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债务重组
搜索文档
俊发引入外资企业化债,房企债务重组加速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4:52
房企化债新样本。 从俊发2022年出险以来,这家房企的化债相对积极而且行动迅速。 从公开的时间线梳理,2023年10月,俊发就曾与九家意向参与债务重组的金融机构,就重组方案细节进 行磋商;两个月后,俊发与信达资产达成债务重组协议,重点化解中豪公司的金融债务;去年3月,俊 发又与中信金融资产、中信城开三方签署海南南燕湾项目合作开发协议;4月,俊发则与东方资产以项 目债务固化的方式,推动昆明俊发彩云城A6地块项目重启。 房企化债出现新样本。 近日,欧力士集团、民生银行昆明分行、东方资产、俊发集团与龙湖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作为债务重 组投资方的欧力士集团计划投入约5亿美元,专项用于解决俊发集团旗下多个项目的续建保交房以及烂 尾遗留问题,龙湖集团则提供商业运营及代建服务。 俊发曾经是云南当地规模最大的房企之一。在出险之后,俊发也多番寻求自救的方法,期间也努力完成 保交楼的目标。此次俊发与合作方达成新的战略合作协议,也为出险房企纾困提供了新的思路。俊发此 次的合作方中,既有外资企业参与,又有产品力较强的同行相助,市场对这次纾困的结局也相对看好。 除了俊发以外,近期多家房企的债务重组进程也在加速。融创中国本月宣布,其境外 ...
房企化债迎实质性突破:融创方案获高票通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1:5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规模房企的债务重组迎来重大进展。 日前,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在本月中旬举行的境外债重组计划会议中,98.5%的债权人投票赞成重组计划,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 94.5%。至此,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方案已赢得所需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 视觉中国 旭辉控股集团宣布将于10月31日召开特别股东会,审议就境外债务重组采取的公司行动,意味着其距离重组生效仅"一步之遥"。碧桂 园则计划于11月5日召开两类计划债权人会议,旨在考虑和批准与计划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安排计划。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5年三季度以来,包括佳兆业、碧桂园、龙光集团、远洋集团、金科股份等在内的房企境内外债务重组捷报频 传,多家企业取得实质性突破,行业债务风险出清进程明显提速。 今年来房企债务重组加速 2023年1月,融创中国就完成了160亿元境内债的展期。同年11月,其又通过"债转股+发新票"方式,完成百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 此后,由于行业恢复不及预期,叠加遭遇债权人的清盘呈请,融创中国不得不寻求二次债务重组。其中,境内债的二次重组已于2025 年1月完成。 2025年3月,融创中国宣布对境外债进行二次重组,"寻求更加全 ...
房企化债迎“关键突破”:融创获高票通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6:55
近期,多家规模房企的债务重组迎来重大进展。 融创中国公告称,在本月中旬举行的境外债重组计划会议中,98.5%的债权人投票赞成重组计划,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94.5%。至此,融创中国境外债 重组方案已赢得所需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 旭辉控股集团宣布将于10月31日召开特别股东会,审议就境外债务重组采取的公司行动,意味着其距离重组生效仅"一步之遥"。碧桂园则计划于11月5 日召开两场债权人会议,旨在考虑和批准与计划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安排计划。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今年三季度以来,包括佳兆业、碧桂园、龙光集团、远洋集团、金科股份等在内的房企境内外债务重组捷报频传,多家企业取得实 质性突破,行业债务风险出清进程明显提速。 化债进程加速:融创、旭辉、碧桂园等重组方案接连闯关 融创中国无疑是此轮债务重组推进较快的大型房企。 2023年1月,融创中国就完成了160亿元境内债的展期。同年11月,其又通过"债转股 发新票"的方式,完成百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 但此后,由于行业恢复不及预期,叠加遭遇债权人的清盘呈请,融创中国不得不寻求二次债务重组。其中,境内债的二次重组已于今年1月完成。 今年3月,融创中国宣布对境外债进行二次重组,"寻 ...
多家房企化债获“关键突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6 19:34
每经记者|陈利 每经编辑|金冥羽 魏文艺 近期,多家规模房企宣布债务重组取得"关键突破"。 融创中国公告称,在本月中旬举行的境外债重组计划会议中,98.5%的债权人投票赞成重组计划,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94.5%。至此,融创中国境外债重 组方案已赢得所需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 融创中国无疑是此轮债务重组推进较快的大型房企。 早在2023年1月,融创中国就完成了160亿元境内债的展期。同年11月,其又通过"债转股+发新票"的方式,完成百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 但此后,由于行业恢复不及预期,叠加遭遇债权人的清盘呈请,融创中国不得不寻求二次债务重组。其中,境内债的二次重组已于今年1月完成。 今年3月,融创中国宣布对境外债进行二次重组,"寻求更加全面的境外债务综合解决方案"。 根据融创中国披露方案,此次重组覆盖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囊括公开市场债券、私募贷款等多种类型,旨在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的债务风 险。 具体来看,融创中国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为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 转股价为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 ...
房企化债迎“关键突破”:融创获高票通过,旭辉、碧桂园冲刺表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6 19:08
行业债务重组整体进展 - 2025年三季度以来,包括佳兆业、碧桂园、龙光集团、远洋集团、金科股份等在内的多家房企境内外债务重组取得实质性突破,行业债务风险出清进程明显提速[1] - 当前境内外整体债务实现重组或接近成功的房企共3家,分别为融创中国、旭辉控股以及龙光集团,此外世茂集团、佳兆业等8家企业境外债重组成功,整体共计11家房企实现境内或境外部分的债务重组[11]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共有77家房企发生债务违约,其中20家房企的债务重组方案获批,化债总规模突破1.2万亿元[12] 融创中国债务重组详情 - 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计划获得98.5%的债权人投票赞成,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94.5%,方案已赢得所需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1][6] - 香港高等法院将于11月5日举行聆讯对重组方案作出最终裁决,若成功叠加已完成的境内债务重组,预计可压降整体偿债压力近700亿元,每年可节约数十亿元利息支出[6] - 此次境外债务二次重组覆盖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债务,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模式,向债权人分派两类新强制可转债,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3][12] 旭辉控股集团债务重组详情 - 旭辉控股集团将于10月31日召开特别股东会审议境外债务重组行动,意味着其距离重组生效仅一步之遥[1] - 重组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用于债务大幅削减、大股东前期超5亿港元借款同步转股、推出为期10年的团队股权激励计划[8] 碧桂园债务重组详情 - 碧桂园计划于11月5日召开两场债权人会议,以审议及批准其拟议的债务安排计划,同时进行现有港元可转换债券的同意征求[1][11] - 公司控股股东所控制的实体必胜有限公司签署不可撤回承诺,将按每股0.60港元的价格认购用以抵销约11.4亿美元股东贷款的资本化股份,该认购价较公司4月11日的收市价有约36.4%的溢价[13] 大股东支持举措 - 融创中国控股股东孙宏斌在首次债务重组初期将自有资金4.5亿美元以无息借款形式提供给集团使用,后该笔贷款转换为公司股权[13] - 旭辉控股大股东林氏家族将超5亿港元的股东借款同步转股,并将其持有的约400万美元现有票据全部转换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13] - 世茂集团大股东许荣茂将原借给上市公司的合计约80亿港元贷款进行拆分,其中6亿美元转为新长期票据,其余转为强制可转换债券[13] 重组方案特点与后续挑战 - 此轮化债核心变化是从缓解流动性压力走向实质性负债规模调整,通过债转股、现金要约、资产抵债等方式实现削债目的[11] - 债务重组虽为房企赢得时间窗口,但要真正实现经营回归良性发展,还需稳住现金流、确保交付、恢复市场信心[14]
维持大股东控制权,房企债务重组的共同选择
格隆汇· 2025-10-24 09:04
债务重组进展概述 - 2023年三季度以来,包括世茂、禹洲、佳兆业、旭辉、融创、碧桂园等十余家出险房企密集披露债务重组进展 [1] - 部分企业已完成重组或进入最后阶段:世茂、禹洲及佳兆业分别于7月、8月及9月宣布境外债务重组条件均已获达成,重组方案全面生效 [1] - 旭辉控股于10月拟召开特别股东会审议境外重组行动,意味其距离重组生效仅一步之遥 [1] 债务重组核心特征与驱动因素 - 本轮债务重组的核心特征是从展期转向削债,债转股成为主流选项 [1] - 债务重组加速是多种因素叠加结果,债权人对于债权回收预期有所调整,更倾向于接受重组方案以提高债务清偿率 [1] 大股东资金支持方式 - 多家房企大股东通过不同方式提供实质性资金支持:世茂集团大股东许荣茂将原借给上市公司的合计约80亿港元贷款进行拆分,其中6亿美元转为新长期票据,其余全部转为强制可转换债券 [2] - 融创中国控股股东孙宏斌在2023年首次境外债务重组中,将其提供的4.5亿美元无息股东贷款同步转换为公司股权 [2] - 旭辉控股大股东林氏家族将超5亿港元的股东借款同步转股,并将其持有的约400万美元现有票据全部转换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 [2] 大股东维持控制权的方案设计 - 各家企业均致力于在债务重组后维持大股东的控制地位,目标持股区间在20%至30% [3][5] - 世茂集团大股东在全部强制可转债转换为股份后,持股比例将维持在22.8%至28.6%之间 [3] - 禹洲集团大股东通过参与供股将持股比例增加至62.39%,后续债权人债转股后持股比例稀释至38.72%,仍拥有绝对控制权 [3] - 旭辉控股采用组合方案使大股东林氏家族在重组后最终持股比例控制在约25% [3] - 融创中国在二次境外重组方案中设置股权结构稳定计划,约定每100美元新发行强制可转债中,有23美元定向配予主要股东,从而将孙宏斌的持股比例稳定在23%以上 [4] 重组方案的多方共赢效应 - 保持原管理团队稳定有助于维持战略定力与执行连贯性,加速企业从化债求生向经营恢复的关键过渡 [5] - 对金融债权人而言,资本结构更健康且大股东利益与企业深度绑定的公司,其剩余债权回收可能性将显著提高 [5] - 根据测算,随着重组成功后股价修复,融创及旭辉的债权回收率有望从按当下股价计算的20%和13%,提升至80% [5] - 合理的股权结构稳定计划意味着企业经营与债务偿还的核心责任有明确主体,有助于在行业复苏初期稳定经营基本面 [6]
显性情、有赌性!“不死鸟”孙宏斌:自掏73亿救融创
搜狐财经· 2025-10-17 16:48
孙宏斌,快要翻身了。 境外债重组1469票赞成,赞成人数达到98.5%,680亿境外债"一把清",就差临门一脚。 虽说人生起起落落,但两次能从谷底爬出来,孙宏斌的经历还是让不少人感叹,不愧是"不死鸟"! 实际上,三个月前,孙宏斌出现在融创股东大会上,就已经是一个信号。 当时,境外债重组的赞成率,已经达到75%金额的门槛。孙宏斌说,融创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自2022年5月,融创出险后,他很少公开露面,前两年都是线上参加,选择在这个节点出来,就是为了 输出这个信号。 年初,融创154亿境内债重组方案已经通过,现在境外债重组就等香港高等法院的批准, 11月5日举行聆讯,就是走个法定程序,问题不大。 从创立顺驰到融创中国,孙宏斌身上有多个标签,如商界枭雄、地产狂人;但他更多被提及的是"白衣 骑士";早年对绿城、佳兆业、雨润三杀三戟的收购;2017年接盘乐视、入股链家, 632亿收购万达的 文旅项目与酒店,与王健林上演了一场 "世纪交易";2019年拿下成都环球会展,成为世界最大单体建 筑的新主人;2021年,在地产行业转折之际,又拿下彰泰集团。 泛海国际、海航、甚至李嘉诚的项目,孙宏斌都曾接盘过,有人认为他商业 ...
欲“割肉”32.4%商业股权 宝龙境外债二次重组有关键进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07:27
在宝龙地产(01238.HK)境外债的二次重组中,实控人许氏家族仍在力保对宝龙商业(09909.HK)的控股权。 近日,宝龙地产、宝龙商业发布债务重组进展公告,披露关键协议的落地情况。据透露,10月10日,宝龙地产与持有31%计划债务的债权人特 别小组订立了重组支持协议。这标志着首次重组失败后,宝龙地产境外债二次重组取得关键突破,为缓解公司流动性危机中注入一丝生机。 这虽然让宝龙地产获得喘息之机,但也付出了一定代价。 在宝龙商业披露的重组方案中,作为重组核心筹码,宝龙地产拟转让所持宝龙商业不超过32.4%的股份给予债权人,也就是以股抵债。这相当 于宝龙地产持股宝龙商业63%的半壁江山。此外,4000万美元现金偿付的资金来源,同样依赖质押或出售宝龙商业股份。 图片来源:IC photo 抛出"菜单式"方案 此次宝龙地产进行境外债二次重组,也是境外债务问题迟而未决的结果。早在2022年,宝龙地产便因未能偿还2129.4万美元票据本息宣告境外 债务违约,2023年末的利息违约更成为整体债务重组的导火索。 2024年,宝龙地产重组框架虽获法院批准,但2025年2月因延期申请被驳回导致计划失效,其全资附属公司宝龙维京随 ...
欲“割肉”32.4%商业股权,宝龙境外债二次重组获关键进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9:53
(原标题:欲"割肉"32.4%商业股权,宝龙境外债二次重组获关键进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韶葵 在宝龙地产(01238.HK)境外债的二次重组中,实控人许氏家族仍在力保对宝龙商业(09909.HK)的 控股权。 近日,宝龙地产、宝龙商业发布债务重组进展公告,披露关键协议的落地情况。据透露,10月10日,宝 龙地产与持有31%计划债务的债权人特别小组订立了重组支持协议。这标志着首次重组失败后,宝龙地 产境外债二次重组取得关键突破,为缓解公司流动性危机中注入一丝生机。 这虽然让宝龙地产获得喘息之机,但也付出了一定代价。 在宝龙商业披露的重组方案中,作为重组核心筹码,宝龙地产拟转让所持宝龙商业不超过32.4%的股份 给予债权人,也就是以股抵债。这相当于宝龙地产持股宝龙商业63%的半壁江山。此外,4000万美元现 金偿付的资金来源,同样依赖质押或出售宝龙商业股份。 此次宝龙地产进行境外债二次重组,也是境外债务问题迟而未决的结果。早在2022年,宝龙地产便因未 能偿还2129.4万美元票据本息宣告境外债务违约,2023年末的利息违约更成为整体债务重组的导火索。 2024年,宝龙地产重组框架虽获法院批准,但2025年 ...
房企化债潮加速推进:碧桂园840亿元降债落地在即,融创境外债重组获98.5%债权人支持
华夏时报· 2025-10-15 19:44
碧桂园债务重组进展 - 香港法庭同意公司于11月5日召开债权人会议对重组方案进行投票 若重组成功最高降债规模可达约1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0亿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境外有息负债总额约164亿美元 2025年4月重组金额调减至140.74亿美元[3] - 重组方案目标将债务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 并将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从每年约6%降低至每年约2%[4] - 截至8月18日持有现有公开票据本金总额逾7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协议 与代表组别一银团贷款本金49%的协调委员会订立重组支持协议[4] - 控股股东通过实体必胜有限公司承诺以每股0.60港元认购资本化股份 以抵销约11.4亿美元股东贷款 该发行价较2025年4月11日收市价溢价36.4%[5] - 公司正在对9笔境内债券重组 截至9月底已有8笔债券余额合计134.17亿元的方案获通过 管理层计划2026年上半年完成境内债务重组[5] 融创中国债务重组进展 - 10月14日境外债重组计划会议获得98.5%债权人赞成票 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94.5% 远超75%门槛[2] - 香港高等法院将于11月5日举行聆讯作出最终裁决 公司有望成为首家实现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2][6] 行业债务重组整体态势 - 近期佳兆业、旭辉等多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同步取得进展 房企化债潮加速推进[2]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约60家出险房企公布债务重组进展 其中20家方案已获批 化债总规模超1.2万亿元[6] - 监管部门推动化解风险及去库存政策落地 为出险房企盘活资产提供直接动力 债权人更倾向于接受重组方案以提高债务清偿率[7] 公司经营基本面 - 碧桂园9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25.8亿元 销售建筑面积32万平米 2025年1-9月以305.5亿元销售额排全国百强房企第19位[8] - 公司表示具备足够财务资源以维持自2024年12月31日起计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 部分区域保交房任务即将完成并已启动新项目经营策划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