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锐制药(600285)

搜索文档
 中药板块2025H1总结:业绩短期承压,静待需求回暖
 中泰证券· 2025-09-02 17:01
 行业投资评级 - 中药Ⅱ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中药板块2025H1业绩短期承压但环比小幅改善 行业景气度正逐渐修复[7][10] - 预计2025H2成本端压力缓解 毛利率有望向上修复[7][13] - OTC需求偏弱但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 零售药店渠道变革倒推行业整合[7][30] - 看好业绩稳健高分红的OTC龙头及创新管线前瞻布局的中药创新药企业[7]   行业基本状况 - 行业上市公司数量69家 总市值9,665.10亿元 流通市值9,399.20亿元[2] - 重点覆盖公司包括华润三九(买入)、东阿阿胶(买入)、康缘药业(未覆盖)、以岭药业(未覆盖)[4]   2025H1财务表现 - 总营收1,729亿元 同比下降4.95%[7][10][11] - 扣非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下降9.31%[7][10][11] - 经营性现金流169.6亿元 同比上升30.77%[7][10][11] - 毛利率42.05% 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7][10][11] - 扣非净利率11.04% 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7][10][11] - 单二季度扣非净利润80.77亿元 同比下降13.9% 环比下降31.0%[11]   成本与毛利率分析 - 中药材价格2024年中以来持平震荡 2025年5月起明显下降[7][13] - 板块毛利率中位数53.7% 较2024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13] - 预计高价药材消化完毕后 2025H2成本压力将缓解[7][13]   费用端表现 - 期间费用率中位数44.5% 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7][15] - 销售费用率中位数31.6%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7][15] - 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 部分企业通过营销新模式实现费用控制[15]   运营效率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总收入比率48.8%[7][17] - 存货/总资产比率12.3%[7][17] - 经营性净现金流/营业收入指标2025H1同比小幅改善[7][17] - 合同负债+收入增速自2024年转负 25H1降幅扩大反映终端需求偏弱[17]   研发投入情况 - 研发费用率中位数约3% 2023年以来保持平稳[24][25] - 头部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10% 包括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等[24][25]   OTC细分领域表现 - 22家OTC企业25Q2营收中位数增速-7.6% 扣非净利润中位数增速-19.7%[7][26] - 2025H1实体药店零售规模2,961亿元 同比下降2.2%[7][27] - 呼吸系统中成药降幅显著:感冒用药(-12.7%)、清热解毒用药(-24.6%)、止咳祛痰平喘用药(-31.4%)[29] - 消化系统用药(-1.4%)和心血管疾病用药(-4.9%)需求相对稳定[29]   市场竞争格局 - 呼吸系统中成药占零售端28.44%份额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占14.32%[30] - 头部OTC品牌集中度提升:感冒灵颗粒份额从22.79%(2024)升至24.34%(2025Q1)[7][30][31] - 健胃消食片份额从8.35%(2024)升至9.62%(2025Q1)[7][30][32]   投资建议方向 - 业绩稳健高分红的OTC龙头:云南白药、羚锐制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7] - 主业底部向上且创新管线布局的企业: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等[7]
 羚锐制药(600285):业绩符合预期,看好银谷新动能
 浙商证券· 2025-08-25 20: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99亿元(同比+10.14%) 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14.85%) 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12.28%) [7] - 单Q2营收10.78亿元(同比+8.17%) 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15.68%) 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12.20%) [7] - 毛利率81.33%(同比+5.29pct) 扣非归母净利率21.08%(同比+0.40pct)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42/9.46/10.58亿元 同比增长16.53%/12.41%/11.82% [7]   业务发展亮点 - 完成银谷制药90%股权收购 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9877.70万元 净利润1322.60万元 [7] - 银谷制药1类创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获批 拓展感冒症状治疗领域 [7] - 聚焦骨科/呼吸系统/皮肤疾病领域 加强学术论文发布与循证医学证据建设 [7] - 通过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开展科普短视频和场景化体验分享 提升品牌知名度 [7]   运营效率提升 - 销售费用率47.37%(同比+2.52pct) 主因核心产品推广及银谷制药并表 [7] - 管理费用率5.08%(同比+0.69pct) 主因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增加 [7] - 研发费用率3.00%(同比+0.52pct) [7] - 智能化改造与技术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7]   财务预测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036.83/4479.76/4933.56亿元 同比增长15.31%/10.97%/10.13% [7] - 预计每股收益1.48/1.67/1.87元 对应PE15.95x/14.19x/12.69x [7] - ROE预计26.23%/27.27%/28.35% 毛利率预计77.65%/77.85%/78.40% [8]
 羚锐制药(600285)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863.4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16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23.68元 单日下跌1.82% [1] - 换手率3.01% 成交量17.03万手 成交金额4.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63.47万元 占成交额4.6%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200.06万元(占比2.96%) 大单净流入3063.53万元(占比7.57%)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净流出1723.79万元 占成交额4.26% [1] - 小单净流出3587.26万元 占成交额8.86% [1]   2025年中报财务业绩 - 营业总收入20.99亿元 同比增长10.14% [1] - 归属净利润4.74亿元 同比增长14.85% [1] - 扣非净利润4.42亿元 同比增长12.28%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0.980 速动比率0.808 [1] - 资产负债率44.36%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9年 位于信阳市 从事医药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56711.5486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56711.5486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熊伟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14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87条 专利信息250条 [2] - 行政许可355个 [2]
 羚锐制药20250821
 2025-08-21 23:05
 **羚锐制药 2025 年上半年度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1 公司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     - 上半年营收 20.99 亿元(+10.14%),归母净利润 4.74 亿元(+14.85%),扣非净利润 4.42 亿元(+12.28%)[2][3]     - Q2 营收 10.78 亿元(+8.17%),归母净利润 2.58 亿元(+15.68%)[2][3]     - 银谷制药并表收入 9,877.70 万元,净利润 1,322.6 万元(3-6 月)[2][3]    - **费用率**     - 销售费用率 47.37%(同比+2.52pct),Q2 达 48.55%(+4.34pct),主因 OTC 渠道及重点产品(参芪降糖胶囊、芬太尼透皮贴剂等)投入增加[2][5]     - 研发费用率 3%(同比略增),管理费用因并购银谷制药中介支出上升[5]    - **现金流与库存**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增速高于营收,主因费用支出周期差异,渠道库存保持 1-1.5 个月正常水平[23]    ---   **2 核心产品表现** - **贴膏剂业务**     - 通络驱痛膏上半年增长约 20%,两只老虎盒装产品恢复增长(下半年目标两位数增长)[6]     - 儿科舒肤贴膏增长,退热贴大幅下滑[6]    - **芬太尼透皮贴剂**     - 上半年收入增长约 20%,全年目标过亿,通过学术推广扩大基层医疗机构覆盖[8][9]    - **口服药**     - 整体收入略降:培元通脑胶囊、丹蒌通督片因核心区域下滑销量个位数下降,参芪降糖胶囊 Q2 收入下降[10]     - 神经健康胶囊销量快速增长(5 月起迅猛增长)[10]    - **鼻喷雾剂**     - 并表后收入约 0.7 亿元(含必立停、金耳利),同比快速增长[6][11]    ---   **3 银谷制药整合进展** - **业务协同**     - 金尔力牌鲑降钙素鼻喷雾剂收入约 0.5 亿元,苯环硅橡胶收入 0.2 亿元(3-6 月)[11]     - OTC 渠道试点赋能,计划扩大样板市场覆盖[11][19]    - **研发调整**     - 银谷制药已剥离在研项目,后续研发方向由公司整体战略决定[19]    - **商誉与目标**     - 2025 年利润目标 5,000 万元,无商誉减值预期[28][33]    ---   **4 生产与运营优化** - **智能制造**     - 产线智能化升级降低能耗,信阳智能化物流仓储项目启动[13]     - 自动包装机防差错系统提升效率,条码技术优化库存管理[13]    - **信息化建设**     - SAP OA 系统升级,数据看板实时监控市场动态[14]    ---   **5 品牌与营销策略** - **品牌建设**     - 主品牌“羚锐”带动子品牌(两只老虎、小羚羊),线上(抖音、小红书)线下联动强化渗透[15]     - 两只老虎、小宁阳产品获行业奖项[15]    - **渠道拓展**     - OTC、基层医疗、临床三渠道协同,数字化平台提升精准营销[16]     - 零售市场重点推进毕立青产品覆盖[24]    ---   **6 长期战略与风险** - **发展战略**     - 聚焦骨科、儿科领域,优化产品结构,外延并购构建第二增长曲线[18][22]     - 2025 年内生收入目标 10%,扣非净利润增速近 10%[18]    - **风险应对**     - 中药材价格波动:通过库存对冲,目前价格压力较小[29][31]     - 毛利率波动:受产品结构影响,成本控制改善但难预测[26][35]    ---   **7 其他要点** - **外延并购**:短期无大型并购计划,侧重仿制药立项与中药持有人转让[22]   - **毕立汀鼻喷雾剂**:新增感冒适应症,目标 10 亿级峰值收入,明年医保谈判推进[36]   - **销售费用率**:银谷并表推升费用率,未来通过收入增长优化[20]    (注:未提及部分如儿童适应症进度、合同处理等暂未披露明确信息[35][36])
 羚锐制药(600285)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1 09:0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0.99亿元,同比增长10.14%,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4.8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8.17%,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15.68% [1] - 毛利率81.33%,同比增长6.95%,净利率22.67%,同比增长4.59% [1] - 每股收益0.84元,同比增长14.2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3元,同比增长22.37%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0.97亿元,占营收比52.25%,同比增长7.55% [1]   财务项目变动 - 货币资金变动幅度-56.66%,原因:支付收购银谷制药股权款 [2] - 应收款项增长54.40%,原因:医药流通业务收入增长及合并银谷制药应收账款 [2] - 应收款项融资增长412.51%,原因:期末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2] - 短期借款增长1272.41%,原因:票据贴现借款增加 [2] - 研发费用增长33.63%,原因:加大研发投入 [2] - 无形资产增长69.64%,原因:收购银谷制药 [2] - 在建工程下降87.26%,原因:在建工程完工转固 [2]   基金持仓 - 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混合A持有869.22万股,新进十大股东 [4] - 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混合A持有827.78万股,增仓 [4] - 前海开源国家比较优势混合A持有739.96万股,增仓 [4] - 广发稳健回报混合A持有570.68万股,减仓 [4] - 易方达现代服务业混合持有136.62万股,持仓不变 [4]   投资活动与商业模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52.47%,原因:收购银谷制药股权 [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72.36%,原因:票据贴现借款增加 [5] - 公司2024年ROIC为23.16%,资本回报率极强 [5] - 公司近10年中位数ROIC为13.95%,2015年最低为6.9% [5] - 公司商业模式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5]
 羚锐制药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1 06: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0.99亿元,同比增长10.14%,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4.8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8.17%,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15.68% [1]   - 毛利率81.33%,同比增长6.95%,净利率22.67%,同比增长4.59% [1]   - 每股收益0.84元,同比增长14.2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3元,同比增长22.37% [1]   - 三费占营收比52.25%,同比增长7.55%,主要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0.97亿元 [1]     财务指标变动   - 货币资金5.32亿元,同比下降26.77%,主要因支付收购银谷制药股权款 [1][3]   - 应收账款4.93亿元,同比增长58.59%,因医药流通业务收入增长及合并银谷制药应收账款 [1][3]   - 有息负债4.6亿元,同比增长2222.42%,因票据贴现借款增加 [1][3]   - 无形资产同比增长69.64%,商誉增加,均因收购银谷制药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63%,因加大研发投入 [3]     资本回报与商业模式   - 2024年ROIC为23.16%,资本回报率极强,净利率20.64% [4]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13.95%,2015年最低为6.9% [4]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需关注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4]     基金持仓与市场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8.37亿元,每股收益均值1.48元 [5]   - 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混合A持有869.22万股,为最大持仓基金,规模44.7亿元 [6]   - 易方达基金王元春持有该公司,擅长挖掘成长股,现任基金总规模8.93亿元 [5]
 羚锐制药: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85%
 证券日报· 2025-08-20 16:05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9,205,515.81元,同比增长10.1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4,385,806.53元,同比增长14.85% [2]     业绩增长   -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2]
 羚锐制药(600285):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业绩稳健增长,银谷并表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开源证券· 2025-08-20 15:3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3]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营收20.99亿元(同比+10.14%),归母净利润4.74亿元(+14.85%),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12.28%)[3]   - 2025Q2营收10.78亿元(+8.17%),归母净利润2.58亿元(+15.68%),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12.20%)[3]   - 2025H1毛利率为81.33%(+5.29pct),净利率为22.67%(+0.99pct)[3]   - 销售费用率为47.37%(+2.52pct),管理费用率为5.08%(+0.69pct),研发费用率为3.00%(+0.53pct)[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1/9.55/10.69亿元,EPS为1.47/1.68/1.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8/13.8/12.3倍[3]     外延并购与第二增长曲线   - 完成对银谷制药90%股权的收购,推动外用制剂领域布局[4]   - 银谷制药纳入合并报表后实现营业收入0.99亿元,净利润0.13亿元[4]     研发与品牌提升   - 银谷制药1类创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获批,拓宽治疗领域[5]   - 加快仿制药商业化进程,强化循证医学证据和学术领域工作[5]     财务数据摘要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为41.14亿元(+17.5%),2026E为45.83亿元(+11.4%),2027E为50.79亿元(+10.8%)[7]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31亿元(+15.0%),2026E为9.55亿元(+14.9%),2027E为10.69亿元(+12.0%)[7]   - 2025E毛利率为75.8%,净利率为20.2%,ROE为24.5%[7]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为13.7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为-0.99亿元[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3.17元,总市值131.40亿元[1]   - 2025E P/E为15.8倍,2026E为13.8倍,2027E为12.3倍[7]   - 2025E P/B为3.9倍,2026E为3.3倍,2027E为2.9倍[7]
 国金证券给予羚锐制药买入评级:银谷整合推进中,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4:10
 公司评级与价格 - 国金证券给予羚锐制药买入评级 最新股价23.25元 [2]   战略收购 - 公司收购银谷制药 预计为长期发展提供新动能 [2]   产品管线拓展 - 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 销售增长空间有望扩大 [2]
 截至8月20日,养老金二季度共现身32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第一财经· 2025-08-20 08:51
 养老金持股情况 - 8月20日养老金现身9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1 09亿股 合计持股市值达19 92亿元 [1] - 海油发展 蓝晓科技 华峰铝业持股数量居前 养老金分别持有0 52亿股 0 21亿股 0 10亿股 [1] - 从持股市值看 蓝晓科技 海油发展 羚锐制药排名居前 持股市值分别为10 46亿元 2 13亿元 1 97亿元 [1]   二季度养老金整体持仓 - 截至8月20日养老金二季度共现身32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2 86亿股 合计持股市值达68 9亿元 [1] - 6只个股持股数量超千万 海油发展 宏发股份 深圳机场持股数量居前 分别持有0 52亿股 0 28亿股 0 24亿股 [1]   行业分布特征 - 养老金持股主要集中在化工 机械 电气设备行业 分别有4只 3只 3只个股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