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嘉和(603666)

搜索文档
亿嘉和: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4年5月修订)
2024-05-24 18:28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第六条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649.0816万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东和债权 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组织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 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 公司章程指引》和其他有关规定,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公司系依照《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由江苏亿嘉和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整体改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 取得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100631402444M。 第三条 公司于2018年05月25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首次 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7,543,900股,于2018年0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 易所上市。 第四条 公司注册名称: 中文全称: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全称:Yijiahe Technology Co., Ltd. 第五条 公司住所:南京市雨花台区创思路5号,邮政编码:210012。 第七条 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 ...
亿嘉和(603666) - 亿嘉和2024年5月份投资者活动记录表-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4-05-17 19:14
订单与收入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手合同订单约8.32亿元,待履行框架合同订单约2.01亿元 [1] - 2024年一季度收入下降至4000万元,主要因达到项目验收条件的订单规模较少 [2][3][4][8] - 2023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2年缩减亏损8,791.55万元 [2] 人形机器人 - 公司在软件、硬件及落地场景三个核心领域布局人形机器人,并正在积极探索 [3][7]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智慧共享充电系统产品已成功拓展至多个城市,2023年度形成一定规模收入 [3] - 公司积极开展共享充电、商用清洁、轨道交通等新行业产品业务的客户开发、渠道建设、市场开拓等工作,并实现了一定规模营收 [2][5][6][10] 财务与资金管理 - 短期借款增加主要是为了完善公司现金管理,优化公司资产结构 [4] - 2024年一季度存货增加,主要是为执行2023年度部分订单提前进行的备货 [8] 研发与技术合作 - 公司23年度研发费用下降,因研发技术平台已成熟,新产品开发效率提升,人员结构优化 [9] - 公司与腾讯云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平台+生态"行业探索及落地、云平台技术深入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8] 股价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股价波动受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市场供需、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 [4] - 公司暂未推出新的股权激励和增持计划,后期如有相关规划会进行信息披露 [10] 其他 - 公司出口业务暂不涉及海外制裁等方面的影响 [10] - 公司在低空领域向客户提供无人机自主飞行巡检系统等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2023年度实现营收1600多万 [9]
亿嘉和(603666) - 亿嘉和2024年5月份投资者活动记录表-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4-05-17 18:31
订单与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手合同订单约8.32亿元,待履行框架合同订单约2.01亿元,2024年订单情况需关注公司公开披露信息 [1] - 2024年一季度收入4000万,因达到项目验收条件的订单规模较少致收入规模下降,订单转化营收需依项目进度和会计准则确定,半年度业绩以后期半年报披露为准 [2][3][4][8][9] - 2022年年报年底订单4亿多,23年一季度营收1.5亿、利润1100多万;2023年年报年底订单8亿多,2024年一季度营收4000多万、利润负3200万 [3] - 2023年度智慧共享充电系统形成一定规模收入,2023年无人机相关业务订单3400多万、实现营收1600多万 [3][9] 经营状况与发展 - 2022年受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业务拓展、生产制造、项目交付受冲击,下游客户投资节奏变化致机器人智能设备招标规模下降,整体营收下滑;2023年经营改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2年缩减亏损8791.55万元,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2022年缩减亏损13248.81万元 [2][6] - 公司持续推动“机器人 + 行业”全面发展战略,开拓电力、清洁、轨交、新能源充电等领域业务,优化产品能力,完善产品结构 [2][4][5][6][10] - 非电网业务快速发展,2023年度智慧共享充电系统、商用清洁机器人及车辆检测机器人等产品形成一定规模收入 [6] 产品相关 - 人形机器人在软件、硬件和落地场景三个领域有相关布局并积极探索 [2][3] - 智慧共享充电系统产品自2022年6月在江苏苏州试点应用后,已拓展至无锡、南京、北京、银川、绍兴等地 [3] - 目前商用清洁机器人出口占比最高 [4] - 车辆检测机器人可解决传统人工巡检问题,实现地铁列车巡检降本、提质、增效;商用清洁机器人具有高效多功能、自动化作业程度高、AI智能作业等特点 [7] - 基于多模态超融合技术的大模型YJH - LM可用于语音交互等任务,已完成在商用清洁机器人等产品上的样机测试工作 [7] 财务与管理 - 2023年业绩预告更正数据对应的业务不涉及关联交易,部分2023年度未确认业务收入按年审会计师意见分批确认,2024年一季度确认部分收入,客户2023年末支付预付款并在2024年一季度陆续支付货款 [3][6][8] - 短期借款增加是为完善公司现金管理、优化资产结构,财务部门综合多因素灵活采取现金管理措施以降低资金成本 [5] - 公司根据市场环境等设定年度经营目标并拆分,建立有竞争力薪酬体系等激励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5] - 2024年1季度存货增加是为执行2023年度部分订单提前备货 [8] - 23年度研发费用下降因研发技术平台成熟、新产品开发效率提升、人员结构优化致成本降低 [9] 其他问题 - 公司目前不存在被实施风险警示的情形 [2] - 公司与腾讯云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等领域全方位深度合作,未来将携手打造行业数字化合作新范式 [8] - 扬州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于2023年7月取得约54.76亩土地使用权,正在按计划开展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 [9] - 公司出口业务暂不涉及海外制裁等方面的影响 [10] - 目前公司暂未推出新的股权激励和增持计划,后期如有会按监管要求披露 [10]
亿嘉和: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4-05-16 16:58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文件 |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须知 1 | | --- | |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议程 3 | | 关于公司《2023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4 | | 关于公司《2023 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14 | | 关于公司《2023 年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的议案 17 | | 关于公司《2023 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 18 | | 关于公司 2023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 24 | | 关于 2023 年度董事薪酬的议案 25 | | 关于 2023 年度监事薪酬的议案 26 | | 关于公司及各子公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 27 |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28 | | 关于修订《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 36 | | 关于修订《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的议案 37 | | 关于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的议案 38 | | 关于修订《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的议案 39 | | 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 | | 宜的议案 40 |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文件 亿 ...
亿嘉和: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5-09 16:05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已于 2024 年 04 月 30 日在上海证 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2023 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和《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发展 战略等情况,公司计划于 2024 年 05 月 17 日 15:00-16:00(星期五)在"价值 在线"(www.ir-online.cn)举办公司 2023 年度及 2024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会议召开时间:2024 年 05 月 17 日(星期五)15:00-16:00 会议召开地点: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 会议召开方式:网络互动方式 会议问题征集: 投 资 者 可 于 2024 年 05 月 17 日 前 访 问 网 址 https://eseb.cn/1ehMMHYZu4o 或使用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码进行会前提 问,公司将通过本次业绩说明会,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 关 ...
亿嘉和20240505
2024-05-06 19:06
业绩总结 - 2023年一加和的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7.48亿,相对2022年增长了8000万[1] - 2023年一加和的净利润为负1000万左右,相对2022年增长了8800万[1] - 2023年一加和的扣非净利润为负3300万,相对2022年增加了1.32亿[1] - 2023年新增订单约12.4亿,其中电网约8.3亿,充电约1.5亿,清洁约1.4亿,交通约1.2亿[3] - 2023年营收中,电网约5亿,充电领域约1.2亿,交通约1亿,清洁约2千多万[3] 产品和技术研发 - 公司在2023年的电网、智慧共享充电和轨销方面的产品带来了规模性增长,推动营收和利润增长[1] - 公司电网业务重点发展作业机器人、无人机巡视系统和AI加人行机器人,未来有较大投资计划[5] - 公司充电领域产品研发自2022年开始,市场推广取得良好成绩,实现了多亿订单和营收转化[8] - 公司产品覆盖商超、交通枢纽、酒店、园区、写字楼等多个场景,产品线丰富[1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海外销售渠道布局,清洁产品在海外市场有良好表现,预计未来保持增长[4] - 公司在海外市场以代理商为主进行市场拓展,尤其在日韩市场进展最快[9] - 公司在交通领域与客户合作,提供供电、通号、车辆、场站等专业解决方案,订单和营收持续增长[12] 新策略和有价值信息 - 公司在AI和机器人领域持续聚焦,探索AI与机器人结合的新应用,未来发展前景看好[14] - 公司在AI加机器人领域的未来规划是赋予传统机器人新的大脑和小脑[17] - 公司认为机器人赛道是技术驱动型,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未来量产后成本会下降,利润率有望提升[40]
亿嘉和: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2024-05-06 17:31
| 委托理财受托方 | 委托理财金额 | 委托理财产品名 | | 履行的审议程 委托理财期限 | | --- | --- | --- | --- | --- | | | (万元) | 称 | | 序 | | 江苏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 5,000.00 | 对公人民币结构 性存款 2024 年第 | 2024 2024 | 年 5 月 6 日 第三届董事会 年 8 月 日 第二十次会议 | | | | 18 期 3 个月 Y 款 | | | | 苏州银行股份有 | 4,000.00 | 2024 年第 559 期 | 2024 | 年 5 月 6 日 第三届董事会 | | 限公司 | | 定制结构性存款 | 2024 | 年 11 月 日 第二十次会议 | | 江苏紫金农村商 | | 单位结构性存款 | 2024 | 年 5 月 日 第三届董事会 | | 业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 | 10,000.00 | 20240234 期 | 2024 | 年 11 月 5 日 第二十次会议 | | | | | | 6 6 7 | 一、本次委托理财概况 (一)委托理财目的 为充分合理利用公司闲置募集资金,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 ...
亿嘉和(603666)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9 21:25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748,278,448.88元,同比增长11.90%[16]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567,178,642.96元,同比增长29.18%[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6,413.64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417,483.36元,同比减少78.61%[1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75,871,055.36元,较上年末减少1.26%[17] - 2023年总资产为3,851,234,585.64元,同比增长3.45%[1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1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第四季度为27,093,045.52元[1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23,098,794.30元[20] - 2023年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9,627,033.22元[20]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4,827.84万元,同比增长11.90%[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91.55万元[54] - 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15.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248.81万元[54] - 总资产为385,123.46万元,同比增长3.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8,091.61万元,同比减少1.26%[54] - 研发费用为101,578,987.2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85%,主要系公司优化了人力成本所致[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417,483.3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61%,主要系本报告期内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5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62,186.7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进行现金管理规模较上年减少所致[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865,524.6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7.90%,主要系本报告期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所致[58] - 电力行业营业收入为460,221,306.33元,同比增长14.98%;非电力行业营业收入为106,957,336.63元,同比增长175.51%[60] - 机器人产品生产量为2317套,同比增长311.55%;销售量为843套,同比增长37.75%;库存量为2352套,同比增长167.58%[61] - 机器人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142,403,962.81元,占总成本的44.73%,较上年同期增长5.95%[62] - 机器人产品直接人工成本为12,347,250.40元,占总成本的3.88%,较上年同期减少34.79%[62] - 机器人产品制造费用为18,038,379.08元,占总成本的5.66%,较上年同期减少23.66%[62] - 机器人产品安装成本为37,742,573.26元,占总成本的11.85%,较上年同期减少49.29%[6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总计287,186,30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8.38%[63] - 研发费用为101,578,987.2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85%,主要系公司优化人力成本所致[66] - 研发投入总额为152,809,670.7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42%,资本化比重为33.53%[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417,483.3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61%,主要系本报告期内支付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6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865,524.6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7.90%,主要系本报告期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所致[68] - 货币资金为585,481,238.82元,占总资产的15.20%,较上期期末增长53.42%[69] - 合同负债较上年同期增长340.85%,主要系报告期末尚未完成项目验收的预收合同款项增加所致[7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同期增加1,088.49%,主要系报告期内将1年内到期的中长期银行信用借款及1年内到期的应付租金重分类至该科目所致[70] - 长期借款较上年同期减少63.08%,主要系报告期内将1年内到期的中长期银行信用借款转入到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科目所致[70] - 租赁负债同期减少34.37%,主要系报告期内将1年内到期的应付租金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科目所致[71] - 境外资产1,639.94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43%[72] - 億嘉和(香港)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际投资额减少2,317,682.00元,减少比例为40.90%[73] - Essential Machines Inc报告期内实际投资额减少318,900.00元,减少比例为100.00%[73] - 深圳亿嘉和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际投资额增加56,800,000.00元[73] - 江苏兆嘉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际投资额减少25,100,000.00元,减少比例为92.62%[73] - 江苏智博酿造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际投资额增加1,000,000.00元[76] 公司治理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2] - 公司负责人汪超、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立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金玉敏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8次董事会和7次监事会,确保公司安全、稳定、持续的发展[92] - 公司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体系,修订多项制度并制定新的制度,提升规范运作和综合管理水平[9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为711.35万元[11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王新建离任副总经理,韦城离任职工代表监事,王娜娜聘任职工代表监事[120] - 公司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包括: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十五次会议、第十六次会议、第十七次会议[12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董事、监事的报酬由公司股东大会决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决定[11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确定依据:综合考虑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个人考核、行业市场薪酬水平等因素[118]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际支付情况:已足额支付报酬[11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其他单位任职情况的说明:无[11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受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情况说明:无[12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事项的审议情况:2024年4月19日,第三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2023年度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议案[118]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通过审议[1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通过审议[12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通过审议[124]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通过审议[126] - 公司2023年度审计机构聘请议案通过审议[125] - 公司2022年度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议案通过审议[128]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终止实施议案通过审议[128] - 公司投资建设扬州智能制造中心项目议案通过审议[129] - 公司对参股子公司定向减资暨关联交易议案通过审议[130] 业务发展 - 公司2023年新增合同订单金额约12.48亿[24]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手合同订单约8.32亿[24] - 待履行框架合同订单约2.01亿[24] - 2023年共享充电业务稳步增长[24] - 公司成功获得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资质[25] - 2023年3月发布麒麟J110室外商用清洁机器人、鲲鹏J40和J30室内商用清洁机器人系列及云管理平台“山海”[26] - 商用清洁机器人在日本、法国、瑞典、新加坡、美国、瑞士、斯洛文尼亚等海外市场已有产品交付[26] - 国内市场商用清洁机器人在南京、深圳、广州、重庆、东莞等地区的多个场景中落地[26] - 公司与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江苏宁和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车辆检测机器人已在南京地铁、无锡地铁等地区投入使用[26] - 公司持续深入研发和技术创新,完善和拓展软硬件及算法等全方位的标准化技术平台[23]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智能化服务,以电力行业特种机器人为发展核心,成功覆盖商业清洁、新能源充电、轨道交通等新行业领域[28]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亿嘉和(扬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扬州市高邮市投资建设扬州智能制造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人民币3亿元,用地约112亩[78] - 截至报告期末,扬州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已累计使用自有资金投入约1,220.02万元,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已累计投入1,331.25万元[78] - 公司对参股子公司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定向减资6,000.00万元,减资完成后,国网瑞嘉注册资本将由原25,000万元减少至19,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减少至21.05%[82]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Yijiahe(BVI)Limited持有Tuodao Medical Limited之20%股权,Tuodao Medical Limited实际控制佗道医疗100%的股权[83] - 公司计划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开拓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提高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84] - 公司将持续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全面发展战略,优化电力、清洁、轨交、新能源充电等领域的核心产品,不断完善产品布局[84] - 公司将重点关注并积极推进AI和大模型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技术研发,推动实现技术的产品化,在具体场景中进行应用并创造实际价值[84] - 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并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能,合理管控成本、费用,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84] - 公司重点研发了室内外商用清洁系列机器人、智慧共享充电系统、车辆检测机器人等产品[86] - 公司在AI平台和大模型方面取得重要技术进展,计划2024年继续深耕AI和大模型领域[86] - 公司计划深化AI技术落地,聚焦行业应用,突破大模型技术对数据、算力的强需求“瓶颈”[86] - 公司将持续推动3D-SLAM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升级改造,并利用AI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模型优化[86] - 公司将布局战略洞察网络,更快掌握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制定精准的行业及市场开发策略[86] - 公司将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86] - 公司将积极寻求跨界合作机会,推动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86] - 公司将强化国际合作,推动战略性产品走出国门,提升国际竞争力[86] - 公司将优化运营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与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86] - 公司将加大高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储备,尤其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的高端软硬件设计研发人才[87] 风险管理 - 公司2023年正式进军国际市场,面临国际贸易壁垒和AI及机器人产品的数据传输、数据安全等风险[89]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随着业务发展不断提高,主要客户为电网各级电力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企业[90] - 公司加强在产品性能与功能、成本、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的能力建设,设定合理投标方案,降低投标风险[90] - 公司持续监控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加强客户沟通及催收力度,并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考核[90] - 公司通过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形式对产品技术进行保护,持续开展内部保密体系建设[90] - 公司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战略,推动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激励等各项措施的优化升级[90] - 公司保持研发投入水平,积极搭建基础技术平台,持续完善AI和大模型在内的前沿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89] - 公司密切关注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和策略,确保按时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89] 股权与激励 - 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 - 公司2023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4]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4] - 公司终止实施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导致部分已授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被回购注销[96][97][98] - 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年度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利润分配方案等[94] - 公司高管持股变动:朱付云持股61,328,400股,无变动;姜杰持股从200,000股减少至0股;汪超持股从200,000股减少至0股[96][97] - 公司高管薪酬:朱付云税前报酬总额为139.38万元;姜杰税前报酬总额为59.84万元;汪超税前报酬总额为85.12万元[96][97]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聘请2023年度审计机构、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等[94] - 公司高管变动:姜杰自2022年1月4日起任副董事长;汪超自2022年6月13日起任总经理;郝俊华自2022年4月14日起任副总经理[96][97] - 公司高管持股变动:郝俊华持股从128,000股减少至98,000股;江辉持股从177,000股减少至147,000股[96][97] - 公司高管薪酬:郝俊华税前报酬总额为63.53万元;江辉税前报酬总额为75.
亿嘉和(603666)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21: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0,307,066.45元,同比减少73.06%,主要因项目交付减少[5][9]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0307066.45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149603182.46元,同比下降约73.19%[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4,459,571.63元,同比减少403.09%,主要因营业收入下降[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38,785,856.19元,同比减少1,046.79%,主要因营业收入下降[5][9]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6067524.45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11369375.62元,同比由盈转亏[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为 -0.17元/股,同比减少383.33%,主要因营业收入下降[5][9]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7元/股,2023年第一季度为0.06元/股[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446,528.09元,同比减少101.68%,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5][9]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6528.09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85908935.09元,同比由正转负[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总资产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728,370,700.55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19%[6] - 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72837.070055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5123.458564万元减少[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所有者权益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342,838,265.56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39%[6] - 2024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234627.531724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8091.605986万元减少[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326,284.56元,其中政府补助705,000.00元、金融资产损益1,403,502.85元、委托投资损益2,963,972.23元等[7][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1,465人,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人[12] - 前十大股东中朱付云持股61,328,400股,占比29.70%,质押27,030,000股[12] - 2024年第一季度前十大股东中,朱付云持股6132.84万元,南京瑞蓓创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550.07万元,张静持股897.6万元等[13] 股份回购与减资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存放回购股份355.9434万股[13] - 2024年2月5日,公司完成对参股子公司国网瑞嘉定向减资6000万元,减资后国网瑞嘉注册资本由25000万元减至19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降至21.05%[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项目 - 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51854.479665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548.123882万元减少[16] - 2024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31728.79628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688.396707万元增加[16] - 2024年3月31日应收账款74478.35497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592.88897万元减少[16] - 2024年3月31日存货38181.148437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835.255873万元增加[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项目 - 2024年3月31日负债合计138209.538331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7031.852578万元减少[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总成本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88592227.42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150062933.84元,同比下降约41%[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094481.34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148606649.65元,同比由负转正[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7000000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99970260.83元,同比增长约247.1%[25]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181000000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660000000元,同比下降约72.58%[25] - 2024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335000000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99970260.83元,同比增长约235.1%[25] - 2024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67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2901107351亿美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298.727966万美元,上年同期为 - 8012.343306万美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80.996431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193.287667万美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812972439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082.051712万美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29.724397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914.974371万美元[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26463847.11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272788594.75元,同比下降约16.98%[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汇率变动及现金等价物相关 - 2024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48.611788万美元,上年同期为 - 4.237065万美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913.54086万美元,上年同期为 - 3359.03415万美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557075095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7124798491亿美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65721009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3765764341亿美元[26]
亿嘉和(603666) - 2023 Q4 - 年度业绩预告(更正)
2024-04-28 16: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前次预计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00万元到52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710万元到1050万元,将扭亏为盈[2] - 更正后预计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00万元到-800万元,将出现亏损[2] - 更正后预计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3500万元到-3100万元[2]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795.09万元[2]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为-16562.23万元[2] - 2022年每股收益为-0.48元[2] 业绩预告更正原因 - 业绩预告更正原因是部分境外机器人销售合同因客户未如期支付足额到货款,2023年度不予确认收入,预计2024年度确认[3][4] 预告数据说明 - 更正后预告数据为会计师预审结果,具体财务数据以经审计后的2023年年报为准[4][5]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董事会对业绩预告更正给投资者带来的影响致歉[6] - 公司将自查及分析业绩预告更正原因,加强财务核算管理,提高财务数据质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