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城管理控股(09979)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增长31%,派息率100%
国信证券· 2024-03-25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24.3%[1] - 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30.8%,达到9.7亿元,派息率为100%[1] - 公司商业代建收入同比增长40.5%,占比增长至71.0%[1]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2.2%,其中商业代建毛利率为52.3%[1] 未来展望 - 公司新拓代建项目总面积0.35亿平方米,两年复合增速24.4%[5] - 公司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8.4亿元,对应EPS为0.91元,维持“买入”评级[8] - 2026年预测的营业收入为621.4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了133.4%[10] - 2026年预测的每股净资产为3.57元,较2022年增长了91.4%[1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ROE在2023年达到最高值25%,之后逐渐下降至2026年的28%[10] - 2026年预测的P/E为5.6,较2022年下降了59.7%[10] 其他新策略 - 证券研究报告来自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17] - 国信证券总部位于深圳和上海,以及北京[17]
FY23 results in-line: >30% NP and 100% pay-out
招银国际· 2024-03-25 00:00
业绩总结 - Greentown Management在2023年实现了+31%的净利润增长,特别股息维持了100%的支付比率[1] - 公司指导未来三年营收和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和+25%,可能超过更广泛的房地产市场中的大多数公司[2] - 公司在调整业务结构方面表现出色,进入了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同时扩大了非住宅项目业务[2] - 2023年公司总收入预计为3302亿元人民币,2024年预计增至4048亿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总SG&A费用为619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为18.7%[10] 新签约项目 - 2023年新签约面积为35百万方,较2022年增长25%[10] - 2023年新签约项目中,SOEs占比最高,达到33%[11] 财务展望 - 2023年公司净利润预计为974亿元人民币,2024年预计增至1251亿元人民币[12] - 2024年预计净现金从经营活动中增长至1,193亿人民币,2025年预计增至1,501亿人民币[13] - 2024年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为28.5%,2025年预计为26.5%[13] - 2024年预计净利润率为32.2%,2025年预计为40.4%[13]
高增长高派息,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海通证券· 2024-03-25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经营收入33.02亿元,同比增长24.3%[1] - 公司2023年毛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2亿元和9.7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4.0%和30.8%[1] - 绿城管理控股(9979)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60港元,对应市值区间为185-212亿港元,合理价值区间为每股9.23-10.55港元[10] - 可比公司中,绿城管理的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60港元,PE为10.26倍,PEG为0.39,总市值为124亿港元[11] 项目展望 - 公司2023年主要经济区域合约项目预估总可售货值达6933亿元,规模占整体可售货值的77.7%[2] - 公司2023年新拓代建项目合约总建筑面积达35.3百万平方米,较22年同期增长约25.0%[3] - 公司2023年金融机构类业务合约总建筑面积达360万平方米,占新拓业务总量的10.2%[4] 财务展望 - 绿城管理2023-2026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4.34%,23.65%,23.90%,25.63%,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0.77%,24.59%,24.69%,24.89%[13]
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营收利润保持增长,代建龙头维持全额派息
开源证券· 2024-03-24 00:00
业绩总结 - 绿城管理控股2023年营收利润保持增长,连续八年保持20%以上代建市场份额[1] - 2023年公司实现持续经营收入33.02亿元,同比增长24.3%,商业代建业务同比增长40.5%[2] 未来展望 -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2.78、16.25、20.1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4、0.81、1.00元[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不断拓展主要经济区域的项目,合约项目总建面119.6百万方,货值结构较优质[3] - 公司新拓合约面积35.3百万方,其中政府、国企及金融机构业务占比74.7%[4]
2023年业绩公告点评:业绩高增100%分红,龙头地位保持稳固
东吴证券· 2024-03-22 00:00
业绩总结 - 绿城管理控股2023年业绩表现良好,营收同比增长24.3%[1] - 公司连续两年100%分红回馈股东,每股派息0.5元/股[2] - 公司市占率连续8年超过20%,全国化布局稳步推进,新拓代建项目建面同比增长25.0%[2] - 公司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达18.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2] - 风险提示包括代建行业竞争加剧、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项目开工及交付、委托方及供应商风险[3] 用户数据 - 公司持续优化多元客户结构,拓宽业务边界,不断深化政府、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业务机会[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9.11亿元[4] - 2026年ROIC预计为36.97%[4] - 2026年P/E(非GAAP)预计为5.51[4] - 2026年每股净资产预计为2.60元[4] - 2026年EBITDA预计为2245.17亿元[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应用信息化工具,打造平台型企业,推出“绿城M”APP简化经营决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和人均效能[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持续优化多元客户结构,拓宽业务边界,不断深化政府、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业务机会[2]
新拓逆势增长,高股息性价比凸显
国金证券· 2024-03-2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营收达到33.02亿元,同比增长24.3%[1] - 公司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9.74亿元,同比增长30.8%[1]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52.2%,同比基本持平[2] - 公司2023年新拓合约建面增长25.0%,政府+国企+金融机构合计占比74.7%[2] - 公司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约为8.24亿元,与2022年末持平,贸易应收款周转率升至15.1次[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5.3亿元和18.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8%、+24.7%和+20.3%[4]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对应2024-26年PE估值分别为8.6x、6.9x和5.8x[4] - 2026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6,489百万人民币,增长率为23.1%[5] - 2026年资产总计预计达到9,993百万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了90.6%[5] - 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为0.91元,较2021年增长了214.3%[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宣告派发高股息,派息比例高达103.2%,股息率高达9.6%[3] - 公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7] - 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引用或修改[8] - 报告提醒投资者过往业绩不能代表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8] - 报告仅供高风险评级投资者使用,不构成特定客户特定证券的建议[9]
高成长与高股息兼具,配置性价比凸显
平安证券· 2024-03-2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3.02亿元,同比增长24.3%[1] - 归母净利润为9.74亿元,同比增长30.8%[1] - 公司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为9.55亿元,同比增长31.8%[3]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额将达到6727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约103.3%[8] - 2026年预计税后利润为1958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约99.8%[8] 股息派发 - 公司派发末期股息0.4元/股及特别股息0.1元/股,派息比例100%[2] - 未来3年派息比例不低于80%的业绩指引[2] 研究推荐 - 平安证券研究所强烈推荐公司股票投资[9]
绿城管理控股(0997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20:4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全年收入达到3302422千元,同比增长24.3%[2] - 2023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3607千元,同比增长30.8%[2]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955075千元,同比增长31.8%[2] - 2023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50元,同比增长31.6%[2] - 2023年合同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119.6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9%[2] - 2023年新拓代建项目合同总建筑面积为35.3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0%[2] - 2023年新拓代建项目代建费达到103.7亿元,同比增长20.5%[2] - 2023年收入为3302422千元,毛利为1722302千元,净利润为973607千元[3] - 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980697千元,每股盈利为0.50元[4] - 2023年总资产净值为2019782千元,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为4312364千元[5] 会计准则应用 - 本年度首次应用了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财务状况和披露没有重大影响[8][9][10] - 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明确了会计估计变动、会计政策变动和错误修正之间的区别[9] - 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缩窄了产生自单一交易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税项的确认范围[10]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市场,所有综合资产也位于中国[18][19][20] - 公司的主要经营分部包括商业代建、政府代建和其他服务[20][21][22] - 公司分部业绩表现良好,2023年实现总利润为1,106,023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40.3%[24] - 公司融资成本为5,493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下降20.5%[26]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主要为中国企业所得税,2023年为265,139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20.1%[29] - 公司乃注册为一间获豁免公司,无需缴纳开曼群岛税项[29] - 公司管理层对整个财政年度预测的年度所得税率为最佳估计,中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30] - 绿城建设管理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有15%的优惠税率[31] - 綠城熵裡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有15%的优惠税率[32] - 中国營運的附属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实际有效企业所得税税率为5%[33] - 2023年的除税前利润为1,177,408千元,稅前利潤按25%稅率计算的所得稅开支为294,352千元[34] 股东相关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40元,特别股息每股人民幣0.1元[35] - 公司建议向股东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0元和特别股息每股人民币0.10元,待股东大会批准后将于2024年7月15日或之前派发[43] 公司业务细节 - 公司代建业务持续增长,新拓代建项目合同总建筑面积达35.3百万平方米,政府、国有企业委托方及金融机构占比达74.7%[55] - 商业代建是公司最大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收入为2346.3百万元,占整体收入的71.0%[71] - 政府代建收入为788.5百万元,占整体收入的23.9%,基本持平[72] - 公司毛利达到1722.3百万元,毛利率为52.2%,与去年基本持平[75] - 商业代建毛利率为52.3%,与去年相比下降1.5个百分点[77] - 政府代建毛利率为45.2%,比去年提升4.4个百分点[78] - 其他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为82.2%,较高主要因为未取得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的项目实现收入[79] - 公司其他收入为155.8百万元,较去年下降6.3%,主要因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减少[80]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04.5百万元,较去年下降13.1%,主要因强化拓展人员绩效考核和项目获得成本的控制[82] - 公司行政开支为514.5百万元,较去年增长5.3%,主要因推进区域深耕战略增加了属地公司的管理人员储备[83] 财务状况 - 本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980.7百万元,同比增长33.4%[8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823.9百万元,周转率提升至15.1次[85] - 合同资产为人民币890.6百万元,同比增长55.2%[8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257.2百万元,同比增加7.2%[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4,133.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60.6百万元[88] - 公司已发行合共2,010,000,000股股份,总市值约为港币10,793.7百万元[89] - 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为人民币2,044.4百万元,流动比率为1.83倍[90] 公司治理及其他信息 - 公司员工数量为2,056名,男性占73.78%,女性占26.22%[101] - 公司已採納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103]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
绿城管理控股(0997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8 16:3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轻资产开发模式的先行者,连续荣获中国房地产TOP 10研究组颁发的殊荣[3] - 公司核心价值观为“品质、信任、效益、分享”,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主要业务包括商业代建、政府代建和其他服务等[4] 业务发展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代建项目已布局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123座主要城市[5] - 2022年,代建行业整体新拓面积首次突破1亿平方米,政府、国企、城投公司等委托方的代建机会增多[13] - 政府服务方面,各省级单位陆续出台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度,政府代建机会广阔且受政策扶持[14] - 国企服务方面,多轮集中供地结果显示,国企、地方城投拿地比例提升,需要专业的代建服务商帮助完成高质量开发目标[15] 财务表现 - 本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达到人民币1,549.0百万元,毛利达人民币806.2百万元,综合毛利率为52.0%,净利润达人民币473.6百万元[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代建市场份额连续七年保持20%以上[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代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13.6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4%[18] - 预计合同项目总可售货值达6303亿元,其中长三角经济圈项目占比32.3%[19] - 新拓代建项目合同总建筑面积达17.3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6%[21]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银行存款及现金人民币2,533.7百万元,流动比率为1.48倍[5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至人民币851.2百万元,主要原因是代收代付性质款项增加[44] - 合同资产增加至人民币593.2百万元,主要是与业务合作伙伴的商业代建项目合同资产增加[46]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已採納2020年股份獎勵計劃和2022年股份獎勵計劃[73] - 2020年股份獎勵計劃中,可供授出的股份獎勵數目为5,120,961股,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255%[75] - 2022年股份獎勵计划授出的股份獎勵应分三批歸屬,每批授出的股票獎勵的估计每股公平值分别为4.71港元、4.39港元、4.14港元和3.26港元、3.13港元、2.97港元[81] 其他信息 - 公司主要以人民币进行业务,承受较低外汇风险,但人民币及港元兑外币贬值或升值可能影响业绩[53] - 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致力于维持良好的企业治理常规及程序[62]
绿城管理控股(0997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7-31 20:4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12月12日在开曼群岛成立,2020年7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直接及最终控股公司为绿城中国[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业务为提供代建服务[8] - 公告日期为2023年7月31日[73] - 董事会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郭佳峰、张亚东;执行董事李军、王俊峰、林三九;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治洪、丁祖昱、陈仁君[73]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同期)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4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2.59亿元增长23.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8.0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35亿元增长27.0%[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4.6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66亿元增长26.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9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63亿元增长63.3%[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较2022年同期的0.19元增长26.3%[2] - 2023年上半年摊薄每股收益0.24元,较2022年同期的0.18元增长33.3%[2] - 2023年上半年商业代建收入1064837千元,2022年同期为764732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政府代建收入395187千元,2022年同期为381287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88985千元,2022年同期为112490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1549009千元,2022年同期为1258509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15.49009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2.58509亿人民币[16][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4.62148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65699亿人民币[16][18] - 2023年上半年商业代建外部收入10.64837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64732亿人民币[16][1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9.6939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1207亿人民币[2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5.2438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978万人民币[2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2722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610万人民币[22][2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31672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1132亿人民币[2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24元,2022年为0.19元[2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摊薄盈利为0.24元,2022年为0.18元[26] - 无形资产在收购日公平值为4.65717亿元,本期无形资产摊销为2910.8万元,去年同期为2425.6万元[27]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达15.49亿元,较上年同期12.585亿元增长23.1% [36] - 报告期内毛利达8.062亿元,较上年同期6.347亿元增长27.0% [36]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达52.0%,较上年同期50.4%提升1.6个百分点[36] - 报告期内业务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736亿元,较上年同期3.608亿元增长31.3% [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23.1%[46] - 2023年1 - 6月公司总收入1549009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3.1%,其中商业代建收入1064837千元,占比68.8%,增长39.2%;政府代建收入395187千元,占比25.5%,增长3.6%;其他服务收入88985千元,占比5.7%,减少20.9%[47] - 2023年1 - 6月服务成本742.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9.1%,主要因商业代建业务收入规模增长,人工及合作成本增加[49] - 2023年1 - 6月毛利806.2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27.0%,毛利率为52.0%,较2022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50] - 2023年1 - 6月其他收入96.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9.3%,主要因代建金融服务及金融资产股利收入增加[52] - 2023年1 - 6月其他亏损52.4百万元,主要因熵里公司股权收购代价估值增加、金融资产公平值下跌及汇兑损失[53] - 2023年1 - 6月行政开支229.3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1%,主要因股权激励计划费用分摊[54] - 2023年1 - 6月净利润462.1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6.4%;归属股东净利润473.6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1.3%[55] 资产负债情况(2023年6月30日与2022年12月31日对比)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44.3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58亿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第三方贷款账面价值为2.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1亿元,固定利率为每年6% [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01874亿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77116亿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2.16948亿元和1.89232亿元[29]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包括第三方贷款4.4亿元及应收利息2197.8万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4.21亿元和796.1万元,固定年利率介乎6%至15% [30] - 2023年6月30日代建服务合约资产为6.37261亿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5.93202亿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6.13751亿元和5.73892亿元[3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684.5万元,其他应付款项为8.94675亿元,应付工资为1.49267亿元[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851.2百万元,较2022年末增加3.3%,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由29天降至24天,周转率提升17%[56] - 2023年6月30日合同资产593.2百万元,较2022年末增加3.4%,主要因商业代建合作项目增加[5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1092.1百万元,较2022年末减少6.9%,主要因发放年终奖使应付职工薪酬减少[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不包括质押银行存款)为25.337亿元,流动比率为1.48倍,杠杆比率为1.0%[60] 代建业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1.136亿平方米,较2022年6月30日的0.943亿平方米增长20.4%[2] - 2023年上半年新拓代建项目合约总建筑面积1730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的1320万平方米增长30.6%[2] - 2023年上半年新拓代建项目代建费51.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40.6亿元增长26.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代建项目布局28个省、123座城市,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1.13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4%[39] - 主要经济区域合约项目预估总可售货值达6303亿元,占整体可售货值的76.6%[39] - 2023年上半年新拓代建项目合约总建筑面积17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30.6%,新拓代建项目代建费预估51.2亿元,同比增长约26.3%[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测算,政府类业务占比28.1%,国有企业委托项目占比30.5%,私营企业委托项目占比34.1%,金融机构委托项目占比7.3%[40] - 收入来自商业代建、政府代建及其他服务三类业务[46]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已宣派股息总额8.50661亿港元(相当于7.66361亿人民币),2022年为4.60391亿港元(相当于3.91595亿人民币)[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会决定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63] 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奖励数目为5120961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255%[69] - 2022年根据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的股份奖励所发行的股份总数除以2022年已发行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为2.685%[70] - 2022年年度报告日期,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奖励数目为1544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77%[70] - 2022年4月24日授出的股份奖励归属于2022年4月24日至2025年4月24日,2022年10月28日授出的股份奖励归属于2022年10月28日至2025年10月28日[71] - 2022年4月22日公司股份收市价为5.75港元,2022年10月27日收市价为4.80港元[71] - 根据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的股份奖励分三批归属,比例分别为30%、30%、40%[71] - 2022年4月24日授出股份,第一批每股公平值4.71港元,第二批4.39港元,第三批4.14港元[72] - 2022年10月28日授出股份,第一批每股公平值3.26港元,第二批3.13港元,第三批2.97港元[72]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2023年中期集团首次应用自2023年1月1日开始强制生效的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无重大影响[9]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0][11]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但会影响2023年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披露[13][14]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预计影响2023年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披露[13][14] 公司市场地位与行业预测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保持房地产轻资产开发领域第一,连续七年代建市场份额超20%[39] - 预测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期开发规模在10亿平方米左右,政府主导的保障房、租赁类物业新增供应占比超30%,金融机构涉房类投资占比提升至20%,国企央企主导剩余50%市场[44] - 中国代建行业渗透率预计达30%以上[45] 公司业务创新 - 公司推出面向B端客户的“M登山模型”,覆盖6大营地、23个服务动作[42]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492名员工,与2022年12月31日基本相同[62] 公司市值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20.1亿股股份,总市值约为123.15亿港元[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