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资源(600392)

搜索文档
盛和资源: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05-17 18:54
证券代码:600392 证券简称:盛和资源 公告编号:2024-023 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本次会议是否有否决议案:无 一、 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一) 股东大会召开的时间:2024 年 5 月 17 日 (二) 股东大会召开的地点:成都市高新区盛和一路 66 号城南天府 7 楼(公司 会议室) (四) 表决方式是否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大会主持情况等。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次会议由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召集,公司董事长颜世强先生主持本次会议。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本次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程序以 及表决方式和表决程序均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五) 公司董事、监事和董事会秘书的出席情况 1、 公司在任董事 11 人,出席 11 人; 2、 公司在任监事 3 人,出席 3 人; 3、 董事会秘书郭晓雷先生出席本次会议,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列席本次会议。 (三)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和恢复表决权的优先股股东及 ...
盛和资源:北京金杜(成都)律师事务所关于盛和资源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4-05-17 18:52
股东大会情况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17日召开[3] - 出席会议股东及代理人24名,代表458,997,168股,占26.1861%[7] 议案表决结果 - 《2023年相关议案》赞成458,905,168股,占99.9799%[8] - 《2024年某议案》赞成399,616,110股,占98.0602%[12] - 《某议案》赞成449,421,410股,占97.9137%[17] 合法性认定 - 律师认为本次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合法有效[18]
盛和资源: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2024-05-10 17:34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77亿元,较2022年度增加6.68%[17][20][66]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33亿元,较2022年度减少79.12%[17][20][66] - 2023年营业成本171.01亿元,同比增加18.30%;管理费用2.18亿元,同比减少34.03%[66] - 2023年其他收益12140.71万元,同比增加118.66%;投资收益6560.79万元,同比减少31.34%[66] - 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5631.24万元,同比增加126.06%;资产减值损失10942.67万元,同比增加248.85%[67] - 2023年所得税费用6212.32万元,同比减少77.66%[67] - 2023年末合并资产总额153.25亿元,较年初减少1.38%;合并负债总额55.63亿元,较年初增加0.72%[68] - 2023年应收款项融资4.39亿元,较年初减少49.37%;其他应收款9043.76万元,较年初减少49.80%[68] - 2023年其他流动资产4.87亿元,较年初增加117.49%;固定资产9.71亿元,较年初增加30.94%[68] - 2023年度公司合并现金流量净额为 -6.2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1亿元,同比减少净流入1.2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7.91亿元,同比增加净流出9032.79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37亿元,同比减少净流入6.96亿元[70] - 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2737733.12元,基本每股收益0.19元,母公司报表净利润501033083.59元[73] 未来展望 - 2024年公司董事会以提质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ESG治理能力提升[40]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加强维护公共关系,与监管部门沟通交流[41]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维护市值,与投资者保持沟通[4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盛和资源新加坡第一期认购VML增发股份占9.99%,金额约590万澳元,价格0.01澳元/股[26] - 盛和资源新加坡第二期认购VML增发股份占8.2%,金额约890万澳元,价格0.015澳元/股[26][27] - 第二期股份认购完成后,盛和资源新加坡将持有VML公司18.2%的股权[27] - 盛和资源新加坡以最多150万美元收购Kisaki Mining Ltd 50%股份[27] - 乐山盛和以117万元对价购买银河稀土全部股权[63]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公司拟为合并范围内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45亿元担保[92] - 预计2024年度公司薪酬结构包含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超额完成业绩目标另行发放超额奖励[88]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14:00[9]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地点为成都市高新区盛和一路66号城南天府7楼公司会议室[9] - 本次股东大会采用网络投票与现场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召开[6][9]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需审议10项议案并听取2023年度独立董事工作情况的述职报告[9][16] 子公司情况 - 2023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31户,较上年增加2户[63] - 乐山盛和稀土2023年资产总额492401.64万元,负债总额100985.11万元,净利润18340.98万元[96] - 赣州晨光稀土2023年资产总额594067.15万元,负债总额355421.25万元,净利润829.26万元[101] - 盛和锆钛(海南)2023年资产总额152474.33万元,负债总额25247.87万元,净利润566.44万元[105] - 2023年盛和资源(海南)公司资产总额137930.09万元,负债总额57626.09万元,资产净额80304.01万元,营业收入431045.02万元,净利润17724.88万元[108] 审计相关 - 审计委员会同意续聘信永中和为公司2023年度财务和内部控制的审计机构[27][144][164][184] - 公司2024年度审计费用296万元,其中财务审计费用226万元,内部控制审计费用70万元[123] 业务预计 - 2023年采购原料、半成品及商品预计金额215850.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125051.34万元[76] - 2023年受托加工预计金额3100.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2439.23万元[76] - 2023年销售原料、半成品及商品预计金额116000.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44208.43万元[77] - 2023年委托加工预计金额10000.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8190.70万元[77] - 2024年采购原料、半成品及商品预计金额157600.00万元,占同类业务比例9.35%[78] - 2024年受托加工预计金额18000.00万元,占同类业务比例1.01%[78] - 2024年销售原料、半成品及商品预计金额37000.00万元,占同类业务比例2.08%[78] 薪酬情况 - 2024年董事长颜世强薪酬为0万元,副董事长黄平薪酬90 - 150万元/年,董事兼总经理王晓晖薪酬105 - 150万元/年[89] - 2024年未担任管理职务的非独立董事薪酬为0万元,独立董事薪酬10万元/年[89] - 2024年监事会主席曾明薪酬56.7 - 81万元/年,职工代表监事钟华薪酬12 - 15万元/年[89]
盛和资源: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2024-05-08 17:37
业绩情况 - 2024年一季度亏损2亿多[4] - 一季度毛利率0.1%,净利率 -7.84%[7] - 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 -4.02亿元[8] 市场与展望 - 2023年稀土供应增幅大,2024年增速或放缓[2] - 4月以来稀土价格回升,利于公司经营[4] 产能与产量 - 上半年主要产品产量预计同比提升[4] - 稀土产能利用率饱和,锆钛选矿产能爬坡[3]
盛和资源(600392) - 盛和资源2024年4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4-30 18:17
公司概况 - 盛和资源是一家负责任的关键原材料国际化供应商,围绕稀土产业链、锆钛独居石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产业链三个业务方向发展[8] - 公司在海外项目上积累了成功经验,能够把国外资源和国内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稳定的负责任的关键原材料供应链[8] 稀土业务 - 2023年稀土价格震荡下行主要是短期供需错配影响,预期2024年稀土供应增速会有所放缓,而稀土整体需求会持续增长,供需格局有望向好发展[2][3] - 公司在稀土废料回收领域一直走在行业前列,有先发优势,未来将进一步扩展稀土废料回收领域的发展[5] 锆钛业务 - 连云港锆钛矿选矿厂的产能在逐步释放,核准产能为年处理锆钛原料150万吨,在达到满产状态下,锆英砂产量预计可达10万吨以上,钛矿可达几十万吨,独居石约2万吨[6][7] - 连云港工厂目前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核心困难有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和原材料来源分散等[7] 重点项目进展 - PEAK公司的Ngualla稀土矿项目获得采矿许可证,公司将购买100%稀土精矿、至少50%的中间稀土产品或最终分离的稀土氧化物等,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建成投产[4] - 公司在江西有一家稀土废料回收工厂,拥有约10000吨稀土废料的处理能力,年产稀土氧化物接近3000吨,正在建设"年产3300吨稀土氧化物项目"[5] 财务情况 - 公司目前在手资金较为充裕,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能够很好地支撑公司的建设和投资项目[9]
Q1稀土跌价导致亏损,静待底部反转
广发证券· 2024-04-30 14:32
业绩总结 - 公司24Q1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降378.59%[1] - 公司24Q1稀土氧化镨钕、镝、铽价格环比下降,分别降幅为42.5%、54.1%、13.7%[1] - 公司24Q1加工类业务产量同比增长,稀土氧化物产量增长75.38%[1] - 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0.23/0.34/0.42元/股,对应PE分别为46.2/30.4/24.7倍[1] 未来展望 - 公司24-26年预计EPS分别为0.23/0.34/0.42元/股,对应PE分别为46.2/30.4/24.7倍[1] - 公司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将达到1373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249.2%[2] - 公司24年营业利润预计将反弹至524百万元,增长16%[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金属新材料行业研究小组成员包括宫帅、李莎、王乐、陈琪玮和黄士菡[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广发证券对公司的评级分为买入、增持、持有和卖出四种,根据预期未来12个月内股价表现的不同进行评级[5] 其他新策略 - 广发证券提醒客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15] - 公司表示可能会发布与本报告不一致的报告,研究人员观点不代表广发证券立场[16]
盛和资源(60039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3: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为600392,公司简称为盛和资源[1]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人民币0.50元(含税)的现金红利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包括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到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成新大件路289号1001室[11]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盛和一路66号城南天府7楼,邮政编码为610041[12] 财务数据 - 2023年度公司每股收益0.1898元/股,较2022年度0.9091元/股,下降79.12%[13]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018,779,388.72元,较2022年末下降2.46%[1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770,462,352.86元,较第三季度有所增长[15] - 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787,744.67万元,同比增长6.68%[20]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33,273.77万元,同比减少79.12%[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7,744.67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6.68%;营业利润45,190.02万元,与上年同比减少7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273.77万元,与上年同比减少79.12%[28] 发展战略与创新 - 公司制定了《2023-2025年发展规划》,目标是成为全球重要的绿色低碳和智能电驱关键原材料国际化供应商[20] - 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多项成果,新增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21] - 公司加强内控管理,优化管理体系,推动信息化系统建设与优化工作[21] - 公司优化了绩效考核制度,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兼顾经营性现金流、企业运营能力等指标[21]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持续加大投资和研发投入,通过设备改造、工艺升级,降低能源、辅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21] - 公司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公益捐赠500余万元[21] - 公司在2023年实际发电221.97万度,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为1,265.9吨[160] - 公司捐赠总投入18万元,其中资金投入18万元,用于社会公益活动[162] - 公司投入483.91万元用于扶贫及乡村振兴项目,支持当地教育和参与助残活动[164] 关联交易与风险 - 公司与四川和地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域潇西骏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等进行采购、销售、委托加工等关联交易,涉及金额较大[198] - 公司董事杨振海先生担任中稀(凉山)稀土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公司与中稀(凉山)稀土有限公司及其下属控股子公司之间进行采购、销售等关联交易[199] - 公司与四川和地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域潇西骏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等进行采购、销售、委托加工等关联交易,涉及金额较大[200]
盛和资源(600392) - 2023 Q4 - 年度财报(更正)
2024-04-30 13:52
生产数据更正 - 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主要涉及稀土精矿(含独居石)的生产量及增减数据[1] - 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锆英砂、钛精矿等主要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和库存量数据有所调整[1] 经营业绩不受影响 - 公司强调更正内容不会对2023年年度的经营业绩造成影响,其他报告内容保持不变[2]
盛和资源(600392)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16:56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885,986,957.22元,同比下降39.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570,282.47元,同比下降378.5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2,788,064.12元,同比下降168.38%[1] - 2024年第一季度总资产为14,407,923,863.53元,较上年末下降5.99%[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金额为6,141,327.38元[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稀土氧化物生产量为4598.59吨,同比增长75.38%[1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稀土盐类生产量为7766.39吨,同比下降59.93%[1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稀土稀有金属生产量为5432.51吨,同比增长35.40%[1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锆英砂生产量为5250.55吨,同比下降41.99%[1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钛矿(含金红石)生产量为8130.01吨,同比下降68.20%[1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显示,流动资产合计9,170,780,451.12元,非流动资产合计5,237,143,412.41元,资产总计为14,407,923,863.53元[13]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8.8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40.0%[16] - 营业总成本为29.65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31.5%[16] - 公司营业利润为亏损25.97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405.3%[16] - 净利润为亏损22.6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354.5%[16] - 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81.20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280.2%[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亏损40.28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167.9%[19]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持有股份最多,为246,382,218股[8] - 公司股东黄平持有公司股份45,276,285股,通过信用担保账户持有公司股份50,994,809股[9] - 公司股东四川巨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83,938,632股,通过信用担保账户持有公司股份820,000股[9]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7,669,922股,占比0.44%[1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实中证稀土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6,619,992股,占比0.38%[11] 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土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土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销售毛利率降低[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和预付账款余额增加[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10,778,87.22元,较上期38,455,264.47元增长6.78%[20]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82,128,049.86元,较上期12,850,000.00元增长1314.68%[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64,844,761.90元,较上期1,087,125,095.61元增长43.97%[20]
受益稀土价格上涨,Q4归母净利润环比增135%
广发证券· 2024-04-28 09:32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Q4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35%,实现营收47.70亿元,同比增长22.98%[1] - 公司在2026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将达到360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70%[2] - 公司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将增长8.5%,营业利润增长19.4%[2] 产品和技术 - Q4氧化镨钕、镝、铽价格环比上涨,氧化镨钕均价49.04万元/吨,环比增长1.0%[1] - 公司23年稀土氧化物产量同比增长56%,销量同比增长64%;稀土金属产量同比增长43%,销量同比增长55%[1] 其他 - 本报告的分析结论和研究观点反映了研究人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证券的立场[10] - 广发证券的报酬标准取决于研究质量、客户评价和工作量等因素,部分来源于投资银行类业务的经营收入[12] - 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报告内容[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