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伊利股份(600887)
icon
搜索文档
伊利股份营收降8.2%扣非降40%研发增2.3% 潘刚薪酬加分红3.7亿日均进账101万
长江商报· 2025-05-30 07: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7.80亿元,同比下降8.24% [4] - 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下降18.94% [4] - 扣非净利润60.11亿元,同比下降40.04%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 [9]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下降17.71% [9]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9] 行业对比 - 蒙牛乳业2024年收入886.75亿元,同比下降10.09%,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97.83% [6] - 光明乳业2024年营业收入242.78亿元,同比下降8.33%,归母净利润7.22亿元,同比下降25.36% [6] - 公司持续位居中国乳业第一、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 [6] 财务指标 - 2024年整体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 [9] - 经营现金流净额217.4亿元,同比增长18.86% [9] - 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77.1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91.29% [16] 费用与研发 - 2024年销售费用219.82亿元,同比下降2.61% [6] - 管理费用44.65亿元,同比下降13.37% [6] - 研发费用8.70亿元,同比增长2.33% [7] - 全球设立15个创新中心,专利申请总数位居世界乳业十强第二 [7][8] 高管薪酬与分红 - 潘刚2024年薪酬1974.22万元,同比下降9.4%,占董监高薪酬总额54% [11][12] - 2020-2024年潘刚薪酬合计1.12亿元 [14] - 潘刚持有2.87亿股,个人分红金额3.5亿元 [17] - 2024年潘刚薪酬和分红总额约3.7亿元,日均超101万元 [3][18] 市场环境与公司策略 - 业绩下滑主因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低迷、原奶供需不平衡 [4] - 公司通过敏捷应对行业变化、提升费用使用效率稳定业绩 [6] - 未来需优化供应链管理及提升盈利能力应对复杂市场环境 [9]
赛罕海关助力辖区婴幼儿配方奶粉首次出口香港
内蒙古日报· 2025-05-30 00:00
公司动态 - 内蒙古金泽伊利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1吨婴幼儿配方奶粉首次出口中国香港 [1] - 公司总经理表示香港对婴配奶粉检测标准严格且准入流程复杂,对首次出口存在担忧 [3] - 赛罕海关提供"一品一策"精准帮扶,帮助企业应对配方注册、检测标准和包装标签方面的要求 [3] - 海关搭建"5+2"预约查检机制,对出口乳制品实施优先查检、优先出证、优先放行 [3] - 多项便利化举措使通关时间压缩近20% [3] 行业政策与支持 - 赛罕海关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 [3] - 海关畅通属地查检"乳品绿色通道",优化监管服务 [3] - 赛罕海关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搭建关企沟通桥梁,助力企业"走出去" [3] 市场拓展 - 此次出口标志着呼和浩特市生产的婴配奶粉首次进入香港市场 [1] - 企业迫切希望打开香港市场,海关支持为其抢占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3]
伊利股份: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26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1.22元(含税),以总股本6,325,360,667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7.72亿元 [1] - 差异化分红送转不适用 [1]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实施日期为2025年6月6日 [1] 分配对象及实施办法 - 分派对象为股权登记日(2025年6月5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1] - 现金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办理的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 [1] - 呼和浩特诚信经济贸易公司等4家股东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 [2] 扣税政策 - 个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期限不同,税负不同:1个月内20%,1个月至1年10%,超过1年暂免 [2]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1.098元 [3] - 沪股通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1.098元 [3] - 其他法人股东自行缴纳所得税,实际派发每股1.22元 [3] 相关日期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5日,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6月6日 [1] 咨询方式 - 联系地址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乳业开发区伊利大街1号,联系电话0471-3350092 [3]
伊利股份(600887)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9 16:45
业绩总结 - 2024年年度A股每股现金红利1.22元[2] - 以总股本6325360667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7716940013.74元[3] 时间信息 - 股权登记日为2025/6/5,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6/6[2][6] - 利润分配方案于2025年5月20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 税收政策 - 持股1月内税负20%,1月 - 1年税负10%,超1年免税[5][7] - QFII和沪股通按10%扣税,税后每股派1.098元[7] - 其他机构和法人股东不代扣税,每股派1.22元[7] 联系方式 - 公司联系电话为0471 - 3350092[8]
洋快餐加速本土化,乳品巨头如何重塑供应链格局
中国食品网· 2025-05-29 16:22
西式快餐本土化趋势 - 全国西式快餐门店数达32.5万家,同比增长6.6%,本土化创新成为行业关键词 [1] - 中式汉堡、炸鸡等品类通过风味改良快速渗透市场,例如塔斯汀门店数突破9000家,麦当劳本土化新品贡献超40%销售额 [1] - 中西融合从短期流量策略升级为长期竞争壁垒,行业探索从产品表层改良到味觉体系重构 [10] 中西融合产品创新 - 中国比萨精英挑战赛涌现皮蛋豆腐比萨、中式炒鸡比萨等创意产品,融合藤椒鸡丝、羊肉炕馍等地域风味 [2][7] - 选手使用国产面粉、奶酪等食材,品质不亚于进口产品,例如伊利伊家好马苏里拉芝士碎拉丝达4.52米 [7][9] - 行业需解决中国饮食文化基因与西式餐品形态有机结合的问题,打造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爆品 [10] 国产食材赋能西式快餐 - 伊利专业乳品以"中式味蕾偏好"为核心研发导向,提供从底层食材到创意实现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11] - 奶源本土化优选国产牧场,奶香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醇厚但不厚重"的味觉期待 [12] - 工艺定制化降低芝士咸度、强化乳香浓度,解决中西风味冲突问题 [13] - 功能场景化推出5款细分芝士碎产品,满足拉丝效果、高效出餐等多元化需求 [15][17] 伊利专业乳品竞争优势 - 全品类布局覆盖奶油、黄油、奶酪等八大品类,例如东方灵感致享稀奶油、臻酪淡奶油等高端产品 [22][26][28] - 投资30亿元建设奶酪智造标杆基地,单体产能全国领先,提供稳定品质支撑与产能保障 [37] - 品牌营销强化"专业乳品"认知,例如联动世界冠军郑钦文建立"冠军选择"心智链接 [39] 行业变革与供应链升级 - 餐饮创新需供应链底层支撑,伊利专业乳品全产业链优势集中释放 [41] - 公司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品质护城河,将供应链竞争从成本效率提升至技术引领层级 [41] - 本土供应链成熟与文化自信提升推动中国品牌主动定义全球味觉潮流 [41]
乳企的B端生意:毛利率越来越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08:26
行业现状 - 乳业市场持续收缩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 7% [1] - 乳制品生产企业面临原料乳过剩压力 大量生产工业乳粉导致库存激增 每销售一吨乳粉亏损1万-2万元 [1] - 中国奶价已低于全球最低的新西兰 欧盟 美国 新西兰等地奶价均高于中国 [4] 头部乳企业绩表现 - 伊利2024年营收1153 93亿元(同比下滑8 24%) 归母净利润84 53亿元(同比下滑18 94%) [2] - 蒙牛2024年营收886 748亿元(同比下滑10 1%) 归母净利润1 045亿元(同比下滑97 8%) [2] - 光明乳业2024年营收242 78亿元(同比下滑8 33%) 归母净利润7 22亿元(同比下滑25 36%) [2] B端市场战略 - 咖啡 茶饮 火锅等B端生意成为乳企争夺焦点 [2] - 伊利已与海底捞 沪上阿姨等餐饮巨头达成合作 [2] - 蒙牛与百胜中国达成战略合作 并与蜜雪集团旗下大咖国际就巴氏奶 奶粉等原料供应达成共识 [2] 价格谈判与成本影响 - 头部茶饮集团以极低价格采购优质乳粉 因乳企需消化过剩产能 [3] - 奶价下滑帮助库迪咖啡平衡咖啡豆上涨成本 稳定9 9元产品线实现盈利 [4] - 低价策略成为乳企减少损失的重要路径 [5] - 乳企低价策略缓解了餐饮市场价格战压力 [6]
液态奶产量5年来首度负增长,乳品消费亟待打破瓶颈
第一财经· 2025-05-28 16:2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总产量为2962万吨,同比减少1.9%,液态奶产量为2745万吨,同比减少2.8%,打破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 [2] - 乳业前三甲企业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全年营收分别为1158亿元、886.7亿元和242.8亿元,收入规模普遍出现8%-10%的同比下降 [2] - 2024年国内人均奶类消费量降至41.5公斤,同比减少5.6%,实际消费人群的人均消费量已达80公斤,与日韩持平,传统液态奶消费面临瓶颈 [4] - 进口乳制品中稀奶油、炼乳、白蛋白等高附加值品类保持增长,稀奶油进口量达28.8万吨,同比增长近9% [4] 供需结构矛盾 - 国内传统乳制品人均消费或已见顶,突围关键聚焦于年轻人和老年人市场 [1] - 国内外乳制品产品结构差异显著,国外液态奶占比约20%-30%,奶酪占比50%以上,国内基础液态奶产品增长瓶颈明显 [4] - 市场呈现液态奶下滑与高端乳品进口依赖并存的局面 [2] 破局方向与创新策略 - 破解困局关键在于解决传统乳制品与新消费需求的错配问题,推进结构性调整,关注新场景、新人群、新渠道 [1][5] - 国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2000亿元,为乳制品行业带来新增长空间 [5] - 企业通过强化年轻消费者的体验与情绪价值寻求突破,如卫岗乳业推出低温轻乳茶、茉莉花酪等新品,君乐宝推出零添加稀奶油 [5] - 乳企加码营养健康赛道,伊利、蒙牛、光明将功能化和乳品深加工作为重点,光明推出减脂型益生菌、高蛋白酸奶等体重管理产品 [7] 科技创新与细分市场 - 卫岗乳业通过毛细冷链配送系统实现高鲜度产品2小时送达,探索无人化配送、AI精准质量控制等创新模式 [7] - 未来创新聚焦三大方向:开发靶向特定健康功能的精准益生菌、深化乳制品营养健康研究、研发面向健康衰老的功能性乳品 [8] - 45-64岁"准老年"群体存在营养摄入失衡问题,建议开发解决咀嚼障碍、高蛋白、低GI等针对性产品 [9]
伊利股份(600887)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五期长期服务计划实施进展的公告
2025-05-28 16:15
第五期长期服务计划 - 已开立股票账户和证券资金托管账户[1] - 购买公司股票9112200股,成交金额2.79971192亿元[1] - 购买股票占总股本比例0.14%,成交均价30.725元/股[1] - 标的股票购买已全部完成[2]
消费指数基金投资指南|第381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5-26 21:58
消费行业指数分类 - A股港股常见指数分为四类:宽基指数、策略指数、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 [7][8][9][10] - 消费指数属于行业指数,分为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两大类 [11][12] - 必需消费包括食品饮料、白酒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可选消费包括汽车、家电等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品 [12] 必需消费行业指数 - 中证消费指数(000932.SH)是A股必需消费代表指数,包含41只成分股,平均市值1251.02亿元 [17][21] - 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占比66.9%,以白酒企业为主,包括贵州茅台(10.51%)、伊利股份(9.97%)等 [22][23] - 2009-2025年指数年化收益率8.52%,最大回撤58.69% [23][24] - 食品饮料(930653.CSI)和中证白酒(399997.SZ)是必需消费子行业代表指数 [31] - 中证白酒指数仅18只成分股,前五大重仓股占比超70%,年化收益率11.41% [33][37][41] 可选消费行业指数 - 中证可选指数(000989.SH)包含111只成分股,平均市值497.13亿元 [56][58] -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55.13%,以家电和汽车企业为主,包括美的集团(14.3%)、比亚迪(12.65%)等 [59][60] - 2011-2025年指数年化收益率3.98%,最大回撤62.65% [62][64] - 家用电器指数(930697.CSI)和中证汽车指数(931008.CSI)是主要子行业指数 [72] - 家用电器指数年化收益率13.14%,中证汽车指数年化收益率10.97% [79] 港股及综合消费指数 - 恒生消费指数(HSCGSI.HI)同时覆盖必需和可选消费,50只成分股平均市值850.32亿港元 [86][88] -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58.89%,包括泡泡玛特(9.79%)、百胜中国(9.16%)等 [89][90] - A股消费50、消费龙头和沪港深优选消费50指数也同时覆盖两类消费 [97][99] - 沪港深优选消费50包含腾讯、小米等港股公司,年化收益率10.1% [101][105][107] 消费行业表现与投资 - 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长期表现良好,是优秀行业代表 [12] - 消费行业指数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7][42][108] - 投资时需注意低估买入并控制比例,单个行业投资比例建议15%-20% [119]
中证全指食品、饮料与烟草指数报12699.6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泸州老窖等
金融界· 2025-05-26 16:15
中证全指食品、饮料与烟草指数表现 - 5月26日中证全指食品、饮料与烟草指数报12699.63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0.85%,近三个月上涨3.91%,年初至今下跌1.78% [1] 指数编制方法 - 中证全指行业指数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35个二级行业、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1] - 以进入各层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84%,其中伊利股份(11.01%)、贵州茅台(10.74%)、五粮液(9.12%)位居前三 [1] - 白酒行业在指数中占比最高达46.70%,其次为乳制品(12.47%)和调味品与食用油(12.08%) [2] -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占比61.18%,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38.82% [1]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实施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2] - 遇临时调整时,当中证全指指数调整样本时,行业指数样本随之相应调整 [2] - 样本公司发生行业变更、退市、收购合并等情形时进行相应调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