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嘉和(603666)
icon
搜索文档
亿嘉和(603666.SH)拟推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募资不超4252.03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9-10 19:41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公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资金总额不超过4252.03万元 [1] - 每份份额为1.00元 总份数上限为4252.03万份 [1] - 具体资金总额及份数根据参加对象实际出资金额确定 [1]
亿嘉和:当前人形机器人已经在电力高压场景进行了试用
新浪财经· 2025-09-08 17:40
业务布局 - 公司2024年正式布局双足人形机器人业务 [1] - 2025年初投资成立深圳麟动具身科技有限公司布局轮式人形机器人 [1] 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已在电力高压场景进行试用 [1] - 人形机器人在康养赛道进行推广 [1] 业务进展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商用清洁机器人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实现产品交付 [1] - 整体业务发展趋势良好 [1]
亿嘉和股价涨7.12%,天弘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12.38万股浮盈赚取242.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10:31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8日股价上涨7.12%至32.49元/股 成交额8472.56万元 换手率1.31% 总市值66.78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机器人产品收入占比57.01% 智能电网设备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占比25.28% 其他业务占比15.33% 无人机巡检服务占比2.38% [1] - 公司专注于特种机器人研发生产 融合移动感知操作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服务电力消防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 [1] 机构持仓情况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112.38万股占流通股0.54% 当日浮盈242.74万元 [2] - 该ETF基金规模58.3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8.18% 近一年收益76.93% 成立以来收益3.06% [2] 基金管理团队 - 基金经理刘笑明任职6年349天 管理规模163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56.82% 最差回报-46.54% [3] - 基金经理祁世超任职230天 管理规模212.25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33.36% 最差回报4.17%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攻坚
新华日报· 2025-09-08 05:42
板块整体表现 - 人形机器人板块指数2025年上半年上涨28.66% 显著跑赢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科技赛道 [1] - 板块总市值从1.17万亿元增至6.03万亿元 半年增幅达415% [1] - 江苏板块16家主要上市公司中12家实现盈利 4家亏损 研发投入合计6.89亿元 [1] 产业链盈利分化 - 核心零部件企业毛利率普遍保持在35%以上 系统集成企业面临研发投入高和回款周期长压力 [2] - 盈利企业主要集中在减速器、电机、丝杠等细分赛道龙头 [2] -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测试寿命达1.2万小时 成本较进口低30%-50% 通过特斯拉和Figure AI双重认证 [2] - 江苏雷利"关节—灵巧手"部件占人形机器人总成本约20%-30% 子公司推出两款自由度达22的灵巧手 [3] - 恒立液压工业丝杠产品2025年收入预计达8000万至1亿元 [3] - 系统集成企业江苏北人上半年净利润下降3700多万元 研发费用占营收9.6% [3] 技术突破与研发投入 - 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谐波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存在极高技术壁垒 [2] - 绿的谐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产品进入特斯拉Optimus、宇树、优必选等整机厂供应链 [2] - 江苏雷利上半年研发费用8677万元 同比增加14.51% 重点投向空心杯电机和行星滚柱丝杠 [3] - 敏之捷传感六维力传感器经过13轮技术迭代 全自动产线每十分钟可生产一支传感器 [7] 应用场景拓展 - 人形机器人应用从工业向服务业延伸 工业场景包括汽车制造和物流仓储 服务场景涵盖能源巡检和康养陪伴 [5] - 埃斯顿酷卓发布Codroid 01和Codroid 02两款人形机器人 主要应用于工业场景 [4] - 天奇股份向国内头部汽车集团交付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 开启工业场景小批量交付 [4] - 亿嘉和AI情绪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2% 推动Pepper机器人在养老机构落地 [5] - 优理奇清洁机器人进入小规模交付阶段 与酒店集团、物业公司和养老社区达成合作 [6] 资本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7月行业融资金额突破240亿元 超2024年全年总额 [6] - 国内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已超过160家 [6] - 数字华夏Pre-A轮融资获数十家投资机构参与 多款产品在银行、康养等场景落地 [6] - 宝馨科技以1800万元参与苏州集萃智造增资扩股 交易完成后持有81.82%股权 [5] - 敏之捷传感完成三轮融资 [7] 产业发展趋势 - 2025-2027年是人形机器人在特种作业场景下的赛跑期 [5] - 特斯拉Optimus量产计划推进促使产业链标准形成 [7] - 资本市场估值逻辑从概念炒作转向业绩兑现 规模化收入和正向现金流成为重要指标 [7] - 天创机器人推出"天算多模态识别诊断AI大模型一体机" 提升巡检机器人应用时效与动作精准度 [5]
全球特种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1 10:57
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40亿美元 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68% [1][3] - 预计2025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54亿美元 [1][3] 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46亿元 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17% [3] - 预计2025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71亿元 [3] 特种机器人定义与分类 - 特种机器人指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先进机器人 具有高度专业化和智能化特点 [2] - 主要类型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 [2] - 当前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中军事应用机器人占比71% 极限作业机器人占比23% 应急救援机器人占比6% [2] 行业应用与需求驱动 - 特种机器人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危险、繁重或复杂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 - 电力、消防、轨道交通等行业逐步释放对特种机器人的应用需求 [3] - 军工智能化、无人化、信息化加速推进 军用机器人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2] 投资与融资活动 - 2024年中国特种机器人相关投融资事件30件 投融资金额27.52亿元 [5] - 2025年1-3月投融资事件14件 金额6.81亿元 [5] - 2025年5月完成6起融资 飞行机器人(含eVTOL)和水下机器人分别占3起和2起 [5] 企业注册与行业阶段 - 2023年中国特种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达2.46万家 2024年注册2.35万家较上年减少 [5] - 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预计2025年注册量将进入U型复苏通道 [5] 相关公司进展 - 景业智能发布"胡狼2号"产品 专为核工业高危场景设计 适用于核工业全产业链 [6] - 建设工业聚焦新质生产力 推进特种产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7] - 亿嘉和形成"高附加值特种机器人+智能化运维工具链"产品体系 拓展多行业合作 [8] - 新兴装备提供以军用为主的智能特种装备解决方案 同时拓展民品业务 [8] - 晶品特装专注于特种机器人产品研发创新 新增在手订单主要为特种机器人相关产品 [8] - 兆威机电推出灵巧手产品 适应工业生产、特种作业等复杂操作环境 [8] - 中信重工自主研发智能防爆机器人 部分消防机器人已实现出口 [9] - 机器人公司的泥浆回取机器人在核退役领域成功应用 [9]
亿嘉和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0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8%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1978.74万元,同比改善76.73% [1] - 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37.95%,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730.36万元,同比改善46.01%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40.42%,同比小幅下降1.79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7.35%,同比大幅改善88.12% [1] - 三费占营收比27.44%,同比下降57.93%,其中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02%,财务费用同比下降99.57% [1][4]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2.78亿元,同比下降34.77% [1] - 应收账款6.94亿元,同比微增2.72%,占最新年报营业总收入比达118.54% [1] - 有息负债3.97亿元,同比下降38.67% [1] - 固定资产同比大幅增长102.5%,主要因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 [3]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96.71%,原因同上 [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9元,同比下降157.33%,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 [1][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改善147.43%,主要因赎回理财产品的金额增加 [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2.74%,主要因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8] 业务运营变动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机器人产品及智能电网设备销售收入增加 [4]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1.17%,与收入增长同步 [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2.47%,主要因公司优化管理,整体工资薪酬降低 [5]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137.91%,因公司对江苏智博酿造科技有限公司出资 [3]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22.71%,但2024年ROIC为-7.27% [9] - 上市以来已有年报6份,亏损年份3次,显示生意模式比较脆弱 [9] 机构持仓情况 - 国泰金马稳健混合A持有59.09万股,持仓减少 [10] - 宝盈鸿利创新混合A/B新进十大持仓,持有10.90万股 [10] - 申万菱信乐成混合A新进十大持仓,持有10.77万股 [10] - 华宝专精特新混合发起A持有2.25万股,持仓减少 [10]
机构风向标 | 亿嘉和(603666)2025年二季度机构持仓风向标
新浪财经· 2025-08-26 09:58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25日 10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亿嘉和A股5007.1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达24.25%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合计为24.25% 较上一季度下降0.21个百分点 [1] - 前十大机构包括南京瑞蓓创业投资 浙江君弘资产 江苏华泰产业基金等机构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增加0.25% 为唯一持仓增加的公募基金 [2] - 国泰金马稳健回报混合A与华宝专精特新混合发起式A合计减持0.19% [2]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 宝盈睿丰创新混合A/B 申万菱信乐成混合A为新披露持仓公募基金 [2] - 东方高端制造混合A与中邮睿泽一年持有债券A未再披露持仓 [2] 外资机构持仓变化 - J.P.Morgan Securities PLC-自有资金本期未再披露外资持仓 [3]
亿嘉和: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0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603666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简称亿嘉和 无变更前股票简称[1] -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晋博 证券事务代表杨赟 联系电话025-58520952 办公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创思路5号 电子信箱info@yijiahe.com[1] - 报告期末股东总户数25,799户 无优先股股东[1] 财务表现 - 总资产31.47亿元 较上年末33.76亿元下降6.7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40亿元 较上年末21.59亿元下降0.92%[1] - 营业收入2.68亿元 较上年同期1.42亿元大幅增长88.80%[1] - 利润总额-1881万元 较上年同期-1.07亿元有所改善[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9万元 较上年同期-8503万元明显收窄[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34万元 较上年同期-751万元有所扩大[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7% 较上年同期-3.64%提升2.87个百分点[1] 股东结构 - 第一大股东朱付云持股23.80% 共计4915万股 其中质押1430万股[2] - 南京瑞蓓创业投资管理中心持股12.35% 共计2550万股 无质押[2] - 浙江君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持股5.90% 共计1218万股[2] - 张静持股4.35% 共计898万股 无质押[2] - 朱付云实际控制南京瑞蓓 张静与程敏为配偶关系[2] 股本变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13日注销2022年回购的960,396股股份[2] - 总股本由206,490,816股变更为205,530,420股[2] - 正在办理注册资本减少相关的行政变更登记手续[2] 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无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3]
亿嘉和: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0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677亿元,同比增长88.80%,主要由于机器人产品及智能电网设备销售收入增加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8.74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主要由于营业收入提升带动毛利增加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33.75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58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4190元有所改善 [2]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政策推动能源领域机器人应用,明确要求研制能源基础设施巡检、操作、维护等机器人产品 [5] - 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2.4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南方电网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加快数字电网建设 [6]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10.27%,上半年新注册登记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 [8] - 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 [8]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产品涵盖操作类机器人、巡检类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六大类别 [15] - 室外带电作业机器人实现双臂协同操作,具备自主控制算法,可在不停电状态下完成复杂带电作业 [16] - 新一代室内轮式巡检机器人采用全模块化设计,实现零转弯半径和高精度数据采集 [19] - 推出室内无人机巡检系统,完善了多场景巡检解决方案 [21] - 商用清洁机器人已进入全球20多个国家,覆盖室内外清洁场景 [41]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重心升级为"AI大模型平台"和"具身智能平台"协同发展模式 [37] - 多模态超融合技术大模型YJH-LM实现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关键任务部署 [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367项,其中发明专利140项,软件著作权154项 [47] - 投资成立麟动科技,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重点布局医疗康养场景 [27][43] 业务拓展与市场布局 - 共享充电业务已在苏州、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建设投运,覆盖居民楼、酒店、办公楼等场景 [40] - 轨道交通领域车辆检测机器人已在南京地铁批量应用,并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升级 [23][42] - 电力业务覆盖智能作业、智能巡检、电缆隧道监测等核心场景,拓展新能源场站无人值守解决方案 [38] - 通过"自研+生态合作"模式,拓展与国家电网、光伏储能、石油化工等多行业领域的合作 [39] 运营与管理 - 采用"按需采购+战略备库"的柔性采购模式,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32][33] - 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结合策略性备货安排优化库存结构 [34] - 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和运营流程,提升跨业务单元资源协同效率 [44] -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交付运维全流程 [44]
亿嘉和: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05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由董事长朱付云女士主持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5日通过邮件和电话方式送达全体董事 [1] - 应出席董事6名 实际出席6名(其中3名以通讯方式参会:江辉女士、苏中一先生、谢世朋先生) [1] - 多名高管列席会议包括总经理汪超、副总经理郝俊华等 其中江辉女士以通讯方式列席 [1] - 会议召集和召开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1] 审议通过议案 - 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议案(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2] - 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议案(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2] - 全票通过《关于修订部分公司制度的议案》 旨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2] - 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专项报告具体内容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指定证券报刊 [2] - 制度修订依据包括《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等法规 [2] 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包含6名董事 其中2名为独立董事(苏中一、谢世朋) [1] - 管理层团队包含总经理、多名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 [1] - 审计委员会已提前审议半年度报告议案并同意提交董事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