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羚锐制药(600285)
icon
搜索文档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
2024-12-19 17:14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2024年拟授予限制性股票125万股,占总股本0.22%[1] - 拟授予激励对象9人,不包括独董、监事等[1][2] - 吴希振获授5万股,赵志军等7人各获15万股[1] - 激励对象获授累计未超总股本1%[1] - 有效期内激励计划涉及股票累计不超总股本10%[1]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19 17:14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2月19日召开,9名董事实际参会[1] 激励方案 - 会议审议通过向9名激励对象授予125万股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确定授予日为2024年12月19日[1] 议案审议 - 本议案此前已通过第九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2] - 关联董事吴希振等5人回避表决,表决结果为4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5票回避[2]
羚锐制药:监事会关于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4-12-19 17:14
激励计划 - 激励对象名单与《激励计划》规定相符[1] - 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1] - 授予条件已成就[2] 授予安排 - 监事会同意以2024年12月19日为授予日[2] - 向9名激励对象授予125万股限制性股票[2] - 授予价格为10.96元/股[2]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权益授予公告
2024-12-19 17:14
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2024年12月19日为授予日,向9人授予125万股限制性股票,价格10.96元/股[1][2][7][13] - 董事、副总经理吴希振获授5万股,占授予总数4.00%,占总股本0.009%[10] - 9名激励对象获授总数占公司总股本0.220%[10] 激励计划时间安排 - 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限售期12、24个月[7] - 两个解除限售期解除比例均为50%[9] 成本相关 - 激励成本合计约1422.50万元[16] - 2024 - 2026年成本摊销分别为34.14、1038.48、349.87万元[19] 合规情况 - 律所认为授予已取得必要批准与授权,符合规定[18] 影响评估 - 费用摊销对净利润有影响但不大,业绩提升将高于费用增加[17]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12-18 17:09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850人[4] - 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212,298,269股,占比37.6476%[4] - 公司9名董事、3名监事全部出席,董秘出席,财务总监及副总列席[6] 议案表决情况 -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A股同意票211,569,963,比例99.6569%[7] - 授权现金管理议案A股同意票209,988,763,比例98.9121%[8] - 变更经营范围等议案A股同意票211,544,863,比例99.6451%[9]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议案A股同意票86,031,865,比例97.3036%[9] - 员工持股计划议案A股同意票85,720,274,比例98.7578%[11] - 5%以下股东对续聘议案同意票83,755,674,比例99.1379%[13] 会议结果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及表决程序合规,结果合法有效[15]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
2024-12-18 17:09
员工持股计划基本信息 - 参与员工不超189人,董监高4人认购上限490,501股占比25.07%,中层及骨干185人认购上限1,465,824股占比74.93%[26] - 资金总额不超21,441,322元,每份1元[9] - 拟使用已回购股份1,956,325股,占公司总股本0.34%[10] - 受让标的股票价格为10.96元/股[10] - 存续期不超48个月,可提前或延长终止[11][35] - 标的股票权益分两期解锁,每期解锁比例50%[11] 资金与股份情况 - 2021年公司回购股份19,086,325股,占总股本3.36%,回购均价9.67元/股,使用资金18,447.28万元[30] - 截至计划草案公告日,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3,206,325股[30] 业绩目标 - 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以2023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不低于32%[38] - 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以2023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不低于45%[38] 解锁条件 - 非核心业务骨干80分(含)以上个人层面解除限售系数为100%[39] - 非核心业务骨干60(含) - 80分个人层面解除限售系数为80%[39] - 非核心业务骨干60分以下个人层面解除限售系数为0%[39] - 核心业务骨干业绩达成率80%(含)及以上个人层面解除限售系数为100%[40] - 核心业务骨干业绩达成率60%(含) - 80%个人层面解除限售系数为80%[40] - 核心业务骨干业绩达成率60%以下个人层面解除限售系数为0[40] 管理与决策 - 员工持股计划变更需经出席持有人会议的持有人所持2/3以上份额同意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44] - 召开持有人会议管理委员会应提前3日发出会议通知[51] - 单独或合计持有本次员工持股计划20%以上份额的持有人可在持有人会议召开前2日向管理委员会提交临时提案[53] - 单独或合计持有本次员工持股计划30%以上份额的持有人可提议召开持有人会议[53] - 管理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设主任1人,委员任期为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55] - 管理委员会不定期会议需提前3日通知委员,临时会议提议后主任应5日内召集[56] - 管理委员会会议应有过半数委员出席,决议须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56] 实施流程 - 董事会拟定草案,审议通过后2个交易日内公告相关内容[71] - 股东大会审议员工持股计划,须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半数以上通过[71] - 公司将标的股票过户至计划名下2个交易日内,披露相关情况[72] 其他规定 - 公司全部有效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票总数累计不超公司股本总额的10%[10] - 任一持有人持有的员工持股计划份额对应标的股票数量不超公司股本总额的1%[10] -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需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6] - 资金来源为员工合法薪酬、自筹资金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9] - 员工持股计划不得在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重大事件决策至披露等期间买卖股票[36][37] - 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宜,授权有效期至计划实施完毕[58] -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届满或提前终止,管理委员会需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清算并分配[61] -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资产包括公司股票权益、现金存款和利息、其他投资资产[60] -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法定锁定期及未符合解锁条件前,持有人不得要求权益分配[61] -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应按规定比例计提并支付交易手续费、印花税等[62]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内,持有人份额一般不得转让、抵押等[63] - 持有人职务变更仍任职等情形,所持权益不变更[63] - 持有人违规、离职等情形,已解锁部分归持有人,未解锁部分公司按原始出资返还[63] - 公司融资时,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及资金解决方案由管理委员会审议,提交持有人会议通过[68] - 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控股股东等不构成一致行动关系[74] - 员工持股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78] - 员工持股计划解释权属于公司董事会[78]
羚锐制药:关于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4-12-18 17:09
股东大会安排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于11月29日发布,股权登记日为11月30日[5] - 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为12月18日9∶15 - 15∶00[5] 议案通过要求 - 议案3、4、5、6需经2/3以上通过,其余议案需经1/2以上通过[7]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
2024-12-18 17:09
激励计划 - 2024年11月29日审议通过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 - 2024年11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相关公告[1] 内幕核查 - 核查对象为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自查期为2024年5月30日至11月29日[2] - 自查期3名非董高核查对象买卖股票,未利用内幕信息[3][4] 信息管理 - 公司有信息披露及内幕信息管理制度,策划中采取保密措施[5] - 披露前未泄密,核查对象无内幕交易情形[5]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关于大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4-12-17 16:19
股东持股与质押 - 羚锐集团持股121,817,898股,占总股本21.48%[2] - 本次解除质押14,600,000股,占集团持股11.99%[3] - 解除质押后集团累计质押34,694,148股,占总股本6.12%[2] 其他信息 - 解除质押时间为2024年12月16日[3] - 集团本次解质股份暂无后续质押计划[5]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监事会关于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的公告
2024-12-10 16:35
激励计划进展 - 公司2024年11月29日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等议案[1] - 激励对象名单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9日内部公示[1] 激励对象核查 - 监事会核查拟激励对象信息资料[2] - 激励对象符合任职资格,情况属实[3] - 激励对象为公告时在任董事、高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