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

搜索文档
全球乳业新格局下的“伊利路径”:海外市场发展与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35
全球化战略 - 公司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十一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创新中心、8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在新西兰投资建设大洋洲生产基地,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制品企业威士兰,打造中国乳企在海外建设的最大黄油工厂和乳铁蛋白工厂 [4] - 公司实施"全球化思维、本土化经营"的运作方式,在印尼市场尊重当地文化,设立祈祷室等设施 [5] 资源整合 - 公司在新西兰整合优质奶源资源,同时输出管理、标准和智慧,要求合作伙伴符合其严格的质量管控标准 [4] - 公司构建了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全球资源体系,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的"乳业丝路" [6] 创新研发 - 公司在全球设立15个创新中心,专注重大科研课题突破,如首创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将保留率从10%提高到超90% [6] - 公司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和发明申请总量位居世界乳业十强第二名,中国乳业第一名 [7] - 公司在新西兰投建乳铁蛋白工厂,通过国际合作专注精深加工 [6] 市场开拓 - 公司在印尼市场开发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如巧克力口味冰淇淋,现已出口至16个国家和地区 [8] - 公司2024年启动"云游伊利"全球产业链探访活动,覆盖受众超2亿人次,连续五年位居"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榜首 [9] 企业文化 - 公司将"尊重"纳入核心价值观,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如在印尼市场调整会议时间并设立祈祷室 [5] - 公司注重输出"中国智慧",通过本土化技术创新解决国外技术在中国的水土不服问题 [7]
乳业“618”分化:伊利领跑,婴配粉、鲜奶冷淡丨消费现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7:43
618购物节整体表现 - 2025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达8556亿元 同比增长15.2% [2] - 大促时间延长至5月13日-6月18日 较去年增加一周 可能放大增长规模 [2] - 5月社零总额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家电类增长53% 通讯器材类增长33% [2] 乳制品行业分化表现 - 乳业非618主角 行业态度分化 高端婴配粉折扣力度有限 [2][5][13] - 鲜奶市场价格战持续 线下促销力度大但线上投入谨慎 [19][20] 伊利核心数据与策略 - 618期间液态奶品类行业第一 电商用户增长12.3% 会员规模近亿 [5] - 婴配品增长33% 成人奶粉热销榜首 奶酪品类天猫增长240% [5] - 通过价格策略抢占市场 金典纯牛奶价格低至2.49元/盒 低于竞品 [6][7] - 2024年营收1157.8亿元 同比下滑8.2% 液体乳收入下滑12.3% [9] - 2025Q1营收330.2亿元 同比增长1.4% 但液体乳收入仍下滑3.1% [9]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下滑2.7% 乳粉库存激增 每吨亏损1-2万元 [10] - 蒙牛2024年营收886.7亿元 同比下滑10.1% 光明/新乳业分别下滑8.33%/2.9% [11] - 婴配粉市场高端化显著 超高端+市场占比33.2% 同比增长13.3% [15] - 飞鹤超高端产品卓睿增长60%达67亿元 经典系列收缩至58亿元 [17] - 外资品牌达能/菲仕兰/雀巢在华婴配粉业务均实现双位数或高个位数增长 [16]
供应链ESG元年已至,伊利协同产业链为牛奶减“碳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7:41
核心观点 - 公司以"链主"身份推动乳业全产业链减碳节水,构建中国乳业全球竞争力 [1][4] - 公司通过制定国际标准、搭建区块链平台、培育人才三大行动破解绿色转型难题 [1][6][9] - 公司已取得显著减碳成果:5家零碳工厂、6款零碳产品、4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1] - 公司环保总投入达2.05亿元,节水项目覆盖100%经营场所,年节水超200万吨 [1][8] 标准制定 - 公司参与编制1项国际标准(ISO ESG IWA 48)和11项国家标准,覆盖牧场/工厂/物流全链条 [2][3] - 标准体系解决行业痛点:统一碳核算方法、提升数据可比性、增强国际话语权 [4] - 国际标准制定助力中国方案获得全球认可,打破欧美ESG标准垄断 [4] 技术平台 - 开发中国乳业首个碳管理运营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6] - 平台实现154家核心供应商接入,90%完成低碳转型 [6] - 区块链技术提升碳数据溯源可信度,解决中小企业"碳数据失真"问题 [5][6] 供应链赋能 - 指导154家供应商制定减碳计划,开展4场培训覆盖400余人 [7] - 推动12家供应商获碳中和认证,与43家实施节能改造项目 [7] - 建立"供应链能力发展中心",将双碳培训列为供应商高管必修课 [9] 水资源管理 - 制定《水管理技术标准》,34家工厂获"节水型企业"称号 [8] - 启动668个节水项目,水回用率15.13%,替代水源利用率7% [8] - 完成3款产品+5家工厂水足迹认证,加入联合国《水行动议程》 [7][8] 产品创新 - 推出6款零碳产品,包括国内首款"双减"纯牛奶(减碳30.81%) [10] - 采用低碳饲料技术使奶牛甲烷排放降低20%-30% [10] - 包装减铝箔减油墨,联合蚂蚁森林推出绿色消费激励 [10] 生态共建 - 发起"零碳联盟"和"低水足迹倡议联盟",吸引214家全球伙伴 [6][7] - 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联合腾讯/联想等企业 [10] - 开展产学研合作,关键岗位员工100%持碳盘查证书上岗 [9]
伊利股份(600887)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6-18 17:47
担保情况 - 为澳优乳业担保最高债务本金不超1.46亿元,为Ausnutria B.V.不超20.72亿元,为Ausnutria Pty Ltd不超0.12亿元[2] - 已为澳优乳业担保余额0亿元,为Ausnutria B.V.24.21亿元,为Ausnutria Pty Ltd 0亿元[2] - 对外担保逾期累计0.36亿元[2] - 为控股子公司担保金额合计不超33.5亿元或等值其他货币,额度可循环使用[4] - 截至2025年6月16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97.55亿元(不含本次)[14] - 截至2025年6月16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18.34%[15] - 截至2025年6月16日,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75.03亿元(不含本次)[15] - 截至2025年6月16日,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14.11%[15] - 下属担保公司内蒙古惠商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对外担保逾期0.36亿元[15] 业绩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澳优乳业资产349,593万元,负债150万元,净资产349,443万元,营收0万元,净利润 - 1,874万元[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澳优乳业资产348,377万元,负债251万元,净资产348,126万元,营收0万元,净利润 - 281万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Ausnutria B.V.资产616,015万元,负债298,303万元,净资产317,712万元,营收393,441万元,净利润55,307万元[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Ausnutria B.V.资产642,871万元,负债316,531万元,净资产326,340万元,营收106,624万元,净利润2,387万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Ausnutria Pty Ltd资产46,717万元,负债22,354万元,净资产24,363万元,营收495万元,净利润 - 1,909万元[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Ausnutria Pty Ltd资产46,530万元,负债22,420万元,净资产24,110万元,营收113万元,净利润 - 184万元[9] 其他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澳优乳业等融资业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13]
狂揽19家赞助商 “苏超”和“村超”的商业化差距为何如此巨大?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09:40
赛事赞助情况 - 江苏银行以约800万元拿下苏超独家冠名 [1] - 官方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且一席难求 [1][3] - 赞助商数量从初期6家扩容至19家远超中超的9家 [2][4] 赞助商结构对比 - 中超冠名价格每年至少1亿元官方合作伙伴5000万-1亿元赞助商约2000万元 [5] - 喜力首次赞助中国区域性足球联赛此前仅赞助世界杯F1等顶级赛事 [6] - 中国平安结束与中超10年合作后转向为苏超提供国家队级保障 [7] 商业化联动效应 - 单支球队获企业赞助如洋河赞助宿迁队运满满赞助南京队 [8] -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增长48%银联异地消费额增长15% [8] - 抖音"苏超"话题播放量破20亿次京东伊利等品牌通过创新营销深度绑定赛事 [8] 衍生商业现象 - 常州"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本地萝卜干线上销量翻倍 [9] - 南通队球员主业卖拖鞋其品牌拖鞋首次直播卖出上千单 [9] - 常州姑娘设计的"叫南哥"帆布袋4天内售出2000单 [9] 吸金能力分析 - 苏超商业化形式丰富多样联动赞助品牌与当地文旅创造意外商机 [11] - 相比村超苏超依托江苏13座经济发达城市拥有庞大消费人群 [11] - 民间赛事不受专业足球管理模式限制观众需求旺盛竞争文化浓厚 [11] 赛事IP发展前景 - 苏超填补业余与职业赛事间的"中间层"空白有望沉淀为长效商业价值 [12][13] - 未来可分化"半职业+纯业余"联赛与足协体系对接形成可持续生态 [13] - 通过5-10年顶层规划将流量转化为稳定商业价值 [13]
冰淇淋旺季竞争加剧
环球网· 2025-06-15 09:45
冰淇淋市场现状 - 2025年冰淇淋市场进入销售旺季 新品频发且竞争态势激烈 [1] - 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在中国市场的门店客流量持续下滑 [1] - 本土乳企如蒙牛 伊利正寄望冰淇淋业务补充业绩 [1] - 和路雪计划年内独立上市 [1] 企业备战情况 - 和路雪1月宣布推出31款新品 创历史新高 比去年提前两个月 [1] - 乳制品新锐"认养一头牛"同期推出十余款新品 [1] - 4月优诺的希腊酸奶冰淇淋系列上市 增加市场新玩家 [1] 市场销售特点 - 市场中销量稳定的依然是传统大单品 价格多在5元左右 [1] - 芝麻脆皮和可乐冰等5元产品最受欢迎 [1] - 价格战已不再是主要竞争手段 5元左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1] 市场趋势变化 - 2024年头部乳企冷饮业务均出现营收下滑 [3] - 2025年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光明乳业等销售趋势优于去年 [3] - 头部乳企冷饮业务下滑幅度显著收窄 [3] 企业竞争策略 - 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产品创新 渠道拓展和精细化运营竞争 [3] - 伊利 联合利华等企业已逐渐减少依赖价格调整驱动增长 [3] - 哈根达斯通过快闪店以略低价格吸引客流 快闪店价格虽略高于去年但仍低于常规门店 [3] 行业整体发展 - 冰淇淋市场在经历调整后 2025年正朝着更健康 更多元化方向发展 [3] - 激烈竞争仍是市场主旋律 [3]
每天一杯牛奶,你做到了吗?
新京报· 2025-06-14 11:49
中国乳制品消费现状 - 2023年中国牛奶产量达4200万吨,同比增长6.7%,相比2000年增长四倍 [12] - 2022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42千克,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亚洲水平的45.3% [6] - 仅35.6%人群每日乳制品摄入量达300毫升,六成国人未达标准 [1] - 18-59岁中青年群体日均饮奶量仅16.7克,显著低于膳食指南推荐的300-500克 [6][1] 消费行为与认知障碍 - 国民奶商指数得分66.8分(2024年),仅比及格线高6.8分,饮奶认知与知识欠缺是主要制约因素 [6] - 城镇居民液态奶收入弹性达1.74,显示乳品尚未成为日常刚需 [10] - 中青年群体将牛奶视为"老年人补钙剂"或"儿童助长品",青少年偏好含糖饮料 [10] - 亚洲人群乳糖酶缺乏普遍,但仅20%会表现明显症状,多数可通过调整饮奶方式适应 [10] 行业经济表现 - 2024年头部乳企普遍业绩下滑:伊利净利润降18.94%,蒙牛净利润降97.83%,光明/三元利润降幅超20% [14][15] - 伊利液态奶销量从969万吨(2023年)降至893万吨(2024年),营收从855亿降至750亿 [18] - 终端市场价格战明显,金典/特仑苏等高端产品促销价低至39.9元/箱和49.9元/箱 [18] 产业结构与成本问题 - 我国奶牛饲养成本高,检测成本昂贵,流通环节溢价导致终端售价高于国际水平 [12] - 消费结构呈现"液态奶为主(占比未披露)、干乳制品为辅"特征 [10] - 网络健康风险传言进一步抑制消费需求 [12] 国际比较与历史背景 - 日本通过国家行动推广饮奶,现人均饮奶量为我国2倍 [3] - 我国1980年代才首次提出"每日饮奶300毫升"倡导,较发达国家晚约30年 [3] - 2023年产量低于印度(2.4亿吨)和美国(约1.02亿吨) [12]
瞄准非洲乳业新蓝海 “内蒙古乳业企业进非洲对接洽谈会”在长沙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23:00
内蒙古乳业企业进非洲对接洽谈会 - 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与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联合举办"内蒙古乳业企业进非洲对接洽谈会",旨在推动中非乳业合作 [1][3] - 活动主题为"创聚湘蒙 链动非洲",吸引了内蒙古乳业领军企业与非洲多国政商代表100余人参与 [3] - 双方围绕产品供应、市场拓展、品牌推广、技术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洽谈 [3] 内蒙古乳业优势 - 内蒙古作为中国乳业核心产区,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7] - 拥有伊利、蒙牛等全球乳业十强企业,以及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7][8] - 内蒙古乳业企业在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产品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针对非洲市场提出定制化方案 [3] 非洲市场机遇 - 非洲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乳制品需求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7] - 非洲代表分享了当地市场需求特点、消费趋势和政策环境,为合作提供信息支持 [3] - 非洲市场乳制品消费潜力巨大,但本地供应链和营养升级需求仍有待挖掘 [5] 伊利集团战略布局 - 伊利集团副总裁表示非洲市场对公司意义重大,希望通过技术、产业链和产品创新方面深度合作 [5] - 伊利在中非经贸博览会上展示液态奶、冷饮、奶粉等全品类产品,满足非洲消费者需求 [5] - 伊利全球合作伙伴总计2000多家,遍及6大洲39个国家,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合作模式与前景 - 洽谈会搭建了中非乳业合作桥梁,推动内蒙古乳企以技术输出、产能合作、产品贸易等方式进入非洲市场 [8] - 合作将推动内蒙古乳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8] - 同时为非洲地区乳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双方互补共赢 [8]
伊利股份20250611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液奶行业、婴儿粉行业、成人营养品行业、奶酪和乳制品深加工行业、非乳业务行业、食品深加工行业、中国乳制品行业 - 公司:伊利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绩表现与目标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收入正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 24%,二季度液奶预计优于一季度,婴儿粉和成人营养品业务增长,冷饮收入转正,公司力争实现优于行业的收入增长及 9%的净利率目标[2][3] 液奶产品表现与策略 - 低温液奶:从去年开始正增长,一季度终端销售优于行业平均,预计全年延续;公司三年前调整策略,聚焦高端产品、梳理 SKU,收入优于行业且盈利减亏[2][5] - 常温液奶:春节后终端动销偏弱,二季度策略是降低渠道库存,推出高性价比新渠道定制化产品;尼尔森数据显示三四月份行业动销中单位数下降,公司常温液奶也呈中单位数下降[2][5][9] 行业增长空间与应对策略 - 乳品行业未来有增长空间,下线城市需求未充分满足,新零售渠道增长表明需求存在;企业应跟随新渠道,拓展产品场景,增加液态奶渗透率和提升人均消费量[2][7] 利润率与毛利率预期 - 2025 年二季度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或影响产品结构,收奶成本下降对毛利率有帮助但降幅缩窄,费用率预计下降,毛销差将扩张,但无法线性外推一季度数据[2][8] 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 婴儿粉业务:实现均衡发展,母婴渠道占比 60%以上,电商占比 30%以上;目标在存量市场提升份额,2027 年前后达市场第一[3][14][15] - 成人营养品业务:市占份额 24%,目标双位数增长;计划推出其他产品,通过体系搭建等扩大份额,高端化产品提高利润水平[3][16] - 奶酪和乳制品深加工领域:奶酪赛道火热,公司有供应链等优势;乳制品深加工目前多为初级处理,公司计划深入布局[17] - 非乳业务和国际化战略:非乳业务由小团队探索商业模式,未来五年聚焦打磨产品;国际化业务规模达七八十亿,未来五年复制更多市场[18] 市场动销与库存情况 - 四五月份液态奶行业动销中单位数下降,公司对液态奶增长预期谨慎;低温液态奶略有增长,常温液态奶中单位数下降;公司库存已降至正常水平[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乳制品行业供需波动大因缺乏成熟调控机制,过去依赖价格战,公司有工厂布局和加工能力优势应对[21] - 中国乳制品行业深加工处于初级阶段,7 月开始试运行深加工产品,计划增加黄油等产品生产能力,ToB 业务有国产替代机会[22] - 2025 年公司坚持稳定价盘,1 - 4 月市场份额表现良好,品牌力提升使竞争对手动作影响较小[23] - 2025 年新品优酸乳嚼柠檬、渠道定制基础白奶、安慕希爆珠酸奶等表现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24] - 去年现泡茶产能瓶颈解决,2025 年预计产能翻倍增长,铺货及销售情况理想[25]
伊利股份: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第六、七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9 21:44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调整 - 公司董事会通过议案增加50亿元多品种债务融资工具(DFI)发行规模,调整后DFI项下所有产品余额合计不超过450亿元人民币 [1] 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情况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公司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注册编号为中市协注〔2024〕DFI44号,注册有效期2年 [1] - 注册有效期内可分期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永续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也可定向发行相关产品 [1] 超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 25伊利实业SCP006 - 发行代码012581301,期限21天,起息日2025年6月6日,兑付日2025年6月27日 [1] - 计划发行总额30亿元,实际发行总额30亿元,发行利率1.46%,发行价格100元/百元面值 [1] - 簿记管理人和主承销商均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联席主承销商 [1] 25伊利实业SCP007 - 发行代码012581303,期限21天,起息日2025年6月6日,兑付日2025年6月27日 [1] - 计划发行总额20亿元,实际发行总额20亿元,发行利率1.46%,发行价格100元/百元面值 [1] - 簿记管理人和主承销商均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联席主承销商 [1] 信息披露渠道 - 相关发行文件详见中国货币网(www.chinamoney.com.cn)和上海清算所网站(www.shclearing.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