干零售商业物业并将其分租以产生长期租金收益[23] - 新增已开业零售商业物业项目1个,总建筑面积67,633平方米[63] - 已解除合约零售商业物业项目4个,总解约建筑面积295,076平方米[65] - 零售商业物业整体平均出租率为91.8%,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68] - 公司2025年下半年计划开业零售商业物业总建筑面积为523,952平方米,包括宝龙广场322,419平方米、宝龙天地65,800平方米和宝龙星汇135,733平方米[69] - 公司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已交付建筑面积为23.7百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23.2百万平方米增加0.5百万平方米[70] - 公司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合约建筑面积为30.1百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31.2百万平方米减少1.1百万平方米[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运营97处零售商业物业,总开业建筑面积约1110万平方米[55]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已交付项目128个,总交付建筑面积约2370万平方米[5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42.852亿元[11] - 总资产为人民币60.210亿元[11] - 本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及储备为人民币34.024亿元[12] - 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60.41亿元人民币微降至2025年6月的60.21亿元人民币[27][28] - 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28.16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的26.26亿元人民币,减少6.7%[27][28] - 贸易应收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634,42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61,121千元,增幅为20.0%[48] - 应收关联方经营租赁及贸易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37.1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44.29亿元人民币,其中1-2年账龄部分大幅增长158.6%至2.78亿元[49] - 应收第三方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27.8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33.03亿元人民币,3年以上账龄部分增长84.6%至7143万元[50] - 公司就经营租赁及贸易应收款计提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底的2.3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3.42亿元人民币,增幅达44.2%[5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102.8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06.67亿元人民币[53]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保持稳定为6.429亿股,股份溢价从2024年中的98.6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00.83亿元人民币[5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中以人民币计值的部分从2024年底的94.3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98.79亿元人民币[54] - 经营租赁及贸易应收款约为人民币431.3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4.4%[99] - 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4,285.2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3.7%[10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约为人民币1,066.7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加3.7%[100] 客户和关联方收入构成 - 来自保留集团的收入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9.8%下降至8.5%[32] - 外部客户收入为人民币11.85亿元,同比下降0.2%,占总收入91.1%[83][88]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收入占比8.2%,金额为人民币1.07亿元[83] - 其他关联方收入占比0.4%,金额为人民币490万元[83] 合同负债和收入确认 - 合同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4,28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8,314千元,降幅为9.5%[33] - 商业运营服务从合同负债结转确认的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98,802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6,511千元,降幅为11.2%[35]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从合同负债结转确认的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4,451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4,656千元,增幅为46.9%[35] 其他收入和支出 - 违约金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9,974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3,328千元,增幅为133.8%[36] - 政府补助从2024年上半年的3,138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87千元,降幅为52.6%[36] - 处置资产收益为85,071千元,2024年同期为0[36] - 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从2024年上半年的89,733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8,590千元,降幅为12.4%[37] - 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96.5百万元,同比增加482.9%[94] 资本开支和现金流 - 资本开支从2024年同期的3.34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1782万元人民币[27]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于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14] - 公司母公司为宝龙地产(维京)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公司为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宝龙控股),其股份自2009年10月14日起于联交所主板上市[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许健康先生于宝龙控股约44.15%已发行股本中拥有权益[14] - 公司直接控股公司宝龙地产(维京)控股有限公司清盘申请聆讯日期延期至2025年11月17日或2025年12月4日前[107] - 公司董事责任保险于2025年4月1日失效且尚未找到合适替代方案[110] - 公司主席许华芳先生曾于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月21日期间兼任行政总裁[111] - 徐猛先生于2025年1月21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11] - 公司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7] 财务报告和股息信息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千元呈示[15] - 中期财务资料已于2025年8月28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15]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28.43分[7]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30.63分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8.43分,降幅为7.2%[45] - 公司未就2025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54]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108] - 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113] 经营利润和投资活动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493亿元[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06] - 公司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2] 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达人民币66.05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73]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73] - 武夷山宝龙广场首店进驻率超80%,为公司福建省第12个商业项目[74]
宝龙商业(09909)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8 16:35
会议信息 - 宝龙商业董事会会议2025年8月28日于上海宝龙大厦7楼701会议室举行[3] 会议议程 - 考虑并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发布[3] - 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 - 执行董事为许华芳先生[3] - 非执行董事为许华芬女士及许华琳女士[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陆雄文博士等三人[3]
宝龙商业(0990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14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0亿股,面值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00万港元[1]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均为6.429亿股[2] - 上月底及本月底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股[2]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6.429亿股[2]
上半年50+重磅级高管变动,2025商业地产企业都在“大手笔”抢人!
36氪· 2025-07-25 10:36
商业地产高管变动与组织变革 - 2025上半年商业地产高管圈发生53起人事变动,涉及近20家企业,其中跳槽/新上任占比41%,内部调任28%,辞任/退休26%,自主创业4% [1] - 万科、华润、龙湖、大悦城等近10家企业开启组织变革,涉及经营策略调整、区域公司收缩及商业板块专业化 [3] - 港资企业与内地开发商展开"抢人大战",如华润万象生活从太古地产挖角,香港置地从万科引入高管 [8] 内地商管公司战略升级 - 万科商业板块印力集团转型"市场化大资管平台",撤销区域公司实行两级管控,并与泰国The Mall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5] - 大悦城控股将商业管理中心升格为商业事业部,聚焦"年轻力"生态,推出「大朋友」计划强化购物中心运营 [7] - 头部商管公司组建"商业+资管"复合型团队,提升组织效率与产品迭代能力 [4] 港资企业内地战略调整 - 太古地产晋升余国安、伍玉珊等内地背景高管,强化内地零售布局,推动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 [9][11] - 香港置地战略转型聚焦商业地产,挖角万科滕樱君、博枫背景的关仕荣,并计划未来10年回收100亿美元押注高端商业 [12][14] - 香港置地取消城市公司架构,将开发权限收归集团,涉及批量中层调动 [12] 人才招聘与培养体系 - 华润万象生活启动"万象引力"精英招聘,覆盖商管/物管高管,并制定6个月带岗历练的"着陆计划" [16][18] - 头部企业构建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如内部竞聘、跨航道流动等机制 [18] - 资管及轻资产岗位需求增加,如K11引进华润万象生活前高管王小虎分管轻资产拓展 [25] 商业老将创业动态 - 凌常峰创办宁朴发展,轻资产运营北京侨福芳草地、上海露香园项目,团队来自香港置地、华润等 [20][21] - 田维龙成立锦楼集团,布局资产证券化赛道,与万象置业合作升级福州万象Park [22][24] - 创业者聚焦城市更新、非标商业等领域,强调资产价值闭环与本土化运营 [20] 职业经理人新动向 - 徐猛空降宝龙商业总裁,张文浩入职中国金茂资管部副总,体现企业垂直领域用人偏好 [24][25] - 高能级城市高端项目成跳槽核心市场,如杨健转任北京侨福芳草地总经理 [24]
杭州商业10年:购物中心数量飙升113个,诞生全国客流TOP1
36氪· 2025-07-24 10:48
城市发展与商业格局重塑 - 杭州通过G20峰会和亚运会累计吸引全球媒体曝光超百亿次,推动城市国际知名度跃升[1] - 2015-2024年杭州GDP从1万亿元增长至21860亿元,十年增长117.4%[2] - 地铁运营里程从80多公里增至500多公里,形成多中心商圈格局[2] - 后亚运时代场馆转型为"赛演经济+城市生活"综合体,未来科技城建设高铁新城[1] 商业地产规模扩张 - 购物中心存量从2015年338.18万方增至2024年1345.15万方,增长近3倍[2] - 购物中心数量从36家扩张至149家[2] - 2017年商业地产新增供应达173.59万平方米峰值,同比激增44%[4] - 2024年人均购物中心面积1.08㎡/人,全国排名第5[4] 本土商业巨头表现 - 杭州大厦2021年销售破百亿,成为浙江首家百亿级商场[7] - in银泰商业全国在管项目32个,年客流超3亿人次,销售额350亿元[8] - 杭州湖滨银泰in77 2023年客流8500万人次,销售额破百亿[10] - 银泰百货数字化转型升级,首创"INTIME365会员"和喵街APP[12] 外来商业势力布局 - 龙湖在杭州已布局14个天街项目,另有5座在筹备[19][20] - 华润万象生活形成完整产品矩阵,杭州万象城2024年销售额破百亿[21] - 印力西溪印象城入选首批公募REITs,2024年销售额37.59亿元[23] - 港资企业恒隆、新鸿基、新世界等豪掷数百亿布局高端商业[28][30][31] 特色商业与创新模式 - 非标商业如杭州天目里、玉鸟集成网红打卡地[32] - 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18737亿元,全国第一[32] - 银泰百货通过直播吸引90%新客,遥望科技打造遥望X27主题公园[32][33] - 商业与直播经济深度融合,探索"线上直播+线下商场"新模式[33]
智通港股股东权益披露|6月3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08:07
股东权益披露 润迈德-B(02297) - 深圳福田同创伟业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减持136.5万股,持股比例从5.94%降至5.85% [2] - 黄荔减持200万股,持股比例从8.05%降至7.95% [2] - 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减持200万股,持股比例从8.05%降至7.95% [2] - 新余同创精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减持136.5万股,持股比例从5.94%降至5.85% [2] - 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减持200万股,持股比例从8.05%降至7.95% [2] - 上海同襄灏乾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减持136.5万股,持股比例从5.94%降至5.85% [2]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茹暁鸽减持774万股,持股比例从19.43%降至16.67% [2] - 刘盛男减持774万股,持股比例从19.43%降至16.67% [2] 优必选(09880) - 王琳持股数量微减0.01万股,持股比例维持在8.05% [2] 宝龙商业(09909) - 许华芳减持25万股,持股比例从2.99%降至2.95% [2] 优博控股(08N22069) - 汤远涛增持100万股,持股比例从70.12%微升至70.14% [2]
宝龙商业(0990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约人民币26.17亿元[20] - 2024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617.3百万元,同比下降0.7%[71]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2.3%,约人民币2.16亿元[20] - 扣除应收账款计提影响后归母核心净利润约人民币4.35亿元[20]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16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2.3%[92] - 公司年度毛利为人民币8.340亿元,同比下降6.0%,毛利率为31.9%,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86][87] - 商业运营服务分部2024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1.401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1.374亿元仅微增0.1%[45]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2024年总收入477.2百万元,同比下降4.3%[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33.7%下降至2024年的31.9%[44] - 商业运营服务分部毛利率从2023年的35.6%下降至2024年的34.1%[44]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分部毛利率从2023年的25.4%下降至2024年的22.1%[44] - 商业运营服务毛利为人民币7.287亿元,同比下降4.2%,毛利率为34.1%,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86][87]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毛利为人民币1.052亿元,同比下降16.7%,毛利率为22.1%,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86][87]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28.5百万元,同比增长63.5%[83]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74.4百万元,同比下降21.8%[84] - 服务成本为人民币1,783.3百万元,同比增长2.0%[85] - 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3590万元,同比下降35.6%[88]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人民币2.194亿元,同比激增353.9%[89] - 公司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7.712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822亿元下降约12.6%[109] 商业运营服务表现 - 商业运营服务收入约人民币21.40亿元,占总收入81.8%[20] - 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5][31] - 商业运营及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863.2百万元,同比增长0.1%,占总收入71.2%[72][74] - 商业物业租赁收入为人民币206.5百万元,同比增长17.0%,占总收入7.9%[72][76] - 商业运营服务采用四种管理模式:委托经营/咨询顾问/整租服务/净收益分成[34][36][38][40] - 委托管理模式占比超70%,涉及盐城、温岭等16个项目[53] - 第三方合作项目采用整租模式,如绍兴柯桥(99,787平方米)和台州杜桥(67,990平方米)[53] - 2024年新增签约项目中净收益分成模式项目占比58.7%(建筑面积206,600平方米)[58] - 2024年整体平均出租率为91.5%,较2023年的91.2%提升0.3个百分点[57] - 宝龙星汇品牌出租率从2023年的91.8%提升至2024年的93.0%,增长1.2个百分点[57]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表现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77亿元,占总收入18.2%[20]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77.2百万元,同比下降4.3%,占总收入18.2%[72][78]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已交付项目131个总交付建筑面积约2400万平方米[27]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已签约项目145个总签约建筑面积约3140万平方米[27]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已交付建筑面积24.0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较2023年21.1百万平方米)[62]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合约建筑面积31.4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31.2百万平方米增加0.2百万平方米[62] 各地区表现 - 长三角布局项目数达92个,占已签约项目总数70%[20] - 长三角地区零售商业物业布局占比达70%项目数量92个[24] - 长三角地区2024年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15.67亿元,占该分部总收入的73.2%[46] - 长三角地区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567.2百万元,占总收入59.9%[81] - 长三角地区住宅物业管理收入299.0百万元,占总额62.7%(2024年总收入477.2百万元)[63] - 其他地区住宅物业管理收入178.1百万元,占总额37.3%(2024年总收入477.2百万元)[63] - 长三角地区项目数量占比显著,在披露的46个项目中,长三角地区项目达25个(54.3%)[50][51] - 长三角地区2025年计划新开业项目建筑面积占比85.6%(471,406平方米)[59] 项目规模及开业签约情况 - 新增开业商业项目11个,新增开业面积约84万平方米[20] - 新增外拓签约5个第三方项目,新增签约面积约35万平方米[20] - 截至2024年底已开业零售商业物业98个,总建筑面积约11.1百万平方米[3] - 已签约零售商业物业132个,总合约建筑面积约14.5百万平方米[3] - 公司已签约零售商业物业项目132个总签约建筑面积约1451万平方米[24][26] - 公司已开业零售商业物业98个总开业建筑面积约1107万平方米[24][26] - 2024年已开业建筑面积达1110万平方米,较2023年的1080万平方米增加30万平方米[45] - 2024年已开业项目数量为98个,较2023年的95个净增3个[45] - 2024年合约建筑面积为1450万平方米,较2023年的1510万平方米减少60万平方米[45] - 2024年新增开业零售商业物业总建筑面积达84.21万平方米[48] - 2024年已解约零售商业物业总建筑面积达89.98万平方米[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开业零售商业物业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742,650平方米[50][51] - 2024年新增签约零售商业物业项目5个,总建筑面积352,214平方米[58] - 2025年计划新开业零售商业物业总建筑面积550,558平方米,其中宝龙广场占比70.9%(390,052平方米)[59] - 2025年后计划开业零售商业物业总建筑面积达2,863,987平方米,涵盖27个项目[6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开业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1.1百万平方米[66] - 2024年新开业7座宝龙广场及4个街区类项目,其中12月单月开业3座宝龙广场[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战略重点为产品优化/精细运营/资产提效/组织强化[22][23] - 资产提效策略包括创新租户合作模式及多元化收入探索[23] - 轻资产项目济源宝龙广场和嵊州宝龙广场引进超50%城市首店品牌[66] - 徐猛先生于2025年1月加入集团担任行政总裁[126] - 2025年1月21日徐猛获委任行政总裁,许华芳专任主席,公司重新遵守管治守则[148] - 公司股息政策规定年度股息派发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30%[171]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41.316亿元,同比增长6.4%[99]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667亿元,同比下降24.7%[101] - 资产负债率为0.47,较上年的0.46略有上升[102] - 公司无任何计息借贷,财务状况稳定[100] - 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人民币2,360.5百万元,占总收入90.2%[80] - 市场研究及定位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0.5百万元,同比下降29.5%,占总收入2.7%[72][73]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5,566名雇员,较2023年的5,798名减少约4%[109] - 执行董事陈德力于2024年11月1日辞任[199] - 非执行董事张云峰于2024年8月27日辞任[199] - 陈德力先生于2024年11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140] - 2024年11月1日陈德力辞任行政总裁,许华芳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至2025年1月21日[147] - 执行董事许华芳先生(47岁)自2019年8月8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113] - 非执行董事许华芬女士(49岁)自2019年8月8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115] - 非执行董事许华琳女士(40岁)自2019年8月8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116] - 董事会包括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9] - 董事会现有3名女性董事和3名男性董事,性别比例为1:1[174] - 董事会多元化目标达成:至少33%成员拥有十年以上房地产或物业管理经验[175] - 董事会多元化目标达成:至少33%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5] - 董事会多元化目标达成:至少60%成员拥有学士或更高学历[175] - 董事会多元化目标达成:至少有一名女性成员[175] 奖项和行业环境 - 2024年获得商业地产领军企业及新质物业品牌价值百强等行业奖项[26]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