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嘉和(603666)
icon
搜索文档
亿嘉和(603666) -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5 21:20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8,516.46万元,较上年度下降21.80%[4] - 2024年净利润为 -220,011,024.43元[1] - 2024年末资产总计33.76亿美元,较2023年末的38.51亿美元下降12.33%[18] - 2024年末负债合计12.09亿美元,较2023年末的14.70亿美元下降17.77%[20] 财务指标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68,898.03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10,510.36万元[6]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7.34亿美元,较2023年末的21.72亿美元下降20.11%[18]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16.43亿美元,较2023年末的16.79亿美元下降2.14%[18] 审计事项 - 审计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 - 审计将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计提作为关键审计事项[4][6] 会计政策 - 公司对发生的外币交易采用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合本位币入账[66] - 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126] 资产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为1.758858226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556913552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723818117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688396707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6.730498048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9.2023454109亿元[31] 负债情况 - 2024年流动负债合计1,102,261,385.88元,较2023年的1,325,812,918.98元下降16.86%[33] - 2024年非流动负债合计24,737,284.94元,较2023年的76,142,102.66元下降67.51%[33] 收益情况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 -218,127,646.29元[1] - 2024年投资收益为 -65,334,660.79元,2023年为 -29,810,483.66元[1]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7,441.55元,2023年为25,417,483.36元[27]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027,583.01元,2023年为 - 5,562,186.71元[27]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38,631,897.17元,2023年为64,865,524.66元[27] 特殊标准 - 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大于1000万[50] - 重要在建工程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的项目[50] - 重要资本化研发项目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15%的项目[50]
亿嘉和(603666) -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审核报告
2025-04-25 21:19
募资情况 - 2021年4月非公开发行A股9,130,922股,每股77.51元,募资707,737,764.22元,净额697,465,587.66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期初余额23,054.80万元,期末余额20,289.41万元[11][12] 项目投入 - 本期“室内轮式智能巡检机器人”投入806.04万元,“室内智能巡检操作机器人”投入1,092.98万元,“消防搜救机器人”投入1,395.82万元[11] - 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本年度投入3294.84万元,累计投入53622.57万元[26][28] 资金管理 - 2024年赎回4000万元理财产品本金收益10万元,赎回3000万元本金收益8.11万元[21] - 2024年与工行合作5000万元大额存单获收益45万元[22] 项目进度 - 募投项目预定可使用时间由2024年6月延至2025年6月[23] 其他情况 - 2024年度无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变更募投项目和使用节余募集资金情况[18][22][24]
亿嘉和(603666) -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扣除情况的审核报告
2025-04-25 21:19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58,516.46万元,2023年为74,827.84万元[6]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项目合计8,796.87万元,2023年为18,109.98万元[6]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49,719.59万元,2023年为56,717.86万元[6] 比例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项目占比15.03%,2023年为24.20%[6]
亿嘉和(603666) -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说明
2025-04-25 21:19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关联资金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269.12万元[11] - 2024年度关联资金偿还累计发生金额3.42万元[11] - 2024年末关联资金往来余额265.70万元[11] 资金占用情况 - 子公司兆嘉科技2024年末占用资金余额0.02万元[11] - 监事程玲2024年末占用资金余额50.00万元[11] - 职工监事王娜娜2024年末占用资金余额215.68万元[11]
亿嘉和(603666) -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5 21:19
内部控制评价 - 审计认为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方面有效[6] - 公司评价2024年12月31日无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2][13] - 2024年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未发现重大、重要缺陷[32] 制度建设 - 报告期内修订多项制度,制定《筹资管理制度》等[19] - 制定《总经理工作细则》确保董事会决策实施[20] - 制定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员工权益[20] 标准设定 - 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资产总额1%[28] - 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损失>资产总额2%[29] 未来展望 - 2025年继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督促执行[32]
亿嘉和(603666)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亿嘉和使用部分闲置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5-04-25 21:19
核查意见 (一)委托理财目的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联合证券"或"保荐人")作 为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嘉和"或"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 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对 亿嘉和使用部分闲置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事项进行了审慎 核查,核查情况及核查意见如下: 一、委托理财概况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部分闲置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为充分合理利用公司闲置募集资金,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资金 收益,在不影响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和保证募集资金 安全的前提下,公司拟使用部分闲置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二)资金来源及相关情况 1、资金来源:部分闲置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2、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 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 ...
亿嘉和(603666)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20: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27,720,520.80元,上年同期40,307,066.45元,同比增长216.87%[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16,208.51元,上年同期 -34,459,571.63元[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48,890.79元,上年同期 -38,785,856.19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7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03亿元增长216.86%[1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1429.42万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4583.72万元[1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092.01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净亏损3606.75万元[18] -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2024年为 -0.17元/股[19] - 2025年稀释每股收益0.04元/股,2024年为 -0.17元/股[1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8,074,636.78元,上年同期 -1,446,528.09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0,652,971.05元,2024年同期为226,463,847.11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0,418,824.30元,2024年同期为229,279,997.34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8,493,461.08元,2024年同期为230,726,525.43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074,636.78元,2024年同期为-1,446,528.09元[21] 其他财务数据(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306,679,994.55元,上年度末3,376,416,720.65元,同比下降2.07%[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166,889,773.43元,上年度末2,159,373,564.93元,同比增长0.35%[4] - 2025年资产总计33.07亿元,较上期的33.76亿元下降2.07%[14] - 2025年负债合计11.28亿元,较上期的12.09亿元下降6.70%[15] - 2025年所有者权益合计21.78亿元,较上期的21.67亿元增长0.50%[15] - 2025年流动负债合计10.94亿元,较上期的11.79亿元下降7.20%[14] - 2025年非流动负债合计3413.61万元,较上期的2992.69万元增长14.06%[14]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79,960,000.00元,2024年同期为181,000,000.00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289,820.41元,2024年同期为13,026,835.81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0,249,820.41元,2024年同期为194,026,835.81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4,258,186.67元,2024年同期为347,000,000.00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87,821,263.66元,2024年同期为381,297,243.97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8,083,227.18元,2024年同期为-19,135,408.60元[21] 资产项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81,231,624.9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9,513,342.59元有所减少[12]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86,407,759.4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2,381,811.75元有所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应收票据为17,279,151.2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981,312.52元大幅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637,690,448.8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83,876,715.11元有所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预付款项为18,521,795.4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142,347.19元有所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为146,781,780.2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9,432,230.52元有所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为248,642,417.8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5,765,106.28元有所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820,280,453.2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10,836,550.17元大幅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在建工程为251,222,915.34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60,893,022.13元大幅减少[13]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本期金额为1,447,378.32元[5]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本期金额为1,006,644.26元[5]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本期金额为200,271.14元[5]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9,915[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存放回购股份3,559,434股,位于2025年3月31日股东名册第七位[10]
亿嘉和(60366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0: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85,164,647.52元,较2023年的748,278,448.88元减少21.80%[25] - 2024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497,195,943.76元,较2023年的567,178,642.96元减少12.34%[25]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8,127,646.29元,2023年亏损10,056,413.64元[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13,830,035.74元,2023年为 -33,155,207.94元[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07元/股,2023年为-0.05元/股;稀释每股收益2024年为-1.07元/股,2023年为-0.05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2024年为-1.05元/股,2023年为-0.16元/股[2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62%,较2023年减少9.20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43%,较2023年减少8.04个百分点[27]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21.80%、12.34%[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297610.55元,2023年为23098794.30元,2022年为67671440.16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516.46万元,同比降低21.80%[15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812.7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807.12万元[15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383.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067.48万元[159] - 电力行业营业收入352,662,790.61元,毛利率30.36%,较上年减少9.08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减少23.37% [164] - 非电力行业营业收入144,533,153.15元,毛利率42.21%,较上年增加6.97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增加35.13% [164] - 机器人产品营业收入311,852,126.73元,毛利率39.82%,较上年减少0.42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减少22.36% [164]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305,835,336.47元,毛利率32.07%,较上年减少6.46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减少39.05% [165] - 境外地区营业收入112,526,622.68元,毛利率47.44%,较上年增加43.62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增加14359.68% [165]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384,669,321.08元,毛利率29.81%,较上年减少8.89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减少32.09% [165]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112,526,622.68元,毛利率47.44%,较上年增加43.62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增加14359.68% [1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93,474,794.28元,较上年同期469,686,278.93元降低16.23%[161] - 销售费用55,191,555.75元,较上年同期52,139,296.95元增长5.85%[161] - 管理费用108,118,468.60元,较上年同期97,099,389.97元增长11.35%[161] - 财务费用9,401,723.99元,较上年同期19,280,172.51元降低51.24%[161] - 电力行业直接材料成本138,590,579.95元,占总成本比例42.11%,较上年同期变动-23.65% [168] - 非电力行业直接材料成本66,545,898.79元,占总成本比例20.22%,较上年同期变动34.57% [168]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51.24%,主要因贷款规模下降使利息支出减少[174][176]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20392493.96元,资本化研发投入4187996.93元,研发投入合计124580490.89元[175]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5%、11.35%、18.52%[17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29%,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3.36%[177] - 应交税费较上年同期减少75.29%,从26,199,910.76元降至6,474,502.67元[183][184] - 其他应付款较上年同期增长179.15%,从69,217,057.23元增至193,218,855.13元[183][18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同期减少45.17%,从163,072,085.46元降至89,410,315.04元[183][184] - 其他流动负债较上年同期增加148.86%,从4,779,360.35元增至11,893,884.01元[183][184] - 长期借款较上年同期减少100%,从26,580,179.14元降至0元[183][184] - 少数股东权益较上年同期增加59.79%,从5,045,004.50元增至8,061,626.36元[183][1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聚焦“AI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深度研发与应用,巩固提升技术实力[38] - 2024年公司从多维度对多模态超融合技术大模型YJH - LM进行重点突破与创新,提升其泛化能力与稳定性[39] - 公司深化“具身智能+行业应用”战略,拓展AI技术应用边界,推出新产品并升级迭代已有产品[40] - 电力业务领域,新一代带电作业产品全年完成多项关键技术升级并通过国网EIP认证,人形机器人在电力高压站场景试用[41] - 2024年智慧共享充电业务已在超过15个城市建设投运,构建“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43] - 商用清洁业务已搭建国内外销售及售后体系,产品在多个国家和国内多地交付落地,2024年实现技术平台化和软件升级[44][45] - 轨道交通业务中,新一代车辆检测机器人全面提升性能,2024年下半年在南京、无锡地铁试点应用[46] - 2024年公司推出具身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RK100样机并进入测试试用阶段,积累大量示教数据[47][48] - 室外带电作业机器人应用于10kV高压线,可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自主,新一代产品在多方面升级[67][69] - 智能操作机器人集操作、巡检于一体,具备全自动作业能力,适用于多个复杂高危场景[72] - 室外巡检机器人E100可全面替代人工实现远程巡检,E300于2018年推出,缩减了体积和重量,延长续航时间[81] - 室内巡检机器人A200和SA200可全面替代人工实现远程巡检,SA200机身小巧、轻便,具备人脸识别及温湿度检测功能[86] - 室内轮式巡检机器人SI100无需轨道施工,可自主行走,具备多种核心功能,能全面替代人工实现远程巡检[86] - 四足巡检机器人OE100可实现室外场景全覆盖无人化自主巡检,越障和地形适应能力强,已在安徽等地变电站应用[90] - 立体巡视系统于2023年度通过国家电网CEPRI检测,可接入电网重点使用场景应用[91] - 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可补足传统巡检视角盲区,已在输电、变电、光伏等场景落地应用[93][94] - 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EP100达到II类防爆最高等级要求,适用于恶劣环境,可降低人员危险系数[98] - 车辆检测机器人已在南京地铁批量应用,新一代产品TR100在多方面提升,正在南京、无锡地铁试点[103] - 商用清洁机器人分为室内鲲鹏、室外麒麟两大系列,可解决人工清洁痛点[106] -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可执行标准化操作、应急操作及巡检任务,适用于全行业全场景无人值守工作环境[111] - 智慧共享充电系统自2022年6月在苏州试点后,已在多地建设投运,公司完善运营管理平台形成“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113][114] - 临近车位共享充电系统拓宽充电桩服务半径,提升使用效率与资源利用率[117] - 设备健康度管理系统为电气设备提供24小时监测和故障预警,通过声纹评估变压器状态,已通过第三方性能测试[118] - 智能电网巡视系统满足国家电网规范要求,可实现站内数据采集等功能,解决设备集中管理和区域智能运维诉求[121] - 消防类机器人包括高喷智能灭火机器人等,已从遥控操作发展到半自主/全自主控制模式,2022年对高喷消防机器人和灭火机器人进行功能升级[125][126] - 开关柜断路器智能转运车分10kV和35kV两种类型,35kV型承重提升至700kg以上,30秒内完成断路器手车进出操作,已在多地变电站应用[130][132] - 无人机电池充放电管理柜对电池智能化管理,具备多种安全措施,已应用于福建、江西等地[135] - 不停电换表仪产品被提及,但文档未详细说明其特点和应用情况[136] - 公司采用“按需采购+战略备库”的柔性采购模式保障生产交付并避免库存风险[139]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生产模式,结合策略性备货优化库存结构[142] - 电力业务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或竞争性谈判获电网等企业订单[143] - 共享充电业务通过多种方式获电动车等企业订单,还提供技术和代运营服务[143] - 商用清洁机器人业务采用大客户直销和渠道销售模式面向国内外商业客户[143] - 轨道交通行业业务由合资公司宁和智能对接客户,通过多种方式获订单[144] - 公司完成“AI平台”与“数据管理平台”深度优化迭代,实现数据互通[146] - 公司在多模态超融合技术大模型YJH - LM上实现文生图技术突破[147] - 机器人生产量1990套,同比减少14.11%;销售量2613套,同比增加209.96%;库存量1729套,同比减少26.49% [166]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305,835,336.47元,毛利率32.07%,较上年减少6.46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减少39.05% [165] - 境外地区营业收入112,526,622.68元,毛利率47.44%,较上年增加43.62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增加14359.68% [1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部分下游客户对机器人产品投资及需求不及预期[37] - 公司围绕满足客户需求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竞争力与服务品质[50] - 国家规划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20%[51]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55] - “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总体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55] - 到2030年要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55] - 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全年电网投资将首次超6000亿元,比2023年新增711亿元[57]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58] - 截至2024年12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1%[58] - 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推出人形机器人样机并进入测试及试用阶段[51] - 公司率先从巡检智能化突破到带电作业智能化,在操作机器人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57] -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26%[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5条,运营里程10945.6公里,2024年全年新增运营里程748公里[63] - 2024年上海、北京等城市发布智能运维系统中标项目共24个[6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通过减资退出国网瑞嘉参股子公司,相关行政变更登记手续于8月30日完成[15] - 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8] - 华泰联合证券对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情况持续督导至募集资金使用完毕,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24] - 2024年结构性存款期初余额为175630729.17元,期末余额为231051416.67元,当期变动为55420687.50元[35] - 2024年货币基金期初余额为71253237.90元,期末余额为41330395.08元,当期变动为-29922842.82元[35] - 2024年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为154586434.25元,期末余额为41003090.49元,当期变动为-113583343.76元[35]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合计期初余额为401470401.32元,期末余额为313384902.24元,当期变动为
亿嘉和(603666) -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_苏中一
2025-04-25 20:53
会议相关 - 2024年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2次股东大会[5] - 2024年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3次,审议议案10项,组织2次年度审计工作沟通会[6] - 2024年召开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1次,审议议案1项[6] - 2024年召开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审议议案1项[6] - 2024年独立董事召集召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4次,累计审议议案5项[7] 审计与报告 - 2024年聘请天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年度审计机构[9] - 按时编制并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等多份报告[11] 公司治理 - 2024年公司关联交易条款公允合理[11] - 报告期内公司及相关方无变更或豁免承诺情形[11] - 报告期内未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11] - 公司不存在对外担保和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情况[12] 人事变动 - 2024 - 2025年完成第四届董事会选举及新一届高管聘任[13] 业绩与分红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15] - 2024年决定2023年度不现金分红、不转增股本和其他利润分配[15] 监管情况 - 2024年6月上交所对公司及相关人员通报批评,江苏证监局对公司和财务总监出具警示函[15]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将加强沟通,为公司发展提建议[18] 其他 - 2023 - 2024年为董监高买责任险并续买[14] - 2024年业绩预告有更正,盈亏方向变化[15] - 报告期内未实施股权激励相关事项[15]
亿嘉和(603666) -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_张骁(已于2025年1月换届离任)
2025-04-25 20:53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本人(张骁)作为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 独立董事,2024 年度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 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独立董 事制度》等相关规定,认真、勤勉、谨慎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积极出席相关会 议,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公司发展及经营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了独 立董事及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的作用,有效保证了公司的规范化运作,切实维护了 全体股东尤其是广大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现将本人 2024 年度的履职情况报告 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个人履历 本人张骁,1978 年 1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管理学博士, 2007 年 7 月至今在南京大学商学院任教,曾任工商管理系副主任等职务,现任 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 限公司、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本人于 2022 年 9 月起担任公司独立 董事,于 2025 年 1 月公司董事会换届后离任。 (二)独立性说明 在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期间,本人 ...